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丘陵区不同功能群植物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对微地形的响应 被引量:64
1
作者 戚德辉 温仲明 +2 位作者 王红霞 郭茹 杨士梭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6420-6430,共11页
研究黄土丘陵区植物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对微地形变化的响应,对于深入理解植物对丘陵山地环境的适应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黄土丘陵区森林草原带不同微地形环境(坡向、坡位)下的不同功能群植物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功能群植物叶片... 研究黄土丘陵区植物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对微地形变化的响应,对于深入理解植物对丘陵山地环境的适应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黄土丘陵区森林草原带不同微地形环境(坡向、坡位)下的不同功能群植物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功能群植物叶片和细根的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叶氮含量(LN)、叶磷含量(LP)、根氮含量(RN)、根碳含量(RC)、叶碳/叶氮(LC/LN)、叶碳/叶磷(LC/LP)、叶氮/叶磷(LN/LP)、根碳/根氮(RC/RN)和根氮/根磷(RN/RP)在科属间差异显著(P<0.05),而叶碳含量(LC)、根磷含量(RP)和根碳/根磷(RC/RP)在科属间差异不显著(P>0.05)。(2)不同科属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微地形变化的响应不同,禾本科细根C/N在阴坡、阳坡差异性显著,豆科植物根N含量在不同坡位间差异显著(P<0.05);菊科植物叶N含量、叶C含量、根N含量、叶片C/N和细根C/N在不同坡位间差异显著(P<0.05)。(3)禾本科植物在中坡位受N、P元素共同影响,在其它坡位主要受N元素限制;豆科植物在中坡位和上坡位主要受P元素限制,在下坡位和峁顶受N、P元素共同影响;菊科植物上坡位受N、P元素共同影响,在其他坡位主要受N元素限制。研究表明,不同科属植物在不同微地形条件下受限的营养元素不同,对丘陵多变环境也存在不同的适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功能群 生态化学计量 微地形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植物功能性状对微地形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41
2
作者 杨士梭 温仲明 +2 位作者 苗连朋 戚德辉 花东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413-3419,共7页
植物功能性状是连接植物与环境的桥梁,可以反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地形复杂地区,研究不同水平上的植物功能性状随微地形的变化规律,对认识不同物种对复杂地形条件下多变环境的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土丘陵区森林草原区自然植... 植物功能性状是连接植物与环境的桥梁,可以反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地形复杂地区,研究不同水平上的植物功能性状随微地形的变化规律,对认识不同物种对复杂地形条件下多变环境的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土丘陵区森林草原区自然植被为对象,分析土壤养分以及植物各功能性状值在科属和群落水平上微地形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的功能性状差异较大,植物科属组成差异是影响植物功能性状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坡向,而坡位对其影响较小;群落水平的性状值在微地形上无显著差异;豆科和菊科植物的叶氮含量和根氮含量在不同坡位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禾本科只有根组织密度在不同坡位上存在显著差异;群落水平性状值的根组织密度与土壤氮含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豆科植物的叶氮含量和根氮含量与土壤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菊科和禾本科叶氮含量和根氮含量与土壤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不同科属植物在对环境变化响应上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科属物种对环境适应策略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功能性状 微地形 土壤养分 物种水平 群落水平
原文传递
南岭局地小地形背风坡增雾作用的分析 被引量:32
3
作者 万齐林 吴兑 叶燕强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09-713,共5页
对南岭地区乐昌站和乳源站1968—1998年31年的雾日气候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对比分析发现,在背风坡雾产生的日数明显较多,即南岭地区存在显著的小地形背风坡雾现象。同时,利用CSU-RAMS中尺度数值模式进一步研究局地小地形背风坡雾的作用... 对南岭地区乐昌站和乳源站1968—1998年31年的雾日气候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对比分析发现,在背风坡雾产生的日数明显较多,即南岭地区存在显著的小地形背风坡雾现象。同时,利用CSU-RAMS中尺度数值模式进一步研究局地小地形背风坡雾的作用,模拟结果表明,小地形动力作用对背风坡雾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小地形 背风坡雾 气候分析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钢板微观表面质量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4
作者 张清东 张勃洋 +1 位作者 李瑞 马磊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2-45,共14页
分析给出钢板表面质量缺陷的分类及描述,重点阐释与表面微观形貌相关的钢板微观表面质量缺陷;结合钢板微观表面质量控制的工艺原理,综述国内外针对钢板微观表面质量生成与控制的关键——钢板表面微观形貌的表征与轧制转印生成、轧辊表... 分析给出钢板表面质量缺陷的分类及描述,重点阐释与表面微观形貌相关的钢板微观表面质量缺陷;结合钢板微观表面质量控制的工艺原理,综述国内外针对钢板微观表面质量生成与控制的关键——钢板表面微观形貌的表征与轧制转印生成、轧辊表面微观形貌的磨损演变、钢板表面的视觉美观性和涂镀黏附性与冲压储油性的描述与建模等方面的重要研究进展及成果;分析总结目前钢板微观表面质量的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开展钢板微观表面质量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的若干建议,展望当前在我国着力开展钢板微观表面质量研究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带 微观表面质量 微观形貌 轧制转印 轧辊磨损
下载PDF
西藏珠峰-卓奥友峰普士拉地区高山稀疏植被的群落特征及小地形的影响 被引量:24
5
作者 方精云 神崎护 +3 位作者 王襄平 依田恭二 孙世洲 下田胜久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90-199,共10页
在西藏定日县珠穆朗玛峰 -卓奥友峰附近的普士拉地区的一山坡上 (海拔 5 176 - 5 390m) ,设置 13个样方 ,进行群落调查、小地形测定和土壤剖面调查 ,分析该地区高寒植被的群落特征及其与小地形的关系。 13个样方 (面积 2 5 - 2 0 0m2 不... 在西藏定日县珠穆朗玛峰 -卓奥友峰附近的普士拉地区的一山坡上 (海拔 5 176 - 5 390m) ,设置 13个样方 ,进行群落调查、小地形测定和土壤剖面调查 ,分析该地区高寒植被的群落特征及其与小地形的关系。 13个样方 (面积 2 5 - 2 0 0m2 不等 )中 ,共记载物种 80个 (含变种和亚种 ) ,分别隶属于 4 7个属。出现频度较高的种有高山嵩草(Kobresiapygmaea)、矮兔耳草 (Lagotishumilis)、楔叶委陵菜 (Potentillacuneata)、华马先蒿 (Pedicularisoederivar.sinensis)、高山委陵菜 (Potentillapolyschista)、密生雪灵芝 (Arenariadensissima)等 ;含物种数较多的属有 :虎耳草属 (Saxifraga)、风毛菊属 (Saussurea)、嵩草属 (Kobresia)、委陵菜属 (Potentilla)、龙胆属 (Gentiana)、葶苈属 (Dra ba)等。随着海拔降低 ,物种和属的丰富度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在该地区 ,植被盖度能较好地指示生境条件。等级聚类的结果也支持了这一观点。随着植被盖度的增加 ,转换物种丰富度 (TSR)和转换属丰富度 (TGR)增加 ,而物种多样性指数 (Shannon Wiener指数 )减小。利用物种矩阵以及海拔、坡度、坡向、土壤深度、植被盖度等环境变量进行CCA排序 ,结果分出 4类生境类型 ,它们较好地反映了群落特征与地形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植被 群落调查 小地形 数量分类方法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坡位对土壤水分及植被空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6
6
作者 田迅 高凯 +2 位作者 张丽娟 于永奇 韩国栋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5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微地形对土壤含水量和生物量的影响,为浑善达克沙地环境建设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境内的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沙地样地为研究对象,对坡底、坡顶、阴坡和阳坡等坡... [目的]探讨微地形对土壤含水量和生物量的影响,为浑善达克沙地环境建设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境内的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沙地样地为研究对象,对坡底、坡顶、阴坡和阳坡等坡位的植被和土壤水分等指标的测定,对其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坡底以多年生杂类草占优,阴坡以灌木、半灌木及多年生禾草为主,阳坡以灌木、半灌木、多年生禾草及1,2年生植物为主,坡顶以多年生禾草和1,2年生草本植物为主;0—50cm土壤平均含水量的大小顺序为:坡底>阴坡>阳坡>坡顶,生物量顺序与土壤平均含水量一致;坡顶、坡底、阳坡和阴坡各层土壤水分变异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因土层和坡位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0—50cm各层平均变异系数坡顶最大,坡底次之,阳坡最低;生物量和各层土壤含水量均呈现正相关关系,其中0—5,5—10和20—30cm土壤含水量与生物量之间表现为极显著线性正相关(p<0.01)。[结论]微地形对植被种类和土壤含水量具有一定影响,且土壤含水量和植物生物量呈现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形 生物量 含水量 变异系数 沙地
下载PDF
液氮对不同温度煤裂隙冻融扩展作用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李和万 王来贵 +2 位作者 牛富民 刘文峰 张春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1-126,共6页
为研究液氮冻融循环作用对煤内原生裂隙扩展和抗压强度的影响,选取初始温度分别为35,55和75℃的原煤煤样,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声波测速仪测试煤样经液氮冻融前后的裂隙扩展程度,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研究冻融循环前后煤样抗压强度的变化... 为研究液氮冻融循环作用对煤内原生裂隙扩展和抗压强度的影响,选取初始温度分别为35,55和75℃的原煤煤样,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声波测速仪测试煤样经液氮冻融前后的裂隙扩展程度,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研究冻融循环前后煤样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液氮冻融循环对煤裂隙的发育有促进作用,相同冻融循环周期下试样裂隙宽度扩展量随初始温度升高而增大;相同初始温度下试样裂隙宽度扩展量随冻融循环周期数的增加而增大,试样裂隙沿垂直节理方向扩展明显;55和75℃煤样破坏周期数分别为8和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 裂隙 冻融循环 显微形貌 衰减率
下载PDF
元谋干热河谷冲沟区植被对微地形的响应 被引量:23
8
作者 罗君 周维 +6 位作者 覃发超 邓青春 罗明良 胥晓 刘刚才 张斌 李国鸿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5-542,共8页
微地形是影响植被分布格局及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元谋干热河谷冲沟区采集了1 236组"土壤-坡度-坡向-植被盖度-物种多样性"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坡度和坡向这两个地形因子对干热河谷植被盖度及其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微地形是影响植被分布格局及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元谋干热河谷冲沟区采集了1 236组"土壤-坡度-坡向-植被盖度-物种多样性"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坡度和坡向这两个地形因子对干热河谷植被盖度及其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元谋干热河谷冲沟区,植被盖度呈现出随坡度增大而减小的趋势,变性土区域活跃性冲沟坡面上有无植被生长的临界坡度是50°,而燥红土区域稳定性冲沟的临界坡度为65°;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的沟坡区植被生长的临界坡度是45°,影响较轻微的近自然状态沟坡区的临界坡度是65°;植被盖度分布和植被种类的优势方向同为东北向,平均盖度为40%,西北向为28%,西南为20%,东南为21%;植被种类东北向平均为1.8,西北向为1.4.西南向为1.0,东南向为0.5。研究元谋干热河谷典型立地条件下植被对冲沟微地形条件的响应,可以为本区生态恢复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微地形 响应 元谋干热河谷 生态恢复
下载PDF
陕北黄土坡面微地形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张宏芝 朱清科 +3 位作者 王晶 邝高明 谢静 赵维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58,共4页
陕北黄土坡面由于侵蚀等原因使坡面不平整,形成了各种微地形,造成了土壤物理性质的差异。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微地形土壤物理性质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5种微地形与原状坡相比较,塌陷、切沟、浅沟、缓台的土壤物理性状... 陕北黄土坡面由于侵蚀等原因使坡面不平整,形成了各种微地形,造成了土壤物理性质的差异。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微地形土壤物理性质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5种微地形与原状坡相比较,塌陷、切沟、浅沟、缓台的土壤物理性状均有所提高,而陡坎的各项性能比原状坡有所降低,主要表现在0—20cm土壤。土壤容重在0—20cm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原状坡>陡坎>缓台>浅沟>切沟>塌陷。土壤含水量、最大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表现出比较一致的变化趋势,塌陷、缓台、切沟和浅沟这4种微地形孔隙和水分状况均高于原状坡和陡坎。土壤的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的变化趋势和土壤持水性能的变化趋势一致。通过对5种微地形物理性质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其灰色关联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塌陷>切沟>浅沟>缓台>陡坎>原状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坡面 微地形 物理性质
下载PDF
近30年快速升温对两种典型小地形上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白学平 常永兴 +4 位作者 张先亮 马艳军 吴涛 李俊霞 陈振举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853-3861,共9页
沟谷和低海拔坡地是大兴安岭地区典型的微地形,这2种微地形的冻土对全球变暖极为敏感.本文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地区进行树木年轮采样,建立了树轮宽度年表,对比2种小地形上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对近30年快速升温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 沟谷和低海拔坡地是大兴安岭地区典型的微地形,这2种微地形的冻土对全球变暖极为敏感.本文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地区进行树木年轮采样,建立了树轮宽度年表,对比2种小地形上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对近30年快速升温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 汗马和莫尔道嘎采样点分别在2000和1980年左右出现树木径向生长与温度的分异现象,之后树木的生长均为沟谷湿地大于山坡立地.1984—2008年2种地形年表t检验均达到显著水平,年表间欧氏距离在1980年以后为0.937~2.742,远大于平均值(0.809~1.304).快速升温使得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对水热条件的响应发生改变,山坡上兴安落叶松主要受温度限制生长减慢,而沟谷冻土退化中兴安落叶松在短期内生长加快.随着气候变暖,兴安落叶松将经历一个受温度调控的复杂的环境——生长胁迫与气候响应模式,如果气候持续变暖,冻土退化,兴安落叶松可能在我国境内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兴安落叶松 径向生长 快速升温 微地形
原文传递
陕北黄土坡面微地形土壤化学性质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宏芝 朱清科 +3 位作者 赵磊磊 邝高明 谢静 李镇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1年第5期20-25,共6页
由于侵蚀等原因使陕北黄土坡面不平整形成了各种微地形,造成了土壤化学性质的差异。通过对黄土区自然恢复状态下的微地形土壤化学性质进行调查,分析不同微地形之间的土壤异质性。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5种微地形与原状坡相比相对土壤化学... 由于侵蚀等原因使陕北黄土坡面不平整形成了各种微地形,造成了土壤化学性质的差异。通过对黄土区自然恢复状态下的微地形土壤化学性质进行调查,分析不同微地形之间的土壤异质性。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5种微地形与原状坡相比相对土壤化学性质均有一定改善,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表现为塌陷微地形最高,切沟、缓台和浅沟微地形居中,原状坡和陡坎微地形最低;2)全效养分中,全效氮的质量分数与有机质质量分数规律一致,而全效磷和全效钾的质量分数差异较小;3)速效养分中,缓台、切沟、塌陷微地形中3种速效养分的质量分数较高,而陡坎微地形速效养分质量分数比较低;4)土壤阳离子交换量随土层深入而减小,在5种微地形中顺序为浅沟>塌陷>切沟>原状坡>缓台>陡坎,pH值和碳酸钙质量分数在5种微地形中差异较小;5)通过对5种微地形和原状坡的3个土层的土壤化学性质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发现塌陷和缓台微地形的关联度最高,而原状坡和陡坎微地形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坡面 微地形 土壤化学性质
下载PDF
江汉平原村落空间分布与微地形结构关系探讨 被引量:18
12
作者 肖飞 杜耘 +2 位作者 凌峰 高爱雄 李元征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85-1792,共8页
主要对江汉平原村落点空间分布规律进行探讨,分析其与平原微地形结构间的关系。本文采用GIS空间统计方法对研究样区村落点空间分布模式进行分析;并根据平原微地形起伏特点,采用一种局部形态分析方法进行微地形结构提取;进而对村落点空... 主要对江汉平原村落点空间分布规律进行探讨,分析其与平原微地形结构间的关系。本文采用GIS空间统计方法对研究样区村落点空间分布模式进行分析;并根据平原微地形起伏特点,采用一种局部形态分析方法进行微地形结构提取;进而对村落点空间分布与微地形提取结果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研究表明:村落空间分布与微地形结构之间表现出明显的空间相关性。约75.40%的村落点与所提取微地形凸起部位的空间位置重合,而83.94%的村落点在距离微地形凸起50m范围内,村落点整体表现出向所提取微地形凸起结构聚集的分布格局。江汉平原特有的村落空间结构主要受小尺度地形起伏的影响,村落格局与微地形结构在空间上的相关性较好地体现了人类活动与洪涝等自然灾害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 微地形 空间格局
原文传递
基于M-DEM黄土人工锄耕坡面微地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青峰 王健 +2 位作者 赵龙山 宋向阳 梁心蓝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9-153,共5页
黄土人工锄耕坡面微地形是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文中在1.0 mm/min雨强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条件下,采用微地形激光扫描测量方法获取5°人工锄耕坡面微地形相对高程,并进行拟合模型参数验证,进而构建了能反映真实地... 黄土人工锄耕坡面微地形是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文中在1.0 mm/min雨强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条件下,采用微地形激光扫描测量方法获取5°人工锄耕坡面微地形相对高程,并进行拟合模型参数验证,进而构建了能反映真实地表情况的高精度M-DEM,并在ArcGIS中对其特征参量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黄土人工锄耕坡面微地形起伏较小,整体属于凸形斜坡;虽在某些区域容易形成地表径流,但径流变化比较平缓,不容易形成较大的水流;微地形水系分维能较好地反映复杂微地形特征。论文可为在微地形层面进一步揭示黄土耕作坡面土壤侵蚀机理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和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M-DEM 微地形 耕作措施 ARCGIS
原文传递
陕北黄土区阳坡微地形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晶 朱清科 +4 位作者 赵荟 云雷 刘中奇 邝高明 谢静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21,共6页
采用定点动态监测的方法对陕西省吴起县合沟流域内的阳坡微地形土壤含水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微地形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滞后于降雨的季节变化,其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旱季大于雨季;(2)在0—180 cm土层中,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微... 采用定点动态监测的方法对陕西省吴起县合沟流域内的阳坡微地形土壤含水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微地形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滞后于降雨的季节变化,其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旱季大于雨季;(2)在0—180 cm土层中,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微地形土壤含水量呈增加的趋势,变异系数减小;(3)微地形不同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具有差异,在0—20 cm土层,所有微地形土壤含水量均大于对照坡面,土壤含水量呈现:缓台>塌陷>切沟>陡坎>浅沟;20—8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则表现为:切沟>缓台>塌陷>陡坎>浅沟>坡面;80—180 cm土层中,土壤含水量最大的是缓台,坡面、浅沟、切沟土壤含水量相差不多,陡坎土壤含水量比坡面略小,塌陷土壤含水量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形 土壤水分 季节变化 垂直变化
下载PDF
微地形变化对地表水文过程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5
作者 司梦可 曹建生 阳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87-1595,共9页
地表水文过程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系统的关键环节,微地形在降雨再分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论述了微地形变化对地表径流、降雨-入渗、蒸散发及土壤水分、溶质运移的影响效应以及在SPAC系统中的反馈作用,旨在通过总结前... 地表水文过程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系统的关键环节,微地形在降雨再分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论述了微地形变化对地表径流、降雨-入渗、蒸散发及土壤水分、溶质运移的影响效应以及在SPAC系统中的反馈作用,旨在通过总结前人在微地形变化影响地表水文过程中的研究成果,明晰微地形变化对降雨、径流、入渗以及蒸散发等过程的影响效应。针对现有研究中存在对微地形种类划分不系统化、尺度界定不清楚以及对微地形变化与地表水文过程间的耦合机制缺乏深入剖析等问题,本文指出应针对不同生态类型区和微地形营造方式对微地形种类进行统一划分,结合微地形测量工具及遥感技术对微地形尺度进行准确界定;在此基础上将长期野外定位观测和短期室内模拟试验相结合,揭示微地形变化与地表水文过程的耦合机制,建立两者之间的模型关系,量化微地形改良措施在区域降水再分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为区域水资源调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形 径流 入渗 蒸散发 水分运移 地表水文过程
下载PDF
陕北黄土区植被特征对坡面微地形的响应 被引量:16
16
作者 卢纪元 朱清科 +1 位作者 陈文思 王瑜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3-60,共8页
为掌握陕北黄土区不同植被特征对坡面微地形的响应,以陕西省吴起县合沟流域半阴、半阳2个坡向的原状坡及其5种微地形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比不同坡向各类微地形的物种组成、草本生物量、植被盖度及植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各类微地形... 为掌握陕北黄土区不同植被特征对坡面微地形的响应,以陕西省吴起县合沟流域半阴、半阳2个坡向的原状坡及其5种微地形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比不同坡向各类微地形的物种组成、草本生物量、植被盖度及植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各类微地形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植被盖度、草本生物量及植物多样性指数多优于原状坡,其中切沟和塌陷的植被状况最优,其次为浅沟和缓台,陡坎最差;2)各类微地形植物群落的Simpson指数与ShannonWiener指数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切沟>塌陷>缓台>浅沟>陡坎>原状坡,其中切沟和塌陷的植物群落所处的自然演替阶段高于其他微地形;3)经过15年自然恢复,半阳坡形成以星毛委陵菜、赖草等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种的植物群落,半阴坡形成以铁杆蒿、茭蒿等地带性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种的植物群落,半阴坡各类微地形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状况、草本生物量、植被盖度以及植物多样性特征指数均优于半阳坡。掌握不同微地形植被配置的差异,有助于提高陕北黄土区植被恢复措施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形 物种组成 草本生物量 植被盖度 植物多样性 Margalef指数 Pielou指数 SHANNON-WIENER指数 Simpson指数
下载PDF
热老化对变压器绝缘纸微观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世强 胡海燕 +2 位作者 刘全桢 肖睿 张冠军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3-96,102,共5页
为了研究热老化应力对变压器绝缘纸微观结构的影响,以更准确地分析油纸绝缘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文中对油浸纸试品进行加速热老化实验,获取不同老化程度的变压器绝缘纸试样。测量了绝缘纸试样的聚合度,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绝缘纸试样的表面... 为了研究热老化应力对变压器绝缘纸微观结构的影响,以更准确地分析油纸绝缘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文中对油浸纸试品进行加速热老化实验,获取不同老化程度的变压器绝缘纸试样。测量了绝缘纸试样的聚合度,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绝缘纸试样的表面微观形貌,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纤维素分子结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热老化对变压器绝缘纸微观纤维结构破坏显著,纤维细化,断裂增多,纤维分子结构及相关官能团数量变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老化 绝缘纸 微观形貌 SEM FTIR
下载PDF
则木河断裂带大箐梁子附近古地震组合探槽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田勤俭 任治坤 张军龙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00-411,共12页
古地震事件定年具不确定性,为了增加地震事件定年的可信度,文中通过断层活动方式、沉积环境和地震微地貌的综合分析来研究则木河断裂带上的古地震事件。在大箐梁子附近开挖组合探槽,揭露了3次古地震事件,分别距今约160a、3100a和5500~8... 古地震事件定年具不确定性,为了增加地震事件定年的可信度,文中通过断层活动方式、沉积环境和地震微地貌的综合分析来研究则木河断裂带上的古地震事件。在大箐梁子附近开挖组合探槽,揭露了3次古地震事件,分别距今约160a、3100a和5500~8900a,复发间隔为3000a左右;讨论了与走滑断层型地震相关的沉积过程,揭示了走滑断层在山坡部位形成鼓包和反向陡坎情况下的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震 组合探槽 地震微地貌 则木河 沉积模式
下载PDF
基于声学深拖调查的海山微地形地貌研究--以马尔库斯-威克海岭一带的海山为例 被引量:15
19
作者 徐建 郑玉龙 +3 位作者 包更生 吴学文 张恺 金肖兵 《海洋学研究》 2011年第1期17-24,共8页
利用"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DY115-21航次第1航段采集于西太平洋马尔库斯-威克海岭一带海山的声学深拖数据资料,借助GeoDas和PDS 2000等软件,对获取的侧扫声呐、浅剖以及多波束数据资料进行了后处理,获得了该海区高分辨率的地... 利用"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DY115-21航次第1航段采集于西太平洋马尔库斯-威克海岭一带海山的声学深拖数据资料,借助GeoDas和PDS 2000等软件,对获取的侧扫声呐、浅剖以及多波束数据资料进行了后处理,获得了该海区高分辨率的地形地貌特征,并结合深海摄像资料,探讨了其海底特征地貌的成因。结果表明:根据水深及其所处海山的位置,可将研究区划分为斜坡和山顶2个区段,其中斜坡段前半部分的地形基本无起伏,后半部分的地形变化相对较大,并发育了2个近圆形的平底坑;山顶段的地形相对平缓,在高差变化相对较大的地方,发育了台状凸起和小尺度陡坎2种地貌类型。斜坡段发育的圆形平底坑可能是残存的古火山口;山顶段台状凸起和小尺度陡坎则可能是由侵蚀和沉降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各平坦区段间的海底声强反射信号差别较大,表明其底质类型较复杂,结合海底摄像和浅钻资料分析可知,底质中发育有表层沉积物、富钴结壳和基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深拖系统 微地形地貌 台状凸起 陡坎 富钴结壳
下载PDF
基于微地形的输电线路覆冰等级判别方法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陆佳政 曾敏 +2 位作者 田凌 罗小龙 曾祥君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24-30,共7页
微地形影响输电线路的覆冰程度,根据典型微地形因子对导线覆冰的影响程度及排序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微地形的输电线路覆冰等级判别新方法;建立基于微地形的输电线路覆冰等级判别模型及覆冰对比度模型,定量揭示微地形因子与线路覆冰的关系... 微地形影响输电线路的覆冰程度,根据典型微地形因子对导线覆冰的影响程度及排序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微地形的输电线路覆冰等级判别新方法;建立基于微地形的输电线路覆冰等级判别模型及覆冰对比度模型,定量揭示微地形因子与线路覆冰的关系.现场数据统计分析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定量判别输电线路的覆冰等级,而且能区分同等级覆冰的电力线路覆冰程度,为输电线路的抗冰和防冰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形 输电线路 覆冰等级判别 线路覆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