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贷长投”是企业的被迫行为吗?——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视角 被引量:32
1
作者 孙凤娥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82,共10页
企业“短贷长投”加大了金融风险,并对企业绩效产生了负向影响。本文从行为财务学角度入手,考察管理者过度自信这类主观因素对“短贷长投”的影响。首先,利用“投资—非理性短期借款”敏感性模型,证实了中国上市公司“短贷长投”问题普... 企业“短贷长投”加大了金融风险,并对企业绩效产生了负向影响。本文从行为财务学角度入手,考察管理者过度自信这类主观因素对“短贷长投”的影响。首先,利用“投资—非理性短期借款”敏感性模型,证实了中国上市公司“短贷长投”问题普遍存在;其次,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制度缺陷对“短贷长投”未产生显著影响,而管理者过度自信这类主观因素则显著加剧了“短贷长投”;进一步研究表明,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削弱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短贷长投”的影响。由此,要切实解决企业“短贷长投”问题,不仅要改善当前金融制度环境,更要抑制管理者的非理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贷长投” 管理者过度自信 融资约束 流动资金贷款管理
下载PDF
董事会治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投资效率 被引量:26
2
作者 王艳林 薛鲁 《投资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3-106,共14页
本文以我国2007-2011年沪深A股4542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在自由现金流充足和自由现金流不足的情况下,董事会治理对过度自信管理者基于自由现金流盈余的过度投资和基于自由现金流缺口的投资不足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研究发现,... 本文以我国2007-2011年沪深A股4542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在自由现金流充足和自由现金流不足的情况下,董事会治理对过度自信管理者基于自由现金流盈余的过度投资和基于自由现金流缺口的投资不足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研究发现,当企业自由现金流充足时,大规模董事会和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加剧了过度自信管理者基于自由现金流盈余的过度投资;而无论企业自由现金流充足与否,独董比例的提高均不能发挥抑制过度自信管理者基于自由现金流的非效率投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会治理 管理者过度自信 过度投资 投资不足
原文传递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非效率投资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传清 郑开元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2-97,共6页
在不考虑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的"非理性管理者"模型框架下,选取中国上市企业近五年(2008—2012年)的样本,研究了不同企业属性下的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决策和投资效率的差异性影响。结果表明,企业自由现金流充裕时,管理... 在不考虑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的"非理性管理者"模型框架下,选取中国上市企业近五年(2008—2012年)的样本,研究了不同企业属性下的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决策和投资效率的差异性影响。结果表明,企业自由现金流充裕时,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过度投资正相关。在过度投资方面,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更大;在投资不足方面,国有企业对自由现金流过高的依赖使得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国有企业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者过度自信 投资不足 过度投资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下载PDF
经济周期、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盈余管理 被引量:5
4
作者 胡华夏 洪荭 廖俊洁 《财会通讯(下)》 2014年第2期43-45,56,共4页
本文选取深沪A股2002年至2012年上市666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分析了处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周期波动对盈余管理有显著关系,处在经济周期扩张期,管理自信心理引发盈余管理行为不显著... 本文选取深沪A股2002年至2012年上市666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分析了处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周期波动对盈余管理有显著关系,处在经济周期扩张期,管理自信心理引发盈余管理行为不显著,经济周期紧缩期,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加剧了盈余管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盈余管理 管理者过度自信 实证分析
下载PDF
自由现金流、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投资效率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艳林 《财经理论研究》 2016年第2期88-99,共12页
与理性管理者相比,过度自信管理者的投资决策标准——NPV存在向上偏差。因以有偏的NPV作为项目取舍标准,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本文以我国2007-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自由现金流充足和自由现金流不足... 与理性管理者相比,过度自信管理者的投资决策标准——NPV存在向上偏差。因以有偏的NPV作为项目取舍标准,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本文以我国2007-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自由现金流充足和自由现金流不足情况下,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基于自由现金流盈余的过度投资和基于自由现金流缺口的投资不足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企业自由现金流充足时,相对于非过度自信管理者而言,过度自信管理者基于自由现金流盈余的过度投资更为严重;当企业自由现金流不足时,过度自信管理者因其激进的负债策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投资不足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现金流 管理者过度自信 投资效率 过度投资 投资不足
下载PDF
管理者过度自信、内部控制与企业现金持有 被引量:41
6
作者 郑培培 陈少华 《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6,共14页
上市公司高额持有现金的现象一直都是学者关注的焦点,但已有关于企业现金持有的研究基本都立足于传统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忽略了管理者非理性特征的影响,与现实情况不相符。在此背景下,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从管理者非理性视角,系统分析并... 上市公司高额持有现金的现象一直都是学者关注的焦点,但已有关于企业现金持有的研究基本都立足于传统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忽略了管理者非理性特征的影响,与现实情况不相符。在此背景下,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从管理者非理性视角,系统分析并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机理以及内部控制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考察企业特征的情景效应、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超额现金使用方式、现金持有价值与现金持有动态调整的关系。以2010年至2016年中国沪深股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以管理者是否主动增持股票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替代指标,运用Stata软件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验证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可能影响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因素的前提下,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现金持有水平显著正相关,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在二者关系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检验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在融资约束高的企业、成长性高的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对超额现金使用方式的检验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持有超额现金主要用于后续的研发投入。此外,股票市场投资者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所持有的现金给予了更高的估值,在内部控制质量高的企业中更明显;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向上调整现金持有水平的速度明显快于向下调整现金持有水平的速度。结合行为金融与传统公司财务,实现了跨学科之间的交融,丰富和拓展了管理者过度自信经济后果和现金持有影响因素领域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研究结果还有利于管理者进一步理解其非理性特征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对他们在实际中如何制定企业现金持有策略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者过度自信 内部控制 企业现金持有 动态调整 行为金融
原文传递
股权集中度、管理层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决策 被引量:24
7
作者 李佳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5-56,共12页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综合性的管理层过度自信衡量指标,检验2010~2013年中国资本市场上股权集中度、管理层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决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管理层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决策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2)股权...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综合性的管理层过度自信衡量指标,检验2010~2013年中国资本市场上股权集中度、管理层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决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管理层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决策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2)股权集中度越低,管理层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决策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股权集中度越高,管理层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决策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弱。因此,股权集中度的提高可以削弱管理层过度自信所驱动的并购,一定程度上保护股东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 股权集中度 管理层过度自信 企业并购决策
原文传递
高管薪酬激励与组织绩效: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遮掩效应”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昊民 何奇学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77,共13页
以往关于薪酬激励的研究忽略了激励制度对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基于传统代理理论,从薪酬认知观出发,将管理者过度自信引入薪酬激励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中,利用2010-2014年上证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管... 以往关于薪酬激励的研究忽略了激励制度对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基于传统代理理论,从薪酬认知观出发,将管理者过度自信引入薪酬激励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中,利用2010-2014年上证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水平与组织绩效不相关,但高管薪酬差距与组织绩效显著正相关;高管薪酬水平和薪酬差距与管理者过度自信之间均显著正相关;而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组织绩效显著负相关;管理者过度自信在高管薪酬水平与组织绩效之间的间接效应不显著,而在高管薪酬差距与组织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间接效应,且具体表现为"遮掩效应"。本文从管理者的心理因素出发,深化了薪酬与绩效的相关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为企业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提供了理论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者过度自信 薪酬激励 组织绩效 遮掩效应
原文传递
管理层过度自信、区域制度环境与内部控制有效性 被引量:18
9
作者 徐玉德 杨晓璇 刘剑民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8-128,共11页
管理层过度自信会导致其高估自己决策的准确性而低估失败风险,进而对内部控制有效性产生不良影响,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则可以有效约束管理层过度自信等认知偏差与相关行为。本文基于2011~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实证检验不同正式制度... 管理层过度自信会导致其高估自己决策的准确性而低估失败风险,进而对内部控制有效性产生不良影响,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则可以有效约束管理层过度自信等认知偏差与相关行为。本文基于2011~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实证检验不同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环境下管理层过度自信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层过度自信与内部控制有效性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良好的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对管理层过度自信之于内部控制有效性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国有企业管理层过度自信对内部控制有效性产生更为显著的负向影响,非正式制度环境下民营企业管理层过度自信对于内部控制有效性调节效应不显著。这一研究对通过协调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以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等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 管理层过度自信 内部控制
下载PDF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公司业绩预告 被引量:18
10
作者 陈胜蓝 王可心 《投资研究》 CSSCI 2017年第5期103-119,共17页
公司业绩预告是降低公司内部人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方式。本文使用上市公司2011–2014年数据为研究样本,考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公司业绩预告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程度较高时,公司高管更可能发布自... 公司业绩预告是降低公司内部人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方式。本文使用上市公司2011–2014年数据为研究样本,考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公司业绩预告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程度较高时,公司高管更可能发布自愿性业绩预告,而且,其业绩预告的预测区间更加精确。进一步考察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业绩预告的影响还受公司高管特征和行业竞争程度的影响。具体而言,高管过度自信程度越高或者公司所处行业竞争程度越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业绩预告决策的影响越大。本文研究结论对于理解宏观环境变化对公司业绩预告决策的影响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公司业绩预告 高管过度自信 产品市场竞争
原文传递
风险还是机遇: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胥朝阳 赵晓阳 徐广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8-76,共9页
利用2010—2017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基于实物期权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理论揭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由行为金融学视角出发,考察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经济政... 利用2010—2017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基于实物期权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理论揭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由行为金融学视角出发,考察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突破式创新具有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在先进制造业中更显著;管理者过度自信可削弱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突破式创新的抑制作用;相较国有制造企业,非国有制造企业受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更显著,且管理者过度自信在非国有制造企业中的调节作用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其作用机制发现,融资约束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制造业突破式创新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制造业降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寻求高质量发展机遇具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制造业 突破式创新 管理者过度自信 融资约束
下载PDF
高溢价并购特征与商誉减值及时性——基于并购时管理层过度自信的视角 被引量:12
12
作者 卢晓哲 朱南军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3-87,共15页
本文跟踪了并购事件层次商誉从形成到首次减值的过程,并将商誉减值时间和减值风险分为合理减值和延迟减值两部分,通过使用生存分析模型的半参数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合理减值时间和风险无法衡量的问题,实证检验了并购特征中的管理层... 本文跟踪了并购事件层次商誉从形成到首次减值的过程,并将商誉减值时间和减值风险分为合理减值和延迟减值两部分,通过使用生存分析模型的半参数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合理减值时间和风险无法衡量的问题,实证检验了并购特征中的管理层过度自信程度与商誉减值及时性的关系。研究发现,相比于非过度自信的管理层,并购时过度自信的管理层会高估并购溢价,对后续期间的商誉减值风险认知不足,进而延长商誉减值延迟时间、降低商誉减值及时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商誉减值及时性领域做出了有益补充,为有关部门完善商誉减值相关准则和制定商誉减值风险管控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誉减值及时性 商誉减值风险 管理层过度自信 政策监管
下载PDF
管理者过度自信研究综述 被引量:9
13
作者 蔡地 万迪昉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0年第8期143-145,共3页
管理者个人特征是公司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针对行为公司金融理论广泛关注的管理者过度自信现象,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基本内涵、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度量方法、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决策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这一领域的... 管理者个人特征是公司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针对行为公司金融理论广泛关注的管理者过度自信现象,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基本内涵、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度量方法、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决策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而指出了目前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主要局限及对国内学者后续深入研究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公司金融 管理者过度自信 投资和融资
下载PDF
管理层持股、短视主义与公司成长--基于沪深A股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贺云龙 黄欣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6-93,共8页
以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持股、短视主义与公司成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与公司成长显著正相关,短视主义与公司成长显著负相关,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体现为显著的部分中... 以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持股、短视主义与公司成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与公司成长显著正相关,短视主义与公司成长显著负相关,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体现为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管理层持股能够抑制短视主义,因而促进公司成长,且这一中介作用的前半路径受到管理层过度自信的反向调节,这充分表明管理层过度自信会弱化管理层持股对短视主义的抑制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短视主义与公司成长的中介作用路径在非国有公司更加显著;机构投资者持股和社会关系质量能正向调节管理层持股对公司成长的直接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层持股 短视主义 公司成长 管理层过度自信
下载PDF
风险投资、管理层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溢价 被引量:8
15
作者 宋贺 余晶晶 何德旭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41,共15页
现有研究多关注管理层过度自信所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对影响管理层过度自信的“前因”研究较为鲜见,这种“头重脚轻”式的不对称式研究对深入理解管理层过度自信造成了障碍。文章以2012—2017年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完成的并购事件为研... 现有研究多关注管理层过度自信所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对影响管理层过度自信的“前因”研究较为鲜见,这种“头重脚轻”式的不对称式研究对深入理解管理层过度自信造成了障碍。文章以2012—2017年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完成的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从并购视角出发,研究了风险投资对管理层过度自信的影响及其带来的并购后果。结果发现,风险投资能够显著抑制并购活动中管理层的过度自信行为,而抑制管理层过度自信在风险投资降低并购溢价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效应,上述作用在民营企业或风险投资派驻了董事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显示,在考虑了风险投资与管理层过度自信之间的反向因果关系、风险投资这一“外部”监督角色和企业董事会治理这一“内部”监督角色的交互影响对结论可能产生的影响后,上述结论仍显著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投资 管理层过度自信 并购溢价
下载PDF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投入——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诗田 邱伟年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6-160,共15页
激励企业提高创新投入强度和效率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乃至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视角,以披露了创新投入的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影响企业创新投入强度和效率的因素。结果显示... 激励企业提高创新投入强度和效率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乃至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视角,以披露了创新投入的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影响企业创新投入强度和效率的因素。结果显示:过度自信管理者所在企业的创新投入强度更高,而创新投入效率却更低。研究结论有助于在政策层面考虑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特征分别对企业创新投入强度及效率的积极与消极意义。有关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企业管理者对自主创新活动过度自信的正面作用,同时抑制其负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 管理者过度自信 创新投入强度 创新投入效率
下载PDF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现金股利决策 被引量:7
17
作者 应惟伟 居未伟 封斌斌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66,共6页
本文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现金股利决策的影响,并探讨这种影响在融资约束程度和过度投资水平不同的公司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我们以2008~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公司减少现金股利... 本文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现金股利决策的影响,并探讨这种影响在融资约束程度和过度投资水平不同的公司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我们以2008~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公司减少现金股利发放,并且这种效应在融资约束严重、过度投资水平高的公司中更为强烈。本项研究发现管理者为了降低融资成本或扩大过度投资而减少现金股利发放,并在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分析框架下考察了公司股利决策与内部融资和投资决策之间的内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者过度自信 现金股利 融资约束 过度投资
下载PDF
管理者过度自信、内部控制质量与商誉减值风险 被引量:5
18
作者 何建国 刘芸 万伟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1年第5期79-90,共12页
巨额商誉减值不仅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还对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了极大损害,现已成为企业、投资者和监管者重点防控的金融风险。以2014—2018年A股市场上发生并购并存在商誉减值的公司为样本,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商誉减值的影响机制进行探... 巨额商誉减值不仅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还对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了极大损害,现已成为企业、投资者和监管者重点防控的金融风险。以2014—2018年A股市场上发生并购并存在商誉减值的公司为样本,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商誉减值的影响机制进行探讨。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程度越大,企业计提商誉减值的金额也越大;内部控制质量能抑制由管理者过度自信引发的商誉减值风险,并且此调节效应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经过稳健性测试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研究结果对企业与监督部门有一定的启示意义:(1)企业应完善管理者监督考核制度,优化企业内部环境。此外,管理者自身应加强自我修养,提高管理团队自我认识的水平,避免因个人主义、主观随意性产生的决策风险。(2)监管部门应完善相关法规、条例以提高并购交易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与透明度,并对商誉的形成及后续的减值行为进行严格监管并加大问责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誉减值风险 管理者过度自信 内部控制质量 行为经济
下载PDF
管理层过度自信、多元化经营和公司业绩 被引量:5
19
作者 岑维 童娜琼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5年第9期14-19,共6页
从非理性经济人假设角度出发,以2009年至2012年度沪深300指数公司为样本,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多元化及其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促进了企业多元化,同时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加强企业多元化对企业业绩的负效应。这说明企... 从非理性经济人假设角度出发,以2009年至2012年度沪深300指数公司为样本,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多元化及其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促进了企业多元化,同时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加强企业多元化对企业业绩的负效应。这说明企业需要采取措施遏制管理者的非理性多元化行为,减少其对企业绩效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层过度自信 多元化经营 企业业绩
下载PDF
管理者过度自信和股利平稳性
20
作者 杨翠翠 陈艳利 《会计与控制评论》 2024年第1期106-132,共27页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股利分配决策的影响是当前行为金融研究的热门问题,不平稳的股利分配会严重损害投资者权益,也阻碍了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本文使用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考虑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股利平稳性的影...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股利分配决策的影响是当前行为金融研究的热门问题,不平稳的股利分配会严重损害投资者权益,也阻碍了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本文使用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考虑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股利平稳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管理者过度自信会降低企业股利平稳性,且当企业的股权制衡度和融资约束水平较低时效果更加显著。机制检验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诱发了过度投资,进而降低了股利平稳性。另外,在低股权集中度、内部控制质量和处于低市场化地区的企业中,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股利平稳性的影响更为明显。上述结论为管理者过度自信降低股利平稳性提供了经验证据,并为企业制定平稳的股利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者过度自信 股利平稳性 股权制衡度 融资约束 过度投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