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甲基甲酰胺对青年女性工人遗传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祥铨 郑能雄 +3 位作者 张忠 吴京颖 任南 罗翔 《预防医学论坛》 2010年第8期673-675,共3页
[目的]探讨二甲基甲酰胺对青年女性工人的遗传毒性。[方法]选择二甲基甲酰胺作业女工86名,按接触二甲基甲酰胺累积浓度、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和作业工龄分组,以微核试验进行细胞遗传毒性效应研究。[结果]接触二甲基甲酰胺的作业工人外周... [目的]探讨二甲基甲酰胺对青年女性工人的遗传毒性。[方法]选择二甲基甲酰胺作业女工86名,按接触二甲基甲酰胺累积浓度、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和作业工龄分组,以微核试验进行细胞遗传毒性效应研究。[结果]接触二甲基甲酰胺的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接触工龄<2a组、2~5a组与>5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2a组与2~5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累积浓度<100mg/m3组、100~200mg/m3组与>200mg/m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mg/m3组与100~200mg/m3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8h-TWA浓度<20mg/m3组,20~40mg/m3组与>40mg/m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mg/m3组与20~40mg/m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甲基甲酰胺对接触女工具有遗传毒性,应引起重视,要加强对二甲基甲酰胺作业环境的监测和作业人群的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甲酰胺 遗传毒性 淋巴细胞微核
原文传递
苯乙烯对接触男工的遗传毒性 被引量:8
2
作者 陈锦 沈波 +4 位作者 程怀民 程生英 李跃平 林炜 李胜阳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14,18,共3页
目的 探讨苯乙烯对作业工人的遗传损害。方法 选择某厂从事苯乙烯作业男工 3 0名 ,平均工龄 4 5年 ,以微核检测进行细胞遗传毒性效应研究。结果 工人在苯乙烯平均浓度为 99mg/m3的作业环境中工作 ,微核发生率明显增高 ,且随着工龄的... 目的 探讨苯乙烯对作业工人的遗传损害。方法 选择某厂从事苯乙烯作业男工 3 0名 ,平均工龄 4 5年 ,以微核检测进行细胞遗传毒性效应研究。结果 工人在苯乙烯平均浓度为 99mg/m3的作业环境中工作 ,微核发生率明显增高 ,且随着工龄的延长 ,微核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结论 苯乙烯对接触男工有一定的遗传毒作用 ,应引起重视 ,并加强对苯乙烯作业环境的监测和作业人群的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遗传毒性 淋巴细胞微核 作业工人 男工
下载PDF
一种简便快速微核测定方法
3
作者 田生礼 邴文贵 +1 位作者 李健超 冯彪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206-208,共3页
本文采用人离体血淋巴细胞培养“低渗膨胀法”对不同辐射剂量诱发的淋巴细胞微核进行不同培养时间的观察。结果表明,在所观察的剂量范围内,培养40h与培养72h的淋巴细胞微核率均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直线方程分别为:Y40=12... 本文采用人离体血淋巴细胞培养“低渗膨胀法”对不同辐射剂量诱发的淋巴细胞微核进行不同培养时间的观察。结果表明,在所观察的剂量范围内,培养40h与培养72h的淋巴细胞微核率均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直线方程分别为:Y40=12.1932+0.2309D(r=0.9669,P<0.05),Y72=11.1694+0.2320D(r=0.9619,P<0.05)。培养40h与培养72h的微核率,经回归分析其方程为Y=1.1697±0.9909x,回归显著性检验二者相关系数为r=0.9998(P<0.01),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照射 淋巴细胞微核
下载PDF
60例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发生率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佟力 孔晋星 唐宝璋 《云南医药》 CAS 1994年第5期345-347,共3页
 本文对60例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发生率(简称微核率)进行研究观察。结果表明:吸毒并肝损伤组、吸毒无肝损伤组和非吸毒肝损伤组的微核率均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吸毒并肝损伤组的微核率虽高于非吸毒...  本文对60例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发生率(简称微核率)进行研究观察。结果表明:吸毒并肝损伤组、吸毒无肝损伤组和非吸毒肝损伤组的微核率均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吸毒并肝损伤组的微核率虽高于非吸毒肝损伤组,但均无统计学上差异,结果提示,吸毒人群微核率增高,其原因,除海洛因直接影响外,还可能与海洛因的不纯或使用过程中有肝炎病毒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微核率 二乙酰吗啡 戒毒
下载PDF
放射作业工人肝功能与染色体损伤水平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璟 何金铜 +6 位作者 李佩珠 吴耀英 吴少虹 黄东兴 徐郁 叶浩森 李晓亮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443-445,共3页
目的探讨放射作业人员肝功能与染色体损伤水平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珠海市443名无肝脏病史、工龄≥1年的在职放射人员作为观察组,202名拟接触放射性作业的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收集一般信息并采集外周静脉血5 ml,应... 目的探讨放射作业人员肝功能与染色体损伤水平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珠海市443名无肝脏病史、工龄≥1年的在职放射人员作为观察组,202名拟接触放射性作业的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收集一般信息并采集外周静脉血5 ml,应用比色法和胞质分裂阻滞试验分别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采用腹部B超进行肝脏疾病筛查,并计算频率比(FR)及其95%CI值。结果观察组中,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升高者(>50 U/L)微核率[(0.76±1.43)‰]也显著升高(FR=2.59,95%CI为1.66~4.05,P<0.001),两者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趋势<0.001);而ALT升高者(>40 U/L)微核率[(0.35±0.70)‰]显著降低(FR=0.54,95%CI 0.31~0.94,P=0.030),两者也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趋势=0.005);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与微核率则未见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趋势均>0.05)。对照组中未发现各肝功能指标与微核率的关联性。结论γ-GGT和ALT升高与放射人员染色体损伤水平有关联,放射人员肝功能异常与染色体损伤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人员 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染色体损伤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LMF) 肝功能
原文传递
低剂量电离辐射暴露者淋巴细胞变化与受照剂量的关系 被引量:11
6
作者 韩方岸 胡云 +3 位作者 朱庆安 徐庆 仲志鸿 徐岚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个人受照剂量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的影响,以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放射工作者健康。方法:对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受照剂量连续4年进行监测,并检验淋巴细胞微核,分析两者相关规律。结果:放射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率、微核检出率均显... 目的:探讨个人受照剂量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的影响,以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放射工作者健康。方法:对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受照剂量连续4年进行监测,并检验淋巴细胞微核,分析两者相关规律。结果:放射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率、微核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乡镇医院组、工业探伤组显著高于市属医院和县区医院组。淋巴细胞微核率、微核阳性检出率与放射工龄呈曲线正相关关系(r=0.957,P<0.01);与个人年受照剂量呈直线正相关(r=0.996,P<0.01);与个人累积受照剂量呈直线正相关(r=0.996,P<0.01)。结论: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细胞遗传物质有一定损伤,放射防护工作中必须重视工作场所和个人防护,减少工作者受照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放射人员 受照剂量 淋巴细胞微核
下载PDF
职业接触抗癌药遗传毒性损伤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朱蕙 左瑶 +2 位作者 高志彬 叶方立 周婷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7年第4期87-89,共3页
目的评价医务人员职业接触抗癌药是否引起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增高。方法检索2000—2017年有关职业接触抗癌药与淋巴细胞微核的文献,采用Meta方法并提供接触后遗传毒性效应值。结果共纳入研究文献10篇,其中8篇暴露组的微核率高于对照... 目的评价医务人员职业接触抗癌药是否引起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增高。方法检索2000—2017年有关职业接触抗癌药与淋巴细胞微核的文献,采用Meta方法并提供接触后遗传毒性效应值。结果共纳入研究文献10篇,其中8篇暴露组的微核率高于对照组,总的Meta估计值SMD为1.18‰[95%CI:0.66‰~1.71‰]。结论医务人员职业接触微量抗癌药可引起有害遗传毒性损伤,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能用于职业接触抗癌药的生物效应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癌药 职业接触 淋巴细胞微核 医务人员
原文传递
贵州省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结果分析
8
作者 李玲 李佐祥 +1 位作者 陈友虹 施倩倩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0期127-129,共3页
目的:了解贵州省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结果,为加强放射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贵州省第三人民医院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14745名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体检资料进行... 目的:了解贵州省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结果,为加强放射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贵州省第三人民医院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14745名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了解不同工种、性别、地区、医疗机构等级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情况。结果:淋巴细胞微核率、微核细胞率女性大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率、微核细胞率高于其他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甲医院、三乙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率、微核细胞率高于其他医疗机构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出增高,尤其是女性、三级以上医疗机构,应加强该类人员放射防护管理,保障职业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微核 放射工作人员 电离辐射 医疗机构
下载PDF
医务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的监测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刘莉莉 梁丽燕 +1 位作者 廖国兰 孙杰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09年第2期72-73,共2页
目的通过对医务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4年的检测结果动态分析,探讨微核与工龄、工种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广东省某医疗卫生单位接受体检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培养法测定微核率,并按年份、工龄、工种等分类进行... 目的通过对医务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4年的检测结果动态分析,探讨微核与工龄、工种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广东省某医疗卫生单位接受体检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培养法测定微核率,并按年份、工龄、工种等分类进行微核率比较。结果医务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与工龄等因素有关。结论放射工作人员的微核率随放射工龄的增加呈现剂量累积效应,应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工作人员 淋巴细胞微核
原文传递
污灌水的致突变性及其与儿童末梢血淋巴细胞微核关系的研究
10
作者 王福琳 李军 +2 位作者 杨志祥 刘春生 丁恬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16-221,共6页
采集污染的小清河污灌水,用XAD-2树脂(艹翠)酸,进行Ames试验。测试菌株用TA_(98),TA_(100),TA_(1535)和TA_(1537)平板掺入法在不加S9混合物时,相当于5升/皿的水样,上述四种菌株均呈现阳性结果。当加入S9混合物活化后,增强了对各菌株的... 采集污染的小清河污灌水,用XAD-2树脂(艹翠)酸,进行Ames试验。测试菌株用TA_(98),TA_(100),TA_(1535)和TA_(1537)平板掺入法在不加S9混合物时,相当于5升/皿的水样,上述四种菌株均呈现阳性结果。当加入S9混合物活化后,增强了对各菌株的回复突变活性,特别表现在TA_(98),呈明显剂量一回变反应关系。同时,采污灌区儿童末梢血,进行淋巴细胞微核测定。结果发现污灌区儿童微核率为0.403‰,清灌对照区儿童则为0.094‰,二者有高度显著差异。用模糊数学法分析了污灌水致突变作用与微核率的关系,贴近度((?),(?))=0.66。说明二者密切相关。污灌区儿童淋巴细胞微核率增高,可能是受污灌水中致突物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突变性 淋巴细胞微核
下载PDF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分析用于估算离体模拟局部照射剂量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雪 田雪蕾 +3 位作者 赵骅 蔡恬静 田梅 刘青杰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1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分析估算局部照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例人外周血样本,每例血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不照射,另一部分再分成两组分别于1和5 Gy的60Coγ射线下离体照射,剂量率为1 Gy/min。将来自同一样本的照射血与... 目的:探讨利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分析估算局部照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例人外周血样本,每例血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不照射,另一部分再分成两组分别于1和5 Gy的60Coγ射线下离体照射,剂量率为1 Gy/min。将来自同一样本的照射血与未照射血按1∶3或3∶1比例混合以模拟局部照射,共分析8组混合血样中双核淋巴细胞微核(MN)率,利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推荐的Dolphin's模型推算混合血中受照血的微核率,并采用卫生行业标准(WS/T 178—1999)推荐的剂量效应曲线估算局部照射剂量。结果:各组混合血样MN分布均不符合泊松分布。1 Gy照射组估算的局部剂量与实际照射剂量偏差较大,5 Gy照射组估算的局部剂量与实际照射剂量较接近。结论:离体情况下,MN能较好的用于估算局部照射剂量,且MN可能更适用于较高剂量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照射 淋巴细胞微核 离体模拟 Dolphin’s模型 电离辐射
下载PDF
极低频电磁场对小鼠血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淑芳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6年第4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照度极低频电磁场对小鼠血细胞成分的影响及淋巴细胞微核发生的关系。方法:将10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曝磁组。曝磁组小鼠分1、2、3和4四组,分别置于微机产生的极低频电磁场中,每天照射分别为20m in、40m in、60m in、6h... 目的:观察不同照度极低频电磁场对小鼠血细胞成分的影响及淋巴细胞微核发生的关系。方法:将10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曝磁组。曝磁组小鼠分1、2、3和4四组,分别置于微机产生的极低频电磁场中,每天照射分别为20m in、40m in、60m in、6h,对照组不接触极低频电磁场,4个月后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血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微核率。结果:随小鼠每天曝磁时间的增加,其血液中的RBC、W BC、PLT数量及Hb含量呈逐渐下降、淋巴细胞微核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值逐渐增高,淋巴细胞比值逐渐下降,以曝磁4组表现最为显著。RBC、Hb数量和淋巴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结果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长时间接触极低频电磁场对小鼠血细胞数量和不同W BC比值存在明显的影响,同时可诱发淋巴细胞微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频电磁场 小鼠 血细胞 淋巴细胞微核
下载PDF
放射工作者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率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学庆 滕晶晶 +3 位作者 王星 杨同金 鲍军辉 叶林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12年第5期322-323,338,共3页
目的观察放射工作人员在小剂量外照射作用下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变化,旨在评价职业外照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细胞遗传学的影响。方法以胞质分裂阻滞法微核试验(CB-MNT)对611名放射从业人员和6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率的测定。结果... 目的观察放射工作人员在小剂量外照射作用下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变化,旨在评价职业外照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细胞遗传学的影响。方法以胞质分裂阻滞法微核试验(CB-MNT)对611名放射从业人员和6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率的测定。结果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率(6.99‰),与对照组(4.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51,P<0.05);女性工作人员的微核率与男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8.34,P<0.05);不同工龄的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率随着放射工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但各工龄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接触小剂量照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在细胞遗传学上有一定的损害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工作人员 职业外照射 淋巴细胞微核
原文传递
极低频电磁场对小鼠血细胞影响的研究
14
作者 朱世忠 张淑芳 丰新胜 《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照度的极低频电磁场对小鼠血液细胞成分影响及淋巴细胞微核发生的关系 ,推测极低频电磁场对人类血液系统的影响 ,以及导致人类疾病发生的机制 ,为人类合理利用电磁波资源、预防疾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 1...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照度的极低频电磁场对小鼠血液细胞成分影响及淋巴细胞微核发生的关系 ,推测极低频电磁场对人类血液系统的影响 ,以及导致人类疾病发生的机制 ,为人类合理利用电磁波资源、预防疾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 10 0只健康的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曝磁组。曝磁组小鼠置于微机所产生的极低频电磁场环境中 ,每天将曝磁组小鼠分别放入极低频电磁场中照射 ,曝磁 1组照射 2 0min ,曝磁 2组照射 4 0min ,曝磁 3组照射 6 0min ,曝磁 4组照射 6h ;对照组小鼠不接触极低频电磁场 ,共 4个月 ,分别取各组小鼠血液进行外周血血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微核检测。结果 随着小鼠每天曝磁时间的增加 ,其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淋巴细胞微核率逐渐出现并呈现增高的趋势 ,从曝磁 2组的表现开始明显 ,曝磁 4组表现最为显著。但仅有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和淋巴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结果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白细胞分类呈现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的比例逐渐增高、淋巴细胞的比例逐渐下降的趋势 ,其中以曝磁 4组小鼠血液中白细胞比例改变最为显著。结论 长时间接触极低频电磁场对小鼠血液细胞数量和不同白细胞比值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频电磁场 小鼠 血液细胞 淋巴细胞微核
下载PDF
太原市小学生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观察
15
作者 金银龙 顾珩 +6 位作者 赵赤鸿 王汉章 程义斌 邓晓为 孙蔷 刘力 张燕萍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48-449,共2页
为了观察大气污染对小学生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形成的影响 ,在太原市重污染区和相对清洁区选取五年级小学生 84人 ,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 (MN)观察。结果发现污染区小学生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细胞率高于相对清洁区 (P <0 .0 5 ) ;... 为了观察大气污染对小学生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形成的影响 ,在太原市重污染区和相对清洁区选取五年级小学生 84人 ,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 (MN)观察。结果发现污染区小学生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细胞率高于相对清洁区 (P <0 .0 5 ) ;污染区小学生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率也高于相对清洁区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市 小学生 外周血 淋巴细胞 微核 大气污染
下载PDF
百岁老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染色体畸变和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的观察
16
作者 浦冰 孙静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4期56-57,共2页
对15例百岁高龄老人进行了染包体畸变(CA)、淋巴细胞微核(MN)、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的观察。结果表明,年龄与自发频率呈正相关。
关键词 高龄老人 淋巴细胞微核 染色体畸变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
下载PDF
医用高分子材料体外淋巴细胞微核试验研究
17
作者 朱明华 吴增树 +1 位作者 黄聘和 曾怡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8-112,共5页
本文采用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技术,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氨酯等六种高分子材料进行体外培养,结果表明PMMA及PMMA的液体组分具有明显微核增加,并形成剂量效应关系,但加量超过一定范围便出现细胞生长抑制或... 本文采用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技术,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氨酯等六种高分子材料进行体外培养,结果表明PMMA及PMMA的液体组分具有明显微核增加,并形成剂量效应关系,但加量超过一定范围便出现细胞生长抑制或死亡现象,其它材料培养微核率接近正常或正常,与空白对照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高分子材料 体外培养 淋巴细胞微核
下载PDF
放射作业人员淋巴细胞微核检出结果
18
作者 韩莉 柴栋良 +1 位作者 郭亮 付杰 《职业与健康》 CAS 2007年第16期1384-138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的检测进行慢性小剂量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剂量估算的实际意义。方法查阅太钢放射作业人员的健康档案,选出有确切暴露剂量的放射作业人员为研究对象,选用某福利企业非放射作业人员的体检资料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的检测进行慢性小剂量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剂量估算的实际意义。方法查阅太钢放射作业人员的健康档案,选出有确切暴露剂量的放射作业人员为研究对象,选用某福利企业非放射作业人员的体检资料作为对照组,按不同工龄组、不同性别组以及吸烟组,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射线暴露组与对照组的微核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射线暴露的不同工龄组的微核检出率之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两性别组的微核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烟者的微核检出率均高于不吸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淋巴细胞微核率与小剂量电离辐射的累积剂量的大小之间存在着剂量—反应关系;性别对放射作业人员淋巴细胞微核率的检测结果无影响;吸烟是诱发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微核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作业 淋巴细胞微核 检出率 电离辐射
下载PDF
苯并(a)芘对人血淋巴细胞的细胞遗传学损伤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业鹏 徐厚恩 芦春林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50-252,共3页
以不同浓度苯并(a)芘(BaP)对人血淋巴细胞进行体外染毒,运用微核(MN)、染色体畸变(CA)和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试验,综合评价了BaP对人血淋巴细胞的细胞遗传学损伤作用。结果表明,经S9代谢活化,BaP可... 以不同浓度苯并(a)芘(BaP)对人血淋巴细胞进行体外染毒,运用微核(MN)、染色体畸变(CA)和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试验,综合评价了BaP对人血淋巴细胞的细胞遗传学损伤作用。结果表明,经S9代谢活化,BaP可诱发细胞MN率、CA率和SCE率显著增高,并呈现明显浓度-反应关系。上述三指标的变化相互间呈高度正相关。三项指标中与BaP染毒浓度的对数值呈高度正相关。三项指标中SCE试验的浓度-反应关系最好,敏感性和精密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血液 淋巴细胞 微核 细胞遗传学 损伤
下载PDF
两种染色体收获方法在淋巴细胞微核试验中的价值比较
20
作者 付吉明 杨孟孟 +1 位作者 尹峰 张明刚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4年第5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后淋巴细胞收获法及滴片方法在淋巴细胞微核试验中的优势。方法:分别用改良后淋巴细胞收获及滴片方法(试验组)和常规法(对照组)收获淋巴细胞,经滴片、染片并统计分析两种方法各种淋巴细胞的微核的检出率及工作效率。结果:... 目的:探讨改良后淋巴细胞收获法及滴片方法在淋巴细胞微核试验中的优势。方法:分别用改良后淋巴细胞收获及滴片方法(试验组)和常规法(对照组)收获淋巴细胞,经滴片、染片并统计分析两种方法各种淋巴细胞的微核的检出率及工作效率。结果:试验组用时(180min)小于对照组(320min),试验组得到的微核率为(2.23‰±2.74‰)、微核细胞率为(1.6‰±1.96‰)和微核阳性率为(57.5‰)均高于对照组(1.57‰±2.3‰,1.25‰±1.73‰,4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5)。结论:改良法(试验组)明显缩短了完成试验所用的时间,简化操作步骤,同时减少了收获过程中对细胞的机械损伤,使淋巴细胞微核的检出率得到有效提高,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为可靠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微核试验 微核率 改良后淋巴细胞收获法 微核阳性率 微核细胞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