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5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分子肝素预防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428
1
作者 邱贵兴 杨庆铭 +3 位作者 余楠生 翁习生 王凯 李晓林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19-822,共4页
目的探讨国人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的发生率及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择120例髋、膝关节手术患者,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中心参加该项研究,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国人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的发生率及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择120例髋、膝关节手术患者,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中心参加该项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8例和52例。观察组中男30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19例,全膝关节置换术2例,动力髋螺钉(DHS)9例;女38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17例,全膝关节置换术17例,DHS4例。对照组中男21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19例,全膝关节置换术1例,DHS1例;女31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15例,全膝关节置换术15例,DHS1例。结果除观察组与对照组女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术后失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6/68)。结论低分子肝素可以有效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同时对于已发生的DVT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肝素 低分子量 外科手术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溶栓及抗凝治疗多中心临床分析 被引量:123
2
作者 程显声 何建国 +10 位作者 高明哲 陈光瑾 李树花 张中和 赵鸣武 周素敏 赵济文 成立珠 张珍祥 陈玉林 熊长明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 分析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PT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溶栓和抗凝治疗的疗效。方法 收集患者的病史 ,将确诊的 12 7例急性PTE患者分为 3组 ,A组患者予以尿激酶 2万U/kg溶于生理盐水 10 0ml中 ,静脉滴注 ,2h滴完。溶栓结束后 ,每 4h... 目的 分析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PT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溶栓和抗凝治疗的疗效。方法 收集患者的病史 ,将确诊的 12 7例急性PTE患者分为 3组 ,A组患者予以尿激酶 2万U/kg溶于生理盐水 10 0ml中 ,静脉滴注 ,2h滴完。溶栓结束后 ,每 4h检测一次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或激活的全血凝固时间 ,待其恢复至基础值的 1 5~ 2 0倍以内 ,开始予以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 0 4ml,每 12h一次 ,共 7d ,并重叠口服华法林 4~ 5d ,尔后单纯应用华法林 ,初使剂量为 3mg ,再根据国际标准化比率调整华法林剂量 ,直至INR达到 2~ 3。B组患者只用尿激酶静脉溶栓而不用低分子量肝素抗凝 ,并口服华法林 ,尿激酶及华法林的用法同A组。C组患者予以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 0 4ml,每12h一次 ,共 7d ,并重叠口服华法林 ,华法林的用法同A组。治疗前后以临床表现及核素肺灌注显像或CT或肺动脉造影检查进行对比分析 ,观察其疗效。结果  12 7例患者最常见的易患因素是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最为常见 ,其次是咳嗽、胸痛、咯血和晕厥。 70例用尿激酶溶栓和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治疗者 ,有效率为 90 0 %,有 2例患者发生轻度出血 ;31例单用尿激酶溶栓者 ,有效率为 77 4 %,有 1例患者发生轻度出血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血栓溶解疗法 溶栓治疗 尿激酶 抗凝治疗 低分子量肝素 PTE
原文传递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时不同推注时间对皮下出血的影响 被引量:110
3
作者 张菊霞 韩琳 +1 位作者 温玉洁 马玉霞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3-235,共3页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注射过程中3种不同推注时间对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的影响,找出有效的推注方法,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减小出血面积。方法选择接受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的患者86例,采用自身对照法,每例患者分别接受3种不同推...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注射过程中3种不同推注时间对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的影响,找出有效的推注方法,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减小出血面积。方法选择接受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的患者86例,采用自身对照法,每例患者分别接受3种不同推注时间的皮下注射:方法A:推注时间10s;方法B:推注时间30s;方法C:推注时间为10s,停留10s之后拔针。观察3种方法所致皮下出血发生率和出血面积。结果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过程中,方法B、C与方法A比较,能明显降低注射部位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及减小出血面积。结论临床低分子肝素注射过程中,可使用推注时间为30s或推注时间10s,停留10s再拔出针头的方法,减少患者在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过程中皮下出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低分子量 出血 注射 皮下
原文传递
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98
4
作者 陈东峰 余楠生 +1 位作者 卢伟杰 白波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23-826,共4页
目的比较在手术前后不同时间使用低分子肝素(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LMWH)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ntermittentpneumaticcompression,IPC)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形成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 目的比较在手术前后不同时间使用低分子肝素(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LMWH)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ntermittentpneumaticcompression,IPC)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形成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03年7月至2005年6月,156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病例,随机分成4组。第1组38例,术前使用LMWH、麻醉开始时即使用IPC;第2组42例,术后使用LMWH、麻醉开始时即使用IPC;第3组36例,术前使用LMWH、术后使用IPC;第4组40例,术后使用LMWH与IPC。进行DVT症状评估、下肢深静脉的彩超检查,观察出血并发症与记录围手术期出血量。结果第1组,DVT2例(5.26%),出血量(1030.8±282.0)ml;第2组,DVT2例(4.76%),出血量(900.7±246.9)ml;第3组,DVT1例(2.78%),出血量(1040.3±288.5)ml,1例上消化道出血;第4组,DVT9例(22.5%),出血量(852.2±295.4)ml。在DVT发生率上,第1、2、3组明显低于第4组(P﹤0.05);在围手术期出血量上,第2、4组少于第1、3组(P﹤0.05)。结论术后使用LMWH联合麻醉开始时即使用IPC以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的效果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低分子量 静脉血栓形成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临床试验
原文传递
多种方法预防ICU长期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65
5
作者 陈玉桃 吕畅 +1 位作者 陈少敏 林孟相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8-322,330,共6页
目的比较药物(低分子量肝素钠)、气压仪干预及肢体锻炼联合穴位按摩3种方法预防ICU长期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长期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90例。按照随... 目的比较药物(低分子量肝素钠)、气压仪干预及肢体锻炼联合穴位按摩3种方法预防ICU长期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长期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肝素组、气压仪干预组和锻炼联合按摩组,每组30例。肝素组患者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进行干预,气压仪干预组患者给予双下肢气压干预,锻炼联合按摩组患者给予肢体锻炼联合穴位按摩法进行干预,均连续干预21 d。比较3组患者治疗第1、7、21天全血黏度高切水平、全血黏度低切水平、D-二聚体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股深静脉、腘静脉、胫后静脉血流速度,并统计3组患者干预第1、7、21天DVT发生率。结果干预方法与时间在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水平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3组患者干预第21天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水平均低于干预第1天(P<0.05);干预第21天气压仪干预组和锻炼联合按摩组患者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水平均高于肝素组(P<0.05)。干预方法与时间在D-二聚体水平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D-二聚体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3组患者干预第1、7、21天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方法与时间在PT、APTT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PT、APTT上主效应显著(P<0.05);3组患者干预第21天PT、APTT均短于干预第1天(P<0.05);干预第21天气压仪干预组和锻炼联合按摩组患者PT、APTT均长于肝素组(P<0.05)。干预方法与时间在股深静脉、腘静脉、胫后静脉血流速度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股深静脉、腘静脉、胫后静脉血流速度上主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肝素 低分子量 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研究现状 被引量:46
6
作者 李艳玲 赵滨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58-862,共5页
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s,LMWH)是近年来全球应用最广的抗凝药物,对体内、外血栓,动、静脉血栓的形成均有抑制作用.与普通肝素相比,其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疗效显著,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临床防治... 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s,LMWH)是近年来全球应用最广的抗凝药物,对体内、外血栓,动、静脉血栓的形成均有抑制作用.与普通肝素相比,其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疗效显著,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临床防治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案.但该药极易引起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和注射局部疼痛,报道出血率最高可达90%,出血面积可达8cm×1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低分子量 注射 皮下 出血 疼痛
原文传递
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治疗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39
7
作者 王轶 诸葛宇征 +4 位作者 张峰 张明 张玮 贺奇彬 邹晓平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11-815,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对由食用土三七所致的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08年7月至2016年1月因食用土三七而导致HVOD的85例患者,均给予基础保肝和改善微循环等对症治疗,再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成非抗凝治疗组...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对由食用土三七所致的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08年7月至2016年1月因食用土三七而导致HVOD的85例患者,均给予基础保肝和改善微循环等对症治疗,再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成非抗凝治疗组、非抗凝治疗转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组、抗凝治疗组、抗凝治疗转TIPS组和抗凝-TIPS阶梯治疗组,观察各组的临床疗效。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22例未采用抗凝治疗的患者中,6例(27.3%)临床治愈,14例(63.6%)在治疗期间死亡,2例(9.1%)因治疗无效而接受TIPS治疗并长期存活。63例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中,6例(9.5%)死亡,36例(57.1%)临床治愈,治愈率高于非抗凝治疗组(χ2=5.820,P=0.016);另有21例患者接受TIPS治疗,其中1例因手术失败而死于手术并发症,其余患者均长期存活。抗凝-TIPS阶梯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为88.9%(56/63),高于非抗凝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350,P〈0.01)。结论与常规的保肝和对症治疗相比,抗凝治疗显著提高了土三七所致HVOD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抗凝-TIPS阶梯治疗则进一步提高了其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三七 肝静脉闭塞性疾病 肝素 低相对分子质量 华法林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 肝内
原文传递
低分子肝素使用时机对关节置换手术失血量和DVT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38
8
作者 马卫华 张树栋 +4 位作者 慕宏杰 王诗军 毕海勇 刘克贵 赵中原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33-837,共5页
目的探讨全髋和全膝置换手术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的时机对手术失血量和术后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单侧初次关节置换262例中全髋关节置换179例,术前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82例,术后开始使用97例;全... 目的探讨全髋和全膝置换手术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的时机对手术失血量和术后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单侧初次关节置换262例中全髋关节置换179例,术前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82例,术后开始使用97例;全膝关节置换83例,术前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44例,术后开始使用39例。根据患者身高、体重及手术前后红细胞压积和输血量,计算两种给药时机的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其占原血容量的比例,并比较DVT发生率。结果(1)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前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组总失血量平均为1638ml,占原血容量的38.1%;术后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组1425ml,占原血容量的34-2%。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使用低分子肝素组1569ml,占原血容量的37.4%;术后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组1319m1,占原血容量的31.6%。全髋和全膝置换术前开始使用与术后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比较总失血量与其占原血容量比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全髋关节置换DVT的发生率为16.2%,全膝关节置换为25_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使用低分子肝素可增加全髋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时机对术后DVT的发生率无影响,术后再使用低分子肝素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低分子量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失血 手术 静脉血栓形成
原文传递
Low-Molecular-Weight Aliphatic Acids in Soils Incubated with Plant Residues Under Different Moisture Conditions 被引量:30
9
作者 SHENALIN LIXUEYUAN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1期79-86,共8页
Incuba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s of low- molecufar-weight aliphatic acids in two andosols with and without plant materials. Results showed that amount of low- molecular-weight aliphati... Incuba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s of low- molecufar-weight aliphatic acids in two andosols with and without plant materials. Results showed that amount of low- molecular-weight aliphatic acids in soils alone varied considerably with water regime under which the soil was incubated,duration of incubation and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ranging from 257-860 pmol kg-1 soil I of which 19%~33% was in free state. Incorporation of plant materials increased greatly both the amount and number of members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aliphaticacidst and also the proporticn of low-molec "far-weight aliphatic acids occurred in free state. Generally, among these aliphatic acids detected, acetic, propionic, glyoxalic and formic acids were predomin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OSOL low-molecular-weight aliphatic acids plant residue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利伐沙班治疗老年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3
10
作者 张敏霞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利伐沙班治疗老年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陕西正和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华法林治疗...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利伐沙班治疗老年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陕西正和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华法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利伐沙班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氧分压(Pa O2)、肺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胸痛、发绀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及Pa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和心率低于对照组,Pa O2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前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大于对照组,FEV1%pred和FVC%pred高于对照组(P<0.05)。(5)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清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T和APTT长于对照组,血清FIB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6)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RP、IL-10、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7)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利伐沙班治疗老年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和凝血功能,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肝素 低分子量 利伐沙班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与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陈志敏 牛阳 +1 位作者 刘肖 赵双一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642-646,共5页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与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患者血清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的变化及妊娠...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与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患者血清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的变化及妊娠情况。方法:将收治的135例ICP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B、C组,各45例,3组均行常规检查。A组口服熊去氧胆酸片;B组口服熊去氧胆酸片基础上注射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C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比3组临床疗效和妊娠情况,检测所有受试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BA、ALT和AST水平。结果:治疗后,C组临床有效率(93.33%)高于A、B组(P<0.05)。治疗前,3组患者瘙痒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瘙痒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后C组低于A和B组(P<0.05),B组低于A组(P<0.05)。治疗前,3组TBA、ALT和AS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TBA、ALT和AST水平较组内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后C组低于A和B组,B组低于A组(P<0.05)。治疗后,C组患者剖宫产、早产、胎儿窘迫和羊水污染发生率均低于A组和B组,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与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ICP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更有效缓解患者的瘙痒程度,降低血清TBA、ALT和AST水平,保护肝脏,减少胎儿窘迫和羊水污染等情况的发生,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可作为ICP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汗淤积 肝内 妊娠期并发症 牛磺熊去氧胆酸 肝素 低分子量 S-腺苷甲硫氨酸 胎儿窘迫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参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0
12
作者 童重新 邢小芬 +2 位作者 乔书花 刘琳 单玲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2期63-68,共6页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参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于河北省儿童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116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0~35岁,孕龄为26~34孕周。按照自愿原则,将其分为A组...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参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于河北省儿童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116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0~35岁,孕龄为26~34孕周。按照自愿原则,将其分为A组(n=26,采用硫酸镁+低分子肝素钙+丹参治疗),B组(n=28,采用硫酸镁+低分子肝素钙治疗),C组(n=30,采用硫酸镁+丹参治疗),D组(n=32,以硫酸镁为主的综合治疗)。4组孕妇的年龄、孕龄、体质量指数、孕次、产次、视网膜病变程度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河北省儿童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对4组患者治疗后自觉症状改善率、水肿消退率、平均动脉压(MAP)、24h尿蛋白定量、产后出血量、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溶指标及血脂水平[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A、apoB]、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患者自觉症状改善率显著高于D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8 7;P<0.05),与B,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88 5,0.384 9;P=0.50)。A组患者的水肿消退率显著高于B,D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30 0,4.346 7;P<0.05),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5 8,P>0.05)。本研究结果亦显示,A组患者的MAP及24h尿蛋白定量显著较D组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77,4.962;P<0.05),但A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和B组、C组、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59 7,1.076 9,1.518 5;P>0.05)。A组患者的PT、APTT、Fg、DD水平与B组、C组、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T:t=5.255 6,3.363 9,4.882 0;P<0.05。APTT:t=2.311 2,2.846 7,3.686 6;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肝素 低分子量 丹参
原文传递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时间和按压时间对不良反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8
13
作者 赵滨 李艳玲 +1 位作者 王立芹 刘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37-1041,共5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时间和按压时间对不良反应的影响,找到最佳的注射方法,以减少皮下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选取2013年11—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首次行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时间和按压时间对不良反应的影响,找到最佳的注射方法,以减少皮下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选取2013年11—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首次行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6组:A组(注射10 s,不按压)、B组(注射10 s,按压5 min)、C组(注射10 s,按压10 min)、D组(注射30 s,不按压)、E组(注射30 s,按压5 min)、F组(注射30 s,按压10 min)。注射完即刻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注射局部疼痛程度;注射后48 h用透明毫米软尺测量最大皮下出血直径。结果注射时间和按压时间对皮下出血直径无交互效应(P>0.05)。注射时间对皮下出血直径主效应显著(P<0.05);按压时间对皮下出血直径主效应显著(P<0.05)。不同按压时间下注射30 s皮下出血直径均小于注射10 s(P<0.05)。不同注射时间下按压5 min和按压10 min皮下出血直径均小于不按压(P<0.05);不同注射时间下按压5 min与按压10 min皮下出血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时间和按压时间对注射局部疼痛程度无交互效应(P>0.05)。注射时间对注射局部疼痛程度主效应显著(P<0.05);按压时间对注射局部疼痛程度主效应不显著(P>0.05)。不同按压时间下注射30 s注射局部疼痛程度均低于注射10 s(P<0.05)。不同注射时间下不按压、按压5 min、按压10 min注射局部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减少皮下出血和注射局部疼痛的发生,同时节省护理人员的时间,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时间应持续30 s,拔针后按压5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低分子量 注射 皮下 注射时间 按压时间 出血 疼痛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低分子量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7
14
作者 叶柳青 汪丽萍 +1 位作者 黄启涛 钟梅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64-866,共3页
目的比较低分子量肝素(LMWH)联合硫酸镁和常规硫酸镁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的疗效。方法将43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采用LMWH联合硫酸镁治疗,n=23)和对照组(仅采用硫酸镁治疗,n=20),研究组患者采用LMWH皮下注射,7~10d为一疗... 目的比较低分子量肝素(LMWH)联合硫酸镁和常规硫酸镁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的疗效。方法将43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采用LMWH联合硫酸镁治疗,n=23)和对照组(仅采用硫酸镁治疗,n=20),研究组患者采用LMWH皮下注射,7~10d为一疗程,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凝血功能、肾功能,母儿并发症和妊娠延长天数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24h尿蛋白、随机尿蛋白/尿肌酐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尿酸、尿素氮、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新生儿重度窒息率明显下降,妊娠天数显著延长(P<0.05)。结论 LMWH可能改善子痫前期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和肾功能,对早发型子痫前期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低分子量 子痫 内皮 血管 肾功能
下载PDF
苦碟子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27
15
作者 焦甲勋 朱小丽 +3 位作者 索娜 靳宪辉 张庆胜 崔胜杰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81-885,共5页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60岁)下肢骨折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8)和试验组(n=62)。对照组术后12 h给予低分子肝素,试验组术后12 h给予...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60岁)下肢骨折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8)和试验组(n=62)。对照组术后12 h给予低分子肝素,试验组术后12 h给予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比较2组术前、术后7 d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D-二聚体、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变化情况。采用数字疼痛量表法记录术后1、3、5、7 d疼痛评分。测量术前、术后3 d、7 d患肢与健肢大腿及小腿周径差。随访30 d内DVT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术前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试验组较对照组血液流变学、D-二聚体、炎性因子均降低(P<0.05),2组凝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7 d,试验组较对照组疼痛评分均降低(P<0.01)。术后7 d,试验组较对照组患肢与健肢大腿及小腿周径差均减小(P<0.01)。试验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23%vs.13.79%,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4%vs.3.45%,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能够降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血液流变学及炎性因子水平,减轻患者疼痛及患肢肿胀,减少DVT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低分子量 骨折 下肢 静脉血栓形成 老年人 苦碟子注射液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推注时间对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26
16
作者 张瑞红 刘春蕾 吴记先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目的 评价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时推注时间对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发生率及面积大小的影响。 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JBI循证实践医疗与护理数据库、PubMed生物医学信息检索平台、Medline全科性医药学文献检索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纳入... 目的 评价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时推注时间对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发生率及面积大小的影响。 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JBI循证实践医疗与护理数据库、PubMed生物医学信息检索平台、Medline全科性医药学文献检索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纳入关于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推注时间对注射部位皮下出血的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和类试验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分析数据。 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时推注30 s较推注10 s降低了注射部位皮下出血的发生率(优势比为0.34,95%可信区间为0.25~0.47,P〈0.01);延长推注时间至30 s对注射部位48、72 h皮下出血面积及48 h皮下出血直径均无明显作用(P〉0.05)。 结论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时延长推注时间可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但对皮下出血面积或直径的大小并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低分子量 注射 皮下 出血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并发症预防的循证护理 被引量:25
17
作者 方雪娥 廖晓琴 《护理管理杂志》 2019年第3期216-220,共5页
目的探讨预防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并发症的循证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10例为对照组,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60例为循证组,对照... 目的探讨预防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并发症的循证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10例为对照组,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60例为循证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操作,循证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成立循证小组、提出循证问题、寻找证据支持、文献分析与评价,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得出证据形成建议,制订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操作规范并应用于临床。比较两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皮下出血发生率。结果循证护理实施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皮下出血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实践规范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可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低分子量 注射 皮下 并发症 循证护理
下载PDF
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5
18
作者 黄健斌 曾采采 +3 位作者 丁悦 曾展鹏 马若凡 李卫平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5-259,共5页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和利伐沙班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 89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术后预防DVT的方法分为3组。A组(n=21)未用任何抗凝药;B组(n=49)术后12h开始低分子肝素0.4mL皮下注射,每日1次,疗程7~10d;...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和利伐沙班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 89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术后预防DVT的方法分为3组。A组(n=21)未用任何抗凝药;B组(n=49)术后12h开始低分子肝素0.4mL皮下注射,每日1次,疗程7~10d;C组(n=19)术后12h开始利代沙班10mg口服,每日1次,疗程20~35d。观察3组术后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有症状DVT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间术后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3组患者血红蛋白均在术后d4有所下降,至术后d10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3组患者血小板均在正常范围内,B组患者术后d4血小板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d10恢复至术前水平。3组手术前后PT和APTT均无明显改变。A组有症状DVT发生率(24%)高于B组(2%)和C组(0),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B组和C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B组有3例患者出现术后尿素氮、肌酐明显升高,有1例患者出现术后嗜睡、低血压症状。结论利伐沙班可以有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与低分子肝素的疗效相当,短期使用的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静脉血栓形成 肝素 低分子量 利伐沙班
原文传递
妊娠合并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5
19
作者 孙平 董典宁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11-916,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的发病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收治的20例妊娠合并VT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20例妊娠合并VTE患者均为妊娠期发病,...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的发病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收治的20例妊娠合并VT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20例妊娠合并VTE患者均为妊娠期发病,发病孕周〈12周6例(30%),孕12-28周7例(35%),〉28周7例(35%)。20例患者中发病1周内就诊12例,≥1周就诊8例。(2)临床表现:20例患者中18例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VT),1例为DVT合并肺栓塞(PE),1例为PE。19例DVT患者中16例累及左下肢,3例累及右下肢,均为突发性下肢肿胀、疼痛。19例DVT患者中17例患肢周径较健侧增粗,平均增粗〉(4.0±0.5)cm;12例血D-二聚体水平升高。19例DVT患者均经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诊断。19例DVT患者的静脉血栓类型为中央型7例,周围型2例,混合型10例。(3)抗凝治疗:给予低分子肝素类药物抗凝,终止妊娠后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钠,两者至少有3~5d重叠用药时间,根据凝血指标调整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率(PT—INR)在2.0~2.5之后,停用低分子肝素。对于DVT患者,若规范抗凝时间〈30d,建议分娩或流产前放置下腔静脉滤器(IVCF);若规范抗凝时间I〉30d,产后24h重新开始规范抗凝治疗;对于血栓稳定、无新发PE者于放置IVCF后12d内取出IVCF。(4)溶栓治疗:一般情况下不推荐使用,尤其是分娩前。对于PE患者,终止妊娠后可考虑使用。对于大面积PE患者予以大剂量溶栓,应用尿激酶每天600000U连续静脉滴注3d。(5)临床结局:20例VTE患者中,19例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3例患者置人IVCF,均于术后12d成功取出IVCF,未出现并发症。20例患者经治疗后症状、体征均缓解,2周后患肢肿痛基本消失,患肢周径较健侧差异在(2.0±0.3)em。维持至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心血管 静脉血栓栓塞 肝素 低分子量
原文传递
Dissolution of Aluminum in Variably Charged Soils as Affected by Low-Molecular-Weight Organic Acids 被引量:24
20
作者 LI Jiu-Yu XU Ren-Kou JI Guo-Lia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84-490,共7页
Low-molecular-weight (LMW) organic acids exist widely in soil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oil processes such as mineral weathering, nutrient mobilization and A1 detoxification. In this research, a batch experime... Low-molecular-weight (LMW) organic acids exist widely in soil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oil processes such as mineral weathering, nutrient mobilization and A1 detoxification. In this research, a batch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LMW organic acids on dissolution of aluminum in two variably charged soils, an Ultisol and an Oxiso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MW organic acids enhanced the dissolution of A1 in the two investigated soils in the following order: citric 〉 oxalic 〉 malonic 〉 malic 〉 tartaric 〉 salicylic 〉 lactic 〉 maleic. This was generally in agreement with the magnitude of the stability constants for the Al-organic complexes. The effects of LMW organic acids on Al dissolution were greater in the Ultisol than in the Oxisol as compared to their controls. Also, the accelerating effects of citric and oxalic acids on dissolution of A1 in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in pH, while the effects of lactic and salicylic acids decreased. Additionally, when the organic acid concentration was less than 0.2 mmol L-I, the dissolution of A1 changed Iittle with increase in acid concentration. However, when the organic acid concentration was greater than 0.2 mmol L^-1,the dissolution of A1 increased with increase in acid concentration. In addition to the acid first dissociation constant and stability constant of Al-organic complexes, the promoting effects of LMW organic acids on dissolution of A1 were also related to their sorption-desorption equilibrium in the so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um dissolution low-molecular-weight organic acid variably charged soil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