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2篇文章
< 1 2 1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乳头状癌Ⅵ区淋巴结的归属 被引量:112
1
作者 朱永学 王弘士 +2 位作者 吴毅 嵇庆海 黄彩萍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867-869,共3页
目的 评价临床颈侧区淋巴结阴性 (cN0 )的甲状腺乳头状癌 (PTC)患者行选择性颈侧淋巴结清扫的价值。方法 通过分析 139例PTC患者 (初治时为cN0 )的复发和 (或 )转移部位 (甲状腺 ,Ⅵ区 ,颈侧区 ,远处 ) ,把Ⅵ区淋巴结转移归入原发灶复... 目的 评价临床颈侧区淋巴结阴性 (cN0 )的甲状腺乳头状癌 (PTC)患者行选择性颈侧淋巴结清扫的价值。方法 通过分析 139例PTC患者 (初治时为cN0 )的复发和 (或 )转移部位 (甲状腺 ,Ⅵ区 ,颈侧区 ,远处 ) ,把Ⅵ区淋巴结转移归入原发灶复发 ,明确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区分 ,逆向分析评价cN0 PTC患者选择性颈侧清扫的临床价值。结果 PTC患者甲状腺复发 83% ( 73/ 88) ,Ⅵ区转移 76 % ( 6 7/ 88) ,17例为已作选择性颈侧淋巴结清扫 ,占 6 5 % ( 17/ 2 6 )。颈侧区淋巴结转移为17% ( 17/ 98) ,其中 5例发生于已作选择性颈侧淋巴结清扫 ,占 19% ( 5 / 2 6 )。结论 支持对cN0 PTC患者行患侧腺叶切除加Ⅵ区清扫 ,不支持颈侧区 (Ⅱ Ⅴ )的选择性颈侧淋巴结清扫。而对初治时为cN0 ,但术前超声和CT为N+的患者 ,则支持行颈侧区淋巴结的选择性清扫。在甲状腺癌诊治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Ⅵ区淋巴结 转移 治疗 诊断
原文传递
CT能谱成像在诊断肿瘤淋巴结转移和肿瘤性质中的作用 被引量:104
2
作者 刘金刚 刘亚 +9 位作者 李丽新 赵兴圣 周茂义 邵伟光 岳奎涛 张东雯 李文强 粘琦玉 张帅 曹会志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31-735,共5页
目的通过对淋巴瘤、肺腺癌、肺鳞癌及胆管癌的转移性淋巴结行能谱CT扫描,探讨能谱成像在鉴别不同肿瘤淋巴结转移性肿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12月间淋巴瘤3例(28个淋巴结)、肺腺癌5例(30个淋巴结)、肺鳞癌4例... 目的通过对淋巴瘤、肺腺癌、肺鳞癌及胆管癌的转移性淋巴结行能谱CT扫描,探讨能谱成像在鉴别不同肿瘤淋巴结转移性肿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12月间淋巴瘤3例(28个淋巴结)、肺腺癌5例(30个淋巴结)、肺鳞癌4例(24个淋巴结)及胆管癌2例(10个淋巴结)行能谱CT扫描,测量混合能量图像上各个淋巴结在不同能量水平下(40~140keV,间隔10keV)淋巴结的CT值及碘基图和水基图各个淋巴结的碘和水含量,分别对不同肿瘤转移性淋巴结在不同keV下淋巴结的CT值、碘和水含量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观察肿大转移淋巴结的最佳对比噪声比对应的单能量水平是70keV。70keV下淋巴瘤、肺腺癌、肺鳞癌及胆管癌CT值分别(81.36±9.81)、(58.33±21.55)、(56.47±10.62)和(73.57±4.43)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29,P〈0.01),其中淋巴瘤与肺腺癌、肺鳞癌及肺鳞癌与胆管癌在CT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瘤与胆管癌及肺腺癌与胆管癌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腺癌与肺鳞癌CT值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瘤、肺腺癌、肺鳞癌及胆管癌的碘含量分别为(1.93±0.04)、(1.16±0.15)、(1.25±0.21)和(1.44±0.04)g/L;淋巴瘤、肺腺癌、肺鳞癌及胆管癌的水含量分别为(1029.40±20.85)、(1024.98±11.19)、(1022.12±12.94)和(1030.87±10.10)g/L;肺腺癌与肺鳞癌的转移性淋巴结的碘含量之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t=1.77,P〉0.05),其他不同肿瘤转移性淋巴结的碘含量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不同肿瘤转移性淋巴结的水含量之间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T能谱成像通过应用碘含量及低能量下的CT值,对不同来源的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有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淋巴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92
3
作者 周建桥 詹维伟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7期529-532,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管模式在颈部淋巴结病变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113例患者的120个淋巴结。将淋巴结分为4组:反应性淋巴结25个、结核性淋巴结14个、淋巴瘤41个和转移性淋巴结40个。将有血供淋巴结的血管模...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管模式在颈部淋巴结病变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113例患者的120个淋巴结。将淋巴结分为4组:反应性淋巴结25个、结核性淋巴结14个、淋巴瘤41个和转移性淋巴结40个。将有血供淋巴结的血管模式分为淋巴门型、中央型、边缘型和混合型等4种类型。结果92.0%的反应性淋巴结和75.6%的淋巴瘤出现淋巴门血流,有75.6%的淋巴瘤出现淋巴结边缘血流;转移性淋巴结有60.0%在淋巴结中央显示血流,57.5%在边缘出现血流;结核性淋巴结的血流分布和恶性淋巴结相似。2个反应性淋巴结、1个结核性淋巴结为无血供。结论颈淋巴结中央血流和边缘血流主要见于恶性病变,淋巴门血流常意味着良性病变,但是这些血流分布特点在良恶性淋巴结病变中有交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疾病诊断 反应性淋巴结 转移性淋巴结 颈部淋巴结病变 血流分布 结核性 淋巴瘤 应用价值 超声观察 恶性病变 颈淋巴结 良性病变 中央型 混合型 边缘型 出现 意味着 良恶性 血管 血供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在浅表淋巴结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7
4
作者 洪玉蓉 刘学明 +3 位作者 张闻 莫国强 许俊 魏红权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1期849-85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浅表淋巴结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患者的75个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性28个,转移性39个,淋巴瘤8个)进行常规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灰阶超声造影,观察淋巴结造影剂灌注特征,并与病理对照,比较造影前后...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浅表淋巴结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患者的75个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性28个,转移性39个,淋巴瘤8个)进行常规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灰阶超声造影,观察淋巴结造影剂灌注特征,并与病理对照,比较造影前后超声诊断的准确性。结果良性淋巴结中57%(16/28)造影表现为均匀增强型,36%(10/28)表现为淋巴门不均匀增强型;转移性淋巴结中77%(30/39)表现为实质不均匀增强型,21%(8/39)表现为微弱增强型。常规超声诊断良恶性淋巴结的敏感性70%,特异性86%,准确性75%;超声造影诊断的敏感性87%,特异性93%,准确性89%,超声造影诊断的准确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灰阶超声造影发现淋巴结疾病的不同灌注特征,为良恶性淋巴结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淋巴系统疾病 淋巴结
原文传递
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2
5
作者 韩峰 邹如海 +5 位作者 林僖 熊永红 周建华 裴小青 胡建明 李安华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在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545例颈部浅表淋巴结病例行常规超声检查(其中52例同期行超声造影检查)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和恶性淋巴结两组,分析两组常规超声与...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在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545例颈部浅表淋巴结病例行常规超声检查(其中52例同期行超声造影检查)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和恶性淋巴结两组,分析两组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的不同特点。结果良性淋巴结组230例,恶性淋巴结组315例。与良性组相比,恶性组的短长径比值(S/L)和结内血流阻力指数(RI)明显高于良性组(P〈0.01)。两组间血流类型、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但造影剂到达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良、恶性淋巴结与颈部大血管的时间强度曲线(TIC)相关性均非常好,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联合运用可以明显提高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微气泡 淋巴结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462例中下段直肠癌淋巴转移规律与淋巴清扫范围的分析 被引量:52
6
作者 万远廉 潘义生 +3 位作者 刘玉村 王振军 张隽 黄珊君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25-428,共4页
目的 探讨中下段直肠癌的淋巴转移规律和淋巴清扫范围。 方法 对 1990~ 1999年行传统直肠癌根治术的 373例和行传统直肠癌根治术加盆腔侧方淋巴清扫术 (简称侧方清扫术 )的89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全组淋巴转... 目的 探讨中下段直肠癌的淋巴转移规律和淋巴清扫范围。 方法 对 1990~ 1999年行传统直肠癌根治术的 373例和行传统直肠癌根治术加盆腔侧方淋巴清扫术 (简称侧方清扫术 )的89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全组淋巴转移率为 41 8% ,患者年龄、癌灶浸润深度、大体分型、癌灶大小是影响淋巴转移率的重要因素 (P <0 0 5 )。 89例侧方清扫术的盆腔侧方淋巴转移率为 15 7% ,其中 85 7%位于癌灶同侧。有盆腔侧方淋巴转移者均为浸润深度T3 、T4 者 ;癌灶>3cm、溃疡型或浸润型、年龄 <6 0岁者盆腔侧方淋巴转移率较高。侧方清扫术组的盆腔复发率为5 6 % ,明显低于传统直肠癌根治术组的 17 7% (P <0 0 5 ) ;侧方清扫术组和传统直肠癌根治术组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46 7%和 47 9% (P >0 0 5 )。 结论 应提高对中下段直肠癌淋巴转移规律的认识 ,对怀疑或证实有淋巴结转移、癌灶侵犯浆膜或穿透肠壁、癌灶 >3cm、溃疡型或浸润型、年龄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淋巴结 淋巴结切除术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颈部恶性淋巴结的多层螺旋CT灌注研究 被引量:49
7
作者 梁颖 罗德红 +9 位作者 吴宁 李琳 赵心明 蒋力明 黄遥 蒋玲霞 王建卫 孙伟 刘媛 周纯武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193-1197,共5页
目的 分析颈部不同病理类型恶性淋巴结的动态强化特点和CT灌注参数 ,探讨其在颈部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 5 0例颈部间隙肿瘤患者行CT动态扫描 ,盲法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 33例恶性淋巴结的时间密度曲线特点和灌注参数 ,比较它... 目的 分析颈部不同病理类型恶性淋巴结的动态强化特点和CT灌注参数 ,探讨其在颈部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 5 0例颈部间隙肿瘤患者行CT动态扫描 ,盲法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 33例恶性淋巴结的时间密度曲线特点和灌注参数 ,比较它们在时间密度曲线和灌注参数方面差异。结果 恶性淋巴结的血流量 (BF)值、血容量 (BV)值和表面通透性 (PS)值高于正常组织 (P <0 0 5 ) ,MTT值短于正常组织 (P <0 0 5 )。鳞癌、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和淋巴瘤的峰值、强化值、BF值和BV值不同 (P <0 0 5 )。峰值时间、MTT值和PS值方面 ,三者有差异 ,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颈部恶性淋巴结与正常组织以及不同病理类型恶性淋巴结的灌注特点不同 ,BF值、BV值、MTT值和PS值有助于恶性淋巴结与正常组织鉴别 ,峰值、强化值、BF值和BV值可帮助鉴别不同病理类型的恶性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 淋巴结 灌注 正常组织 颈部 病理类型 BV 动态扫描 峰值 参数
原文传递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浅表肿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9
8
作者 傅先水 唐杰 +3 位作者 苏莉 李俊来 罗渝昆 李晓红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7期420-422,共3页
目的 探讨浅表肿大淋巴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血流形态及分布特征鉴别浅表肿大淋巴结的性质。方法 前瞻性分析 81例患者的 95个淋巴结 ,其中反应增生性肿大淋巴结 1 6例 2 0个病灶 ,淋巴瘤 35例45个病灶 ,转移性淋巴结 30例 30个病... 目的 探讨浅表肿大淋巴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血流形态及分布特征鉴别浅表肿大淋巴结的性质。方法 前瞻性分析 81例患者的 95个淋巴结 ,其中反应增生性肿大淋巴结 1 6例 2 0个病灶 ,淋巴瘤 35例45个病灶 ,转移性淋巴结 30例 30个病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上述病灶的血流形态并进行以下分型 :Ⅰ型 ,居中的门样血流并有规则的放射状分支 ;Ⅱ型 ,偏中心的门样血流伴或不伴不规则的放射状分支 ;Ⅲ型 ,包膜下环绕血流 (Ⅲa )、不规则网状血流 (Ⅲb)和多中心的门样血流 (Ⅲc) ;Ⅳ型 ,点状、短条状血流。结果 绝大多数( 85 .0 % )反应增生性淋巴结表现为Ⅰ型 ,少数为Ⅱ型 ( 1 0 .0 % ) ;淋巴瘤则表现为Ⅱ型 ( 33.3% )和Ⅲ型( 64.5 % ,其中 ,Ⅲa 2 8.9% ,Ⅲb 2 2 .2 % ,Ⅲc 1 3.4% ) ;转移性淋巴结多为Ⅳ型 ( 66.7% )和Ⅲb型 ( 2 6.7% )。淋巴瘤的血流分型与其分化程度有一定关系 ,转移淋巴结的血流分型与其组织来源无关。结论 淋巴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血流形态及分布有助于浅表肿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 ,并对淋巴瘤的分化程度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浅表淋巴结肿大 鉴别诊断 临床分型 血流显像
原文传递
纳米碳在鉴别甲状腺周围淋巴结和甲状旁腺中的作用 被引量:53
9
作者 王晓雷 吴跃煌 +2 位作者 徐震纲 倪松 刘杰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讨保留甲状旁腺的新方法。方法36例初治甲状腺癌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甲状腺内注射纳米碳,30min后行Ⅵ区颈淋巴清扫术,将清扫标本分为黑染和非黑染组织。对照组直接行Ⅵ区颈淋巴清扫术。通过病理学检查,分... 目的探讨保留甲状旁腺的新方法。方法36例初治甲状腺癌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甲状腺内注射纳米碳,30min后行Ⅵ区颈淋巴清扫术,将清扫标本分为黑染和非黑染组织。对照组直接行Ⅵ区颈淋巴清扫术。通过病理学检查,分别计数试验组中黑染组织、非黑染组织以及对照组的Ⅵ区清扫标本中的淋巴结总数量、淋巴结转移数量,检查有无甲状旁腺。结果试验组中共有19侧Ⅵ区行颈清扫术,对照组中共有20侧Ⅵ区行颈清扫术。Ⅵ区清扫标本中,试验组中黑染、非黑染和对照组淋巴结的总数分别为177、9和124枚,转移淋巴结数分别为83、2和80枚,甲状旁腺数分别为0、7和8枚。清除的黑染组织中淋巴结数量高于对照组淋巴结数量,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t=0.340,P=0.003)。纳米碳的淋巴结黑染率为95.2%。在黑染组织中未发现甲状旁腺。结论纳米碳注射可较好地标记出Ⅵ区淋巴结,而不会使甲状旁腺黑染。在Ⅵ区行颈清扫术时只清除黑染组织,保留未黑染组织,就可能既保证清扫的彻底性,还可使甲状旁腺得以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颈淋巴结清扫术 甲状旁腺 淋巴结
原文传递
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超声特征 被引量:48
10
作者 刘丽 徐辉雄 +2 位作者 吕明德 谢晓燕 刘广健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07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超声特征。方法对96例甲状腺癌患者134个颈部肿大淋巴结行超声检查,并记录其超声特征。结果96例134个颈部肿大淋巴结中病理证实88个为转移性淋巴结肿大,46个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超声检查显示:(1)转移...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超声特征。方法对96例甲状腺癌患者134个颈部肿大淋巴结行超声检查,并记录其超声特征。结果96例134个颈部肿大淋巴结中病理证实88个为转移性淋巴结肿大,46个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超声检查显示:(1)转移性淋巴结中74个(74/88,84.1%)呈圆形或类圆形,其中16个(16/88,18.2%)呈融合状;(2)大多数转移性淋巴结表现为边界不清(76/88,86.4%)和内部回声不均(71/88,80.7%),其中淋巴结内见细小钙化灶50个(50/88,56.8%),淋巴结内见液化10个(10/88,11.4%);(3)大多数转移性淋巴结表现为血供丰富(42/56,75.0%)。结论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具有特征性超声表现,多个指标综合判断可提高超声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淋巴结 肿瘤转移 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超声检查指标联合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46
11
作者 张晓梅 康燕飞 +7 位作者 桑田 成静 李巧莉 曹玉文 马金梅 石丽楠 李文肖 李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5-311,共7页
背景常规超声检查指标单独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灵敏度较低,而淋巴结转移(LNM)与否可影响患者的诊疗方案。目的探讨超声检查指标联合预测PTC颈部CLN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3月至2020年5月于石河... 背景常规超声检查指标单独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灵敏度较低,而淋巴结转移(LNM)与否可影响患者的诊疗方案。目的探讨超声检查指标联合预测PTC颈部CLN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3月至2020年5月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甲状腺手术及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446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及超声检查指标(结节直径、结节数目、单发位置、多发部位、内部成分、内部回声、边界、边缘、微钙化、纵横比、后方回声衰减、被膜侵犯)。依据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发生颈部CLNM 159例(35.65%),未发生颈部CLNM 287例(64.35%)。采用二元逐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PTC患者发生颈部CLNM的影响因素。绘制各指标预测PTC患者发生颈部CLNM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不同性别、年龄、结节直径、边缘、微钙化、纵横比、被膜侵犯PTC患者颈部CLNM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727,95%CI(1.059,2.816)〕、年龄<45岁〔OR=2.690,95%CI(1.728,4.187)〕、结节直径>10 mm〔OR=2.385,95%CI(1.544,3.684)〕、被膜侵犯〔OR=1.773,95%CI(1.153,2.724)〕是PTC患者发生颈部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回归方程:Logit(P)=-1.627+0.546×性别+0.989×年龄+0.869×结节直径+0.572×被膜侵犯。Logit(P)联合指标预测PTC患者发生颈部CLNM的灵敏度为67.92%、特异度为61.67%(最佳截断值为0.32),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95〔95%CI(0.650,0.738)〕;联合指标预测PTC患者发生颈部CLNM的AUC分别大于性别、年龄、结节直径、被膜侵犯单独预测(Z值分别为4.137、3.682、3.070、3.679,P值均<0.05)。结论男性、年龄<45岁、结节直径>10 mm、被膜侵犯是PTC患者发生颈部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上述4种指标联合预测PTC患者发生颈部CLNM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乳头状 超声检查 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临床实验室技术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超声诊断及分布研究 被引量:42
12
作者 黄崑 赵一 +3 位作者 刘艳君 翟齐西 欧国成 王学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3期3995-3997,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超声表现及分布规律。方法 2011年1—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诊断甲状腺癌伴淋巴结转移并行甲状腺癌改良根治术及颈廓清术的患者136例,术前行超声检查,按颈部分区标记可疑转移淋巴结及观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超声表现及分布规律。方法 2011年1—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诊断甲状腺癌伴淋巴结转移并行甲状腺癌改良根治术及颈廓清术的患者136例,术前行超声检查,按颈部分区标记可疑转移淋巴结及观察淋巴结超声表现。同期行颈廓清术并将淋巴结按标记分区送病理检查,超声标记的可疑淋巴结做病理对照,记录术后颈廓清术标本中转移淋巴结的数量及其分布,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病理诊断阳性淋巴结的超声表现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超声诊断转移淋巴结268枚,病理证实转移淋巴结221枚,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2.46%。颈廓清术标本中转移淋巴结在颈部Ⅱ、Ⅲ、Ⅳ、Ⅴ和Ⅵ区的阳性率分别为53.85%(21/39)、70.83%(34/48)、70.00%(35/50)、30.58%(37/121)和87.85%(94/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70,P<0.05);其中颈部Ⅱ、Ⅲ、Ⅳ区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淋巴结在Ⅵ区的阳性率高于Ⅱ、Ⅲ、Ⅳ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9.76、6.67和7.41,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大小、形态、回声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有无淋巴门、微钙化与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结论颈Ⅵ区是甲状腺癌的颈部淋巴转移的重要部位,对颈Ⅵ区进行清扫十分必要;无淋巴门和淋巴结微钙化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淋巴结 甲状腺肿瘤
下载PDF
腹腔镜下全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结肠癌手术的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41
13
作者 王晓辉 方育 +5 位作者 李嘉 李昂 曹锋 高翔 刘殿刚 李非 《中国医刊》 CAS 2016年第7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6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96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2例接受腹腔镜CME手术(CME组),44例行腹腔镜传统...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6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96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2例接受腹腔镜CME手术(CME组),44例行腹腔镜传统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CME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比对照组多(18.38±2.73 vs 16.48±1.72,P<0.01),其中CME组的右半结肠癌患者清扫淋巴结明显多于对照组(19.18±2.73 vs 16.96±1.68,P<0.01),两组中的Ⅲ期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具有显著性(19.50±2.96 vs 17.09±1.35,P<0.01)。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CME组和对照组在切口脂肪液化、不完全性肠梗阻、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肺部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CME术是安全的,该术式不会影响患者术后恢复,也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同时可以获得更佳的肿瘤根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腹腔镜 全结肠系膜切除 淋巴结 并发症
下载PDF
气管内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对肺门纵隔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9
14
作者 顾晔 姜格宁 +5 位作者 周晓 姜洪斌 任胜祥 李爱武 张海平 汪浩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气管内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术(EBUS—TBNA)对肺门纵隔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37例胸部CT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CT提示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和(或)位于气管或支气管周围肿块的患者进行EBUS—TBNA检查。获取病理组织... 目的探讨气管内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术(EBUS—TBNA)对肺门纵隔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37例胸部CT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CT提示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和(或)位于气管或支气管周围肿块的患者进行EBUS—TBNA检查。获取病理组织标本,同期进行有创检查或随访,得到最终结果,验证EBUS—TBNA的准确性。结果共穿刺淋巴结1631例次,平均1.95次/例,穿刺成功率100%,其中4R组与7组淋巴结分别占穿刺总数的43%和34%,肺癌诊断率为94.11%;其中鳞癌89例,占19.22%;腺癌150例,占32.40%;小细胞癌109例,占23.54%;非小细胞癌-织学类型不明确型44例,占9.50%;腺鳞癌35例,占7.56%;其他类型36例,占7.78%。结核病诊断率为85.50%;结节病诊断率为55.88%;经统计分析,得出EBUS—TBNA总体敏感度为94.02%,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61.91%,准确率94.56%。除穿刺部位少许出血外,无其他并发症,未见气胸、纵隔气肿、大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EBUS—TBNA作为一种微创,便利,低风险的操作,对于纵隔和肺门淋巴结以及肿块的穿刺诊断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 活组织检查 针吸 腔内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胸段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标准的探讨 被引量:29
15
作者 李彩英 刘明 +2 位作者 彰俊杰 李如迅 许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1期1125-1127,共3页
目的 评价CT扫描对胸段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方法  93例CT资料完整经手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 ,统计CT纵隔淋巴结肿大情况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 以 3mm、5mm、10mm、15mm短径为标准 ,纵隔淋巴结转移PPV分别为 2 9.8% ... 目的 评价CT扫描对胸段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方法  93例CT资料完整经手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 ,统计CT纵隔淋巴结肿大情况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 以 3mm、5mm、10mm、15mm短径为标准 ,纵隔淋巴结转移PPV分别为 2 9.8% ,44 .4% ,62 .5 % ,75 %。以纵隔淋巴结短径大于 5mm为标准 ,CT对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 82 .3 5 % ,85 .5 % ,84.9%。对右上气管旁沟组、主动脉窗组PPV >5 0 %。结论 CT扫描有利于发现纵隔异常肿大的淋巴结 ,对单个淋巴结短径大于 5mm、或一区域多个小结节均应作为临床治疗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段食管癌 纵隔淋巴结转移 诊断标准 食管肿瘤 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下载PDF
超声对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36
16
作者 夏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鉴别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对60例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根据手术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分为良性淋巴结组和恶性淋巴结组,分析其超声图像特点。结果 本组37例经手术病理确诊,23例经超声引导穿刺确... 目的探讨超声鉴别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对60例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根据手术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分为良性淋巴结组和恶性淋巴结组,分析其超声图像特点。结果 本组37例经手术病理确诊,23例经超声引导穿刺确诊。良性淋巴结组24例,恶性淋巴结组36例。75.00%(27/36)恶性淋巴结长径/短径比值(L/S)<2,75.00%(27/36)有淋巴结融合,淋巴门消失者占97.22%(35/36),血流分布呈周边型占55.56%(20/36)、混合型占19.44%(7/36),血流阻力指数(RI)为0.76±0.13,与良性淋巴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图像特征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相结合,可以明显提高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淋巴结 诊断
下载PDF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CT评价 被引量:33
17
作者 修建军 李传福 +4 位作者 刘庆伟 赵素红 于德新 张晓明 余志刚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CT特征。方法乳腺疾病患者38例,其中乳腺癌患者23例,良性病变患者15例。采用双排探测器螺旋CT机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腋窝淋巴结,观察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淋巴结大小及其内部结构的关系,同时与病理结果对照...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CT特征。方法乳腺疾病患者38例,其中乳腺癌患者23例,良性病变患者15例。采用双排探测器螺旋CT机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腋窝淋巴结,观察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淋巴结大小及其内部结构的关系,同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共检查腋窝淋巴结56枚,其中转移性淋巴结29枚,非转移性淋巴结27枚。长径>10mm的44枚淋巴结中,转移性和非转移性淋巴结各22枚;短径>5mm的49枚淋巴结中,转移性淋巴结25枚,非转移性淋巴结24枚;21枚转移性淋巴结发生实变,仅1枚非转移性淋巴结发生实变;“门”结构存在的8枚转移性淋巴结中,7枚实质厚度不均匀,“门”结构存在的26枚非转移性淋巴结中,2枚实质厚度不均匀。结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主要表现为淋巴结结构的改变,与其长径和短径的相关性较差;当腋窝淋巴结发生实变、实质厚度不均、肿大淋巴结出现边缘模糊或临近脂肪混浊时,可疑为转移性淋巴结。螺旋CT对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窝淋巴结转移 乳腺癌 非转移性 患者 CT特征 良性病变 平扫 均匀 模糊 边缘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6
18
作者 曾靖 李艳 +6 位作者 金滢 单莹 王永学 尹婕 韩甜甜 宋晓 潘凌亚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7年第4期454-462,共9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及淋巴结转移对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进行诊治的289例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影响子宫内膜癌腹膜...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及淋巴结转移对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进行诊治的289例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影响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和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89例患者中位发病年龄55岁,Ⅰ期224例(77.5%),Ⅱ期13例(4.5%),Ⅲ期45例(15.6%),Ⅳ期7例(2.4%)。289例行盆腔淋巴结切除,30例(10.4%)有盆腔淋巴结转移;96例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11例(11.5%)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复发21例(7.3%),死亡11例(3.8%),中位随访时间37个月,中位无瘤生存时间34个月。2)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CA125≥35 U/m L、非子宫内膜样癌、组织学分级为G3、深肌层浸润、肿瘤≥2 cm、宫颈间质受累、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及阴道或宫旁受累是淋巴结转移率的高危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CA125值≥35 U/m L、低分化、肌层浸润深度≥1/2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3)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阴道或宫旁受累、附件受累及淋巴结转移缩短无瘤生存时间(P<0.05);非子宫内膜样癌、低分化、肌层浸润深度≥1/2、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附件受累及淋巴结转移缩短总生存时间(P<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是5年无瘤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未转移者92.1%vs转移者65.3%,P=0.002,95%CI 0.078~0.552);虽不是5年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但无淋巴结转移者的5年总生存率有高于淋巴结转移者的趋势(未转移者96.1%vs转移者70.0%,P=0.086,95%CI 0.039~1.238)。结论本研究发现:1)肿瘤分化程度和肌层浸润深度对淋巴结转移有预测意义,能够指导子宫内膜癌患者是否进行淋巴结切除术,为个体化治疗奠定理论基础。2)淋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淋巴结 影响因素 预后
下载PDF
胃癌淋巴转移规律与淋巴结清扫范围的分析(附326例报告) 被引量:33
19
作者 万远廉 潘义生 +3 位作者 刘玉村 王振军 叶京明 黄珊君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752-755,共4页
目的 探讨胃癌淋巴转移规律和胃癌根治术的淋巴清扫范围。 方法  1990年~ 1999年行D2 、D3、D3 淋巴结廓清术加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廓清术 (D3 加PAL)的胃癌患者 32 6例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组总的淋巴结转移率 6 ... 目的 探讨胃癌淋巴转移规律和胃癌根治术的淋巴清扫范围。 方法  1990年~ 1999年行D2 、D3、D3 淋巴结廓清术加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廓清术 (D3 加PAL)的胃癌患者 32 6例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组总的淋巴结转移率 6 9 9% ,早期与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 15 4%和 77 4%。肿瘤浸润深度达T1的患者 ,淋巴结转移主要局限于N1;达T2 的患者淋巴结转移至N3、M1的 8 1% ;达T3、T4 的患者转移至N3、M1的 2 8 7%。行D3 加PAL廓清术的患者 10 7例 ,16a2 ,b1组淋巴结转移率 15 0 % ,其均为进展期胃癌患者 ,均有N1~N2 淋巴结转移 ,癌灶≥ 5cm ,肿瘤浸润深度达T3、T4 。弥漫型胃癌患者 16a2 ,b1组淋巴结转移率高达 38 5 %。行D3 加PAL廓清术的患者 ,术后 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 6 0 7%、5 0 0 % ;其中有 16a2 ,b1组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 6 0 0 %、5 0 0 %。 结论 对早期胃癌建议选择D2 廓清术 ,对相对较早的进展期胃癌应行D3 廓清术 ,对高度怀疑或证实有N1~N2 淋巴结转移、癌灶≥ 5cm、肿瘤已浸润浆膜等情况的进展期胃癌 ,应尽可能行D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结切除术 淋巴结转移 清扫范围
原文传递
乳腺MRI在X线检查乳腺阴性腋淋巴结转移癌阳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4
20
作者 李小康 徐熠琳 +2 位作者 刘佩芳 路红 张淑平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8-352,共5页
目的 探讨乳腺MR检查对临床乳腺触诊和X线检查均为阴性的腋淋巴结转移癌患者寻找其乳腺内原发病灶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33例以腋淋巴结转移癌为首诊表现(临床乳腺触诊和X线检查均为阴性)患者的乳腺MR影像资料,依据美国放射学会的乳腺... 目的 探讨乳腺MR检查对临床乳腺触诊和X线检查均为阴性的腋淋巴结转移癌患者寻找其乳腺内原发病灶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33例以腋淋巴结转移癌为首诊表现(临床乳腺触诊和X线检查均为阴性)患者的乳腺MR影像资料,依据美国放射学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MRI标准对所有病变进行分析,并将MRI诊断结果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33例腋淋巴结转移癌患者中,30例临床行乳腺根治术,其中17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乳腺MRI检出其中的16例,包括10例肿块性病变和6例非肿块性病变,肿块性病变直径0.5~2.6 cm(平均1.5 cm),直径≤1.5 cm者6例;非肿块性病变包括4例导管性强化和2例段性强化;另1例病理切片发现乳腺癌但乳腺MRI为阴性.其余13例行乳腺根治术患者病理检查未发现乳腺癌灶,其中9例乳腺MRI亦呈阴性表现,另4例MRI提示可疑癌灶.余3例临床未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乳腺MRI亦为阴性.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MR检出乳腺原发癌灶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4.1%、69.2%和83.3%.结论 相对于一般乳腺癌而言,隐匿性乳腺癌MRI表现更以小灶性的肿块性病变和导管或段性强化的非肿块性病变为常见表现类型.乳腺MR检查对隐匿性乳腺癌的检出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应作为这类患者的常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转移 淋巴结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