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岩石圈减薄的时空不均一特征 被引量:100
1
作者 徐义刚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24-331,共8页
总结了华北中生代基性岩浆活动的年代学资料和中 -新生代岩浆的地球化学特征 ,认为岩浆随时间的演化趋势与岩石圈减薄过程密切相关。根据富集岩石圈地幔来源的岩浆作用持续时间 (180~ 90Ma)认为该区岩石圈减薄时限约为 10 0Ma。这暗示... 总结了华北中生代基性岩浆活动的年代学资料和中 -新生代岩浆的地球化学特征 ,认为岩浆随时间的演化趋势与岩石圈减薄过程密切相关。根据富集岩石圈地幔来源的岩浆作用持续时间 (180~ 90Ma)认为该区岩石圈减薄时限约为 10 0Ma。这暗示热机械侵蚀可能是华北岩石圈减薄的主要机制。华北东、西部新生代玄武岩岩浆具有相反的演化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学 地球化学 基性岩浆 热-机械侵蚀 岩石圈减薄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华北地区晚中生代镁铁质岩浆作用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31
2
作者 范蔚茗 郭锋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4-55,共12页
华北陆块及周缘地区晚中生代镁铁质岩浆岩的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石圈地幔的区域不均一性。华北内部为古老而富集的EM1型岩石圈地幔,主要岩性为弥散状金云母相橄榄岩;华北北缘的岩石圈地幔相对华北内部在化学成分上饱满,在微... 华北陆块及周缘地区晚中生代镁铁质岩浆岩的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石圈地幔的区域不均一性。华北内部为古老而富集的EM1型岩石圈地幔,主要岩性为弥散状金云母相橄榄岩;华北北缘的岩石圈地幔相对华北内部在化学成分上饱满,在微量元素特征上高度富集LILE、LREE和亏损Nb-Ta和U-Th,在同位素组成上相对高87Sr/86Sr(i)和εNd(t),为受到再循环古老陆壳组分改造的富集型地幔;华北陆块南缘的岩石圈地幔以高87Sr/86Sr(i)和低εNd(t)为特征,与深俯冲大陆地壳改造作用 (残留陆壳板片和熔体 -地幔反应等多种形式 )密切相关。发育在华北陆块及周缘地区的晚中生代镁铁质岩浆作用形成于岩石圈伸展 -减薄的统一动力学背景。考虑到晚中生代华北陆块受到了来自周缘陆块相互作用,如西南特提斯域构造演化、印支陆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的侧向挤压作用和古太平洋板块迅速向北运动引起的走滑拉分作用的共同影响, 我们倾向认为这些板块边界作用引起的板内效应可能是导致华北岩石圈地幔晚中生代广泛熔融和岩石圈减薄的重要动力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质岩浆作用 地幔不均一性 岩石圈减薄 晚中生代 华北陆块
下载PDF
兴蒙造山带南缘东段中二叠世末—早三叠世镁铁质岩浆作用及其构造意义——来自锆石U-Pb年龄与地球化学的证据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子进 许文良 +1 位作者 裴福萍 曹花花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4-387,共14页
根据兴蒙造山带南缘东段的3个镁铁质侵入岩体的锆石LA-ICP-MS U-Pb定年与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揭示研究区晚古生代晚期—早三叠世的构造属性。3个岩体中锆石的CL图像显示,它们主要呈条痕状吸收,并具有较高的Th/U比值(0.22-1.99),暗示... 根据兴蒙造山带南缘东段的3个镁铁质侵入岩体的锆石LA-ICP-MS U-Pb定年与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揭示研究区晚古生代晚期—早三叠世的构造属性。3个岩体中锆石的CL图像显示,它们主要呈条痕状吸收,并具有较高的Th/U比值(0.22-1.99),暗示其为岩浆成因。岩浆锆石的定年结果表明,它们形成于中二叠世末—早三叠世(263-246Ma),而非前人认为的燕山早期。岩相学研究表明这些岩体主要由辉长岩、角闪辉长岩和辉长闪长岩构成,部分岩石显示堆晶结构。3个岩体的SiO2含量介于46.10%-54.29%之间,MgO的含量在6.49%-13.38%之间,Mg#值介于56-72之间,Al2O3含量为10.23%-22.37%,Na2O的含量为1.22%-3.36%,K2O为0.43%-1.35%,Na2O/K2O为1.22-2.89。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显示右倾型、平坦型或上凸型,δEu=0.78-2.69;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锆石的εHf(t)值介于+9.5--3.8。上述结果表明,该区中二叠世末—早三叠世镁铁质岩浆主要来源于受俯冲物质改造的亏损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部分岩浆源区具有少量古老陆壳物质的涉入。结合研究区同时代花岗岩的存在,表明研究区晚古生代晚期—早三叠世岩浆作用显示双峰式火成岩组合,揭示该时期研究区处于一种伸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蒙造山带 中二叠世末-早三叠世 镁铁质岩浆作用 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构造意义
下载PDF
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带内江孜-康马地区白垩纪多期基性岩浆作用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亚莹 高利娥 +5 位作者 曾令森 陈福坤 侯可军 王倩 赵令浩 高家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572-3596,共25页
在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东部江孜-康马一带发育大量近东西向展布的辉绿岩体/墙,研究表明这些基性岩至少可分为三期:(1)形成于-140Ma的辉绿岩具有OIB型地球化学特征,部分样品Sr—Nd同位素组成与其东部一132Ma错美.班布里大火成岩省中... 在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东部江孜-康马一带发育大量近东西向展布的辉绿岩体/墙,研究表明这些基性岩至少可分为三期:(1)形成于-140Ma的辉绿岩具有OIB型地球化学特征,部分样品Sr—Nd同位素组成与其东部一132Ma错美.班布里大火成岩省中基性岩相当,部分高镁样品具有Nb-Ta负异常和Ph正异常,εNd(t)值小于0;(2)形成于~120Ma的辉绿岩显示N—MORB型地球化学特征;(3)形成于~90Ma的辉绿岩显示E—MORB型地球化学特征。后两期基性岩的Sr-Nd同位素组成均显示与印度洋MORB相关。结合同时期的Kerguelen地幔柱活动轨迹及东冈瓦纳大陆裂解事件,本文认为江孜-康马地区~140Ma基性岩代表Kerguelen地幔柱及其与上覆东冈瓦纳大陆岩石圈地幔相互作用产物,是Kerguelen地幔柱长期潜伏于东冈瓦纳大陆下的证据,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将该地幔柱影响的范围从错美向西拓展了约200km;之后随着东冈瓦纳大陆裂解和印度洋的开启及扩张,印度板块逐渐北移并远离Kerguelen地幔柱,江孜-康马地区~120Ma和~90Ma两期基性岩代表新生印度洋软流圈部分熔融的产物,与Kerguelen地幔柱无关。该区识别出的三期基性岩浆活动表明:特提斯喜马拉雅带的东部在白垩纪经历了与东冈瓦纳大陆裂解、印度洋的开启和扩张相关的多期基性岩浆活动。这些基性岩为深入了解和限定特提斯喜马拉雅带自140Ma以来的古地理位置和构造演化过程提供了新的岩石记录和时间坐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提斯喜马拉雅 基性岩浆作用 Kerguelen地幔柱 大火成岩省
下载PDF
西藏南部冈底斯大陆弧早白垩纪弧前伸展作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曾令森 高利娥 +2 位作者 郭春丽 侯可军 王倩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377-2394,共18页
在现今活动的俯冲带系统中,俯冲板片的后撤或回卷都可能导致弧前伸展作用,但弧前伸展作用是否局限于浅部构造层次,还是涉及整个岩石圈,是理解岛弧构造演化和地球化学效应的重要课题。在西藏冈底斯岩基南缘,保留着世界上典型的弧前盆地... 在现今活动的俯冲带系统中,俯冲板片的后撤或回卷都可能导致弧前伸展作用,但弧前伸展作用是否局限于浅部构造层次,还是涉及整个岩石圈,是理解岛弧构造演化和地球化学效应的重要课题。在西藏冈底斯岩基南缘,保留着世界上典型的弧前盆地——日喀则弧前盆地。在该盆地的北缘,除了发育中新世闪长玢岩脉外,还发育一系列近东西向展布的辉绿岩脉,形成时代为106.6±0.8Ma(锆石U-Pb年龄)。基性岩脉在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上较均一,具体表现为:(1)富集LREE,亏损HREE,但HREE平直;(2)强烈亏损Rb、Ba、Nb和Ta,微弱亏损Ti,但Zr和Hf不具亏损现象;(3)锆石Hf同位素组成(εHf(t)=+11.7^+15.4)较高;和(4)包含捕获的早侏罗世岩浆锆石。上述数据表明:在日喀则弧前盆地形成过程中,伴随着强烈的早白垩纪弧前伸展作用,诱发较亏损地幔发生部分熔融,形成不同于典型岛弧岩浆岩的基性岩,可能是在新特提斯洋北向俯冲过程中,海沟后撤,在弧前形成强烈的地幔角流的结果。同时,日喀则弧前盆地可能构建于早侏罗纪结晶岩系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喀则弧前盆地 弧前伸展作用 基性岩浆作用 冈底斯岩基 西藏
下载PDF
大别-苏鲁地区晚中生代镁铁质岩地球化学对造山带岩石圈地幔性质的约束 被引量:6
6
作者 郭锋 范蔚茗 +3 位作者 王岳军 李超文 李晓勇 张宏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65-1270,共6页
来自大别-苏鲁地区晚中生代镁铁质岩石表现出类似于岛弧火山岩的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轻稀土元素(LREE)和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高度富集的放射成因 Sr(I_(Sr)=0.7065~0.7090)和低放射成因 Nd(ε_(N... 来自大别-苏鲁地区晚中生代镁铁质岩石表现出类似于岛弧火山岩的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轻稀土元素(LREE)和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高度富集的放射成因 Sr(I_(Sr)=0.7065~0.7090)和低放射成因 Nd(ε_(Nd)(t)=-19~-10)的同位素组成;同时它们显示出一定程度的 Nb/Ta 和 Zr/Hf 内部分馏特征,反映其地幔源区曾受到了相对富金红石和 CO_2的熔体交代作用。我们倾向认为深俯冲陆壳在俯冲或折返过程中发生部分熔融作用形成的熔体与地幔反应是形成大别-苏鲁地区造山带富集岩石圈地幔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冲陆壳 镁铁质岩浆作用 岩石圈地慢 晚中生代:北大别
下载PDF
特提斯喜马拉雅多重基性岩浆事件:追溯新特提斯洋的生存时限(英文) 被引量:3
7
作者 ZENG Ling-sen1),GAO Li-e1),HE Ke-jun2),TANG Suo-han1),GUO Chun-li2)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ntinental Tectonics and Dynamics,Institute of Geology,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37,China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72-73,共2页
Processes accompanied the breakup of continents spreading of ocean floor and continent-ocean transition could trigger large scale melting of the mantle beneath the continent as well as the ocean,and produce mafic magm... Processes accompanied the breakup of continents spreading of ocean floor and continent-ocean transition could trigger large scale melting of the mantle beneath the continent as well as the ocean,and produce mafic magmas with distin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THYAN Himalaya NEO-TETHYS India-Eurasia collision mafic magmatism
下载PDF
云南者桑卡林型金矿成矿流体特征及其对Au成矿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高云鹏 黄从俊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62-1073,共12页
为探讨者桑金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Au的沉淀机制及基性岩浆活动与Au成矿的关系,对该矿床热液成矿期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显微测温研究,并对热液矿物进行了H、O、C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矿床中包裹体有气液H2O、CO2-H2O和纯CO2包裹体3种类... 为探讨者桑金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Au的沉淀机制及基性岩浆活动与Au成矿的关系,对该矿床热液成矿期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显微测温研究,并对热液矿物进行了H、O、C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矿床中包裹体有气液H2O、CO2-H2O和纯CO2包裹体3种类型,成矿流体温度从早阶段到晚阶段逐渐降低、主成矿阶段盐度高于早晚两个阶段;热液成矿期早阶段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主成矿阶段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成矿晚阶段以大气降水为主;成矿晚阶段热液方解石中的碳质主要来自幔源碳的低温蚀变。研究认为,者桑金矿床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Au的沉淀与NaCI-H2O-CO2流体不混溶作用密切相关,基性岩浆侵入活动为成矿流体提供热源、H2O、CO2和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者桑卡林型金矿 成矿流体特征 流体不混溶 基性岩浆活动
下载PDF
内蒙古固阳地区侵入渣尔泰群中新元古代早期辉长岩岩床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琪琪 张拴宏 +2 位作者 赵越 胡国辉 高海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67-685,共19页
华北克拉通由于新元古代早期构造-岩浆活动的地质记录较少,制约了对其新元古代时期构造演化的认识。本文对内蒙古中部固阳地区侵位于渣尔泰群阿古鲁沟组中3个变辉长岩岩床样品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测试,显示其侵位年龄为-925 ... 华北克拉通由于新元古代早期构造-岩浆活动的地质记录较少,制约了对其新元古代时期构造演化的认识。本文对内蒙古中部固阳地区侵位于渣尔泰群阿古鲁沟组中3个变辉长岩岩床样品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测试,显示其侵位年龄为-925 Ma,表明华北克拉通北缘存在新元古代早期的岩浆活动。该岩床与同时期华北克拉通中部-925 Ma的基性岩墙群(大石沟岩墙)和东南部945-890 Ma的基性岩床群(徐淮-辽东-沙里院岩床)具有相似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重叠的Nd同位素组成,表明其可能是新元古代早期华北克拉通中—东部发育的大规模基性岩浆活动事件在克拉通北缘的响应,但其规模相对华北克拉通东南缘明显较小。华北克拉通北缘新元古代早期基性岩浆活动的发现,为深入了解华北克拉通北缘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及其与罗迪尼亚超大陆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渣尔泰群 新元古代 基性岩浆活动 罗迪尼亚超大陆
下载PDF
造山带环境钴岩浆成矿作用——以夏日哈木镍钴硫化物矿床为例
10
作者 包亚文 蔡楠 +4 位作者 张铭杰 徐文博 张宏福 胡沛青 乔玉财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604-3621,共18页
东昆仑造山带新发现的夏日哈木和石头坑德等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伴生有钴资源,它们与区域上火山-热液型、喷流沉积型等钴独立矿床共同指向早古生代镁铁质岩浆活动相关的钴成矿作用,表明镁铁质岩浆是区域钴富集成矿的重要载体,并预示东昆... 东昆仑造山带新发现的夏日哈木和石头坑德等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伴生有钴资源,它们与区域上火山-热液型、喷流沉积型等钴独立矿床共同指向早古生代镁铁质岩浆活动相关的钴成矿作用,表明镁铁质岩浆是区域钴富集成矿的重要载体,并预示东昆仑造山带的钴成矿潜力巨大。夏日哈木超大型镍钴硫化物矿床为造山带环境镍钴岩浆成矿作用的产物,本文在现有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甄别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岩相和矿物Co、Ni和Cu等成矿元素的含量变化特征,探讨了镁铁质岩浆钴富集机制和控制因素。镁铁—超镁铁质岩具有较高的钴含量,随空间位置(期次)、岩石与矿物类型钴含量变化较大。在MgO含量最高的橄榄岩、辉石岩相中钴富集,在硫化物矿物中钴含量较高。钴含量与全岩MgO、硫、镍和铜含量正相关,这些规律表明夏日哈木镁铁质岩浆富集钴金属,不同期次岩浆中钴的富集程度不同,硫化物熔体是钴富集的主要途径之一,岩浆演化过程中钴在矿物中的富集机制需要原子层面钴赋存状态的系统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富集 镁铁质岩浆 夏日哈木镍钴硫化物矿床 东昆仑造山带
下载PDF
Kabbaldurga charnockites revisited: Incipient growth or anatectic melt?
11
作者 Samarendra Bhattacharya Aswini K. Chaudhary 《Natural Science》 2013年第3期419-436,共18页
A popular hypothesis of in situ transformation of amphibolite facies gneisses to patchy charnockites by CO2 influx from mantle was proposed primarily from the Kabbaldurga quarries in South Karnataka and subsequently r... A popular hypothesis of in situ transformation of amphibolite facies gneisses to patchy charnockites by CO2 influx from mantle was proposed primarily from the Kabbaldurga quarries in South Karnataka and subsequently reported from several south Indian localities. However, presence of abundant mafic granulite enclaves in Kabbaldurga and its neighborhood and its implications in relation to patchy charnockite genesis were not discussed. In these quarries patchy charnockites occur in various modes and associations. Some of these patches do occupy structural weak zones, such as shear bands and fold noses in the migmatitic gneisses, but many of the patchy charnockite bodies occur as branching veins transecting the gneissic foliation and hence do not account for fluid pathways. Most importantly, charnockitic leucosomes at margins of mafic granulite enclaves and charnockitic veins within some mafic granulite enclaves indicate a close genetic link between them via dehydration partial melting. This is further corroborated by trace element distribution between them. Dehydration partial melting in mafic rocks in a migmatite terrain such as Kabbaldurga, can explain all the different modes of the patchy charnockites as various stages of segregation and mobility relative to deformation. Abundant mafic granulite enclaves and field features suggesting a relatively late origin of the patchy charnockites, are compelling evidence against the notion of a transition zone. Mantle derivation age of the mafic source rocks (protoliths of mafic granulites) at Kabbaldurga at 3.08 ± 0.08 Ga with small positive ? values is virtually identical to the source of the massive charnockite of Karnataka craton at 3.08 Ga. This could imply a widespread mafic magmatism in South India around 3.0 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GMATITE Zone CRUSTAL ANATEXIS mafic magmatism
下载PDF
不同构造环境基性岩浆作用碳组成及其环境意义
12
作者 汤庆艳 张铭杰 +5 位作者 冯鹏宇 王跃堃 孙凡婷 党永西 王小东 胡飞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7-244,共8页
地球内部的碳储量远高于地球表层系统,基性岩浆作用使地球深部的含碳挥发分排放到地球表层系统中,导致大气圈中CO_2和CH_4等组分含量及地表温度升高。本文总结了不同构造环境基性岩浆作用形成岩石中含碳挥发分的含量及其意义,认为大洋... 地球内部的碳储量远高于地球表层系统,基性岩浆作用使地球深部的含碳挥发分排放到地球表层系统中,导致大气圈中CO_2和CH_4等组分含量及地表温度升高。本文总结了不同构造环境基性岩浆作用形成岩石中含碳挥发分的含量及其意义,认为大洋和大陆环境的玄武岩及基性岩浆侵入体中含碳挥发分均以CO_2为主,CH_4等烃类气体的含量较低。大洋玄武岩CO_2含量从洋岛玄武岩(210mm^3·STP/g,STP-标准温度压力条件,下同)、洋中脊玄武岩(263)、弧后盆地玄武岩(1060)到岛弧玄武岩(1246)逐步升高。大陆玄武岩的CO_2含量变化较大,西伯利亚二叠纪大火成岩省苦橄岩中CO_2(276.98)低于准噶尔盆地二叠纪玄武岩(643.99)。西秦岭造山带玄武岩CO_2含量为237.27mm^3·STP/g,而腾冲新生代玄武岩CO_2含量只有11.97mm^3·STP/g;华北-华南克拉通新生代玄武岩CO_2含量较低(140~202.8mm^3·STP/g)。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体CO_2含量为105~384mm^3·STP/g,含碳挥发分的组成与氧化还原条件有关,大规模基性岩浆作用排放大量的CO_2到地球表层环境系统,诱发了环境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 组成 含碳挥发分 基性岩浆作用 构造环境
下载PDF
小兴安岭构造带早侏罗世两期俯冲事件:镁铁质侵入岩的锆石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及Sr-Nd-Li同位素制约
13
作者 冯光英 刘飞 +1 位作者 牛晓露 杨经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717-3733,共17页
位于小兴安岭构造带北缘的二龙山橄榄辉长岩及星火角闪辉长岩,锆石LA-ICP-MS定年结果分别为201±1Ma和186±1Ma。两者的矿物组成不同,星火角闪辉长岩角闪石含量较高(可达15%)。主微量元素组成显示在岩浆演化过程中二龙山橄榄辉... 位于小兴安岭构造带北缘的二龙山橄榄辉长岩及星火角闪辉长岩,锆石LA-ICP-MS定年结果分别为201±1Ma和186±1Ma。两者的矿物组成不同,星火角闪辉长岩角闪石含量较高(可达15%)。主微量元素组成显示在岩浆演化过程中二龙山橄榄辉长岩经历了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的分离结晶,而星火角闪辉长岩主要经历了橄榄石的分离结晶,此外,两者显著的Sr正异常及一定程度的Eu正异常(1.07~1.38),表明两者在岩浆演化过程中都存在明显的斜长石堆晶作用。原始岩浆计算表明两者都具有弧形微量元素组成,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而亏损高场强元素(Nb和Ta),二龙山橄榄辉长岩属于钙碱性到高钾钙碱性岩浆岩,而星火角闪辉长岩属于钾玄岩系列。两者地幔源区都经历了俯冲沉积物熔流体交代作用的影响。此外,两者具有较为一致的Li同位素组成,同MORB以及岛弧玄武岩的锂同位素组成较为一致,或者略低于MORB,进一步限定俯冲交代物质来源为陆源沉积物。两者具有明显不同的Sr-Nd同位素组成,表明小兴安岭构造带北缘东西侧具有明显的地幔不均一性。位于小兴安岭构造带北缘西侧的186Ma星火角闪辉长岩,同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导致的弧后伸展拉张有关;而小兴安岭构造带北缘东侧的201Ma二龙山橄榄辉长岩,与位于南部张广才岭构造带东缘的209~202Ma镁铁质岩浆岩带同期,共同揭示牡丹江洋俯冲事件发生的时限为209~201Ma,整体而言牡丹江洋俯冲事件开始的时间南部略早于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构造带 镁铁质岩浆岩 牡丹江洋俯冲 早侏罗世 Li同位素
下载PDF
非洲中部基巴拉带的地质及构造演化特征 被引量:7
14
作者 许康康 刘晓阳 +2 位作者 何胜飞 孙凯 龚鹏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93-1006,共14页
基巴拉带(Kibara Belt)是位于非洲中部的一条中元古代构造带,该带对于重建哥伦比亚和罗迪尼亚超大陆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以古元古代的Ubendian—Rusizi带为界,基巴拉带可分为两部分:北部Karagwe—Ankole带(KAB)和南部Kibaride带(KIB)... 基巴拉带(Kibara Belt)是位于非洲中部的一条中元古代构造带,该带对于重建哥伦比亚和罗迪尼亚超大陆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以古元古代的Ubendian—Rusizi带为界,基巴拉带可分为两部分:北部Karagwe—Ankole带(KAB)和南部Kibaride带(KIB)。其中Karagwe—Ankole带又被Kabanga—Musongati(KM)基性—超基性线性杂岩体分为东部区域(ED)和西部区域(WD),其内分别沉积有Kagera超群和Akanyaru超群,而南部Kibaride带内沉积有Kibaran超群。所有地层开始沉积于乌本迪造山作用之后,且碎屑物主要来源于坦桑尼亚克拉通及周边古元古代的活动带。基巴拉带内发育有不同成因的基性—超基性岩浆作用,年龄为1375~1400 Ma左右,早于或近同期于最早期的花岗质岩浆作用。带内发育的花岗质岩浆从早到晚分为4期:D1期、A型、D2期及含锡花岗岩浆作用,除A型花岗质岩浆作用可能来源于亏损地幔外,其他3期都为变质沉积岩局部熔融的产物。根据地层序列及岩浆活动期次,可以将整个基巴拉带的构造演化划分为:①俯冲作用前沉积阶段:1780 Ma左右的东部区域沉积和1420 Ma左右的西部区域和/或Kibaride带内沉积作用;②俯冲作用阶段:1400~1375 Ma左右的基性—超基性岩浆作用、1375 Ma左右的D1期花岗质岩浆作用和1200 Ma左右的A型花岗质岩浆作用;③陆陆碰撞阶段:1100 Ma左右的D2期岩浆作用;④碰撞晚期和碰撞后阶段:980 Ma左右的含锡花岗质岩浆作用和之后的Itombwe超群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 基性-超基性岩浆作用 花岗质岩浆作用 构造演化 基巴拉带 非洲
下载PDF
西昆仑三十里岩体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暗色包体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Sr-Nd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15
作者 周楷麟 魏小鹏 +4 位作者 贺国锐 王核 闫庆贺 张晓宇 董瑞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7-276,共20页
三十里岩体位于西昆仑造山带东段甜水海地体北缘,本文对三十里岩体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其暗色包体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SiO_(2)含量为67.84%~68.95%,Al_(2)O_(3)含量为14.... 三十里岩体位于西昆仑造山带东段甜水海地体北缘,本文对三十里岩体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其暗色包体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SiO_(2)含量为67.84%~68.95%,Al_(2)O_(3)含量为14.77%~15.28%,铝饱和指数A/CNK为1.02~1.06,属于弱过铝质岩石;强烈富集LREE,具有轻微Eu负异常;富集Rb、Th、K、La、Ce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和P等高场强元素。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其暗色包体均形成于约216 Ma,二者有相似的Sr-Nd同位素特征及二阶段模式年龄。暗色包体为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Sr-Nd同位素数据表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可能由前寒武纪变质火成岩和变质沉积岩的混合物部分熔融形成。结合区域地质和本次研究成果,三十里岩体应属于碰撞后阶段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造山带 地球化学 花岗岩 暗色包体 三十里 岩石成因
下载PDF
中国镁铁、超镁铁岩浆矿床成矿系列的聚集与演化 被引量:39
16
作者 汤中立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13-119,共7页
矿床成矿系列的聚集与演化 ,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论述了元古宙以来的镁铁、超镁铁岩浆矿床成矿系列及成矿式 ,划分了中国岩浆矿床类型 ,归纳总结出岩浆矿床的 3种聚集成矿方式及演化过程 :(1 )岩浆侵入体成矿 ;(2 )与大陆溢流玄武岩... 矿床成矿系列的聚集与演化 ,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论述了元古宙以来的镁铁、超镁铁岩浆矿床成矿系列及成矿式 ,划分了中国岩浆矿床类型 ,归纳总结出岩浆矿床的 3种聚集成矿方式及演化过程 :(1 )岩浆侵入体成矿 ;(2 )与大陆溢流玄武岩有关的成矿 ;(3)与蛇绿岩有关的成矿。提出了岩浆矿床聚集与演化的特征 :(1 ) 3种聚集方式 ,形成 5类支撑性矿产 (Ni Cu Co Pt,金刚石 ,Fe V Ti,Cr,石棉 ) ,两类世界级超大型矿床式 (金川式 (Ni Cu Co Pt) ,攀枝花式 (Fe V Ti) ) ;(2 )两个主成矿期(元古宙、古生代 )和两个成矿高峰期 (中元古代、晚古生代 ) ;(3)具有“继承与发展”和“戛然而止”的演化特征。进行了世界对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矿床 成矿系列 类型 聚集 演化
下载PDF
利用磁测成果推断云南宁蒗地区深部岩体及断裂构造
17
作者 宋旭锋 曹涛 +1 位作者 谢岿锐 黄钊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40-247,共8页
云南宁蒗地区地球表面分布有大量的二叠系峨嵋山玄武岩,对此地区开展的1∶5万地面高精度磁测总场值数据进行了日变改正、高度、纬度改正后,再利用去除正常场值处理所得到的ΔT磁测数据进行图件编制.发现磁异常与磁性地质体之间存在非常... 云南宁蒗地区地球表面分布有大量的二叠系峨嵋山玄武岩,对此地区开展的1∶5万地面高精度磁测总场值数据进行了日变改正、高度、纬度改正后,再利用去除正常场值处理所得到的ΔT磁测数据进行图件编制.发现磁异常与磁性地质体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关系,且其形成的梯级带与断裂构造之间也存在较密切关系.之后对所得到的ΔT值进行滤波、化磁极、向上延拓、小波变换等数据处理后,剥离了由浅表的峨嵋山玄武岩引起的ΔT磁异常,突出了由断裂构造及隐伏的基-超基性侵入岩体引起的ΔT磁异常,在此基础上对隐伏断裂构造及深部基-超基性侵入岩体进行了推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此地区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利用物探方法寻找各种类型金属矿产的思路及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蒗地区 高精度磁测 梯级带 断裂构造 基性-超基性岩浆岩
下载PDF
俄罗斯阿尔丹地块南部辉长-斜长岩杂岩体的构造-物质组分特点及其演化
18
作者 Ye.V.Biryukov V.M.Biryukov V.S.Chuiko 《辽宁地质》 1999年第1期15-24,共10页
Kalarsky岩体是沿阿尔丹南部边缘分布的规模巨大的DjugdjurKalarsky辉长-斜长岩岩带的一部分。本文研究了代表典型地球早期(前寒武纪)发展史、在行星水准上发育的这个特殊杂岩体的构造-物质组分、形成的... Kalarsky岩体是沿阿尔丹南部边缘分布的规模巨大的DjugdjurKalarsky辉长-斜长岩岩带的一部分。本文研究了代表典型地球早期(前寒武纪)发展史、在行星水准上发育的这个特殊杂岩体的构造-物质组分、形成的阶段性及其继后构造演化。辉长-斜长岩杂岩体产于前寒武纪克拉通化地块交接处及其褶皱的流动性较高的框架中。该杂岩体由两个岩浆岩共生组合组成:硅铝质(斜长岩及辉长-斜长岩)及镁铁质(基性-超基性岩)。体积上前者明显小于后者。这两个岩石共生组合的锶同位素比值都特别低,说明其原始岩浆的地幔属性,是在一个相对宁静的背景中在早期分异出来的产物。辉长-斜长岩杂岩体的演化明显分3个阶段:早期是圈闭结晶岩并将其极度加热的阶段,是庞大的具对称构造的地块的形成阶段;中期是地块的最终固结阶段,在此期间发生了褶皱变形,是高压变质作用的初期阶段;晚期是发生刚性变形,形成辉长-斜长杂岩岩体的岩浆岩岩墙群、链状构造及雁行构造,并发生最大高压变质作用的阶段。文中对与辉长-斜长岩杂岩体共生的似榴辉岩也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岩体 辉长岩 斜长岩 构造-物质组分 岩石演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