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思聪《思乡曲》创作中民族化的表现手法 |
周临舒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
2009 |
10
|
|
2
|
旋律学研究的范式性个案——“西北高原汉族音乐文化区民歌系统化综合研究”前言 |
李玫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
2017 |
5
|
|
3
|
白茆山歌结构规律的计算机分析 |
王小龙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05 |
4
|
|
4
|
论约翰·菲尔德夜曲的艺术特色——以《降B大调第五号夜曲》为例 |
孙祖洪
|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
2010 |
4
|
|
5
|
论钢琴曲《二泉映月》的音乐特征 |
于立刚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2
|
|
6
|
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之音乐美 |
崔逢春
|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
2008 |
4
|
|
7
|
论学生即兴伴奏能力的提高 |
马蕊
|
《安阳工学院学报》
|
2010 |
2
|
|
8
|
许林和他的小号独奏曲《故事曲》 |
田野
|
《北方音乐》
|
2010 |
1
|
|
9
|
20世纪中国儿童钢琴曲的创作特征 |
魏莲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0
|
蒙古族民歌旋律发展探微——以—段体中的两乐句结构为例 |
杨玉蓉
|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
2012 |
2
|
|
11
|
论哈萨克族民歌的曲式结构特征 |
王建
|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
2014 |
2
|
|
12
|
福州十番音乐的艺术特色探析 |
刘毅云
|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
2019 |
1
|
|
13
|
浅论“花儿”的多样化与散化特性——以《上去高山望平川》为例 |
符译文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14
|
新疆巴音郭勒蒙古族短调民歌旋律形态探析 |
玉梅
|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
2011 |
1
|
|
15
|
金湘歌剧《杨贵妃》中“杨贵妃”主题的回旋性贯穿 |
唐贤美
|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
2020 |
0 |
|
16
|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艺术特征 |
沈春雷
|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20 |
0 |
|
17
|
多姿多彩的民族音画——田联韬教授音乐创作特点探析 |
安鲁新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8
|
钢琴组曲《深藏在心底的歌——长调》创作风格技法探析 |
包乐尔
|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9
|
威尔第歌剧咏叹调《忘记过去的创伤》旋律“音程向位”特征 |
李何
|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
2017 |
0 |
|
20
|
《二泉映月》的演奏分析 |
宁文婷
|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