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巴细胞特异蛋白质酪氨酸激酶/p38信号传递途径在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清刚 李幼姬 +2 位作者 郑勋华 李志坚 黄凌虹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67-370,共4页
目的 探讨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是否存在淋巴细胞特异蛋白质酪氨酸激酶(lck)基因表达及lck/p38细胞分裂原活化蛋白信号传递分子经IL-12、IL-2、脂多糖(LPS)等刺激时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变化。方法无菌分离培养... 目的 探讨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是否存在淋巴细胞特异蛋白质酪氨酸激酶(lck)基因表达及lck/p38细胞分裂原活化蛋白信号传递分子经IL-12、IL-2、脂多糖(LPS)等刺激时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变化。方法无菌分离培养BALB/C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采用地高辛标记的lck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中lck基因表达;应用放射自显影方法观察lck活性变化,利用兔疫印迹分析lck蛋白表达及p38磷酸化。结果 IL-12、IL-2、LPS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活化,lck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经上述物质刺激后lck活性、p38磷酸化分别于5 min、15 min最强,其中LPS刺激最显著而lck、p38蛋白水平则无明显变化。加入lck抑制剂PP1,IL-12刺激时未发现p38磷酸化,而IL-2、LPS刺激只有轻度抑制。结论IL-12、IL-2、LPS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中lck基因表达,并只有IL-12唯一通过lck诱导p38磷酸化,它们皆可通过lck/ p38信号传递途径参与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发挥生物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肾小管上皮细胞 信号传递 LCK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2对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邓英辉 李清刚 +2 位作者 任崇余 徐秀红 刘文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66-668,共3页
目的:探讨IL-2对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Lck)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Lck在狼疮肾炎中的致病作用。方法:采用BALB/c小鼠及BXSB狼疮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为实验对象,分别给予IL-2(100U/m l)刺激。应用逆转录聚合... 目的:探讨IL-2对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Lck)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Lck在狼疮肾炎中的致病作用。方法:采用BALB/c小鼠及BXSB狼疮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为实验对象,分别给予IL-2(100U/m l)刺激。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Lck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Lck蛋白的表达,比较IL-2刺激前后Lck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正常BALB/c小鼠及BXSB狼疮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仅有微量Lck mRNA及蛋白表达,经IL-2刺激后二者的Lck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有增加,以狼疮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增加更为显著。结论:(1)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有Lck基因的表达。(2)肾小管上皮细胞经IL-2刺激后Lck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增加,提示IL-2可活化肾小管上皮细胞诱导Lck表达,进而可能通过一系列信号传导作用,发挥生物学作用。相对于BALB/c小鼠,狼疮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在IL-2刺激后Lck表达更明显,提示狼疮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能更易激活。(3)由于Lck在狼疮肾炎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异常表达,推测Lck可能作为细胞因子或炎症因子的重要信号分子,促进狼疮肾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 肾小管上皮细胞 狼疮肾炎
下载PDF
Lck反义RNA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对肾小管上皮细胞Lck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邓英辉 李清刚 +2 位作者 任崇余 王质刚 刘文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6年第7期386-390,共5页
目的:观察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Lck)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Lck反义RNA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获得Lck目的基因片段,将目的基因片段反向插入pDC316质粒中,构建Lck反义RNA穿梭质粒(pDC316-a... 目的:观察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Lck)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Lck反义RNA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获得Lck目的基因片段,将目的基因片段反向插入pDC316质粒中,构建Lck反义RNA穿梭质粒(pDC316-antisenseLck),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将此穿梭质粒与辅助质粒pBHGloxΔE1,3Cre共转染HEK293细胞,重组产生Lck基因反义RNA腺病毒载体(Ad-antisenseLck)。用此重组腺病毒感染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Westernblotting方法观测此重组腺病毒载体对IL-2诱导的Lck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构建出Lck反义RNA重组腺病毒载体,此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后可明显抑制IL-2诱导的Lck蛋白表达(P<0.05),抑制率可达47%。结论:成功构建出Lck反义RNA重组腺病毒载体,此载体可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发挥生物学作用,显著阻抑肾小管上皮细胞的Lck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 肾小管上皮细胞 反义RNA 重组腺病毒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Lck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永德 林勇 +5 位作者 冯鹏霏 陈忠 杜雪松 黄姻 潘传燕 罗洪林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304-2310,共7页
【目的】制备及鉴定尼罗罗非鱼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Lck)多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罗非鱼Lck蛋白功能及其免疫机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无缝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质粒pET-B2m-Lck,然后转入大肠杆菌B21(DH3)中进行诱导表达;经Ni-NTA... 【目的】制备及鉴定尼罗罗非鱼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Lck)多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罗非鱼Lck蛋白功能及其免疫机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无缝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质粒pET-B2m-Lck,然后转入大肠杆菌B21(DH3)中进行诱导表达;经Ni-NTA树脂层析柱纯化后,以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制备Lck多克隆抗体,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检测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和免疫效价。【结果】尼罗罗非鱼Lck蛋白的亲水性均值(GRAVY)为-0.454,属于亲水性蛋白,具有较丰富且分布均匀的潜在抗原表位位点,无典型的跨膜区。经原核载体诱导表达获得的融合蛋白分子量约67.0 kD,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后可获得效价为1∶256000的Lck多克隆抗体,且该多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Lck蛋白。经Protein G亲和层析柱纯化的抗体浓度在10 mg/mL以上,纯度约95%,抗体纯化效果良好。【结论】经原核载体诱导表达获得的尼罗罗非鱼Lck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其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后获得的多克隆抗体具有高效价和特异性,可用于细菌感染罗非鱼后机体免疫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Lck) 原核表达 包涵体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基于LCK募集和活化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的结构优化及其功能研究
5
作者 邹琳 陈思吟 +1 位作者 杜丽 陶崑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 通过对二代嵌合抗原受体(CAR)进行淋巴细胞特异蛋白酪氨酸激酶(LCK)结构改造,探讨能否增强二代CD137 CAR-T细胞的活化水平及杀伤肿瘤细胞效率,为制备新型二代CAR-T细胞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目的 通过对二代嵌合抗原受体(CAR)进行淋巴细胞特异蛋白酪氨酸激酶(LCK)结构改造,探讨能否增强二代CD137 CAR-T细胞的活化水平及杀伤肿瘤细胞效率,为制备新型二代CAR-T细胞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CD137-LCK2 CAR和CD137-PYAP2 CAR的慢病毒载体,经慢病毒包装、感染活化T细胞后制备出CD137-LCK2和CD137-PYAP2 CAR-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细胞毒性实验分别检测新构建的CAR-T细胞在活化分子CD137的表达水平、表型分布、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及对表达HER2的肿瘤细胞的杀伤效率。结果相较于二代CD137 CAR-T细胞,经过结构改造的靶向HER2的CD137-LCK2和CD137-PYAP2 CAR-T细胞能够上调活化分子CD137的表达、增加细胞因子IFN-γ的分泌、增强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且均有统计学差异;同时能够维持在记忆状态、受抗原刺激后可迅速活化增殖分化。结论 靶向HER2的CD137-LCK2和CD137-PYAP2 CAR-T细胞有望比二代CD137 CAR-T细胞能更有效活化并发挥抗肿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 细胞毒性
下载PDF
乳酸杆菌脂磷壁酸通过下调脂筏中Lck激酶水平抑制大鼠肝脏Kupffer细胞TLR4通路 被引量:1
6
作者 周超 王璞 +4 位作者 黄燚 王晗 吴越 高采平 李良平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9期1639-1643,共5页
目的:探讨保加利亚乳酸杆菌脂磷壁酸(Lipoteichoic Acid of Lactobacillus bulgaricus,LBG-LTA)是否能下调细胞膜脂筏中的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Lymphocyte-specific protein tyrosine kinase,Lck),进而抑制大鼠肝脏Kupffer细胞... 目的:探讨保加利亚乳酸杆菌脂磷壁酸(Lipoteichoic Acid of Lactobacillus bulgaricus,LBG-LTA)是否能下调细胞膜脂筏中的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Lymphocyte-specific protein tyrosine kinase,Lck),进而抑制大鼠肝脏Kupffer细胞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通路。方法:分离培养10只雄性Wistar大鼠的Kupffer细胞;培养LBG并制备LBG-LTA;有或无LBG-LTA、脂筏裂解剂甲基-β-环糊精(methyl-β-cyclodextrine,MβCD)、Lck抑制剂PP2分别预处理情况下,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Kupffer细胞,提取各组细胞的膜-浆蛋白及核蛋白,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膜-浆蛋白中的脂筏及非脂筏组分,Western blot检测脂筏及非脂筏组分中TLR4、TANK结合激酶1(TANK binding kinase-1,TBK1)、Lck及核蛋白中的核因子B(nuclear factor-κB,NF-κB),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结果:LPS上调的TLR4、Lck主要在脂筏内(与对照孔脂筏相应数值之比为0.95 0.23 vs 0.0120.0023,1.05 0.26 vs 0.022 0.0052,P均<0.05),TBK1主要在非脂筏组分中(与对照孔非脂筏组分数值之比1.02 0.21 vs 0.0480.011,P<0.05),核蛋白中的NF-B及培养上清中的TNF-α和IL-1β亦明显升高(与对照孔相应数值之比为0.78 0.16 vs 0.0760.014,189.2 27.1 vs 5.62 0.82,131.6 18.8 vs 7.24 1.14,P均<0.05)。与MαCD或PP2一样,LBG-LTA也明显抑制LPS的作用(LTA+LPS孔脂筏中TLR4、Lck与LPS孔相应数值之比为0.15 0.036 vs 0.95 0.23,0.17 0.052 vs 1.05 0.26,非脂筏组分中TBK1与LPS孔的比较为0.25 0.062 vs 1.02 0.21,NF-B、TNF-α及IL-1β与LPS孔相应数值之比为0.17 0.035 vs 0.78 0.16,32.2 4.37 vs189.2 27.1,23.4 3.29 vs 131.6 18.8,P均<0.05)。结论:LBG-LTA下调大鼠Kupffer细胞膜脂筏中的Lck,进而抑制其TLR4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PFFER细胞 TOLL样受体4 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 脂筏 乳酸杆菌 脂磷壁酸
原文传递
淋巴细胞特异性酪氨酸蛋白激酶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钟望涛 赵斌 +2 位作者 陈煜森 山县英玖 三木哲郎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6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特并性酪氨酸蛋白激酶(LCK)基因多态性、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和阿尔茨海默病(AD)的相关性。方法用TaqMan—PCR法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380例日本人AD患者[包括327例迟发型AD(LOAD)与53例早发型AD...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特并性酪氨酸蛋白激酶(LCK)基因多态性、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和阿尔茨海默病(AD)的相关性。方法用TaqMan—PCR法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380例日本人AD患者[包括327例迟发型AD(LOAD)与53例早发型AD(EOAD)]和380例非痴呆对照纽中。观察LCK基因及apoE基因的多态性分布,并分析其与AD的相关性。结果(1)LCK基因+6424A/G多态位点的G/G基因型息AD风险为非G/G型的1.41倍(95%CI=1.06~1.87),患LOAD风险为1.37倍(95%CI=1.02~1.85);(2)apoEε4基因携带者患AD风险为非apoEε4基因携带者的5.11倍(95%CI=3.63~7.19);(3)排除apoE基因型对AD风险的影响后,G/G基因型患AD风险为非G/G型的1.66倍(95%CI=1.16~2.38),患LOAD风险为1.64倍(95%CI=1.12~2.40),同时风险等位基因G与AD(P〈0.05)和LOAD(P〈0.05)具有相关性。结论LCK基因+6424A/G多态位点与AD风险的增加呈正性相关性,apoEε4增加了AD的发病风险,LCK是独立于APOE基因的又一新的风险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淋巴细胞特异性酪氨酸蛋白激酶 载脂蛋白E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循环中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甲基化的特征研究
8
作者 许玲夏 常岑 +10 位作者 姜平 魏凯 赵佳男 郑义馨 单雨 时一鸣 金晔华 沈逸 郭士成 何东仪 刘佳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55-161,I0002,共8页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循环的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LCK)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特征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靶向甲基化测序方法分析比较RA与健康对照(HC)和骨关节炎(OA)患者外周血LCK启动子区域7个CpG位点...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循环的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LCK)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特征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靶向甲基化测序方法分析比较RA与健康对照(HC)和骨关节炎(OA)患者外周血LCK启动子区域7个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并与临床信息进行相关性分析和ROC曲线构建。结果采用非参数检验分析发现,与HC[0.53(0.50,0.57)]和OA患者[0.59(0.54,0.62)]相比,RA患者[0.63(0.59,0.68)]的整体甲基化水平升高(H=47.17,P<0.001)。同时与HC组[0.38(0.35,0.41)、0.59(0.55,0.63)、0.60(0.55,0.64)、0.59(0.55,0.63)、0.58(0.53,0.62)、0.45(0.43,0.49)、0.57(0.54,0.61)]相比,RA组cg0535031560、cg0535031580、cg0535031595、cg05350-315101、cg05350315104、cg05350315128和cg05350315142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都显著升高[0.46(0.42,0.49)、0.70(0.65,0.75)、0.70(0.66,0.76)、0.70(0.65,0.75)、0.69(0.64,0.74)、0.55(0.51,0.59)、0.68(0.63,0.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63,-5.89,-5.91,-5.89,-5.98,-5.95,-5.95,均P<0.001)。与OA组相比[0.65(0.59,0.69)、0.65(0.60,0.69)、0.64(0.58,0.68)、0.50(0.45,0.54)、0.63(0.58,0.67)],RA组cg0535-031595、cg05350315101、cg05350315104、cg05350315128、cg05350315142的CpG位点甲基化水平都显著升高[0.70(0.66,0.76)、0.70(0.65,0.75)、0.69(0.64,0.74)、0.55(0.51,0.59)、0.68(0.63,0.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56、-3.52、-3.60、-3.67、-3.62,P=0.036、0.042、0.031、0.030、0.030)。此外,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该区域整体甲基化水平与CRP(r=0.19,P=0.004)和ESR(r=0.14,P=0.035)呈正相关。CRP(低)组[0.63(0.58,0.68)]的LCK启动子区域整体甲基化水平高于CRP(高)组[0.65(0.61,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0,P=0.009)。最后,通过构建ROC曲线,验证外周血LCK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作为RA患者,特别是血清阴性RA患者与HC、OA组的鉴别效能,曲线下面积(AUC)值(95%CI)为0.78(0.63,0.93)。结论本研究提供了RA患者外周血LCK启动子区域甲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甲基化 淋巴细胞特异蛋白质酪氨酸激酶p56(LCK) cg05350315
原文传递
SiRNA干扰靶向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Lck对哮喘小鼠T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季巧英 方双燕 +3 位作者 舒彩敏 杨琼芳 宋东莉 郑永华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1323-1326,共4页
目的通过siRNA技术靶向抑制哮喘小鼠T细胞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Lck的基因表达,研究Lck特异性siRNA对哮喘小鼠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化学法合成小鼠T细胞Lck基因21—23bp的RNA片段,以INTERFERinTMsiRNA Transfection Reagent作为转染... 目的通过siRNA技术靶向抑制哮喘小鼠T细胞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Lck的基因表达,研究Lck特异性siRNA对哮喘小鼠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化学法合成小鼠T细胞Lck基因21—23bp的RNA片段,以INTERFERinTMsiRNA Transfection Reagent作为转染试剂,将合成的siRNA片段转染哮喘小鼠脾脏来源的T细胞,作用48h后再与哮喘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混合反应48h,收集细胞上清液,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4、IL-13、IL-2、INF-1;Western Blot法检测T细胞Lck蛋白的含量,判断其表达是否被沉默。结果siRNA干扰组T细胞中几乎检测不到Lck蛋白的表达,且其细胞上清液中IL-4、IL-13的水平(10.19±1.66、12.34±0.79)较非siRNA干扰组(28.06±2.88、27.87±1.61)及对照组(22.07±2.51、20.47±2.37)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特定的21—23bp的RNA片段能够以siRNA干扰的方式有效的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Lck特异性siRNA可以阻断哮喘小鼠T细胞的激活和分化,减少哮喘炎症因子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小分子干扰 淋巴细胞特异蛋白质酪氨酸激酶p56(Lck) 哮喘/免疫学 细胞因子类/代谢
原文传递
IL-12、LPS对肾小管上皮细胞中lck/P_(38)信号传递的影响
10
作者 李清刚 李幼姬 +1 位作者 李志坚 黄凌虹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190-192,共3页
【目的】探讨IL 12、LPS对肾小管上皮细胞中lck基因表达及活性改变的影响 ,明确lck/P3 8信号传递途径在炎症过程的作用。【方法】用原位杂交、放射自显影分别检测lck基因表达及lck活性 ,用免疫印迹法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在IL 12、LPS刺激下... 【目的】探讨IL 12、LPS对肾小管上皮细胞中lck基因表达及活性改变的影响 ,明确lck/P3 8信号传递途径在炎症过程的作用。【方法】用原位杂交、放射自显影分别检测lck基因表达及lck活性 ,用免疫印迹法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在IL 12、LPS刺激下其P3 8磷酸化进行测定。【结果】肾小管上皮细胞经IL 12 ,LPS刺激后lckmRNA表达水平增高 ,lck活性在刺激后 5min时最强 ,加入lck抑制剂PP1,IL 12刺激lck活性明显减弱。IL 12及LPS可以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中P3 8活化、磷酸化 ,在 15min时最强 ,加入lck抑制剂后则抑制IL 12刺激时的P3 8磷酸化 ,而LPS刺激组不明显。【结论】IL 12 ,LPS可通过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中lck/P3 8活化 ,参与炎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 上皮细胞 白细胞介素12 脂多糖 LPS LCK
下载PDF
Lck在狼疮肾炎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表达的研究
11
作者 邓英辉 李清刚 +1 位作者 任崇余 徐秀红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402-405,F0003,共5页
目的观察狼疮肾炎病理过程中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Lck)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表达及白细胞介素-2(IL-2)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6周龄BXSB狼疮小鼠的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给予IL-2刺激,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 目的观察狼疮肾炎病理过程中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Lck)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表达及白细胞介素-2(IL-2)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6周龄BXSB狼疮小鼠的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给予IL-2刺激,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及免疫印迹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中Lck mRNA和蛋白的表达,观察IL-2对Lck表达水平的影响。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Lck蛋白在狼疮肾炎小鼠和人类肾脏组织标本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表达情况。结果体外培养的6周龄BXSB狼疮小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中仅有微量LckmRNA及蛋白的表达,IL-2刺激后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正常BALB/C小鼠、未发病的狼疮小鼠和人类微小病变性肾病肾脏组织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均未发现明显的Lck蛋白表达,而已发病的16周龄狼疮肾炎小鼠和人类Ⅳ型狼疮肾炎肾脏组织标本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则有明显的Lck蛋白表达。结论IL-2可活化肾小管上皮细胞并诱导Lck表达,Lck可能作为细胞因子或炎症因子的重要信号分子,在小管-间质性炎症及狼疮肾炎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肾小管 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质酪氨酸激酶p56(Lck) 白细胞介素2 小鼠
原文传递
SiRNA靶向抑制哮喘小鼠T细胞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Lck的体内研究
12
作者 方双燕 舒彩敏 +3 位作者 杨琼芳 陶雪飞 郑永华 季巧英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1603-1606,共4页
目的 通过siRNA的方法体内靶向抑制哮喘小鼠T细胞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Lck的基因表达,研究Lck特异性siRNA对哮喘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化学法合成小鼠T细胞Lck基因特异的siRNA片段,以in vivo-jetPEITM作为转染试剂,将合成的RNA片段与转... 目的 通过siRNA的方法体内靶向抑制哮喘小鼠T细胞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Lck的基因表达,研究Lck特异性siRNA对哮喘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化学法合成小鼠T细胞Lck基因特异的siRNA片段,以in vivo-jetPEITM作为转染试剂,将合成的RNA片段与转染试剂混合后通过尾静脉注射到哮喘小鼠体内,48 h后处死小鼠,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IL-4、IL-17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中Lck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匀浆中Lck蛋白的含量.结果 SiRNA干扰组哮喘小鼠BALF中IL-4、IL-17[( 142.62±15.57) pg/ml,(74.18 ±5.36)pg/ml]的水平较哮喘组[(234.68±11.15) pg/ml,(96.76±8.28) pg/ml]明显下降(P<0.01),肺组织炎症病理改变有所减轻,免疫组化提示肺组织中Lck蛋白表达下降,肺组织匀浆中Lck蛋白的表达下降(P<0.05).结论 Lck特异性siRNA可以降低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炎症因子IL-4、IL-17的水平,减轻肺部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小分子干扰 哮喘/治疗/代谢 淋巴细胞特异蛋白质酪氨酸激酶p56(Lck)/代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