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发酵剂对发酵香肠生物胺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朱志远 徐幸莲 +2 位作者 李虹敏 卢士玲 周光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3-137,共5页
探讨了不同发酵剂对发酵香肠成熟过程中微生物生长水平和生物胺(色胺、2-苯乙胺、酪胺、组胺、腐胺、尸胺、亚精胺、精胺)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成熟时间的延长,各组微生物数量和生物胺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到生产结束时,各发... 探讨了不同发酵剂对发酵香肠成熟过程中微生物生长水平和生物胺(色胺、2-苯乙胺、酪胺、组胺、腐胺、尸胺、亚精胺、精胺)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成熟时间的延长,各组微生物数量和生物胺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到生产结束时,各发酵组大肠菌群数和生物胺含量均低于不添加发酵剂的对照组,其中以香肠乳杆菌与肉糖葡萄球菌混合发酵剂和肠膜明串珠菌与肉糖葡萄球菌混合发酵剂的效果最好,能够抑制有害微生物和生物胺的生成,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剂 发酵香肠 微生物 生物胺
下载PDF
矿化垃圾反应床处理渗滤液的微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9
2
作者 石磊 张全 +1 位作者 牛冬杰 赵由才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85-1089,共5页
研究了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处理渗滤液时,不同床层高度、气温状况和水力负荷下矿化垃圾微生物学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床体浅层(0-20 cm)通透性好,细菌总数是床体厌氧区的数十倍,生理生化过程强烈,酶活性高,是污染物降解的最佳区域... 研究了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处理渗滤液时,不同床层高度、气温状况和水力负荷下矿化垃圾微生物学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床体浅层(0-20 cm)通透性好,细菌总数是床体厌氧区的数十倍,生理生化过程强烈,酶活性高,是污染物降解的最佳区域;气温的日变化对细菌总数影响不大,但在25-30℃时有利于维持微生物数量及其重要酶的活性;反应床对水力负荷有一定的耐冲击能力,但当矿化垃圾与渗滤液的体积比小于20(水力负荷超过16 cm.d^-1)时,床层微生物及酶面临胁迫环境,出水水质急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化垃圾 生物反应床 渗滤液 微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植物的根-土界面微生物特征 被引量:15
3
作者 蔺昕 李培军 +2 位作者 孙铁珩 李晓军 孙丽娜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07-612,共6页
选取沈抚灌区的主要修复植物蓖麻为实验材料,分析了蓖麻根区土壤、根际土壤、根面、根内4个层面上细菌和真菌的数量,优势菌种的生理生化特征,及细菌菌株生长营养类型,揭示了根-土界面微生物区系特征与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关系.结果发... 选取沈抚灌区的主要修复植物蓖麻为实验材料,分析了蓖麻根区土壤、根际土壤、根面、根内4个层面上细菌和真菌的数量,优势菌种的生理生化特征,及细菌菌株生长营养类型,揭示了根-土界面微生物区系特征与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关系.结果发现:修复植物根-土界面上,细菌数量为根际>根面>根内,真菌数量为根内>根面>根际,根面细菌与真菌数量均处于根际与根内区域微生物数量之间;修复植物蓖麻根面区域优势细菌种类最多,根内区域优势真菌种类最多;根际与根内的优势细菌具有较强的降解大分子物质的能力;根面细菌在营养需求分类上可归为氨基酸需求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土壤 根际 微生物特征 植物修复
下载PDF
不同比例蚓粪对旱地土壤微生物学特性以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池 陈旭飞 +4 位作者 周波 张聪俐 李静娟 张静 戴军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8-124,共7页
在试验室条件下,通过将不同比例的蚓粪(0、5%、10%和20%)施用于赤红壤旱地土壤,进行为期30d的玉米盆栽试验,研究蚓粪施用对各处理土壤的微生物学特征和酶活性的影响。蚓粪添加能够显著增加土壤溶解性碳、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提高土壤的... 在试验室条件下,通过将不同比例的蚓粪(0、5%、10%和20%)施用于赤红壤旱地土壤,进行为期30d的玉米盆栽试验,研究蚓粪施用对各处理土壤的微生物学特征和酶活性的影响。蚓粪添加能够显著增加土壤溶解性碳、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提高土壤的微生物碳和氮的含量,同时降低微生物量碳氮比(P<0.05)。5%的蚓粪处理显著促进了微生物呼吸速率和代谢熵,同时5%,10%和20%蚓粪处理均显著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脲酶、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随着土壤中蚓粪比例的增加,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显著增强(P<0.05),其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脲酶、酸性和碱性磷酸酶分别与溶解性碳、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多元数据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与对照和5%的蚓粪处理相比,10%和20%蚓粪处理综合生物学特征差异显著(P<0.05),但10%和20%蚓粪处理间差异不大(P>0.05)。在实际农田管理中,蚓粪的施入量应控制在10%以内。将蚯蚓堆制技术引入禽畜粪便处理,生产无害、高品质的有机肥-蚓粪,其对可持续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生态循环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蚓粪 旱地土壤 微生物学性状 酶活性
原文传递
克拉玛依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赵东风 吴伟林 +2 位作者 张云波 杨海滨 赵朝成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6-704,共9页
进行了克拉玛依石油污染土壤生物模拟修复实验,考察了最佳启动条件,分析了在生物修复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学特性、石油烃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影响生物修复效果的主要因子为菌剂的投加量、水分含量以及鸡粪投加量;最佳启动条件... 进行了克拉玛依石油污染土壤生物模拟修复实验,考察了最佳启动条件,分析了在生物修复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学特性、石油烃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影响生物修复效果的主要因子为菌剂的投加量、水分含量以及鸡粪投加量;最佳启动条件为每1kg污染土壤菌剂投加量200mL、水分含量15%、鸡粪投加量120g、麦糠投加量50g、表面活性剂30mL,经75d修复后石油烃的降解率达到了56.31%;生物修复的不同阶段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学特性有较大变化,修复过程土壤脲酶、脱氢酶活性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石油烃四组分分离和模拟蒸馏实验表明,微生物对石油烃中四组分的降解能力大小依次为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在生物修复过程中,微生物优先降解低碳数的正构烷烃,经过70d的降解,C12~C14含量低于检测限;正构烷烃色谱峰型发生较大变化,由左右对称变为"左缓右陡";异构烷烃相对含量增加,色谱基线被明显抬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土壤 生物修复 土壤理化性质 微生物学特性 模拟蒸馏
下载PDF
原料乳嗜冷菌分离株微生物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吴石金 何光华 +2 位作者 万常诘 历小波 陈伟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6,共3页
从155份原料乳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嗜冷菌分离物16株,经微生物分类学性状特点鉴定,确定为假单胞菌10株,微球菌4株,产碱杆菌2株。由拮抗试验表明,16株嗜冷菌分离物可分成5个Dienes型;经药敏试验表明,16株嗜冷菌分离物分别对3种药物(CFP、... 从155份原料乳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嗜冷菌分离物16株,经微生物分类学性状特点鉴定,确定为假单胞菌10株,微球菌4株,产碱杆菌2株。由拮抗试验表明,16株嗜冷菌分离物可分成5个Dienes型;经药敏试验表明,16株嗜冷菌分离物分别对3种药物(CFP、AKN、OXA)敏感,经方差分析,菌株间差异不显著;经系统聚类分析,16株嗜冷菌分离物可分成4个大类,均对GEN、CMP、EPY、TET等抗生素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料乳 嗜冷菌 分离纯化 微生物学特征
下载PDF
应用复合发酵剂加工发酵干香肠过程中的理化及微生物特性 被引量:11
7
作者 金志雄 徐静 +3 位作者 牛爽 马长伟 程文新 王巧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45-48,共4页
本文揭示了发酵干香肠生产过程中水分活度、pH值、酸价、过氧化物值、蛋白水解指数等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添加发酵剂的产品比自然发酵产品的pH值、水分活度、水分含量下降得更快,蛋白水解指数更大,风味更好,并明... 本文揭示了发酵干香肠生产过程中水分活度、pH值、酸价、过氧化物值、蛋白水解指数等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添加发酵剂的产品比自然发酵产品的pH值、水分活度、水分含量下降得更快,蛋白水解指数更大,风味更好,并明显抑制杂菌的生长;但两类产品最终具有相同的乳酸菌数、酸价和过氧化物值。这说明在发酵干香肠的加工过程中,产品pH值、水分含量、水分活度、蛋白水解程度等受发酵剂种类的影响,而脂肪氧化程度与发酵剂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剂 香肠 水分活度 蛋白水解 酸价 风味 自然发酵 微生物特性 品比 水分含量
下载PDF
蚓粪施用对土壤微生物特征以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池 陈旭飞 +4 位作者 周波 张聪俐 李静娟 张静 戴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0-75,共6页
通过将不同比例的蚓粪(0,5%,10%和20%)施用于菜园土,研究玉米种植期间蚓粪施用对土壤微生物学特征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土壤中蚓粪比例的增加,土壤溶解性碳、碱解氮、速效磷含量明显增加,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含量显著提高,过氧... 通过将不同比例的蚓粪(0,5%,10%和20%)施用于菜园土,研究玉米种植期间蚓粪施用对土壤微生物学特征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土壤中蚓粪比例的增加,土壤溶解性碳、碱解氮、速效磷含量明显增加,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含量显著提高,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和脲酶活性增强(P<0.05),其中20%蚓粪处理上述各指标含量和活性均为最高水平。与对照相比,蚓粪处理土壤的呼吸速率明显较高,特别是5%的蚓粪处理(P<0.05)。另外,与对照相比,蚓粪处理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和代谢熵差异不大(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土壤溶解性碳、碱解氮、速效磷与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转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多元数据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与对照和5%的蚓粪处理相比,10%和20%蚓粪处理综合生物学特征差异显著,生物学综合质量较高(P<0.05)。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生产蚓粪,并选择适宜的蚓粪比例培肥土壤的技术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蚓粪 菜园土 微生物学性状 酶活性
下载PDF
江西地区鸭疫里氏杆菌微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邓舜洲 叶林方 +2 位作者 何后军 朱芝秀 谢伟东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502-507,共6页
从江西省鸭鹅中分离到 6 0株鸭疫里氏杆菌 ,采用凝集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对其血清型进行了鉴定 ,结果表明江西存在 5个血清型的鸭疫里氏杆菌 (2、JX1、JX2、JX3、JX4型 ) ,2、JX1、JX2型为目前江西地区主要流行的血清型。 80 %以上分离... 从江西省鸭鹅中分离到 6 0株鸭疫里氏杆菌 ,采用凝集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对其血清型进行了鉴定 ,结果表明江西存在 5个血清型的鸭疫里氏杆菌 (2、JX1、JX2、JX3、JX4型 ) ,2、JX1、JX2型为目前江西地区主要流行的血清型。 80 %以上分离株对青霉素、痢特灵、氨苄青霉毒和氯霉素高度敏感 ,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链霉素耐药。不同血清型鸭疫里氏杆菌的培养特性较为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地区 鸭疫 里氏杆菌 微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反应器中微生物生长比较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袁宏林 刘永军 +1 位作者 王晓昌 王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73-978,共6页
利用传统细菌计数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新近发展起来的生物造粒流化床反应器与A2/O工艺的微生物特性进行比较研究.反应器中好氧菌、反硝化菌及反硫化菌的计数结果显示,单位质量的活性污泥中,生物造粒流化床中好氧菌的分布数是A2/O工... 利用传统细菌计数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新近发展起来的生物造粒流化床反应器与A2/O工艺的微生物特性进行比较研究.反应器中好氧菌、反硝化菌及反硫化菌的计数结果显示,单位质量的活性污泥中,生物造粒流化床中好氧菌的分布数是A2/O工艺好氧区的1~2倍,反硝化菌总数介于A2/O工艺的好氧区和缺氧区之间,而反硫化菌的总数介于A2/O工艺的缺氧区和厌氧区之间.用PCR-DGGE技术对生物造粒流化床反应器及A2/O工艺中的微生物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生物造粒流化床反应器的微生物群落比A2/O工艺丰富;DGGE指纹图谱聚类分析表明,生物造粒流化床反应器与A2/O工艺的微生物群落相似性为5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造粒流化床(FPB) A^2/O工艺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微生物特性
下载PDF
面向多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微生物实验教学体系探索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宏 江澜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1454-1457,F0003,共5页
根据各专业特点对微生物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优化,是为了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将综合性实验和课外科研活动融入到实验教学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和综合素质,弥补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另外,不断加强软件和硬件条件建设,保证微... 根据各专业特点对微生物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优化,是为了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将综合性实验和课外科研活动融入到实验教学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和综合素质,弥补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另外,不断加强软件和硬件条件建设,保证微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实验 教学质量 专业特点 综合素质
原文传递
共基质模式下铁盐脱氮反应器的运行性能及微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茹 刘梦瑜 +2 位作者 刘冰茵 赵治国 袁林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446-5455,共10页
铁盐作为自养反硝化电子供体时,被氧化产生的高价铁易于沉淀,使得反硝化微生物表面产生“铁壳”,其抑制微生物的活性,甚至导致微生物死亡.为解决自养铁盐脱氮反应器因“铁壳”包被而导致的反应器效能下降问题,本文采用共基质模式培养铁... 铁盐作为自养反硝化电子供体时,被氧化产生的高价铁易于沉淀,使得反硝化微生物表面产生“铁壳”,其抑制微生物的活性,甚至导致微生物死亡.为解决自养铁盐脱氮反应器因“铁壳”包被而导致的反应器效能下降问题,本文采用共基质模式培养铁盐脱氮反应器,即在反应器进水中适量添加少量乙酸钠,作为有机电子供体,以期实现铁盐脱氮反应器的高效、稳定运行.结果表明,添加适量有机物可使得铁盐脱氮反应器高效稳定运行,效能(以N计)达0. 51 kg·(m3·d)-1,稳定运行约30d.共基质模式下,反应器运行期间始终可以检测到异养菌.结合污泥的TEM检测结果,发现在铁盐脱氮反应器稳定运行期间,异养菌是铁盐脱氮主力军,其独特的铁盐代谢方式可有效避免铁壳形成.本项研究有效解决了铁盐脱氮过程中微生物“铁壳”包被难题,将助力于自养脱氮技术的研发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盐脱氮 共基质 脱氮效能 微生物学特征 反应机制
原文传递
三种花生根腐病菌间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莹 张竹青 +9 位作者 王连刚 袁宗英 于建垒 于静 张霞 郭志青 许曼琳 宋新颖 何康 迟玉成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13,22,共6页
对实验室前期获得的花生根腐病的病原菌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和茄腐镰孢菌(Fusarium solani)三种病原菌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发现三种镰孢菌的菌落形态各异,包括菌丝致密度、气生菌丝、颜... 对实验室前期获得的花生根腐病的病原菌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和茄腐镰孢菌(Fusarium solani)三种病原菌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发现三种镰孢菌的菌落形态各异,包括菌丝致密度、气生菌丝、颜色等。小型分生孢子的产孢过程是一致的,均是在菌丝顶端缢缩形成分生孢子,但是孢子形态大小不同,表现为:尖孢镰孢菌<层出镰孢菌<茄腐镰孢菌;同时,在产孢量方面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尖孢镰孢菌>层出镰孢菌>茄腐镰孢菌。通过三种接种方式分析了这三种镰孢菌之间的致病力差异,从离体接种到活体接种均能体现这三种镰孢菌都是致病菌,并能有效区分致病力的强弱,即尖孢镰孢菌>层出镰孢菌>茄腐镰孢菌。本研究明确了各镰孢菌间的异质性指标,为进一步研究镰孢菌对花生苗期根腐病的致病机理提供了相关依据。同时有效鉴定出强致病力菌株为尖孢镰孢菌,对其重点防治可有效减轻花生根腐病的发生,提高花生的产量及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根腐病 镰孢菌 生物学特性 致病力
下载PDF
实验室条件下厌氧降解原油及次生气体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段传丽 陈践发 +3 位作者 郭建军 师生宝 李程善 聂国振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7-301,共5页
选取胜利油田2个油样(一个遭受明显改造,另一个没有遭受明显改造),实验室条件下对2个油样进行厌氧降解,定期抽取微生物作用后的油样,对降解后的原油及厌氧降解原油产生的天然气进行多种实验分析,探讨原油的变化以及厌氧降解气的地球化... 选取胜利油田2个油样(一个遭受明显改造,另一个没有遭受明显改造),实验室条件下对2个油样进行厌氧降解,定期抽取微生物作用后的油样,对降解后的原油及厌氧降解原油产生的天然气进行多种实验分析,探讨原油的变化以及厌氧降解气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原油在厌氧降解过程中,族组分发生变化;原油被微生物厌氧降解产生二氧化碳,部分二氧化碳被还原成甲烷;次生气中甲烷碳同位素主要分布在-43.4‰左右,二氧化碳碳同位素主要为-11.8‰左右,表明厌氧降解气是有机成因的。而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甲烷碳同位素变轻,二氧化碳碳同位素变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降解 次生气 原油 微生物作用 地球化学特征 胜利油田
下载PDF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微生物学特征与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董秀涛 崔晓笛 +1 位作者 石晓红(综述) 郝明巨(审校)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382-1387,共6页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能够引起健康个体的社区获得性感染,比经典的肺炎克雷伯菌更具毒性。hvKp在亚洲首次被发现,是化脓性肝脓肿的主要原因。除肝脓肿外,hvKp与肺炎克雷伯菌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具有很强的转移能力,包括肺、眼和中枢神...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能够引起健康个体的社区获得性感染,比经典的肺炎克雷伯菌更具毒性。hvKp在亚洲首次被发现,是化脓性肝脓肿的主要原因。除肝脓肿外,hvKp与肺炎克雷伯菌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具有很强的转移能力,包括肺、眼和中枢神经系统。由于导致高毒力的遗传决定因素通常在毒力质粒及染色体移动遗传元件上,该文对其与毒力相关的微生物学特征与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早期识别、感染控制和新型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毒力 肺炎克雷伯菌 微生物学特征 毒力因子
下载PDF
浅谈白僵菌的分类
16
作者 魏万勇 蒲涛 +1 位作者 陈雪 刘渝铃 《果树资源学报》 2024年第1期101-103,114,共4页
白僵菌应用非常广泛,既可作为一种真菌杀虫剂,也应用于白僵蚕人工饲养。众多文献研究涉及白僵菌,但关于其分类很不统一甚至混乱。真菌分类系统复杂多样,形态学特征是传统分类学的主要依据,结合微生物分类学的不断发展,提出了白僵菌传统... 白僵菌应用非常广泛,既可作为一种真菌杀虫剂,也应用于白僵蚕人工饲养。众多文献研究涉及白僵菌,但关于其分类很不统一甚至混乱。真菌分类系统复杂多样,形态学特征是传统分类学的主要依据,结合微生物分类学的不断发展,提出了白僵菌传统分类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多样的分类依据,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菌 微生物分类学 形态特征 分类系统 分类
下载PDF
新型不完全溶血表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微生物学特征
17
作者 唐伟 冷贵云 +4 位作者 高菊 王亚武 姚杰 周强 徐元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35-1542,共8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不完全溶血表型金黄色葡萄球菌(SIHP)的微生物学特征。方法采用三点接种法检测溶血表型,共纳入11株新型SIHP和33株随机匹配的完全溶血表型金黄色葡萄球菌(SCHP)。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新型SIHP和SCHP的耐药特征,冻干...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不完全溶血表型金黄色葡萄球菌(SIHP)的微生物学特征。方法采用三点接种法检测溶血表型,共纳入11株新型SIHP和33株随机匹配的完全溶血表型金黄色葡萄球菌(SCHP)。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新型SIHP和SCHP的耐药特征,冻干兔血浆检测凝固酶活性,玻片法检测触酶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溶血素基因mRNA水平,微孔板法检测红细胞毒性,微孔板成膜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生物膜形成能力,微量培养法监测生长曲线。结果与SCHP相比,新型SIHP的hla、hlb、hlc和hld四种溶血素基因表达谱不同;新型SIHP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庆大霉素、喹诺酮类、克林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更高;新型SIHP不仅具有更强的溶血毒性、血浆凝固酶活性和生物膜形成能力,而且对数期生长更快。结论新型SIHP的微生物学特征有别于SCHP,耐药性和致病性更强,应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素 溶血表型 微生物学特征 耐药性 致病性
下载PDF
严重爆炸致烧伤患者感染病原微生物的特征及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罗汝斌 黄曼 +2 位作者 胡行 张嵘 韩春茂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46-952,共7页
目的分析严重爆炸致烧伤患者在不同时间段感染病原微生物的特征,同时探讨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20年6月13日—9月13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符合入... 目的分析严重爆炸致烧伤患者在不同时间段感染病原微生物的特征,同时探讨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20年6月13日—9月13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23例严重爆炸致烧伤患者,其中男21例、女2例,年龄(64±5)岁,烧伤总面积(86±14)%体表总面积。统计入院时,患者的简明烧伤严重指数(ABSI)评分、修订Baux评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记录患者入院后≤7 d、8~20 d、21~30 d并发症及病原微生物感染来源分布情况,统计病原微生物检出情况并比较微生物培养法与mNGS检测效能的差异。统计患者入院后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来源分布总体情况并比较微生物培养法与mNGS检测效能差异。对数据行McNemar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入院时,患者ABSI评分、修订Baux评分、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分别为(12.6±2.4)、(91±22)、(26±4)和(10.3±2.3)分。入院后≤7 d,患者的并发症主要为吸入性损伤、脓毒症休克和低蛋白血症;患者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来源主要为创面、血流和肺部。入院后8~20 d,患者脓毒症休克的发生率最高,吸入性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入院后≤7 d(P<0.01);病原微生物感染来源仍然以创面、肺部和血流为主,其中创面和血流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入院后≤7 d(P<0.01)。入院后21~30 d,患者仅有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存在且发生率低,吸入性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入院后≤7 d(P<0.01),脓毒症休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入院后≤7 d(P<0.01)和入院后8~20 d(P<0.01);仅存在较低的血流感染,创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入院后≤7 d(P<0.01)和入院后8~20 d(P<0.05),肺部和血流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入院后≤7 d(P<0.01)。入院后≤7 d,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感染 宏基因组 爆炸伤 微生物学特征 二代测序
原文传递
乳清液对发酵沙芥理化指标及微生物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帆 刘学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5期159-161,207,共4页
[目的]研究乳清液对沙芥腌制过程中主要理化指标及微生物的影响。[方法]比较乳清液发酵和自然发酵2种发酵方式下产品pH、总酸含量、亚硝酸盐含量、乳酸菌数和菌落总数变化趋势。[结果]添加乳清液发酵较自然发酵有明显优势。在相同的发... [目的]研究乳清液对沙芥腌制过程中主要理化指标及微生物的影响。[方法]比较乳清液发酵和自然发酵2种发酵方式下产品pH、总酸含量、亚硝酸盐含量、乳酸菌数和菌落总数变化趋势。[结果]添加乳清液发酵较自然发酵有明显优势。在相同的发酵时间,乳清发酵组的pH低于自然发酵组,总酸含量高于自然发酵组,乳清添加组发酵沙芥成熟周期少于自然发酵组3~4 d;2种发酵方式微生物变化、亚硝酸盐变化趋势一致,但乳清添加组亚硝酸盐含量的峰值早且低于自然发酵组,更具食用安全性;添加乳清发酵液可使乳酸菌快速成为优势菌群,抑制其他杂菌生长,有助于稳定产品质量。[结论]该研究为乳清液应用到发酵蔬菜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液 沙芥 发酵 理化指标 微生物特性
下载PDF
接种物对厌氧同步脱硫反硝化特性的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金兰 侯圣春 黄廷林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67-1073,共7页
分别以厌氧污泥、脱氮硫杆菌菌悬液和厌氧污泥并添加脱氮硫杆菌菌悬液为接种物,以硫化物和硝酸盐为进水基质,考察不同接种物条件下,各反应器的硫化物氧化特性、反硝化特性、生化反应机理及微生物特性。结果表明,在无菌条件下,硫化物不... 分别以厌氧污泥、脱氮硫杆菌菌悬液和厌氧污泥并添加脱氮硫杆菌菌悬液为接种物,以硫化物和硝酸盐为进水基质,考察不同接种物条件下,各反应器的硫化物氧化特性、反硝化特性、生化反应机理及微生物特性。结果表明,在无菌条件下,硫化物不能被硝酸盐化学氧化。接种脱氮硫杆菌菌悬液的2#反应器的硫氧化速率为1.98 g S/(m3.h),停留24 h硫化物的去除率高达97%,脱硫能力最强,该接种条件下以硝酸盐氧化硫化物为主反应,优势菌为杆菌,进水的NO3--N/S应控制在0.4以下,可以实现高效生物脱硫。接种厌氧污泥的1#和3#反应器的脱氮效果比2#反应器好,停留时间为24 h时,硝酸盐的平均去除率为96%。单独接种厌氧污泥的1#反应器的硫氧化速率为1.78 g S/(m3.h),其优势菌为球菌,该接种条件下以硝酸盐氧化硫化物和硝酸盐氧化单质硫为主反应,进水的NO3--N/S应控制在0.8左右。以厌氧污泥联合脱氮硫杆菌为接种物时,硫氧化速率为1.71 g S/(m3.h),反应器以硝酸盐氧化硫化物、硝酸盐氧化单质硫以及异养反硝化为主反应,驯化后优势菌为球形、卵圆形和短杆状,应控制进水NO3--N/S为1.2,可以实现同步脱硫反硝化,该工艺既可以用于含硫废水的处理,也可以用于C/N低的硝酸盐废水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种物 硫化物氧化 反硝化 微生物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