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roving winter wheat grain yield and water-/nitrogen-use efficiency by optimizing the micro-sprinkling irrigation amount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 被引量:18
1
作者 LI Jin-peng ZHANG Zhen +4 位作者 YAO Chun-sheng LIU Yang WANG Zhi-min FANG Bao-ting ZHANG Ying-hua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2期606-621,共16页
Available irrigation resource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scarce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NCP),and nitrogen-use efficiency of crop production is also relatively low.Thus,it is imperative to improve the water-use effic... Available irrigation resource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scarce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NCP),and nitrogen-use efficiency of crop production is also relatively low.Thus,it is imperative to improve the water-use efficiency (WUE) and nitrogen fertilizer productivity on the NCP.Here,we conducted a two-year field experiment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irrigation amounts (S60,60 mm;S90,90 mm;S120,120 mm;S150,150 mm)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s (150,195 and 240 kg ha^(–1);denoted as N1,N2 and N3,respectively) under micro-sprinkling with water and nitrogen combined on the grain yield(GY),yield components,leaf area index (LAI),flag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dry matter accumulation (DM),WUE,and nitrogen partial factor productivity (NPFP).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GY and NPFP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ing irrigation amount,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S120 and S150;WU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first but then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irrigation and S120 achieved the highest WUE.The increase in nitrogen was beneficial to improving the GY and WUE in S60 and S90,while the excessive nitrogen application (N3)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GY and WUE in S120 and S150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N2 treatment.The NPFP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nitrogen rate under the same irrigation treatments.The synchronous increase in spike number (SN) and 1 000-grain weight (TWG)wa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large increase in GY by micro-sprinkling with increasing irrigation,and the differences in SN and TGW between S120 and S150 were small.Under S60 and S90,the TGW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nitrogen application,which enhanced the GY,while N2 achieved the highest TWG in S120 and S150.At the filling stage,the LAI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irrigation,and greater amounts of irrig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in the flag leaf,which was instrumental in increasing DM after anthesis and increasing the TGW.Micro-sprinkling with increased amounts of irrigation or excessive n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sprinkling irrigation winter wheat grain yield water and nitrogen utilization
下载PDF
微喷灌和氮肥用量对冬小麦籽粒灌浆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李金鹏 王志敏 +5 位作者 张琪 徐学欣 王云奇 刘洋 周顺利 张英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10,共10页
为明确多次微喷和氮肥用量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主栽品种济麦22为材料,设置了微喷4次(S4,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和3个追施氮肥处理(N1、N2和N3分别为纯氮45,90,135kg/hm2),氮肥随灌水等量分次施入,以漫... 为明确多次微喷和氮肥用量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主栽品种济麦22为材料,设置了微喷4次(S4,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和3个追施氮肥处理(N1、N2和N3分别为纯氮45,90,135kg/hm2),氮肥随灌水等量分次施入,以漫灌作为对照(CK,拔节期750 m3/hm2+开花期750 m3/hm2,拔节期追施纯氮90 kg/hm2),考察了籽粒产量、灌浆期上三叶叶绿素含量和籽粒干物质积累动态、不同时期植株氮素积累、分配与运转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结果表明,多次微喷灌提高了籽粒产量,尤以S4N2增加显著(P<0.05),相比CK提高10.5%~24.5%。微喷产量的增加主要归因于千粒质量的提高,2013-2014年和2014-2015年S4N2千粒质量比CK分别提高了3.47,5.97 g。微喷灌显著延长了籽粒灌浆天数,特别是推迟了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日,延长了籽粒灌浆高峰持续期;S4N2最大理论千粒质量、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均高于其他处理。微喷灌处理灌浆中后期上三叶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CK,尤其以旗叶和倒二叶表现明显,叶片功能期延长,利于籽粒灌浆和粒重提高。微喷灌处理植株氮素积累量显著高于CK,成熟期表现为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微喷灌植株花前贮藏氮素的转运量及其对籽粒氮的贡献率降低,花后同化氮素的贡献率提高,尤以叶片和茎鞘表现明显。同时,微喷灌提高了籽粒氮素积累量和氮肥偏生产效率。少量多次微喷灌使氮肥在冬小麦生育期内主要集中于0~80 cm土层,但施氮过多会导致硝态氮向深层土壤淋失。综合上述结果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微喷4次在适宜的追氮量(90 kg/hm2)条件下可实现冬小麦高产和氮肥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微喷灌 施氮量 籽粒灌浆 氮素积累 土壤硝态氮
下载PDF
毛木耳微喷灌出耳水分管理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谭伟 张建华 +7 位作者 郭勇 周洁 苗人云 王国英 王仁峰 贾定洪 黄忠乾 郑林用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5-190,共6页
针对四川毛木耳主产区栽培出耳棚实际情况,根据毛木耳出耳期间对水分需求规律,初步设计和构建出了毛木耳微喷灌设施系统,提出了毛木耳加湿节水栽培的机械与管网匹配参数,开展了微喷灌技术应用于毛木耳出耳水分管理效果的试验。初步试验... 针对四川毛木耳主产区栽培出耳棚实际情况,根据毛木耳出耳期间对水分需求规律,初步设计和构建出了毛木耳微喷灌设施系统,提出了毛木耳加湿节水栽培的机械与管网匹配参数,开展了微喷灌技术应用于毛木耳出耳水分管理效果的试验。初步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微喷灌与人工喷灌相比,其总用工量减少56.14%,总用水量减少27.08%,总用电量减少20.65%,省工、节水和节能的效果非常显著。笔者认为,该设施应用于毛木耳生产,对于缓解和解决目前农事劳动力紧缺和农业单位用工费用大幅度上涨问题,节约管水用工成本、提高毛木耳栽培经济效益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其示范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木耳 微喷灌 出耳水分管理 用工量 用电量 用水量 效果
下载PDF
The water-saving potential of using micro-sprinkling irrigation for winter wheat production on the North China Plain 被引量:6
4
作者 ZHAI Li-chao LU Li-hua +4 位作者 DONG Zhi-qiang ZHANG Li-hua ZHANG Jing-ting JIA Xiu-ling ZHANG Zheng-bi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687-1700,共14页
The shortage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is a considerable challenge for winter wheat production on the North China Plain.Water-saving technologies and procedures are thus urgently required.To determine the water-saving ... The shortage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is a considerable challenge for winter wheat production on the North China Plain.Water-saving technologies and procedures are thus urgently required.To determine the water-saving potential of using micro-sprinkling irrigation(MSI)for winter wheat production,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from 2012 to 2015.Compared to traditional flooding irrigation(TFI),micro-sprinkling thrice with 90 mm water(MSI1)and micro-sprinkling four times with 120 mm water(MSI2)increased the water use efficiency by 22.5 and 16.2%,respectively,while reducing evapotranspiration by 17.6 and 10.8%.Regardless of the rainfall pattern,MSI(i.e.,MSI1 or MSI2)either stabilized or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grain yield,while reducing irrigation water volumes by 20–40%,compared to TFI.Applying the same volumes of irrigation water,MSI(i.e.,MSI3,micro-sprinkling five times with 150 mm water)increased the grain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winter wheat by 4.6 and 11.7%,respectively,compared to TFI.Because MSI could supply irrigation water more frequently in smaller amounts each time,it reduced soil layer compaction,and may have also resulted in a soil water deficit that promoted the spread of roots into the deep soil layer,which is beneficial to photosynthetic production in the critical period.In conclusion,MSI1 or MSI2 either stabilized or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grain yield while reducing irrigation water volumes by 20–40%compared to TFI,and should provide water-saving technological support in winter wheat production for smallholders on the North China Pl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ter wheat grain yield water use efficiency micro-sprinkling irrigation traditional flooding irrigation water-saving potential
下载PDF
河北省农户采用小麦玉米微喷灌节水技术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晓敏 王慧军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3-76,共4页
通过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河北省农户采用小麦玉米微喷灌的意愿,采用二项Logistic模型分析了河北省农户采用小麦玉米微喷灌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少数农户表示愿意采用小麦玉米微喷灌,微喷灌灌溉方便程度变量对农户采用小麦玉米... 通过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河北省农户采用小麦玉米微喷灌的意愿,采用二项Logistic模型分析了河北省农户采用小麦玉米微喷灌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少数农户表示愿意采用小麦玉米微喷灌,微喷灌灌溉方便程度变量对农户采用小麦玉米微喷灌的意愿起到显著负相关作用,农户身份、家庭决策者受教育程度、农业劳动力人数、种植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土地总面积,土地细碎分散程度、家庭有无在村级到县级部门任职对农户采用小麦玉米微喷灌的意愿起到非显著正相关作用。微喷灌灌溉方便程度是农户使用小麦玉米微喷灌意愿的最主要瓶颈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微喷灌 意愿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烟草旋转育苗机的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龙飞 秦伟桦 +1 位作者 孟祥勋 王万章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6-579,共4页
设计了适用于温室烟草育苗自动化生产的旋转育苗机,该机由传动控制系统、育苗机架、支架以及营养液微喷系统组成.旋转育苗机工作转速控制范围为0.01~0.1r·min-1,可满足烟苗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液和光照的需求,旋转育苗机... 设计了适用于温室烟草育苗自动化生产的旋转育苗机,该机由传动控制系统、育苗机架、支架以及营养液微喷系统组成.旋转育苗机工作转速控制范围为0.01~0.1r·min-1,可满足烟苗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液和光照的需求,旋转育苗机的使用不仅提高了烟草育苗的自动化水平,而且相比于温室漂浮育苗,设施育苗的面积利用率提高到202.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微喷 旋转育苗机 育苗
下载PDF
灌溉方式与灌水量对白肋烟生长发育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沈广材 史宏志 +6 位作者 杨程 杨金鹄 靳双珍 赵田 褚睿 孙军伟 轩书章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6-69,共4页
在白肋烟生长季节设置逐沟灌、交替隔沟灌、微喷灌3种灌水方式试验,并对3种灌水方式下不同灌水量处理的烟株长势、烟叶产质量、均价及水分利用率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微喷灌水量36 mm处理的烟叶产量、产值最高;沟灌灌水量60 mm处理... 在白肋烟生长季节设置逐沟灌、交替隔沟灌、微喷灌3种灌水方式试验,并对3种灌水方式下不同灌水量处理的烟株长势、烟叶产质量、均价及水分利用率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微喷灌水量36 mm处理的烟叶产量、产值最高;沟灌灌水量60 mm处理耗水量大,且产量、产值均低于微喷36 mm的处理;微喷灌水量36 mm处理的水分利用率最高。综合烟株生长发育、经济性状及水分利用率,采用微喷方式且灌水量为36 mm的处理生产的烟叶优质且经济效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量 微喷 沟灌 白肋烟 水分利用率 产量 质量
下载PDF
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和播后镇压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8
作者 李金鹏 黄敬尧 +4 位作者 王坤坤 李中蔚 李昕悦 李金才 宋有洪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18-1526,共9页
为明确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和播种后镇压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以烟农19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雨养(RI)、雨养+播后镇压(RC)、传统漫灌(TI)、传统漫灌+播后镇压(TC)、微喷灌(MI)和微喷灌+播后镇压(MC)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小... 为明确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和播种后镇压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以烟农19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雨养(RI)、雨养+播后镇压(RC)、传统漫灌(TI)、传统漫灌+播后镇压(TC)、微喷灌(MI)和微喷灌+播后镇压(MC)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RI和TI处理比较,MI处理产量分别提高了44.2%和11.0%;RI处理产量最低,是由于穗数、穗粒数和粒重的显著下降所致,而TI处理产量较MI处理下降是由穗粒数和粒重显著降低导致。雨养和传统漫灌下播后镇压较其未镇压处理显著提升了产量,分别提高14.1%和6.2%。与TI和RI处理比较,MI处理开花期和灌浆期具有较高的群体叶面积指数(LAI)、旗叶叶绿素含量(SPAD值),籽粒平均灌浆速率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相比未镇压处理,镇压后,雨养和传统漫灌下LAI提升,雨养和微喷灌处理下灌浆期旗叶SPAD值显著增加,籽粒灌浆速率提高,从而促进了粒重增加和群体干物质积累。总之,微喷灌+播后镇压能促进小麦群体的形成,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小麦的穗粒数及千粒重,从而增加小麦产量,为试验区推荐小麦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微喷灌 干物质积累 籽粒产量
下载PDF
适宜微喷灌灌水频率及氮肥量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被引量:41
9
作者 张英华 张琪 +5 位作者 徐学欣 李金鹏 王彬 周顺利 刘立均 王志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8-95,共8页
为明确微喷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灌溉次数和氮肥用量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的影响,该试验在灌水定额1 500 m3/hm2下设置微喷2次(拔节期750 m3/hm2+开花期750 m3/hm2)、3次(拔节期450 m3/hm2+开花期750 m3/hm2+灌浆期300 m3/hm2)... 为明确微喷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灌溉次数和氮肥用量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的影响,该试验在灌水定额1 500 m3/hm2下设置微喷2次(拔节期750 m3/hm2+开花期750 m3/hm2)、3次(拔节期450 m3/hm2+开花期750 m3/hm2+灌浆期300 m3/hm2)、4次(拔节期450 m3/hm2+孕穗期300 m3/hm2+开花期450 m3/hm2+灌浆期300 m3/hm2)和氮肥追施45、90、135 kg/hm2处理,N肥随灌水等量分次施入,考察群体光合特性、物质生产和水分利用特征。结果表明:微喷3次和4次相比于微喷2次,产量提高了5.3%~18.9%,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5.3%~27.8%,但微喷3次与4次之间差异不显著。适当增加微喷次数提高了开花期和灌浆期群体绿色叶面积指数,延缓了叶片衰老,提高了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增加了千粒质量,进而提高了籽粒产量;多次微喷(3次或4次)降低了总耗水量和开花前耗水比例,提高了开花后耗水比例;适当增施氮肥能进一步提高花后物质积累和花后耗水比例。综合来看,1 500 m3/hm2灌溉定额下微喷4次,追施氮肥90 kg/hm2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氮肥 作物 冬小麦 微喷次数 产量 水分利用
下载PDF
微喷带水量分布特性试验分析 被引量:39
10
作者 张学军 吴政文 +1 位作者 丁小明 李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6-69,共4页
水量分布特性是衡量节水灌溉质量的重要技术指标。为了寻求微喷带水量分布均匀系数的测试方法和评判标准,该文在参照旋转式喷头水量分布特性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新型节水灌溉设备微喷带水量分布特性的检测方法,并根据该方法对国内... 水量分布特性是衡量节水灌溉质量的重要技术指标。为了寻求微喷带水量分布均匀系数的测试方法和评判标准,该文在参照旋转式喷头水量分布特性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新型节水灌溉设备微喷带水量分布特性的检测方法,并根据该方法对国内几种典型微喷带的水量分布均匀系数Cu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微喷带的水量分布均匀系数低于旋转式喷头,且不同微喷带之间的差别较大,几种微喷带的水量分布均匀系数Cu最高为78.34%、最低仅为24.55%。据此,分析了影响微喷带水量分布均匀系数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依据水量分布特性将微喷带分成3类,分别用于不同灌溉场合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 水量分布 检测方法 微喷带
下载PDF
不同带长微喷带灌溉对土壤水分布与冬小麦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6
11
作者 满建国 王东 +2 位作者 于振文 张永丽 石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186-2196,共11页
于2010—2012年度冬小麦生长季,选用高产冬小麦品种济麦22,采用测墒补灌方式,设置40m(T40)、60m(T60)和80m(T80)3种带长的微喷带灌溉处理,研究不同带长微喷带灌溉对土壤水分分布及冬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和开花期... 于2010—2012年度冬小麦生长季,选用高产冬小麦品种济麦22,采用测墒补灌方式,设置40m(T40)、60m(T60)和80m(T80)3种带长的微喷带灌溉处理,研究不同带长微喷带灌溉对土壤水分分布及冬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和开花期采用微喷带补灌,随微喷带带长缩短,灌溉水在土壤中的水平分布均匀系数显著增加.拔节期补灌,T40和T60处理在距畦首0~40m范围内各小麦行间的0~2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均无显著差异;T80处理在距畦首38~40m、58~60m和78~80m处各小麦行间的0~200cm各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化规律一致,均表现为随距微喷带的距离增加而减小.T40处理的小麦在拔节至开花期间和开花至成熟期间分别对40~60cm和20~80cm土层土壤贮水的消耗量显著高于T60和T80处理,而对深层土壤贮水消耗量和总土壤贮水消耗量、开花期补灌水量、总灌水量和总耗水量显著低于T60和T80处理.随微喷带带长缩短,小麦籽粒产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升高,而流量降低,在灌水量一定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的有效灌溉面积减小.综合考虑小麦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流量,40和60m是本试验条件下的适宜微喷带带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喷带灌溉 带长 土壤水分布 耗水特性 籽粒产量 冬小麦
原文传递
不同喷射角微喷带灌溉对土壤水分布与冬小麦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7
12
作者 满建国 王东 +2 位作者 张永丽 石玉 于振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5098-5112,共15页
【目的】研究不同喷射角微喷带灌溉对土壤水分布与冬小麦耗水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创新小麦节水灌溉技术,实现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0—2012年冬小麦生长季,选用高产冬小麦品种济麦22,在田间条件下设置T0:... 【目的】研究不同喷射角微喷带灌溉对土壤水分布与冬小麦耗水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创新小麦节水灌溉技术,实现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0—2012年冬小麦生长季,选用高产冬小麦品种济麦22,在田间条件下设置T0:生育期不灌水;T1、T2、T3、T4采用微喷带灌溉,微喷带带长均为40 m,喷射角分别为35°、50°、65°和80°。每条微喷带沿小麦种植行向铺设在行间,灌溉左右各4行(L1—L4)小麦,实际灌溉宽度1.6 m。【结果】(1)拔节和开花期采用微喷带补灌,同一处理下,各取样区间L1—L4的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化规律一致,其中T1、T2和T3处理的各行间上部土层土壤含水量均表现为:随行间距离微喷带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降低;随微喷带喷射角增大,灌溉水在土壤中的分布均匀系数显著增加。T4处理各行间0—200 cm各土层土壤含水量无显著差异,灌溉水在土壤中的分布均匀系数最高。(2)与T1、T2和T3处理相比,T4处理在拔节期至开花期对40—80 cm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和开花至成熟期20—80 cm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显著升高,对深层土壤贮水消耗量和总土壤贮水消耗量显著降低,拔节至开花期的阶段耗水量、开花期补灌水量、总灌水量和总耗水量亦显著降低。(3)T4处理的籽粒产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贮水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其余各处理。【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采用80°喷射角的微喷带灌溉处理是兼顾高产和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最优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喷带灌溉 喷射角 土壤水分布 耗水特性 籽粒产量 冬小麦
下载PDF
微喷带沿程水头损失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吴政文 张学军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0-42,共3页
研究了微喷带沿程水头损失的确定方法,研究中设计了一套测试微喷带流量与压力的试验装置,提出了相应的测试方法和适合评价微喷带沿程水头损失的指标,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出了更加科学的微喷带沿程水头损失的经验计算公式。
关键词 微喷带 沿程水头损失
下载PDF
微喷灌水肥一体化对河北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14
作者 崔吉晓 檀海斌 +5 位作者 吴佳迪 刘占卯 隋鹏 闫鹏 沈亚文 陈源泉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5-110,共6页
设置漫灌常规施肥(CK)、微喷灌常规施肥(MC)以及微喷灌减肥20%(MR)3个处理,研究3种不同水肥处理对华北地区夏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以及最终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施肥量情况下,微喷灌能够促进玉米灌浆期生物量的积累,MC处理比CK... 设置漫灌常规施肥(CK)、微喷灌常规施肥(MC)以及微喷灌减肥20%(MR)3个处理,研究3种不同水肥处理对华北地区夏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以及最终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施肥量情况下,微喷灌能够促进玉米灌浆期生物量的积累,MC处理比CK处理显著提高9.58%,成熟期没有显著性差异;微喷灌减肥20%没有造成生物量积累的减少。常规施肥量情况下,微喷灌能够显著促进玉米子粒的灌浆速率,达最大灌浆速率时的天数比CK处理高1 d,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生长量Wmax比CK高9.99%,灌浆活跃期比CK高7.20%;微喷灌减肥20%处理,与CK处理相比达最大灌浆速率时的天数比CK处理高1.60 d,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生长量Wmax比CK高10.59%,灌浆活跃期比CK高14.83%,最大灌浆速率低于CK处理。MC处理玉米产量最高,分别比CK处理与MR处理提高6.70%与5.68%(P<0.05);MR处理与CK处理没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微喷灌 水肥一体化 灌浆速率 华北平原
原文传递
微喷补灌对冬小麦旗叶衰老和光合特性及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4
15
作者 徐学欣 王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675-2686,共12页
【目的】探明微喷补灌对冬小麦开花后旗叶衰老和光合特性、籽粒灌浆速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小麦节水高产提供重要技术支持。【方法】于2011—2013年冬小麦生长季,选用高产冬小麦品种济麦22,设置全生育期不灌水(W0)、微喷补灌... 【目的】探明微喷补灌对冬小麦开花后旗叶衰老和光合特性、籽粒灌浆速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小麦节水高产提供重要技术支持。【方法】于2011—2013年冬小麦生长季,选用高产冬小麦品种济麦22,设置全生育期不灌水(W0)、微喷补灌(W1)和传统畦灌(W2)处理,研究小麦开花后旗叶水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叶绿素荧光参数、群体光合速率和籽粒灌浆速率等的差异。W1与W2处理的灌水时期一致,均于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各灌水1次。W1处理采用小麦专用微喷带(ZL201220356553.7)补充灌溉,灌水前测定土壤含水量。两年度小麦拔节期均设定0—140 cm土层土壤目标相对含水量为70%,第一年和第二年小麦开花期设定0—140 cm土层土壤目标相对含水量分别为70%和65%,根据灌水定额公式计算所需补灌水量。W2处理采用传统畦灌方式灌溉,改口成数为90%,即当水流前锋到达畦长长度的90%位置时停止灌水,用水表计量实际灌水量。W1与W2处理试验小区的规格一致,畦宽(左侧畦梗中心线至右侧畦梗中心线的垂直距离)2 m,畦梗宽0.4 m,畦长60 m,面积120 m^2。小区间设1.0 m保护行。每小区等行距种植8行小麦,实际行距22.9 cm。W1处理的每个试验小区在自边行向内数第4行与第5行小麦之间沿小麦种植行向(畦长方向)铺设一条专用微喷带。微喷带进水端装有压力表、水表和闸阀,进水端水压设为0.02 MPa。灌溉水水源为井水,从水源至微喷带和畦田进水端采用PVC水龙带输水。畦灌的单宽流量为4.6—5.2 L·m^(-1)·s^(-1)。【结果】两年度微喷补灌处理在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的补灌水量分别为21.3—96.0 mm和29.0—38.5 mm,灌水分布均匀系数达87.9%—97.0%,不低于传统畦灌处理,而全生育期总灌水量比传统畦灌处理减少33.2—70.8 mm,节水21.0%—54.2%。微喷补灌处理开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微喷 补灌 畦灌 旗叶衰老 光合特性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微喷带灌溉对小麦灌浆期冠层温湿度变化和粒重的影响 被引量:22
16
作者 王东 徐学欣 +2 位作者 张洪波 林祥 赵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64-1574,共11页
2012—2013和2013—2014年度田间试验中设小麦灌浆初期不灌水(W0)、畦灌(W1)和小麦专用微喷带灌溉(W2)3个处理,并在灌浆中后期设置不同微喷时间和水量处理,以明确微喷带灌溉对小麦灌浆期冠层温、湿度和粒重的影响。灌浆初期10:0... 2012—2013和2013—2014年度田间试验中设小麦灌浆初期不灌水(W0)、畦灌(W1)和小麦专用微喷带灌溉(W2)3个处理,并在灌浆中后期设置不同微喷时间和水量处理,以明确微喷带灌溉对小麦灌浆期冠层温、湿度和粒重的影响。灌浆初期10:00进行W2处理,当日中午穗层温度降低6.8-11.3℃,降幅明显大于W1处理;灌水后第2-4天与W1无显著差异,第4天与W0无显著差异。W2处理当日叶片水势显著大于W1处理,当日光合速率和次日叶片水势与光合速率及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均与W1无显著差异,且显著大于W0处理;W2的灌水利用效率显著大于W1处理。在小麦灌浆后期于10:00、12:00、14:00时采用微喷带喷水5mm和10mm均显著降低冠层温度,提高冠层相对湿度、旗叶水势和群体光合速率,且微喷时间越早越有利。本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灌浆初期微喷补灌或中后期在预报高温当天10:00时微喷补水5-10mm,可显著提高粒重和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微喷带 灌溉 冠层温度 冠层湿度 粒重
下载PDF
微喷灌对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0
17
作者 郑孟静 张丽华 +4 位作者 董志强 申海平 姚海坡 张丽荣 贾秀领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39-848,共10页
为研究微喷灌对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本试验在旱棚条件下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2种灌水方式:微喷灌P(灌水定额:38 mm/次)和畦灌Q(灌水定额:75 mm/次),3种灌水次数:1次(W1)、2次(W2)和3次(W3),采用土壤水分测定仪实... 为研究微喷灌对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本试验在旱棚条件下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2种灌水方式:微喷灌P(灌水定额:38 mm/次)和畦灌Q(灌水定额:75 mm/次),3种灌水次数:1次(W1)、2次(W2)和3次(W3),采用土壤水分测定仪实时监测整个夏玉米生长季多土层(0~200 cm)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2种灌水模式下,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总灌水量增加),夏玉米产量呈增加趋势;相同灌水次数下,微喷灌处理的产量均低于畦灌。与QW1相比,PW2灌水量相同、灌水次数较多,产量提高5.0%;与QW2相比,PW3灌水量减少24%、灌水次数增加,产量提高14.3%。与QW1和QW2相比,PW3植株具有较高的穗位叶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且增加了粒重和产量。进一步分析微喷灌(PW2)和畦灌(QW2)的耗水特性发现,与QW2相比,PW2叶面积指数、穗位叶蒸腾速率、阶段耗水量、耗水强度、灌水后日蒸散量及对0~100 cm土层水分的消耗均降低,而深层尤其是100 cm以下土壤水分的利用比例增加,进而PW2全生育期总蒸散量降低10.8%,WUE提高10.3%。综上所述,在华北地区夏玉米足墒播种前提下,采用微喷灌控水方式,灌水定额38 mm、灌水2~3次,可在保障产量的前提下,提高WUE。本研究对华北缺水地区压采地下水,实现节本增效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微喷灌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微喷水肥一体化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金鹏 宋文越 +4 位作者 姚春生 周晓楠 张震 王志敏 张英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共9页
为探明不同微喷灌施氮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济麦22’为材料,在底施纯氮105kg/hm^2条件下,2016年春季设置追施纯氮45(N1)、90(N2)和135kg/hm^2(N3),每个追氮量采用微喷灌拔节期一次性追施(JS)和分别在拔节、孕穗、... 为探明不同微喷灌施氮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济麦22’为材料,在底施纯氮105kg/hm^2条件下,2016年春季设置追施纯氮45(N1)、90(N2)和135kg/hm^2(N3),每个追氮量采用微喷灌拔节期一次性追施(JS)和分别在拔节、孕穗、开花和灌浆期4次等量追施(4T)2种方式,测定冬小麦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微喷灌条件下,随施氮量的增加,冬小麦产量先增加后降低,以N2处理产量最高;相同施氮量下,分次施氮处理产量显著高于拔节期一次性施氮,产量的增加主要由于显著提高千粒重;2)拔节期一次性施氮提高冬小麦开花期群体叶面积指数,而分次施氮处理灌浆期的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拔节期一次性施氮,相同施氮量下分次施氮延缓灌浆中后期旗叶的衰老,从而有利于花后干物质积累和粒重的提高,但过多施氮导致粒重下降,总干物质积累量减少;3)不同施氮量处理间水分利用效率以N2处理最高,相同施氮量下分次施氮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拔节期一次性施氮处理。综上所述,与拔节期一次性施氮相比,微喷灌采用分次施氮显著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微喷水肥一体化N2处理下分次施氮为最佳的高产高效氮肥运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微喷灌 氮肥运筹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原文传递
微灌带的发展研究现状及前景 被引量:12
19
作者 孙先明 孙锦秀 王春华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34,共2页
近年来,随着全球节水灌溉意识的不断提高,出现了许多生产和引进微灌产品的厂家。为此,介绍了微灌带的发展情况;分析了不同种产品的性能及其特点;总结并归纳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有待于解决的问题并预测了今后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农业工程 微灌带 综述 滴灌带 微喷带
下载PDF
作物遮挡下不同微喷带灌溉关键参数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白珊珊 万书勤 +2 位作者 康跃虎 刘士平 焦艳平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32,共6页
以国内外6种常见类型的微喷带(带宽35、45、60、80mm和带有侧翼带宽55mm和65mm)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冬小麦遮挡条件下各种类型微喷带压力流量关系、有效喷洒宽度、水量分布均匀系数Cu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60mm和80mm带宽的微喷带流量... 以国内外6种常见类型的微喷带(带宽35、45、60、80mm和带有侧翼带宽55mm和65mm)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冬小麦遮挡条件下各种类型微喷带压力流量关系、有效喷洒宽度、水量分布均匀系数Cu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60mm和80mm带宽的微喷带流量对压力敏感程度大、流量变动大,且水力性能较差,而其他4种微喷带的水力性能优良;不同类型微喷带有效喷洒宽度和水量分布均匀系数都随叶面积增大明显降低,喷洒的水量大部分都被紧挨微喷带的作物遮挡。相对而言,微喷带双翼N65水量分布均匀性较高且有效喷洒宽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喷带 作物遮挡 压力流量关系 有效喷洒宽度 水量分布均匀性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