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58篇文章
< 1 2 1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蓝型油菜几个雄性不育系花药发育的细胞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95
1
作者 余凤群 傅廷栋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0年第3期209-216,共8页
选用甘蓝型油菜6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1个细胞核雄性不育系为材料,与可育系比较,确定花药发育受阻的时期和方式。根据研究结果,将其雄性不育系分为三类:1.湘矮A,Po-aA,陕2A和7s-3A花药发育受阻于孢原细胞分化期,没有分化形成花粉囊。2.... 选用甘蓝型油菜6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1个细胞核雄性不育系为材料,与可育系比较,确定花药发育受阻的时期和方式。根据研究结果,将其雄性不育系分为三类:1.湘矮A,Po-aA,陕2A和7s-3A花药发育受阻于孢原细胞分化期,没有分化形成花粉囊。2.萝AⅠ和萝AⅡ花药发育受阻于四分体至单核花粉期。败育方式为小孢子难以从四分体中释放出来,或释放出来后细胞质液泡化,核不能分裂,花粉壁发育不良。此外,还见到绒毡层径向肥大、延迟消失和维管束分化不良等异常现象。3.宜3A为核不育系,花药发育受阻于花粉母细胞期。败育方式为花粉母细胞死亡,减数分裂异常,或不能进行减数分裂。绒毡层和维管束一般都能正常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花药 雄性不育 细胞形态学
下载PDF
萝卜雄性不育性的几种特性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周长久 张友良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5-70,共6页
通过对萝卜(RapanussativusL.)234株雄性不育株的花器形态观察,将其分成3种类型:花冠退化型,雄蕊萎缩型,花粉败育型。花粉败育型中按柱头外露情形可观察到柱头外露,半外露及不外露3种状态。萝卜雄性不育系... 通过对萝卜(RapanussativusL.)234株雄性不育株的花器形态观察,将其分成3种类型:花冠退化型,雄蕊萎缩型,花粉败育型。花粉败育型中按柱头外露情形可观察到柱头外露,半外露及不外露3种状态。萝卜雄性不育系的四分体小孢子正常,花粉粒从小孢子形成以后开始退化。401A、7701A在小群体中的不育株率达100%。通过3对雄性不育材料及其保持系的酯酶同功酶分析,不育系与保持系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第5条和第6条酶带,酶带显色深浅及酶带数目有明显差异。不育系401A与其保持系401B的叶绿体DNA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I、BamHI消化后的电泳图谱表明,不育系与保持系的ctDNA之间存在差异。用SDS-PAGE方法分析了不育系401A、7701A及其保持系的叶绿体类囊体膜多肚,表明第5及第10条多肽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雄性不育性 叶绿体DNA
下载PDF
温度敏感型雄性不育水稻的鉴定 被引量:35
3
作者 孙宗修 熊振民 +1 位作者 闵绍楷 斯华敏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9-55,共7页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应用两因子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籼型5460不育系对温度与光照的反应。结果表明参试的5个对照品种(系)的育性在所有处理中都表现正常,而5460不育系在日最高/最低温度为27/22℃、平均为23.5℃时,不论光照时间为12.0h、1...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应用两因子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籼型5460不育系对温度与光照的反应。结果表明参试的5个对照品种(系)的育性在所有处理中都表现正常,而5460不育系在日最高/最低温度为27/22℃、平均为23.5℃时,不论光照时间为12.0h、13.5h 还是15.0h/日,其花粉育性与套袋自交结实率都基本正常,在33/28℃,平均为29.5℃时,不论光照如何,大部分植株表现为完全不育或高度不育。套袋自交结实率的方差分析表明,光照长度引起育性变化的差异不显著,不同温度间的差异极显著,光温互作效应也达到显著水平。试验表明5460不育系是“温度敏感型”的雄性不育系。这一结论与1987年福州地区的气象资料和5460不育系在当时当地的实际育性变化相符合。讨论了温度敏感型雄性不育水稻对理论研究和育种实践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性不育 不育系 水稻 温度敏感 育性变化 自交结实率 套袋 结论 实际 差异
下载PDF
Maize Genic Male-Sterility Gen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Hybrid Breeding: Progress and Perspectives 被引量:28
4
作者 Xiangyuan Wan Suowei Wu +5 位作者 Ziwen Li Zhenying Dong Xueli An Biao Ma Youhui Tian Jinping Li 《Molecular Plant》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3期321-342,共22页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rops, maize not only has been a source of the food, feed, and industrial feedstock for biofuel and bioproducts, but also became a model plant system for addressing fundamental questions i...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rops, maize not only has been a source of the food, feed, and industrial feedstock for biofuel and bioproducts, but also became a model plant system for addressing fundamental questions in genetics. Male sterility is a very useful trait for hybrid vigor utilization and hybrid seed producti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genic male-sterility (GMS) genes in maize and other plants have deepen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controlling anther and pollen development, and enabled the development and efficient use of many biotechnology-based male-sterility (BMS) systems for crop hybrid breeding.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 main advances 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GMS genes in maize, and con struct a putative regulatory network controlling maize anther and pollen development by comparative genomic analysis of GMS genes in maize, Arabidopsis, and rice. Furthermore, we discuss and appraise the features of more than a dozen BMS systems for propagating male-sterile lines and producing hybrid seeds in maize and other plants. Finally, we provide our perspectives on the studies of GMS gen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BMS systems in maize and other plants. The continuous exploration of GMS genes and BMS systems will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molecular regulatory networks controlling male fertility and greatly facilitate hybrid vigor utilization in breeding and field production of maize and other cro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ic male sterility anther and pollen development biotechnology-based male-sterility system hybrid seed production MAIZE
原文传递
利用粘果山羊草细胞质1B/1R易位系诱导小麦单倍体频率的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杨天章 刘庆法 张改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63-69,共7页
用具有粘果山羊草(Ae. kotschyi)细胞质的1B/1R易位系转育成的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为基本材料,通过随体数目和C—显带技术鉴定了不育系、恢复系及其亲本的染色体组成,以中国春重双端体2t″1B和缺—四体1B°1D~Ⅳ与其杂交,观察了F_1减... 用具有粘果山羊草(Ae. kotschyi)细胞质的1B/1R易位系转育成的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为基本材料,通过随体数目和C—显带技术鉴定了不育系、恢复系及其亲本的染色体组成,以中国春重双端体2t″1B和缺—四体1B°1D~Ⅳ与其杂交,观察了F_1减数分裂中期Ⅰ的染色体构型和C—显带特征。调查了有代表性的10个k型不育系及其中三个不育系与中国春重双端体2t″1B或缺—四体1B°1D~Ⅳ杂交F_1的单倍体诱导频率。结果表明,多数k型1B/1R不育系均可产生较高频率的单倍体,但不育系间差异很大,个别k型1B/1R不育系不产生单倍体,说明单倍体的产生除受1R短臂上的诱导单倍体基因作用外,还受其他基因的影响,同时也受父本基因型和染色体结构的影响,试验证明,1B染色体缺失或端体等非整倍体作为父本可以大大提高诱导单倍体的频率(接近70%),这种方法诱导产生的是单倍体种子,一般发芽正常,发育良好,在异质小麦育种方面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但由于这种单倍体均为孤雌生殖所致,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本文提出了如何应用的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山羊草 单位体 雄性不育
下载PDF
文冠果雄性可育性相关cDNA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25
6
作者 杜希华 陆海 +1 位作者 高述民 李凤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9-33,共5页
针对文冠果单性雄花与两性花中存在的可育与败育两种不同类型雄蕊 ,为在分子水平上探讨雄性不育的机理 ,作者采用mRNA差别显示技术 ,分析始花期两种花药中基因的表达情况 .从雄花花药中初步筛选到N15和N2 42条与雄性可育性相关的cDNA片... 针对文冠果单性雄花与两性花中存在的可育与败育两种不同类型雄蕊 ,为在分子水平上探讨雄性不育的机理 ,作者采用mRNA差别显示技术 ,分析始花期两种花药中基因的表达情况 .从雄花花药中初步筛选到N15和N2 42条与雄性可育性相关的cDNA片段 .同源性比较发现 ,N15片段与大豆质体rps12、rps7、16SrRNA、NADH脱氢酶基因共转录序列的同源性达 95 %,并与矮牵牛雄性可育系线粒体中的可育性相关基因结构吻合 ;N2 4片段的部分序列同拟南芥染色体 3中CHR3v0 7142 0 0 2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 80 %.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育性相关基因调控文冠果育性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雄性不育 差异表达 克隆
下载PDF
低温敏显性核不育水稻“8987”的育性转换与遗传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邓晓建 周开达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376-382,共7页
1989年在3304/明恢63的F5代发现一个水稻雄性不育材料8987。它具有育性转换特性,温度是引起育性转换的主导因素,较低温时完全雄性不育,较高温时正常可育,结实率可达80%。8987与其它品种正、反交F1代具有... 1989年在3304/明恢63的F5代发现一个水稻雄性不育材料8987。它具有育性转换特性,温度是引起育性转换的主导因素,较低温时完全雄性不育,较高温时正常可育,结实率可达80%。8987与其它品种正、反交F1代具有与它相同的育性转换,但组合间表现程度不完全一致。F2代在较低温度下发生育性分离时,有些组合F2不育株数:可育株数符合3:1,但有些组合可育株较多,分离比偏离3:1。这表明8987具有低温敏不育特性,它的不育性主要受细胞核内一对显性基因控制,遗传背景(微效修饰基因)对育性也有一些影响,是一种雄性不育新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性不育 育性转换 低温敏不育 遗传 水稻
下载PDF
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花药能量和活性氧的代谢 被引量:19
8
作者 陈贤丰 梁承邺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2年第6期416-425,共10页
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在单核早期、单核晚期、二核及三核期的不育花药的细胞色素氧化酶(COD)、ATPase、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SOD 在每小穗花药中的总活性普遍低于其可育花药,不育花药在发育的后期缺1—5条 COD、1条... 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在单核早期、单核晚期、二核及三核期的不育花药的细胞色素氧化酶(COD)、ATPase、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SOD 在每小穗花药中的总活性普遍低于其可育花药,不育花药在发育的后期缺1—5条 COD、1条超氧物岐化酶(POD)和1—2条 Cu-Zn SOD 同工酶带。不育花药具较低的 ATP 含量和较高的 O(?)产生效率,且有 H_2O_2和丙二醛(MDA)的积累。对光敏雄性不育的发生与不育花药中异常的能量和活性氧代谢之内在联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雄性不育 花药 水稻
下载PDF
西瓜隐性核雄性不育基因的RAPD标记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显 王鸣 +2 位作者 张进升 马建祥 杨建强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8-442,共5页
应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采用BSA法对西瓜隐性核不育材料Se18的不育基因进行了分子标记研究。结果表明,220个引物中,只有引物S1167、S357在不育株DNA中扩增出了多态性特异片段,在可育株DNA中未扩增出多态性片段。验证结果表明,引物S1167... 应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采用BSA法对西瓜隐性核不育材料Se18的不育基因进行了分子标记研究。结果表明,220个引物中,只有引物S1167、S357在不育株DNA中扩增出了多态性特异片段,在可育株DNA中未扩增出多态性片段。验证结果表明,引物S1167在12个不育材料中的138个不育株全部扩增出特异性片段,可以区分不育株与可育株。对特异性片段进行回收、克隆和测序,其结果表明,S1167扩增特异片段有2391个碱基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雄性不育性 RAPD标记
下载PDF
温敏型雄性不育亚麻的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党占海 张建平 佘新成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61-864,共4页
通过在自然条件下对亚麻雄性不育材料的特征特性和不育性表现的研究表明 ,该不育材料农艺性状优良 ,雄性不育特征明显。温度对不育性有重要影响 ,一定温度范围内 ,高温能使育性提高 ,结果率和结实率增加 ,低温使育性下降 ,结果率和结实... 通过在自然条件下对亚麻雄性不育材料的特征特性和不育性表现的研究表明 ,该不育材料农艺性状优良 ,雄性不育特征明显。温度对不育性有重要影响 ,一定温度范围内 ,高温能使育性提高 ,结果率和结实率增加 ,低温使育性下降 ,结果率和结实率下降 ,同时还发现不同材料对温度的敏感程度不同 ,通过对杂交后代育性分离的分析 ,表明几个材料的不育性均受隐性核基因控制 ,可见该不育属温 (光 )敏型雄性不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型雄性不育 亚麻 遗传分析 特征特性 育性表现
下载PDF
中国板栗生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国彬 兰彦平 曹均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63-1070,共8页
果树生殖生物学研究是果树栽培生理和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了解并掌握果树生殖生物学特性对于果树遗传研究与品种改良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作为我国重要的干果之一,迄今,已经对板栗的生殖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大量研究,掌握了其授粉结... 果树生殖生物学研究是果树栽培生理和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了解并掌握果树生殖生物学特性对于果树遗传研究与品种改良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作为我国重要的干果之一,迄今,已经对板栗的生殖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大量研究,掌握了其授粉结实特性,揭示了花芽分化过程以及内源激素等对花器官发育的调控机制,探明了授粉受精、营养元素及有性生殖过程中胚胎发育异常等因素与板栗空苞的相关性,雄性不育研究也取得了初步进展。根据板栗生殖生物学研究取得的成果,本文从花特性、花芽分化、开花授粉生物学特性以及板栗空苞现象等方面进行了概述,重点总结了板栗花芽分化与花性别分化及其机理、板栗空苞及其发生机理,以及板栗雄性不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生殖生物学 空苞 花芽分化 雄性不育
下载PDF
光敏核不育水稻花粉发育的细胞学研究与PCD检测 被引量:11
12
作者 赵莎 姚家玲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3-288,共6页
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和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对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和可育水稻农垦58N的花粉及花药壁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垦58S雄性败育起始于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在发育过程中持续进行,终结于单... 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和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对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和可育水稻农垦58N的花粉及花药壁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垦58S雄性败育起始于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在发育过程中持续进行,终结于单核晚期,形成典败型花粉;TUNEL检测显示,农垦58S的绒毡层细胞在花粉母细胞时期启动细胞程序性死亡(PCD),但解体过程缓慢,一直持续到花粉发育后期,使单核花粉无法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而败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垦58S 雄性不育 绒毡层 细胞程序性死亡
下载PDF
水稻msp1-4突变体的鉴定及其UDT1和GAMYB基因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莹 王幼芳 张大兵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7-534,共8页
通过对粳稻‘9522’辐射诱变,得到一隐性雄性不育突变体msp1-4(MULTIPLESPOROCYTE),用遗传定位方法将该基因座位定位在分子标记WY-4和WY-8之间,相距0.8cM,物理距离247kb。测序分析证明这247kb区间中的MSP1基因的编码区在第758bp到767bp... 通过对粳稻‘9522’辐射诱变,得到一隐性雄性不育突变体msp1-4(MULTIPLESPOROCYTE),用遗传定位方法将该基因座位定位在分子标记WY-4和WY-8之间,相距0.8cM,物理距离247kb。测序分析证明这247kb区间中的MSP1基因的编码区在第758bp到767bp之间发生了10个碱基的缺失。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该突变体和已经报告过的msp1突变体的表型基本一致。为分析水稻其它与花药发育相关的基因在msp1-4中的表达变化,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到影响绒毡层和花粉发育的重要基因UDT1和GAMYB的表达在突变体中比在野生型水稻中低,说明这2个基因可能位于MSP1基因的下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Dryza SATIVA L.) 雄性不育 MSP1 UDT1 GAMYB
下载PDF
Premature Tapetum Degeneration: a Major Cause of Abortive Pollen Development in Photoperiod 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ity in Rice 被引量:11
14
作者 Yinlian Shi Sha Zhao Jialing Yao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8期774-781,共8页
Photoperiod-sensitive genic male-sterile (PSGMS) rice (Oryza sativa L.), a natural mutant found in the rice cultivar Nongken 58, is very usefu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ybrid rice cultivars. Despite its widespread ... Photoperiod-sensitive genic male-sterile (PSGMS) rice (Oryza sativa L.), a natural mutant found in the rice cultivar Nongken 58, is very usefu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ybrid rice cultivars. Despite its widespread use in breeding programs,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abortive development of PSGMS rice and the possible cytological mechanisms of pollen abortion have not been determined. In the present study, a systematic cytological comparison of the anther development of PSGMS rice with its normal fertile counterpart is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pollen abortion in PSGMS rice first occurs before the pollen mother cell (PMC) stage, and continues during the entire process of pollen development until pollen degradation. The abortive process wa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abnormal behavior of the tapetum. Although tapetum degeneration in PSGMS rice initiates already at the PMC stage, it proceeds slowly and does not complete until the breakdown of the pollen. Such cytological observations were supported by the results of the TUNEL (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 assay, which detects DNA fragmentation resulting from 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 indicating that the premature tapetum degeneration is in the process of P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e-sterility Oryza sativa programmed cell death TAPETUM ULTRASTRUCTURE
原文传递
S351-1西瓜雄性不育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伟 林德佩 +1 位作者 谭敦炎 田允温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1期15-18,共4页
对新发现的西瓜S351-1雄性不育材料的植物学特征的观察及遗传特性的研究表明,西瓜〔Citruluslanatus(Thunb.)Matsum&Nakai〕S351-1雄性不育材料的花药小而皱缩,始终不产生花粉。其不... 对新发现的西瓜S351-1雄性不育材料的植物学特征的观察及遗传特性的研究表明,西瓜〔Citruluslanatus(Thunb.)Matsum&Nakai〕S351-1雄性不育材料的花药小而皱缩,始终不产生花粉。其不育性为一对隐性核基因所控制,育性分离稳定,自身农艺性状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雄性不育 遗传特性
下载PDF
辣椒雄性不育“三系”花蕾中3种同工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莹莹 魏佑营 +1 位作者 张瑞华 吕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4期226-229,共4页
以辣椒雄性不育系1442A(灯笼型)和13733A(羊角型)及其保持系和恢复系为试材,对花蕾中SOD、POD和CAT3种同工酶活性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花蕾发育,不育系1442A、13733A,保持系1442B、13733B,和恢复系1442C、13733C的SOD活... 以辣椒雄性不育系1442A(灯笼型)和13733A(羊角型)及其保持系和恢复系为试材,对花蕾中SOD、POD和CAT3种同工酶活性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花蕾发育,不育系1442A、13733A,保持系1442B、13733B,和恢复系1442C、13733C的SOD活性变化趋势分别一致,POD、CAT亦同。保持系和恢复系花蕾中SOD活性均高于相应的不育系;不育系花蕾中SOD活性先下降后上升,在2级花蕾时期最低;保持系花蕾中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在2级花蕾时期最高;恢复系花蕾中SOD活性变化趋势大约呈“~”形。恢复系花蕾中POD活性一直高于相应的保持系和不育系,除1级花蕾时期外,不育系花蕾中POD活性一直低于相应的保持系和恢复系。恢复系花蕾中CAT活性一直比相应的保持系高,只在1级和7级花蕾时期,不育系花蕾中CAT活性高于相应的保持系和恢复系。随着花蕾发育,保持系和恢复系花蕾中CAT活性持续下降;不育系花蕾中CAT活性变化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工酶 动态变化 辣椒 SOD活性 CAT活性 POD活性 变化趋势 三系 恢复系 保持系 花蕾发育 雄性不育系 下降 上升
下载PDF
农垦58S对光周期敏感的育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明全 梅国志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55-362,共8页
用农垦58S等材料,观察了不同部位颖花的花粉育性,发现穗基部颖花的花粉育性变化大,不宜作为育性鉴定的材料;农垦58S在武昌自然日照条件下,育性的转换抽穗期在9月5日,但育性的转换不是绝对的:在不育抽穗期有少量可育株,在可育抽穗期有少... 用农垦58S等材料,观察了不同部位颖花的花粉育性,发现穗基部颖花的花粉育性变化大,不宜作为育性鉴定的材料;农垦58S在武昌自然日照条件下,育性的转换抽穗期在9月5日,但育性的转换不是绝对的:在不育抽穗期有少量可育株,在可育抽穗期有少量不育株。育性的恢复也是不彻底的,它可能与雌蕊也受到雄性不育基因的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敏核不育 育性转换
下载PDF
新引进印度高粱不育系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桂香 史红梅 +3 位作者 宋旭东 李占录 李爱军 翟世宏 《山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1期30-32,共3页
对新引进印度高粱不育系与常用恢复系组配的42个杂交组合进行了配合力测定,结果表明,参试材料的配合力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在亲本不育系中,以ICSA12及623A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大,分别为18.40和13.50;在亲本恢复系中,以晋粱5号和1383-2一... 对新引进印度高粱不育系与常用恢复系组配的42个杂交组合进行了配合力测定,结果表明,参试材料的配合力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在亲本不育系中,以ICSA12及623A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大,分别为18.40和13.50;在亲本恢复系中,以晋粱5号和1383-2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大,分别为34.40和42.34。由于双亲的交互作用,各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以10598A×忻粱7号最大,其次为10604A×TX2736。育种实践证明,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大、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也大且有较大变异的亲本,对于反应量愈大愈好的育种目标而言才是最理想的亲本类型。试验中ICSA12不仅有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也同时与3个恢复系亲本产生了高的特殊配合力效应,是一个较理想的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雄性不育系 配合力
下载PDF
萝卜雄性不育组织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武剑 龚义勤 +2 位作者 邓波 魏跃 任同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5期8-11,共4页
用萝卜雄性不育株带子叶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激素浓度和配比以及继代次数对其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激素组成为6-BA(4mg/L)+NAA(0.4mg/L)时不定芽发生率最高,以6-BA(4mg/L)+NAA(0.2mg/L)的激素配比不定芽数/外植体最高;随着继... 用萝卜雄性不育株带子叶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激素浓度和配比以及继代次数对其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激素组成为6-BA(4mg/L)+NAA(0.4mg/L)时不定芽发生率最高,以6-BA(4mg/L)+NAA(0.2mg/L)的激素配比不定芽数/外植体最高;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多,不定芽发生率及增殖系数先上升,而后下降;继代后期提高6-BA/NAA的比例可改善不定芽发生率和增殖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雄性不育 组织培养 外植体 培养基 激素
下载PDF
一个新的小麦核不育材料的发现和鉴定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秉华 王山荭 杨丽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9-11,共3页
从轮选可育株衍生的后代中发现一个雄性不育株,即P740不育材料.在P740不育材料第1、2、3次姊妹交后代中,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分离比分别符合4:1、7:5和15:13.在第2次姊妹交后代中可育株产生的40个株系中,7个株系的行性分离比是15:... 从轮选可育株衍生的后代中发现一个雄性不育株,即P740不育材料.在P740不育材料第1、2、3次姊妹交后代中,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分离比分别符合4:1、7:5和15:13.在第2次姊妹交后代中可育株产生的40个株系中,7个株系的行性分离比是15:1,33个株系是3:1,二者约分别占1/7和6/7。以上结果表明,P740是一个双隐性基因控制的核雄性不育材料.本文提出了计算隐性核不育材料姊妹交后代育性分离比率的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雄性不育 隐性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