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4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岩石孔隙结构特征测定 被引量:81
1
作者 周科平 李杰林 +1 位作者 许玉娟 张亚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796-4800,共5页
为研究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采用核磁共振技术(NMR)对花岗岩进行测量,得到花岗岩的横向弛豫时间t2分布、NMR测量结果和核磁共振成像图像。研究结果表明:花岗岩的t2分布主要为3个峰,第1个峰和第2个峰的面积占峰总面积的98%以上;岩石组成... 为研究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采用核磁共振技术(NMR)对花岗岩进行测量,得到花岗岩的横向弛豫时间t2分布、NMR测量结果和核磁共振成像图像。研究结果表明:花岗岩的t2分布主要为3个峰,第1个峰和第2个峰的面积占峰总面积的98%以上;岩石组成颗粒粒度的不同,引起了岩石核磁共振弛豫特性的差异。花岗岩的平均孔隙度为1.79%,t′2平均值为26.1ms,束缚流体饱和度平均值占88.5%,核磁共振成像显示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为孔隙结构分析提供依据。岩石核磁共振特征的变化规律和成像结果为岩石微观结构和岩石损伤机理研究提供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孔隙结构 弛豫时间 核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CT、MRI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诊断意义比较 被引量:80
2
作者 王小乐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研究比较CT和MRI对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临床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照。方法选择对照研究的方式对内科收集治疗的6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6h内行颅脑CT和MRI检查,以对病情作出判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优劣。... 目的研究比较CT和MRI对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临床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照。方法选择对照研究的方式对内科收集治疗的6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6h内行颅脑CT和MRI检查,以对病情作出判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优劣。结果 CT检查确诊率为69.23%,在CT基础上联合MRI检查确诊率为96.92%,二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病灶位置为脑叶、基底节及小脑,MRI可检查出脑干梗塞,但CT未检出。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病灶直径比较,P<0.05,差异显著。结论急性脑梗塞早期采用MRI进行诊断能够清晰显示发病部位、形态及大小,有利于临床对疾病作出早期诊断;联合CT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急性脑梗塞 早期诊断
下载PDF
用fMRI技术探讨针刺百会穴对脑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1
3
作者 陈华德 殷光磊 +1 位作者 蒋飚 何伟良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656-659,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穴对人脑不同区域BOLD信号的影响;探讨针刺百会穴脑功能成像的实验方法。[方法]选取6例正常人,针刺百会穴的同时用1·5T磁共振仪扫描脑部,所得图像数据经AFNI软件相关系数法分析处理。[结果](1)6例正常人左右侧...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穴对人脑不同区域BOLD信号的影响;探讨针刺百会穴脑功能成像的实验方法。[方法]选取6例正常人,针刺百会穴的同时用1·5T磁共振仪扫描脑部,所得图像数据经AFNI软件相关系数法分析处理。[结果](1)6例正常人左右侧颞上回,右侧中央前回、中央后回、缘上回、颞中回、背侧丘脑、尾状核激活(r>0·8)。(2)信号升高区域r值范围为(0·7,0·98),其各体素信号-时间曲线大多呈“”样改变。[结论]针刺百会穴调节脑功能的作用可能与针刺百会穴时不同脑区的信号改变有关;fMRI是一种可行的研究针刺作用机理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脑功能 血液供给 针刺效应 百会穴
下载PDF
CT与MRI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价值研究分析 被引量:56
4
作者 符莉莉 李长清 许海娜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8期94-96,101,共4页
目的探究分析CT与MRI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价值及各自的特点。方法病例来源于我院骨科2010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确诊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患66例,分别使用CT与MRI对其进行检查,观察比较两种影像学方... 目的探究分析CT与MRI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价值及各自的特点。方法病例来源于我院骨科2010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确诊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患66例,分别使用CT与MRI对其进行检查,观察比较两种影像学方法检出阳性率及其各自的影像学特点。结果分别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各节段椎间盘突出与突出程度的检出率及总的检出率,差异均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和MRI影像学检查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能诊断准确,能够较好的判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患的程度与节段,具有较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mri CT 阳性率
下载PDF
CT与MRI应用于早期临床分组诊断脑梗塞的价值分析与对比评价 被引量:46
5
作者 董凤龙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5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CT与MRI在脑梗塞早期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神经内科确诊的110例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同时接受MRI和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MRI的脑梗塞检出率(93.64%)高于CT(62.73%)... 目的研究CT与MRI在脑梗塞早期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神经内科确诊的110例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同时接受MRI和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MRI的脑梗塞检出率(93.64%)高于CT(62.73%),P<0.05;MRI在不同梗塞部位脑梗塞的检出率均高于CT,P<0.05;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灶形状多为条索状、椭圆及圆形,其中以圆形病灶最多(63.64%),直径≤5mm的病灶约68.01%,MRI图像更清晰。结论 MRI及CT均为重要的脑梗塞诊断手段,于早期脑梗塞而言,前者总检出率、梗塞部位检出率更高,能清晰反应病灶位置、大小、形状等,其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早期 CT mri 诊断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联合脑脊液分析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3
6
作者 李桂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9期910-913,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脑脊液分析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64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来院治疗的20例头痛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MRI检...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脑脊液分析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64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来院治疗的20例头痛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MRI检查结果及脑脊液检查各项指标差异。结果研究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MRI检查阳性率(95.31%)显著高于对照组(5.00%),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脑脊液分析中各组的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乳酸(LA)水平差异显著(P<0.05),其中LDH浓度最高的是结核性脑膜炎组,CK浓度较高的是化脓性脑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和化脓性脑膜炎组患者的LA浓度相对其他组较高(P<0.05);脑脊液分析中各组诊断敏感性较化脓性脑膜炎组高,除了隐球菌性脑膜炎组外,其他各组的诊断准确性及特异性均较高。结论 MRI和脑脊液分析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MRI和脑脊液分析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鉴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疾病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磁共振成像 脑脊液分析
下载PDF
盆底超声和磁共振成像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产后发生盆腔器官脱垂的评估 被引量:40
7
作者 李金辉 王海申 +6 位作者 张树荣 宋海娜 李春红 尤玉恩 柴艳丽 徐丽 张更旺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11期82-85,共4页
目的:比较盆底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产后发生盆腔器官脱垂(POP)的评估。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160例PFD经产妇,依据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90例)和经阴道产组(70例);另选取同期160名健康体检的已婚未孕者作... 目的:比较盆底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产后发生盆腔器官脱垂(POP)的评估。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160例PFD经产妇,依据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90例)和经阴道产组(70例);另选取同期160名健康体检的已婚未孕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对入组者采取盆底超声和MRI检查,分析不同状态的超声和MRI肛提肌裂孔长度以及面积之间的差异,比较MRI及超声检查的一致性;绘制患者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及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等;并对产后发生盆腔器官脱垂进行评估。结果:同一组患者超声和MRI对静息状态、Vasalva动作状态和肛提肌收缩状态下不同组内肛提肌裂孔长度以及面积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超声和MRI对静息状态下不同组间的肛提肌裂孔长度及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长度)=12.556,F=7.331;F(面积)=13.021,F=8.226;P<0.05);对Vasalva动作状态下不同组间的肛提肌裂孔长度及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长度)=15.241,F=9.117;F(面积)=16.235,F=8.269;P<0.05);对肛提肌收缩状态下不同组间的肛提肌裂孔长度及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长度)=22.301,F=7.991;F(面积)=33.012,F=10.264;P<0.05)。MRI和超声检查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强;超声检测的灵敏度为93.17%,高于MRI检查(88.37%);MRI诊断的特异度为12.50%,高于超声检查(6.6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62,P<0.05);超声诊断的AUC值显著高于MRI。结论:盆底超声和MRI对女性PFD产后发生POP的评估效能具有显著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超声 磁共振成像(mri)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 盆腔器官脱垂(POP)
下载PDF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0
8
作者 贾丙申 纪志华 +2 位作者 周立义 于鹏 付昆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7期2804-2805,2806,共3页
目的评价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准确性。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4月至2016年1月我院关节创伤外收治的科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60例,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标准,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将诊断结果... 目的评价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准确性。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4月至2016年1月我院关节创伤外收治的科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60例,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标准,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将诊断结果与医师单纯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医师通过临床诊断,有48例患者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41例部分断裂,7例全部断裂),12例患者正常。部分和全部断裂平均准确率为79.78%,假阴性率为23.5%。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患者,有53例患者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45例部分断裂,8例全部断裂),7例患者正常。部分和全部断裂平均准确率为88.56%,假阴性率为13.7%。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准确率高于医师单纯临床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前交叉断裂较单纯临床诊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但仍存在漏诊的可能,需结合医师临床综合分析,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前交叉韧带损伤 关节镜 临床诊断
下载PDF
MRI脑肿瘤图像分割的深度学习方法综述 被引量:40
9
作者 江宗康 吕晓钢 +2 位作者 张建新 张强 魏小鹏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5-228,共14页
磁共振成像(MRI)作为一种典型的非侵入式成像技术,可产生高质量的无损伤和无颅骨伪影的脑影像,为脑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是脑肿瘤诊疗的主要技术手段。MRI脑肿瘤自动分割利用计算机技术从多模态脑影像中自动将肿瘤区(坏... 磁共振成像(MRI)作为一种典型的非侵入式成像技术,可产生高质量的无损伤和无颅骨伪影的脑影像,为脑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是脑肿瘤诊疗的主要技术手段。MRI脑肿瘤自动分割利用计算机技术从多模态脑影像中自动将肿瘤区(坏死区、水肿区、非增强肿瘤区和增强肿瘤区)和正常组织区进行分割和标注,对于辅助脑肿瘤的诊疗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MRI脑肿瘤图像分割的深度学习方法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给出了各类方法的基本思想、网络架构形式、代表性改进方案以及优缺点总结等,并给出了部分典型方法在Bra TS(multimodal brain tumor segmentation)数据集上的性能表现与分析结果。通过对该领域研究方法进行综述,对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MRI脑肿瘤分割研究方法进行了梳理,作为新的发展方向,MRI脑肿瘤图像分割的深度学习方法较传统方法已取得明显的性能提升,已成为领域主流方法并持续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有助于进一步推动MRI脑肿瘤分割在临床诊疗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脑肿瘤 人工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分割
原文传递
脑星形细胞瘤弥散张量成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张卫东 梁碧玲 +1 位作者 黄穗乔 叶瑞心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7-321,共5页
背景与目的: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是一种高级的、定量的弥散加权成像形式,它不仅可以计算每一体素内水分子弥散的显著弥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而且可以计算出弥散的各向异性指数。国外对脑肿... 背景与目的: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是一种高级的、定量的弥散加权成像形式,它不仅可以计算每一体素内水分子弥散的显著弥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而且可以计算出弥散的各向异性指数。国外对脑肿瘤的研究多采用弥散加权成像,本研究采用DTI方法检测脑内星形细胞瘤患者的肿瘤实质组织、瘤内囊变坏死区、瘤周水肿与正常脑组织中ADC、部分各向异性指数(fractionalanisotropy,FA)及相对各向异性指数(relativeanisotropy,RA)值,及上述指标在星形细胞瘤分级中的价值。方法:对确诊的14例脑星形细胞瘤(1~2级10例,3~4级4例)进行DTI。测定不同组织中ADC、FA及RA值。结果:将14例脑星形细胞瘤作为一组分析时,增强的肿瘤实质组织犤(1.14±0.13)×10-3mm2/s犦、瘤内囊变坏死区犤(2.04±0.50)×10-3mm2/s犦及瘤周水肿组织犤(1.55±0.19)×10-3mm2/s犦的ADC值同正常脑组织犤(0.74±0.08)×10-3mm2/s犦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实性部分的ADC值犤增强区域:(1.14±0.13)×10-3mm2/s,非增强区域:(1.01±0.25)×10-3mm2/s犦同瘤内囊变坏死区、瘤周水肿组织区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增强的肿瘤实质组织(FA:0.21±0.08,RA:0.23±0.07)、瘤内囊变坏死区(FA:0.14±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星形细胞瘤 弥散张量成像 DTI 肿瘤 脑组织
下载PDF
输液泵/注射泵的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37
11
作者 张朋 王殊轶 +1 位作者 余传意 张敏燕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82-285,共4页
通过对输液泵和注射泵的调研及其市场需求情况,从人因工程学、实用性和在核磁共振成像环境下应用等角度提出了下一代输液泵/注射泵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输液泵/注射泵 人因工程学 核磁共振成像 发展趋势
下载PDF
螺旋CT和磁共振在成人股骨头坏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12
作者 薛向东 李波 +1 位作者 张燚 刘刚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223-225,共3页
目的比较螺旋计算机体层成像(CT)与磁共振成像(MRI)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间宝鸡市第五人民医院62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螺旋CT与MRI影像学检查资料,比较两者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阳性率、分期诊... 目的比较螺旋计算机体层成像(CT)与磁共振成像(MRI)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间宝鸡市第五人民医院62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螺旋CT与MRI影像学检查资料,比较两者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阳性率、分期诊断情况及各个分期阳性征象检出率。结果 62例患者共确诊股骨头坏死97髋,经螺旋CT检测共发现股骨头坏死86髋,诊断率为88.66%,Ⅰ、Ⅱ、Ⅲ期诊断率分别为0、37.11%和51.55%。MRI共诊断出股骨头坏死97髋,诊断率为100%,明显高于CT的诊断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Ⅰ、Ⅱ、Ⅲ期诊断率分别为11.34%、39.18%和49.48%,MRIⅠ期诊断率明显高于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下发现的86髋病变股骨头中,显示骨小梁结构模糊、斑片状高密度影共58髋,占67.44%,发现单一囊变共68髋,占79.07%;MRI下显示骨小梁结构模糊11髋,占11.34%,线样征共64髋,占65.68%,骨髓水肿共71髋,占73.2%,单一囊变共68髋,占70.1%。结论 MRI相对于螺旋CT对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磁共振 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 骨梗死
下载PDF
MRI与CT在膝关节损伤患者半月板及关节周围组织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6
13
作者 刘清波 李润霞 高思宇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4期1830-1833,共4页
目的比较磁共振成像(MRI)与电子断层扫描(CT)在诊断膝关节损伤患者半月板及关节周围组织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榆林市中医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关节镜手术的结果为参考依据,... 目的比较磁共振成像(MRI)与电子断层扫描(CT)在诊断膝关节损伤患者半月板及关节周围组织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榆林市中医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关节镜手术的结果为参考依据,对比分析患者的MRI、CT的影像检查资料和患者膝关节手术的术后诊断情况。结果以关节镜手术结果为判定标准,MRI的膝关节损伤总检出率为96.25%,明显高于CT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骼损伤的检测上MRI的检出率为96.30%,明显高于CT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韧带损伤检测上,MRI的检出率为100.00%,明显高于CT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半月板损伤检测上,MRI的检出率为100.00%,明显高于CT的6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关节内积液的检测上,MRI的检出率为89.47%,明显高于CT的5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在膝关节损伤患者半月板及关节周围组织损伤诊断中能够提供比CT更加丰富准确的诊断信息,为患者的后续治疗带来更多便利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电子断层扫描 膝关节外伤 半月板 诊断 影像学
下载PDF
改进的FCM在人脑MR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4
作者 吴林 郭大勇 +1 位作者 施克仁 郑鹏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7-159,共3页
为解决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在图像分割尤其是医学图像分割中存在的计算量大、运行时间过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利用收敛速度快的K均值聚类法得到的聚类中心作为FCM算法的初始聚类中心,减少FCM算法收敛所需的迭代次数;优化... 为解决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在图像分割尤其是医学图像分割中存在的计算量大、运行时间过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利用收敛速度快的K均值聚类法得到的聚类中心作为FCM算法的初始聚类中心,减少FCM算法收敛所需的迭代次数;优化参与迭代运算的数据集,减少每次迭代过程的运算时间。该方法使FCM算法的运算速度提高了将近10倍,而且不会影响算法的分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M 人脑 模糊C-均值聚类 图像分割 图像识别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CT、MRI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35
15
作者 宋英 孙智宏 +1 位作者 韩光 赵保钢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6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CT、MRI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的8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CT和MRI诊断,分别对12h,24h,72h内的患者进行CT、MRI检查,比较CT和MRI检查的检出率及影像学表现。结果随着时间的延...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CT、MRI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的8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CT和MRI诊断,分别对12h,24h,72h内的患者进行CT、MRI检查,比较CT和MRI检查的检出率及影像学表现。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CT检查的患者脑组织水肿逐渐加重,梗死区域脑组织密度不断下降;MRI检查的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明显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MRI的总检出率(97.7%)明显高于CT(75.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入院后患者12h,24h的的检出率(90.9%,100.0%)明显高于CT(45.5%,6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和MRI在72小时检出率均为100%,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MRI检查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检出率明显比CT高,可以准确的判定患者的发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CT mri 诊断价值
下载PDF
CT联合MRI用于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的价值分析与效果观察 被引量:33
16
作者 窦斌 李兆蕾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4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CT联合MRI用于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影像科收治的36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分别对其进行单纯CT、MRI检查以及CT联合MRI检查,以病理诊断为依据,对比... 目的探讨CT联合MRI用于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影像科收治的36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分别对其进行单纯CT、MRI检查以及CT联合MRI检查,以病理诊断为依据,对比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单纯CT分期诊断的准确率为55.6%,单纯MRI分期诊断的准确率为66.7%,CT联合MRI分期诊断的准确率为88.9%,CT联合MRI检查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CT或MRI,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联合MRI用于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与单纯的CT或MRI检查相比,其诊断准确率更高,可以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分期诊断 CT mri
下载PDF
鼻咽癌2008分期的临床验证 被引量:32
17
作者 毛燕萍 李文斐 +10 位作者 陈磊 孙颖 刘立志 唐玲珑 曹素梅 林爱华 洪明晃 卢泰祥 刘孟忠 李立 马骏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22-1028,共7页
背景与目的:我国鼻咽癌2008分期是在原'92分期的基础上进行初步修订达成的共识。本研究旨在为2008鼻咽癌分期标准进行临床验证并为其进一步修订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收治的经病理... 背景与目的:我国鼻咽癌2008分期是在原'92分期的基础上进行初步修订达成的共识。本研究旨在为2008鼻咽癌分期标准进行临床验证并为其进一步修订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收治的经病理证实、无远处转移的初诊鼻咽癌924例,所有病例治疗前均行鼻咽和颈部MRI检查。根据鼻咽癌2008临床分期原则进行分期,采用风险一致性、风险差异性、预后预测及分布均衡性等指标对分期进行评价。结果:根据2008鼻咽癌分期标准进行分期,924例患者中Ⅰ、Ⅱ、Ⅲ、Ⅳa期所占比例分别为4.9%、22.6%、38.0%、34.5%。从风险差异性来看,T1~T4期的4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5.4%、93.7%、90.5%和79.1%,各期曲线能较好地分开,但T1与T2组、T2与T3组、T1与T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0~N3期的4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9.4%、84.3%、73.6和59.2%;Ⅰ~Ⅳ期的4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7%、94.1%、82.6%和67.1%。从风险一致性来看,T3颅底骨质组与T3翼内肌组的局部复发风险比(1.628 vs.3.905)及疾病失败风险比(1.630 vs.3.288)相差较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颈部淋巴结的部位、包膜外侵犯、侧数是影响鼻咽癌总生存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而颈部淋巴结的横断面最大径不是鼻咽癌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根据鼻咽癌2008分期标准病例分布较均衡,T、N及临床总分期各期生存曲线能较好的预测预后,但仍存在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磁共振成像 肿瘤分期 分期因素
下载PDF
冻融后花岗岩孔隙发育特征与单轴抗压强度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32
18
作者 李杰林 周科平 柯波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83-1789,共7页
为了研究冻融后岩石的孔隙特征与力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对冻融后的花岗岩进行了核磁共振测试和力学试验,分别分析了NMR孔隙度和谱面积与单轴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并将岩石核磁共振成像结果与力学破坏特性进行了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孔... 为了研究冻融后岩石的孔隙特征与力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对冻融后的花岗岩进行了核磁共振测试和力学试验,分别分析了NMR孔隙度和谱面积与单轴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并将岩石核磁共振成像结果与力学破坏特性进行了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孔隙的发育程度对岩石的力学损伤有重要的影响,岩石的NMR孔隙度和谱面积与单轴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式均为指数分布,岩石内部的孔隙分布情况与其力学性质和宏观破坏特征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采用分形理论对冻融后花岗岩的孔隙发育特征进行了描述,得出了冻融花岗岩孔隙发育的分形维数。分析表明,冻融作用下岩体内的裂隙产生及其演化具有自相似性,分形维数值越大,孔隙越发育,其单轴抗压强度就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冻融 核磁共振成像 分形理论
下载PDF
CT与MRI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31
19
作者 尚柳彤 王婷婷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1期99-101,共3页
目的研究CT和MRI对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为提高临床诊断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对比研究的方式对2013年12月-2014年12月70例前列腺癌患者展开研究,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对照组)和MRI检查(研究组),并以病理组织诊断结果为标准对两种... 目的研究CT和MRI对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为提高临床诊断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对比研究的方式对2013年12月-2014年12月70例前列腺癌患者展开研究,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对照组)和MRI检查(研究组),并以病理组织诊断结果为标准对两种检查方式进行优劣的比较。结果以病理活检为标准,在前列腺癌A期和B期患者的诊断中,两组患者在诊断相符率、误诊率及漏诊率的比较上χ2=40.17、17.69、12.99,P<0.05,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在前列腺癌C期和D期患者的诊断中,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结论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对患者进行分期评估的临床辅助检查方式进行推广;CT对前列腺癌患者的A期和B期诊断率低,仅在C期和D期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因此不建议在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前列腺癌 临床价值
下载PDF
正念减压联合渐进式肌肉放松技术在幽闭恐惧症病人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20
作者 周意 肖运平 乔丽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2577-2580,共4页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和渐进式肌肉放松技术在幽闭恐惧症病人磁共振(MRI)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行磁共振检查中出现幽闭恐惧症的病人60例,按照抛硬币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和渐进式肌肉放松技术在幽闭恐惧症病人磁共振(MRI)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行磁共振检查中出现幽闭恐惧症的病人60例,按照抛硬币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心理护理基础上给予正念减压与渐进式放松技术,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情绪状态评定量表(POMS)评分及病人检查时严重自主神经症状出现情况、磁共振检查完成情况、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SAS评分、POMS量表情绪纷乱总分(TMD)低于对照组病人(P<0.05);观察组病人检查时严重自主神经症状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病人(P<0.05);观察组病人完成检查情况、对护士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病人(P<0.05)。[结论]正念减压联合渐进式肌肉放松技术有助于缓解幽闭恐惧症病人的恐惧心理,使病人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完成MRI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幽闭恐惧症 正念减压 渐进式肌肉放松 焦虑 情绪状态 自主神经症状 满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