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蚜虫对吡虫啉抗药性的研究 被引量:49
1
作者 潘文亮 党志红 +2 位作者 高占林 贾海民 张克锦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85-87,共3页
关键词 吡虫啉 棉蚜 麦长管蚜 乡线菊蚜 抗药性 杀虫剂 敏感性
下载PDF
小麦品种对麦蚜主要生命参数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仵均祥 姜金虎 +1 位作者 沈宝成 苏小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47-451,共5页
选用经田间鉴定抗蚜性表现不同的10个小麦品种,在室内外较系统地研究了其对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存活、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分析了室内外试验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小麦品种的抗生性并不能造成若蚜个体的直接死亡,但对若蚜发... 选用经田间鉴定抗蚜性表现不同的10个小麦品种,在室内外较系统地研究了其对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存活、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分析了室内外试验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小麦品种的抗生性并不能造成若蚜个体的直接死亡,但对若蚜发育历期、成蚜寿命和产仔数影响显著,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或显著水平.其中对两种蚜虫若蚜发育历期的影响室内外表现了较好的一致性,可作为小麦品种抗蚜性鉴定的主要指标;其次是对成蚜产仔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禾谷缢管蚜 麦长管蚜
下载PDF
不同小麦品种(系)对麦长管蚜生命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郭萧 李克斌 +2 位作者 尹姣 王冰 曹雅忠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56-2063,共8页
【目的】比较小麦品种抗性对麦长管蚜连续2个世代若蚜和成蚜主要生命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罩网试验,调查和测量Pm232等10个具有不同抗蚜性的小麦品种上定殖的有翅成蚜数量及若蚜发育历期、存活率、体重、翅型分化和成虫寿命、... 【目的】比较小麦品种抗性对麦长管蚜连续2个世代若蚜和成蚜主要生命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罩网试验,调查和测量Pm232等10个具有不同抗蚜性的小麦品种上定殖的有翅成蚜数量及若蚜发育历期、存活率、体重、翅型分化和成虫寿命、繁殖力等生命参数。【结果】麦长管蚜对10个供试小麦材料的不选择性有着明显差异,抗蚜材料对蚜虫的趋避作用明显较强。发育历期等5个生理参数的比较表明,抗蚜材料上的若蚜发育历期较感蚜材料明显延长,若蚜存活率、成虫寿命、繁殖力和体重较感蚜材料明显降低或减少,并且这种影响随着小麦抗性的升高而加重。研究还发现抗蚜材料上产生的有翅蚜要显著多于感蚜材料。通过对比不同世代的蚜虫生理参数发现抗蚜材料对蚜虫下世代的影响存在加重现象。【结论】小麦抗蚜品种对麦长管蚜不仅具有明显的趋避作用和抗生作用,而且其抗生性在蚜虫世代间可能存在累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麦长管蚜 生物学参数 抗蚜性
下载PDF
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对吡虫啉敏感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晓军 陶岭梅 张青文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5-157,共3页
采用麦穗浸渍法在室内测定了麦长管蚜Macrosiphumavenae(Fabricius)和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padi(L .)对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和乳油的敏感度。结果表明 ,禾谷缢管蚜对吡虫啉的敏感度是麦长管蚜的 3~ 4倍 (基于LC50 的比较 )。在北京、... 采用麦穗浸渍法在室内测定了麦长管蚜Macrosiphumavenae(Fabricius)和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padi(L .)对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和乳油的敏感度。结果表明 ,禾谷缢管蚜对吡虫啉的敏感度是麦长管蚜的 3~ 4倍 (基于LC50 的比较 )。在北京、河南、江苏、湖北、四川等地同浓度的吡虫啉对禾谷缢管蚜的防治效果要好于麦长管蚜 (特别是在低浓度时尤为明显 )。依据我国不同省份小麦穗蚜的优势种不同 ,建议用吡虫啉防治小麦穗蚜时 ,在南方麦区 ,禾谷缢管蚜为优势种的麦田 ,吡虫啉用药量为 15~ 3 0g(a.i) hm2 ;北方麦区 ,以麦长管蚜为优势种的麦田 ,吡虫啉的用药量应大于 3 0g(a.i) 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长管蚜 禾谷缢管蚜 吡虫啉 敏感性 防治效果 浓度
下载PDF
XZ系列杂种小麦对麦长管蚜抗性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赵惠燕 李东鸿 +4 位作者 张改生 张莉 胡祖庆 胡想顺 韩春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3-75,共3页
对 XZ系列杂种小麦及其亲本分别进行了抗生性、耐害性和不选择性测定。在控制条件下 ,蚜虫生殖生命表测定结果表明 ,XZ13母本的抗生性比对照品种弱 ;杂种小麦的抗生性低于其父母本 ,表明杂种小麦在抗生性上无明显的杂种优势 ;控制条件... 对 XZ系列杂种小麦及其亲本分别进行了抗生性、耐害性和不选择性测定。在控制条件下 ,蚜虫生殖生命表测定结果表明 ,XZ13母本的抗生性比对照品种弱 ;杂种小麦的抗生性低于其父母本 ,表明杂种小麦在抗生性上无明显的杂种优势 ;控制条件下的试验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耐害性测定结果表明 ,无蚜害处理、有蚜害处理与未处理三者间差异显著 ;杂种小麦 XZ1的耐害性明显大于 XZ13,两者也明显大于其他品种。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 ,蚜虫对杂种小麦具有极强的喜好性 ,选择性极强 ;杂种小麦对蚜虫的抗生性虽较弱 ,但耐害性极强 ,从而以强耐害性获得高产。若在育种中加强抗生性指标和不选择性指标的选择 ,杂种小麦的产量可能还会上一个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小麦 麦长管蚜 抗生性 耐害性 不选择性 抗性机制 抗虫育种
下载PDF
麦长管蚜自然群体的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蔡凤环 赵惠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24,共4页
 以8个不同地区的麦长管蚜(Macrosiphumavenae)种群为虫源,每种群10个个体用6种随机引物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引物在8个种群间共产生272个RAPD标记,种群内的相似度比种群间的高得多。利用Nei氏相似系数,对8个种群的RAPD-PCR结果进...  以8个不同地区的麦长管蚜(Macrosiphumavenae)种群为虫源,每种群10个个体用6种随机引物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引物在8个种群间共产生272个RAPD标记,种群内的相似度比种群间的高得多。利用Nei氏相似系数,对8个种群的RAPD-PCR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北京与山东试虫采集地种群遗传距离为0.0239,在8个地区中最小,山西试虫采集地种群与其他7个地区差异最大,这说明不同地区的麦长管蚜(M.ave-nae)种群的确存在着遗传变异。用UPGMA法构建的聚类图发现,麦长管蚜聚成3个群体:山东和北京群体,安徽、四川和陕西群体,新疆群体,呈梯度分布,单纯以地理隔离不能解释麦长管蚜自然群体间的遗传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长管蚜 自然群体 遗传变异 RAPD分析 Nei氏相似系数 遗传距离
下载PDF
影响麦长管蚜体色变化的主导因素 被引量:14
7
作者 杜桂林 李克斌 +2 位作者 尹姣 刘辉 曹雅忠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3-357,共5页
研究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Fabricius)体色变化生态主导因素,田间红色麦长管蚜种群对不同抗蚜性寄主的反应和自然条件下,不同体色麦长管蚜的生殖力以及后代种群体色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实验温度范围内,麦长管蚜种群中红体色蚜... 研究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Fabricius)体色变化生态主导因素,田间红色麦长管蚜种群对不同抗蚜性寄主的反应和自然条件下,不同体色麦长管蚜的生殖力以及后代种群体色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实验温度范围内,麦长管蚜种群中红体色蚜虫所占比例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28,29,30,31℃时,红体色蚜虫所占比例分别为6.66%,38.30%,70.60%和65.24%。麦长管蚜体色变化过程中,温度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与光周期和寄主营养的关系甚微。红体色麦长管蚜在不同抗蚜性的品种上其种群消长情况存在差异。田间红绿体色麦长管蚜经2代观测,平均蚜量比值分别为9.96和15.85,生殖力差异不显著。在小麦抽穗期到乳熟期红体色麦长管蚜个体比例随着田间条件的改变逐代升高(分别由第1代的17.55%和14.70%增至第2代的29.80%和4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长管蚜 体色 生殖力
下载PDF
冬小麦品种中的游离氨基酸种类及其与抗麦长管蚜的关系 被引量:12
8
作者 高崇省 刘绍友 侯有明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5,共5页
作者选用经多年筛选抗感程度较稳定的10个小麦品种,于小麦拔节期对其旗叶中17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进行全面测定。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多种游离氨基酸中影响品种抗蚜性的主要氨基酸种类,并对游离氨基酸含量与小麦品种抗蚜性的关系进... 作者选用经多年筛选抗感程度较稳定的10个小麦品种,于小麦拔节期对其旗叶中17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进行全面测定。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多种游离氨基酸中影响品种抗蚜性的主要氨基酸种类,并对游离氨基酸含量与小麦品种抗蚜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u.)、缬氨酸(Val.)、蛋氨酸(Met.)、脯氨酸(Pro.)、苯丙氨酸(Phe.)、谷氨酸(Glu.)和丙氨酸(Ala.)这8种游离氨基酸基本可以代表上述10个抗感性不同的小麦品种间全部17种游离氨基酸的差异,为品种氨基酸的主成分。谷氨酸(Glu.)、丙氨酸(Ala.)、赖氨酸(Lys.)、天冬氨酸(Asp.)的含量与r_m呈正相关;而亮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缬氨酸的含量与r_m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抗蚜性 氨基酸 麦长管蚜
原文传递
小麦生长中后期2种麦蚜垂直分布及生态位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冬燕 申小卫 +2 位作者 郭线茹 杨文玲 刘欢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6-58,共3页
研究了小麦生长中后期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的垂直分布及生态位,结果表明,2种麦蚜在麦田混合发生,种群动态相似,主要分布于小麦穗部和中上部叶片,时间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宽度值接近,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分别高达0.8513和0.8418,禾谷缢管蚜... 研究了小麦生长中后期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的垂直分布及生态位,结果表明,2种麦蚜在麦田混合发生,种群动态相似,主要分布于小麦穗部和中上部叶片,时间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宽度值接近,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分别高达0.8513和0.8418,禾谷缢管蚜的空间生态位重叠值大于麦长管蚜,麦长管蚜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值大于禾谷缢管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麦长管蚜 禾谷缢管蚜 垂直分布 生态位
下载PDF
麦蚜迁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国伟 沈佐锐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4年第6期251-254,共4页
麦蚜分布广、食性杂、繁殖力强,是世界性的农业害虫。在此,从麦蚜的田间网捕、传毒能力、飞行磨测试以及分子遗传学研究等七方面介绍了麦蚜迁飞行为的主要研究进展,讨论了麦蚜迁飞的生态意义,可能的蚜源基地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麦蚜 迁飞行为 农业害虫 田间网捕 传毒能力 飞行磨测试 分子遗传学
下载PDF
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对小麦植株挥发物及蚜害诱导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被引量:11
11
作者 郭光喜 刘勇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4-536,共3页
用四臂嗅觉计测定了麦长管蚜Macrosiphumavenae和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padi对小麦植株挥发物及麦蚜取食诱导挥发物的行为反应,揭示了2种麦蚜的嗅觉及小麦植株的诱导防御反应特点。在所选的13种小麦植株挥发物及蚜害诱导挥发物组分中... 用四臂嗅觉计测定了麦长管蚜Macrosiphumavenae和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padi对小麦植株挥发物及麦蚜取食诱导挥发物的行为反应,揭示了2种麦蚜的嗅觉及小麦植株的诱导防御反应特点。在所选的13种小麦植株挥发物及蚜害诱导挥发物组分中,6-甲基-5-庚烯-2-酮、6-甲基-5-庚烯-2-醇和水杨酸甲酯对这2种蚜虫表现出强的驱拒作用;反-2-己烯醛对麦长管蚜的有翅和无翅蚜的吸引作用最强;反-2-己烯醇对禾谷缢管蚜的无翅蚜吸引作用最强,反-3-己酰醋酸酯对禾谷缢管蚜有翅蚜的吸引作用最强。说明麦蚜取食能诱导小麦植株的防御反应,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及其不同蚜型间嗅觉反应的特点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长管蚜 禾谷缢管蚜 行为反应 诱导防御 植物挥发物 禾谷缢管蚜 小麦植株 麦长管蚜 行为反应 挥发物 诱导 嗅觉反应 反应特点 防御反应
下载PDF
温度对麦长管蚜发育和生殖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尹青云 郑王义 +4 位作者 谢咸升 李峰 李锐 郑晓玲 范绍强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1-73,共3页
在12,15,18,21,24,27℃6个不同温度下,测定了麦长管蚜的个体发育和生殖力情况。结果表明,各龄期若虫发育的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用5种或5种以上温度组合测定发育始点(C)和有效积温(K),求得全若虫期的发育起点温度为6.1±0.7℃,... 在12,15,18,21,24,27℃6个不同温度下,测定了麦长管蚜的个体发育和生殖力情况。结果表明,各龄期若虫发育的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用5种或5种以上温度组合测定发育始点(C)和有效积温(K),求得全若虫期的发育起点温度为6.1±0.7℃,有效积温常数为1098.3日度。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蚜虫的生殖力逐渐增大,此时曲线的峰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麦长管蚜 生长发育 生殖力 影响因素 龄期 有效积温 曲线峰值
下载PDF
不同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的抗性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军 赵惠燕 +2 位作者 李志刚 韩诗畴 安新城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9-512,共4页
在大田对18个品种98-10-34、PI-矮、千斤早、XZ1三代、AmigoF3、98-10-30、98-10-35、Tm44、98-10-9、Amigo、XZ13三代、98-10-32、AmigoF2、AmigoF4、PI-高、XZ13母本、陕229及Largo进行耐害性测定,对小麦的感蚜量做了系统调查,分别分... 在大田对18个品种98-10-34、PI-矮、千斤早、XZ1三代、AmigoF3、98-10-30、98-10-35、Tm44、98-10-9、Amigo、XZ13三代、98-10-32、AmigoF2、AmigoF4、PI-高、XZ13母本、陕229及Largo进行耐害性测定,对小麦的感蚜量做了系统调查,分别分析各品种耐害补偿功能及自然感蚜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品种Tm44、AmigoF3、Amigo、AmigoF2、AmigoF4和98-10-9虽然自然感蚜率比较高,但与同类相比减产率却不高;品种Largo、98-10-32、陕229、98-10-35、XZ13母本、PI-高和XZ1三代自然感蚜率比较低,而且其减产率也相对较低;品种PI-矮不仅自然感蚜率高,减产率也排名第二;98-10-34为明显感虫品种,还有98-10-30、XZ13三代和千斤早因为虽然感蚜率最小,但减产率相对较高,所以也是感虫品种。采用室内网罩饲养实验系统研究4个小麦品种陕229、98-10-9、Tm44和largo对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Fabricius)生命周期及生殖情况等的影响,同时通过组建不用品种上麦长管蚜繁殖特征生命表,从量的角度揭示小麦品种抗性与麦长管蚜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的存活率,发育历期和净增值率的影响明显不同,品种间抗蚜性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麦长管蚜 抗生性 耐害性 累积存活率
下载PDF
“8455”小麦植株化学成分与麦蚜(长管蚜、二叉蚜)种群消长的关系 被引量:10
14
作者 邹运鼎 孟庆雷 +2 位作者 马飞 黄世祥 胡丽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76-280,共5页
通过对两种肥力条件下的“8455”小麦植株化学成分与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种群消长关系的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含钾量、含水量是影响麦二叉蚜种群消长的主要因子,胱氨酸是影响麦长管蚜种群消长的主要因子.
关键词 麦长管蚜 种群 麦蚜 小麦 种群消长
下载PDF
麦长管蚜自然种群结构动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韦永贵 孙跃先 +3 位作者 李克斌 尹姣 郭萧 曹雅忠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8,共4页
采用田间系统调查的方法,观察了麦长管蚜在小麦拔节期—成熟期种群结构的动态。结果显示,麦长管蚜在种群发展过程中世代重叠,内部组成结构是一个有翅型与无翅型、成虫与若虫并存的混合体;各组分占种群的比例不均等,并随着小麦生育期和... 采用田间系统调查的方法,观察了麦长管蚜在小麦拔节期—成熟期种群结构的动态。结果显示,麦长管蚜在种群发展过程中世代重叠,内部组成结构是一个有翅型与无翅型、成虫与若虫并存的混合体;各组分占种群的比例不均等,并随着小麦生育期和麦蚜种群发展过程而变化。在小麦乳熟期,翅型和虫态结构的比例表现为有翅型高于无翅型,若虫低于成虫。在其他生育期,则有翅型低于无翅型,低龄若虫>成虫>高龄若虫。结果表明,麦长管蚜内部结构的比例动态与小麦生育期关系密切,其组成结构特征直接反映了麦长管蚜种群的兴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长管蚜 自然种群 内部结构 种群动态
原文传递
麦长管蚜唾液中几种酶的鉴定、活力测定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郭光喜 刘勇 +1 位作者 杨景娟 马向真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68-774,共7页
用Parafilm膜夹营养液法,以两种食料介质饲喂麦长管蚜Macrosiphumavenae3龄若蚜并收集其唾液,对唾液中的酶类进行了鉴定、活力测定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在20 %蔗糖介质提取液中,鉴定有果胶酶、多酚氧化酶和纤维素酶;在水介质提取液中... 用Parafilm膜夹营养液法,以两种食料介质饲喂麦长管蚜Macrosiphumavenae3龄若蚜并收集其唾液,对唾液中的酶类进行了鉴定、活力测定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在20 %蔗糖介质提取液中,鉴定有果胶酶、多酚氧化酶和纤维素酶;在水介质提取液中鉴定有纤维素酶;两种介质提取液中都未鉴定出过氧化物酶。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在20 %蔗糖介质提取液中,每30头蚜虫分泌的果胶酶、多酚氧化酶和纤维素酶的酶活力分别为2.59×10-3U/g、7×10-3U/g和7.89×10-3U/g;在水介质提取液中,纤维素酶活力为3.68×10-3U/g。行为反应试验结果表明,果胶酶处理麦苗的挥发物组分能引起麦长管蚜寄生性天敌燕麦蚜茧蜂Aphidius avenae和捕食性天敌七星瓢虫Coccinellaseptempunctata的嗅觉偏好反应,因此,果胶酶在麦长管蚜取食诱导小麦植株的间接防御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长管蚜 燕麦蚜茧蜂 七星瓢虫 果胶酶 纤维素酶 多酚氧化酶 酶活力 行为反应
下载PDF
皋兰县麦长管蚜的田间消长规律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7
17
作者 钱秀娟 梁俊燕 刘长仲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83-185,共3页
根据皋兰县中堡村麦田的系统调查资料和县气象局的气象资料,对麦长管蚜的田间消长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发生期预测模型。分析表明麦长管蚜在田间的发生与小麦的生育期有密切的关系:小麦生育前期蚜量较少,随着小麦的生长蚜量逐渐增加,... 根据皋兰县中堡村麦田的系统调查资料和县气象局的气象资料,对麦长管蚜的田间消长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发生期预测模型。分析表明麦长管蚜在田间的发生与小麦的生育期有密切的关系:小麦生育前期蚜量较少,随着小麦的生长蚜量逐渐增加,从小麦抽穗后蚜量急剧上升,到灌浆期达到高峰。并应用1981~2000年20年的平均温度、相对温湿系数建立了发生期的回归预测模型,对历史资料进行检查,符合率分别达95 %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长管蚜 田间消长规律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定性预报模型及其在麦长管蚜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苗良 岳训 +1 位作者 张新谊 徐洪富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54-659,共6页
云模型是用语言值表示的某个不确定概念与其定量表示之间的定性转换模型。论述了基于云模型的农业害虫定性预测模型的建模方法 ,并探讨了该模型在麦长管蚜发生期预测中的应用。将麦长管蚜发生期预测过程拟成一个不确定控制系统 ,将作为... 云模型是用语言值表示的某个不确定概念与其定量表示之间的定性转换模型。论述了基于云模型的农业害虫定性预测模型的建模方法 ,并探讨了该模型在麦长管蚜发生期预测中的应用。将麦长管蚜发生期预测过程拟成一个不确定控制系统 ,将作为系统输入的预测因子和系统输出的预测对象均以定性概念表示 ,并给出了输出信息的综合决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模型 定性预报模型 麦长管蚜 应用 预测预报 害虫
下载PDF
小麦生长中后期麦蚜及其天敌生态位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郭线茹 付晓伟 +2 位作者 罗梅浩 原国辉 张玉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0-433,442,共5页
调查分析了麦田中后期2种麦蚜及其天敌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结果表明,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及其主要天敌瓢虫和蚜茧蜂主要分布于麦株穗部,其次是旗叶上.2种麦蚜具有相似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麦长管蚜在时间维上的竞争能力大于禾谷缢管蚜,... 调查分析了麦田中后期2种麦蚜及其天敌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结果表明,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及其主要天敌瓢虫和蚜茧蜂主要分布于麦株穗部,其次是旗叶上.2种麦蚜具有相似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麦长管蚜在时间维上的竞争能力大于禾谷缢管蚜,禾谷缢管蚜在空间维上的竞争能力大于麦长管蚜,两者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重叠指数分别为0.869和0.840.蚜茧蜂和瓢虫也具有相似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蚜茧蜂在时间维上的竞争能力大于瓢虫,瓢虫在空间维上的竞争能力大于蚜茧蜂,两者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重叠指数分别为0.939和0.900.蚜茧蜂对麦蚜的控制在时间维上比瓢虫占优势,瓢虫对麦蚜的控制作用在空间维上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麦长管蚜 禾谷缢管蚜 蚜茧蜂 瓢虫 生态位
下载PDF
模拟风雨对麦长管蚜自然种群发展的干扰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冰 李克斌 +1 位作者 尹姣 曹雅忠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46-1654,共9页
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Fabricius)是我国小麦生产上的重大害虫,给小麦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本研究采用人工模拟风雨气象因子的方法,研究了吹风和喷水对麦长管蚜种群数量的干扰作用,解析了麦长管蚜在种群不同发展阶段受模拟风雨干... 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Fabricius)是我国小麦生产上的重大害虫,给小麦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本研究采用人工模拟风雨气象因子的方法,研究了吹风和喷水对麦长管蚜种群数量的干扰作用,解析了麦长管蚜在种群不同发展阶段受模拟风雨干扰后种群变化的特征,明确了麦长管蚜受模拟风雨作用影响其种群生长的关键时期。结果表明,在小麦田进行模拟风雨试验,处理强度越大,防治效果越好;有目标的对靶喷施处理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非目标喷施处理;确定人工喷水或吹风处理的最佳时期为小麦灌浆初期,即在该阶段进行一次喷水处理,可以获得最佳的防治效果和保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长管蚜 模拟 风雨 种群动态 干扰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