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2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帝内经》中情感隐喻类型及其认知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孝英 陈丽丽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1期46-50,共5页
中医古籍经典《黄帝内经》中蕴含着大量的隐喻,其中情感隐喻是一大特色,它对中医学抽象的情感体验概念化、范畴化以及中医理论术语和模型的创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认知语言学有关理论从情感隐喻的角度探讨《黄帝内经》中情感... 中医古籍经典《黄帝内经》中蕴含着大量的隐喻,其中情感隐喻是一大特色,它对中医学抽象的情感体验概念化、范畴化以及中医理论术语和模型的创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认知语言学有关理论从情感隐喻的角度探讨《黄帝内经》中情感隐喻的类型、功能以及认知机制,以更好地理解和挖掘中医理论语言的特点及其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隐喻 情感隐喻 认知机制
原文传递
文化符号视角下的澳门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邢亚龙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2-400,共9页
目的以文化符号的象征性含义为切入点,探索澳门旅游纪念品设计的有效方法,促进澳门文化传播和旅游纪念品产业发展。方法首先,对澳门旅游产业发展进行必要介绍,并梳理分析国内外学者对旅游纪念品属性与开发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得出从文... 目的以文化符号的象征性含义为切入点,探索澳门旅游纪念品设计的有效方法,促进澳门文化传播和旅游纪念品产业发展。方法首先,对澳门旅游产业发展进行必要介绍,并梳理分析国内外学者对旅游纪念品属性与开发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得出从文化符号角度进行澳门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对符号概念的阐述,定义文化符号的主题类别,继而在文化符号借用象征方式和隐喻象征方式中构建旅游纪念品的设计架构;最后,调查和分类澳门文化符号的内容,给出澳门旅游纪念品的设计方法,同时通过设计实例加以说明。结论文化符号的借用与隐喻设计方法能有效帮助设计师从象征角度完成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关键是找到文化符号与旅游纪念品之间的象征性联系。这对设计理论研究和旅游纪念品设计创新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旅游纪念品 文化符号 借用 隐喻 设计
下载PDF
试论英语植物词汇的隐喻认知意义 被引量:13
3
作者 唐燕萍 《山东外语教学》 2002年第5期41-43,共3页
本文从认知思维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英语植物词汇的隐喻认知意义,总结归纳出植物隐喻的三种基本形式:名词隐喻、动词隐喻和名词转动词隐喻,说明了隐喻的生成和理解来自于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和过程,反映了语言与人类思维、认知的关系,阐... 本文从认知思维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英语植物词汇的隐喻认知意义,总结归纳出植物隐喻的三种基本形式:名词隐喻、动词隐喻和名词转动词隐喻,说明了隐喻的生成和理解来自于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和过程,反映了语言与人类思维、认知的关系,阐明了隐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认知活动这一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植物词汇 隐喻 认知意义
下载PDF
政治语篇隐喻的英译策略 被引量:14
4
作者 孙丽冰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46,共4页
本文从认知视角出发,以习近平讲话中的隐喻翻译为例,提出了政治语篇隐喻翻译常用的三种策略,并进一步指出在喻体转换过程中保留喻体意象,必要时辅助解释性语言是译者翻译策略的首选。文章以期对新时代背景下政治语篇隐喻的翻译起到启示... 本文从认知视角出发,以习近平讲话中的隐喻翻译为例,提出了政治语篇隐喻翻译常用的三种策略,并进一步指出在喻体转换过程中保留喻体意象,必要时辅助解释性语言是译者翻译策略的首选。文章以期对新时代背景下政治语篇隐喻的翻译起到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讲话 隐喻 政治语篇 翻译策略
原文传递
表象·语象·意象——论文学形象的呈现机制 被引量:10
5
作者 孙春旻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5-119,共5页
“形象”是对应于文学感性内容的整体性概念。所有的文学形象都要凭借表象来实现。文学形象又有语象和意象之分。语象是语言级的形象 ,它依靠语词的指物和描述的功能 ,通过与表象的直接对位来实现。意象是“立象以尽意”的形象 ,以象征... “形象”是对应于文学感性内容的整体性概念。所有的文学形象都要凭借表象来实现。文学形象又有语象和意象之分。语象是语言级的形象 ,它依靠语词的指物和描述的功能 ,通过与表象的直接对位来实现。意象是“立象以尽意”的形象 ,以象征、隐喻、神话启喻为基本活动方式来承载或破译文化密码 ,是“不外于言亦不尽于言”的形象。在文学活动中 ,表象、语象、意象的呈现都有一定的随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象 语象 意象 象征 隐喻 随机性
下载PDF
隐喻翻译局限的认知解释——以“熊猫”为例 被引量:12
6
作者 邵斌 张建理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64-67,共4页
不同语言文化对同一物的隐喻识解具有同质性和异质性。这是因为隐喻具有体验性,很多隐喻具有普适性;但隐喻也因深受认知主体的文化模式的影响,会显示特定的认知倾向性,因而产生隐喻的异质性。本研究以英汉语中"熊猫"隐喻作为... 不同语言文化对同一物的隐喻识解具有同质性和异质性。这是因为隐喻具有体验性,很多隐喻具有普适性;但隐喻也因深受认知主体的文化模式的影响,会显示特定的认知倾向性,因而产生隐喻的异质性。本研究以英汉语中"熊猫"隐喻作为个案,从认知角度解释隐喻翻译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隐喻 跨文化交际 翻译 熊猫
下载PDF
隐喻的语义表征模型初探 被引量:6
7
作者 周榕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1-35,共5页
本研究以汉语时间隐喻为研究材料 ,采用启动技术考查了根概念隐喻、基本概念隐喻、派生隐喻和对比隐喻的语义关系。结果发现根概念隐喻的启动效应明显次于基本概念隐喻的启动效应 ,而基本概念隐喻的启动效应又明显低于派生隐喻的启动效... 本研究以汉语时间隐喻为研究材料 ,采用启动技术考查了根概念隐喻、基本概念隐喻、派生隐喻和对比隐喻的语义关系。结果发现根概念隐喻的启动效应明显次于基本概念隐喻的启动效应 ,而基本概念隐喻的启动效应又明显低于派生隐喻的启动效应 ,对比隐喻句的启动效应则更是显著低于其它三种相关隐喻句的启动效应。这表明根概念隐喻、基本概念隐喻和派生隐喻有上下级的层次关系 ,有着不同的语义距离 ,从属同一根概念的隐喻间的语义联系比从属不同根概念的隐喻的语义联系更为紧密。这为隐喻的语义表征的层次网络模型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语义表征 层次网络结构
原文传递
学生眼中的大学教育:基于隐喻的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高维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4,51,共10页
为了解学生眼中的大学教育,研究者引导大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围绕大学是(像)什么、大学教学是(像)什么、大学教师是(像)什么、大学生是(像)什么,创作隐喻,提出自己关于大学的认识。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创作的隐喻主要关注大学的人... 为了解学生眼中的大学教育,研究者引导大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围绕大学是(像)什么、大学教学是(像)什么、大学教师是(像)什么、大学生是(像)什么,创作隐喻,提出自己关于大学的认识。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创作的隐喻主要关注大学的人才培养和个体发展功能,大学生活的自由和迷茫,教师对学生的引领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等。同时,也反映出大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标准化生产,课程内容枯燥、脱离实际,教师工作繁重、缺乏与学生交流,忽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等问题。本研究有利于学生反思自身所经历的大学教育;有利于大学行政人员了解学生对大学的相关认识,并将其作为制定相关政策的参考;也有利于拓展教育领域中的隐喻研究方法和基本的操作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大学教育 大学教学 大学教师 大学生
下载PDF
东西方文化中动物隐喻的差异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晓强 高燕红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70-71,共2页
东西方文化中都有着丰富的动物隐喻现象,但同一种动物的隐喻却大相径庭。本文从东西方文化差异入手, 通过具体文化典故实例来初步探讨动物隐喻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差异,进而论述了正是这种差异性才使得人类的各种 文化如此丰富多彩。
关键词 文化差异 西方文化 东方文化 动物隐喻 英语 汉语
下载PDF
论家庭教育的基本特质:基于家庭教育的三个隐喻 被引量:5
10
作者 洪明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0-98,共9页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中具有奠基性作用,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积极推进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当下,需要加强家庭教育研究和学科建设。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都属于国民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但由于家庭与学校在属...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中具有奠基性作用,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积极推进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当下,需要加强家庭教育研究和学科建设。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都属于国民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但由于家庭与学校在属性、功能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家庭与学校、家长与教师、以生活为核心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与以课程教学为核心的学校教育实践活动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家庭教育学科不能简单地复制学校教育的基本逻辑。隐喻不仅是修辞方式,更是人类认知的方式。关于家庭教育,有三个最耳熟能详的隐喻: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家庭是第一个课堂。这三个隐喻分别借助于学校教育的概念从家庭的教育功能、家庭教育主体及教育关系、家庭教育实践形态等方面揭示了家庭教育的基本特质。家庭是兼具教育功能的社会组织,亲子关系是兼具教育关系的复杂关系,家庭教育实践活动是以做人为核心并套嵌于家庭生活实践之中的复杂教育形态。这是家庭教育应有的画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特质 隐喻
原文传递
论汉语文学作品中隐喻的表征与英译——兼评小说《骆驼祥子》中隐喻的翻译 被引量:3
11
作者 廖志勤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38-44,共7页
从汉语文学作品中隐喻的表征结构分析入手,并用等效翻译原则重点分析了汉语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中隐喻的翻译,认为在隐喻汉译英时,在追求译文与原文等效的过程中典型地表现为:等译、过译和欠译。
关键词 隐喻 表征 等译 过译 欠译
下载PDF
论《大教学论》中的隐喻 被引量:8
12
作者 高维 于善萌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47,110,111,共14页
隐喻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也是教育研究者认识和理解教育的重要方式。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共创作317个隐喻;这些隐喻的来源域包含自然事物与现象、人类生活中事物、人类及其行为活动三种类型,目标域覆盖教育目的和作用、学校、... 隐喻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也是教育研究者认识和理解教育的重要方式。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共创作317个隐喻;这些隐喻的来源域包含自然事物与现象、人类生活中事物、人类及其行为活动三种类型,目标域覆盖教育目的和作用、学校、教师、学生、教学五个主题。隐喻在夸美纽斯教育理论中具有认知性、系统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在当代教育研究中,隐喻仍可在教育理论的假设、论证和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教育研究者应重视隐喻的价值,并与逻辑演绎、实证归纳相结合,促进教育研究方式多元融合和教育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隐喻 来源域 目标域 教育理论创新
下载PDF
中国文学经典英译策略的“连续轴规律”考察——基于葛浩文英译《檀香刑》中比喻翻译策略的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文炳 王斌华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8-105,共8页
文化含义丰富的比喻的翻译是中国文学经典作品英译中的典型困难。莫言的《檀香刑》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本文通过对葛浩文译本中比喻的翻译策略分析发现:除极少数的误译以外,译者所采取的八种翻译策略并非可简单归结为遵循描写翻译学所... 文化含义丰富的比喻的翻译是中国文学经典作品英译中的典型困难。莫言的《檀香刑》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本文通过对葛浩文译本中比喻的翻译策略分析发现:除极少数的误译以外,译者所采取的八种翻译策略并非可简单归结为遵循描写翻译学所提出的"充分性"和"可接受性"两端的翻译原则,而是分布于两端之间的连续轴上,呈现翻译策略的"连续轴规律"。当汉语比喻的喻体形象及喻义能够在目标语中得到接受和理解时,其译文就体现出"充分性"特征;反之,如果不能被认同接受时,译者要么更改喻体,要么删除喻体只译出喻义,其译文就体现出"可接受性"特征;多数情况下汉语比喻的喻体形象须经过译者适当调适后才能被目标语系统所接受,这时候译本就呈现出相应的中间状态,而这种中间状态所涉及的复杂性远远超过连续轴的两端。由此可见,中国文学经典作品翻译策略的复杂性并非早期译论的比喻翻译三分法模式,或纽马克的比喻翻译七分法模式,或图里的比喻翻译六分法模式可以全面归结,也并非"直译"或"意译"、"形似"或"神似"、"形式对等"或"功能对等"、"归化"或"异化"等二元式译论可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檀香刑》 葛浩文英译本 比喻 翻译策略 “连续轴规律”
原文传递
英汉动物隐喻的认知比较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亚蕾 柳淑英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24-27,共4页
在人类文化历史形成过程中,动物和人的联系紧密。在英汉语言中有着极为丰富的动物词汇,其隐喻涵义也相当丰富。对一些常见动物隐喻的认知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英汉动物隐喻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这种认知比较分析有利于丰富人们对不同语言文... 在人类文化历史形成过程中,动物和人的联系紧密。在英汉语言中有着极为丰富的动物词汇,其隐喻涵义也相当丰富。对一些常见动物隐喻的认知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英汉动物隐喻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这种认知比较分析有利于丰富人们对不同语言文化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英汉文化 动物 共性 个性
下载PDF
隐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明琴 《平原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48-49,共2页
隐喻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是语言与文化联系最紧密的部分,许多深层文化内容(如人生观、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通过隐喻来表达和继承.
关键词 隐喻 文化性 语言文化 互动性
下载PDF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网络隐喻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非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5期55-60,共6页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网络隐性传播的主要表现有文字隐喻、影像隐喻、游戏隐喻等,具有鲜明的隐匿性、去中心化以及传播途径多样化等特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网络隐喻的实质是攫取网络市场资源,进行网络政治动员、意识形态渗透和文化征服。为...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网络隐性传播的主要表现有文字隐喻、影像隐喻、游戏隐喻等,具有鲜明的隐匿性、去中心化以及传播途径多样化等特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网络隐喻的实质是攫取网络市场资源,进行网络政治动员、意识形态渗透和文化征服。为铸牢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网络传播的铜墙铁壁,就要大力推进唯物史观的网络教育,培养充满正能量的网络舆论领军人物,加强网络生态管控,以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义 网络传播 隐喻 文字隐喻 意识形态话语权 网络舆论 网络生态
下载PDF
基于意象图式编码的交互隐喻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肖亦奇 何人可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62-166,共5页
目的意象图式是关于人类共有的涉身经验的哲学假设,多被用于揭示隐藏在语言中的认知现象,旨在描述一种用意象图式去隐喻化地释读用户的需求或行动,再将其表现为界面与交互的设计方法。方法阐述了意象图式介入情境化设计所需的编码策略... 目的意象图式是关于人类共有的涉身经验的哲学假设,多被用于揭示隐藏在语言中的认知现象,旨在描述一种用意象图式去隐喻化地释读用户的需求或行动,再将其表现为界面与交互的设计方法。方法阐述了意象图式介入情境化设计所需的编码策略以及设计流程的框架,以对应的案例支持该方法所涉及的步骤与措施。结论通过陈述相关的设计应用,检验了该方法的实践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图式 交互隐喻 文本编码 设计方法
下载PDF
基于《诗经》中意象图式的隐喻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薇 《设计》 2022年第20期84-87,共4页
研究意象图式理论在《诗经》中的隐喻设计表达,归纳意象符号和隐喻修辞的特征,为自然意象审美融入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产品设计借鉴。分析《诗经》中自然文化符号的隐喻特征,梳理意象图式的设计流程,提取与“桃”有关的文化因子,归... 研究意象图式理论在《诗经》中的隐喻设计表达,归纳意象符号和隐喻修辞的特征,为自然意象审美融入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产品设计借鉴。分析《诗经》中自然文化符号的隐喻特征,梳理意象图式的设计流程,提取与“桃”有关的文化因子,归纳“桃”文化的意象特征,即象征意象因子、情感意象因子和女性意象因子。检验设计方法的实践可行性。为与诗歌相关的文化创意提供参考,提升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的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图式 隐喻设计 诗经 文化因子
下载PDF
Resonance From the Past to the Future:Mythological Metaphors in Chinese Science Fiction Films
19
作者 Chen Yue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24年第2期112-120,共9页
This paper is centered on the extent to which contemporary Chinese science fiction is related to ancient Chinese mythologies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scholarly discussion and how these ancient mythologies are utilize... This paper is centered on the extent to which contemporary Chinese science fiction is related to ancient Chinese mythologies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scholarly discussion and how these ancient mythologies are utilized specifically in the futuristic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ese science fiction.By referring to academic dialogues,this paper argues that ancient mythologies can be recreated in modern science fiction and create modern mythologies in futuristic narratives to present or deal with modern human fears.Based on this argument,this paper then continues to explore what kinds of modern mythologies science fiction might deliver.The Chinese film The Wandering Earth(2019)will be discussed in terms of its mythological symbols and metaphors.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approach through which to reconnect past stories with futuristic narratives and builds a frame in which to contextualize ancient mythologie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THOLOGY science fiction films China The Wandering Earth metaphors
下载PDF
隐喻思维与语义演变 被引量:2
20
作者 赖祎华 闻俊红 欧阳友珍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9-152,共4页
语义的演变主要发生在词汇平面上。传统的词汇语义学在谈论词义演变的原因时,更多地将它归于历史的、社会的因素。认知词汇语义学则认为其内因来源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思维。隐喻是人们形成语言和思维的基础。语义的演变正是反映了人类... 语义的演变主要发生在词汇平面上。传统的词汇语义学在谈论词义演变的原因时,更多地将它归于历史的、社会的因素。认知词汇语义学则认为其内因来源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思维。隐喻是人们形成语言和思维的基础。语义的演变正是反映了人类认知的这种隐喻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认知 语义演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