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免耕对潮土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微生物碳代谢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29
1
作者
戴珏
胡君利
+4 位作者
林先贵
朱安宁
尹睿
张华勇
王俊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23-930,共8页
利用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国家实验站玉米-小麦轮作免耕定位试验平台,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潮土不同粒级团聚体的分布、有机碳含量及微生物群落碳代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翻耕处理相比,免耕潮土中大于250μm粒级团聚体显著增加(...
利用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国家实验站玉米-小麦轮作免耕定位试验平台,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潮土不同粒级团聚体的分布、有机碳含量及微生物群落碳代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翻耕处理相比,免耕潮土中大于250μm粒级团聚体显著增加(p<0.05),50~2μm粒级团聚体显著减少(p<0.05),250~50μm和小于2μm两个粒级团聚体没有明显变化;大于250μm和250~50μm两个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显著升高(p<0.05),50~2μm和小于2μm两个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没有明显变化,250~50μm粒级取代50~2μm粒级成为对土壤有机碳总量贡献最大的团聚体。BIOLOG测试结果表明,免耕和翻耕两种措施下不同粒级团聚体微生物群落碳代谢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且免耕处理250~50μm和小于2μm两个粒级团聚体微生物群落碳代谢活性显著低于翻耕处理(p<0.05)。结果显示,免耕有利于小粒级团聚体向大粒级团聚体方向聚合,大于50μm粒级团聚体固持的有机碳增多,其中持碳最多的250~50μm粒级团聚体的微生物碳代谢活性下降,故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潮土
团聚体
有机碳
微生物碳代谢活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返青休牧期土壤微生物碳代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王晓丽
温军
+3 位作者
马玉寿
王彦龙
施建军
周华坤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61-970,共10页
返青期休牧可以有效保护草地生态环境,研究不同休牧期可对休牧措施进行可行性分析,尤其是在三江源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功能对不同返青休牧期的响应及其与土壤和微生物的作用机制研究,可为评估休牧措施及草地土壤环境...
返青期休牧可以有效保护草地生态环境,研究不同休牧期可对休牧措施进行可行性分析,尤其是在三江源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功能对不同返青休牧期的响应及其与土壤和微生物的作用机制研究,可为评估休牧措施及草地土壤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在返青期设置了放牧(CK)和4个休牧期(20、30、40、50 d)共5个试验处理,采用Biolog-Eco微平板的方法分析了不同返青休牧期下土壤碳代谢的变化,同时测定了土壤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返青期休牧下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能力有CK>30 d>40 d>50 d>20 d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对不同种类碳源的利用能力依次为羧酸类>氨基酸类>糖类>酯类>醇类>胺类,且不同返青期休牧处理下微生物对醇类的代谢差异显著(P=0.028),休牧20 d显著高于40 d和50 d。培养第1天在休牧20 d处理下Simpson(D)、Shannon(H)、McIntosh指数(U)都较其他处理高。培养第11天CK处理下,碳代谢功能多样性较高。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解释了微生物群落碳代谢的91.1%的变异,其中土壤有机碳解释了8%的变异,且显著影响微生物群落碳代谢(P=0.038)。在试验初期,不同休牧期土壤碳代谢特征差异不显著,且放牧措施有提高碳源利用活性,仅醇类代谢差异显著。土壤有机碳是显著影响微生物群落碳代谢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碳代谢
返青期休牧
Biolog-Eco板
微生物墒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免耕对潮土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微生物碳代谢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29
1
作者
戴珏
胡君利
林先贵
朱安宁
尹睿
张华勇
王俊华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香港浸会大学土壤与环境联合开放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23-93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0801090)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ISSASIP0703)
+1 种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08)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scx1-yw-09-05)资助
文摘
利用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国家实验站玉米-小麦轮作免耕定位试验平台,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潮土不同粒级团聚体的分布、有机碳含量及微生物群落碳代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翻耕处理相比,免耕潮土中大于250μm粒级团聚体显著增加(p<0.05),50~2μm粒级团聚体显著减少(p<0.05),250~50μm和小于2μm两个粒级团聚体没有明显变化;大于250μm和250~50μm两个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显著升高(p<0.05),50~2μm和小于2μm两个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没有明显变化,250~50μm粒级取代50~2μm粒级成为对土壤有机碳总量贡献最大的团聚体。BIOLOG测试结果表明,免耕和翻耕两种措施下不同粒级团聚体微生物群落碳代谢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且免耕处理250~50μm和小于2μm两个粒级团聚体微生物群落碳代谢活性显著低于翻耕处理(p<0.05)。结果显示,免耕有利于小粒级团聚体向大粒级团聚体方向聚合,大于50μm粒级团聚体固持的有机碳增多,其中持碳最多的250~50μm粒级团聚体的微生物碳代谢活性下降,故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升高。
关键词
免耕
潮土
团聚体
有机碳
微生物碳代谢活性
Keywords
No-tillage
Fluvo-aquic
soil
Aggregates
Organic
carbon
microbial
carbolic
metabolism
分类号
S152.4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4.3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返青休牧期土壤微生物碳代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王晓丽
温军
马玉寿
王彦龙
施建军
周华坤
机构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流域水循环与生态省级重点实验室/青海省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海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61-970,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5019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1700454)
+1 种基金
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ZJ-939Q)
青海省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8-SF-137)。
文摘
返青期休牧可以有效保护草地生态环境,研究不同休牧期可对休牧措施进行可行性分析,尤其是在三江源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功能对不同返青休牧期的响应及其与土壤和微生物的作用机制研究,可为评估休牧措施及草地土壤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在返青期设置了放牧(CK)和4个休牧期(20、30、40、50 d)共5个试验处理,采用Biolog-Eco微平板的方法分析了不同返青休牧期下土壤碳代谢的变化,同时测定了土壤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返青期休牧下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能力有CK>30 d>40 d>50 d>20 d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对不同种类碳源的利用能力依次为羧酸类>氨基酸类>糖类>酯类>醇类>胺类,且不同返青期休牧处理下微生物对醇类的代谢差异显著(P=0.028),休牧20 d显著高于40 d和50 d。培养第1天在休牧20 d处理下Simpson(D)、Shannon(H)、McIntosh指数(U)都较其他处理高。培养第11天CK处理下,碳代谢功能多样性较高。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解释了微生物群落碳代谢的91.1%的变异,其中土壤有机碳解释了8%的变异,且显著影响微生物群落碳代谢(P=0.038)。在试验初期,不同休牧期土壤碳代谢特征差异不显著,且放牧措施有提高碳源利用活性,仅醇类代谢差异显著。土壤有机碳是显著影响微生物群落碳代谢的因素。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碳代谢
返青期休牧
Biolog-Eco板
微生物墒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Keywords
soil
microbial
carbolic
metabolism
Rest-grazing
in
the
greenup
period
Biolog-Eco
plate
soil
microbial
quotient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X17 [农业科学—畜牧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免耕对潮土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微生物碳代谢活性的影响
戴珏
胡君利
林先贵
朱安宁
尹睿
张华勇
王俊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返青休牧期土壤微生物碳代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王晓丽
温军
马玉寿
王彦龙
施建军
周华坤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