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7篇文章
< 1 2 1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都市圈地域空间的组织 被引量:226
1
作者 张京祥 邹军 +1 位作者 吴启焰 陈小卉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9-23,共5页
都市圈是国际上对现代城镇群体发展地区空间组织的基本模式 ,在中国也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价值。对都市圈的有关基本概念、空间演化规律、职能与空间规划组织等有关内容进行了论述 ,并结合国情对我国都市圈地区的行政管理模式提出了设想。
关键词 都市圈 空间组织 中国 空间演化规律
下载PDF
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 被引量:200
2
作者 陆大道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5-270,共6页
本文回顾了京津冀大城市群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经济联系与利益矛盾。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京津两市和河北省的经济发展特点及已形成的优势。根据各自的特点、优势和符合国家战略利益的原则,提出了京津冀大城市群中北京、天津、河北省的功能... 本文回顾了京津冀大城市群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经济联系与利益矛盾。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京津两市和河北省的经济发展特点及已形成的优势。根据各自的特点、优势和符合国家战略利益的原则,提出了京津冀大城市群中北京、天津、河北省的功能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定位 协同发展 京津冀
原文传递
大都市区的形成机制及其定界——以北京为例 被引量:117
3
作者 孙胤社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552-560,共9页
源于欧美的大都市区,在中国具有特殊的形成机制和联系形式。对北京的研究表明,其形成主要由中心城市工业化的扩散和农村非农业化两种过程所决定,并据此提出了中国大都市区定界的初步方法。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中国已经出现了都市连绵带。
关键词 大都市区 城市化 形成机制 定界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城市群与都市圈建设 被引量:134
4
作者 方创琳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共7页
中国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战略作用,城市群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主体的战略引领地位进一步提升,都市圈作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地位进一步明确,生态功能作为城市群与都市圈发展的重要功能进一步... 中国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战略作用,城市群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主体的战略引领地位进一步提升,都市圈作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地位进一步明确,生态功能作为城市群与都市圈发展的重要功能进一步凸显。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城市群与都市圈建设的基本方向为:本土化建群与全球化建群相结合,推动建设双循环型城市群;以圈鼎群与以群托圈相结合,形成都市圈鼎托型城市群;留足生态空间优化三生空间,建设既富又美的美丽型城市群;强化创新驱动与低碳引导,建成碳达峰与碳中和型城市群。中国城市群与都市圈建设的综合效应体现在:巩固提升城市群的核心战略地位,适度调控强大的吸管效应;优化重组城市群"5+5+9"的空间组织新格局,全面提升高度一体化效应;充分发挥沿海、沿江和沿黄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联动引领效应;高度关注边境地区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的稳疆固边效应;依托金融中心,强化城市群与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聚财敛财效应;充分放大城市群与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品牌带动效应;突出关注城市群空间扩展引发的生态环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市群 都市圈 综合效应 新发展格局 高质量发展 碳达峰 碳中和
原文传递
大城市区域霾与雾的区别和灰霾天气预警信号发布 被引量:125
5
作者 吴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共7页
由于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市霾现象或者是灰霾天气日趋严重,霾与雾的区分成为一个非常现实,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常在平面时已达到饱和的水汽压,对相当于球面的云雾滴来讲就是未饱和的,那样云雾滴就会蒸发;在水... 由于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市霾现象或者是灰霾天气日趋严重,霾与雾的区分成为一个非常现实,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常在平面时已达到饱和的水汽压,对相当于球面的云雾滴来讲就是未饱和的,那样云雾滴就会蒸发;在水汽条件不变时,云雾滴由于蒸发而变小,导致它的平衡水汽压升高,则更易蒸发掉。在不饱和大气中小于数微米的云雾滴必然蒸发,而且伴随着蒸发云雾滴尺度会进一步变小,导致曲率越来越大,蒸发速率越来越快。过去错误认为凝结核可以在低相对湿度情况下产生凝结生成雾滴的观点,是忽视了粒子曲率作用的结果,将实验室大颗粒(常常达毫米量级)的吸湿性特征,延用至次微米粒子造成的。降温是达到饱和形成雾滴的即重要又主要的物理过程,云雾是低温下饱和气块的可见标志。在云雾中必然存在凝结或凝华过程,因而必然伴随着潜热释放,这就使云雾内的温度高于环境,在云雾内必然盛行微弱的上升气流,不可能是下沉气流,这些宏观过程在霾层内是不存在的,因而成为识别霾与雾的重要的宏观动力条件。在对历史资料进行统计时,在排除降水、吹雪、雪暴、沙尘暴、扬沙、浮尘、烟幕、等等视程障碍现象的情况下,通过调试相对湿度,使得雾与轻雾反映自然的年际与年代际气候波动,而霾反映由于人类活动而引起的趋势性变化,其限值大体在90%左右,与美国和英国讨论霾影响能见度的长期变化趋势的研究中使用的相对湿度限值相同,他们都去除了相对湿度>90%的资料,只研究了相对湿度<90%时的能见度变化趋势。进行相对湿度订正才能确保资料的高质量。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大气气溶胶污染日趋严重,1980年代以来大幅增加的霾日,绝大部分是由于人类活动影响的气溶胶细粒子污染造成的。依据本文和以前的研究,给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城市区域 灰霾天气 预警信号
下载PDF
中国都市区和大城市群的界定——兼论大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25
6
作者 宁越敏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7-263,共7页
大城市群正在成为城市化空间组织的主要形态,构成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重新纳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工业化与城市化加速发展推动了城市群规模壮大与能级提升。本文首先采用"五普"资料对大都市区进行界定,以... 大城市群正在成为城市化空间组织的主要形态,构成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重新纳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工业化与城市化加速发展推动了城市群规模壮大与能级提升。本文首先采用"五普"资料对大都市区进行界定,以大都市区为基本组成单元界定中国的大城市群,分析了中国13个大城市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区 大城市群 区域发展
下载PDF
略论大都市效区游憩地的配置──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64
7
作者 王云才 郭焕成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4-58,共5页
在考虑城乡系统关系的基础上,以大都市郊区为对象,研究大都市郊区乡村游憩地的配置。乡村游憩地的发展不仅推动农村产业的多功能化,有利新兴产业发展,还能促进乡村景观整治,推动乡村风貌塑造,全面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提... 在考虑城乡系统关系的基础上,以大都市郊区为对象,研究大都市郊区乡村游憩地的配置。乡村游憩地的发展不仅推动农村产业的多功能化,有利新兴产业发展,还能促进乡村景观整治,推动乡村风貌塑造,全面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推动城乡景观一体化整合,建立城乡经济系统,发挥合理的地域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了 H B.罗多曼模式和 Clawson&J、 knetsch模式,揭示了都市郊区游憩地配置的内在规律性,并以北京市郊区为例,研究了乡村游憩地的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郊区 景观 游憩地 乡村 配置 北京 旅游业
下载PDF
大都市空间扩展的廊道效应与景观结构优化──以北京市区为例 被引量:68
8
作者 宗跃光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9-124,共6页
由于存在城市中心梯度场和廊道效应梯度场,在单纯经济利益趋动下,城市本质上存在摊大饼倾向,这将严重破坏城市合理景观结构与生态平衡。文中运用廊道效应原理,研究人工廊道与自然廊道相互作用过程,结合北京中心市区不同时期空间扩... 由于存在城市中心梯度场和廊道效应梯度场,在单纯经济利益趋动下,城市本质上存在摊大饼倾向,这将严重破坏城市合理景观结构与生态平衡。文中运用廊道效应原理,研究人工廊道与自然廊道相互作用过程,结合北京中心市区不同时期空间扩展格局,分析城市景观8个方位廊道的扩展量、扩展速度及变化趋势,提出将自然廊道体系纳入北京大都市区规划,形成人工廊道与自然廊道相间分布的星状分散集团式景观格局,以有效阻止建成区摊大饼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市区 廊道效应 城市景观结构 北京市区
下载PDF
大都市区城市扩展模型——以北京城市扩展模拟为例 被引量:58
9
作者 何春阳 陈晋 +1 位作者 史培军 范一大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94-304,共11页
在分析大都市区城市扩展特征的基础上,从宏观外部约束性因素和局部城市单元自身扩展能力变化共同作用影响城市发展演变的角度,构建了一个模拟和预测大都市区城市发展演变过程的城市扩展模型(City Expanding Model in Metropolitan Area;... 在分析大都市区城市扩展特征的基础上,从宏观外部约束性因素和局部城市单元自身扩展能力变化共同作用影响城市发展演变的角度,构建了一个模拟和预测大都市区城市发展演变过程的城市扩展模型(City Expanding Model in Metropolitan Area;CEM).首先对北京1975~1997年的城市发展过程进行模拟重建,然后在此基础上从城镇用地数量最优和位置最佳相结合的角度对北京2005~2015年的城市发展格局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严格标准化并利用自适应Monte-Carlo方法多次模拟确定最佳影响权重的基础上,该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发展,尤其是大都市区城市发展演变的特征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大都市区 城市扩展 城镇用地 蒙特-卡罗方法 CEM模型
下载PDF
城市群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被引量:54
10
作者 戴宾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1-103,共3页
本文在分析城市群内涵及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提出了城市群分类的标准 ,认为城市群是一个具有顶层属性、涵盖范围较广的概念 ,包括若干典型或非典型的城市群类型。都市圈、城市带、都市连绵区是城市群的一种特殊类型。多个典型或非典型形... 本文在分析城市群内涵及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提出了城市群分类的标准 ,认为城市群是一个具有顶层属性、涵盖范围较广的概念 ,包括若干典型或非典型的城市群类型。都市圈、城市带、都市连绵区是城市群的一种特殊类型。多个典型或非典型形态的城市群构成城市集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城市集群 都市圈 城市带
原文传递
都市圈建设: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84
11
作者 张学良 林永然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6-55,共10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区域发展战略的不断实施,我国区域政策的精准度不断提高,区域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然而当前的区域协调发展仍然面临着行政壁垒束缚、协调机制不完善、规划尺度过大等现实挑战。小尺度、跨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区域发展战略的不断实施,我国区域政策的精准度不断提高,区域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然而当前的区域协调发展仍然面临着行政壁垒束缚、协调机制不完善、规划尺度过大等现实挑战。小尺度、跨区域、精准化的都市圈建设是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新时代为更好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提高区域政策的精准性,应当及时推进跨区域层面的都市圈建设。促进都市圈建设应当以促进要素流动、明确区域分工、加强城市治理和协调机制建设,形成都市圈"功能—产业—人口—空间—公共服务"相协调的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圈建设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政策
下载PDF
中国大城市发展和都市区的形成 被引量:61
12
作者 谢守红 宁越敏 《城市问题》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5,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大城市发展迅速 ,出现了都市区这种新的城市空间形态。都市区将成为新世纪我国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地域空间形式 ,同时也对传统的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分析了中国大城市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大城市发展迅速 ,出现了都市区这种新的城市空间形态。都市区将成为新世纪我国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地域空间形式 ,同时也对传统的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分析了中国大城市的发展趋势和空间演变特征 ,阐述了中国都市区现象的出现及其发展前景 ,并对中国都市区的概念、界定标准以及都市区规划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城市 城市空间 都市区 都市区规划
原文传递
大都市区城乡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以环首都地区为例 被引量:75
13
作者 张海朋 何仁伟 +1 位作者 李光勤 王娟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6-67,共12页
构建了城乡融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均方差决策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趋势面分析等研究方法,定量测度了环首都地区1995—2015年的城乡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对环首都地区城乡融合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 构建了城乡融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均方差决策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趋势面分析等研究方法,定量测度了环首都地区1995—2015年的城乡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对环首都地区城乡融合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表明:①1995—2015年,环首都地区城乡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以2000年为拐点,先减后增,但总体水平均较低;城乡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呈现波动增大趋势,其中北京市和环京3市两类地区之间的差异是造成环首都地区整体差异的主要原因,而环京3市内部差异大于北京市内部差异。②从空间演变来看,环首都地区城乡融合系统的高水平协调区以北京市为中心呈现空间极化态势,低水平协调区长期布局在保定市范围内,呈现一定程度的低值锁定现象,环首都地区城乡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③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乡村经济和产业发展状况、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城乡收入差距、交通通达性是影响环首都地区城乡融合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影响北京市和环京3市两类地区城乡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核心因素存在时空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市区 城乡融合系统 耦合协调度 地理探测器 交通通达性 城乡收入差距 环首都地区
原文传递
京津冀北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对该地区当前建设战略的探索之一 被引量:49
14
作者 吴良镛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9-15,共7页
针对京津冀北地区发展中的问题 ,借鉴近年来国外大城市地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 ,提出京津冀北地区的发展战略 :寻求从区域解决城市问题的可行途径 ;寻求区域整体协调发展 ;通过空间上的“疏散”和“集中” ,形成完善的城镇网络 ,... 针对京津冀北地区发展中的问题 ,借鉴近年来国外大城市地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 ,提出京津冀北地区的发展战略 :寻求从区域解决城市问题的可行途径 ;寻求区域整体协调发展 ;通过空间上的“疏散”和“集中” ,形成完善的城镇网络 ,促进区域整体发展 ;建立行之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北地区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方法论
下载PDF
对城市化研究中某些城市与区域概念的探讨 被引量:42
15
作者 胡序威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32,共5页
试图澄清当前在我国城市化研究中一些常被误解的城市与区域概念。论述了城乡地域的本质区分 ,分析了城市与城镇概念的异同 ,探讨了城镇地域范围的界定 ,对城市与区域概念的混淆进行澄清 ,最后分别对城镇地域、组合型城市、城市群、都市... 试图澄清当前在我国城市化研究中一些常被误解的城市与区域概念。论述了城乡地域的本质区分 ,分析了城市与城镇概念的异同 ,探讨了城镇地域范围的界定 ,对城市与区域概念的混淆进行澄清 ,最后分别对城镇地域、组合型城市、城市群、都市区、都市连绵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城镇地域 都市区 中国 区域概念 城市群
下载PDF
北美都市区建成环境与公共健康关系的研究述评及其启示 被引量:65
16
作者 林雄斌 杨家文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19,共8页
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快速发展显著改变了城市建成环境的特征,带来居民体力活动缺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导致肥胖、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增加。建成环境作为城市规划建设在空间上的反映,是影响居民体力活动和健康的重要载体。从建... 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快速发展显著改变了城市建成环境的特征,带来居民体力活动缺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导致肥胖、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增加。建成环境作为城市规划建设在空间上的反映,是影响居民体力活动和健康的重要载体。从建成环境规划与优化的视角来鼓励公众体力活动、提升健康水平,成为国外城市规划新的理念。北美都市区对"建成环境—公共健康"互动关系的研究已有丰富成果,并实施应对健康问题的体力活动建议导则与建成环境规划设计策略。研究重点论述土地利用、交通系统等建成环境因素对体力活动和健康的影响作用机制,进而借鉴北美都市区的公共健康问题的规划应对,为缓解我国城市健康问题和推进健康城市建成环境规划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成环境 公众健康 北美都市区
下载PDF
基于经济联系强度的乌鲁木齐都市圈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59
17
作者 乔旭宁 杨德刚 +3 位作者 毛汉英 张小雷 吴得文 张豫芳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6-95,共10页
从经济联系强度的角度出发,运用分形理论对乌鲁木齐都市圈的空间结构进行研究,计算了都市圈内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对比分形的自相似特征,分析了都市圈经济联系强度的空间分布情况,指出都市圈存在中心城市辐射力不足、对其他城市发展带... 从经济联系强度的角度出发,运用分形理论对乌鲁木齐都市圈的空间结构进行研究,计算了都市圈内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对比分形的自相似特征,分析了都市圈经济联系强度的空间分布情况,指出都市圈存在中心城市辐射力不足、对其他城市发展带动力弱等问题。结合产业的相似度,探讨了提高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乌鲁木齐、米泉市、昌吉市作为一个经济区统一规划,经济联系强度分维值是以乌鲁木齐市为中心的近2倍,都市圈空间结构明显优化。在对优化方案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乌鲁木齐都市圈经济联系强度扩散的空间特征:(1)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以及周边地区对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的接受能力,随距离增加呈现出按指数函数衰减;(2)梯度扩散与城市的等级规模有关,城市等级规模小,对经济辐射的接受能力弱,可能出现跃迁现象。在经济扩散过程中,两种特征同时并存,前者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联系强度 都市圈 分维值 空间结构 乌鲁木齐
下载PDF
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9
18
作者 申玉铭 吴康 任旺兵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94-1507,共14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服务业中重要一支的生产性服务业正成为推动我国大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体现城市经济职能的主要方面。本文在对产业集聚和服务业区位等相关理论回顾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主要研究内容... 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服务业中重要一支的生产性服务业正成为推动我国大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体现城市经济职能的主要方面。本文在对产业集聚和服务业区位等相关理论回顾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详尽梳理。总体来看,围绕着区域和大都市内两个尺度,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同时尚存在一些不足:①偏重于空间集聚的格局研究,对其演变过程研究相对薄弱;②空间集聚的机理研究稍显不足,缺乏规律的总结;③研究方法上大多将制造业集聚的测度模型移植到生产性服务业,其适用性和针对性尚需进一步探讨。今后应围绕"测度辨识—格局过程—作用机理",运用定性、定量与空间分析综合集成的方法,继续深化和完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地理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服务业 集聚 大都市区 空间结构
原文传递
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长三角都市圈为例 被引量:62
19
作者 朱付彪 陆林 +1 位作者 於冉 鲍捷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70-576,共7页
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研究,对优化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促进都市圈整体旅游地形成和发挥都市圈旅游空间效应与功能有重要意义。以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为指标,利用赫芬达尔指数和位序—规模模型进行分析,并结合长三角都市圈旅游发展实际考察... 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研究,对优化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促进都市圈整体旅游地形成和发挥都市圈旅游空间效应与功能有重要意义。以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为指标,利用赫芬达尔指数和位序—规模模型进行分析,并结合长三角都市圈旅游发展实际考察其旅游空间结构演变态势。结果表明,长三角都市圈旅游者和旅游收入空间分布趋向分散,各城市旅游发展相对差异不断缩小,其旅游发展趋向均衡化。长三角都市圈旅游发展实际也显示,其旅游空间结构呈现多中心、网络化和一体化特点。从长期来看,长三角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趋向高水平均衡。借鉴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认为以可达性、互补性和替代性为必要条件,以集聚和扩散作用为主要形式,以资金、技术、人员、信息和经验等的流动为主要内容,各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推动了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不断由低水平均衡向高水平均衡演变。旅游企业扩张和旅游客流流动带动了旅游资金、技术、人员、信息和经验等的集聚和扩散,推动了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圈 旅游空间结构演变 长三角
下载PDF
都市区、都市圈与城市群的概念界定及其比较分析 被引量:61
20
作者 马燕坤 肖金成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20年第1期18-26,共9页
学术界对都市区、都市圈和城市群三个概念尚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都市区、都市圈与城市群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概念。它们都以大都市为核心,分别对应区域都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均属于国家或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都市区主要描述... 学术界对都市区、都市圈和城市群三个概念尚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都市区、都市圈与城市群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概念。它们都以大都市为核心,分别对应区域都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均属于国家或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都市区主要描述的是大都市就业人口的上下班通勤地域,都市圈主要描述的是大都市的经济辐射地域,而城市群主要描述的是都市圈与其他都市圈或城市圈空间耦合构成的更广阔地域。都市区是都市圈的核心区域,而都市圈是城市群形成的前提条件。三者之间在空间范围、人口规模、空间结构、经济社会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区 都市圈 城市群 概念辨析 比较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