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性屏离子氮化过程中氮的输运机理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金应荣 刘锦云 +1 位作者 李孔军 赵广彬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58-61,共4页
将活性屏离子氮化过程中活性氮原子的输运方式分为无输运介质的扩散输运与有输运介质的吸附输运两种,指出扩散输运是活性氮原子的重要输运方式之一。此外,还重新分析了文献报道的活性屏离子氮化实验结果,阐述了活性屏材质等因素对氮化... 将活性屏离子氮化过程中活性氮原子的输运方式分为无输运介质的扩散输运与有输运介质的吸附输运两种,指出扩散输运是活性氮原子的重要输运方式之一。此外,还重新分析了文献报道的活性屏离子氮化实验结果,阐述了活性屏材质等因素对氮化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屏离子渗氮 气相扩散 输运机理
下载PDF
活性屏等离子渗氮工艺中双重辉光放电下氮的输运机理 被引量:1
2
作者 郑少梅 郝国祥 陈启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9-323,共5页
采用大尺寸铜质活性屏进行活性屏等离子渗氮处理,在距离活性屏不同位置处分别放置玻璃片,用来收集主电压和偏压同时存在时,即等离子空间处于双重辉光放电模式下阴极溅射产生的在渗氮过程中起到载体作用的纳米粒子。通过对粒子形貌、化... 采用大尺寸铜质活性屏进行活性屏等离子渗氮处理,在距离活性屏不同位置处分别放置玻璃片,用来收集主电压和偏压同时存在时,即等离子空间处于双重辉光放电模式下阴极溅射产生的在渗氮过程中起到载体作用的纳米粒子。通过对粒子形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以此揭示双重辉光放电条件下活性屏离子氮化工艺中氮的输运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主电压和偏压同时存在时,离活性屏距离不同的玻璃片上收集到的粒子形状和尺寸与只加主电压时有所不同;且随着离活性屏距离的改变,粒子的形状、尺寸及化学元素含量都不相同,但粒子中氮元素的含量都很高。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双重辉光放电条件下,活性屏和工件都会产生阴极溅射,因此收集到的溅射粒子的来源不同,一部分来源于活性屏溅射,而另一部分来源于偏压引起工件表面产生的自溅射,对于距离活性屏较远的工件来说,施加在工作台上上的偏压是活性氮原子从气相输运到工件表面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屏等离子渗氮 双重辉光放电 偏压 输运机理 渗氮载体
下载PDF
中空纤维致密膜基吸收CO_2传质机理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孙承贵 曹义鸣 +3 位作者 介兴明 王同华 林斌 袁权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6-562,共7页
研究了硅橡胶/聚砜中空纤维致密膜基吸收CO2的传质机理,考察了吸收剂种类(NaOH、MEA、DEA、TEA)、NaOH浓度、吸收剂流速、吸收剂压力和气相压力对CO2传质系数的影响,并采用数学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其中,用2×103mol·m&#... 研究了硅橡胶/聚砜中空纤维致密膜基吸收CO2的传质机理,考察了吸收剂种类(NaOH、MEA、DEA、TEA)、NaOH浓度、吸收剂流速、吸收剂压力和气相压力对CO2传质系数的影响,并采用数学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其中,用2×103mol·m·3NaOH溶液作吸收剂时,聚合物膜传质为控制步骤,总传质系数与CO2在膜中的传质系数相近,且实验过程中无漏液、鼓泡等现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基吸收 二氧化碳 传质机理 致密膜
下载PDF
膜蒸馏过程传递机理研究进展(Ⅲ)真空膜蒸馏 被引量:17
4
作者 朱春燕 赵之平 +2 位作者 刘殿忠 石教育 刘文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9-104,共6页
真空膜蒸馏以其独特的优点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其可应用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对近20年来国内外在真空膜蒸馏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评述了该过程传热传质机理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过程模拟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分析了过程的影响因... 真空膜蒸馏以其独特的优点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其可应用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对近20年来国内外在真空膜蒸馏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评述了该过程传热传质机理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过程模拟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分析了过程的影响因素(真空度、膜的形态结构、进料温度、进料流速、进料浓度)和临界操作条件对过程的影响.认为有价值的研究工作为膜结构参数的选取、膜组件的优化、膜污染临界操作条件的确定方法和防止膜污染发生的自动控制模型的建立等,力图能为工业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膜蒸馏 传热机理 传质机理 膜污染
下载PDF
活性屏等离子体源渗氮技术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广宇 王中一 +3 位作者 陈琳 曹雪梅 王知源 雷明凯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14,共6页
活性屏等离子体源渗氮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渗氮技术,消除了常规直流等离子体渗氮技术的固有缺陷,且可处理聚合物材料及表面附着氧化皮的金属材料。本文介绍了活性屏等离子体源渗氮技术传质机理的研究进展,在改性低合金钢、不锈钢、工具钢... 活性屏等离子体源渗氮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渗氮技术,消除了常规直流等离子体渗氮技术的固有缺陷,且可处理聚合物材料及表面附着氧化皮的金属材料。本文介绍了活性屏等离子体源渗氮技术传质机理的研究进展,在改性低合金钢、不锈钢、工具钢、聚合物材料以及抗菌功能材料等方面的最新结果,评述了活性屏等离子体源渗氮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源渗氮 金属 聚合物 传质机制
原文传递
超声波辅助提取类胡萝卜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金思 马空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共6页
类胡萝卜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具有抗氧化、抗癌、预防衰老等多种生理功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医学、保健、化妆品等各个领域。超声辅助提取方法具有节能、省时、高效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超声辅助提取类胡萝... 类胡萝卜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具有抗氧化、抗癌、预防衰老等多种生理功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医学、保健、化妆品等各个领域。超声辅助提取方法具有节能、省时、高效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超声辅助提取类胡萝卜素的传质机理进行解释,同时针对超声辅助类胡萝卜素提取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分析,并对未来超声提取技术应用于工业提出展望,以期为超声辅助提取类胡萝卜素领域的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辅助 类胡萝卜素 传质机理 提取 展望
下载PDF
生物膜型污水脱氮系统中膜结构及微生物生态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蕊 韩志英 +3 位作者 陈重军 石德智 黄孝肖 吴伟祥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628-2636,共9页
生物膜法污水脱氮系统主要利用生物膜中脱氮功能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去除氮素,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研究脱氮生物膜的微观结构和微生物生态是揭示生物膜脱氮机理从而提高脱氮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综述了生物膜型污水脱氮系统类型、生物... 生物膜法污水脱氮系统主要利用生物膜中脱氮功能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去除氮素,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研究脱氮生物膜的微观结构和微生物生态是揭示生物膜脱氮机理从而提高脱氮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综述了生物膜型污水脱氮系统类型、生物膜微观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生物膜型污水脱氮系统内氮素传质过程、脱氮机理和生物膜数学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另外,本文介绍了生物膜型污水脱氮系统内生物膜脱氮功能微生物分布特征,不同生物膜脱氮系统、底物、运行条件和时间对功能微生物群落影响,及新型脱氮功能微生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生物膜脱氮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脱氮反应器 生物膜微观结构 传质机理 微生物生态
原文传递
膜蒸馏过程传递机理研究进展 (1)直接接触式膜蒸馏 被引量:8
8
作者 马方伟 赵之平 +1 位作者 郭轶琼 孟文君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6-90,共5页
综述近10多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有关文献,分析了膜蒸馏过程的特点,评述了直接接触式膜蒸馏过程传热传质机理的研究进展,包括模型的建立、温度极化、浓度极化、传热系数的确定、膜结构的影响、流体力学的影响;并分析了该过程传递机理的研究... 综述近10多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有关文献,分析了膜蒸馏过程的特点,评述了直接接触式膜蒸馏过程传热传质机理的研究进展,包括模型的建立、温度极化、浓度极化、传热系数的确定、膜结构的影响、流体力学的影响;并分析了该过程传递机理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蒸馏 传热机理 传质机理 温度极化 浓度极化
下载PDF
外浮顶罐不同孔隙油气泄漏扩散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9
作者 郝庆芳 黄维秋 +5 位作者 景海波 李飞 方洁 纪虹 凌祥 吕爱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26-1235,共10页
开展外浮顶罐油气泄漏扩散机理及规律的研究对于保障罐区安全、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大、小外浮顶罐不同浮盘孔隙的油气泄漏扩散及其受风场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及实验验证。研究结果如下。①当风吹向外浮顶罐时,会在浮盘... 开展外浮顶罐油气泄漏扩散机理及规律的研究对于保障罐区安全、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大、小外浮顶罐不同浮盘孔隙的油气泄漏扩散及其受风场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及实验验证。研究结果如下。①当风吹向外浮顶罐时,会在浮盘上方形成大尺度涡流,并在紧贴浮盘处形成从下风侧到上风侧的对称分布的气流运移。②泄漏位置在浮盘上时,油气均紧贴浮盘从下风侧向上风侧运移;泄漏位置位于浮盘中间及下风侧时,油气较容易扩散出去,而位于浮盘上风侧及两侧时,油气容易发生积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风速增大有利于油气扩散,但会使污染范围扩大。③泄漏位置在浮盘与罐壁之间的边圈缝隙时,油气沿着罐壁向浮盘上方空间扩散,且扩散的程度为:浮盘两侧>上风侧>下风侧。④泄漏位置在浮盘中心、泄漏孔径为20mm时,正庚烷体积分数为0.1%~1.7%,处在对应的爆炸极限范围之内;而孔径为6mm时,正庚烷体积分数在0.02%~0.26%,汽油蒸气的体积分数在0.05%~0.65%,均未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因此,当泄漏孔隙较大时,出现爆炸危险的可能性增大。研究成果进一步揭示浮盘上方气流运移规律及油气扩散传质机理,可为生产实践和油罐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并进一步完善外浮顶罐蒸发损耗评价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浮顶罐 油气泄漏 油气扩散 传质机理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新型置换通风系统耦合作用机理分析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智伟 郭聪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10,共6页
建立了办公室房间侧墙上置风口置换通风方式试验模型,测试了不同负荷情况下房间非等温送风射流的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利用无因次速度变化曲线,分析了送风射流的发展规律,依据送风射流边界层理论,分析了房间内送风射流与周围空气热质交... 建立了办公室房间侧墙上置风口置换通风方式试验模型,测试了不同负荷情况下房间非等温送风射流的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利用无因次速度变化曲线,分析了送风射流的发展规律,依据送风射流边界层理论,分析了房间内送风射流与周围空气热质交换以及送风射流与热羽流对房间温度分层的影响,阐明了新型置换通风系统耦合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置风口 置换通风 非等温送风射流 热质交换 耦合作用机理
下载PDF
膜蒸馏过程传递机理研究进展(Ⅱ)气隙式膜蒸馏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殿忠 赵之平 +1 位作者 马方伟 刘文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8-92,98,共6页
在国内外近十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述气隙式膜蒸馏在传递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阐述气隙式膜蒸馏过程的传热、传质机理,分析了温度、流速、气隙宽度、膜结构参数等因素对传质、传热过程的影响,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气隙式膜蒸馏 传热机理 传质机理 温度极化 浓度极化
下载PDF
糖用脱色树脂吸附己糖碱性降解色素传质机理解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文 焦丽 +5 位作者 廖春玉 余海清 肖尧 邢卫红 李凯 彭文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53-60,共8页
以回溶糖浆代表性色素——己糖碱性降解色素为吸附模型底物,考察糖用脱色树脂对其吸附性能,并采用4种新型吸附传质现象学模型,即外部传质阻力(external mass transfer resistance,EMTR)、内部传质阻力(internal mass transfer resistanc... 以回溶糖浆代表性色素——己糖碱性降解色素为吸附模型底物,考察糖用脱色树脂对其吸附性能,并采用4种新型吸附传质现象学模型,即外部传质阻力(external mass transfer resistance,EMTR)、内部传质阻力(internal mass transfer resistance,IMTR)、活性位点吸附(adsorption on active sites,AAS)及EMTR-IMTR组合模型,解析树脂吸附色素传质机理。在色素初始质量浓度为60、90 mg/L及120 mg/L条件下,树脂对色素平衡吸附量分别为190、270 mg/g及326 mg/g,对应脱色率分别为95%、90%及82%。树脂吸附色素限速步骤由EMTR和IMTR共同决定,但AAS步骤不可忽略。EMTR-IMTR组合模型可准确求解吸附体系任意时刻树脂周围液膜及其内部孔道对色素吸附量,AAS模型可准确计算吸附过程任意时刻物理及化学吸附速率大小,可为阐明吸附传质机理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糖碱性降解色素 脱色树脂 吸附 回溶糖浆 传质机理
下载PDF
锅炉水冷壁管沉积物下氧化腐蚀特征及其机理 被引量:7
13
作者 龙会国 谢国胜 +1 位作者 龙毅 杨湘伟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9-583,共5页
通过对某锅炉水冷壁管20G材质水环境下内壁沉积物下腐蚀氧化膜进行金相、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RD等试验分析,研究了水环境下沉积物氧化腐蚀微观特征及其机理。结果表明,沉积物腐蚀下氧化膜主要为磷酸盐水垢、氧化铁垢混合物,分为内、... 通过对某锅炉水冷壁管20G材质水环境下内壁沉积物下腐蚀氧化膜进行金相、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RD等试验分析,研究了水环境下沉积物氧化腐蚀微观特征及其机理。结果表明,沉积物腐蚀下氧化膜主要为磷酸盐水垢、氧化铁垢混合物,分为内、外两层。内层为致密层/疏松层交替出现的带状组织,主要以Fe3O4为主;外层为疏松、多孔及细小颗粒组成的沉积物、Fe2O3等非均质层。内壁沉积物下腐蚀改变了水冷壁内壁氧化膜的形态及其氧化机制,使外氧化层成为疏松、多孔的细小粒状组织,内氧化层富含孔洞,促进了其反应产物氢与氧向内传质过程,且腐蚀产物氢与金属晶界处渗碳体反应,造成材质组织脱碳、晶界空隙增加以及微裂纹的萌芽与发展,加速了晶界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冷壁 沉积物下腐蚀 氧化膜 扩散传质 氧化机理
下载PDF
氧化铝颗粒的溶解控制机制及其临界特征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茂 白晓 +2 位作者 李远 侯文渊 高玉婷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55-464,共10页
在铝电解工艺中,氧化铝在电解质中的溶解同时受传热与传质的控制。通过建立氧化铝颗粒溶解的传热控制模型、传质控制模型以及收缩核模型,基于Open FOAM开源软件平台,采用自编程的方法开发氧化铝溶解求解模块,对氧化铝颗粒在两种控制机... 在铝电解工艺中,氧化铝在电解质中的溶解同时受传热与传质的控制。通过建立氧化铝颗粒溶解的传热控制模型、传质控制模型以及收缩核模型,基于Open FOAM开源软件平台,采用自编程的方法开发氧化铝溶解求解模块,对氧化铝颗粒在两种控制机制下的溶解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传质机制控制下,其颗粒的质量溶解速率及其速率的变化梯度均随粒径的减小而降低;在传热机制控制下,其颗粒质量溶解速率也随颗粒粒径的减小而减小,但速率梯度变化不大。为了区分氧化铝溶解过程中传热与传质两种控制机制中哪种机制占主导作用,提出临界直径的定义及其判定。研究得出氧化铝颗粒临界直径为560μm,小于560μm的氧化铝颗粒溶解受传质机制的控制,大于560μm的氧化铝颗粒溶解受传热机制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 氧化铝溶解 传质控制机制 传热控制机制 临界直径
下载PDF
钢的等离子体基低能离子注入的传质机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雷明凯 朱雪梅 +1 位作者 袁力江 张仲麟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767-769,共3页
等离子体基低能离子注入是一种钢的低温、低压表面改性方法,它包括等离子体源离子渗氮和等离子体源离子渗碳两种工艺等离子体基低能离子注入的主要传质机制是低能离子注入一同步热扩散,即在低脉冲负偏压作用下的离子首先完成不依赖于... 等离子体基低能离子注入是一种钢的低温、低压表面改性方法,它包括等离子体源离子渗氮和等离子体源离子渗碳两种工艺等离子体基低能离子注入的主要传质机制是低能离子注入一同步热扩散,即在低脉冲负偏压作用下的离子首先完成不依赖于工艺温度的低能离子注入,然后己注入的原子在较低的工艺温度下发生足够的热扩散等离子体热扩散吸收具有补充的传质作用,但由于工艺温度较低,这种作用很小连续的热扩散过程有利于改善注入吸收条件,等离子体湮没也可以防止已注入原子的反向逸出,二者对传质过程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等离子体 低能 传质机制
下载PDF
纳滤膜传质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韩永萍 林强 李亚秋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60-764,733,730,742,共8页
作为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描述纳滤膜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有:不可逆热力学模型、电荷模型、细孔模型以及道南-立体细孔模型和静电位阻模型等。针对这些典型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发展情况进行了重点介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各种溶质对纳... 作为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描述纳滤膜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有:不可逆热力学模型、电荷模型、细孔模型以及道南-立体细孔模型和静电位阻模型等。针对这些典型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发展情况进行了重点介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各种溶质对纳滤膜传质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 传质机理 模型
下载PDF
分子模拟在气固吸附机理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俊杰 任建莉 +1 位作者 钟英杰 罗誉娅 《轻工机械》 CAS 2010年第6期5-9,13,共6页
计算量子化学、蒙特卡洛、分子动力学三种分子模拟方法在气固吸附的机理研究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量子化学从分子水平,采用不同团簇模型研究吸附机理,阐明分子的构象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巨正则蒙特卡洛模拟方法采用M etropolis... 计算量子化学、蒙特卡洛、分子动力学三种分子模拟方法在气固吸附的机理研究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量子化学从分子水平,采用不同团簇模型研究吸附机理,阐明分子的构象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巨正则蒙特卡洛模拟方法采用M etropolis取样方法生成吸附质粒子的随机构型,从微观和宏观角度研究固体表面的吸附现象;分子动力学方法求解粒子的运动方程,得到各粒子的运动轨迹,再经时间平均得到宏观吸附性质,也可结合其他方法得到一些常规方法无法得到的微观信息。分子模拟在气固吸附机理研究应用中还存在多种问题(如缺乏势能参数等),而将量子化学和分子力学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则有可能突破自身局限,成为分子模拟领域的发展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质学 分子模拟 吸附机理 气固2相
下载PDF
细颗粒增强气液传质机理及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丹 许春建 周明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7-273,共7页
分散细颗粒(包括分散固体颗粒和分散液滴)可以明显增强气液传质。简要叙述了目前提出的三种颗粒增强传质机理:传输作用,边界层混合作用和阻止气泡聚并作用,讨论了每种机理可能适用的体系。评述了近年来发展的有代表性的经验模型和基于... 分散细颗粒(包括分散固体颗粒和分散液滴)可以明显增强气液传质。简要叙述了目前提出的三种颗粒增强传质机理:传输作用,边界层混合作用和阻止气泡聚并作用,讨论了每种机理可能适用的体系。评述了近年来发展的有代表性的经验模型和基于不同机理的理论模型,并指出今后模型的建立应以湍流理论为桥梁,综合考虑多种传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增强气液传质机理 模型 多相反应器 湍流理论
下载PDF
分布式零质量射流控制增升装置分离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9
作者 白俊强 辛亮 +4 位作者 刘南 华俊 董建鸿 雷武涛 张晓亮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8-194,共7页
为改善大型民用运输机的起降性能,以典型的三段翼型为研究对象,研究分布式射流主动控制技术对提高增升装置效率的可行性。给出了零质量射流和分布式零质量射流的作用原理,获得了分布式零质量射流的孔口分布、射流频率、射流动量对增升... 为改善大型民用运输机的起降性能,以典型的三段翼型为研究对象,研究分布式射流主动控制技术对提高增升装置效率的可行性。给出了零质量射流和分布式零质量射流的作用原理,获得了分布式零质量射流的孔口分布、射流频率、射流动量对增升装置气动性能影响的规律。研究表明:零质量射流不论是吹气或者吸气,都可以增加边界层的能量,延迟分离,使得流动控制整个周期产生的气动效果都要优于未加控制的情形,但其无法完全消除襟翼上表面的分离,分布式零质量射流能达到更好的结果。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零质量射流控制能使升力系数增加7.1%,分布式零质量射流控制能使升力系数增加20.3%,可见分布式零质量射流比零质量射流有更好的控制结果。分布式零质量射流不仅仅是各个孔口射流的简单叠加,而且还受到各个孔口串联作用的有利影响。总结四孔分布式零质量射流的设计准则为:当射流频率为1,射流动量为0.002时,能最大限度地消除襟翼上表面的分离,对升力系数的改善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升装置 主动流动控制 零质量射流 分布式零质量射流 流动机理 设计准则
下载PDF
活性屏等离子体源渗氮工艺特性及传质机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广宇 雷明凯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2-98,共7页
为揭示活性屏等离子体源渗氮工艺特性(试样偏压电位和试样距屏高度)对AISI 316奥氏体不锈钢渗氮效果的影响规律,利用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拟合了不同工艺条件下渗氮层厚度数据,绘制了活性屏等离子体源渗氮AISI316奥氏体不锈钢的工艺特性图... 为揭示活性屏等离子体源渗氮工艺特性(试样偏压电位和试样距屏高度)对AISI 316奥氏体不锈钢渗氮效果的影响规律,利用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拟合了不同工艺条件下渗氮层厚度数据,绘制了活性屏等离子体源渗氮AISI316奥氏体不锈钢的工艺特性图,以此确定其最佳工艺参数。并通过对金属网屏上溅射颗粒的化学成分和相结构分析,探讨了活性屏等离子体源渗氮的传质机制。结果表明:渗氮层厚度随试样距屏高度增大而降低,当适当降低渗氮气压或试样施加一定负偏压时,均有助于提高渗氮层的厚度,并且证实了"溅射-再沉积"模型是活性屏等离子体源渗氮重要的传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屏等离子体源渗氮 奥氏体不锈钢 工艺特性 线性回归 传质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