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杏石甘汤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1
1
作者 黄晓洁 魏刚 +1 位作者 张龙 黄凯伟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10-114,共5页
麻杏石甘汤是张仲景名方,由麻黄、杏仁、石膏和甘草组成,对呼吸系统具有较广泛的药理作用,还能抗流感病毒、抗炎、止咳和调节免疫功能。现代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且具有较好的疗效。根据国内近几年麻杏甘石汤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对其在药理和... 麻杏石甘汤是张仲景名方,由麻黄、杏仁、石膏和甘草组成,对呼吸系统具有较广泛的药理作用,还能抗流感病毒、抗炎、止咳和调节免疫功能。现代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且具有较好的疗效。根据国内近几年麻杏甘石汤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对其在药理和临床应用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杏石甘汤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进展
下载PDF
基于《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指引(试行)》的解读 被引量:47
2
作者 吕文亮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基于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挥部发布《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南)进行解读。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NCP)是急性传染病,大部分患者初期以身热不扬、咳嗽、乏力、纳差、舌苔厚腻为主... 基于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挥部发布《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南)进行解读。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NCP)是急性传染病,大部分患者初期以身热不扬、咳嗽、乏力、纳差、舌苔厚腻为主要症状,该病属于疫病范畴,主要病性为湿毒,属于中医的疫毒,可称之为湿热疫毒。病位在肺脾,基本病机特点为"湿、毒、瘀、闭"。本病是时疫流行的疾病,需要与当令的"四时温病"病证相鉴别。立足点要针对"湿热疫毒"的病理表现及特点,离开了"湿热疫毒"就离开了主要病因。因此,早期虽然有寒湿阻滞,但寒湿化热是常态,发病过程中由湿热疫毒而热、喘、瘀、脱、虚,从病机而论有湿毒、热毒、瘀毒等不同的病性,故治之当不离湿热疫毒,"逐邪为第一要义"。以分消湿热疫毒、宣畅气机为主,把住早期、进展期治疗是减少危重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该指南从广泛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规范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充分利用中医药促进患者康复几个方面在第一版基础上得到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疾病 新型冠状病毒 湿热疫 麻杏石甘汤 藿朴夏苓汤 葶苈大枣泻肺汤 柴胡陷胸汤 达原饮 指南解读
下载PDF
麻杏石甘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风热犯肺证小儿肺炎 被引量:47
3
作者 申冬冬 袁飞 侯江红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9-184,共6页
目的:评价麻杏石甘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风热犯肺证小儿肺炎喘嗽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肺炎喘嗽风热犯肺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麻杏石甘汤组,阿奇霉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组以及麻杏石甘汤结合中医定向透药... 目的:评价麻杏石甘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风热犯肺证小儿肺炎喘嗽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肺炎喘嗽风热犯肺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麻杏石甘汤组,阿奇霉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组以及麻杏石甘汤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组,每组40例。麻杏石甘汤组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进行治疗,阿奇霉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组采用阿奇霉素和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治疗,麻杏石甘汤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组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进行治疗,3组的疗程均为10 d,治疗后,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以及3组在热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以及全胸片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麻杏石甘汤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阿奇霉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组的77.5%(P<0.05);麻杏石甘汤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组治疗后主、次要症状及体征积分分别为(3.90±2.06),(1.88±0.85)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中药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组热退时间为(2.30±0.76)d,与麻杏石甘汤组以及阿奇霉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P<0.01);中药加中医定向透药组以及麻杏石甘汤组咳嗽消失时间分别为(6.15±1.30),(6.25±1.11)d,与阿奇霉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组比较显著缩短(P<0.01);中药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组肺啰音消失时间为(5.20±1.08)d,与其他两组比较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疗效显著,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杏石甘汤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小儿肺炎喘嗽 风热犯肺证
原文传递
麻杏石甘汤联合阿奇霉素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抗炎、促炎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4
4
作者 边红恩 陈团营 单海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77-181,共5页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联合阿奇霉素对小儿支原体肺炎(MPP)患者抗炎、促炎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11月—2016年4月收治的165例MPP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83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MP...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联合阿奇霉素对小儿支原体肺炎(MPP)患者抗炎、促炎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11月—2016年4月收治的165例MPP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83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MPP患儿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联合麻杏石甘汤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98%,对照组为81.7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明显升高,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细胞因子-α(TNF-α)与干扰素-γ(IFN-γ)水平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中CD3+,CD4+以及红细胞C3b受体(RBC-C3bR)水平明显升高,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8+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R)水平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麻杏石甘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MPP患儿疗效显著,可能与其升高抗炎因子,降低促炎因子水平,改善患儿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杏石甘汤 小儿支原体肺炎 抗炎因子 促炎因子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苇茎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痰热蕴肺证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4
5
作者 向茜 熊昕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0-184,共5页
目的:探讨苇茎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痰热蕴肺证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2014年3月—2016年3月,重庆市中医院共收治207例SAP患者,以该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 目的:探讨苇茎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痰热蕴肺证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2014年3月—2016年3月,重庆市中医院共收治207例SAP患者,以该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04例)、对照组(10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此基础上加用苇茎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相关指标,T细胞亚群水平,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为81.5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在退热、咳嗽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在体温,呼吸次数,心率方面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水平,CD4^+/CD8^+均有明显上升,CD8^+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CD3^+,CD4^+水平,CD4^+/CD8^+明显升高,CD8^+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r-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苇茎汤合麻杏石甘汤可以明显改善SAP痰热蕴肺证患者心肺功能与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苇茎汤 麻杏石甘汤 疗效 T淋巴细胞亚群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麻杏石甘汤对流感病毒肺部感染模型肺、结肠组织MCP-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邹莉 何谷良 +8 位作者 卢芳国 李玲 张波 戴冰 魏科 陈山泉 宁毅 胡珏 吴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0-106,共7页
目的:从流感病毒肺部感染模型肺、结肠组织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蛋白表达水平,探讨流行性感冒"肺病及肠"的分子机制与麻杏石甘汤的干预作用。方法:经鼻腔接种建立流感病毒小鼠肺部感染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麻杏石甘汤... 目的:从流感病毒肺部感染模型肺、结肠组织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蛋白表达水平,探讨流行性感冒"肺病及肠"的分子机制与麻杏石甘汤的干预作用。方法:经鼻腔接种建立流感病毒小鼠肺部感染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麻杏石甘汤组和奥司他韦组。经灌胃给药或生理盐水3,7 d后,常规法检测小鼠体质量、肺指数、肺组织和结肠组织病理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肺、结肠组织MC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肺指数显著升高(P〈0.01),给药3,7 d的麻杏石甘汤组肺指数显著下降(P〈0.01)。(2)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结肠组织炎症充血严重,给药3,7 d的麻杏石甘汤组肺、结肠组织炎症明显减轻。(3)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中MC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给药3,7 d的麻杏石甘汤组MC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趋势一致。(4)与正常组比较,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中的模型组结肠组织中MC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给药3,7 d的麻杏石甘汤组MCP-1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差异;(5)麻杏石甘汤对流感病毒肺部感染模型肺指数抑制作用与其对肺、结肠组织MCP-1的蛋白表达水平的调节作用呈正相关。结论:流感病毒肺部感染模型伴有严重的肠组织病理损伤以及肺、肠组织中MCP-1的蛋白表达水平的上升,麻杏石甘汤可能通过调节MCP-1蛋白表达水平而实现抗流感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流行性感冒 “肺病及肠”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 麻杏石甘汤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热壅肺型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7
作者 何鸿烈 叶焰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12期30-32,共3页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千金苇茎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痰热壅肺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痰热壅肺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常规使用抗生素,予解痉平喘、化痰...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千金苇茎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痰热壅肺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痰热壅肺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常规使用抗生素,予解痉平喘、化痰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千金苇茎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口服与穴位贴敷治疗。2组疗程均为7天。观察并记录2组治疗前后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并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疾病总疗效和证候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CT、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PCT、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千金苇茎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较单纯西药可以更好地减轻肺部炎症反应,减少肺部渗出,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痰热壅肺证 中西医结合疗法 千金苇茎汤 麻杏石甘汤 穴位贴敷 降钙素原(PCT) C-反应蛋白(CRP)
原文传递
麻杏石甘汤解热作用量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屈飞 崔艳茹 +3 位作者 徐镜 徐国良 黄丽萍 余日跃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4-187,共4页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对内毒性发热SD大鼠的体温及血浆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量效关系。方法:将66只大鼠随机分为11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剂量1组~剂量9组,每组6只,空白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另10组均采用尾静脉注射...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对内毒性发热SD大鼠的体温及血浆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量效关系。方法:将66只大鼠随机分为11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剂量1组~剂量9组,每组6只,空白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另10组均采用尾静脉注射内毒素的方法制成发热大鼠模型,分别灌胃相应量生理盐水或麻杏石甘汤。观察比较各组体温和6.0 h体温反应指数(TRI6.0)变化,并测定血浆PGE2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麻杏石甘汤剂量1至剂量9能明显降低发热大鼠的最大温差(ΔTmax)和TRI6.0,麻杏石甘汤存在量效关系,且降温效应为多波折曲线。此外,麻杏石甘汤能剂量依赖性降低血浆PGE2水平。结论:不同剂量麻杏石甘汤对内毒素性发热SD大鼠的解热作用为多波折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杏石甘汤 体温 血浆前列腺素E2
原文传递
从中西医不同角度分析麻杏石甘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朱玉 黎玉婷 姚德蛟 《西部中医药》 2020年第4期5-7,共3页
通过现有关于麻杏石甘汤合剂及其中单药的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麻杏石甘汤有祛痰、镇咳、平喘、解热的作用,该方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炎、抗病毒等功效,其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所引发的... 通过现有关于麻杏石甘汤合剂及其中单药的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麻杏石甘汤有祛痰、镇咳、平喘、解热的作用,该方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炎、抗病毒等功效,其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所引发的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其对于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西医理论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麻杏石甘汤 临床症状 药理学
下载PDF
麻杏石甘汤联合西药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钟蒙蒙 李昌崇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联合西药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选取118例肺热壅盛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联合西药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选取118例肺热壅盛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2组均连续治疗7天,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TNF-α、IL-8的变化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9%,对照组总有效率7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气喘、咳嗽、肺部湿啰音和哮鸣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血清中TNF-α、IL-8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血清中TNF-α、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治疗肺热壅盛型喘息性支气管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喘息性支气管炎 肺热壅盛型 麻杏石甘汤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细胞介素-8(IL-8)
原文传递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吕洪波 吕顺武 薛军堂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8期19-21,共3页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胱抑素C(Cys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的影响。方法:选取115例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胱抑素C(Cys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的影响。方法:选取115例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CysC水平、NAP积分,记录2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ysC水平及NAP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1例患者出现腹泻症状并自行缓解,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疗效较好,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血清CysC、NAP水平,且治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温肺热病 痰热壅肺证 麻杏石甘汤 胱抑素C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游伟玲 李晓珍 +1 位作者 张锋 刘胜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6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8例CVA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组和西医组各39例。西医组给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加孟鲁司特咀嚼片口服治疗,中西医组在西医组用药基础...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8例CVA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组和西医组各39例。西医组给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加孟鲁司特咀嚼片口服治疗,中西医组在西医组用药基础上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2组均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4与IL-10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血清IL-4与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4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P<0.01),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P<0.01);中西医组IL-4水平低于西医组(P<0.05),IL-10水平高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组总有效率(94.87%)高于西医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合孟鲁司特咀嚼片治疗CVA的基础上加麻杏石甘汤加味,能有效改善患者的IL-4及IL-10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肺热型 中西医结合疗法 麻杏石甘汤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 孟鲁司特咀嚼片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麻杏石甘汤对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大鼠细菌清除效应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奉云 安然 +9 位作者 王睦天 李修齐 刘威威 赵启亮 刘凯 尹延重 孙宏源 常力 张慧琪 刘旻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12-219,共8页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对铜绿假单胞菌(PA)肺炎大鼠细菌清除效应及炎症因子和中性粒细胞(PMNs)浸润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中西医结合组),每组24只,采用气管滴注法,建立肺炎模...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对铜绿假单胞菌(PA)肺炎大鼠细菌清除效应及炎症因子和中性粒细胞(PMNs)浸润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中西医结合组),每组24只,采用气管滴注法,建立肺炎模型,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西药组肌注头孢他啶,中药组予麻杏石甘汤浓缩煎剂灌胃,中西医结合组采用肌注头孢他啶联合麻杏石甘汤浓缩煎剂灌胃,分4个时点(造模后0、12、24、72 h)处死大鼠,每组每个时点处死6只,取肺组织及腹主动脉血,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肺组织匀浆细菌计数、髓过氧化物酶(MPO)表达、外周血PMNs、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1)造模后各组组内前后时点比较,模型组和药物干预组(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肺部炎症均逐渐改善,肺组织细菌计数均逐渐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2 h时点,药物干预组与模型组比较,肺部炎症均明显改善,肺组织细菌计数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外周血PMNs计数,模型组和西药组呈持续上升趋势,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不同时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肺组织MPO表达量,模型组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药物干预组均呈下降趋势;72 h时点,药物干预组MPO表达量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炎症因子比较,造模后72 h内,模型组和药物干预组血清IL-10水平均呈上升趋势,72 h时点,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IL-10水平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0、12、24 h,模型组和药物干预组血清TNF-α、IL-8水平均呈上升趋势,24 h后,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TNF-α呈下降趋势,药物干预组IL-8均呈下降趋势,72 h时点,药物干预组TNF-α水平较模型组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杏石甘汤 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 细菌清除 中性粒细胞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麻杏石甘汤加味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方芳 叶龙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18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味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味联合吸入用布...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味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味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临床效果、咳嗽和发热改善情况、肺功能,以及治疗前后2组症状体征积分变化。结果:治疗1、2周,研究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9%、100%,对照组分别为59.2%、87.8%,2组相同时间点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咳嗽完全消失47例(95.9%),对照组29例(5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2组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症状体征积分在相同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平均咳嗽消失时间、平均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半肺活量位呼气流量(FEF50%)、最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2组FVC%、FEF50%、PEF、FEV1%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FVC%、FEF50%、PEF、FEV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味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可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及肺功能,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炎 麻杏石甘汤 布地奈德 氧气雾化吸入治疗 肺功能
原文传递
麻杏石甘汤当代医案分析述评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倩 赵思佳 +1 位作者 冯青 傅延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78-1181,共4页
为全面了解麻杏石甘汤在当代中医临床的使用情况,对包含麻杏石甘汤原方4味药物的当代医家发表医案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本方在临床应用广泛,且仍以用治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并以肺热壅盛为其主证,对经方的使用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但在... 为全面了解麻杏石甘汤在当代中医临床的使用情况,对包含麻杏石甘汤原方4味药物的当代医家发表医案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本方在临床应用广泛,且仍以用治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并以肺热壅盛为其主证,对经方的使用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但在医案记载方面,普遍存在信息记载不全及缺乏统一标准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杏石甘汤 医案 分析述评
下载PDF
麻杏石甘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中枢性高热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佳杰 李辉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6期25-27,共3页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中枢性高热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中枢性高热肺热壅盛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吸氧、冰帽、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治疗,并给予脱水、营养保护脑细胞等常规药物治疗,有手术指征者...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中枢性高热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中枢性高热肺热壅盛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吸氧、冰帽、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治疗,并给予脱水、营养保护脑细胞等常规药物治疗,有手术指征者行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2组疗程均为10天,监测记录2组患者的日最高体温、日体温平均值,并记录退热起效时间、完全退热时间、体温反弹例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第1天开始至第10天,2组日最高体温及日平均体温均逐渐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日最高体温及日平均体温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退热起效时间及完全退热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均未出现体温反弹,而对照组有8例患者出现了体温反弹,2组体温反弹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治疗中枢性高热效果显著,退热快,综合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高热 肺热壅盛证 中西医结合疗法 麻杏石甘汤 体温 退热
原文传递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蕴肺证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戴乐凤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痰热蕴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成人CAP痰热蕴肺证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观察2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白...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痰热蕴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成人CAP痰热蕴肺证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观察2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白细胞计数(WBC)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CD4^+/CD8^+的变化,记录主要症状的改善时间,对比2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CRP、GR、WB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以上3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IgA、IgM水平及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对照组IgM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55%,对照组总有效率78.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咯痰、发热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成人CAP痰热蕴肺证,能降低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成人 痰热蕴肺证 麻杏石甘汤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麻杏石甘汤对腺病毒感染的HELF细胞因子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文革 徐华 +1 位作者 邓英贤 王喆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含药血清对3型腺病毒感染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3型腺病毒攻击体外培养的HELF,制备麻杏石甘汤含...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含药血清对3型腺病毒感染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3型腺病毒攻击体外培养的HELF,制备麻杏石甘汤含药血清,作用于该细胞,另设正常细胞组,病毒对照组,利巴韦林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不同组细胞TGF-β1、PDGF-BB、TNF-α的蛋白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病毒对照组较正常细胞组之TGF-β1、PDGF-BB、TNF-α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强(P<0.01),含药血清组可显著降低3型腺病毒攻击后HELF的TGF-β1、PDGF-BB、TNF-α的蛋白表达(P<0.01)。结论麻杏石甘汤可下调3型腺病毒感染后TGF-β1、PDGF-BB、TNF-α的蛋白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病毒性肺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杏石甘汤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腺病毒 TGF-β1 PDGF-BB TNF-α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
下载PDF
麻杏石甘汤联合头孢克肟对肺炎患儿有效性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明霞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7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联合头孢克肟对肺炎患儿有效性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肺炎患儿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2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克肟进行治疗,研究组在使用头孢克肟治疗的同时采用麻杏石甘汤进行...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联合头孢克肟对肺炎患儿有效性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肺炎患儿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2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克肟进行治疗,研究组在使用头孢克肟治疗的同时采用麻杏石甘汤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免疫球蛋白水平、不良反应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为89.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免疫球蛋白水平均较前改善(P<0.05);研究组IgG、IgM、IgA等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炎症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 (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麻杏石甘汤联合头孢克肟治疗肺炎患儿,临床疗效确切,可加强免疫力,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儿童 麻杏石甘汤 头孢克肟 免疫球蛋白水平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麻杏石甘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老年肺部感染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殷国敏 周剑 袁长广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6期19-22,共4页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作回顾性研究,根据不同治疗药物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化痰、平喘、抗菌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麻杏石...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作回顾性研究,根据不同治疗药物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化痰、平喘、抗菌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麻杏石甘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氧分压(PaO_(2))、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肺活量(FVC)占预计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各项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治疗老年肺部感染,能够明显改善机体的炎症反应,提高患者肺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肺部感染 麻杏石甘汤 炎症因子 肺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