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进行白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45
1
作者 范永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9期769-771,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进行白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接受治疗并需要做尿检的患者1 100例,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均为550例患者。对照组用单纯的尿液干化学法进行尿液白细胞检测;实验组在尿...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进行白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接受治疗并需要做尿检的患者1 100例,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均为550例患者。对照组用单纯的尿液干化学法进行尿液白细胞检测;实验组在尿液干化学法检验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尿沉渣镜检法进行尿液白细胞检测。对比两组检验结果,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的错误率与尿液白细胞检验结果。结果实验组的尿液白细胞检验的总错误率(0.18%)明显低于对照组(2.54%),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尿液白细胞检验的阳性率(60.91%)和对照组(57.64%)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进行白细胞检验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高,总错误率小,明显比单纯应用尿液干化学法检验的效果好,降低了误诊率和漏诊率,准确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检验 尿液干化学法 尿沉渣镜检法 联合检测 临床价值
下载PDF
探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中红细胞、白细胞的干扰因素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中全 朱秋红 宋改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3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中红细胞、白细胞的干扰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0例门诊、住院患者新鲜尿,采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干化学法和显微镜检三种方法检测尿中红细胞、白细胞。结果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 目的探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中红细胞、白细胞的干扰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0例门诊、住院患者新鲜尿,采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干化学法和显微镜检三种方法检测尿中红细胞、白细胞。结果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常受结晶、酵母样菌、细菌、影红细胞等影响;上皮细胞、非晶形盐类结晶、大量细菌、小圆上皮细胞是引起白细胞假阳性的主要因素。结论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能快速检测尿中红细胞、白细胞,但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多种因素可以影响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中红细胞、白细胞,出现结果误判,因此该仪器不能完全替代显微镜的检测,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干化学法及显微镜检三者互检,可使结果更准确,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 干化学 尿沉渣镜检 尿红细胞 尿白细胞
下载PDF
IQ2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有形成分结果误判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0
3
作者 梅燕萍 王一杉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9年第8期69-70,共2页
目的:分析IQ2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有形成分的影响因素,寻找导致其结果误判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方法:分别采用IQ200尿沉渣分析仪和尿沉渣镜检对2319例临床尿液标本进行检测,对比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分析引起IQ200尿沉渣分析仪结果误判的... 目的:分析IQ2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有形成分的影响因素,寻找导致其结果误判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方法:分别采用IQ200尿沉渣分析仪和尿沉渣镜检对2319例临床尿液标本进行检测,对比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分析引起IQ200尿沉渣分析仪结果误判的原因。结果:IQ2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误判率为14.7%,一定量的结晶、细菌和酵母样菌易被仪器错误报告为红细胞;白细胞的误判率为15.75%,小圆上皮细胞、大量细菌和非晶形结晶是引起白细胞误判的主要原因;管型误判率为38.58%,黏液丝是引起其误判的最主要原因。结论:因多种因素可以影响IQ200尿沉渣分析仪对尿液有形成分的检测结果,出现结果误判,因此应用IQ2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有形成分只能作为一种初步筛查方法,当尿液病理成分检测结果提示增多,同时上述干扰成分亦呈阳性或增多时,尿沉渣镜检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Q200 尿有形成分 尿沉渣镜检 结果误判
下载PDF
三种方法检测尿液红细胞白细胞结果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石坚 《河北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314-317,共4页
目的:观察尿沉渣分析仪、尿沉渣镜检、干化学法检验尿液红细胞、白细胞的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并分析影响最终检测结果的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新鲜尿液标本880例,分别用尿沉渣分析仪、尿沉渣镜检、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中的WBC和RBC,以尿沉渣镜... 目的:观察尿沉渣分析仪、尿沉渣镜检、干化学法检验尿液红细胞、白细胞的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并分析影响最终检测结果的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新鲜尿液标本880例,分别用尿沉渣分析仪、尿沉渣镜检、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中的WBC和RBC,以尿沉渣镜检法为金标准,观察沉渣分析仪以及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中的WBC和RBC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尿沉渣分析仪、尿沉渣镜检、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中的RBC的阳性率分别为18.98%、12.39%、15.68%;尿沉渣分析仪、尿沉渣镜检、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中的WBC的阳性率分别为22.16%、18.75%、26.25%。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中RBC的灵敏度为75.23%,特异度为92.74%;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中的RBC的灵敏度为88.99%,特异度为90.92%。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中WBC的灵敏度为93.33%,特异度为89.23%;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中的WBC的灵敏度为98.18%,特异度为95.38%。结论:尿沉渣分析仪与干化学法相对于尿沉渣镜检而言,能够快速地得出检验结果,但是其检验的整体准确性仍然不足,在临床中需将三种方法联合应用,才能提高尿液检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标本 尿沉渣分析仪 尿沉渣镜检 干化学法
下载PDF
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镜检和尿常规干化学法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新研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26期132-133,共2页
目的分析比对尿常规干化学法、尿沉渣镜检在尿常规检验中的检验价值。方法研究分析目标为我院尿常规检验患者,共入组120例患者,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入院者,所有患者均实施尿常规干化学法、尿沉渣镜检,比较2种方法的红细胞阳性、白... 目的分析比对尿常规干化学法、尿沉渣镜检在尿常规检验中的检验价值。方法研究分析目标为我院尿常规检验患者,共入组120例患者,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入院者,所有患者均实施尿常规干化学法、尿沉渣镜检,比较2种方法的红细胞阳性、白细胞阳性、化学尿蛋白阳性检出率及结晶、黏液丝、管型阳性检出率。结果尿沉渣镜检法检验中红细胞阳性、白细胞阳性、化学尿蛋白阳性检出率均较高,显著性优于尿常规干化学法(P<0.05)。结晶、黏液丝、管型阳性检出率较高的检查方法为尿沉渣镜检法检,二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沉渣镜检法检验能够提高检查的准确性,但操作较为复杂,二者均存在优缺点,必要时可实施联合检验,提高检验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沉渣镜检 尿常规检验 尿常规干化学法
下载PDF
尿液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镜检应用于白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
6
作者 李文杰 《大医生》 2018年第4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究尿液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镜检法应用于白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尿检的20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尿液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镜检法)和对照组(采用尿液干化学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白细胞阳性检出率... 目的探究尿液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镜检法应用于白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尿检的20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尿液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镜检法)和对照组(采用尿液干化学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为61.17%,对照组为55.1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589,P=0.3837)。观察组患者误诊率为1.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24%(χ~2=8.2268,P=0.0041)。观察组漏诊率为1.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5%(χ~2=11.5848,P=0.0007)。观察组漏误诊总发生率为3.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5%(χ~2=21.5652,P=0.0419)。结论尿液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镜检法应用于白细胞检验能够有效降低临床漏诊率以及误诊率,提升检验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干化学法 尿沉渣镜检法 白细胞检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