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下段收缩乏力致产后出血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孙润蛟 宋立燕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3期123-125,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子宫下段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病例的特点,总结出子宫下段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具体治疗方法,为以后产科对子宫下段收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治疗提供依据,从而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回顾本院2009年6月-... 目的:通过分析子宫下段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病例的特点,总结出子宫下段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具体治疗方法,为以后产科对子宫下段收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治疗提供依据,从而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回顾本院2009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因子宫下段收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住院分娩产妇12例的临床资料,经过一种或几种方法联合治疗,观察术后24 h内出血量及相关指标,分析其发病特点、处理措施及预后。结果:12例患者经过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预后良好,均保留子宫并痊愈出院,产后42 d及3个月随访无异常。结论:子宫下段收缩乏力比较子宫体收缩乏力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一旦出现,容易被忽略,出血量大并且非常凶险,如抢救不及时、措施不到位可危及产妇健康及生命。掌握至少一种或几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减少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下段收缩乏力 产后出血 治疗方法
下载PDF
宫颈钳夹术联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子宫下段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艳 《当代医学》 2018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钳夹术联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子宫下段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子宫下段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宫颈钳夹术联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对照组:卡... 目的探讨宫颈钳夹术联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子宫下段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子宫下段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宫颈钳夹术联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对照组:卡前列甲酯栓治疗。观察患者产后出血情况、疗效。结果观察组产后1 h、2 h、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钳夹术联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子宫下段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较好,患者产后1 h、2 h、24 h出血量较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钳夹术 卡前列甲酯栓 子宫下段收缩乏力 产后出血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宫腔水囊联合阴道填塞治疗子宫下段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作者 肖建英 曾艳珍 +2 位作者 徐敏娟 陈中新 刘媛媛 《当代医学》 2023年第6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宫腔水囊联合阴道填塞在治疗子宫下段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因子宫下段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宫腔水囊联合阴道填塞方法治疗。分... 目的探讨宫腔水囊联合阴道填塞在治疗子宫下段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因子宫下段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宫腔水囊联合阴道填塞方法治疗。分析止血效果及安全性,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产后止血效果。结果43例患者止血成功率为95.3%,失败率4.7%。不同分娩患者填塞前平均出血量、止血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阴道分娩患者填塞至术后24 h出血量少于剖宫产患者,血红蛋白下降值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例成功止血患者中均无术后发热、宫腔感染、盆腔异常、晚期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未增加抗生素的使用率及产褥感染率。结论早期使用宫腔水囊联合阴道填塞可有效减少阴道分娩及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出血量,用于治疗子宫下段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确切,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经济的止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下段收缩乏力 产后出血 宫腔水囊填塞 阴道填塞
下载PDF
子宫前壁下段部分切除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陈丽洁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6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前壁下段部分切除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对月经的影响。方法: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产后出血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7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方法治疗,研究组实施子宫前壁下段部分切除缝合术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子宫前壁下段部分切除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对月经的影响。方法: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产后出血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7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方法治疗,研究组实施子宫前壁下段部分切除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2 h出血量、24 h出血量及止血起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治疗相比,在产后出血患者中实施子宫前壁下段部分切除缝合术,止血效果显著,患者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恢复良好,术式安全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子宫下段收缩乏力 子宫切除术 止血效果 子宫前壁下段部分切除缝合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