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江地区义敦岛弧造山带演化和成矿系统 被引量:236
1
作者 侯增谦 杨岳清 +5 位作者 曲晓明 黄典豪 吕庆田 王海平 余金杰 唐绍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9-120,共12页
义敦岛弧是喜马拉雅巨型造山带中的一个复合造山带,它经历了印支期洋壳俯冲造山、燕山湖弧-陆碰撞和喜马拉雅期陆内走滑作用诸演化历史。可能由于洋壳板片俯冲角度不同,义敦晚三叠世古岛弧带(206~237 Ma)南北两段具有不同的发育历史,... 义敦岛弧是喜马拉雅巨型造山带中的一个复合造山带,它经历了印支期洋壳俯冲造山、燕山湖弧-陆碰撞和喜马拉雅期陆内走滑作用诸演化历史。可能由于洋壳板片俯冲角度不同,义敦晚三叠世古岛弧带(206~237 Ma)南北两段具有不同的发育历史,北段昌台弧以发育孤间裂谷为特色,具张性弧特征,发育扩张环境流体聚敛成矿系统,形成VMS型Zn-Pb-Cu矿床和浅成低温热液型Ag-Au-Hg矿床;南段中甸弧不发育弧后盆地,但广泛发育钙碱性弧火山岩-玢岩-斑岩杂岩系和挤压环境岩浆-流体成矿系统,形成斑岩型-夕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在三叠纪-侏罗纪之交的弧-陆碰撞作用中,早期大陆板片俯冲形成同碰撞花岗岩带(约200 Ma),晚期造山后伸展作用,形成A型花岗岩带(75~138 Ma),伴随扬子大陆板片俯冲而发生的强烈剪切和推覆,在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带发育挤压剪切环境流体聚敛成矿系统,形成剪切带型金矿。伴随造山后伸展和A型花岗岩侵位,发育伸张环境岩浆-流体聚敛成矿系统,主要形成夕卡岩型锡矿和构造破碎带热浪脉型银多金属矿床。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在义敦造山带主要表现为陆内走滑作用,并控制碱性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的发育(50~30 Ma),伴随斑岩型金矿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弧 造山带 成矿系统 岩浆活动 义敦 三江地区
下载PDF
幕阜山复式花岗岩体多期次演化与白垩纪稀有金属成矿高峰:年代学依据 被引量:84
2
作者 李鹏 李建康 +4 位作者 裴荣富 冷双梁 张旭 周芳春 李胜苗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84-1696,共13页
花岗岩浆的分异过程是制约稀有金属成矿的重要因素,造山过程中多期次岩浆活动的叠加作用易导致伟晶岩熔体的大量聚集成矿.华南幕阜山复式花岗岩体由多期次多阶段的花岗岩侵入体构成,在区域持续而频繁的多期次岩浆活动作用下形成了华南... 花岗岩浆的分异过程是制约稀有金属成矿的重要因素,造山过程中多期次岩浆活动的叠加作用易导致伟晶岩熔体的大量聚集成矿.华南幕阜山复式花岗岩体由多期次多阶段的花岗岩侵入体构成,在区域持续而频繁的多期次岩浆活动作用下形成了华南地区重要的稀有金属矿集区.对幕阜山复式花岗岩体边部的断峰山含铌钽铁矿白云母钠长石伟晶岩以及岩体中部大兴含绿柱石白云母钠长石伟晶岩进行了^(40)Ar/^(39)Ar同位素定年研究,其白云母^(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127.7±0.9 Ma和130.5±0.9Ma.结合野外观察基础及区域已有的同位素年代学数据,推断出在燕山早期至中期该地区经历了多期岩浆演化,且持续时间较长,而伟晶岩的稀有金属矿化发生在岩浆活动末期的白垩纪,体现了区域岩浆多期次的分异演化作用导致稀有金属逐渐富集成矿的过程.这些地质现象说明,幕阜山区域在印支期经历了广泛的陆陆碰撞造山作用,进入燕山期后构造背景开始由陆内碰撞挤压向伸展减薄转变,在岩石圈伸展过程中经由玄武质岩浆底侵作用的影响,下地壳发生熔融,多期次岩浆活动导致了最终的稀有金属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定年 稀有金属 岩浆活动 白垩纪成矿高峰 花岗岩 地质年代学
原文传递
渤海地球物理场与深部潜在地幔热柱的异常构造背景 被引量:76
3
作者 滕吉文 张中杰 +3 位作者 张秉铭 杨顶辉 万志超 张慧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68-480,共13页
渤海是中国东部陆缘的一个裂谷型盆地,通过重力、航磁、古地磁、天然地震、地热、应力场、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及地震层析成像等资料,对渤海湾及其周边地带的深部结构、地球物理场效应和深层物理过程进行了综合研究.这一盆地是由NNE-N... 渤海是中国东部陆缘的一个裂谷型盆地,通过重力、航磁、古地磁、天然地震、地热、应力场、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及地震层析成像等资料,对渤海湾及其周边地带的深部结构、地球物理场效应和深层物理过程进行了综合研究.这一盆地是由NNE-NE向、近EW向和NW向3组断裂组成,这3组断裂与3组地幔隆起带基本相对应,并在渤中坳陷交汇、渤海内部的现代构造运动以水平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的走滑运动为主要特征,渤海区内地壳厚度仅28-29km,上地幔向上隆起,等温居里面埋深浅(为12km),并为较高区热流值区(56-77mW/m2).该区岩石层厚度变化显著,庙岛西部中地壳中有一近似圆形的低速体,在120km深度仍为低速异常区.深大断裂可为深部热物质与气态物质上涌的通道.通过综合研究,提出渤海湾很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尚在发展中的地幔热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岩浆活动 地球物理场 地幔热柱 异常构造
下载PDF
Mesozoic tectono-magmatic activities in South China:Retrospect and prospect 被引量:79
4
作者 MAO JianRen LI ZiLong YE HaiMi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12期2853-2877,共25页
The South China Block was formed through the collisional orogeny between the Cathaysia Block and the Yangtze Block in the Early Neoproterozoic.The northern,western and southern sides of the South China Block were affe... The South China Block was formed through the collisional orogeny between the Cathaysia Block and the Yangtze Block in the Early Neoproterozoic.The northern,western and southern sides of the South China Block were affected by disappearance of the Paleo-Tethyan Ocean during the Paleozoic.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sides of the South China Block were respectively collided with the Indo-China Block and North China Block in the latest Paleozoic to form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he Eastern China.The Eastern China has been affected by the westward subduction of the Pacific Plate since the Mesozoic.Therefore,the South China Block was influenced by the three major tectonic systems,leading to a superposed compound tectonics.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Mesozoic geology between the South China Block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suggests that although the Mesozoic South China Block was adjacent to the subduction zone of the western Pacific,no juvenile arc-type crust has been found in the eastern margin.The main Mesozoic geology in South China is characterized by reworking of ancient continental margins to intracontinental tectonics,lacking oceanic arc basalts and continental arc andesites.Therefore,a key to understanding of the Mesozoic geology in South China is to determine the 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ectonic evolution of Mesozoic magmatic rocks in this region.This paper presents a review on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South China Block through summarizing the magmatic rock records from the compressional to extensional tectonic process with the transition at the three juncture zones and using the deformation and geophysic data from the deep part of the South China continental lithosphere.Our attempt is to promote the study of South China’s geology and to make it as a typical target for development of plate tectonic the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TONICS magmatic rocks magmatic activity continental dynamics South China Block
原文传递
胶东地区晚中生代岩浆活动及对大地构造的制约 被引量:77
5
作者 邱连贵 任凤楼 +1 位作者 曹忠祥 张岳桥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7-123,共7页
应用近十几年来胶东地区及其周边岩浆岩体的同位素测年资料,结合几个岩体的新的SHRIMP测年数据(牙山岩体117.7Ma,院格庄岩体113.4Ma,正长斑岩脉115.7Ma),系统研究了该区晚中生代以来的岩浆活动规律,结果表明,该区可分为4个岩浆... 应用近十几年来胶东地区及其周边岩浆岩体的同位素测年资料,结合几个岩体的新的SHRIMP测年数据(牙山岩体117.7Ma,院格庄岩体113.4Ma,正长斑岩脉115.7Ma),系统研究了该区晚中生代以来的岩浆活动规律,结果表明,该区可分为4个岩浆活动期;(1)晚侏罗世构造-岩浆热事件(150-160Ma),以玲珑-滦家河型岩体为代表,是在区域挤压构造应力作用下侵入的,属同构造或同造山时期的岩浆作用。(2)早白垩世早期构造-岩浆热事件(135-125Ma),以郭家岭岩体为典型,该时期的岩浆活动均具有双峰式岩浆作用特征,反映了伸展动力学背景。(3)早白垩世中晚期构造-岩浆热事件(1.25-105Ma),以崂山花岗岩为特征,该阶段对应于中国东部岩石圈大规模的减薄时期,是大陆裂谷作用的高峰期。(4)晚白垩世-古新世基性-超基性火山作用。本文还探讨了岩浆活动的地球动力学因素及其对大地构造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 胶北隆起 胶南隆起 同位素测年 院格庄岩体 牙山岩体 晚中生代
下载PDF
Neoproterozoic magmatic activity and global change 被引量:63
6
作者 ZHENG Yongfei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China (e-mail: yfzheng@ustc.edu.c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3年第16期1639-1656,共18页
Neoproterozoic is a very important time in the history of the Earth, during which occurred supercontinent breakup, low-latitude glaciation, and biotic diversification. These concern a series of interdisciplinary studi... Neoproterozoic is a very important time in the history of the Earth, during which occurred supercontinent breakup, low-latitude glaciation, and biotic diversification. These concern a series of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volving ancient plate motion, climate change and life evolution, re-sulting in many forefront topics of general interest in the earth sciences. These include exact ages bracketing the Cryogenian System and glaciations, initial age and lasted duration of supercontinent breakup, dynamic reconstruction of China continents in supercontinental configurations, the nature of rift magmatism and extent of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paleoclimatic implication of water-rock interaction and low-18O magmatism,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erconti-nental evolution and global change. A number of outstanding advances in the above aspects have being made by Chinese scientists, leaving many important issues to be resolved: (1) did the Cryogenian start at either 800 to 820 Ma or 760 to 780 Ma? (2) was South China in the supercontinental con-figuration located in either southeast to Australia or north to India? (3) are Paleoproterozoic to Archean ages of crustal rocks a valid parameter in distinguishing North China from South China? Available observations suggest that Neopro-terozoic mantle superwelling occurred as conspicuous mag-matism in South China but as cryptical magmatism in North China. Mid-Neoproterozoic mantle superplume event and its derived rift-magmatism would not only result in the supercontinental demise, but also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snowball Earth event by initiating the global glaciation, causing the local degla-ciation and terminating the snowball Earth ev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代 大陆断裂 低纬度地区 生物多样性 板块运动 气候变化 生物进化 大陆构架 全球变化 冰川
原文传递
燕山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特征及其与陆内造山作用关系 被引量:54
7
作者 朱大岗 吴珍汉 +3 位作者 崔盛芹 吴淦国 马寅生 冯向阳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3-172,共10页
本文将燕山地区广泛分布的中生代岩浆活动划分为4个阶段、8个期次;并对火成岩的基本类型、产状、分布和岩石化学特征进行总结;分别阐述了火山岩和侵入岩形成的构造环境;论述了构造运动导致的岩浆活动与陆内造山作用过程。笔者着重指出,... 本文将燕山地区广泛分布的中生代岩浆活动划分为4个阶段、8个期次;并对火成岩的基本类型、产状、分布和岩石化学特征进行总结;分别阐述了火山岩和侵入岩形成的构造环境;论述了构造运动导致的岩浆活动与陆内造山作用过程。笔者着重指出,多期次岩浆活动是造山运动的直接产物,火成岩系列与岩石化学特征指示的构造环境表明,燕山地区在中生代为一陆内造山带,其构造演化的主要特征是反转构造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活动 构造环境 陆内造山作用 燕山地区
下载PDF
鲁东晚中生代热隆-伸展构造及其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45
8
作者 宋明春 李杰 +4 位作者 李世勇 丁正江 谭现锋 张照录 王世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41-964,共24页
为理清山东省鲁东地区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的关系及其发生的动力学背景,本文综合分析了晚中生代侵入岩的空间分布、组合特征、成因类型、形成时代和序列、地球化学演化及形成的构造环境等。研究表明:该区侵入岩由侏罗纪陆壳重熔型花... 为理清山东省鲁东地区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的关系及其发生的动力学背景,本文综合分析了晚中生代侵入岩的空间分布、组合特征、成因类型、形成时代和序列、地球化学演化及形成的构造环境等。研究表明:该区侵入岩由侏罗纪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白垩纪壳幔混合型花岗岩、白垩纪深源花岗岩和白垩纪脉岩组成,并且从早期到晚期,侵入岩的岩石化学成分由高钾钙碱性系列向橄榄安粗岩系列演化,微量元素由高Ba、Sr花岗岩向低Ba、Sr花岗岩演化,稀土元素由无或弱正铕异常向显著负铕异常演化,岩浆岩成因由S型向I型、A型演化。强烈的岩浆活动和复杂的岩浆岩类型指示了剧烈的壳幔相互作用过程,认为鲁东地区在早白垩世处于强烈的拉张构造环境,其在140~110 Ma期间大规模岩浆活动的同时发生了强烈的地壳隆升事件。通过对断陷盆地、火山活动、变质核杂岩和断层系统的类型、性质、控制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它们是大规模伸展构造的表现形式,伸展构造的活动时间为130~98Ma。进一步分析表明,鲁东地区的白垩纪构造-岩浆组合构成了热隆-伸展构造,它们是太平洋板块俯冲与燕山运动主变形时期(岩石圈增厚)后续效应的产物,岩石圈拆沉、地壳减薄和克拉通破坏是引起早白垩世热隆-伸展构造的根本原因,热隆-伸展构造为胶东大规模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隆-伸展构造 晚中生代 岩浆活动 地壳隆升 燕山运动 鲁东
下载PDF
遵义牛蹄塘组黑色岩系中多元素富集层的主要矿化特征 被引量:37
9
作者 罗泰义 张欢 +1 位作者 李晓彪 朱丹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6-302,共7页
在对大量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将贵州遵义下寒武牛蹄塘组黑色岩系中多元素富集层矿化元素按富集系数分为三组。超富集元素:富集系数大于1000,包括Mo、As、Se、Re等;强富集元素:富集系数介于100~1000,包括Ni、U、Au、Ag、Pt、Pd、T... 在对大量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将贵州遵义下寒武牛蹄塘组黑色岩系中多元素富集层矿化元素按富集系数分为三组。超富集元素:富集系数大于1000,包括Mo、As、Se、Re等;强富集元素:富集系数介于100~1000,包括Ni、U、Au、Ag、Pt、Pd、Tl等;弱富集元素:富集系数近于5~100,包括V、Co、Cu、Pb、Zn、Y、Cd等。结合上述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和矿化岩石类型,指出贵州牛蹄塘组多元素富集层综合了岩浆作用、热水沉积和机械沉积作用的特点,是深部岩浆活动强烈喷发期的产物,提出了可能的成矿模式:早期岩浆(火山)活动伴随热水沉积,形成磷块岩(和硅质岩);中期岩浆活动减弱,表现为剥蚀沉积;晚期火山爆发,除大量射气元素的富集,还带出深部的成矿物质,然后通过水流机械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素富集层 矿化 黑色岩系 岩浆活动 牛蹄塘组 遵义市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北缘及邻区印支期岩浆活动与钼和金成矿作用 被引量:44
10
作者 聂凤军 张可 +3 位作者 刘翼飞 江思宏 刘勇 刘妍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51-1666,共16页
对华北克拉通北缘及邻区19处钼矿床和5处金矿床的产出环境、形成时代和成矿机理及其与印支期侵入岩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尽管各个矿床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但是它们大都在前寒武纪或早古生代地层中产出,并且与印支期侵入岩具有密切的时空... 对华北克拉通北缘及邻区19处钼矿床和5处金矿床的产出环境、形成时代和成矿机理及其与印支期侵入岩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尽管各个矿床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但是它们大都在前寒武纪或早古生代地层中产出,并且与印支期侵入岩具有密切的时空分布关系。印支期钼矿床的形成作用可以从早三叠世一直持续到晚三叠世,大规模成矿作用高峰期为230~220Ma。相比之下,金矿床的形成时间明显早于钼矿床,同位素年龄数据集中分布在245~239Ma。研究结果表明,自早三叠世开始,华北克拉通北缘及邻区曾发生过多期大规模伸展构造作用,并且形成若干条近东西向展布的裂陷带。张裂构造作用所诱发的富碱性岩浆作用及相关流体活动为钼或金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动力和物质来源,因此,印支期侵入岩发育区是寻找隐伏钼或金矿床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矿床 金矿床 成矿作用 印支期 岩浆活动 伸展构造 华北克拉通北缘
下载PDF
辽西地区构造演化与盆地成因类型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王伟锋 陆诗阔 孙月平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81-89,共9页
辽宁省西部地区发育了一系列中生代小型含煤盆地。这些盆地内有广泛的油气显示,但勘探效果却不理想。本文分析了辽西地区地球动力学背景,结合地球物理勘探资料研究了辽西地区盆地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探讨了辽西地区构造演化史、... 辽宁省西部地区发育了一系列中生代小型含煤盆地。这些盆地内有广泛的油气显示,但勘探效果却不理想。本文分析了辽西地区地球动力学背景,结合地球物理勘探资料研究了辽西地区盆地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探讨了辽西地区构造演化史、盆地形成机制和成因类型,并以阜新盆地为例,阐述了盆地的构造特征和圈闭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岩浆活动 地球动力学 盆地 成因类型
下载PDF
额尔古纳造山带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被引量:38
12
作者 徐贵忠 边千韬 王艺芬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4-92,共9页
额尔古纳造山带属加里东期造山带。因该造山带发育了一系列燕山期铜多金属矿床,并且它位于著名的得尔布干深断裂带的西北侧,故也称为得尔布干成矿带。额尔古纳造山带属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加里东期陆缘增生带。形成之后又经历了多期构... 额尔古纳造山带属加里东期造山带。因该造山带发育了一系列燕山期铜多金属矿床,并且它位于著名的得尔布干深断裂带的西北侧,故也称为得尔布干成矿带。额尔古纳造山带属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加里东期陆缘增生带。形成之后又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特别是燕山期沿得尔布干等北东向深断裂发生了大陆裂谷作用和强烈构造岩浆活动,使之最终形成了一系列不同类型的铜钼矿床和银多金属矿床。这些矿床在空间上构成“三层楼”结构。本文阐明了额尔古纳造山带成矿作用的重要地质因素,表明成矿作用是多期复杂地质构造作用的综合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深断裂带 成矿模式 构造演化 铜矿床
下载PDF
南沙海区及其周缘中-新生代岩浆活动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34
13
作者 周蒂 刘海龄 陈汉宗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4-363,共10页
通过对南沙海区及其周缘地区中-新生代以来4个主要地质时期即燕山期、喜山早期、喜山晚期一幕和二幕各种类型岩浆岩的发育特征(包括时空分布、地球化学及构造环境)的综合分析,重构了研究区中-新生代岩浆活动的演化历程:燕山期(侏罗纪到... 通过对南沙海区及其周缘地区中-新生代以来4个主要地质时期即燕山期、喜山早期、喜山晚期一幕和二幕各种类型岩浆岩的发育特征(包括时空分布、地球化学及构造环境)的综合分析,重构了研究区中-新生代岩浆活动的演化历程:燕山期(侏罗纪到白垩纪)在南沙西面和西南面陆区以中酸性岩浆活动为主,代表中生代东亚陆缘火山岩带的南段。同时在南沙与加里曼丹之间广泛发育的是基性-超基性岩,是在俯冲过程中折返到浅部的古南海洋壳碎片。喜山早期(古新世至始新世)岩浆活动微弱。喜山晚期一幕(晚渐新世至中中新世)在加里曼丹—卡加延一带岩浆活动相对重新活跃,西段主要有英安岩、花岗闪长岩、安山岩、闪长岩等,东段主要为玄武安山岩,但规模较小,似乎不足以构成与古南海俯冲伴生的火山岩带。喜山晚期二幕(晚中新世至第四纪)岩浆活动出现高峰,为大规模的中基性火山喷发,与燕山期及喜山早期截然不同,在中南半岛南部和加里曼丹岛中-北部尤为广泛,可能是该区出现上涌的地幔热团的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活动 构造变动 中-新生代 南沙群岛 南海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早二叠世岩浆岩及油气成藏关系 被引量:33
14
作者 朱毅秀 金之钧 +2 位作者 林畅松 吕修祥 解启来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0-54,61,共6页
应用地震和测井、岩心描述、地质录井、岩心与岩屑微观测试分析等信息,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早二叠世岩浆岩岩石类型、单井相分析、产状、期次、发育与分布等特征和规律;论述了本期岩浆活动对烃源岩、油气储集层、油气运移、圈闭和... 应用地震和测井、岩心描述、地质录井、岩心与岩屑微观测试分析等信息,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早二叠世岩浆岩岩石类型、单井相分析、产状、期次、发育与分布等特征和规律;论述了本期岩浆活动对烃源岩、油气储集层、油气运移、圈闭和成藏等的影响,认为早二叠世岩浆活动有利于增加和改善油气运移的通道,能使相邻烃源岩在短期内经历异常高温和催化改造而成熟并增加生烃量,改善油气储层质量和形成岩浆岩遮挡的半背斜圈闭与油气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活动 油气成藏 早二叠世 塔中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中蒙边境塔林大型金矿化带发现对我们的启示 被引量:30
15
作者 聂凤军 江思宏 《内蒙古地质》 2000年第2期20-23,共4页
蒙古国与我国内蒙古、新疆和甘肃等省 (区 )毗邻 ,同属相类似的大地构造环境 ,即西伯利亚与华北陆台过渡带。区内深大断裂纵横交错 ,岩浆岩发育 ,钼金铂矿床 (点 )星罗棋布 ,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金属成矿带之一。 1999年底 ,距中蒙边境 4k... 蒙古国与我国内蒙古、新疆和甘肃等省 (区 )毗邻 ,同属相类似的大地构造环境 ,即西伯利亚与华北陆台过渡带。区内深大断裂纵横交错 ,岩浆岩发育 ,钼金铂矿床 (点 )星罗棋布 ,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金属成矿带之一。 1999年底 ,距中蒙边境 4km的蒙古国一侧塔林大型金矿化带的发现 ,暗示了本区存在有巨大金矿床的成矿与找矿潜力。据有关专家预测 ,中蒙边境地区有可能是本世纪初全球金矿床找矿勘查的“热点”地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化带 岩浆活动 中蒙边境 塔林 蒙古国
下载PDF
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被引量:28
16
作者 江思宏 杨岳清 +4 位作者 聂凤军 张建华 刘妍 李福喜 贾林柱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4-242,共9页
朱拉扎嘎金矿是华北地台北缘中新元古界地层中首次找到的大型金矿床 ,其独特的产出地质背景和矿床规模引起了国内外地质学界的关注。文章对该金矿床形成的地质背景进行了综述 ,对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与总结 ,对... 朱拉扎嘎金矿是华北地台北缘中新元古界地层中首次找到的大型金矿床 ,其独特的产出地质背景和矿床规模引起了国内外地质学界的关注。文章对该金矿床形成的地质背景进行了综述 ,对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与总结 ,对矿床的形成过程及其成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并与国内外典型浅变质碎屑岩型金矿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尽管朱拉扎嘎金矿的容矿围岩为中元古界朱拉扎嘎毛道组浅变质碎屑岩 ,但是矿区内外大量产出的海西期侵入岩和金矿的主成矿年龄 [(2 75± 6 )Ma]等证据表明 ,朱拉扎嘎金矿的形成与海西晚期的构造_岩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金矿的形成可能经历了两个阶段 ,即早期金在中元古代海盆地中预富集 ,之后 ,晚期地层中的金在岩浆热液作用下再次富集成矿。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矿源层 岩浆活动 矿床成因 内蒙古 矿床地质特征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及其对矿产能源形成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30
17
作者 田有 刘财 冯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07-414,共8页
中国东北地区处于古亚洲洋和滨太平洋构造域叠合部位,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利用东北及华北地区部分台网所接收的近震及远震走时资料获得东北地区地壳与上地幔三维P波速度结构,成像分辨率在80 km左右.成像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地壳与上地幔具有... 中国东北地区处于古亚洲洋和滨太平洋构造域叠合部位,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利用东北及华北地区部分台网所接收的近震及远震走时资料获得东北地区地壳与上地幔三维P波速度结构,成像分辨率在80 km左右.成像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地壳与上地幔具有较强的横向不均匀性.P波速度异常走向大体呈北东向,与该区地表构造走向一致.5 km深度的速度异常与地表起伏形态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阴山、燕山与大兴安岭造山带表现为高速异常;渤海湾盆地,松辽盆地表现为低速异常,渤海湾低速异常一直延伸至>200 km深度.东北地区呈现两个明显的低速异常条带,分别是沿着长白山一线与松辽盆地地区,其中长白山低速异常延伸至400 km深度附近.地幔转换带(410~660 km)表现为显著高速异常体,这与西向俯冲的高速太平洋板块在地幔转换带中的滞留相对应.较高分辨率的三维速度成像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构造演化(如岩浆活动、岩石圈演化、深震与火山活动等)与东北亚地区大地幔楔内软流圈上涌与西太平洋板块在地幔转换带中的滞留密切相关.东北地区的岩浆活动在矿产与油气资源的形成过程中起着提供物源和深层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地区 地震层析成像 地壳与上地幔 P波速度 岩浆活动
下载PDF
东北及华北含油气盆地岩浆活动对碎屑岩的改造与成岩作用贡献 被引量:19
18
作者 刘立 彭晓蕾 +5 位作者 高玉巧 马锋 尹微 董福湘 杨庆杰 于均民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19-325,共7页
 含油气盆地中的岩浆活动不但对碎屑岩围岩进行了物理改造,而且也引起了分布局限的热变质作用。同时,岩浆活动也加速了围岩的成岩作用进程,并且直接或间接地为成岩作用提供了物质来源。岩浆活动对碎屑岩围岩的物理改造表现为围岩热拱...  含油气盆地中的岩浆活动不但对碎屑岩围岩进行了物理改造,而且也引起了分布局限的热变质作用。同时,岩浆活动也加速了围岩的成岩作用进程,并且直接或间接地为成岩作用提供了物质来源。岩浆活动对碎屑岩围岩的物理改造表现为围岩热拱张裂和气孔—杏仁构造的形成,前者普遍见于三江盆地、松辽盆地和渤海湾盆地;后者发现于松辽盆地南部。岩浆活动引起的热变质作用普遍见于三江盆地、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和海拉尔盆地,并且以泥岩围岩的角岩化、砂岩围岩中基质重结晶成绢云母和绿泥石为特征。岩浆活动也可引起氧化硅凝胶在孔隙中的直接沉淀,例如松辽盆地南部营城组砂岩中的梳状石英。由于岩浆活动引起了地温梯度的升高,因而在浅部地层中可发现深部地层中才可形成的铁方解石等。岩浆活动直接或间接引起的片钠铝石和方解石的沉淀见于海拉尔盆地、三江盆地和渤海湾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活动 碎屑岩 改造 成岩作用贡献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沉降过程、岩浆活动、温压场演化与油气成藏的耦合分析 被引量:23
19
作者 韩晋阳 肖军 +3 位作者 郭齐军 Tourba KAMAYE 赵忠新 甘华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57-263,268,共8页
南堡凹陷区域构造上位于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北部 ,是一个新生代开始发育的含油气凹陷 ,经历了断陷期和坳陷期两个演化阶段。回剥分析表明 ,盆地充填具有“幕式”沉降特征。文中通过对岩浆活动、温压场演化及其与沉降速率之间关系的研究 ... 南堡凹陷区域构造上位于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北部 ,是一个新生代开始发育的含油气凹陷 ,经历了断陷期和坳陷期两个演化阶段。回剥分析表明 ,盆地充填具有“幕式”沉降特征。文中通过对岩浆活动、温压场演化及其与沉降速率之间关系的研究 ,厘定了岩浆活动在盆地演化中的时间序次及其与沉积作用的耦合关系 ,识别出岩浆活动与盆地古温压场演化之间的成生关系 ,并为油气成藏条件的再认识提供了重要而新颖的研究思路与途径。预计 2 0 10— 2 0 15年新疆和近海将建成特大型油气区 ,加上松辽、渤海湾、鄂尔多斯、川—渝、柴达木等 ,全国石油年产量可能逐步达到 18× 10 4~ 2 0× 10 4t ;天然气年产量可能达到 10 0 0× 10 8m3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速率 岩浆活动 温压场演化 油气成藏 南堡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南黄海盆地中—古生代海相地层油气保存条件 被引量:21
20
作者 梁杰 张鹏辉 +2 位作者 陈建文 龚建明 袁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19,共10页
南黄海盆地中—古生代海相地层发育齐全且厚度较大,油气多源多期成藏,具备形成大型油气藏的物质基础,但一直未获得实质性的油气勘探突破。研究认为,多期构造事件造就了该叠合盆地复杂的构造格局,其良好的静态油气保存条件受到不同程度... 南黄海盆地中—古生代海相地层发育齐全且厚度较大,油气多源多期成藏,具备形成大型油气藏的物质基础,但一直未获得实质性的油气勘探突破。研究认为,多期构造事件造就了该叠合盆地复杂的构造格局,其良好的静态油气保存条件受到不同程度的后期叠加改造或破坏,油气保存条件成为关乎该区海相油气勘探能否取得突破的关键要素。为此,从构造运动与烃源岩条件、盖层特征、岩浆活动、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等多个方面对该盆地海相地层的油气保存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多期构造事件造就了该盆地复杂的构造格局,2个主要阶段(中—古生代海相盆地稳定演化阶段和中—新生代构造变格与成盆阶段)控制了区域烃源岩的发育及演化,呈现出差异性油气保存的特点;(2)相对较弱的构造改造及品质较好的厚层烃源岩发育、纵向上良好的盖层封盖性能、较弱的岩浆活动、相对封闭性的水文地质条件是该区海相地层油气保存有利区需要同时具备的前提条件。结论认为:该盆地中部的崂山隆起构造稳定、断裂活动及岩浆活动较弱,油气保存条件较为优越,发育多个油气地质条件良好且生储盖组合完整的大型构造圈闭,是该区海相古生界油气勘探最为有利的远景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盆地 中—古生代 油气保存条件 海相地层 构造运动 盖层特征 岩浆活动 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崂山隆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