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腮腺磁共振造影在舍格伦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俞创奇 郑凌艳 张军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探讨腮腺磁共振造影在舍格伦综合征(S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磁共振涎腺成像及磁共振造影(MRS)诊断腮腺表现为主的舍格伦综合征,在选择合理诊断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免疫学指标、病理学检查进行诊断。并与腮腺造影结果进行比较。结... 目的:探讨腮腺磁共振造影在舍格伦综合征(S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磁共振涎腺成像及磁共振造影(MRS)诊断腮腺表现为主的舍格伦综合征,在选择合理诊断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免疫学指标、病理学检查进行诊断。并与腮腺造影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2例最终诊断为SS的25例患者中,23例MRS诊断出现典型的表现,即导管和腺泡不规则的扩张,并能排除腮腺占位性病变。敏感度:92%;特异度:71.4%;准确度:87.5%。伴有自身抗体出现的占68.%;唇腺活检符合SS表现的占72%。18例SS患者MRS与腮腺造影均有阳性表现,15例结果基本相同,占83.3%。结论:MRS能客观地反映舍格伦综合征患者受累腺体的病变情况和程度,是SS诊断和与腮腺肿瘤性疾病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舍格伦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涎腺造影 腮腺造影
下载PDF
磁共振水成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雪哲 卢延 《引进国外医药技术与设备》 1999年第6期31-32,共2页
磁共振水成像是影 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已成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工具。MR水成像可以描画出胰胆管、泌尿系集合系统和脊髓硬膜囊影像,以及腮腺、颌下腺导管系统,同时能展示狭窄、扩张和充盈缺损,准确性较高。MR水成像是一种可... 磁共振水成像是影 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已成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工具。MR水成像可以描画出胰胆管、泌尿系集合系统和脊髓硬膜囊影像,以及腮腺、颌下腺导管系统,同时能展示狭窄、扩张和充盈缺损,准确性较高。MR水成像是一种可靠的、非侵袭性的检查方法,它不用造影剂,避免碘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r 水成像 胰胆管造影 泌尿系造影 椎管水成像
下载PDF
3.0T磁共振腮腺管水成像对腮腺疾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傅剑雄 吴晶涛 +2 位作者 陈文新 王军 孙继全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12期1795-1797,共3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水成像(MRS)对腮腺疾病导管显像的临床应用,结合手术及病理结果,评价其对腮腺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25例临床诊断腮腺疾病患者进行常规扫描后,利用IR-FSE序列进行腮腺导管成像,然后给患者含服VitC于3mi...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水成像(MRS)对腮腺疾病导管显像的临床应用,结合手术及病理结果,评价其对腮腺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25例临床诊断腮腺疾病患者进行常规扫描后,利用IR-FSE序列进行腮腺导管成像,然后给患者含服VitC于3min后再次扫描,对获得图像按腮腺管及其分支显示效果进行分级及效果评价。结果:25例腮腺病变中,腮腺炎6例,腮腺脓肿1例,腮腺管结石4例,多形性腺瘤10例,腺淋巴瘤2例,T细胞淋巴瘤1例,粘液表皮样癌1例。MRS结果显示,11例非肿瘤性病变中,导管系统变形者8例,占72.7%;14例肿瘤性病变中,导管系统变形者12例,占85.7%。导管系统变形多以2级以上导管改变为主。结论:IR-FSE序列MR腮腺导管成像能较好显示腮腺管及其分支受压、扩张、移位、破坏等征象,对腮腺疾病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水成像 磁共振 腮腺导管
下载PDF
MR涎管造影临床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史瑞华 漆剑频 +5 位作者 冯定义 邹明丽 胡军武 朱文珍 夏黎明 王承缘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38-842,共5页
目的 评价MR涎管造影的各种序列技术和临床应用。方法 依次采用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重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重T2WI FSE)、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SS FSE),厚层扫描,快速采集,于服用维生素C(Vit C)前后分别扫描。检查了30例,... 目的 评价MR涎管造影的各种序列技术和临床应用。方法 依次采用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重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重T2WI FSE)、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SS FSE),厚层扫描,快速采集,于服用维生素C(Vit C)前后分别扫描。检查了30例,其中13例为志愿者,17例为可疑涎管异常者。结果 3种序列均能显示正常腮腺和颌下腺主导管。13例志愿者STIR序列均能清晰显示涎管1级和2级分支,2例能显示管径约为0.8 mm的末梢分支;重T2WI FSE序列可清晰显示13例志愿者1级分支、10例2级分支;SS FSE序列可显示10例涎管1级分支、6例2级分支。STIR序列能清晰显示患者主导管和涎管1、2级分支;重T2WI FSE序列清晰显示患者12例涎管1级、8例2级分支;SS FSE序列清晰显示患者10例1级分支、4例2级分支。17例可疑异常者,腺体炎症7例,急性炎症主导管稍增粗,末梢导管呈点、球状扩张;颌下腺癌1例,导管受压移位,呈截断状改变;良性肿瘤7例,涎管受压移位,无中断;干燥综合征及涎腺病各1例,涎管未见明显异常。16例患者含服Vit C O.2 g后5 min重复扫描,涎管显示较前增粗。结论 MR涎管造影能清晰显示腮腺和颌下腺导管系统,其中STIR序列能清晰显示导管2级分支,是1种显示涎管的非侵袭性方法,含服Vit C后可使唾液分泌增多,从而使涎管显示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涎管造影 临床研究 维生素C 干燥综合征 涎腺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