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癌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叶超然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477-478,共2页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水平和肿瘤微血管密度与肺癌生物学行为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96例肺癌和 18例正常肺组织中 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结果 :肺癌与正常肺组织 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具...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水平和肿瘤微血管密度与肺癌生物学行为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96例肺癌和 18例正常肺组织中 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结果 :肺癌与正常肺组织 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0 .0 0 0 0 1) ,肺癌微血管密度随着 VEGF的表达增强而增多 ;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随着肺癌分化程度的降低而显著升高 (P <0 .0 5~ 0 .0 0 0 0 1) ;肺腺癌组织中 VEGF表达程度比鳞癌组织显著增高(P <0 .0 5 )。结论 :VEGF作为最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 ,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非小细胞肺癌 VEGF
下载PDF
地拉罗司通过诱导上皮细胞间质化改变促进窄蒂皮瓣微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徐子寒 赵天兰 +2 位作者 余道江 谢晓明 伍丽君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2-355,共4页
目的探讨地拉罗司能否通过诱导上皮细胞发生间质化改变,从而促进皮瓣微血管生成。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32只随机均分为I组和Ⅱ组,2组又分别分为a、b组,每组各8只。Ⅰa组连续7d灌胃地拉罗司100mg/kg,Ⅰb组连续7d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灌... 目的探讨地拉罗司能否通过诱导上皮细胞发生间质化改变,从而促进皮瓣微血管生成。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32只随机均分为I组和Ⅱ组,2组又分别分为a、b组,每组各8只。Ⅰa组连续7d灌胃地拉罗司100mg/kg,Ⅰb组连续7d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结束后,次日行大鼠背部窄蒂皮瓣成形术,术中观察皮下微血管情况,术后第7天观察皮瓣愈合情况,并计算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Ⅱa组连续7d灌胃地拉罗司100mg/kg,皿组连续7d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结束后,次日行大鼠背部窄蒂皮瓣成形术,术后第3天皮瓣远端采集标本,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法检测分化簇因子34(CD34)、E钙黏素、波形蛋白的含量,并计算皮瓣微血管密度。结果Ia组皮瓣下微血管生长较Ⅰb组旺盛。Ⅰa组皮瓣存活率100%,Ⅰb组存活率62.5%(P〈0.05);Ⅰa和Ⅰb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分别为(1004-0.00)%和(84.064-4.42)%(P〈0.05)。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法检测示Ⅱa组E钙黏素低于卫Ⅱb,而波形蛋白、CD34的表达量高于皿(P〈0.05)。结论地拉罗司能够通过诱导上皮细胞发生间质化改变促进皮瓣组织微血管生成,具有较强的促进窄蒂皮瓣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地拉罗司 微血管密度 分化簇因子34 上皮细胞间质化改变
原文传递
肿瘤组织VEGF表达和MVD与膀胱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黄群 卢运龙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6年第9期670-672,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与膀胱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膀胱癌手术标本中VEGF和MVD。结果:VEGF阳性表达率... 目的:探讨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与膀胱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膀胱癌手术标本中VEGF和MVD。结果:VEGF阳性表达率为63%,VEGF阳性表达的肿瘤组织中的MVD明显高于阴性者(P<0.01);VEGF表达和MVD与肿瘤的浸润生长、血行转移、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相关关系(P<0.05,P<0.01);VEGF阳性表达者的预后较阴性者差;多因素分析表明,VEGF和MVD可能成为判断膀胱癌预后的新因素。结论:VEGF表达和MVD与膀胱癌的恶性进程和不良预后有关,测定VEGF和MVD可能是判断膀胱癌预后有价值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预后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中药治疗慢性胃炎伴胃窦糜烂修复黏膜机制的探讨
4
作者 王北京 刘希双 +1 位作者 姜坤 张丽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236-1237,共2页
目的通过蒲元和胃胶囊(PYHW)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伴胃窦糜烂前后表皮生长因子(EGF)、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初步探讨中药修复胃黏膜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经胃镜及病理诊断明确的患者90例,... 目的通过蒲元和胃胶囊(PYHW)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伴胃窦糜烂前后表皮生长因子(EGF)、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初步探讨中药修复胃黏膜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经胃镜及病理诊断明确的患者90例,按照对照、双盲、双模拟的原则随机分为蒲元和胃组(使用PYHw+安慰剂)、替普瑞酮组(使用PYHw+替普瑞酮胶囊)3和雷贝拉唑组(使用PYHW+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每组30例。记录每组患者病情的改变情况,并通过定标活检获取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胃窦糜烂处及糜烂旁的黏膜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测定所取标本的EGF、MVD的表达情况。结果:PYIIW组、替普瑞酮组、雷贝拉唑组糜烂处胃黏膜治疗前后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0%VS 56.70%,16.7%VS 46.7%,1 3.3%VS 4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YHW组、替普瑞酮组、雷贝拉唑组糜烂旁处胃黏膜治疗前后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VS 26.70%,13.30%VS 16.70%,16.70%VS 23.30%,没有统计学意义(P〉O.05).PYHW组、替普瑞酮组及雷贝拉唑组治疗后均对糜烂处胃黏膜MVD比治疗前上调作用明显,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糜烂旁胃黏膜MVD有不同程度的上调作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中药修复胃黏膜糜烂的作用机制与EGF及MVD相关,并能明显改善慢性胃炎伴胃窦糜烂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表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慢性胃炎 糜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