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2篇文章
< 1 2 1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区域城市化的时空耦合协调发展评价——以环渤海地区城市为例 被引量:313
1
作者 刘浩 张毅 郑文升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05-1817,共13页
处于城市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其土地集约利用的利用强度、利用形式与利用类型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土地利用最佳集约度与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可有效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基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 处于城市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其土地集约利用的利用强度、利用形式与利用类型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土地利用最佳集约度与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可有效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基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交互耦合作用机制,本文构建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定量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并将其分为拮抗、磨合和协调三大阶段9类状态,最后利用ArcGIS9.2对耦合协调发展度进行空间聚类分析,并以环渤海地区27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研究期间内环渤海地区城市耦合协调发展度多处于磨合阶段,没有拮抗阶段,且交互耦合关系随着时间变化而逐渐优化;基于其相对发展状态,环渤海地区城市多处于同步发展状态,滞后发展状态与超前发展状态较少,呈稳定的梭形形态;基于空间聚类系数,城市耦合协调发展度呈先集聚后随机分布,没有空间强极化效应,高值集聚地域为京津冀圈,低值集聚地域则为辽东半岛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城市化 耦合机制 时空协调度 环渤海地区
原文传递
关于旅游城市化问题的初步探讨——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 被引量:177
2
作者 黄震方 吴江 侯国林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0年第2期160-165,共6页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带动 ,城市旅游资源的富集 ,人口、经济的集聚与扩散 ,旅游供需关系的结合 ,旅游者对城市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行为 ,政策的导向 ,旅游业的发展和交通设施的完善等因素 ,导致了旅游城市化现象的产生。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带动 ,城市旅游资源的富集 ,人口、经济的集聚与扩散 ,旅游供需关系的结合 ,旅游者对城市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行为 ,政策的导向 ,旅游业的发展和交通设施的完善等因素 ,导致了旅游城市化现象的产生。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 ,分析了旅游城市化进程中还存在发展思路不明 ,破坏旅游景观和生态环境 ,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城市发展不相适应 ,人口管理比较混乱 ,用地功能分区不明显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城市化 都市连绵区 长江三角洲
下载PDF
光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77
3
作者 许大全 高伟 阮军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17-1234,共18页
1943年Emerson和Lewis报告小球藻光合量子效率对光波长的依赖以来数十年中,人们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光质(波长或光谱构成)效应进行了大量研究,出版了不少关于蓝光或紫外辐射等单色辐射生物学效应的综述文章和论文集,可是迄今还没有见到同... 1943年Emerson和Lewis报告小球藻光合量子效率对光波长的依赖以来数十年中,人们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光质(波长或光谱构成)效应进行了大量研究,出版了不少关于蓝光或紫外辐射等单色辐射生物学效应的综述文章和论文集,可是迄今还没有见到同时涉及多种光质效应的综述文章和书籍。这篇综述简要介绍红、蓝、黄、绿等多种光和红外、紫外辐射的植物生物学效应、生物化学机制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提出一些需要回答的问题,以便认识不同光质效应的分子机制、推广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新型光源和提高作物产量及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 发光二极管 光质 光合作用 生物化学机制 生长发育 作用光谱
原文传递
微波加热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97
4
作者 牟群英 李贤军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38-442,共5页
文章简述了微波加热的发展概况 ,阐述了微波加热的介电损耗机理和微波加热的特性 .从微波加热与解冻、微波干燥、微波改性、微波烧结、微波杀菌等方面 ,介绍了微波加热技术在国内的研究与应用情况 ,指出微波加热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文章简述了微波加热的发展概况 ,阐述了微波加热的介电损耗机理和微波加热的特性 .从微波加热与解冻、微波干燥、微波改性、微波烧结、微波杀菌等方面 ,介绍了微波加热技术在国内的研究与应用情况 ,指出微波加热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今后应重点加强微波与物料间相互作用理论、微波场中物料的传热和传质机制、微波加热工艺与设备、微波加热技术和其他技术的有机结合等方面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微波干燥 微波改性 微波烧结 微波杀菌 谐振腔技术
原文传递
中国村镇建设和农村发展的机理与模式研究 被引量:123
5
作者 屠爽爽 龙花楼 +1 位作者 李婷婷 戈大专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1-147,160,共8页
村镇是城乡地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村镇建设对于实现城乡统筹、促进城乡要素有序流动和乡村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要素—结构—功能"关联的视角,阐述了村镇建设和农村发展的机理;基于农村发展动力源的差异性,将村... 村镇是城乡地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村镇建设对于实现城乡统筹、促进城乡要素有序流动和乡村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要素—结构—功能"关联的视角,阐述了村镇建设和农村发展的机理;基于农村发展动力源的差异性,将村镇建设和农村发展模式划分为外援驱动型、内生发展型和内外综合驱动型三个一级模式。在此基础上,从农村主导功能视角,将其进一步细分为城镇建设带动型、劳务输出带动型、农业专业化和产业化带动型、乡镇工业带动型、乡村文化产业带动型、旅游产业带动型以及专业市场组织型7个二级模式。最后,从统筹城乡发展、稳步开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重构乡村空间格局、加强村镇治理体系建设的角度探讨了村镇建设的创新机制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建设 农村发展 发展机理 发展模式 中国
原文传递
卷积神经网络中的注意力机制综述 被引量:115
6
作者 张宸嘉 朱磊 俞璐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64-72,共9页
注意力机制因其优秀的效果与即插即用的便利性,在深度学习任务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主要着眼于卷积神经网络,对卷积网络注意力机制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主流方法进行介绍,并对其核心思想与实现过程进行提取与总结,同时对每种注意力机... 注意力机制因其优秀的效果与即插即用的便利性,在深度学习任务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主要着眼于卷积神经网络,对卷积网络注意力机制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主流方法进行介绍,并对其核心思想与实现过程进行提取与总结,同时对每种注意力机制方法进行实现,针对同型号辐射源设备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实验与结果分析,并依据主流方法的思想与实验的结果总结并阐述了卷积网络中的注意力机制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机制 卷积神经网络 发展方向
下载PDF
农区专业村的形成与演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106
7
作者 李小建 罗庆 樊新生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1-80,共10页
本文在对专业村的概念以及在农区发展中作用分析的基础上,对专业村成长的影响因素以及形成和演化机理进行剖析,认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农户是专业村形成的核心因素;村庄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传统习惯和经济基础决定着专业村的发展方向;... 本文在对专业村的概念以及在农区发展中作用分析的基础上,对专业村成长的影响因素以及形成和演化机理进行剖析,认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农户是专业村形成的核心因素;村庄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传统习惯和经济基础决定着专业村的发展方向;政府推进、市场、技术和宏观经济环境决定专业村的数量和规模;模仿创新、网络联系、规模经济和分工经济作为专业村形成与演化的机理,始终贯穿于专业村的发展过程之中。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对专业村的培育提出了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村 影响因素 演化机理 农区发展
下载PDF
武器装备的电磁环境效应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98
8
作者 刘尚合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6,共6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磁环境日益复杂,雷电、静电和各种电子对抗装备及电磁脉冲武器等电磁脉冲源产生的电磁辐射场,不仅可对电路和仪器造成干扰或损伤,而且对微电子系统和国防设施亦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国内外研究动态和电磁脉冲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磁环境日益复杂,雷电、静电和各种电子对抗装备及电磁脉冲武器等电磁脉冲源产生的电磁辐射场,不仅可对电路和仪器造成干扰或损伤,而且对微电子系统和国防设施亦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国内外研究动态和电磁脉冲参数、作用机理以及实验研究表明:电磁脉冲,特别是快上升沿的脉冲电磁场,对单片机、GPS系统和含有微电子器件及电爆装置的机电系统,都会造成干扰或损伤.其作用机理可概括为"绝热效应"、"电磁辐射场作用"、"静电场作用"和电流产生的磁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 电磁环境效应 作用机理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81
9
作者 高博禹 彭仕宓 王建波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4年第4期7-11,22,共6页
通过调研 ,将目前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研究分为开发地质学方法 ;油藏工程方法 ;测井方法 ;数值模拟方法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和微观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研究 6个方面。介绍了每个方面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分析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通过调研 ,将目前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研究分为开发地质学方法 ;油藏工程方法 ;测井方法 ;数值模拟方法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和微观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研究 6个方面。介绍了每个方面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分析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研究的发展趋势是继续深入探索开发地质学研究方法 ;综合多学科理论知识 ,探讨新方法 ;“微观”和“宏观”齐头并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 形成与分布 机理 发展趋势 饱和度
下载PDF
我国微生物肥料的研发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95
10
作者 许景钢 孙涛 李嵩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概述了微生物肥料的研发进程、微生物肥料的种类、作用机理,阐述了微生物肥料对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粮食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效果及对抑制病虫害发生、改善土壤环境等方面的作用。讨论了微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 概述了微生物肥料的研发进程、微生物肥料的种类、作用机理,阐述了微生物肥料对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粮食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效果及对抑制病虫害发生、改善土壤环境等方面的作用。讨论了微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旨在为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肥料 研发进程 机理 效果 问题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岩溶隧道突水灾害形成机理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93
11
作者 李术才 王康 +3 位作者 李利平 周宗青 石少帅 柳尚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30,共9页
岩溶隧道突水灾害具有"强突发、高水压、大流量、多类型"等显著特点,其灾变演化过程复杂、动力失稳规律尚不清楚.本文系统提出了不同类型突水灾害的发生条件、判据及安全厚度分析方法,剖析了近期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首先,给... 岩溶隧道突水灾害具有"强突发、高水压、大流量、多类型"等显著特点,其灾变演化过程复杂、动力失稳规律尚不清楚.本文系统提出了不同类型突水灾害的发生条件、判据及安全厚度分析方法,剖析了近期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首先,给出了隧道突水灾害的概念、类型及构成三要素,从系统论角度分析了隧道突水的灾变过程;其次,总结了隧道突水灾害致灾机理、力学模型、失稳判据和最小安全厚度等方面的近期研究成果;最后,从构成三要素角度分析了隧道突水致灾机理方面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与方向,主要有:(1)灾害源固液气三相置换机制与释能模式,(2)突水通道多相物质迁移与流态演化规律,(3)隔水阻泥结构动力灾变演化机理,(4)突水通道破裂形成过程的模拟分析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隧道 突水突泥 力学机理 发展趋势
下载PDF
电磁屏蔽材料的屏蔽原理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66
12
作者 王锦成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2年第7期16-18,12,共4页
介绍了电磁辐射对电子设备、燃料和装备、动物及人的危害性 ,阐述了电磁屏蔽材料的屏蔽原理。介绍了电磁屏蔽材料的发展现状 ,其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表层导电型屏蔽材料以及填充复合型屏蔽材料。
关键词 电磁屏蔽材料 屏蔽原理 研究现状 辐射 危害
下载PDF
加快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普及 被引量:87
13
作者 庞丽娟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8-30,共3页
学前教育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性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公益性。明确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方向与目标,争取到2012年,能实现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的目标;到2015年,实现全国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的目标;到2020年,除西部... 学前教育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性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公益性。明确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方向与目标,争取到2012年,能实现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的目标;到2015年,实现全国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的目标;到2020年,除西部少数地区外,全国能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为此,迫切需要研究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学前教育发展思路与机制,明确"政府主导"职责,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办园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教育体系 学前教育 农村学前教育 机制 发展思路
原文传递
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探析 被引量:71
14
作者 宋玉兰 陈彤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B06期205-208,共4页
结合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农业产业集群概念,指出农业资源禀赋差异、合作需求、规模经济以及路径依赖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因素,说明了农业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独特的产业组织形式,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在提升整个农业... 结合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农业产业集群概念,指出农业资源禀赋差异、合作需求、规模经济以及路径依赖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因素,说明了农业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独特的产业组织形式,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在提升整个农业产业竞争力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形成机制 农业产业化发展 产业竞争力 产业发展 农业资源 规模经济 组织形式 新形式
下载PDF
不同煤阶煤层气吸附、解吸特征差异对比 被引量:76
15
作者 陈振宏 王一兵 +1 位作者 宋岩 刘洪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32,共3页
研究煤层气吸附、解吸特征差异,是揭示煤层气成藏机理及高效开发煤层气的基础。高、低煤阶煤层气藏吸附、解吸特征受煤储层物性差异的控制,呈现出显著差别,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基本上处于空白。利用煤层气成藏物理模拟及热变模拟实验等手... 研究煤层气吸附、解吸特征差异,是揭示煤层气成藏机理及高效开发煤层气的基础。高、低煤阶煤层气藏吸附、解吸特征受煤储层物性差异的控制,呈现出显著差别,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基本上处于空白。利用煤层气成藏物理模拟及热变模拟实验等手段,研究了高、低煤阶煤层气吸附、解吸特征的根本性差异,并深入剖析了该差异的形成机制。结果显示:高煤阶煤层气藏吸附平衡时间长且较分散,初期相对解吸百分率与相对解吸速率低;低煤阶煤层气藏吸附平衡时间短而集中,初期相对解吸百分率与相对解吸速率高;其化学分子结构、物理结构及显微组分的差异是导致该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高煤阶煤层气藏解吸效率较低,开发难度较大,低煤阶煤层气藏开发较容易。同时,构造热事件对高煤阶煤储层的改造作用很显著,有助于高煤阶煤层气藏的开发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阶 煤层气 气藏形成 模拟 吸附 解吸 机理 开发
下载PDF
我国主题旅游集群的成长及其空间特征研究 被引量:53
16
作者 聂献忠 张捷 +1 位作者 刘泽华 章锦河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5-68,共4页
主题旅游集群的形成发展,主要是受追求规模经济、游客差异性偏好和要素集聚积极推动的影响。研究分析我国主题旅游集群的成长、扩张及其空间效应,有助于主题旅游集群区决策部门加强系统规划,通过追求技术和表现形式的创新进步,通过政策... 主题旅游集群的形成发展,主要是受追求规模经济、游客差异性偏好和要素集聚积极推动的影响。研究分析我国主题旅游集群的成长、扩张及其空间效应,有助于主题旅游集群区决策部门加强系统规划,通过追求技术和表现形式的创新进步,通过政策环境的改善、空间结构的优化布局以及产业链延伸,从而打造极具竞争力的国际化主题旅游集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旅游集群 成长机制 发展模式 空间效应
下载PDF
地质聚合物的研究与应用发展前景 被引量:77
17
作者 孙道胜 王爱国 胡普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1-65,共5页
地质聚合物是一种新型高性能胶凝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缩聚三维网络结构,使其在众多方面具有高分子材料、水泥和陶瓷等材料的特征。综述了国内外地质聚合物的制备研究及聚合反应机理,概述了地质聚合物具备的性能特点及其在土木工程、快速... 地质聚合物是一种新型高性能胶凝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缩聚三维网络结构,使其在众多方面具有高分子材料、水泥和陶瓷等材料的特征。综述了国内外地质聚合物的制备研究及聚合反应机理,概述了地质聚合物具备的性能特点及其在土木工程、快速修补和有毒废料及放射性废料处理等领域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分析了目前国内地质聚合物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聚合物 聚合反应机理 应用 发展前景
下载PDF
保水剂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新动向 被引量:65
18
作者 杨连利 李仲谨 邓娟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44,共3页
阐述了保水剂的作用机理、类型、性质、制备,介绍了保水剂国内外研究开发情况。结合市场潜力重点探讨了保水剂在各行业的应用及效应,并展望了保水剂的开发动向。
关键词 保水剂 研究进展 作用机理 开发情况 市场潜力 开发动向 国内外
下载PDF
棘球蚴病防治成就及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71
19
作者 温浩 吐尔干艾力·阿吉 +5 位作者 邵英梅 林仁勇 李海涛 吐尔洪江·吐逊 吕国栋 张文宝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66-471,共6页
棘球蚴病已成为影响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传染病,我国为棘球蚴病高发区。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棘球蚴病的手术和药物治疗、基因组学研究、信号转导通路、棘球蚴对中间宿主肝脏增殖与损伤及疫苗研制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在中间宿主的免... 棘球蚴病已成为影响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传染病,我国为棘球蚴病高发区。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棘球蚴病的手术和药物治疗、基因组学研究、信号转导通路、棘球蚴对中间宿主肝脏增殖与损伤及疫苗研制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在中间宿主的免疫诊断和药物治疗,以及终末宿主疫苗的研制方面仍然面临挑战。本文就棘球蚴病的防治在过去取得的成就和目前所面临的挑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分子致病机制 疫苗研制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利用二氧化碳提高原油采收率研究进展 被引量:70
20
作者 谷丽冰 李治平 欧瑾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6-69,共4页
CO2驱油能提高采收率,目前已成为世界三大采油方法(热采、聚合物驱和CO2驱)之一。本文分析了CO2采油的机理、CO2采油的开发方式,并结合CO2采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CO2驱油 机理 开发方式 发展趋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