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型水凝胶 被引量:23
1
作者 马晓梅 赵喜安 唐小真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7-123,共7页
智能型水凝胶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功能高分子材料 ,但由于传统水凝胶存在一些缺点因而限制了其应用 ,因此近年来围绕提高传统水凝胶的性能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本文从四个主要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智能型水凝胶改性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智能型水凝胶 快速响应性水凝胶 物理交联水凝胶 规则构造 互穿聚合物网络水凝胶
原文传递
纳米级水基聚氨酯微凝胶环氧硅氧烷交联成膜机理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武生 曾俊 +2 位作者 阮德礼 钟锋 潘才元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2-105,共4页
将端基为可水解硅氧烷的聚氨酯羧基离子体分散于水中 ,获得水基聚氨酯分散体。硅氧烷水解缩合形成高度交联的纳米级水基聚氨酯微凝胶 (2 0 nm~ 2 50 nm)。此聚氨酯微凝胶成膜后采用水溶性环氧硅氧烷进一步交联 ,获得高性能有机涂层。... 将端基为可水解硅氧烷的聚氨酯羧基离子体分散于水中 ,获得水基聚氨酯分散体。硅氧烷水解缩合形成高度交联的纳米级水基聚氨酯微凝胶 (2 0 nm~ 2 50 nm)。此聚氨酯微凝胶成膜后采用水溶性环氧硅氧烷进一步交联 ,获得高性能有机涂层。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涂层的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级 水基聚氨酯 微凝胶 环氧硅氧烷 交联 成膜机理
下载PDF
河南油田改善聚合物驱油效果的技术途径 被引量:22
3
作者 孔柏岭 丁荣辉 +1 位作者 唐金星 李丹梅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7-240,共4页
河南油田为了提高聚合物驱油效果,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根据HPAM的M、分子线团回旋半径、储层渗透率、孔喉半径之间的关系及温度高于60℃时HPAM水解度增大的情况,在低温(50~60℃)高渗油藏如下三门油田使用M=1.9×107、水解度在25%... 河南油田为了提高聚合物驱油效果,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根据HPAM的M、分子线团回旋半径、储层渗透率、孔喉半径之间的关系及温度高于60℃时HPAM水解度增大的情况,在低温(50~60℃)高渗油藏如下三门油田使用M=1.9×107、水解度在25%~28%的HPAM;在高温(60~80℃)中渗油藏如双河油田使用M=1.5×107,水解度在15%~22%的HPAM;HPAM溶液用除氧清水或污水配制并在密闭条件下输送、注入.从1996年开始至今,已在10个区块实施聚合物驱,这10个区块产油量已占河南油田稀油产量的26.5%.报道了10个区块聚合物驱的基本参数.此外,还考察了耐热抗盐的丙烯酰胺共聚物PSR-6和PSR-8.用TSD=5 g/L的污水配制的HPAM(200、400 mg/L)/醛+多羟基化合物(150 mg/L)微凝胶,在75~105℃连续老化180天后,粘度(30℃、7.34s-1)保持在38.6~168 mPa·s,已在3个区块用于驱油,驱油效果优于HPAM.图1表4参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地层适应性 聚合物溶液配制 微凝胶 微凝胶驱 河南油田 丙烯酰胺共聚物
下载PDF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水凝胶微球体积相变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高均 吴奇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24-330,共7页
窄分散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水凝胶微球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并用动态和静态光散射对其体积相变进行了研究.与水中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线性单链比较,水中凝胶微球的体积相变温度较高,对温度的响应比较平缓.相变是连续的... 窄分散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水凝胶微球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并用动态和静态光散射对其体积相变进行了研究.与水中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线性单链比较,水中凝胶微球的体积相变温度较高,对温度的响应比较平缓.相变是连续的,有别于大块凝胶非连续的体积变化.在体积相变过程中,凝胶微球始终是密度均一的热力学稳定球体.从相变过程网络密度的变化可以确定,绝大部分的水在收缩过程被排了出来,但在紧缩的凝胶微球中仍含有约70%的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IPAM 凝胶微球 体积相变 激光光散射
下载PDF
温度、pH敏感性核壳结构微凝胶的制备及性质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维俊 黄永民 刘洪来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1-94,共4页
以无皂乳液分步聚合的方法,将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与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交联反应3h,制得种子乳液,再向种子乳液中加入甲基丙烯酸(MAA)功能性单体继续反应2h,制备了具有温度、pH敏感性的核壳结构微凝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 以无皂乳液分步聚合的方法,将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与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交联反应3h,制得种子乳液,再向种子乳液中加入甲基丙烯酸(MAA)功能性单体继续反应2h,制备了具有温度、pH敏感性的核壳结构微凝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IR)等表征了微凝胶外貌形态及结构组成,动态光散射(DLS)测定了微凝胶粒径响应热、pH的变化及微凝胶Zeta电位的变化.结果表明凝胶形貌为异型核壳结构;Zeta电位与微凝胶粒径随温度、pH变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异丙基丙烯酰胺 微凝胶 温度敏感性 核壳结构
下载PDF
微凝胶模板法制备PNIPAM/PbS有机-无机复合微球 被引量:14
6
作者 白超良 王姗 +1 位作者 张颖 房喻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2-66,共5页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包埋有Pb2+的PNIPAM微凝胶,利用微凝胶的限域和导向作用,通过外源沉积法制备了PNIPAM/PbS有机 无机结构型复合微球.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和热重分析对复合微球的形貌、无机沉积物PbS的晶型和相...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包埋有Pb2+的PNIPAM微凝胶,利用微凝胶的限域和导向作用,通过外源沉积法制备了PNIPAM/PbS有机 无机结构型复合微球.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和热重分析对复合微球的形貌、无机沉积物PbS的晶型和相对含量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高分子微凝胶的三维网络结构和所采用的制备方法确保了有机 无机复合材料复合的均匀性;微凝胶的模板作用使得复合材料呈现球状结构,微球的大小决定于模板的尺寸;复合微球中PbS具有面心立方结构;复合微球中无机物含量约为10%.实验所得PNIPAM/PbS复合微球明显兼有无机物的刚性和有机物的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凝胶模板法 制备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 硫化铅 有机-无机复合物
下载PDF
丙烯酸酯类微凝胶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10
7
作者 徐小军 胡建华 +3 位作者 杨武利 陈绍平 杨徐敏 府寿宽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65-270,共6页
通过12-羟基硬酯酸的聚合物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的开环加成,制得大分子单体,用此大分子单体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GMA共聚制得分散稳定剂.在此分散稳定剂的存在下,通过分散聚合方法,制备了亚微米级的丙烯酸酯类微凝... 通过12-羟基硬酯酸的聚合物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的开环加成,制得大分子单体,用此大分子单体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GMA共聚制得分散稳定剂.在此分散稳定剂的存在下,通过分散聚合方法,制备了亚微米级的丙烯酸酯类微凝胶.用酸碱滴定、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平均粒径分布等方法对该凝胶进行了测定,并对微凝胶在涂料中的应用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做凝胶能够显著改善涂料的假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分子单体 分散稳定剂 微凝胶 丙烯酸酯 共聚
原文传递
纳米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微凝胶的光引发聚合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威 王文锋 +1 位作者 钱素萍 姚思德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8-122,共5页
选择具有温敏性的高分子单体N -异丙基丙烯酰胺 (N -isopropylacrylamide ,NIPAM )为主单体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methylenebisacrylamide,MBA)为交联剂 ,运用光引发无皂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出粒径小于 10 0nm的高分子微凝胶 ,并... 选择具有温敏性的高分子单体N -异丙基丙烯酰胺 (N -isopropylacrylamide ,NIPAM )为主单体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methylenebisacrylamide,MBA)为交联剂 ,运用光引发无皂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出粒径小于 10 0nm的高分子微凝胶 ,并研究了在改变体系组成和条件时微凝胶粒径的变化。结果显示 ,在乳化剂临界胶束浓度以下 ,随着乳化剂浓度的提高 ,微凝胶粒子的粒径不断减小且趋向稳定 ;相比于热引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光引发 高分子微凝胶 生物工程材料 纳米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微凝胶
下载PDF
多相泡沫体系深部调剖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兆敏 刘伟 +1 位作者 李松岩 李宾飞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5-58,114,共4页
作为一种新型深部调剖剂,凝胶微球与泡沫复合体系(多相泡沫体系)结合了凝胶微球深部调剖和泡沫封堵能力强的特点。从凝胶微球与泡沫的复配性入手,研究了凝胶微球和泡沫的注入特征,并对比了泡沫、凝胶微球和多相泡沫体系对非均质岩心的... 作为一种新型深部调剖剂,凝胶微球与泡沫复合体系(多相泡沫体系)结合了凝胶微球深部调剖和泡沫封堵能力强的特点。从凝胶微球与泡沫的复配性入手,研究了凝胶微球和泡沫的注入特征,并对比了泡沫、凝胶微球和多相泡沫体系对非均质岩心的提高采收率情况。通过实验发现,在空气中,凝胶微球质量浓度为5g/L时,多相泡沫体系的稳定性最好;多相泡沫体系注入过程中压差呈"阶梯式"上升趋势,凝胶微球除了吸附在岩石孔隙表面,还可以在较小孔喉处通过架桥作用形成封堵。多相泡沫体系注入过程中产生了较强的压力波动,有利于采收率的提高。多相泡沫体系提高采收率效果要好于单独使用泡沫或凝胶微球,经过多相泡沫体系调剖后,低渗透岩心最终采收率要高于高渗透岩心最终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微球 泡沫 多相泡沫体系 非均质地层 深部调剖 压力波动
下载PDF
pH响应性水溶性微凝胶的研制 被引量:7
10
作者 朱雪燕 陈明清 +1 位作者 刘晓亚 杨成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83-86,共4页
在反应溶剂介质(乙醇)中,通过加入交联剂以分散共聚方式合成了甲基丙烯酸单封端聚乙二醇(PEG)接枝聚丙烯酸Poly微凝胶.在干燥条件下用电子显微镜对凝胶颗粒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发现其粒径分布相对较窄,基本保持球形.考察了起始PEG大分子... 在反应溶剂介质(乙醇)中,通过加入交联剂以分散共聚方式合成了甲基丙烯酸单封端聚乙二醇(PEG)接枝聚丙烯酸Poly微凝胶.在干燥条件下用电子显微镜对凝胶颗粒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发现其粒径分布相对较窄,基本保持球形.考察了起始PEG大分子单体、丙烯酸单体和交联剂等的浓度对凝胶颗粒粒径大小的影响,根据激光光散射的测定结果,发现其粒径在300~1200nm的范围内,可以通过改变聚合反应条件加以控制.同时在不同的pH条件下,得到的凝胶颗粒具有完全不同的溶胀性能,表明该微凝胶具有明显的pH响应性;并且其在水和丙酮等溶剂中都具有良好的溶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分子单体 丙烯酸 微凝胶 PH响应性
下载PDF
天然生物大分子及其复合物在食品微凝胶传递体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1
作者 高雅馨 于有强 +3 位作者 朱巧莎 侯占群 段盛林 牟德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323-329,共7页
微凝胶是一种内部交联的纳米或微米级粒子,能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可作为食品功能因子的递送载体。本文综述了适用于制作微凝胶的两大类天然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和多糖。介绍了常见的几种不同来源蛋白质和多糖的组成结构及胶凝特性,综述了天... 微凝胶是一种内部交联的纳米或微米级粒子,能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可作为食品功能因子的递送载体。本文综述了适用于制作微凝胶的两大类天然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和多糖。介绍了常见的几种不同来源蛋白质和多糖的组成结构及胶凝特性,综述了天然生物大分子在食品传递体系中应用的最新进展,探讨其在食品微凝胶制备中的潜在价值及未来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凝胶 蛋白质 多糖 传递体系
下载PDF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微凝胶与Tb(Ⅲ)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肖雨亭 陈明清 +2 位作者 陆天虹 MITSURU Akashi 黄晓华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58-462,共5页
关键词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 微凝胶 Tb(Ⅲ) 相互作用 丙烯酸 共聚 高分子化合物 临界溶解温度 PNIPAM 温度响应性 胶体稳定性 LCST 温度范围 粒子尺寸 粒子形态 亲水性 分散液 流动性
下载PDF
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过程及结构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文治 陈朝莹 《热固性树脂》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7-42,共6页
本文概述了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过程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重点介绍动力学-凝胶机理及应用此机理对反应动力学的各种结果的解释。
关键词 不饱和聚酯 固化 显微结构 微粒凝胶
下载PDF
聚合物仿生润滑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国强 郭文清 +2 位作者 刘志鲁 蔡美荣 王晓龙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8-120,共13页
生物体内界面之间表现出了极低的摩擦系数,生物大分子润滑剂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润滑作用.受此启发,仿生润滑剂的设计和相关润滑机理的研究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结构仿生和功能仿生两个方面,综述了聚合物仿生润滑剂的研究进... 生物体内界面之间表现出了极低的摩擦系数,生物大分子润滑剂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润滑作用.受此启发,仿生润滑剂的设计和相关润滑机理的研究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结构仿生和功能仿生两个方面,综述了聚合物仿生润滑剂的研究进展,分类介绍了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微凝胶、聚合物刷修饰复合微球作为仿生润滑液的设计思路、润滑机理及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润滑剂 聚合物 水润滑 微凝胶 聚合物刷
下载PDF
硫化物-高分子复合微球表面形貌与模板组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彭军霞 张颖 +2 位作者 夏慧芸 白超良 房喻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4-429,共6页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多种MAA含量不同的阴离子型P(NIPAM-co-MAA)共聚微凝胶.以这些共聚微凝胶为模板,在不同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合成了一系列CuS(CdS、ZnS)-P(NIPAM-co-MAA)无机-...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多种MAA含量不同的阴离子型P(NIPAM-co-MAA)共聚微凝胶.以这些共聚微凝胶为模板,在不同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合成了一系列CuS(CdS、ZnS)-P(NIPAM-co-MAA)无机-有机复合微球材料,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种类,模板组成等因素对上述硫化物-高分子复合微球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所得复合微球表面均具有图案化结构,该结构明显依赖于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模板微凝胶的组成.就模型体系而言,随表面活性剂Span-20、Span-80和Span-85的HLB(亲水亲油平衡)值降低,微球表面形貌趋于粗糙,但仍然十分规整;就模板组成而言,模板中MAA含量增加使得复合微球的表面形貌变得更加精细.据此,认为通过选用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和微凝胶模板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控这些无机-有机复合微球的表面形貌,从而为后续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凝胶 表面活性剂 模板 硫化物 形貌
下载PDF
UV固化涂料用水性聚氨酯及微凝胶的制备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云传 刘晓亚 +2 位作者 胡红梅 熊万斌 陈明清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4年第5期8-10,共3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二羟甲基丙酸、丙烯酸 - β-羟丙酯为原料 ,合成了自乳化水性聚氨酯光敏性树脂 ,经三乙醇胺中和后 ,可得到 1 0 0nm粒径大小的稳定体系 ,用红外光谱对树脂结构进行分析 ,讨论了胺中和度对涂膜的影响...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二羟甲基丙酸、丙烯酸 - β-羟丙酯为原料 ,合成了自乳化水性聚氨酯光敏性树脂 ,经三乙醇胺中和后 ,可得到 1 0 0nm粒径大小的稳定体系 ,用红外光谱对树脂结构进行分析 ,讨论了胺中和度对涂膜的影响。用合成的微凝胶对涂膜进行改性研究 ,结果表明 ,随着微凝胶的加入 ,涂膜的耐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固化 水性聚氨酯 微凝胶 改性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水性涂料
下载PDF
相转变温度范围窄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性微凝胶 被引量:5
17
作者 顾婷 查刘生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6-291,共6页
采用间歇式、半间歇式和连续式无皂乳液聚合(SFEP)法合成温敏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微凝胶。连续式或半间歇式SFEP法合成的PNIPAM微凝胶相转变温度范围明显地比间歇式SFEP法合成的窄,其中又以连续式SFEP法的效果最明显。相同... 采用间歇式、半间歇式和连续式无皂乳液聚合(SFEP)法合成温敏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微凝胶。连续式或半间歇式SFEP法合成的PNIPAM微凝胶相转变温度范围明显地比间歇式SFEP法合成的窄,其中又以连续式SFEP法的效果最明显。相同交联剂用量的情况下,连续式SFEP法合成的PNIPAM微凝胶的粒径和溶胀比最大,而间歇式SFEP法合成的最小。通过研究微凝胶合成过程中溶胀比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证明了连续式或半间歇式SFEP法合成的PNIPAM微凝胶具有比较均匀的内部交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性 微凝胶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 相转变温度 无皂乳液聚合工艺
下载PDF
阴极电泳涂料用微凝胶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卫东 方基祥 +1 位作者 熊挽志 缪蕾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5年第6期19-22,62,共5页
通过两种方法合成含可交联型硅氧烷基团的微凝胶溶液,将微凝胶溶液作为添加剂应用到阴极电泳涂料中,可使涂料获得低颜基比、高防腐性能、高耐油污性等特性。
关键词 微凝胶 应用 合成 涂料用 阴极电泳涂料 防腐性能 硅氧烷 交联型 添加剂 颜基比 溶液 油污
下载PDF
Ultrasound-triggered noninvasive regulation of blood glucose levels using microgels integrated with insulin nanocapsules 被引量:7
19
作者 Jin Di Jicheng Yu +6 位作者 Qun Wang Shanshan Yao Yanqi Ye Matthew Pless Yong Zhu Yun Jing Zhen Gu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4期1393-1402,共10页
Diabetes is a serious public health problem affecting 422 million people worldwide. Traditional diabetes management often requires multiple daily insulin injections, associated with pain and inadequate glycemia contro... Diabetes is a serious public health problem affecting 422 million people worldwide. Traditional diabetes management often requires multiple daily insulin injections, associated with pain and inadequate glycemia control. Herein, we have developed an ultrasound-triggered insulin delivery system capable of pulsatile insulin release that can provide both long-term sustained and fast on-demand responses. In this system, insulin-loaded 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 nanocapsules are encapsulated within chitosan microgels. The encapsulated insulin in nanocapsules can passively diffuse from the nanoparticle but remain restricted within the microgel. Upon ultrasound treatment, the stored insulin in microgels can be rapidly released to regulate blood glucose levels. In a chemically-induced type I diabetic mouse model, we demonstrated that this system, when activated by 30 s ultrasound administration, could effectively achieve glycemic control for up to one week in a noninvasive, localized, and pulsatile mann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rolled drug delivery focused ultrasound DIABETES NANOCAPSULE microgel
原文传递
马铃薯蛋白微凝胶对皮克林乳液乳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兴丽 赵双丽 +3 位作者 肖乃勇 王磊 焦宇晨 张华 《轻工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1-9,共9页
将不同质量分数(2%,4%,6%,8%)的马铃薯蛋白制成微凝胶(PPM2,PPM4,PPM6,PPM8),考察微凝胶的粒径、Zeta-电位、荧光特性、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和微观结构,研究马铃薯蛋白微凝胶对皮克林乳液乳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马铃薯蛋白质量... 将不同质量分数(2%,4%,6%,8%)的马铃薯蛋白制成微凝胶(PPM2,PPM4,PPM6,PPM8),考察微凝胶的粒径、Zeta-电位、荧光特性、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和微观结构,研究马铃薯蛋白微凝胶对皮克林乳液乳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马铃薯蛋白质量分数的增加,微凝胶颗粒的粒径显著升高(116. 31~181. 99 nm);PPM2,PPM4,PPM6的Zeta-电位均在30 m V左右,高于对照组;PPM2,PPM4,PPM6的荧光强度高于对照组,而PPM8的荧光强度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微凝胶可显著提高皮克林乳液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对照组和所有马铃薯蛋白微凝胶的微观结构表面光滑,对照组的马铃薯蛋白微观结构呈圆球状,而蛋白微凝胶微观结构呈片状聚集,且随着马铃薯蛋白质量分数的增大,聚集单元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蛋白 微凝胶 皮克林乳液 乳化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