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汉族群体肺癌易感性相关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梁戈玉 浦跃朴 尹立红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4-588,共5页
为了探讨南京汉族群体肺癌易感性相关基因,我们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PCR—RFLP技术检测了152对肺癌和健康对照的CYP1A1、CYP2E1、GSTM1、GSTT1、GSTP1、mEH和NQO1基因的基因型并分析其与肺癌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携带CYP1A1突变基因... 为了探讨南京汉族群体肺癌易感性相关基因,我们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PCR—RFLP技术检测了152对肺癌和健康对照的CYP1A1、CYP2E1、GSTM1、GSTT1、GSTP1、mEH和NQO1基因的基因型并分析其与肺癌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携带CYP1A1突变基因型(wt/mt和mt/mt)的个体明显增加患肺鳞癌的风险(OR=2 31,95%CI=1.23 4.36);GSTT1(-)基因型可使肺癌发生的风险增加2.06倍(95%CI=1.30 3.24);具有NQO1wt/mt与mt/mt基因型者发生肺癌的风险也有所增高(OR=1.66,95CI%=1.01 2.74);CYP1A1突变基因型与GSTT1缺失基因型、CYP1A1突变基因型与NQO1突变基因型对肺癌的发生存在协同作用,同时具有两种易感基因型的个体更容易发生肺癌。研究结果表明,CYP1A1、GSTT1、NQO1基因可能与南京汉族群体肺癌遗传易感性有关,基因型之间的联合检测更有助于高危人群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代谢酶基因 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下载PDF
三氯乙烯对肝细胞代谢酶基因与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徐新云 刘月峰 +7 位作者 柯跃斌 毛吉炎 袁建辉 周丽 杨淋清 杨细飞 黄海燕 洪文旭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1年第5期349-352,共4页
目的:探讨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对人L02肝细胞代谢酶基因CYP1A2、CYP3A4、CYP2E1和凋亡基因BAX、BAD、Bcl-2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以1%二甲亚砜(DMSO)为溶剂对照,用不同浓度TCE(0.25、0.5、1.0和2.0mmol/L)染毒L02肝细... 目的:探讨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对人L02肝细胞代谢酶基因CYP1A2、CYP3A4、CYP2E1和凋亡基因BAX、BAD、Bcl-2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以1%二甲亚砜(DMSO)为溶剂对照,用不同浓度TCE(0.25、0.5、1.0和2.0mmol/L)染毒L02肝细胞24h,另外用同一浓度1.0mmol/L TCE染毒细胞3~24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技术检测L02肝细胞中CYP1A2、CYP3A4、CYP2E1和凋亡基因BAX、BAD、Bcl-2 mRNA的表达。结果:不同剂量TCE染毒后CYP1A2、CYP3A4、CYP2E1 mRNA表达明显上升,CYP1A2升高36%~726%,CYP3A4升高56%~525%,CYP2E1升高15%~9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凋亡基因BAX、BAD、Bcl-2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用1.0mmol/L TCE染毒3~24h,同样发现肝代谢酶基因和凋亡基因表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TCE可诱导L02肝细胞中代谢酶基因及凋亡基因表达变化,肝代谢酶基因和凋亡基因可能在TCE对肝细胞毒性效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乙烯 L-02肝细胞 代谢酶 凋亡基因
下载PDF
药用植物苯乙醇苷类代谢及其代谢基因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祖夏 王路昊 +1 位作者 尹崇鑫 乔枫 《青海农林科技》 2024年第4期45-51,共7页
苯乙醇苷类是许多药用植物的主要成分之一,目前从药用植物中分离出200多种苯乙醇苷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药物活性成分,表现出护肝、抗菌消炎、抗氧化、保护心肌等多种药理功能。结合近年国内外研究,以药用植物中苯乙醇苷代谢... 苯乙醇苷类是许多药用植物的主要成分之一,目前从药用植物中分离出200多种苯乙醇苷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药物活性成分,表现出护肝、抗菌消炎、抗氧化、保护心肌等多种药理功能。结合近年国内外研究,以药用植物中苯乙醇苷代谢途径及其相关酶基因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深入理解这些酶基因对苯乙醇苷化合物代谢物积累的调节作用,为苯乙醇苷类成分积累与调控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醇苷类成分 生物合成途径 代谢酶基因 生物学功能
下载PDF
多重连接依赖性单核苷酸多态性复合分析技术的建立及其在乳腺癌化疗药物相关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唐金海 赵建华 +3 位作者 吴建中 陆建伟 潘立群 许芝银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8-113,共6页
目的探讨由耐热连接酶介导的、基于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连接技术的多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检测方法,在分析与乳腺癌化疗药物相关的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个与紫杉类、蒽环类和环磷酰胺代谢相关的... 目的探讨由耐热连接酶介导的、基于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连接技术的多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检测方法,在分析与乳腺癌化疗药物相关的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个与紫杉类、蒽环类和环磷酰胺代谢相关的酶基因SNP位点,利用SNP分型检测方法对126例乳腺癌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分型柃测,观察其多态性分布,并分析SNP与乳腺癌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所建方法的检测下限为6.25ng基因组DNA,连接产物在测序仪上各荧光检测峰的峰位精确,与预期大小基本一致(偏差范围0.08~0.69bp;x^-=0.31bp,s=0.18bp);随机抽取8份样本进行重复检测并测序验证,结果均完全一致。10个SNP位点在乳腺癌患者中均存在不同频率的多态性,其中GSTP1基因型和GSTM1基因型的组合与以蒽环类为基础的化疗疗效相关(P=0.037),低GSTs活性组(GSTP1携带突变型+GSTM1缺失型)患者的疗效最好,有效率为85.7%;GSTM1基因型及其与GSTP1和(或)CYP3A5*3基冈型的组合与以紫杉醇为基础的化疗疗效相关(均P〈0.05),低GSTs活性组和药物慢代谢组(低GSTs活性组+CYP3A5*3携带野生型)均具有更好的疗效,有效率均为100.0%。结论所建方法特异性和重复性好,可用于多基因多SNP位点的复合检测。SNP组合对于预测化疗疗效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态现象 代谢酶基因 乳腺肿瘤
原文传递
叶酸代谢酶基因多态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坤 宋亮 +3 位作者 金明娟 范春红 蒋沁婷 俞维萍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29-432,共4页
目的研究叶酸代谢酶基因多态MTHFRC677T、MTHFRA1298C、MTRA2756G和MTRRA66G及其联合作用与结直肠癌(CR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140例CRC患者和343例正常对照者的叶酸代谢酶基因多态,采用非条件... 目的研究叶酸代谢酶基因多态MTHFRC677T、MTHFRA1298C、MTRA2756G和MTRRA66G及其联合作用与结直肠癌(CR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140例CRC患者和343例正常对照者的叶酸代谢酶基因多态,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和似然比检验,分析各多态及其联合作用与CRC的关系。结果MTR2756G等位基因携带者患CRC的风险是野生型纯合子(AA)的2倍(95% CI为1.22~3.40)。与同时是MTHFR1298AA和MTR2756AA基因型者相比,同时是MTHFRl298AA和MTR2756AG/GG基因型者患CRC的风险显著升高(OR=2.57,95%CI为1.42~4.65),两者之间存在联合作用(P=0.04)。结论MTR2756G等位基因可能是CRC的危险因素,MTHFRA1298C和MTRA2756G之间存在联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代谢酶基因多态 MTHFRC677T MTHFRAl298C MTRA2756G MTRRA66G 结直肠癌 CRC易感性
原文传递
α-硫辛酸对滩羊肌纤维类型和肉品质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 被引量:5
6
作者 罗玉龙 剧柠 +3 位作者 常江 葛芮瑄 赵亚亚 张桂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3-341,共9页
为研究α-硫辛酸对滩羊股二头肌肌纤维特性和肉品质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该试验选取初始质量为(20.64±1.15)kg的4月龄健康滩羊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和α-硫辛酸组(基础日粮中添加600 mg/kgα-硫辛酸),饲喂试验预试期7 d,... 为研究α-硫辛酸对滩羊股二头肌肌纤维特性和肉品质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该试验选取初始质量为(20.64±1.15)kg的4月龄健康滩羊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和α-硫辛酸组(基础日粮中添加600 mg/kgα-硫辛酸),饲喂试验预试期7 d,饲喂期60 d。以股二头肌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肉品质、肌纤维特性、能量代谢酶活性和调控肌纤维类型转化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探究α-硫辛酸对滩羊肌纤维特性和肉品质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结果表明:α-硫辛酸显著提高了滩羊的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P<0.01),降低了料肉比(Feed Conversion Ratio,FCR)(P<0.01)、羊肉的b*值(P<0.01)、剪切力值(P<0.01)、失水率(Water loss rate)(P<0.05);肌纤维分析结果显示α-硫辛酸显著提高了IIA肌纤维比例(P<0.05),降低IIB型肌纤维比例(P<0.01);α-硫辛酸显著增强了肌肉中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P<0.01)和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活力(P<0.05),降低了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活力(P<0.01)。此外,α-硫辛酸显著提高了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2(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α2,AMPKα2)(P<0.0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alpha,PGC-1α)(P<0.01)、肌细胞增强因子2(Myocyte Enhancer Factor 2C,MEF2C)(P<0.05)和核呼吸因子1(Nuclear respiratory factor 1,NRF1)(P<0.05)基因表达量,并显著激活了AMPK酶活性(P<0.01)。综上所述,日粮添加α-硫辛酸可能通过激活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提高AMPKα2、PGC-1α、MEF2C和NRF1基因表达量促进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合成,增强肌肉的氧化代谢能力,促进滩羊的肌纤维类型发生转化,进而改善滩羊的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控制 滩羊 Α-硫辛酸 肌纤维特性 能量代谢酶 肌纤维调控基因
下载PDF
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含量及肝代谢酶基因表达水平的测定 被引量:3
7
作者 隆岚 刘国红 万彦彬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33-1235,1266,共4页
目的探讨三氯乙烯(TCE)药疹样皮炎患者血中微量元素和肝代谢酶基因表达水平改变。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中Ca,Mg,Fe和P等微量元素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技术检测外周血中CYP1... 目的探讨三氯乙烯(TCE)药疹样皮炎患者血中微量元素和肝代谢酶基因表达水平改变。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中Ca,Mg,Fe和P等微量元素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技术检测外周血中CYP1A2,CYP2E1,CYP3A4和CYP2C9 mRNA表达水平。结果 TCE皮炎患者血清Ca水平下降明显,治疗后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e含量病例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水平病例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治疗后恢复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g含量变化不大,稍有下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E皮炎患者外周血肝代谢酶CYP1A2,CYP2E1,CYP3A4和CYP2C9 mRNA表达水平均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氯乙烯可导致体内微量元素含量变动和肝代谢酶基因表达水平改变,提示某些微量元素和肝代谢酶基因可能参与TCE的毒性代谢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乙烯 药疹样皮炎 微量元素 肝代谢酶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不同白粉病抗性甜瓜材料叶片组织病理学及接种后ROS代谢相关酶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高鹏 徐楠 +4 位作者 张曼琳 刘泰 丁卓 崔浩楠 张泰峰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4-53,共10页
为探究甜瓜叶片形态结构及ROS代谢相关酶基因表达与白粉病抗性之间关系,选择两份抗病和两份感病材料,分析叶片结构和表皮细胞紧密度在不同材料间差异,白粉菌侵染后不同材料ROS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及CAT、SOD、POD基因表达量变化。结果表... 为探究甜瓜叶片形态结构及ROS代谢相关酶基因表达与白粉病抗性之间关系,选择两份抗病和两份感病材料,分析叶片结构和表皮细胞紧密度在不同材料间差异,白粉菌侵染后不同材料ROS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及CAT、SOD、POD基因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与白粉病抗性显著相关的是叶片结构紧密程度以及表皮细胞排列方式;甜瓜叶片接种白粉菌后,高抗材料M4-125可明显观察到细胞积累大量H2O2,且抗病材料SOD和POD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表明不同材料抗白粉病能力与叶片组织及ROS代谢相关酶密切相关。qRT-PCR结果表明,高抗材料M4-125在接种白粉菌后,其ROS代谢相关酶基因表达模式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白粉病 叶片结构 抗性 ROS代谢酶编码基因
下载PDF
中华按蚊代谢抗性相关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庄松阳 王琰 +6 位作者 周秋明 袁浩 董昊炜 白洁 李翔宇 彭恒 马雅军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623-627,653,共6页
目的测定中华按蚊现场样本的宏基因组,分析代谢解毒酶相关基因的多态性。方法在山东济宁曹县和北湖区用人帐诱捕采集按蚊,基于形态和分子特征鉴定确认蚊种,进行宏基因组Illumina测序。从NCBI数据库下载属于CYP450s、GSTs和Coe基因家族... 目的测定中华按蚊现场样本的宏基因组,分析代谢解毒酶相关基因的多态性。方法在山东济宁曹县和北湖区用人帐诱捕采集按蚊,基于形态和分子特征鉴定确认蚊种,进行宏基因组Illumina测序。从NCBI数据库下载属于CYP450s、GSTs和Coe基因家族的中华按蚊8个代谢解毒酶基因序列。应用DNASTAR将宏基因组测序结果与代谢解毒酶相关基因序列进行对比,在SeqMan Pro软件上分别进行读取和SNP分析,根据开放阅读框确定SNP的位置,并判别其为同义突变SNP或非同义突变SNP。结果分子鉴定的山东济宁曹县和北湖区中华按蚊样本分别为31只和12只,分为2组进行宏基因组测序。Illumina测序每组样本产生的reads数近200 Mb,平均长度101 bp,GC含量平均为41%(曹县)和42%(北湖区),mapping到8个代谢解毒酶基因序列上的reads数为391~2810条,每个位点的平均覆盖度的范围为23.72~144.93。本研究中华按蚊8个代谢抗性基因共有135个SNP位点,其中109个导致同义突变,占80.74%,26个非同义突变SNP位点(19.26%);每Kb的SNPs位点数为8.73~29.94;非同义突变SNPs在密码子的位置主要是第1位,占50.00%(13/26),第2位和第3位分别占26.92%(7/26)和23.08%(6/26)。结论Illumina测序获得中华按蚊宏基因组序列中代谢抗性相关基因具有相当程度的多态性,可为进一步研究中华按蚊的抗性分子机制提供重要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按蚊 代谢抗性相关基因 多态性
原文传递
CYP2E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代蓉 周清华 +4 位作者 郭占林 袁天柱 朱文 王艳萍 陈晓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231-1234,共4页
目的研究CYP2E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四川汉族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150例中国四川汉族肺癌患者和152例健康人的CYP2E1基因RsaⅠ/PstⅠ和DraⅠ多态性的分布频率,并分析了这两种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四川... 目的研究CYP2E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四川汉族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150例中国四川汉族肺癌患者和152例健康人的CYP2E1基因RsaⅠ/PstⅠ和DraⅠ多态性的分布频率,并分析了这两种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四川汉族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与吸烟在肺癌易感性中的交互作用。结果①CYP2E1基因RsaⅠ/PstⅠ和DraⅠ多态基因型分布频率在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Х^2=3.186,P=0.203和Х^2=1.756,P=0.416);②按照吸烟因素分层,携带c1/c1基因型的不吸烟个体较携带突变基因型的个体肺癌风险显著增加(OR=2.453,95%CI=1.140~5.276,P=0.022);③与携带至少1个突变c2基因型的个体比较,携带c1/c1基因型的个体患肺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OR=2.440,95%CI=1.235~4.820,P=0.01);④没有发现DraⅠ多态性与肺癌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结论①CYP2E1的c1/c1基因型为中国四川汉族人群肺癌易感基因型;②RsaⅠ/PstⅠ多态性与中国四川汉族人群患肺腺癌的风险显著相关;③DraⅠ多态性与中国四川汉族人群肺癌风险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代谢酶基因 CYP2E1
下载PDF
代谢酶基因CYP1A1、GSTM1和广西人群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雪 唐国都 +5 位作者 姜海行 黄杰安 谭至柔 梁志海 周洁 陆云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代谢酶基因C Y P 1A1和G STM 1多态性与广西人群胃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 R技术检测广西地区121例胃癌患者和138例健康人的C Y P 1A1基因M SP1多态性和G STM 1基因多态性的分布频率,分析其与广西地区胃癌遗传易... 目的探讨代谢酶基因C Y P 1A1和G STM 1多态性与广西人群胃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 R技术检测广西地区121例胃癌患者和138例健康人的C Y P 1A1基因M SP1多态性和G STM 1基因多态性的分布频率,分析其与广西地区胃癌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及交互作用。结果 C Y P 1A1、M SP1 3种基因型(m 1/m 1、m 1/m 2、m 2/m 2)分布频率在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901,P=0.342)。胃癌组G STM 1(-)基因型频率(54.5%)显著高于对照组(39.1%)(χ2=6.140,P=0.013)。携带G STM 1(-)基因型的个体患胃癌的风险是携带G STM 1(+)基因型个体的2.13倍(95%C I=1.079~1.831,P=0.013)。与同时携带G STM 1(+)和C Y P 1A1 M SP1 m 1/m 1的个体比较,同时携带G STM 1(-)和C Y P 1A1 M SP1突变m 2基因型的个体患胃癌的O R为2.327(95%C I=1.110~4.2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结论单独的C Y P 1A1基因M SP1多态性与广西人群胃癌易感性无明显相关。G STM 1(-)基因型增加广西人群患胃癌的风险。G STM 1(-)基因型与C Y P 1A1 m 2突变基因型联合显著增加广西人群的胃癌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遗传易感性 代谢酶基因 CYP1A1 GSTM1
下载PDF
代谢酶基因CYP 1A1与广西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雪 唐国都 +5 位作者 姜海行 黄杰安 谭至柔 梁志海 周洁 陆云飞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04-306,共3页
目的探讨代谢酶基因CYP 1A1MSP1多态性与广西地区汉族、壮族人群胃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广西地区汉族、壮族人群中121例胃癌患者和138例健康人CYP1A1MSP1多态性的分布频率,分析其与广西地区汉族、壮族人群... 目的探讨代谢酶基因CYP 1A1MSP1多态性与广西地区汉族、壮族人群胃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广西地区汉族、壮族人群中121例胃癌患者和138例健康人CYP1A1MSP1多态性的分布频率,分析其与广西地区汉族、壮族人群胃癌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及与吸烟、饮酒在胃癌易感性中的相互作用。结果 (1)CYP 1A1MSP1三种基因型(m1/m1、m1/m2、m2/m2)分布频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01,P=0.342);(2)携带CYP1A1MSP1突变m2基因型的个体较携带m1/m1基因型的个体患胃癌的风险增加(OR=1.50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2)。结论单独的CYP 1A1基因MSP1多态性与广西地区汉族、壮族人群胃癌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遗传易感性 代谢酶基因 CYP 1A1
下载PDF
CYP 1A1基因Msp1多态性与广西壮族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
13
作者 黄雪 谭至柔 张瑜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代谢酶基因CYP 1A1 Msp1多态性与广西地区壮族人群结直肠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广西地区壮族人群中130例结直肠癌患者和100例健康人的CYP 1A1 Msp1多态性的分布频... 目的探讨代谢酶基因CYP 1A1 Msp1多态性与广西地区壮族人群结直肠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广西地区壮族人群中130例结直肠癌患者和100例健康人的CYP 1A1 Msp1多态性的分布频率,以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对年龄、性别、吸烟及饮酒状况进行校正后计算优势比(OR)及95%CI。结果 CYP 1A1 Msp1 3种基因型(m1/m1、m1/m2、m2/m2)分布频率在结直肠癌组分别为42.1%、43.7%和14.2%,在正常对照组分别为40.8%、45.7%和13.5%,两组间的频率分布在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状况调整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CYP 1A1Msp1突变m2基因型的个体较携带m1/m1基因型的个体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OR=1.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按照吸烟因素分层后,这种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一基因CYP 1A1 Msp1位点多态性与广西地区壮族人群结直肠癌易感性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基因多态 代谢酶基因 CYP1A1
下载PDF
代谢酶基因GSTM1和广西人群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14
作者 黄雪 陆云飞 +3 位作者 解乃昌 张海天 宁宗 谭至柔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代谢酶基因GSTM1多态性与广西地区人群胃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技术检测广西地区121例胃癌患者和138例健康人的GSTM1基因多态性的分布频率,分析其与广西地区胃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与吸烟、饮酒在胃癌... 目的探讨代谢酶基因GSTM1多态性与广西地区人群胃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技术检测广西地区121例胃癌患者和138例健康人的GSTM1基因多态性的分布频率,分析其与广西地区胃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与吸烟、饮酒在胃癌易感性中的交互作用。结果胃癌组GSTM1(-)基因型频率(54.5%)显著高于对照组(39.1%)(χ2=6.140,P=0.013)。携带GSTM1(-)基因型的个体患胃癌的风险是携带GSTM1(+)基因型个体的2.13倍(95%CI=1.079-1.831,P=0.013)。在吸烟者中,携带GSTM1(-)基因型的个体较携带GSTM1(+)基因型的个体患胃癌的风险明显增加(OR=3.247,95%CI=1.067-2.328,P=0.015)。其增加程度远远高于总的胃癌风险(OR=2.129)。在饮酒者中,携带GSTM1(-)基因型的个体较携带GSTM1(+)基因型的个体患胃癌的风险亦明显增加(OR=3.117,95%CI=1.020-2.863,P=0.033)。其增加程度远远高于总的胃癌风险(OR=2.129)。结论GSTM1(-)基因型显著增加广西地区人群患胃癌的风险,且显著增加吸烟、饮酒者患胃癌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代谢酶基因 GSTM1
下载PDF
Meta-analysis of ADH1B and ALDH2 polymorphisms and esophageal cancer risk in China 被引量:6
15
作者 Guo-Hong Zhang Bo Huang Rui-Qin Ma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47期6020-6025,共6页
AIM: To evaluate whether alcohol dehydrogenase-1B (ADH1B) His47Arg and aldehyde dehydrogenase-2 (ALDH2) Glu487Lys polymorphism is involved in the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 risk in Chinese Han populatio... AIM: To evaluate whether alcohol dehydrogenase-1B (ADH1B) His47Arg and aldehyde dehydrogenase-2 (ALDH2) Glu487Lys polymorphism is involved in the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 risk in Chinese Han population. METHODS: Seven studies of ADH1B and ALDH2 genotypes in Chinese Han population in 1450 cases and 2459 controls were included for meta-analysis. Stratified analyses were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genealcohol and gene-gene interaction with ESCC risk. Potential sources of heterogeneity between studies were explored, and publication bias was also evaluated. RESULTS: Individuals with ADH1B arginine (Arg)/Arg genotype showed 3.95-fold increased ESCC risk in the recessive genetic model [Arg/Arg vs Arg/histidine (His) + His/His: odds ratio (OR) = 3.95, 95% confidence in- terval (CI): 2.76-5.67]. Signif icant association was found in the dominant model for ALDH2 lysine (Lys) allele [glutamate (Glu)/Lys + Lys/Lys vs Glu/Glu: OR = 2.00,95% CI: 1.54-2.61]. Compared with the non-alcoholics, Arg/Arg (OR = 25.20, 95% CI: 10.87-53.44) and Glu/ Lys + Lys/Lys (OR = 21.47, 95% CI: 6.44-71.59) were found to interact with alcohol drinking to increase the ESCC risk. ADH1B Arg+ and ALDH2 Lys+ had a higher risk for ESCC (OR = 7.09, 95% CI: 2.16-23.33). CONCLUSION: The genetic variations of ADH1B His47Arg and ALDH2 Glu487Lys are susceptible loci for ESCC in Chinese Han population and interact substantially with alcohol consumption. The individuals carrying both risky genotypes have a higher baseline risk of ES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ophageal cancer Alcohol metabolizing enzyme genes Polymorphism Susceptibility
下载PDF
不同精粗比日粮对舍饲育肥牦牛组织中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俊杰 何生平 +4 位作者 夏振海 陈芳慧 姜强 张威 蔡亚非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39,共7页
旨在通过对舍饲育肥牦牛饲喂不同精粗比日粮,探究其对牦牛体内组织脂肪代谢的影响。选取15头平均体重130.4 kg、年龄2~3岁的健康阉牦牛,随机分为精粗比为3∶7(A组)、5∶5(B组)和7∶3(C组)3个组,每组5头。饲喂90 d。试验最后一天进行屠宰... 旨在通过对舍饲育肥牦牛饲喂不同精粗比日粮,探究其对牦牛体内组织脂肪代谢的影响。选取15头平均体重130.4 kg、年龄2~3岁的健康阉牦牛,随机分为精粗比为3∶7(A组)、5∶5(B组)和7∶3(C组)3个组,每组5头。饲喂90 d。试验最后一天进行屠宰,分别取肝脏、十二指肠和皮下脂肪组织,通过酶联免疫(ELISA)技术和荧光定量PCR(RT-PCR)法对脂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进行分析。结果:与A组和B组相比,C组牦牛肝脏、十二指肠和皮下脂肪组织中,脂质合成酶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酯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和脂肪酸合成酶(FASN)酶活性及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A组和B组相比,C组牦牛肝脏、十二指肠和皮下脂肪组织中,脂肪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酯酰辅酶A氧化酶(ACO)、肉碱酯酰辅酶A转移酶1(CPT-1)和肉碱酯酰辅酶A转移酶2(CPT-2)酶活性及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脂质合成酶与脂肪酸氧化酶的酶活性和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在肝脏、十二指肠和皮下脂肪组织中的表达趋势一致。结论:日粮精粗比为7∶3时能更好地促进青海地区舍饲育肥牦牛体内脂肪的形成与沉积,达到快速育肥的目的。本试验为青海地区牦牛舍饲日粮的精粗配比改进及牦牛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粗比 舍饲育肥牦牛 脂代谢酶活性 脂代谢相关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