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官话的分区(稿) 被引量:196
1
作者 李蓝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87,共16页
本文为《新编中国语言地图集》西南官话分区图的文字说明稿,分四节说明西南官话的分区及相关的情况。第一节说明西南官话分区所依据的语言调查材料,西南官话的语言特性及其分布范围,第二节讨论西南官话内部的声调类型,第三节根据西南官... 本文为《新编中国语言地图集》西南官话分区图的文字说明稿,分四节说明西南官话的分区及相关的情况。第一节说明西南官话分区所依据的语言调查材料,西南官话的语言特性及其分布范围,第二节讨论西南官话内部的声调类型,第三节根据西南官话的声调类型把西南官话分成6个片22个小片,并列出各小片的方言点数和方言点名称,第四节简要介绍西南官话区内的方言岛及西南官话在其他方言区的方言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官话 方言分区 声调类型 方言片 方言小片 方言岛
原文传递
北京话单字音声调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31
2
作者 石锋 王萍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3-40,共8页
本文通过对52位北京人的语音材料进行统计分析,考察了北京话单字音声调的统计特性。通过主体分布分析、极限分布分析以及对比分析,得到了每一个声调调位内部声调变体的分布趋势,从而区分出每个声调调位的稳态段和动态段。每个声调调位... 本文通过对52位北京人的语音材料进行统计分析,考察了北京话单字音声调的统计特性。通过主体分布分析、极限分布分析以及对比分析,得到了每一个声调调位内部声调变体的分布趋势,从而区分出每个声调调位的稳态段和动态段。每个声调调位的稳态段和动态段与其他调位相区分时发挥的作用有大小的不同,稳定程度也相应地有高低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话 声调 统计分析 稳态段
原文传递
普通话上声的本质是低平调——对《汉语平调的声调感知研究》的再分析 被引量:56
3
作者 石锋 冉启斌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0-555,576,共6页
本文是对《汉语平调的声调感知研究》一文的评论,不同意原文否定上声是低平调的结论。通过对原文的实验结果的再分析,确认普通话上声的本质是低平调。文章论述了高平调和低平调的不对称现象,认为半上和全上是平等的变体,上声214的2是发... 本文是对《汉语平调的声调感知研究》一文的评论,不同意原文否定上声是低平调的结论。通过对原文的实验结果的再分析,确认普通话上声的本质是低平调。文章论述了高平调和低平调的不对称现象,认为半上和全上是平等的变体,上声214的2是发音生理的调头,4是边界现象的调尾。文章认为语音实验应考虑语言的因素,语音学不能离开语言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话 上声 低平调 不对称 语音学 语言学
原文传递
韩语母语者对普通话阳平和上声的知觉 被引量:26
4
作者 王韫佳 李美京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25,共9页
本文通过三个心理—物理实验研究了以韩语为母语的普通话学习者对汉语普通话阴平和阳平、阳平和上声的分辨。实验结果表明,(1)普通话学习者对阴平和阳平的分辨呈现出一定的范畴化倾向,高级汉语水平学习者的感知模式接近普通话母语者;(2... 本文通过三个心理—物理实验研究了以韩语为母语的普通话学习者对汉语普通话阴平和阳平、阳平和上声的分辨。实验结果表明,(1)普通话学习者对阴平和阳平的分辨呈现出一定的范畴化倾向,高级汉语水平学习者的感知模式接近普通话母语者;(2)学习者对普通话阳平和上声的区分(对降升调的感知)基本上没有呈现出范畴化倾向,这与普通话母语者的感知模式存在差异;(3)音高曲线前半程的下降是普通话母语者分辨上声的重要条件,但学习者并不凭借这个特征来辨认上声。长时学习者对于普通话声调的感知模式在某些方面接近普通话母语者,但他们未能在感知中成功地建立起普通话上声的音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话 韩语母语者 阳平 上声 感知
原文传递
论西北官话的词调及其与单字调、连读调的关系 被引量:25
5
作者 邢向东 马梦玲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39,126,127,共16页
"词调"指西北方言中双音节以上的词语中那些不能从单字调的连读音变推导出来的调子。与词调密切相关的是单字调和连读调,其中单字调、连读调属于语音层面,词调属于词汇、语法层面。词调具有以下5个特点:有限性,模式化,声调高... "词调"指西北方言中双音节以上的词语中那些不能从单字调的连读音变推导出来的调子。与词调密切相关的是单字调和连读调,其中单字调、连读调属于语音层面,词调属于词汇、语法层面。词调具有以下5个特点:有限性,模式化,声调高/低与音节的长/短、轻/重相协调,首音节统摄,层次早于单字调和连读调。在调查研究实践中,可以采用正向确认法和反向确认法区分词调与连读调。面对单字调简化、连调复杂、词调发达的情况,建议对西北方言的调查步骤作适当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官话 词调 单字调 连读调 关系
原文传递
单音节最大言语识别率与纯音听力不成比例下降的判定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剑挥 郗昕 +3 位作者 赵阳 冀飞 陈艾婷 杨伟炎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65-569,共5页
目的 建立汉语普通话单音节最大言语识别率与纯音听力不成比例下降的判定标准.方法 对165名确诊为感音神经性聋的患者使用ER-3A插入式耳机分别进行双耳纯音测听和言语测听.以自行编制的言语测听软件播放音位平衡的普通话单音节测听表,每... 目的 建立汉语普通话单音节最大言语识别率与纯音听力不成比例下降的判定标准.方法 对165名确诊为感音神经性聋的患者使用ER-3A插入式耳机分别进行双耳纯音测听和言语测听.以自行编制的言语测听软件播放音位平衡的普通话单音节测听表,每表25个单音节测试项的播放顺序可实现随机.同一耳别始终使用同一张表,以该耳所有纯音测听频率中的最小听阈减去5 dB作为起始测听强度,以5 dB为步距逐渐提高测试强度,获得患者该侧耳的言语识别率-强度(P-I)函数关系,读取最大言语识别率PBmax.根据气导纯音听力图计算三频率平均纯音听阈(pure tone average,PTA)PTA1(0.5、1、2 kHz)、PTA2(1、2、4 kHz)以及四频率平均纯音听阈PTA3(0.5、1、2、4 kHz);同时计算0.5、1、2 kHz与4 kHz纯音听阈的差值Slope0.5、Slope1、Slope2作为听力图高频走势的指征.利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PBmax与以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PBmax与听力图高频走势Slope无相关性,但与纯音听阈呈负相关,尤与PTA3相关性最大(r=-0.595,P=0.000).基于由PBmax与PTA3所绘制的散点图的下缘,可建立起包含99%观测值的言语识别率下限,其函数表达式为PBmax=100-10×PTA3/11.结论 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依据纯音0.5、1、2、4 kHz的平均听阈可确定其言语识别率下限,PBmax得分若低于此界限,则可认定其言语识别率与纯音听力不成比例地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丧失 感音神经性 测听法 言语 单音节 汉语 测听法 纯音
原文传递
汉语普通话上声的听感范畴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萍 石锋 +3 位作者 荣蓉 陈曦丹 李舒 王秀秀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9-370,384,共12页
本文采用"对角测试法"考察汉语普通话上声调在两字组中的听感范畴。通过辨认实验和区分实验,得到上声-阴平、上声-阳平、上声-去声的边界位置、峰值位置、区分峰值等参数,得到上声调位的听感空间。结果表明,无论"调型区... 本文采用"对角测试法"考察汉语普通话上声调在两字组中的听感范畴。通过辨认实验和区分实验,得到上声-阴平、上声-阳平、上声-去声的边界位置、峰值位置、区分峰值等参数,得到上声调位的听感空间。结果表明,无论"调型区分",还是"调阶区分",上声调位均表现为动态的听感边界。目标字位置、参照字调类、声调间的协同发音、降阶等语言学因素都会影响上声的边界位置发生变化。通过上声的听觉范畴和声学表现之间相互对照,发现二者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普通话 上声 听感范畴 听感边界
原文传递
幼儿普通话声调辨别词表的设计 被引量:12
8
作者 曹永茂 华清泉 +5 位作者 陶泽璋 王志恺 吴展元 黄治物 李骏 常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73-476,共4页
目的编制一套幼儿普通话声调测试词表,并对其进行初步测试评价。方法①参考幼儿早期言语发展相关文献及公开发行的幼儿读物,选择幼儿日常生活中较为熟知的词汇,并设计常用词问卷对小儿家长、幼教老师等进行调查,确定基础词库;②从音素... 目的编制一套幼儿普通话声调测试词表,并对其进行初步测试评价。方法①参考幼儿早期言语发展相关文献及公开发行的幼儿读物,选择幼儿日常生活中较为熟知的词汇,并设计常用词问卷对小儿家长、幼教老师等进行调查,确定基础词库;②从音素平衡、声调组成、图片表意等方面考虑,筛选出64个含单音节词及双音节词组成《声调测试词表》,该词表分为音素组成完全匹配的两个部分;③用图片代表部分词表用字让小儿熟悉测试内容后,标准普通话口语给声,采取听说复述法对20名2~3岁幼儿的声调辨别率进行开放项测试,由听力师、小儿亲属及幼教老师共同判断小儿的辨别结果;④计算小儿对该词表的声调辨别率,并比较其对词表中两配对部分的辨别情况。结果①初步制成了含单音节词28个、双音节词36个的幼儿普通话声调测试词表;②词表分成两配对部分后,有一定的同质性。结论编制的幼儿普通话声调测试词表有较合理的原则和内部结构,可以用于评估幼儿普通话声调辨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汉语/普通话 声调辨别 词表
下载PDF
北京话的轻声和轻音及普通话汉语拼音的注音 被引量:13
9
作者 魏钢强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5-536,共12页
北京话的轻声和轻音是两种不同的语音现象。例如:指老聃的"‘老子"后字读轻音,跟"′哪里"、"′打手"、"′想法"的声调模式和重音模式完全一样;但它跟后字读轻声的指父亲的"老·子&qu... 北京话的轻声和轻音是两种不同的语音现象。例如:指老聃的"‘老子"后字读轻音,跟"′哪里"、"′打手"、"′想法"的声调模式和重音模式完全一样;但它跟后字读轻声的指父亲的"老·子"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汉语拼音注音不加区分,容易造成不便和误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话 轻声 轻音 普通话 汉语拼音 注音 语音
原文传递
先天性聋儿人工耳蜗植入后的汉语普通话声调辨别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志恺 华清泉 +6 位作者 曹永茂 吴展元 周晓娓 李骏 常伟 黄治物 朱素琴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考察先天性聋儿人工耳蜗植入后的汉语普通话声调辨别,探索其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编制含单字词及双字词共64个的《声调测试词表》,标准普通话口语给声,用听说复述法对28名植入人工耳蜗的先天性聋儿及20名同龄正常儿童的声调辨别率... 目的考察先天性聋儿人工耳蜗植入后的汉语普通话声调辨别,探索其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编制含单字词及双字词共64个的《声调测试词表》,标准普通话口语给声,用听说复述法对28名植入人工耳蜗的先天性聋儿及20名同龄正常儿童的声调辨别率进行开放项测试,由听力师、聋儿亲属及语训老师共同判断儿童的辨别结果。分析植入年龄、耳蜗使用时间及实际年龄对声调辨别率的影响,比较人工耳蜗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声调辨别率,并比较耳蜗组以植入年龄3岁为界分组后的辨别率。结果植入年龄与声调辨别率呈负相关,耳蜗使用时间与辨别率呈正相关。耳蜗组儿童的辨别率显示出很大的个体差异性,平均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植入年龄、耳蜗使用时间是影响人工耳蜗术后聋儿汉语普通话声调辨别的重要因素,3岁前植入人工耳蜗较3岁后植入可获得更好的声调辨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聋 人工耳蜗 汉语/普通话 声调辨别
下载PDF
用GIS手段解读混合方言的成因--以灵石高地为例 被引量:9
11
作者 沈力 冯良珍 中野尚美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0-39,共10页
本文选取山西境内晋语区与中原官话区接壤地带——灵石高地的混合方言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比较语言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混合方言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首先,我们提出一个假说,即山西境内方言的声调演变进程是可以按照不同... 本文选取山西境内晋语区与中原官话区接壤地带——灵石高地的混合方言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比较语言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混合方言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首先,我们提出一个假说,即山西境内方言的声调演变进程是可以按照不同现象在汾河走廊中的分布序列加以构拟的,进而,我们对这个假说进行了逐步论证和解释。最后,我们对灵石高地的声调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可以说这是一个利用GIS手段探讨混合方言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历史比较语言学 地理信息科学 中原官话 晋语 声调
原文传递
晋语及周边官话方言的次浊入今读上声
12
作者 沈明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9-543,638,639,共17页
晋语及周边的官话方言里,有些次浊入声字今读上声。土词儿里用的如“裂(咧)~开、月正~、捋~麻、摸~不来:估计不来、额~颅盖:额骨、杌~子:小板凳、褥~子、肉”等,多见于晋语及周边的中原官话(汾河片、关中片、秦陇片、兖菏片);文词儿里... 晋语及周边的官话方言里,有些次浊入声字今读上声。土词儿里用的如“裂(咧)~开、月正~、捋~麻、摸~不来:估计不来、额~颅盖:额骨、杌~子:小板凳、褥~子、肉”等,多见于晋语及周边的中原官话(汾河片、关中片、秦陇片、兖菏片);文词儿里用的如“劣恶~、诺~言、掠~夺、略侵~、辱~骂”等,多见于周边的中原官话和冀鲁官话。吕梁片晋语与汾河片中原官话有继承关系,根据吕梁片晋语的舒入调型对应关系,本文认为部分浊入字率先按调值舒化归上声,但大多数浊入字尚未参与其中,该过程便中断了。浊入字晋语多保留入声调;中原官话次浊入归清入后按调值舒化归阴平,全浊入按调类舒化归阳平。假定早期中原官话的核心区域(相当于今洛嵩片、郑开片)也曾有过类似的过程,宋元以后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北方的官话方言。由于汾河片、关中片、秦陇片、充菏片处在中原官话的边缘地带,而文词儿的读音又比土词儿变得慢,从而保留了较多的早期读音形式。受北京话次浊入归去声的影响,一些次浊入声字出现了两读或三读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语 中原官话 冀鲁官话 次浊入 上声 人声 去声
原文传递
优选论与汉语重叠词的声调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学萍 朴哲浩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79-85,共7页
优选论是目前主流语言学理论,其新颖的理论视角和合理的分析方法为语言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天地。本文运用优选论的理论原则和研究方法来分析和解释汉语重叠词的声调变化,使得该领域的研究更加科学合理。
关键词 优选论 汉语重叠词 声调变化 制约条件 层级排列
下载PDF
象州白石话同音字汇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艺兵 白云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1期9-16,共8页
文化根深对维护语言稳定性具有强大的作用。象州白石文化底蕴深厚,白石官话保存良好。精组与知庄章组有区别,晓组与非组不混,云母与匣母不混,阳声韵尾完整且前后鼻音分明,有[on]韵(桓),有入声调类。同音字汇收字4千有余。
关键词 象州白石话 官话 桓韵 入声
下载PDF
不同水平的普通话学习者单字调声调感知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帕丽扎提·克依木 古力努尔·艾尔肯 +1 位作者 米吉提·阿不里米提 艾斯卡尔·艾木都拉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1-68,共8页
首先采用实验语音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了解普通话学习者声调学习的情况,通过定量研究的方法,对两种不同水平(高级水平和初级水平)学习者的声调感知进行声学分析并对学习普通话过程中的语调掌握状况展开探讨。考察了20名... 首先采用实验语音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了解普通话学习者声调学习的情况,通过定量研究的方法,对两种不同水平(高级水平和初级水平)学习者的声调感知进行声学分析并对学习普通话过程中的语调掌握状况展开探讨。考察了20名不同水平学习者对普通话声调学习的感知情况。按学习者对汉语9个单元音的4个声调感知和12个复合元音的4个声调的单字调辨认,以及阳平-上声的区分实验数据,统计学习者的辨认准确率、各调类的偏误率和反应时间,最后利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从统计的角度进行了辨认准确率和反应时间的相关性分析,分别对声调感知的准确率和反应时间的显著性差异进行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话习得者 声调感知 单字调 偏误分析
下载PDF
明以来南北官话调值变化谫论
16
作者 张续龙 王梦凡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87-99,共13页
通过明清韵书、朝汉译音、传教士资料对声调调类或调值的描述,明代北方官话的调值:阴平[^(*)44],阳平[^(*)24],上声[^(*)213],去声[^(*)52],入声一[^(*)54],入声二[^(*)23];南方官话的调值:阴平[^(*)33],阳平[^(*)21],上声[^(*)42],去声... 通过明清韵书、朝汉译音、传教士资料对声调调类或调值的描述,明代北方官话的调值:阴平[^(*)44],阳平[^(*)24],上声[^(*)213],去声[^(*)52],入声一[^(*)54],入声二[^(*)23];南方官话的调值:阴平[^(*)33],阳平[^(*)21],上声[^(*)42],去声[^(*)35],入声[^(*)34]。清中叶后,北方官话的调值:阴平[^(*)55]或[^(*)53],阳平[^(*)35],上声[^(*)13],去声[^(*)31];南方官话的调值:阴平[^(*)31],阳平[^(*)35],上声[^(*)23],去声[^(*)42]。与现代官话方言的调值对比,明以来,北方官话的调值变化相对较小,而南方官话则可能出现因语言接触而被替换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北方官话 南方官话 调值
下载PDF
汉语普通话人工耳蜗使用者对声调识别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亓贝尔 古鑫 +2 位作者 刘子夜 傅新星 刘博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7年第4期175-179,共5页
目的初步确定人工耳蜗使用者声调感知的特点,并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利用自主开发的噪声下声调识别测试材料(tone identification in noise test,TINT)在Speech Performance测试平台的控制下对20例母语为汉语普通话人工耳蜗使用者声调识... 目的初步确定人工耳蜗使用者声调感知的特点,并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利用自主开发的噪声下声调识别测试材料(tone identification in noise test,TINT)在Speech Performance测试平台的控制下对20例母语为汉语普通话人工耳蜗使用者声调识别能力进行评估,获得各声调识别成绩以及声调识别混淆矩阵。采用x^2检验(chi-square test)对本组人工耳蜗使用者汉语声调识别成绩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本组人工耳蜗使用者的汉语普通话声调识别总成绩(百分制得分)分布48.75%~98.75%,平均成绩(76.38±17.29)%;②各声识别成绩平均值差异显著(x^2=2358.357,P<0.01),由高到低分别为T3(85.75%)>T4(85.25%)>T1(69.75%)>T2(64.75%),即本组人工耳蜗植入者感知T3、T4较为容易、感知T1、T2较为困难;③声调识别混淆矩阵提示T2(35.35%)、T1(30.25%)混淆度明显高于T4(14.75%)、T3(14.25%),并目各个声调之间的混淆趋势不同,T1易被混淆为T2(18.25%)、T2易被混淆为T3(24.00%)。结论时域特性明显的声调更易被人工耳蜗群体识别,因此应根据声调感知难易程度制定针对性的声调康复训练方案,综合利用听觉信息和视觉信息改善声调,特别是一声、二声的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听法 言语 言语识别测验 汉语普通话 工耳蜗使用者 声调识别
下载PDF
河北昌黎城关方言非叠字两字组连读变调和轻声 被引量:4
18
作者 曹梦雪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1-410,共10页
河北昌黎城关方言有4个单字调,12种非叠字两字组连调模式和5种轻声连调模式。阳平[■]243与阴平[■]41在连读层靠拢,在单字层分立,状态较为稳定。非叠字两字组连调后字阳平[■]243可读如上声[■]213,该现象是受南部方言影响的结果,可能... 河北昌黎城关方言有4个单字调,12种非叠字两字组连调模式和5种轻声连调模式。阳平[■]243与阴平[■]41在连读层靠拢,在单字层分立,状态较为稳定。非叠字两字组连调后字阳平[■]243可读如上声[■]213,该现象是受南部方言影响的结果,可能会推动昌黎城关向三调方言演变。阳平[■]243与阴平[■]41和上声[■]213在连读层面的相互作用关系,将可能影响昌黎城关方言未来单字调类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昌黎 冀鲁官话 非叠字两字组 连读变调 轻声
原文传递
河北乐亭方言的连读变调和轻声 被引量:4
19
作者 沈丹萍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3-450,共8页
本文描写河北乐亭方言的连读变调和轻声,并据此考察讨论单字调类的合流方向。
关键词 冀鲁官话 河北乐亭 非叠字两字组 连读变调 轻声 调类合并
原文传递
延边朝鲜族学生普通话声调感知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陆尧 李英浩 孔江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7-156,共10页
通过范畴感知的识别和区分实验发现,延边朝鲜族大学生对普通话声调的感知接近或达到了汉语普通话母语者的水平。除了T2-T3声调对立组以外,其他各组声调对立的感知范畴化程度和母语者差异不大。延边朝鲜语中的词汇重音经验和长时学习经历... 通过范畴感知的识别和区分实验发现,延边朝鲜族大学生对普通话声调的感知接近或达到了汉语普通话母语者的水平。除了T2-T3声调对立组以外,其他各组声调对立的感知范畴化程度和母语者差异不大。延边朝鲜语中的词汇重音经验和长时学习经历,可能共同对朝鲜语被试感知普通话声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T2-T3声调对立组的低范畴化感知水平与前人对不同母语背景普通话学习者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阳平和上声是以普通话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感知普通话声调中的难点,即使是高级阶段的学习者也无法成功建立接近母语者的感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话声调 范畴感知 延边朝鲜语 语言经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