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芦焚的“一二·九”三部曲及其他——师陀作品补遗札记 被引量:9
1
作者 解志熙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6-128,共13页
校录师陀之"芦焚"时期之佚文,揭示其"一二·九"三部曲的创作过程及其文学史意义,探讨其《渔家》等别样的灾年叙事和《筏》等河患叙事以及义勇军叙事的多样尝试,考释其杂文写作、"太行山系列散文"及... 校录师陀之"芦焚"时期之佚文,揭示其"一二·九"三部曲的创作过程及其文学史意义,探讨其《渔家》等别样的灾年叙事和《筏》等河患叙事以及义勇军叙事的多样尝试,考释其杂文写作、"太行山系列散文"及抒情散文《牧笛》的别样情怀,以师陀作品为例,讨论如何处理现代文学文献中似而不同的异文本问题,认为师陀不属于京派,而是一个准左翼作家或者说自由左翼作家——这对他才是实至名归的光荣归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陀全集》 芦焚 “一二·九”三部曲 补遗
下载PDF
论芦焚乡土小说创作的荒野意象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永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8-41,共4页
芦焚小说创作的荒野意象凝聚着作家复杂而又深沉的乡土情结。透过荒野意象,芦焚的乡土小说表现了中原乡村大地的异化与挣扎。同时,对荒野意象的关注表现出作家强烈的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情怀。
关键词 芦焚 乡土小说 荒野意象
下载PDF
描写“乡下人”,超越“乡下人”——谈芦焚乡土题材小说的艺术风格 被引量:1
3
作者 赵雅宏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40-44,共5页
文章立足于乡土,从“乡下人”这一独特视角,分三个方面探讨了卢焚乡土题材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示了现代乡土题材小说思想内容乃至艺术成就中的个性所在。
关键词 卢焚 乡土题材小说 乡下人 个性鲜活 荒诞与讽刺 叙事手法
下载PDF
鲁迅的几个笔名与《周易》之关系——兼与李允经先生商榷
4
作者 赵献涛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年第2期59-62,共4页
鲁迅的笔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情境和文化意蕴,其中几个笔名与《周易》有着深刻的联系。鲁迅巧妙地化用《周易》的卦名作为自己的笔名,这些笔名不仅与署此笔名的文章内容密切相关,暗示着鲁迅的立场和态度,而且传达着鲁迅对《周易》精神的... 鲁迅的笔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情境和文化意蕴,其中几个笔名与《周易》有着深刻的联系。鲁迅巧妙地化用《周易》的卦名作为自己的笔名,这些笔名不仅与署此笔名的文章内容密切相关,暗示着鲁迅的立场和态度,而且传达着鲁迅对《周易》精神的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鲁迅笔名 《周易》 乐贲 元艮 丰之余
下载PDF
现代编辑出版家的编辑力初探 被引量:10
5
作者 唐银辉 朱宝林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37,共4页
文章从介绍编辑力入手,探讨了现代编辑出版家在出版物策划组稿、编辑加工、出版发行等阶段表现出来的比较典型的编辑力,包括敏锐的洞察力和独到的眼力、精细审慎的加工力、紧扣读者心理的营销力等。研究目的是为当代各类编辑修炼编辑力... 文章从介绍编辑力入手,探讨了现代编辑出版家在出版物策划组稿、编辑加工、出版发行等阶段表现出来的比较典型的编辑力,包括敏锐的洞察力和独到的眼力、精细审慎的加工力、紧扣读者心理的营销力等。研究目的是为当代各类编辑修炼编辑力提供一个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力 现代编辑出版家 鲁迅 叶圣陶 巴金 邹韬奋 郑振铎
下载PDF
从津芦铁路看甲午战后清朝改革的再启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海荣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7-83,103,共8页
作为甲午战后清朝大办铁路的序曲,津芦铁路不仅在中国铁路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同时也是清政府推行"实政改革"的标志性一环。津通之议的无奈流产与津芦铁路的迅速立案,不仅能够充分反映甲午前后清朝改革的不同特色,同时也能生动... 作为甲午战后清朝大办铁路的序曲,津芦铁路不仅在中国铁路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同时也是清政府推行"实政改革"的标志性一环。津通之议的无奈流产与津芦铁路的迅速立案,不仅能够充分反映甲午前后清朝改革的不同特色,同时也能生动展现国人的思想剧变与各派政治势力的浮沉。而在津芦铁路修筑过程中暴露出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诸问题,以及英、法、美等国列强的挟势干扰,既是近代中国铁路修筑过程中一直无法绕开的挡路石,也是困扰甲午战后清朝诸项改革的普遍症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津芦铁路 津通铁路 改革 光绪帝 胡遹棻
下载PDF
“不希求了解……”——师陀(芦焚)漫谈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春红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3期34-35,44,共3页
对被多数人遗忘的师陀 (芦焚 )的研究现况 ,人格秉性 ,作品的风格内容等的简括引领 ,是期盼更多的人注目师陀。师陀虽难以归入任何思潮流派 ,却堪称三四十年代文坛—奇峰。
关键词 师陀 芦焚 两难处境 现当代文学研究 人格秉性 作品风格
下载PDF
日本藏《近思录标题释义》真伪辨
8
作者 程水龙 曹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6-102,共7页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所藏明万历刊本《近思录标题释义》十四卷,云"汪道昆"校订。刻本中的汪道昆《释义》序文,与嘉靖十七年刘世贤《重刊近思录序》基本相同;从版式、编排体例、各卷类目、内容等方面比较考察,此刻本与明代万历年...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所藏明万历刊本《近思录标题释义》十四卷,云"汪道昆"校订。刻本中的汪道昆《释义》序文,与嘉靖十七年刘世贤《重刊近思录序》基本相同;从版式、编排体例、各卷类目、内容等方面比较考察,此刻本与明代万历年间吴勉学校阅本《分类经进近思录集解》基本相同,源头相同,极可能是同一版本。史料记载未见明代文学家汪道昆撰写过《近思录标题释义》,题为"新安汪道昆撰"的序文宜是伪作。此刻本采用汪道昆大名,或书贾有意为之,冒作汪道昆校订;或改名作"近思录标题释义",以求得标目新颖,借助名人校订的效应,便于流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道昆 《近思录标题释义》 《分类经进近思录集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