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纳卫星发展现状及在光学成像侦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石荣 李潇 邓科 《航天电子对抗》 2016年第1期8-13,共6页
对当前微纳卫星在空间环境感知、新技术空间演示验证、空间科学试验、通信与数据传输、对地或对空间目标进行光学成像观测等方面的主要应用形态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采用微纳卫星实施光学成像侦察的优势,给出了应用实例,并提出在航天... 对当前微纳卫星在空间环境感知、新技术空间演示验证、空间科学试验、通信与数据传输、对地或对空间目标进行光学成像观测等方面的主要应用形态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采用微纳卫星实施光学成像侦察的优势,给出了应用实例,并提出在航天侦察应用中大力发展光学成像侦察微纳卫星的相关建议。从而为后续微纳卫星在航天光电侦察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卫星 光学成像侦察微纳卫星 应用形态 光学成像观测 航天侦察
下载PDF
微纳卫星光学载荷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16
2
作者 叶钊 李熹微 +3 位作者 王超 董小静 尹欢 曹启鹏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2-130,共9页
阐述了微纳卫星光学载荷从单一摄像头到应用模式多样的综合系统的发展过程。调研了国外微纳卫星光学载荷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如轻小型化、紧凑化、观测任务多样化和视频成像,主要表现在低成本商业遥感应用,适于新技术演示验证、光学载荷... 阐述了微纳卫星光学载荷从单一摄像头到应用模式多样的综合系统的发展过程。调研了国外微纳卫星光学载荷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如轻小型化、紧凑化、观测任务多样化和视频成像,主要表现在低成本商业遥感应用,适于新技术演示验证、光学载荷图像产品的网络应用、商用现货(COTS)技术应用、模块化技术体系等方面。通过归纳总结得出以下启示:我国微纳卫星光学载荷发展应紧跟国际步伐,瞄准低成本商业遥感方向,建立标准化、模块化微纳卫星光学载荷技术体系;发展颠覆性技术(薄膜衍射成像和液晶可调光谱滤光片用于高光谱成像),积极探索微纳卫星光学载荷研制模式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卫星 光学载荷 薄膜衍射成像 液晶可调滤光片 视频成像
下载PDF
激光支持的空间微推进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谭胜 吴建军 +3 位作者 张宇 程玉强 李健 欧阳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15-2428,共14页
对激光等离子体微推力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总结了激光器与其它相关技术结合发展起来的极具潜力的空间微推进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指出激光支持的空间微推进技术研究所涉及的关键问题,包括星载激光器技术、先进的测试技... 对激光等离子体微推力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总结了激光器与其它相关技术结合发展起来的极具潜力的空间微推进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指出激光支持的空间微推进技术研究所涉及的关键问题,包括星载激光器技术、先进的测试技术、高性能工质的选择与研制、激光光路设计以及空间微推力器一体化设计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微推进技术 激光等离子体微推力器 星载激光器 微纳卫星
下载PDF
基于非球面的大相对孔径微型星敏感器镜头设计 被引量:15
4
作者 杜康 刘春雨 +2 位作者 谢运强 樊星皓 刘帅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6-103,共8页
星敏感器是卫星上精度最高的姿态测量仪器,其通过对恒星成像与识别来确定卫星的三轴姿态,主要由光学系统、电子学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组成。传统卫星上高精度星敏感器的体积重量较大,难以满足蓬勃发展的微纳卫星的任务需求,成为限制微纳... 星敏感器是卫星上精度最高的姿态测量仪器,其通过对恒星成像与识别来确定卫星的三轴姿态,主要由光学系统、电子学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组成。传统卫星上高精度星敏感器的体积重量较大,难以满足蓬勃发展的微纳卫星的任务需求,成为限制微纳卫星定位精度的主要障碍。相对于电子学微型化、集成化和信息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光学系统成为星敏感器小型化的瓶颈。提出一种基于非球面大相对孔径微小型光学系统设计方法,仅用5片镜片,即可实现焦距25 mm,相对孔径1/1. 3,17°全视场角,在奈奎斯特频率处MTF优于0. 5,采用选取相对部分色散系数相同或接近、色散系数相差较大的玻璃组合的方法,有效校正了500~880 nm宽光谱色差,并实现了全视场畸变≤0. 013%。引用此技术设计纳型星敏感器镜头焦距25 mm,重量仅为15 g,降低到国内纳型星敏感器镜头的1/5。结果表明,光学系统经测试畸变等指标,满足角秒级星点中心确定的要求,为高精度纳型星敏感器提供了核心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敏感器 微纳卫星 非球面 光学设计 大相对孔径 微小型
下载PDF
基于SiC MEMS阵列的高精度微纳卫星编队保持 被引量:12
5
作者 范林东 杨博 +2 位作者 苗峻 龙军 刘旭辉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45,共9页
随着微纳卫星的发展,对它的控制保持问题亟需解决。传统的推进技术因推力精细度和推力输出相对粗糙,很难满足高精度的要求,为此,提出了用SiC MEMS微推力器阵列来解决微纳卫星的编队保持问题。由于阵列具有与传统发动机不同的特性,一般... 随着微纳卫星的发展,对它的控制保持问题亟需解决。传统的推进技术因推力精细度和推力输出相对粗糙,很难满足高精度的要求,为此,提出了用SiC MEMS微推力器阵列来解决微纳卫星的编队保持问题。由于阵列具有与传统发动机不同的特性,一般的控制算法很难用于该控制任务,文章提出了利用瞬时脉冲控制策略来实现编队保持。仿真结果表明,阵列用于微纳卫星近距离编队保持的位置精度可达3mm,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此外,为节省推力器,分析了单推力器装药量与控制器参数对能耗和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单推力器元冲量范围为8×10^(-6)~20×10^(-6) N·s时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效果,既能满足精度,又可以节约使用推力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队保持 微机电系统 微推力器阵列 瞬时脉冲控制 参数优化 微纳卫星
下载PDF
微纳卫星COTS器件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袁春柱 李志刚 +3 位作者 李军予 刘思远 张德全 李智敏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7年第2期156-159,163,共5页
大量采用宇航级元器件进行航天器研制的模式,由于其"成本高、研制周期长、元器件性能不足"等缺点,已经难以满足微纳卫星"周期短、成本低、集成度高"的要求;因此提出了在微纳卫星上使用COTS(Commercial off-the-she... 大量采用宇航级元器件进行航天器研制的模式,由于其"成本高、研制周期长、元器件性能不足"等缺点,已经难以满足微纳卫星"周期短、成本低、集成度高"的要求;因此提出了在微纳卫星上使用COTS(Commercial off-the-shelf)器件的方法;针对微纳卫星的特点,首先分析了微纳卫星对COTS器件的需要和风险,提出了COTS器件微纳卫星应用的选用原则、选用依据;在此基础上经过分析,提出了COTS元器件微纳卫星应用流程,有针对性提出了COTS器件应用的器件级和板级筛选方法,并开展了COTS器件的微纳卫星抗单粒子效应加固设计,进一步提高COTS器件应用的可靠性;通过在轨应用验证,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选用筛选的COTS器件,在进行有效加固后可以满足微纳卫星在轨稳定运行的要求,同时为微纳卫星降低成本缩短研制周期提供了保障;该方法对COTS器件在微纳卫星中的应用提供了一般性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卫星 COTS器件
下载PDF
微纳卫星新型动力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郭明坤 夏广庆 +2 位作者 韩亚杰 范益朋 关思琦 《上海航天》 CSCD 2019年第6期104-113,共10页
微纳卫星指采用现代技术、微电子技术、机械技术等设计制造的具有高性价比的现代微小卫星。因其具有发射成本低廉、应用灵活等特点,微纳卫星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微纳卫星动力系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综述了微纳卫星动力系统的发... 微纳卫星指采用现代技术、微电子技术、机械技术等设计制造的具有高性价比的现代微小卫星。因其具有发射成本低廉、应用灵活等特点,微纳卫星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微纳卫星动力系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综述了微纳卫星动力系统的发展现状,针对自中和射频离子推力器、离子液体推力器、碳纳米管阵列推力器、石墨烯材料光驱动等几种新型且有望用于微纳卫星推进的方案,简要说明其工作原理,并分析其核心技术以及性能优势。给出了发展建议:提升总冲、功耗、调节精度等参数是微纳卫星动力系统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研发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结构工艺、离子束流中和等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卫星 离子液体推进 自中和射频离子推进 碳纳米管发射阵列 石墨烯推进
下载PDF
微纳卫星产业发展探讨 被引量:9
8
作者 闫骁绢 张锐 +1 位作者 谢祥华 余勇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7-121,共5页
针对微纳卫星研制需求与日俱增、风险资本大量涌入、新兴卫星运营商日渐成熟,以及低价且可靠的数据服务指日可待等产业发展特点,提出了微纳卫星发射机会相对受限、空间数据资源价值转化率低,以及微纳卫星不能及时离轨等现实问题,给出了... 针对微纳卫星研制需求与日俱增、风险资本大量涌入、新兴卫星运营商日渐成熟,以及低价且可靠的数据服务指日可待等产业发展特点,提出了微纳卫星发射机会相对受限、空间数据资源价值转化率低,以及微纳卫星不能及时离轨等现实问题,给出了发展主动定制化商业运载、变革卫星运控体制和重视并突破微纳卫星离轨技术的解决途径,可为微纳卫星产业的后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卫星 商业运载 运控体制 离轨技术
下载PDF
基于软件定义的微纳卫星综合电子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9
9
作者 黄佳 陈夏 李宗德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32,40,共4页
为了提高微纳卫星资源利用率,综合考虑体积、质量及功耗等多方面限制和要求,提出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高功能密度微纳卫星综合电子系统实现方案。用软件技术提升微纳卫星综合电子系统可靠度和系统指标,拓展在轨应用,实现"一卫星多任... 为了提高微纳卫星资源利用率,综合考虑体积、质量及功耗等多方面限制和要求,提出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高功能密度微纳卫星综合电子系统实现方案。用软件技术提升微纳卫星综合电子系统可靠度和系统指标,拓展在轨应用,实现"一卫星多任务"新型任务模式,同时充分发挥微纳卫星"小、快、好、省"的优势。该系统采用标准化可扩展体系架构,将通信、导航、能源、控制、载荷管理等功能解耦并融合,详细阐述了通用化硬件平台、面向多任务的软件系统架构、综合电子系统重构方法,最后形成原理样机。原理样机重量为约1.3 kg,功耗约为14 W,系统处理能力大于200 MIPS,模块间通信速率大于6.25 Gb/s,可以推广至各类型微纳卫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 微纳卫星 高功能密度 综合电子系统 可扩展体系 SpaceVPX
下载PDF
微纳卫星导航通信一体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夏 黄佳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8,共4页
为了提高微纳卫星资源利用率,考虑体积、质量及功耗等多方面限制和要求,提出一种适用于微纳卫星的导航通信一体化系统实现方案,将卫星遥测遥控、数据传输、导航定位等功能进行融合设计,给出该系统设计方法,并详细阐述硬件平台、软件架... 为了提高微纳卫星资源利用率,考虑体积、质量及功耗等多方面限制和要求,提出一种适用于微纳卫星的导航通信一体化系统实现方案,将卫星遥测遥控、数据传输、导航定位等功能进行融合设计,给出该系统设计方法,并详细阐述硬件平台、软件架构、数据协议的实现方法。最后提出采用FPGA、ASIC等集成电路技术的产品实现技术途径,实现高集成、小型化、轻量化和低功耗。目前该设计已经成功应用于多个卫星型号,最长在轨工作时间超过两年,至今状态良好,可以推广至其他微纳卫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卫星 卫星导航 卫星通信 数据传输 遥测 一体化设计
下载PDF
分布式遥感编队多星协同观测中的姿态控制 被引量:8
11
作者 方元坤 袁斌文 +2 位作者 孟子阳 尤政 张高飞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8-68,共11页
针对分布式遥感编队中的协同观测问题,本文开展了多星协同姿态控制研究。首先建立了参考航天器由对日定向到对目标凝视观测的期望姿态,设计了基于姿态、角速度偏差的比例-微分(PD)控制器,证明了闭环系统的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在此基础上... 针对分布式遥感编队中的协同观测问题,本文开展了多星协同姿态控制研究。首先建立了参考航天器由对日定向到对目标凝视观测的期望姿态,设计了基于姿态、角速度偏差的比例-微分(PD)控制器,证明了闭环系统的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伴飞航天器的期望姿态,为使观测目标在参考航天器、伴飞航天器像平面上的成像位置匹配,以伴飞航天器、参考航天器的姿态之差为基础设计了伴飞航天器的PD控制器,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对理论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显示伴飞航天器、参考航天器的相对姿态控制误差小于0.01°,精度满足分布式遥感多星协同观测的任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卫星 分布式遥感 协同观测 姿态控制
下载PDF
微纳卫星光学有效载荷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8
12
作者 傅丹膺 满益云 +4 位作者 李瀛搏 孙燕萍 周宇 施思寒 刘佳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18年第4期64-69,共6页
目前,微纳卫星已成为航天活动的热点领域之一,向着高性能、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在航天创新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微纳光学载荷要求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成本低等特点,各类新型微纳光学载荷技术不断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文... 目前,微纳卫星已成为航天活动的热点领域之一,向着高性能、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在航天创新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微纳光学载荷要求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成本低等特点,各类新型微纳光学载荷技术不断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文章介绍了光学遥感微纳卫星的整体技术发展情况,结合低成本商业遥感等应用方向,分析了微纳卫星光学有效载荷的发展趋势和新型微纳卫星载荷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微纳光学载荷的设计理念和关键技术,论证了在轨深度数据处理对微纳卫星星座的重要意义。文章为研制成本低、分辨率高和机动性能力强的微纳型遥感卫星提供技术基础,并提出了中国光学遥感微纳卫星的后续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遥感载荷 光学设计 新材料 一体化 微纳卫星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卫星执行机构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辛 魏炳翌 闻新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7-55,共9页
针对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Pulsed Plasma Thruster,PPT)作为执行机构的微纳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故障问题,采用了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技术对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的两种常见故障进行检测与隔离。运用自适应遗传算法优化墨... 针对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Pulsed Plasma Thruster,PPT)作为执行机构的微纳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故障问题,采用了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技术对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的两种常见故障进行检测与隔离。运用自适应遗传算法优化墨西哥草帽小波核函数参数,并结合小波分析,提高了SVM分类器的超平面寻优效率与泛化能力。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可快速准确地完成故障诊断任务,也证明了小波核函数支持向量机技术在故障诊断方面的先进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卫星 支持向量机 小波分析 故障诊断 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太空探索正在进入航天器集群时代 被引量:8
14
作者 闻新 《学术前沿》 CSSCI 2017年第5期19-26,共8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小卫星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一方面,以美国、欧盟为首的航天大国已经将现代小卫星技术列为航天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另一方面,多颗小卫星协同工作完成复杂太空探索任务已成为当今国际航天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小卫星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一方面,以美国、欧盟为首的航天大国已经将现代小卫星技术列为航天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另一方面,多颗小卫星协同工作完成复杂太空探索任务已成为当今国际航天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航天器集群的应用与开发必将成为未来国际太空发展的战略重点。为了全面地呈现这一技术,本文首先讨论微纳航天器集群概念的产生、定义和功能,介绍了集群鲁棒性、容错性和可扩展性,指出了航天器集群的优势,然后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外航天器集群的应用模式,并比较详细地分析了未来的国外航天器集群项目的应用模式和价值,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航天器集群的关键技术要点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航天器集群 群智能 太空探索 微纳卫星
下载PDF
翱翔系列立方星的发展和展望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莹莹 周军 +5 位作者 刘光辉 张佼龙 白博 李朋 黄河 刘睿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15-1124,共10页
针对西北工业大学“翱翔”系列立方星在低成本、短周期、快响应的立方星技术方面的突破,介绍了应用于大气层外偏振导航技术试验的世界首颗12U立方星“翱翔之星”,世界首次组网开展低热层大气参数测量的QB50计划“翱翔一号”立方星等,总... 针对西北工业大学“翱翔”系列立方星在低成本、短周期、快响应的立方星技术方面的突破,介绍了应用于大气层外偏振导航技术试验的世界首颗12U立方星“翱翔之星”,世界首次组网开展低热层大气参数测量的QB50计划“翱翔一号”立方星等,总结了“翱翔”系列立方星的标准化结构设计、姿态控制系统、电源系统、星载计算机、通信与测控、部署器等核心系统的发展现状,介绍了自主研制的飞轮、磁力矩器、偏振敏感器载荷。并基于在轨组装,编队飞行,一箭多星等技术对“翱翔”系列立方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对探索柔性、高精度、长寿命的立方星将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方星 微纳卫星 姿态控制 卫星应用 偏振导航
下载PDF
微纳卫星高性能综合电子系统设计 被引量:7
16
作者 冯田雨 陈健 王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56-2064,共9页
为了提高卫星星上资源利用率及集成度,实现对卫星星上资源的充分利用,综合考虑体积、质量及功耗等多方面限制及要求,提出一套基于可重构系统的微纳卫星综合电子系统方案。该方案提出利用分布式专用模块及通用中心处理器提高卫星系统功... 为了提高卫星星上资源利用率及集成度,实现对卫星星上资源的充分利用,综合考虑体积、质量及功耗等多方面限制及要求,提出一套基于可重构系统的微纳卫星综合电子系统方案。该方案提出利用分布式专用模块及通用中心处理器提高卫星系统功能集成度,在不降低整星系统可靠性的基础上减少电路设计冗余。首先,通过选用双高性能CPU冷备份,配合外部电路设计,实现了高可靠性高性能计算功能;其次,通过标准化系统总线,将电源及热控,姿态轨道控制,载荷管理等功能模块中的专用电路与计算处理控制功能解耦,将其中的计算控制功能通过综合电子CPU软件重构的方式实现;最后设计并研制了一台功能样机,重量约为0.2 kg,功耗小于2 W,系统计算能力大于220 DMIPS,具备双CPU冷备份功能,满足微纳卫星低功耗较高可靠性的要求,同时该样机可通过通用系统总线扩展不同功能,实现在各种微纳卫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卫星 综合电子 高集成度 可重构 高性能 高可靠性
下载PDF
一种微纳卫星的姿态安全控制方案
17
作者 李明群 雷拥军 蒋庆华 《航天控制》 CSCD 2024年第4期16-21,共6页
针对微纳卫星在低冗余度下实现姿态安全控制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占用资源少的姿态安全控制方案,当诊断信息不完备时尽可能切除所有潜在故障源,仅用磁强计和磁力矩器实现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重构。所提方案可以在卫星任意初始姿态... 针对微纳卫星在低冗余度下实现姿态安全控制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占用资源少的姿态安全控制方案,当诊断信息不完备时尽可能切除所有潜在故障源,仅用磁强计和磁力矩器实现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重构。所提方案可以在卫星任意初始姿态条件下完成角速度阻尼,并可控制卫星机动至对日定向姿态,确保帆板充电效率,从而延长故障条件下的卫星寿命。数学仿真表明,在陀螺、星敏感器、动量轮和推力器等主要控制部件均不使用的条件下,所提方案仍可完成稳定的单轴对日定向安全姿态控制,姿态确定精度优于2°,对日定向精度优于5°,极大地提高了卫星在轨安全运行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卫星 磁强计 磁力矩器 姿态安全控制
下载PDF
用于微纳卫星的灵巧对接机构设计
18
作者 陶新勇 康国华 +3 位作者 武俊峰 胡苗苗 杨正昊 周绍辉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129,共11页
要将微纳卫星拼接成超大型可变构航天器,其中微型高精度相对姿态重复可调的对接机构设计是关键环节。基于Stewart机构,设计了一种高精度的相对姿态重复可调对接机构。该机构针对对接锁定后相对姿态精密调节的问题,分析了对接机构调姿误... 要将微纳卫星拼接成超大型可变构航天器,其中微型高精度相对姿态重复可调的对接机构设计是关键环节。基于Stewart机构,设计了一种高精度的相对姿态重复可调对接机构。该机构针对对接锁定后相对姿态精密调节的问题,分析了对接机构调姿误差传递机理,建立了调姿误差传递模型,仿真计算得出理论调姿精度。通过激光微距传感器与Stewart机构形成闭环控制系统,设计了调姿控制系统误差补偿算法,实现了相对位姿的高精度调节;建立了双模块相对姿态调节场景下的动力学模型,结合调姿运动轨迹分析了机构各个伸缩杆电机驱动力变化规律;仿真分析及实物调姿测试表明,对接机构质量仅为2.43 kg,包络球半径仅为10 cm,三轴姿态调节精度可达±0.02°,对接机构最大调姿负载为65 N,可以应用于微纳组合体航天器精确变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接机构 变构航天器 相对姿态 姿态调节 微纳卫星
下载PDF
含多壁碳纳米管的可炭化导电聚合物点火特性实验研究
19
作者 邓寒玉 濮炎涛 +2 位作者 张致远 廖文和 曹平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5-133,共9页
针对微纳卫星混合推力器低功耗重复启动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含多壁碳纳米管的可炭化导电聚合物的电弧点火技术。阐述了该可炭化导电聚合物的制备与加工过程,对可炭化导电聚合物的材料性能进行分析;搭建了相应的可视化点火诊断系统,对点... 针对微纳卫星混合推力器低功耗重复启动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含多壁碳纳米管的可炭化导电聚合物的电弧点火技术。阐述了该可炭化导电聚合物的制备与加工过程,对可炭化导电聚合物的材料性能进行分析;搭建了相应的可视化点火诊断系统,对点火过程及其点火机理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外部负载电压(40~60 V)和初始温度(-15~45℃)条件下,可炭化导电聚合物的点火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碳纳米管可以显著提高聚合物的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有效降低点火所需外部负载电压;可炭化导电聚合物在不同气体环境下的分解趋势基本一致,点火温度约为375℃;可炭化导电聚合物的整体点火过程主要包括热解潜伏阶段、混合与反应阶段、点火阶段以及传播阶段,残炭结构的生成及持续传热是实现点火的关键;提高负载电压及点火装药表面温度能够有效缩短点火延迟时间及减少点火所需的外部能量,但变化幅度随着电压和表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负载电压和表面温度的大小对点火后的初始火焰传播影响过程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卫星 电弧点火 可炭化导电聚合物 点火特性 点火机理
下载PDF
低成本小批量微纳卫星控制系统的研制实践
20
作者 蒋庆华 王绍凯 +5 位作者 马昆 王鸿 李明群 李鹤 刘祥 徐阳 《先进小卫星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1期87-94,共8页
针对微纳卫星的研制特点,结合控制系统研制过程中的具体实践,从单机产品设计、系统方案设计、测试和环境试验,以及软件开发方面,给出了微纳卫星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与研制效率的措施和建议.通过采用控制系统内部的冗余备份设计,以及系... 针对微纳卫星的研制特点,结合控制系统研制过程中的具体实践,从单机产品设计、系统方案设计、测试和环境试验,以及软件开发方面,给出了微纳卫星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与研制效率的措施和建议.通过采用控制系统内部的冗余备份设计,以及系统级可靠性措施,简化了系统配置,并提高了系统可靠性.通过进行系统级的热循环试验可降低研制成本,并达到可靠性试验筛选的目的.通过开展平台化和通用化设计,完善和改进软件开发流程,提高了研制效率.所述方法和措施在卫星研制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卫星 控制系统 低成本 可靠性 环境试验 基于模型开发 平台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