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频电穴位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多巴胺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游菲 唐雷 +1 位作者 马朝阳 丁琳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07-510,共4页
目的 比较低频电穴位刺激与常规西药治疗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分为低频电刺激组、药物组及安慰剂组,每组40例。低频电刺激组采用低频脉冲电治疗仪对大椎穴、... 目的 比较低频电穴位刺激与常规西药治疗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分为低频电刺激组、药物组及安慰剂组,每组40例。低频电刺激组采用低频脉冲电治疗仪对大椎穴、肾俞穴进行电刺激,每天治疗1次;药物组患者口服艾司唑仑,每次1mg;安慰剂组患者口服淀粉胶囊,每次1粒,均于每晚睡前服用。上述患者均治疗15d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同时检查上述时间点3组患者血浆多巴胺(DA)含量。 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低频电刺激组、药物组及安慰剂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38/40)、92.5%(37/40)和17.9%(7/39),经统计学比较发现低频电刺激组、药物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安慰剂组(均P〈0.05),低频电刺激组与药物组疗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安慰剂组患者血浆DA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低频电刺激组和药物组血浆DA含量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低频电刺激组与药物组血浆DA含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低频电穴位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失眠安全有效,其疗效与口服艾司唑仑相当,提高血浆中DA含量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低频电穴位刺激 多巴胺 随机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低频电刺激对急性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运动功能及梗死边缘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彭源 燕铁斌 +4 位作者 金冬梅 庄志强 向云 刘慧华 郑修元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55-658,共4页
目的研究低频电刺激对急性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运动功能和梗死边缘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低频电刺激治疗促进脑梗死后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5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低频电刺激组、模型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每... 目的研究低频电刺激对急性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运动功能和梗死边缘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低频电刺激治疗促进脑梗死后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5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低频电刺激组、模型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每组18只,每组动物再分为治疗3,7和14d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参照Longa等的线栓法制成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低频电刺激组于造模术后3d开始进行低频电刺激治疗,模型对照组应用相同的低频电刺激仪治疗,但不予以电流刺激,假手术组不予任何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各时间点给予平衡木行走测评、转棒上行走测评和网屏试验等功能评定;以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梗死边缘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低频电刺激组大鼠运动功能较模型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低频电刺激组缺血性半影区的GFAP阳性率较模型对照组高(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能促进脑梗死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其中一个重要机制可能是低频电刺激能增强GFAP的表达,促进缺血后脑的可塑性变化,构成了脑梗死后功能恢复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电刺激 脑梗死 运动功能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原文传递
低频脉冲电刺激对老年失眠症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游菲 马朝阳 +2 位作者 熊修安 王颖 张婷 《中国康复》 2010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刺激对老年失眠症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及多导睡眠图的变化特点。方法: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组和电兴奋组各30例,分别给予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治疗和电兴奋治疗,治疗前后均行多导睡眠仪监测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刺激对老年失眠症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及多导睡眠图的变化特点。方法: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组和电兴奋组各30例,分别给予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治疗和电兴奋治疗,治疗前后均行多导睡眠仪监测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经过30次治疗,2组患者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觉醒次数明显减少(P<0.05)。2组间比较,电刺激组表现更明显(P<0.01)。临床疗效比较,电刺激组临床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电兴奋组(26.6%、79.9%与13.3%、56.6%,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能调整老年失眠症患者紊乱的睡眠结构,其临床疗效优于电兴奋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失眠症 低频脉冲电刺激 睡眠结构
下载PDF
针刺结合低频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马金娜 宁丽娜 +2 位作者 王再岭 侯振民 熊杰 《中国康复》 2014年第6期406-408,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低频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电刺激组及综合组各40例。3组均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针刺组加用针刺治疗,电刺激组加用电刺激治疗,综合组联合以上两种方法...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低频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电刺激组及综合组各40例。3组均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针刺组加用针刺治疗,电刺激组加用电刺激治疗,综合组联合以上两种方法治疗。采用洼田饮水实验、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的吞咽困难亚量表进行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及2周后,3组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呈逐渐下降趋势(P<0.01),且各时间点综合组评分更低于针刺组及电刺激组(P<0.01),针刺组与电刺激组评分各时间点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及2周后,3组吞咽困难亚量表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呈逐渐上升趋势(P<0.01),且各时间点综合组评分更高于针刺组及电刺激组(P<0.01),针刺组与电刺激组评分各时间点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3组临床疗效比较,综合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针刺组及电刺激组(P<0.01),针刺组与电刺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结合低频电刺激法明显提高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针刺 低频电刺激
下载PDF
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桃红四物汤保留灌肠对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疗效
5
作者 高艳芳 张佳黎 +1 位作者 杨涛 黄志敏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47-249,253,共4页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桃红四物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380例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90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为西药抗炎治疗,研...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桃红四物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380例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90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为西药抗炎治疗,研究组为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桃红四物汤保留灌肠。比较2组实际治疗效果,血性炎性因子[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1、2、4周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症状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盆腔痛、盆腔包块、盆腔积液、附件增粗等症状均有所好转,其中研究组各症状消失或减轻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D-D、hs-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有所提升,但研究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桃红四物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疗效显著,降低患者机体的炎性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脉冲电刺激 桃红四物汤 保留灌肠 慢性盆腔炎 盆腔积液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丁晓燕 王璐璐 陈晓明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0期66-69,73,共5页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子宫全切或子宫次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子宫全切或次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子宫全切或子宫次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子宫全切或次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盆底肌功能训练,观察组实施低频电刺激治疗及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FDI-20评分、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排尿时间、残余尿、盆底电生理功能。结果(1)治疗后,两组PFDI-20评分较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FDI-20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均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排尿时间短于治疗前,残余尿量少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排尿时间更短,残余尿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Ⅰ类肌纤维肌力、Ⅱ类肌纤维肌力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Ⅰ类肌纤维肌力、Ⅱ类肌纤维肌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可显著改善盆底电生理功能,改善排尿情况,改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电刺激 生物反馈治疗 子宫全切 子宫次切 盆底功能障碍
下载PDF
低频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边伟红 陈玉娟 +1 位作者 唐维桢 白雪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被分为低频电刺激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频电刺激治疗14 d。采用神经功能缺失(NIHSS)评分...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被分为低频电刺激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频电刺激治疗14 d。采用神经功能缺失(NIHSS)评分、生活质量(Barther指数)评分和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评定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均有恢复,但治疗组的生活质量(Barther指数)评分和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高于时照组(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低频电刺激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强化干预结合低频电刺激穴位理疗对宫颈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钱琴 武丹丹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3期70-73,共4页
目的研究强化干预结合低频电刺激穴位理疗对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于苏州市立医院妇科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10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 目的研究强化干预结合低频电刺激穴位理疗对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于苏州市立医院妇科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10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接受低频电刺激穴位理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强化干预结合低频电刺激穴位理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DVT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前后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全血高切黏度和全血低切黏度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下肢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D-D和FIB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护理前(P值均<0.05),且观察组的D-D和FI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护理后,两组的全血高切黏度和全血低切黏度均显著低于同组护理前(P值均<0.05),且观察组的全血高切黏度和全血低切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强化干预结合低频电刺激穴位理疗能够有效降低宫颈癌患者术后DVT发生率,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强化干预 下肢深静脉血栓 低频电刺激
下载PDF
低频电刺激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左邦祺 《当代医学》 2018年第9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至本院就诊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015年5月21日~2016年5月21日),其中对常规组采取一般治疗方案,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低频电刺激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至本院就诊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015年5月21日~2016年5月21日),其中对常规组采取一般治疗方案,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低频电刺激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92%与81.63%(P<0.05);治疗前两组的吞咽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上述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低频电刺激与早期康复训练便于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早期康复训练 低频电刺激
下载PDF
低频电穴位刺激对脑卒中后失眠患者血浆5-HT及NE的影响 被引量:57
10
作者 唐雷 马朝阳 +1 位作者 游菲 丁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63-767,共5页
目的:比较低频电穴位刺激与常规西药治疗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低频电刺激组、药物组及安慰剂组,每组40例。低频电刺激组采用低频脉冲电治疗仪对大椎穴、肾俞穴进行刺激,... 目的:比较低频电穴位刺激与常规西药治疗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低频电刺激组、药物组及安慰剂组,每组40例。低频电刺激组采用低频脉冲电治疗仪对大椎穴、肾俞穴进行刺激,每天1次,15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药物组口服艾司唑仑,每次1mg;安慰剂组口服淀粉胶囊,每次1粒;两组均每晚睡前服用,连服15天为一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并比较各组疗效。结果:安慰剂组剔除1例,低频电刺激组、药物组和安慰剂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38/40)、92.5%(37/40)和17.9%(7/39),低频电刺激组、药物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安慰剂组(均P<0.01),低频电刺激组和药物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慰剂组治疗前后血浆5-HT、NE的含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频电刺激组和药物组患者血浆5-HT含量较治疗前均增高(均P<0.05),NE含量较治疗前均降低(均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频电穴位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失眠安全有效,与口服艾司唑仑疗效相当,升高血浆5-HT含量、降低血浆NE含量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低频电穴位刺激 5-羟色胺(5-HT) 去甲肾上腺素(NE) 随机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低频电穴位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11
作者 唐雷 游菲 马朝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47-750,共4页
目的:比较低频电穴位刺激与常规西药治疗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低频电刺激组、药物组及安慰剂组,每组40例(安慰剂组剔除1例)。低频电刺激组采用低频脉冲电治疗仪对大椎、肾俞穴进行刺激... 目的:比较低频电穴位刺激与常规西药治疗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低频电刺激组、药物组及安慰剂组,每组40例(安慰剂组剔除1例)。低频电刺激组采用低频脉冲电治疗仪对大椎、肾俞穴进行刺激,每天1次,15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药物组口服艾司唑仑,每次1mg,安慰剂组口服淀粉胶囊,每次1粒,均为每晚睡前服用,连续口服15天为一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变化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均降低(均P<0.01),低频电穴位刺激组、药物组较安慰剂组评分降低更显著(均P<0.01);低频电刺激组、药物组和安慰剂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38/40)、92.5%(37/40)和17.9%(7/39),低频电穴位刺激组、药物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安慰剂组(均P<0.01)。结论:低频电穴位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失眠安全有效,与口服艾司唑仑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脑卒中 低频电穴位刺激 随机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阴道低频电脉冲刺激联合自拟丹桂藤黄汤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魏艳玲 向小丽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35期3899-3902,共4页
目的观察阴道低频电脉冲刺激联合自拟丹桂藤黄汤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PCS)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P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阴道低频电脉冲刺... 目的观察阴道低频电脉冲刺激联合自拟丹桂藤黄汤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PCS)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P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阴道低频电脉冲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丹桂藤黄汤治疗,疗程2个月。记录2组临床症状积分、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下腹痛、腰骶疼痛、性交痛、经行腹痛、子宫压痛、白带增多、月经不调、肛门坠胀感积分和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积分和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子宫壁间静脉血流速度、髂内静脉血流速度、子宫动脉峰血流速度、卵巢动脉峰血流速度均显著升高(P均<0.05),而子宫壁间静脉内径、附件围静脉丛曲张面积、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卵巢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均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阴道低频电脉冲刺激联合自拟丹桂藤黄汤能够显著改善PCS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好,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并促进盆腔血流动力学恢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低频电脉冲刺激 丹桂藤黄汤 盆腔淤血综合征 血液流变学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低频电刺激吞咽障碍训练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3
13
作者 田甜 李军荣 +1 位作者 李圣华 沈鑫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78-380,共3页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吞咽障碍训练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62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还给予低频电刺激吞咽障碍训练仪治疗。治疗4周后采用...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吞咽障碍训练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62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还给予低频电刺激吞咽障碍训练仪治疗。治疗4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判断疗效,治疗2周、4周后分别进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法(SSA)评分检测。结果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示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SSA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和4周后观察组、对照组SSA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4周后的SSA评分更低(均P<0.05)。治疗2周和4周后,观察组SS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使用低频电刺激吞咽训练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电刺激 吞咽功能障碍 脑卒中 疗效
下载PDF
低频电刺激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8
14
作者 李玉梅 李环 +1 位作者 肖爱民 侯君 《罕少疾病杂志》 2010年第2期25-27,共3页
目的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对照研究,评价低频电刺激在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及术后盆底肌力恢复方面的价值。方法对我科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宫颈癌Ia2-Ⅱb1期,行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的部分患者共32例,随机分成研究组(n=18)... 目的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对照研究,评价低频电刺激在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及术后盆底肌力恢复方面的价值。方法对我科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宫颈癌Ia2-Ⅱb1期,行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的部分患者共32例,随机分成研究组(n=18)和对照组(n=14)。研究组采用膀胱操+低频电刺激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传统的膀胱操治疗,观察两组术后排尿及盆底肌力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11.11%,低于对照组50.00%,P<0.05;研究组术后盆底肌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效果优于传统方法;且对宫颈癌术后盆底肌力恢复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电刺激 宫颈癌术后 尿潴留 盆底肌力
下载PDF
解癃汤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9
15
作者 马江帆 张春雨 +2 位作者 张峥 靳胜燕 郭秋月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732-2734,共3页
目的:探讨解癃汤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医院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患者120例,其中在治疗期间接受解癃汤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的患者64例,为治疗组,接受传统膀胱功能训... 目的:探讨解癃汤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医院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患者120例,其中在治疗期间接受解癃汤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的患者64例,为治疗组,接受传统膀胱功能训练进行治疗56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膀胱功能,尿动力学参数。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其膀胱逼尿肌收缩力、膀胱顺应性均高于治疗前(P〈0.05),尿道压、尿道闭合压和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膀胱逼尿肌收缩力、膀胱顺应性恢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残余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尿潴留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解癃汤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膀胱的功能和尿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癃汤 低频脉冲电刺激 宫颈癌 尿潴留
下载PDF
低频电刺激联合冰刺激及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16
作者 谭小燕 谭远皎 梁美琛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4期349-350,共2页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联合冰刺激综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100例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仅予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吞咽...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联合冰刺激综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100例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仅予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吞咽功能训练的基础上配合电刺激及冰刺激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经分组治疗后观察组优27例(54%),良20例(40%),中2例(4%),差1例(2%),优良率94%;对照组优9例(18%),良23例(46%),中例14例(28%),差4例(8%),优良率64%。2组比较显著性差异(χ2=20.01,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冰刺激综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满意,可以提高患者摄食能力,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康复的信心,为肢体康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电刺激 冰刺激 康复训练 脑卒中 吞咽障碍
下载PDF
手法按摩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17
作者 陈晓红 黄婷 +2 位作者 张峰 余咏宜 丘青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3-624,共2页
目的:探讨手法按摩与低频电脉冲联合治疗产妇乳汁淤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5例发生乳汁淤积的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104例和对照组101例,治疗组采用手法按摩联合低频电脉冲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物理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乳腺炎的发生率... 目的:探讨手法按摩与低频电脉冲联合治疗产妇乳汁淤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5例发生乳汁淤积的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104例和对照组101例,治疗组采用手法按摩联合低频电脉冲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物理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乳腺炎的发生率及母乳喂养的依从性。结果:治疗组产妇乳汁淤积的治愈率为55.8%,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治愈率为44.6%,总有效率为75.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乳腺炎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母乳喂养依从性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手法按摩与低频电脉冲联合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的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乳汁淤积 手法按摩 低频脉冲电刺激
原文传递
腹针疗法加低频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薛宁 夏兆新 朱栋华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6年第8期54-57,共4页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加低频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盆底肌训练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腹针疗法加低频电...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加低频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盆底肌训练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腹针疗法加低频电刺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1h尿垫试验失禁量、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ICI-Q-SF)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1.82%和71.88%;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间治疗前后1 h尿垫试验尿失禁量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治疗组改善尿失禁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组间治疗后比较,ICI-Q-SF评分及SF-36各维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治疗组改善生活质量等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疗法加低频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可显著改善女性尿失禁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女性 腹针疗法 低频电刺激 盆底肌训练
下载PDF
头部低频电刺激对脑性瘫痪儿童运动功能及脑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22
19
作者 庞国象 黄冠中 +1 位作者 郑爱华 李飞燕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双乳突法头部低频电刺激对脑性瘫痪(脑瘫)儿童运动功能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电刺激治疗组与康复对照组,另选取3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康复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电刺激治疗组患儿在上述治疗... 目的探讨双乳突法头部低频电刺激对脑性瘫痪(脑瘫)儿童运动功能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电刺激治疗组与康复对照组,另选取3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康复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电刺激治疗组患儿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双乳突法头部低频电刺激,2组患儿总疗程均为3个月。应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估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采用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治疗前、后2组患儿大脑前、中、后动脉(ACA,MCA,PCA)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2组患儿经治疗后,发现电刺激治疗组共显效19例(42.2%),好转24例(53.4%),有效率为95.6%;康复对照组共显效10例(22.2%),好转27例(60.0%),有效率为82.2%;2组患儿显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电刺激治疗组患儿GMFM评分明显高于康复对照组(P<0.01)。2组患儿治疗前,其ACA、MCA及PCA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治疗后电刺激治疗组患儿ACA、MCA及PCA的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01或P<0.05),而康复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乳突法头部低频电刺激可明显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增强疗效,并提高脑瘫患儿颅内血流速度,改善脑循环状况,是针对脑瘫患儿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低频电刺激 运动功能 经颅多普勒
原文传递
双乳突法低频电刺激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周继宏 张志强 +1 位作者 周继宏 苑秀华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56-459,共4页
目的观察双乳突法低频电刺激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备一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CA-OR)大鼠模型,造成右脑缺血2h再灌注24h,采用5级评分法评定神经功能缺损来筛选病例。脑含水量用... 目的观察双乳突法低频电刺激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备一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CA-OR)大鼠模型,造成右脑缺血2h再灌注24h,采用5级评分法评定神经功能缺损来筛选病例。脑含水量用干重湿重法测定,用TTC染色-图像分析仪测定梗死灶体积,并分析缺血侧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大鼠(即刻治疗组除外)脑水肿程度明显减轻(P<0.05),脑梗死体积减小(P<0.05),脑组织中SOD含量增加,而MDA值下降(P<0.05)。结论双乳突法低频电刺激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减轻脑水肿、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及缩小梗死体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乳突法 低频电刺激 大鼠 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