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慈姑的开花状态、传粉机制与交配系统 被引量:26
1
作者 汪小凡 陈家宽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5-160,共6页
在自然种群中对沼生植物小慈姑 (Sagittaria potamogetifolia Merr.)的开花状态和传粉过程作了观测 ,并用同工酶遗传标记法定量估测了其 3个种群中 5个样本的异交率。该种为虫媒传粉为主的虫媒 /风媒兼性传粉机制 ,访花昆虫的飞行距离多... 在自然种群中对沼生植物小慈姑 (Sagittaria potamogetifolia Merr.)的开花状态和传粉过程作了观测 ,并用同工酶遗传标记法定量估测了其 3个种群中 5个样本的异交率。该种为虫媒传粉为主的虫媒 /风媒兼性传粉机制 ,访花昆虫的飞行距离多在 0~ 2 m范围内 ,并与花序密度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异交率 (t)为 5 0 .0 %~ 92 .8% ,表明该种为异交为主的混合交配系统 (Mixed m ating system)。对雌雄同株的小慈姑而言 ,异交率与各种群花期植株密度无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慈姑 开花状态 传粉机制 交配系统 异交率
下载PDF
茶尺蠖生物学习性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高旭晖 宛晓春 +2 位作者 杨云秋 郑高云 沈强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0-113,共4页
本试验对茶尺蠖的生活习性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茶尺蠖成虫羽化后,大多于次日晚20:00~凌晨01:00交尾,交尾高峰集中在22:00~23:00,翌日黄昏开始产卵,20:00~00:00产卵最多。不同叶位饲养幼虫对其生长发育影响很大。... 本试验对茶尺蠖的生活习性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茶尺蠖成虫羽化后,大多于次日晚20:00~凌晨01:00交尾,交尾高峰集中在22:00~23:00,翌日黄昏开始产卵,20:00~00:00产卵最多。不同叶位饲养幼虫对其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咀食嫩叶的幼虫生长最快,化蛹率较高;食成老叶的生长较快,化蛹率最高;而食芽头的生长最慢,化蛹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尺蠖 性行为 交尾高峰 生长速率
下载PDF
长喙毛茛泽泻(泽泻科)的交配系统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汪小凡 陈家宽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8年第3期315-320,共6页
对濒危植物长喙毛茛泽泻(RanalismarostratumStapf.)的交配系统作了综合研究,结果是:该种的花粉粒和柱头较平滑,花内分泌细胞存在但欠发达,开花前花粉萌发率较高(716%)而开花1h后花粉萌发能力... 对濒危植物长喙毛茛泽泻(RanalismarostratumStapf.)的交配系统作了综合研究,结果是:该种的花粉粒和柱头较平滑,花内分泌细胞存在但欠发达,开花前花粉萌发率较高(716%)而开花1h后花粉萌发能力急剧衰退,花粉/胚珠比较低(P/O=106),花部综合特征与其花前期闭花授粉的交配习性相适应。该种的自然居群及实验居群中均未观察到花间的虫媒传粉,仅有极小型昆虫(蓟马科,Tripidae)起花内传粉作用,亦未检出风媒花粉流。人工隔离及控制授粉试验显示,该种在人工自交/异交后均有较高结实率,但自然状态下异交机制缺乏。用同工酶遗传标记法得到该种一个实验居群的交配系统特征参数异交率的估计值为t=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喙毛茛泽泻 交配系统 异交率
下载PDF
温湿度对桃小食心虫成虫生殖力的影响 被引量:27
4
作者 李爱华 孙瑞红 +1 位作者 张勇 刘秀芳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67-869,共3页
在实验室内观察研究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越冬代成虫在一系列温度和湿度下的生殖能力。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显著影响食心虫成虫寿命、交尾和产卵。从19℃到29℃,雌成虫寿命随温度升高而缩短。适宜成虫交... 在实验室内观察研究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越冬代成虫在一系列温度和湿度下的生殖能力。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显著影响食心虫成虫寿命、交尾和产卵。从19℃到29℃,雌成虫寿命随温度升高而缩短。适宜成虫交尾和产卵的温度为23~26℃,相对湿度为80%~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小食心虫 寿命 交尾 产卵 孵化
下载PDF
矮慈姑的传粉机制与交配系统 被引量:17
5
作者 汪小凡 陈家宽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9年第2期225-231,共7页
对矮慈姑(SagitariapygmaeaMiq)的传粉过程与花粉流作了观察,用同工酶遗传标记法对其一个自然居群的异交率作出定量估计。在自然及人工居群中均观察到虫媒传粉,其中有较大比例的近距离传粉。未检出风媒花粉流... 对矮慈姑(SagitariapygmaeaMiq)的传粉过程与花粉流作了观察,用同工酶遗传标记法对其一个自然居群的异交率作出定量估计。在自然及人工居群中均观察到虫媒传粉,其中有较大比例的近距离传粉。未检出风媒花粉流。自交可育,同时存在雌雄同株和花序内雌雄花异熟等异交机制。异交率估计结果(t=499%)表明其交配系统为异交/自交兼性系统。作者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慈姑 传粉机制 交配系统 异交率
下载PDF
杨柳田头菇交配型因子与菌丝生长速度关系 被引量:15
6
作者 周会明 赵永昌 +3 位作者 陈卫民 柴红梅 李树红 赵静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5-322,共8页
以杨柳田头菇(Agrocybe salicacola)菌株711子实体为材料,经担孢子弹射,用稀释分离法获得224个单孢菌株,其中单核菌株210个,交配试验及单孢出菇证明其性遗传模式为四极异宗结合,4种交配型的比例为AxBx∶AxBy∶AyBx∶AyBy为47∶59∶53∶5... 以杨柳田头菇(Agrocybe salicacola)菌株711子实体为材料,经担孢子弹射,用稀释分离法获得224个单孢菌株,其中单核菌株210个,交配试验及单孢出菇证明其性遗传模式为四极异宗结合,4种交配型的比例为AxBx∶AxBy∶AyBx∶AyBy为47∶59∶53∶51。研究结果还表明,杨柳田头菇4种交配型的数量、比例与单孢萌发速度、生长速度相关,生长速度较慢的菌株基本上属于一种交配型,只有少数生长慢的菌株属于另外两种交配型。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快(F)-慢(S)配对的异核体与快(F)-快(F)配对的异核体在YPD平板上生长速度无明显差别,但在聚丙烯栽培袋上F-S异核体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F-F异核体,这说明交配因子A和B与生长速度基因可能连锁,且存在重组现象,F-S交配的异核体在生长上有优势,可能是人工选择后交配因子亚基减少导致偏分离发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柳田头菇 生活史 交配型 生长速度
原文传递
菲牛蛭交配及卵茧人工孵化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彬 于翔 +2 位作者 汪波 龚元 吕军仪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8-83,共6页
人工饲养条件下,比较观察了不同养殖模式(水体、土壤)和不同温度(24℃、26℃、28℃、30℃、32℃和34℃)对菲牛蛭(Hirudinaria manillensis)交配率的影响,并进行了不同卵茧质量(<0.6 g、0.6~1.0 g、1.0~1.5 g、1.5~2.0 g、>2.0... 人工饲养条件下,比较观察了不同养殖模式(水体、土壤)和不同温度(24℃、26℃、28℃、30℃、32℃和34℃)对菲牛蛭(Hirudinaria manillensis)交配率的影响,并进行了不同卵茧质量(<0.6 g、0.6~1.0 g、1.0~1.5 g、1.5~2.0 g、>2.0 g)及不同温度(22℃、24℃、26℃、28℃、30℃和32℃)对亲蛭卵茧孵化数、孵化率和孵化时间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菲牛蛭在相同温度下土壤环境中的交配率要明显高于水体环境,其中土壤环境中28℃和30℃下亲蛭具有最高的交配率;卵茧质量组中,1.0~1.5 g和1.5~2.0 g组的孵化数及孵化率最高;温度对卵茧孵化影响显著,在26℃和28℃时出现最高的孵化数和孵化率。随着温度升高,卵茧孵化时间呈逐渐下降趋势,22℃下孵化时间最长,达58 d,而30℃和32℃高温下孵化时间明显缩短,均不超过2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牛蛭 温度 交配率 孵化率 孵化时间
原文传递
交配对小地老虎成虫寿命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向玉勇 杨茂发 李子忠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5-86,104,共3页
通过室内饲养小地老虎,研究了交配对其成虫寿命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地老虎成虫的寿命随其交配状况而有所变化,无论雌蛾还是雄蛾,未能得到及时交配时,则寿命稍长些,交配过的雌蛾产卵前期缩短、产卵期延长、产卵量增大。小地老虎的... 通过室内饲养小地老虎,研究了交配对其成虫寿命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地老虎成虫的寿命随其交配状况而有所变化,无论雌蛾还是雄蛾,未能得到及时交配时,则寿命稍长些,交配过的雌蛾产卵前期缩短、产卵期延长、产卵量增大。小地老虎的交配次数对其产卵量和幼虫孵化率有明显的影响,0次交配的产卵量最低,并且产的是不育卵,均不能孵化;随着交配次数的增加,其产卵量和幼虫孵化率都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地老虎 交配次数 成虫寿命 产卵量 孵化率
下载PDF
脉红螺摄食节律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平川 张立斌 +3 位作者 潘洋 张涛 李朝霞 班绍君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07-1814,共8页
应用实验生态学方法,以菲律宾蛤仔为饵料对脉红螺的摄食行为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当温度达到10.40℃时,脉红螺第一次出现摄食行为,日均摄食量为0.01 g/个;非交配期内,摄食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温度达16.20℃时,摄食量达最大值,为0... 应用实验生态学方法,以菲律宾蛤仔为饵料对脉红螺的摄食行为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当温度达到10.40℃时,脉红螺第一次出现摄食行为,日均摄食量为0.01 g/个;非交配期内,摄食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温度达16.20℃时,摄食量达最大值,为0.54 g/个,摄食周期为4 d;进入交配期后,脉红螺摄食量随温度升高先增加后减少,同时与交配率呈负相关关系;当温度达到18.05℃,交配率达最小值0.03,脉红螺日均摄食量达到最大的5.32 g/个,此时摄食周期为3.72 d。非交配期摄食量(c)与温度(t)间回归关系为c=0.01t2-0.24t+1.18,r=0.97,交配期摄食量(c)分别与温度(t)、交配率(m)的回归关系为c=-0.13t2+5.18t-48.08,r=0.61;c=-2.92m+3.33,r=-0.48。研究表明,脉红螺摄食周期变化为4 d,且温度和交配率作为两个重要的因素对其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红螺 摄食节律 温度 交配率
下载PDF
母猪本交与人工授精生产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7
10
作者 靳国旺 蔡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768-2769,共2页
[目的]探讨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实用性。[方法]通过测定母猪情期受胎率、受胎母猪分娩率和平均窝产活仔数等生产指标,比较本交与人工授精2种配种方式的生产效果。[结果]采用人工授精共配种母猪323头次,其母猪情期受胎率为84.2%,受胎母猪分... [目的]探讨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实用性。[方法]通过测定母猪情期受胎率、受胎母猪分娩率和平均窝产活仔数等生产指标,比较本交与人工授精2种配种方式的生产效果。[结果]采用人工授精共配种母猪323头次,其母猪情期受胎率为84.2%,受胎母猪分娩率为90.8%,平均窝产活仔数10.3头;对照组本交共配种母猪156头次,其母猪情期受胎率82.7%,受胎母猪分娩率91.0%,平均窝产活仔数10.2头。2种配种方式的生产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人工授精技术的生产水平已达到或超过猪场本交配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交 人工授精 受胎率
下载PDF
泽苔草交配系统的RAPD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董贞荣 陈进明 王青锋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7-170,共4页
利用RAPD显性标记位点对泽苔草(Caldesia parnassifolia)湖南茶陵湖里居群进行了交配系统研究。采用10个家系共240个子代样品测定了该居群花粉库基因频率、固定指数(F)、多位点异交率(tm)和单位点异交率(ts)。结果显示该居群异交率处于... 利用RAPD显性标记位点对泽苔草(Caldesia parnassifolia)湖南茶陵湖里居群进行了交配系统研究。采用10个家系共240个子代样品测定了该居群花粉库基因频率、固定指数(F)、多位点异交率(tm)和单位点异交率(ts)。结果显示该居群异交率处于较高的水平(tm=1.008),多位点异交率与单位点异交率差异不显著(tm-ts=-0.021),固定指数(F)的估计值小于0(F=-0.200),表明该居群双亲近交不明显,而以异交为主。这可能是受居群密度、传粉者的活动能力等因素影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苔草 交配系统 异交率 克隆植物 RAPD
下载PDF
人工饲料对七星瓢虫成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曾睿琳 刘虹伶 +11 位作者 冯长春 刘东阳 王勇 雷强 郭仕平 李斌 官宇 刘杨 刘超 伍兴隆 王小强 蒲德强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34期117-123,共7页
明确人工饲料对七星瓢虫成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后续人工饲料的改进提供借鉴。以4组人工饲料(人工饲料A、B、C、D)和1组对照组饲喂七星瓢虫成虫,并对其寿命、取食、交配和产卵能力进行研究。4组人工饲料的区别主要是昆虫蛋白来源的不同... 明确人工饲料对七星瓢虫成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后续人工饲料的改进提供借鉴。以4组人工饲料(人工饲料A、B、C、D)和1组对照组饲喂七星瓢虫成虫,并对其寿命、取食、交配和产卵能力进行研究。4组人工饲料的区别主要是昆虫蛋白来源的不同,人工饲料A为黄粉虫蛹,人工饲料B为蜂蛹,人工饲料C为蚕蛹,人工饲料D也为蜂蛹。人工饲料D为干粉饲料,其他3组都为糊状饲料,对照组以豆蚜饲喂。与对照组相比,4种人工饲料饲喂的七星瓢虫60天后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人工饲料D存活率最高。人工饲料A和人工饲料D有产卵现象,但显著低于对照组;人工饲料A饲喂的成虫孵化率高于对照组。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4种人工饲料饲喂的七星瓢虫取食频次和交配频次都基本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4种人工饲料饲喂的成虫的交配频次略低于对照组。人工饲料D饲喂七星瓢虫成虫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饲料 七星瓢虫 取食频次 交配频次 孵化率
下载PDF
梨小食心虫雄蛾的多次交配对雌蛾生殖力的影响
13
作者 王雪丽 何莉梅 张金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6-180,246,共6页
为明确梨小食心虫雄蛾的交配能力等生物学特性,正确评价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诱杀雄蛾的田间应用效果,本研究借助监控设备观察了梨小食心虫雄蛾与雌蛾的交配时间段、交配持续时间、雄蛾交配次数、雄蛾首次交配及末次交配日龄,研究了雄蛾... 为明确梨小食心虫雄蛾的交配能力等生物学特性,正确评价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诱杀雄蛾的田间应用效果,本研究借助监控设备观察了梨小食心虫雄蛾与雌蛾的交配时间段、交配持续时间、雄蛾交配次数、雄蛾首次交配及末次交配日龄,研究了雄蛾日龄对交配率的影响,雄蛾交配次数对雌蛾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雄蛾能与多头雌蛾交配,且从1日龄至19日龄期间均能与雌蛾交配。随着雄蛾日龄的增加,其与雌蛾交配率降低,雄蛾交配次数的增加对雌蛾产卵量及卵孵化率没有显著影响。因此田间使用性信息素诱杀一定数量的雄蛾对降低后代种群数量有一定的作用,但只有在短时间内将雄蛾数量减少到一定范围内才可起到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产卵 交配次数 交配率
下载PDF
杨小舟蛾(鳞翅目:舟蛾科)的生殖行为 被引量:5
14
作者 范立鹏 黄范全 +4 位作者 王鸿斌 李国宏 孔祥波 张苏芳 张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0-66,共7页
【目的】研究杨小舟蛾的生殖行为,为利用性信息素对该虫种群进行监测和无公害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集第3代老熟幼虫自然下树化蛹后的杨小舟蛾蛹,羽化后对杨小舟蛾的求偶、交配行为进行观察统计,并对精子在交配过程中的转移动态进行... 【目的】研究杨小舟蛾的生殖行为,为利用性信息素对该虫种群进行监测和无公害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集第3代老熟幼虫自然下树化蛹后的杨小舟蛾蛹,羽化后对杨小舟蛾的求偶、交配行为进行观察统计,并对精子在交配过程中的转移动态进行分析。【结果】杨小舟蛾雌蛾有着明显的求偶时辰节律,存在2个求偶高峰,分别是4:00和21:00,其中19:00—21:00为日求偶最高峰时段;光期不存在求偶现象。杨小舟蛾有2种求偶方式,除了典型的通过释放性信息素求偶外,也可仅通过飞舞追逐、不释放性信息素迅速完成求偶、交配过程,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1日龄成虫中。不同日龄的杨小舟蛾平均求偶率无显著差异,平均交配率也无显著差异,平均求偶时长、平均交配时长、射精完成时间均随日龄增加逐渐缩短,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雄蛾体内真核精子束数量随日龄增加而增大,3天后达到稳定数量;不同日龄雄蛾首次交配射精时转移真核精子束数量无显著差异。【结论】性信息素对杨小舟蛾雌、雄间化学信息通信和生殖行为起着重要的联系和促进作用,个体会依据自身生理状况、所在种群的大小、雌雄比例采取差异化的生殖行为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小舟蛾 生殖行为 求偶率 交配率 精子
下载PDF
交配时间长短对家蚕卵质卵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曾晓英 王小宏 +4 位作者 孙运鹏 黄桂辉 岳宣 何静 王芳 《北方蚕业》 2011年第1期37-39,共3页
通过不同蚕品种不同交配时间产卵成绩比较,交配3 h拆对,多数品种显示对增加产卵量及减少不受精卵为好,缩短或延长时间均不利于提高产卵成绩。
关键词 交配时间 产卵量 不受精卵率
下载PDF
草地螟迁入和再迁飞种群的生理环境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程云霞 刘科科 +3 位作者 康爱国 罗礼智 江幸福 张蕾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30,共5页
为了进一步阐明草地螟的迁飞危害规律,研究了2012年6月迁入河北康保城关的成虫种群消长过程,并分析了主要生理特征及环境条件与之的关系。结果显示:黑光灯单灯诱蛾量由6月16日的561头增加到17日的3 451头,但18日和19日的诱蛾量则下降到1... 为了进一步阐明草地螟的迁飞危害规律,研究了2012年6月迁入河北康保城关的成虫种群消长过程,并分析了主要生理特征及环境条件与之的关系。结果显示:黑光灯单灯诱蛾量由6月16日的561头增加到17日的3 451头,但18日和19日的诱蛾量则下降到1 771头和118头,田间百步惊蛾量由17日的3 000头下降到19日的60头;虽然迁入地具有适宜的温度和蜜源条件,但由于其环境湿度太低(42%),不利于成虫生殖是成虫再迁出的主要原因。迁入成虫卵巢级别在2~4级之间,17日具3级卵巢的成虫比例显著多于19日的,而具4级的显著少于19日的,但具2级的在17、18日和19日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这3天的成虫性比无显著差异,成虫交配率均在80%以上,但19日的成虫交配率显著高于17日的。这些结果较好地阐明了草地螟田间迁入和再迁飞种群的生理行为特征及环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螟 迁入 迁出 湿度 卵巢发育 交配率
下载PDF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在四种载体中释放速率及田间迷向率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相会明 刁红亮 +2 位作者 李先伟 赵志国 马瑞燕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1-317,共7页
【目的】研究4种常用缓释载体对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性信息素的释放速率及田间迷向效果,为制作梨小食心虫迷向剂筛选合适的缓释材料。【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野外条件下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在PE管、PE瓶、PE袋和PVC管4种... 【目的】研究4种常用缓释载体对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性信息素的释放速率及田间迷向效果,为制作梨小食心虫迷向剂筛选合适的缓释材料。【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野外条件下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在PE管、PE瓶、PE袋和PVC管4种载体中的释放速率,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4种缓释载体处理下桃园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和持效期。【结果】在测试期内,PE管和PE瓶中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释放速率范围分别为0.32-1.62 mg/d和0.59-2.73 mg/d,两种载体持效期均达到5个月;PVC管的释放速率在0.71-6.86 mg/d之间,田间持效期3个月;PE袋释放速率1.14-19.27 mg/d,持效期仅1个月。4种缓释载体中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释放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4种载体的半衰期由高到低顺序为:PE管>PE瓶>PVC管>PE袋。在持效期内,4种缓释材料的迷向效果均达到90%以上。【结论】野外条件下PE管和PE瓶中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释放速率较稳定,持效期长,迷向率高,适合作为制作梨小食心虫的迷向剂的缓释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迷向 释放速率 缓释载体 持效期
原文传递
对偶材料对树脂基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慎飞 付业伟 +2 位作者 李贺军 张翔 祁军星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5-39,43,共6页
分别以45#钢、铍青铜、碳化硅颗粒基体改性铍青铜、氧化铝涂层为对偶材料与同一种树脂基摩擦材料在MM1000-II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干式摩擦磨损试验,研究对偶材料对树脂基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偏光显微镜观察材料磨损后的... 分别以45#钢、铍青铜、碳化硅颗粒基体改性铍青铜、氧化铝涂层为对偶材料与同一种树脂基摩擦材料在MM1000-II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干式摩擦磨损试验,研究对偶材料对树脂基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偏光显微镜观察材料磨损后的表面微观形貌。结果表明:氧化铝涂层对偶材料的磨损率最低,摩擦因数适中,但摩擦因数稳定性较差;对偶材料为45#钢时摩擦因数较低,但摩擦因数的稳定系最好;对偶材料为铍青铜时摩擦磨损性能最佳,摩擦因数较高且稳定性较好,铍青铜本身和与之匹配的摩擦材料的磨损率都很低,且摩擦表面均没有形成孔洞和犁沟;改性铍青铜在各方面都表现出较差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基摩擦材料 对偶材料 磨损率 摩擦因数
下载PDF
本交笼养山麻鸭受精率与公鸭精液品质、生殖器官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熊婷 万磊 +7 位作者 熊刚华 邬崇华 刘秋红 周明芳 何幼军 毛辉荣 刘三凤 陈彪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13,共7页
为探究本交笼模式下山麻鸭受精率与公鸭精液品质、生殖器官发育之间的关系,采用规格为1.50 m×0.84 m×0.65 m(长×宽×高)单体笼中饲养15只母鸭和1只公鸭,对本交笼养山麻鸭受精率进行统计后,选择受精率低(A组:9笼)、... 为探究本交笼模式下山麻鸭受精率与公鸭精液品质、生殖器官发育之间的关系,采用规格为1.50 m×0.84 m×0.65 m(长×宽×高)单体笼中饲养15只母鸭和1只公鸭,对本交笼养山麻鸭受精率进行统计后,选择受精率低(A组:9笼)、中(B组:16笼)、高(C组:11笼)组中的公鸭精液品质和生殖器官进行检测,A、B、C三组受精率分别为(14.73±10.50)%、(49.99±4.07)%、(93.40±2.28)%。结果显示:本交笼养中公鸭平均精液量为(0.306±0.189)mL,精子密度为(18.205±11.522)亿个/mL,精子活力为0.838±0.145,畸形率为(7.672±1.658)%;睾丸体积为(219.269±73.728)cm3,睾丸重为(94.226±30.650)g,阴茎重为(4.174±0.899)g,平均睾丸指数为73.860±22.397;C组精液量极显著高于A组(P<0.01),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按摩反应强度显著高于B组(P<0.05),与C组无显著差异;A组精清量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三组间公鸭生殖器官未见显著差异(P>0.05);山麻鸭受精率与精液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本交笼养模式下山麻鸭公鸭精液品质良好,受精率越高的笼组,精液量越多,但总的受精率偏低,还需对种公鸭进行严格挑选,并在饲养过程中做好种鸭的淘汰补位工作,以保证稳定高效的受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交笼 受精率 精液品质 生殖器官
下载PDF
输精深度对獭兔人工授精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闫俊英 张磊 +2 位作者 赵赫威 王瑞鑫 吕树臣 《农业灾害研究》 2016年第5期24-25,59,共3页
[目的]研究输精深度对獭兔人工授精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60只母獭兔,随机分成4组,第1组为对照组,即本交组,其余各组为试验组,进行人工授精,每组的输精深度分别为5、6、7 cm。[结果]当输精深度为5 cm时,受胎率与本交组P〈0.05,差异显著... [目的]研究输精深度对獭兔人工授精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60只母獭兔,随机分成4组,第1组为对照组,即本交组,其余各组为试验组,进行人工授精,每组的输精深度分别为5、6、7 cm。[结果]当输精深度为5 cm时,受胎率与本交组P〈0.05,差异显著,输精效果不如本交,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输精深度为5 cm时输精深度不足或不过尿道口,从而影响了输精效果,造成受胎率较低;输精深度为6 cm和7 cm时,受胎率与本交组P〉0.05,差异不显著,输精效果与本交基本相同。[结论]獭兔人工授精的最佳输精深度为6~7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獭兔 输精深度 本交 人工授精 受胎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