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MUT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斐 韩连书 +6 位作者 叶军 邱文娟 张雅芬 高晓岚 王瑜 杨艳玲 顾学范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5-489,共5页
目的检测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acidemia,MMA)患儿MUT基因突变类型及突变频率,探讨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依据串联质谱检测血酰基肉碱、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尿甲基丙二酸以及维生素B12负荷试验等,诊断21例单纯MMA... 目的检测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acidemia,MMA)患儿MUT基因突变类型及突变频率,探讨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依据串联质谱检测血酰基肉碱、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尿甲基丙二酸以及维生素B12负荷试验等,诊断21例单纯MMA患儿;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直接测序法对这些患儿进行MUT基因突变检测分析。结果在21例单纯MMA患儿中14例检测到17种MUT基因突变,其中8种为未报道突变。以c.323G〉A(R108H)、c.729_730insTT(D244LfsX39)与c.630_1631GG〉TA(G544X)较为常见,突变频率分别为14.3%、10.7%及14.3%,以错义突变多见(64.7%)。14例MUT突变患儿中10例为早发型,1例为迟发型,3例由新生儿出生筛查检出;11例为维生素B12无效型,3例为有效型。结论揭示了中国MMA患儿中MUT基因的部分突变谱,MUT基因突变患儿发病较早,多为维生素B12无效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二酸 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 MUT基因 突变
原文传递
新生儿甲基丙二酸血症的筛查与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秀利 顾茂胜 +2 位作者 周伟 杨丹艳 武娇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41-550,共10页
目的 探讨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iduria,MMA)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检查、基因突变特点及治疗随访. 方法 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徐州市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出生的207 308例新生儿进行酰基肉碱谱筛查,结合气相色谱质... 目的 探讨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iduria,MMA)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检查、基因突变特点及治疗随访. 方法 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徐州市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出生的207 308例新生儿进行酰基肉碱谱筛查,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检测尿有机酸及二代基因测序技术进行确诊.单纯型MMA患儿给予饮食控制及左卡尼汀治疗,MMA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简称合并型MMA)患儿给予维生素B12、左卡尼汀、甜菜碱及亚叶酸钙治疗.对确诊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检查、影像学异常、基因突变特点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患儿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共确诊12例MMA患儿,其中单纯型MMA3例,均为维生素B12无效型,确诊时均无任何临床症状;合并型MMA 9例,均为维生素B12有效型,其中4例确诊时均无任何临床症状,5例确诊前已发病,主要表现为反应差、反复呕吐、喂养困难、呼吸困难、贫血、黄疸等.12例均行头颅MRI,异常表现为双侧基底节对称性病变、脑外间隙增宽、脑室扩张及脑白质改变.12例患儿均进行基因突变分析,其中MUT基因突变3例,MMA CHC基因突变9例.MUT基因突变类型共5种,分别为c.ll06G>A、c.1880A>G、c.441T>A、c.581C>T、c.1741C>T.MMA CHC基因突变类型共8种,分别为c.609G>A、c.658_660delAAG、c.482G>A、c.1A>G、c.567dupT、c.80A>G、c.276+lG>A、c.228_231delTGAC,其中c.609G>A为最常见的基因突变,c.276+lG>A和c.228_23 ldelTGAC为新突变.3例单纯型MMA患儿中,1例因家长拒绝治疗而死亡;2例治疗1个月后血丙酰肉碱、丙酰肉碱与乙酰肉碱比值、同型半胱氨酸及尿甲基丙二酸、甲基枸橼酸水平明显下降,随访过程中l例生长发育正常,1例生长发育迟缓.9例合并型MMA患儿治疗1个月后血丙酰肉碱、丙酰肉碱与乙酰肉碱比值、同型半胱氨酸及尿甲基丙二酸、甲基枸橼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代谢障碍 先天性 载体蛋白质类 甲基丙二酸单酰coa变位酶 突变 色谱法 液相 串联质谱法
原文传递
314例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的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康路路 刘玉鹏 +24 位作者 沈鸣 陈哲晖 宋金青 贺薷萱 刘怡 张尧 董慧 李梦秋 金颖 郑宏 王峤 丁圆 李溪远 李东晓 李海霞 刘雪芹 肖慧捷 姜玉武 熊晖 张春燕 王朝霞 袁云 梁德生 田亚平 杨艳玲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68-475,共8页
目的总结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的临床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探讨诊断、治疗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收集我国26个省市1998年1月至2020年3月确诊的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314例(男180例、女134例),采用Sanger测序、靶向捕获二代测序或... 目的总结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的临床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探讨诊断、治疗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收集我国26个省市1998年1月至2020年3月确诊的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314例(男180例、女134例),采用Sanger测序、靶向捕获二代测序或者全外显子测序分析、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定量PCR等技术进行基因诊断。根据发病年龄,分为早发型(发病年龄≤12月龄)和晚发型(发病年龄>12月龄)。根据个体情况,给予钴胺素、左卡尼汀、特殊饮食及对症治疗。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314例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中58例(18.5%)通过液相串联质谱法新生儿筛查发现,5例(1.6%)为尸检确诊,251例(79.9%)患儿为发病后临床诊断。发病年龄为3小时龄~18岁,其中早发型159例(71.0%),晚发型65例(29.0%)。较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代谢危象、智力运动落后、癫痫、贫血和多脏器损伤。早发型较晚发型患儿代谢性酸中毒及贫血常见[20.8%(33/159)比9.2%(6/65),34.6%(55/159)比16.9%(11/65),χ^2=4.261、6.930,P=0.039、0.008]。236例(75.2%)接受了基因分析,227例(96.2%)获得了基因诊断,在7个基因(MMUT、MMAA、MMAB、MMADHC、SUCLG1、SUCLA2、MCEE)上共发现127个变异,其中49个为新变异。MMUT变异导致的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缺乏(mut型)211例(93.0%),常见的MMUT变异是c.729_730insTT、c.1106G>A、c.914T>C。c.914T>C在早发型中发生的频率较晚发型高[8.3%(18/216)比1.6%(1/64),χ^2=3.859,P=0.037]。mut型较其他类型患儿代谢危象常见[72.6%(114/157)比3/13,χ^2=13.729,P=0.001]。发育落后、肌张力低下在mut型患儿中比其他类型患儿少见[38.2%(60/157)比9/13、25.5%(40/157)比8/13,χ^2=4.789、7.705,P=0.030、0.006]。58例新生儿筛查发现的患儿中44例(75.9%)从无症状时开始治疗,发育正常;14例(24.1%)临床发病后才开始接受治疗,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智力、运动发育落后。结论分析了我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二酸 甲基丙二酸单酰coa变位酶 新生儿筛查 串联质谱法
原文传递
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家系MUT基因分析及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蔡奥捷 宗亚楠 +3 位作者 刘宁 白莹 赵振华 孔祥东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9期688-694,共7页
目的利用Sanger测序对MUT基因突变进行测序,对突变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应用于产前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应用Sanger测序方法对来自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咨询门诊和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筛查中心的24个有单纯型甲... 目的利用Sanger测序对MUT基因突变进行测序,对突变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应用于产前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应用Sanger测序方法对来自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咨询门诊和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筛查中心的24个有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生育史的家系进行MUT基因测序,分析检测到的MUT基因的突变情况。在确定每个家系基因型后,对行产前诊断的9个家系中的9例高危胎儿取绒毛进行产前诊断。同时对100例正常对照也采用同样方法进行MUT基因测序。结果24个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家系共发现25种MUT基因突变,其中11种新突变,包括无义突变1种:c.616C〉T(p.Q206X),错义突变6种:c.613G〉A(p.E205K)、C.894T〉G(P.1298N)、c.1009T〉C(P.F337L)、C.1154G〉T(p.L385W)、C.1663G〉A(p.A555T)和C.1675G〉A(p.R559G),框移突变4种:c.626—627insC(P.P209Pfs*2)、C.755756insA(p.H252Qfs。6)、c.756-757insA(p.M253Nfs。5)和c.1581—1582insA(p.A528Ifs*4)。100侈0正常对照未发现七述11种MUT基因新突变。行产前诊断的9个家系中2个确定为MUT基因正常,4个确定为杂合突变携带者,3个示复合杂合突变或纯合突变携带者。正常及携带者胎儿的家系选择继续妊娠,而杂合突变胎儿家系选择终止妊娠,胎儿娩出后随访与产前诊断结果一致。结论发现2种MUT基因新发突变可以导致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利用Sanger测序技术对MUT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可以有效防止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的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代谢障碍 先天性 甲基丙二酸单酰coa变位酶 聚合酶链反应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利用代谢工程技术强化肉桂地链霉菌莫能菌素的生物合成
5
作者 刘旻炜 张善飞 +2 位作者 黄子瑄 邢浩博 孙付保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521-3532,共12页
【目的】莫能菌素(monensin)是由肉桂地链霉菌(Streptomyces cinnamonensis)产生的聚醚类抗生素。本研究以肉桂地链霉菌2110为研究材料,利用代谢工程技术开展其重要前体甲基丙二酰CoA合成途径强化的研究,以此提高莫能菌素产量。【方法... 【目的】莫能菌素(monensin)是由肉桂地链霉菌(Streptomyces cinnamonensis)产生的聚醚类抗生素。本研究以肉桂地链霉菌2110为研究材料,利用代谢工程技术开展其重要前体甲基丙二酰CoA合成途径强化的研究,以此提高莫能菌素产量。【方法】首先过表达巴豆酰CoA还原酶(crotonyl-CoA reductase,CCR)强化乙酰乙酰CoA途径,接着过表达甲基丙二酰CoA变位酶(methylmalonyl-CoA mutase,MCM)强化琥珀酰CoA途径,最后串联过表达CCR和MCM并评估工程菌株的发酵性能。【结果】过表达CCR能促进菌体生长,同时提高莫能菌素产量,摇瓶发酵10 d后过表达菌株的生物量和发酵效价分别提高10.4%和19.0%;过表达MCM未能促进菌体生长,但提高了莫能菌素产量,过表达菌株摇瓶发酵10 d时效价提升9.9%;串联过表达CCR和MCM也使菌株的生物量和发酵效价提高,工程菌株2110-CCR-MCM在摇瓶发酵10d时生物量和发酵效价分别提升9.4%和26.8%,在5L罐上发酵6 d时达到最高的生物量和发酵效价分别为54.6 g/L和11.3 kU/mL,比原始菌株分别增加12.7%和36.2%。【结论】CCR和MCM的确介导了莫能菌素生物合成的关键代谢途径,串联过表达CCR和MCM更有效地促进了莫能菌素的合成。本研究为其他聚酮类化合物高产工程菌株的构建提供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地链霉菌 莫能菌素 巴豆酰coa还原酶 甲基丙二酰coa变位酶 前体供应 串联过表达
原文传递
陕西地区甲基丙二酸血症的新生儿筛查及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张瑞雪 宋成荣 +7 位作者 马晓萍 张言 王瑞 于雯雯 杨丽辉 施选性 蔡娜 强荣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9-96,共8页
目的了解陕西地区新生儿甲基丙二酸血症的发病率、生化分型和基因突变谱。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进行新生儿筛查的146152例新生儿中确诊为甲基丙二酸血症的患儿的临床表现和随访情况,以及酰基肉碱水平... 目的了解陕西地区新生儿甲基丙二酸血症的发病率、生化分型和基因突变谱。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进行新生儿筛查的146152例新生儿中确诊为甲基丙二酸血症的患儿的临床表现和随访情况,以及酰基肉碱水平和基因突变情况。根据是否合并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分为单纯型和合并型甲基丙二酸血症,并与复查时排除诊断的患儿(对照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共21例患儿确诊,发病率为1/6960;单纯型11例(52.4%),合并型10例(47.6%)。8例单纯型患儿在1月龄以内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喂养困难、呕吐、嗜睡、反应差和感染,其中5例患儿死亡。合并型患儿确诊前均未出现典型临床表现,随访发育均未见异常。(2)单纯型和合并型患儿的血丙酰肉碱、丙酰肉碱/乙酰肉碱比值及丙酰肉碱/游离肉碱比值均高于对照组[M(min~max),9.26µmol/L(3.70~37.78µmol/L)、7.27µmol/L(3.58~13.62µmol/L)与4.51µmol/L(1.48~8.69µmol/L),H=23.239;1.12(0.32~2.43)、0.74(0.36~1.90)与0.25(0.09~0.45),H=47.061;0.94(0.12~1.92)、0.56(0.18~1.03)与0.17(0.06~0.38),H=36.868;P值均<0.001]。合并型患儿的血蛋氨酸水平明显低于单纯型患儿[7.64µmol/L(3.40~19.25µmol/L)与24.22µmol/L(10.73~56.55µmol/L),U=3.000,P<0.001]。(3)21例患儿均检测到致病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或纯合突变,包括15种MMUT基因突变和13种MMACHC基因突变。单纯型最常见的突变为MMUT基因c.323G>A(p.Arg108His),携带频率为13.6%;检出c.1676+11A>G为未报道的突变位点,为临床意义不明确的突变。合并型最常见的突变为MMACHC基因c.609G>A(p.Trp203Ter)和c.567dupT(p.Ile190fs),携带频率均为20.0%。检出c.430-2A>C和c.648_650delAGA(p.216_217delSEinsS)为未报道的突变,为疑似致病突变。结论本地区甲基丙二酸血症并不罕见。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病情更重。MMACHC基因c.6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代谢障碍 先天性 新生儿筛查 氧化还原酶类 甲基丙二酸单酰coa变位酶 突变
原文传递
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mut基因两个新遗传突变的发现和鉴证 被引量:5
7
作者 常会波 吴建新 +5 位作者 刘哲伟 王立文 许克铭 张宇 李媛媛 张霆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42-744,共3页
目的研究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基因(mut)变异,鉴证和分析突变位点。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4例患儿、部分直系亲属及健康对照的mut基因外显子进行扩增和测序。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进行变异位点鉴证... 目的研究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基因(mut)变异,鉴证和分析突变位点。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4例患儿、部分直系亲属及健康对照的mut基因外显子进行扩增和测序。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进行变异位点鉴证。利用软件对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蛋白三维结构进行模拟分析。结果在例1的mut基因第3号外显子,发现D147E(cDNA517T→A)和244insL(cDNA805insTT)两处杂合突变,分别来自例1的母亲和父亲。D147E处于保守氨基酸区域,244insL移码突变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结论中国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mut基因出现两个新的遗传突变D147E和244ins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二酸 突变 甲基丙二酸单酰coa 变位酶
原文传递
1个甲基丙二酸血症家系的遗传学分析及产前诊断
8
作者 霍晓溪 姜文 +4 位作者 金叶 张文晶 董彤 刘阳 卢彦平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60-963,共4页
本文报道1个家系既往2次足月分娩活男婴,新生儿均无窒息,但分别于生后第5天和第13天死亡,父母染色体核型分析均未见异常。详细了解既往2个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测结果,对新生儿2保留的干血片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甲基丙二酰辅酶... 本文报道1个家系既往2次足月分娩活男婴,新生儿均无窒息,但分别于生后第5天和第13天死亡,父母染色体核型分析均未见异常。详细了解既往2个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测结果,对新生儿2保留的干血片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基因(NM_000255)c.729_730insTT纯合变异(p.D244Lfs*39),明确新生儿2为甲基丙二酸血症。本次妊娠孕20周^(+3)行羊膜腔穿刺,行羊水Sanger测序,提示胎儿存在与新生儿2相同的纯合变异,生后表型应与新生儿2相同,为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遂于孕24周引产终止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代谢障碍 先天性 甲基丙二酸单酰coa变位酶 遗传变异 产前诊断 全外显子组
原文传递
地中海拟无枝酸杆菌甲基丙二酰CoA变位酶和消旋酶的纯化及性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蔚文 焦瑞身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99-207,共9页
采用原生质体裂解方法确定甲基丙二酰CoA变位酶(MCM)和消旋酶(MCR)均是胞浆内酶。各经过四步纯化得到电泳纯酶。纯化MCM酶的比活力为12.84u/mg,纯化倍数为528,酶活回收为60%,纯化的MCM酶服从典型的米氏底物饱和曲线,对琥珀酰CoA和辅酶B... 采用原生质体裂解方法确定甲基丙二酰CoA变位酶(MCM)和消旋酶(MCR)均是胞浆内酶。各经过四步纯化得到电泳纯酶。纯化MCM酶的比活力为12.84u/mg,纯化倍数为528,酶活回收为60%,纯化的MCM酶服从典型的米氏底物饱和曲线,对琥珀酰CoA和辅酶B_(12)的K_m值分别为9.723#mol/L和0.1277#mol/L。经SephadexG-150测定MCM分子量约为134.000±2000,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两条分子量分别为67000和65000的蛋白带,说明该酶由两个大小不等亚基组成。吸收光谱测定每摩尔纯化全酶含两摩尔辅酶B_(12)。纯化MCR酶比活力为2.305u/mg,纯化倍数96,酶活回收46.7%。MCR酶由两个分子量均为17500的亚基组成。MCR酶活性能被二价金属离子Cu^(2+)、Co^(2+)、Mg^(2+)、Mn^(2+)和Fe^(2+)所促进。两酶的酶学性质和其他生物来源的MCM、MCR酶明显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无枝酸杆菌 地中海菌 甲基丙二酰coa 变位酶
下载PDF
基于前体供给途径遗传改造提高褐黄孢链霉菌纳他霉素的产量 被引量:2
10
作者 孔德真 李浩 +2 位作者 李晓杰 谢周杰 刘浩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630-4643,共14页
纳他霉素(natamycin)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抗真菌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防腐与医药领域。纳他霉素可由多种链霉菌发酵产生。它是以乙酰辅酶A、丙二酰辅酶A及甲基丙二酰辅酶A为前体经Ⅰ型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PKS)催化合成的多... 纳他霉素(natamycin)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抗真菌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防腐与医药领域。纳他霉素可由多种链霉菌发酵产生。它是以乙酰辅酶A、丙二酰辅酶A及甲基丙二酰辅酶A为前体经Ⅰ型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PKS)催化合成的多烯大环内酯类化合物。本研究以纳他霉素产生菌——褐黄孢链霉菌为研究材料,分别对不同前体分子供给途径中的关键酶进行过表达,并确定影响纳他霉素产量的关键前体供给途径。研究结果发现:通过过表达乙酰辅酶A合成酶(acetyl-CoA synthase,ACS)加强乙酰辅酶A合成途径,以及通过过表达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methylmalonyl-CoA mutase,MCM)加强甲基丙二酰辅酶A合成途径,重组菌株纳他霉素产量分别比野生型菌株提高了44.19%和20.51%。共过表达ACS和MCM,重组菌株纳他霉素产量获得进一步提升(达1123.34 mg/L),比野生型菌株提高了66.29%。上述发现为通过前体代谢工程的策略构建纳他霉素工业高产菌株提供了参考,也为其他聚酮类天然产物高产工程菌株的构建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黄孢链霉菌 纳他霉素 前体供给 乙酰辅酶A合成酶 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
原文传递
甲基丙二酸尿症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脑出血一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广印 付庆喜 +1 位作者 高乃永 刘举祥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87-991,共5页
报道1例晚发型甲基丙二酸尿症(MMA)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cblC型),以智能减退、精神异常、行走不稳、生活不能自理为主要表现的患者。该患者继发脑出血,治疗效果较好。通过MMACHC基因检测发现基因缺失突变为1号外显子片段缺失(delExon... 报道1例晚发型甲基丙二酸尿症(MMA)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cblC型),以智能减退、精神异常、行走不稳、生活不能自理为主要表现的患者。该患者继发脑出血,治疗效果较好。通过MMACHC基因检测发现基因缺失突变为1号外显子片段缺失(delExonl),表明delExonl是晚发MMAcblC型的致病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二酸 甲基丙二酸单酰coa变位酶 脑出血 突变
原文传递
一个甲基丙二酸血症家庭的MUT基因突变研究
12
作者 刘畅 王庆华 +3 位作者 臧玉翠 李爱芹 阎胜利 刘世国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432-434,共3页
目的检测甲基丙二酸血症(MMA)病儿父母的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MUT)基因突变类型。方法采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技术(WES)对1例单纯性MMA病儿父母MUT基因进行检测。结果病儿父亲MUT基因发生了错义突变(c.1106G>A),导致p.Arg369His;... 目的检测甲基丙二酸血症(MMA)病儿父母的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MUT)基因突变类型。方法采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技术(WES)对1例单纯性MMA病儿父母MUT基因进行检测。结果病儿父亲MUT基因发生了错义突变(c.1106G>A),导致p.Arg369His;病儿母亲MUT基因发生了框移突变(c.2075_2081),导致p.Leu692ArgfsX11。结论病儿父母均为MMA携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二酸血症 甲基丙二酸单酰coa变位酶 突变 多位点测序分型
下载PDF
Role of vitamin B_(12) on methylmalonyl-CoA mutase activity 被引量:4
13
作者 Tóshiko TAKAHASHI-IIGUEZ Enrique GARCíA-HERNANDEZ +1 位作者 Roberto ARREGUíN-ESPINOSA María Elena FLORES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6期423-437,共15页
Vitamin B 12 is an organometallic compound with important metabolic derivatives that act as cofactors of certain enzymes,which have been grouped into three subfamilies depending on their cofactors.Among them,methylmal... Vitamin B 12 is an organometallic compound with important metabolic derivatives that act as cofactors of certain enzymes,which have been grouped into three subfamilies depending on their cofactors.Among them,methylmalonyl-CoA mutase (MCM) has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This enzyme catalyzes the reversible isomerization of L-methylmalonyl-CoA to succinyl-CoA using adenosylcobalamin (AdoCbl) as a cofactor participating in the generation of radicals that allow isomerization of the substrate.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MCM determined in Propionibacterium freudenreichii var.shermanii has helped to elucidate the role of this cofactor AdoCbl in the reaction to specify the mechanism by which radicals are generated from the coenzyme and to clarify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enzyme,coenzyme,and substrate.The existence of human methylmalonic acidemia (MMA) due to the presence of mutations in MCM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its role in metabolism.The recent crystallization of the human MCM has shown that despite being similar to the bacterial protein,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tructural organization of the two proteins.Recent studies have identified the involvement of an accessory protein called MMAA,which interacts with MCM to prevent MCM's inactivation or acts as a chaperone to promote regeneration of inactivated enzyme.The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using this protein as a model in different organisms have helped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this isomerase,the impact of mutations at a functional level and their repercussion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MMA in humans.It is still necessary to study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more detail using new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tamin B 12 methylmalonyl-coa mutase (MCM) MMAA MeaB Methylmalonic academia (MMA) Protectase Reactivase
原文传递
单纯性甲基丙二酸血症一例及家系MUT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如佳 魏彦敏 刘芳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12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idemia,MMA)家系MUT基因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诊治的1例单纯性MMA的临床资料及家系MUT基因突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52 d。系第3胎第3产,其母孕期体健,父母非近亲结婚,第1胎为足月顺产女婴... 目的探讨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idemia,MMA)家系MUT基因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诊治的1例单纯性MMA的临床资料及家系MUT基因突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52 d。系第3胎第3产,其母孕期体健,父母非近亲结婚,第1胎为足月顺产女婴,出生7 d后去世,当时考虑酸中毒,未行遗传代谢病检查;第2胎亦为足月顺产女婴,体健。本例于生后36 d出现抽搐,症状持续10 min缓解,就诊当地医院,入院时呈昏迷状态,伴严重代谢性酸中毒,请我院新生儿科会诊,高度怀疑遗传代谢疾病,急诊采血留尿行遗传代谢病筛查,同时予维生素B12、左卡尼汀等治疗。遗传代谢病筛查结果支持MMA诊断,遂继续上述治疗,后病情平稳出院。出院后患儿父母擅自停药并停用特殊奶粉,20 d后再次昏迷,家属放弃治疗,数日后死亡。通过对患儿及其父母、姐姐进行相关基因高通量测序,发现患儿父亲MUT基因发生了错义突变(c.1106G>A),母亲发生了杂合突变(c.729_730ins TT)。结论基因测序有助于明确MMA的临床分型,为产前诊断奠定基础,避免缺陷患儿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二酸血症 甲基丙二酸单酰coa变位酶 突变
下载PDF
15例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昭樱 王朝 +3 位作者 黄金月 舒剑波 蔡春泉 李东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1年第5期611-616,共6页
目的分析15例甲基丙二酸血症(MMA)患儿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为家系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筛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5例先证者MMA患儿,其中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63 h~11岁,中位年龄2岁;cblC型12例(1个月~11岁,中位年龄1岁6个月),mut型... 目的分析15例甲基丙二酸血症(MMA)患儿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为家系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筛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5例先证者MMA患儿,其中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63 h~11岁,中位年龄2岁;cblC型12例(1个月~11岁,中位年龄1岁6个月),mut型3例(年龄63 h、3 d和3岁)。分析其临床资料。应用液相色谱和串联质谱技术对患儿尿液和血液代谢物进行筛查,应用Sanger测序方法结合高通量测序对患儿家系进行相关基因检测和分析。结果15例MMA患儿临床表现各异,累及全身多系统,常见临床表型主要为癫痫、水电解质紊乱、贫血、粒细胞缺乏和呼吸性/代谢性酸中毒等。在12例cblC型患儿钴胺素代谢相关C基因(MMACHC)中共检测出8种基因突变,包括7种错义突变和1种缺失突变,其中最常见的为c.658-660delAAG、c.609G>A和c.80A>G,分别占25%(6/24)、20.83%(5/24)和20.83%(5/24)。在3例mut型患儿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基因(MUT)中共检测出5种基因突变,包括3种错义突变、2种剪接位点突变。结论MMA亚型cblC型与表型存在一定相关性,mut型临床表现比cblC型更为严重。该研究结果丰富了MMA相关基因突变谱,为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筛查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二酸血症(MMA) 钴胺素代谢相关C基因(MMACHC) 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基因(MUT) cblC型 mut型 基因表型 基因型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