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语》三个英译本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探索 |
陈旸
|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6
|
|
2
|
从辜鸿铭《论语》的英译看翻译规范的运作方式 |
车欢欢
罗天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9
|
|
3
|
论孔子的内在亲证价值建构思想 |
冷成金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3
|
|
4
|
湖北荆州王家嘴M798出土战国楚简《孔子曰》概述 |
赵晓斌
|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
2023 |
9
|
|
5
|
《论语》英译的历史进程及文本形态研究 |
戴俊霞
|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6
|
|
6
|
《论语》英译本研究的语篇语言学方法 |
陈旸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2010 |
4
|
|
7
|
目的论观照下的《论语》中“仁”和“礼”的英译——基于两个译本的对比研究 |
罗丹
贾德江
|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4
|
|
8
|
翻译目的论视域中的辜鸿铭《论语》英译本研究 |
王晨婕
|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0 |
3
|
|
9
|
“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功能语言学者新解 |
陈旸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3
|
|
10
|
浅议《论语》中比喻的特色 |
吕勇兵
|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4 |
3
|
|
11
|
《论语》疑问句的类型 |
曹瑞芳
|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
2002 |
1
|
|
12
|
《论语》“慎终追远”章释义正误 |
周远斌
|
《滨州学院学报》
|
2006 |
2
|
|
13
|
“有耻且格”之“格”新释 |
杜冰梅
|
《宿州学院学报》
|
2007 |
2
|
|
14
|
译者主体性观照下《论语》两译本对比分析 |
姚志奋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2
|
|
15
|
译有所为,“叛逆”有理——从目的论视角解读辜鸿铭英译《论语》的“叛逆”现象 |
王晨婕
|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1 |
2
|
|
16
|
对汉字的痴迷 对孔子的信仰——庞德的《论语》翻译 |
邸爱英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09 |
2
|
|
17
|
《左传》《论语》中“莫”字用法比较 |
王亚丽
|
《宜宾学院学报》
|
2005 |
1
|
|
18
|
东晋《论语》注的多元化特色 |
闫春新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9
|
《论语》对汉语成语的影响及意义 |
周祖平
余学奎
|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
2005 |
0 |
|
20
|
论刘义庆的经学思想——以《世说新语》引《诗经》、《论语》为例 |
贾名党
|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