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血生肌类中药对大鼠急性钝挫伤后骨骼肌Ⅱb型MHC及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朱文辉 陈世益 +1 位作者 任惠民 李云霞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2-186,共5页
目的 :观察活血生肌类中药对骨骼肌钝挫伤后修复过程中Ⅱb型肌球蛋白重链 (myosinheavychain ;MHC)及Ⅰ、Ⅲ型胶原 (collagen -Ⅰ和collagen -Ⅲ )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采用打击装置造成后下肢肌群钝挫伤的 1 0 8只大鼠随机分为活... 目的 :观察活血生肌类中药对骨骼肌钝挫伤后修复过程中Ⅱb型肌球蛋白重链 (myosinheavychain ;MHC)及Ⅰ、Ⅲ型胶原 (collagen -Ⅰ和collagen -Ⅲ )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采用打击装置造成后下肢肌群钝挫伤的 1 0 8只大鼠随机分为活血生肌类中药治疗组、IGF -Ⅰ治疗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骨骼肌钝挫伤后修复过程中肌肉Ⅱb型MHC、Ⅰ型及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 :(1 )急性钝挫伤后各组动物骨骼肌Ⅱb型MHC及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 (P <0 .0 1 ) ,随修复过程呈上升趋势并维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 (2 )活血生肌类中药组大鼠在骨骼肌修复过程中Ⅱb型MHC蛋白表达水平的升幅及峰值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 (P <0 .0 1 ) ,但低于IGF -Ⅰ组 (P <0 .0 1 )。 (3) 3组大鼠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均于损伤后第 2 1天达到高峰 ,但活血生肌类中药组大鼠该蛋白表达峰值及相对恒定水平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 (P <0 .0 1 ) ,与IGF-Ⅰ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4) 3组大鼠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均于损伤后第 1 4天达到峰值 ,下降至一定水平后基本维持在高于正常的水平。活血生肌类中药组大鼠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峰值水平及最终相对恒定的水平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 (P <0 .0 1 ) ,与I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 钝挫伤 大鼠 蛋白表达 mhc 中药 骨骼肌 水平 结论 高峰
下载PDF
转人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成肌细胞对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Ⅱb型肌球蛋白重链及波形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卫宏图 陈世益 +3 位作者 李云霞 陈疾忤 张鹏 李宏云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8-272,共5页
目的:观察转人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HumanInsulin -likeGrowthFactor-Ⅰ,hIGF -Ⅰ)基因成肌细胞回输小鼠骨骼肌钝挫伤局部后,对小鼠骨骼肌愈合过程中Ⅱb型肌球蛋白重链(MyosinHeavyChain -Ⅱb ,MHC -Ⅱb)及波形蛋白(Vimentin)mRNA表... 目的:观察转人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HumanInsulin -likeGrowthFactor-Ⅰ,hIGF -Ⅰ)基因成肌细胞回输小鼠骨骼肌钝挫伤局部后,对小鼠骨骼肌愈合过程中Ⅱb型肌球蛋白重链(MyosinHeavyChain -Ⅱb ,MHC -Ⅱb)及波形蛋白(Vimentin)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只7~12周雄性C3H小鼠右下肢腓肠肌中段内侧实施急性钝挫伤后,随机分为自然愈合组、单纯成肌细胞注射组和转基因成肌细胞注射组。挫伤后第3天,对单纯成肌细胞注射组、转基因成肌细胞注射组损伤局部分别注射等量单纯成肌细胞和转基因成肌细胞,并于损伤后第1、5、10、2 0、30天取材。检测不同时间点MHC -Ⅱb和VimentinmRNA表达水平,观察比较各组骨骼肌修复情况。结果:(1)在急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期,3组小鼠骨骼肌MHC -ⅡbmRNA均明显升高,第2 0天达到峰值。转基因成肌细胞注射组MHC -ⅡbmRNA表达水平最高,其次为单纯成肌细胞注射组。(2 )急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过程中,转基因成肌细胞注射组VimentinmRNA的表达水平始终在3组中表达最低。结论:急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过程中,注射转基因成肌细胞能提高损伤后MHC -IIbmR NA表达水平,促进肌纤维的增生,加速骨骼肌愈合进程。同时,损伤局部注射转hIGF -Ⅰ基因的成肌细胞后,使得损伤局部VimentinmRNA表达低于另两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人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b型肌球蛋白重链 波形蛋白 成肌细胞 修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转基因成肌细胞 骨骼肌钝挫伤 肌球蛋白重链 MRNA表达
下载PDF
圆斑星鲽MHC ⅡB基因结构、多态性及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宏俊 王娟 +4 位作者 高祥刚 苏浩 刑坤 傅立元 赫崇波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9-307,共9页
通过表达序列标签法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分离和克隆了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IB的全长cDNA序列,该cDNA全长为1144bp,5'UTR(untranslated region)为7bp,3'UTR为450bp,开放阅读框(ORF... 通过表达序列标签法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分离和克隆了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IB的全长cDNA序列,该cDNA全长为1144bp,5'UTR(untranslated region)为7bp,3'UTR为450bp,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687bp,可编码228个氨基酸,包含信号肽、抗原结合域(β1)、IGC区(β2)、跨膜区和胞质区5个结构域。同源分析表明,圆斑星鲽MHCIIB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硬骨鱼具有49%~79%的同源性,与鼠、人、红原鸡和护士鲨的相似性较低,分别为34%、33%、31%和30%。圆斑星鲽MHC ⅡB基因含有5个内含子,与其他硬骨鱼不同,其β2结构域编码区内存在1个109bp的内含子。根据获得的MHC ⅡB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在10尾野生圆斑星鲽中扩增了包括完整内含子1和外显子2的长度约388bp的DNA片段,PCR产物直接测序后发现在270bp的抗原结合域中共有23个位点发生变异,密码子第1位和第2位的变异明显高于第3位。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组织表达发现,MHCIIB基因在健康圆斑星鲽9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但表达量存在差异,肾的表达量最高,肌肉的表达量最低,肾、心、脾脏和鳃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肝、皮肤、脑、血和肌肉。本研究旨在为MHC基因家族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构与功能的解析提供基础,同时为圆斑星鲽的分子免疫学和标记辅助育种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斑星鲽 mhc b cDNA 基因结构 多态性 组织特性表达
下载PDF
10个半滑舌鳎家系MHC ⅡB基因多态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牛宝珍 杜民 陈松林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0-76,共7页
为检测10个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家系MHCⅡB(Cyse-DAB)基因的多态性水平、MHCⅡ类B位点数目以及平衡选择的作用,作者利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和直接测序的方法对10个半滑舌鳎家系MHCⅡB基因位点遗传变异和平衡选择进行了研... 为检测10个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家系MHCⅡB(Cyse-DAB)基因的多态性水平、MHCⅡ类B位点数目以及平衡选择的作用,作者利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和直接测序的方法对10个半滑舌鳎家系MHCⅡB基因位点遗传变异和平衡选择进行了研究。用特异性引物和PCR扩增的半滑舌鳎MHCⅡB基因片段大约397 bp,包含一部分第一外显子,全部第一内含子和全部第二外显子。10个半滑舌鳎家系中,每家系选取5个体,每个体5个克隆序列分析发现60个不同序列,代表60个等位基因,其中有28个是新发现的,已提交到Gen Bank。同源分析表明60个等位基因相似性为89.36%。共50个个体中,有6个存在5个不同等位基因,表明在半滑舌鳎至少存在3个座位。有9个家系的MHCⅡB序列多肽结合区(PBR)的非同义替换(dN)显著高于同义替换(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多态性 mhcb 平衡选择
下载PDF
人γ干扰素基因转染成肌细胞在治疗骨骼肌损伤中的应用
5
作者 陈疾忤 陈世益 +1 位作者 李宏云 尚西亮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8-303,共6页
目的:构建转人γ干扰素(human interferonγ,hIFNγ)基因的成肌细胞,探讨hIFNγ对小鼠急性钝挫伤骨骼肌修复过程的影响。方法:①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hIFNγ基因克隆到pEGFP-C2真核表达载体中,以酶切和测序方法鉴定重组质粒pEGFP-C2-... 目的:构建转人γ干扰素(human interferonγ,hIFNγ)基因的成肌细胞,探讨hIFNγ对小鼠急性钝挫伤骨骼肌修复过程的影响。方法:①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hIFNγ基因克隆到pEGFP-C2真核表达载体中,以酶切和测序方法鉴定重组质粒pEGFP-C2-hIFNγ的正确性;②经脂质体介导转染C2C12成肌细胞,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基因细胞的hIFNγ表达。③64只7-12周雄性C3H小鼠,制作右侧腓肠肌钝挫伤动物模型,随机分成4组,即A组(注射hIFNγ),B组(注射转hIFNγ的C2C12细胞),C组(注射空白成肌细胞),D组(未干预)。挫伤后第10天,A、B、C组的小鼠,于腓肠肌损伤局部注射不同药物,D组不进行干预以作为自然愈合对照。分别于伤后7、14、28、42天,从各组中随机抽取4只小鼠进行右侧腓肠肌损伤部位取材,以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检测不同时间点波形蛋白(Vimentin)及Ⅱb型肌球蛋白重链(MHC-Ⅱb)的表达。结果:①酶切和测序结果均证实成功构建了hIFNγ真核表达质粒pEGFP-C2-hIFNγ,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到转染细胞中hIFNγ基因的表达;②干预后各时间点,A、B组小鼠损伤骨骼肌Vimentin表达较C组和D组降低;伤后42天,B组损伤骨骼肌Vimentin表达低于A组,其余时间点A、B两组间无显著差异;③各组MHC-Ⅱb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①成功制备了含hIFNγ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后获得了高效表达hIFNγ的鼠C2C12成肌细胞;②采用转染hIFNγ的C2C12成肌细胞局部注射,可以抑制骨骼肌纤维化标志产物波形蛋白的表达,与注射外源性IFNγ的作用近似。③局部注射转hIFNγ基因的成肌细胞或外源性IFNγ,未发现对骨骼肌再生标志产物MHC-Ⅱb表达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γ干扰素 成肌细胞 转染 b型肌球蛋白重链 波形蛋白
下载PDF
牙鲆MHC class ⅡB基因多态性及其与鱼体抗病力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56
6
作者 张玉喜 陈松林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3-639,共7页
用fmhcN1和fmhcC1引物分别从42尾感病个体和42尾抗病个体的基因组DNA中扩增MHC基因片段,扩增产物长度为268/280 bp。在268/280 bp的核苷酸序列中,有32个(11.4%)核苷酸位点是多态的。在其编码的61个氨基酸位点中,有13个位点是多态的,其中... 用fmhcN1和fmhcC1引物分别从42尾感病个体和42尾抗病个体的基因组DNA中扩增MHC基因片段,扩增产物长度为268/280 bp。在268/280 bp的核苷酸序列中,有32个(11.4%)核苷酸位点是多态的。在其编码的61个氨基酸位点中,有13个位点是多态的,其中有6个位点发生在多肽结合位点上。对核苷酸替代的类型及位点进行分析,发现非多肽结合位点的非同义碱基替代率与同义碱基替代率的比值(dN/dS)(0.523)远远小于多肽结合位点的非同义碱基替代率与同义碱基替代率的比值(dN/dS)(23.091),表明氨基酸替换集中出现在exon2多肽结合位点上。分析84个个体的411个阳性克隆的测序结果,发现有13个不同的MHC classⅡB等位基因,并且分别编码13个不同的氨基酸序列。其中大部分等位基因如a,b,c,d,e,f,j,k,i,m是两个群体共有的,等位基因d在感病群体中出现的频率(23.80%)显著高于在抗病群体中出现的频率(7.14%)。而等位基因g和h只出现在13个抗病个体中,其频率分别为21.4%和9.52%;等位基因l只出现在感病群体中,其频率为19.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多态性 抗病力 牙鲆
下载PDF
扬子鳄MHCⅡ类B基因第二外元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史燕 吴孝兵 +1 位作者 晏鹏 陈壁辉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5-421,共7页
3头扬子鳄血样取自宣城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利用一对简并引物对MHCⅡ类B基因第二外元的部分片段进行扩增 ;通过克隆、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测序 ,并将测得序列与下载的 8个物种MHC序列比对 ,确定序列差异和变异位点 ;利用MEGA软... 3头扬子鳄血样取自宣城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利用一对简并引物对MHCⅡ类B基因第二外元的部分片段进行扩增 ;通过克隆、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测序 ,并将测得序列与下载的 8个物种MHC序列比对 ,确定序列差异和变异位点 ;利用MEGA软件构建NJ树 ,PAUP4 0构建MP树。结果得到 10种不同的序列 ,片段长 16 6bp。核苷酸序列中有 38个变异位点 ,氨基酸序列中有 2 3个变异位点 ;推定的抗原结合位点非同义替换 (dN)明显高于同义替换 (dS)。 10种序列的NJ树和MP树极为相似 ,均为A、B两个分支 ,两个分支明显的特异性位点核苷酸序列中有 9个 ,氨基酸序列中有 7个。表明扬子鳄MHCⅡ类B基因第二外元有较高的多态性 ,有利于扬子鳄饲养种群的遗传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 异位 b基因 MP 克隆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抗原 扬子鳄 氨基酸序列 简并引物
下载PDF
乌龟MHCⅡ类B基因第二外显子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恩 吴孝兵 晏鹏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8-64,共7页
利用一对兼并性引物扩增了乌龟MHCⅡ类分子B基因第二外显子的部分片段,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结果得到8种长度为166 bp的不同序列。经分析,序列中有84个变异位点,核苷酸的非同义替换(dN)多于同义替换(dS),造成39个位点氨基酸的... 利用一对兼并性引物扩增了乌龟MHCⅡ类分子B基因第二外显子的部分片段,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结果得到8种长度为166 bp的不同序列。经分析,序列中有84个变异位点,核苷酸的非同义替换(dN)多于同义替换(dS),造成39个位点氨基酸的改变。氨基酸的替换趋于集中在假定的抗原结合位点附近。利用MEGA、PAUP软件分别构建NJ树和MP树,两种树极为相似,均分为两支。同一个体中出现有多种序列,提示乌龟MHCⅡ类分子B基因可能存在着座位重复。研究表明:乌龟MHCⅡ类分子B基因第二外显子有较高的多态性,有利于乌龟野生种群的遗传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龟 mhc b基因第二外显子 序列分析
下载PDF
MHC polymorphism and disease-resistance to Edwardsiella tarda in six turbot(Scophthalmus maximus) families 被引量:5
9
作者 DU Min CHEN SongLin +3 位作者 LIU YanHong NIU BaoZhen YANG JingFeng ZHANG Bo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2012年第25期3262-3269,共8页
This study examined genetic variation in the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 Class II B gene in turbot(Scophthalmus maximus) by virulent bacterial pathogen challenge.One hundred fry from each of six families wer... This study examined genetic variation in the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 Class II B gene in turbot(Scophthalmus maximus) by virulent bacterial pathogen challenge.One hundred fry from each of six families were infected with Edwardsiella tarda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Family mortality ranged from 28.0% to 83.3%.Complete exon 2 and intron 1 sequences of MHC Class II B genes were amplified from five survivor and five non-survivor individuals per family using the clone-sequence method.Thirty-seven sequences from 60 individuals revealed 37 different alleles,25 of which were unique to this study.The 25 unique alleles belonged to 16 major allele types.Nine alleles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lleles and resistance/susceptibility to disease.Five alleles were present in an individual,suggesting a minimum of three loci or copies of the turbot MHC Class II B gene.The rate of non-synonymous substitution(d N) was 2.30 and 1.58 times higher than synonymous substitution(d S) in the peptide-binding regions(PBR) and non-PBR in whole families,respectively,which suggested balancing selection on exon 2 of the MHC Class II B gene in turbot.One allele,Scma-DBB1*02,was significantly more prevalent in survivor stock than in non-survivor stock(P=0.001).Therefore,this allele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resistance to bacteria.A second allele,Scma-DBB1*10,was significantly more prevalent in non-survivor stock(P=0.021),and is likely associated with susceptibility to bacter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钝爱德华氏菌 基因多态性 大菱鲆 mhc 家庭 鱼苗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抗病性
原文传递
活血止痛膏对兔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Ⅱb型MHC、Ⅰ型及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成羿 董学亮 王佩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10期765-768,共4页
目的:观察活血止痛膏剂对兔骨骼肌钝挫伤后内源性IIb型肌球蛋白重链(MHC)、Ⅰ型及III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63只大白兔随机分为活血止痛膏高、中、低剂量组与青鹏膏对照组、外伤对照组,每组12只。另取3只为正常对照组。各实验组采... 目的:观察活血止痛膏剂对兔骨骼肌钝挫伤后内源性IIb型肌球蛋白重链(MHC)、Ⅰ型及III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63只大白兔随机分为活血止痛膏高、中、低剂量组与青鹏膏对照组、外伤对照组,每组12只。另取3只为正常对照组。各实验组采用"重物自由落体打击法"制作大白兔骨骼肌急性钝挫伤模型。受伤第1天即于伤处贴敷相应药物。各组伤后3、10、20、27天各处死大白兔3只,取腓肠肌标本,共6个。RT-PCR技术检测内源性Ⅱb型MHC、Ⅰ型及Ⅲ型胶原mRNA。结果:①伤后第3、10、20天活血止痛膏高、中剂量组和青鹏膏组内源性Ⅱb型MHCmRNA表达量高于外伤组和低剂量组(P<0.05);第10、20天活血止痛膏高剂量组内源性IIb型MHCmRNA表达高于中剂量组(P<0.05);②内源性I型胶原mRNA表达量:第3天各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0、20天活血止痛膏高、中剂量组和青鹏膏组表达量低于外伤组、低剂量组(P<0.05);第10、20天中剂量组高于高剂量组(P<0.05)。③内源性Ⅲ型胶原mRNA表达量:第3、10、20天活血止痛膏高、中剂量组和青鹏膏组内源性Ⅲ型胶原mRNA表达低于外伤组和低剂量组(P<0.05);第3、10、20天高剂量组和青鹏膏组表达量明显少于中剂量组(P<0.05)。三个检测指标各个时间点青鹏膏组和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止痛膏可有效促进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Ⅱb型MHCmRNA表达,减少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其作用与青鹏膏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骨骼肌钝挫伤 活血止痛膏bmhc Ⅰ型胶原Ⅲ型胶原
下载PDF
利用bFGF包裹的纳米磁性颗粒对大鼠急性骨骼肌钝挫伤恢复过程中收缩应力及MHC-Ⅱb表达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骁君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36,41,共4页
利用纳米磁性颗粒将bFGF定位于大鼠骨骼肌钝挫伤部位,考察该方法对大鼠急性骨骼肌钝挫伤恢复过程中收缩应力及MHC-Ⅱb表达影响。研究结果表明,bFGF对大鼠腓肠肌钝挫伤后第17、24天的收缩力有明显提高。损伤后第2~10天,bFGF包裹组与其... 利用纳米磁性颗粒将bFGF定位于大鼠骨骼肌钝挫伤部位,考察该方法对大鼠急性骨骼肌钝挫伤恢复过程中收缩应力及MHC-Ⅱb表达影响。研究结果表明,bFGF对大鼠腓肠肌钝挫伤后第17、24天的收缩力有明显提高。损伤后第2~10天,bFGF包裹组与其余各组之间的MHC-ⅡbmRNA表达差异显著(P<0.05)。因此,磁纳米化的bFGF能明显改善大鼠急性骨骼肌钝挫伤后的收缩应力衰减,显著促进损伤肌肉MHC-ⅡbmRNA的表达,改善损伤肌肉再生和结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磁颗粒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骨骼肌钝挫伤mhc-b
下载PDF
轻揉推拿法对兔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肌球蛋白重链和胶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婵娟 成羿 董学亮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12期2051-2053,共3页
目的通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分析内源性Ⅱb型肌球蛋白重链及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来探讨轻柔推拿法对骨骼肌钝挫伤修复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27只实验兔中24只实施后腿腓肠肌自由落体致伤,建立实验模型后分为推... 目的通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分析内源性Ⅱb型肌球蛋白重链及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来探讨轻柔推拿法对骨骼肌钝挫伤修复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27只实验兔中24只实施后腿腓肠肌自由落体致伤,建立实验模型后分为推拿组、外伤对照组,每组12只,另取3只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重物自由落体致伤法”制作大白兔骨骼肌急性钝挫伤模型。分别在3d、10d、20d、27d处死大白兔,每组每个时间点处死3只兔子,每只兔子在两条后腿腓肠肌取标本,共计6个标本。结果RT-PCR技术检测内源性Ⅱb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mRNA,第3天推拿组与外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0天推拿组与外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0天、27天推拿组表达量比外伤组表达高(P〈0.05)。RT-PCR技术检测内源性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量:第3天、10天外伤组与推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0天推拿组表达量低于外伤组(P〈0.05)。RT-PCR技术检测内源性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量:第3天推拿组与外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0天、20天、27天推拿组表达量低于外伤组(P〈0.05)。结论轻揉推拿法在骨骼肌急性钝挫伤修复中晚期能有效促进Ⅱb型MHC内源性mRNA表达升高,从而促进新骨骼肌生成。轻揉推拿法在骨骼肌急性钝挫伤修复中晚期能有效降低1及Ⅲ型胶原内源性mRNA过高表达,从而减缓骨骼肌内纤维化过程的发生,改善骨骼肌愈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柔推拿法 骨骼肌 bmhc Ⅰ型胶原 Ⅲ型胶原
下载PDF
大鲵MHCⅡB基因SNP位点筛选及与抗虹彩病毒性状关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捷 王启军 +3 位作者 姜维 赵虎 孔飞 张红星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47-1053,共7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是位于脊椎动物染色体特定区域,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重要连锁基因群,具有调控细胞识别、激活免疫应答及调节特定病理反应等生理作用。其中,MHCⅡ类基因的多态性最高,...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是位于脊椎动物染色体特定区域,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重要连锁基因群,具有调控细胞识别、激活免疫应答及调节特定病理反应等生理作用。其中,MHCⅡ类基因的多态性最高,是研究遗传、进化以及抗病育种标记的热点基因。然而,在大鲵虹彩病毒感染过程中MHC基因的表达和抗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本研究以1龄幼鲵作为研究对象,克隆得到MHCⅡB基因cDNA片段共1 010 bp,通过对比易感组和抗病组组织表达谱差异及候选基因序列结构特征,从而筛选抗病相关的SNP位点。结果显示,易感组中MHCⅡB基因在各组织中的m 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抗病组,其中在皮肤组织中表达最高,为(55.715 2±0.01)。对比易感组和抗病组MHCⅡB基因序列信息,共筛选出6个候选SNP位点,占基因总碱基数的0.6%,包括4个转换位点和2个颠换位点。其中5’UTR区有1个,基因编码区有2个,3’UTR区有3个。位于基因编码区214 bp处的G/A颠换(G214A)为同义突变,而611 bp处的A/T转换(A611T)为错义突变,使抗病组该位点的苏氨酸突变为丝氨酸。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显示,突变后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增比最大,增幅近20%。本研究结果表明大鲵MHCⅡB基因参与机体虹彩病毒免疫应答过程,其多态性与抗病性状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 mhcb基因 SNP 虹彩病毒
原文传递
低功率激光照射促进大鼠急性骨骼肌钝挫伤肌肉再生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丽 张林 +1 位作者 孙中文 史进方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89-892,896,F0002,共6页
目的探讨635 nm GaAlAs激光照射对急性骨骼肌钝挫伤大鼠组织学愈合进程及腓肠肌Ⅱb型肌球蛋白重链(MHC-Ⅱb)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急性骨骼肌钝挫伤模型,激光治疗组采用美国Erchonia EML(ML2)型低功率GaALAs激光器在钝挫伤局部... 目的探讨635 nm GaAlAs激光照射对急性骨骼肌钝挫伤大鼠组织学愈合进程及腓肠肌Ⅱb型肌球蛋白重链(MHC-Ⅱb)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急性骨骼肌钝挫伤模型,激光治疗组采用美国Erchonia EML(ML2)型低功率GaALAs激光器在钝挫伤局部进行照射,正常对照组、自然愈合组不进行照射。通过HE染色光镜观察、透射电镜观察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损伤区域腓肠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HE染色光镜观察和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激光照射组肌肉再生速度显著快于自然愈合组,且胶原纤维生成很少;激光治疗组腓肠肌MHC-Ⅱb mRNA的表达量在损伤后第2、3、7天显著高于自然愈合组。结论635 nm GaAlAs激光能促进急性骨骼肌钝挫伤模型大鼠腓肠肌MHC-Ⅱb mRNA的表达,从而促进肌肉再生,提高愈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功率激光 急性骨骼肌钝挫伤 b型肌球蛋白重链 实时荧光定量PCR 大鼠
原文传递
Allelic Polymorphism,Gene Duplication and Balancing Selection of MHC Class ⅡB Genes in the Omei Treefrog(Rhacophorus omeimontis)
15
作者 Li HUANG Mian ZHAO +1 位作者 Zhenhua LUO Hua WU 《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16年第1期1-11,共11页
The worldwide declines in amphibian populations have largely been caused by infectious fungi and bacteria. Given that vertebrate immunity against these extracellular pathogens is primarily functioned by the major hist... The worldwide declines in amphibian populations have largely been caused by infectious fungi and bacteria. Given that vertebrate immunity against these extracellular pathogens is primarily functioned by the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 class Ⅱ molecules, the characteriz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amphibian MHC class Ⅱ genes have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The polymorphism of MHC class Ⅱ genes was found to be correlated with susceptibility to fungal pathogens in many amphibian species, suggesting the importance of studies on MHC class Ⅱ genes for amphibians. However, such studies on MHC class Ⅱ gene evolution have rarely been conducted on amphibians in China. In this study, we chose Omei treefrog(Rhacophorus omeimontis), which lived moist environments easy for breeding bacteria, to study the polymorphism of its MHC class Ⅱ genes and the underlying evolutionary mechanisms. We amplified the entire MHC class ⅡB exon 2 sequence in the R. omeimontis using newly designed primers. We detected 102 putative alleles in 146 individuals. The number of alleles per individual ranged from one to seven, indicating that there are at least four loci containing MHC class ⅡB genes in R. omeimontis. The allelic polymorphism estimated from the 102 alleles in R. omeimontis was not high compared to that estimated in other anuran species. No significant gene recombination was detected in the 102 MHC class ⅡB exon 2 sequences. In contrast, both gene duplication and balancing selection greatly contributed to the variability in MHC class ⅡB exon 2 sequences of R. omeimontis. This study lays the groundwork for the future researches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evolution of amphibian MHC genes and to assess the role of MHC gene polymorphisms in resistance against extracellular pathogens for amphibian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 class b POLYMORPHISM gene duplication balancing selection Rhacophorus omeimontis
下载PDF
活血止痛膏对兔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内源性Ⅱb型MHC、Ⅰ型及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韩勇 成羿 +1 位作者 董学亮 王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2期2699-2703,共5页
目的:通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分析内源性Ⅱb型MHC、Ⅰ型及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来探讨活血止痛膏剂对骨骼肌钝挫伤修复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63只大白兔随机分为活血止痛膏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青鹏膏... 目的:通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分析内源性Ⅱb型MHC、Ⅰ型及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来探讨活血止痛膏剂对骨骼肌钝挫伤修复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63只大白兔随机分为活血止痛膏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青鹏膏对照组、外伤对照组,每组12只,另取3只做正常对照组。采用"重物自由落体打击法"制作大白兔骨骼肌急性钝挫伤模型。分别在3天、10天、20天、27天处死大白兔,每组每个时间点处死3只兔子,每只兔子在两条后腿腓肠肌取标本,共计6个标本。结果:(1)RT-PCR技术检测内源性Ⅱb型MHC mRNA,第3、10、20天高、中剂量组和青鹏膏组内源性Ⅱb型MHC mRNA表达量高于外伤组、低剂量组(P<0.05);第10、20天高剂量组对内源性Ⅱb型MHC mRNA表达高于中剂量组(P<0.05);(2)RT-PCR技术检测内源性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量:第3天各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第10、20天高、中剂量组和青鹏膏组表达量低于外伤组、低剂量组(P<0.05);第10、20天高剂量组优于中剂量组(P<0.05)。(3)RT-PCR技术检测内源性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量:第3、10、20天高、中剂量组和青鹏膏组内源性Ⅲ型胶原mRNA表达低于外伤组、低剂量组(P<0.05);第3、10、20天高剂量组和青鹏膏组对内源性Ⅲ型胶原mRNA表达量明显少于中剂量组(P<0.05)。3个检测指标各个时间点青鹏膏组和高剂量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作用效果没有差别。结论:(1)活血止痛膏可有效的促进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Ⅱb型MHC的mRNA表达的提高。(2)活血止痛膏能促进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减少。(3)活血止痛膏可通过促进Ⅱb型MHC mR-NA的表达,同时减少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提高骨骼肌愈合质量。(4)高剂量活血止痛膏与青鹏膏在骨骼肌Ⅱb型MHC mRNA表达和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止痛膏 骨骼肌 bmhc Ⅰ型胶原 Ⅲ型胶原
下载PDF
尼罗鳄MHCⅡ类B基因第二外元的序列变异分析
17
作者 李恩 晏鹏 吴孝兵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6期804-808,共5页
利用一对简并引物扩增了尼罗鳄MHCⅡ类分子B基因第二外元的部分片段,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结果得到8种不同的序列,序列长度为166 bp;经分析,序列中有56个变异位点,核苷酸的非同义替换多于同义替换,造成30个位点氨基酸的改变,氨... 利用一对简并引物扩增了尼罗鳄MHCⅡ类分子B基因第二外元的部分片段,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结果得到8种不同的序列,序列长度为166 bp;经分析,序列中有56个变异位点,核苷酸的非同义替换多于同义替换,造成30个位点氨基酸的改变,氨基酸的替换趋于集中在假定的抗原结合位点附近。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扬子鳄和密河鳄的MHCⅡ类B基因第二外元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利用PAUP4.0软件构建的NJ树显示,鳄类的MHCⅡ类B基因存在跨种多态性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鳄 mhcb基因第二外元 跨种多态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