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EO卫星通信网络的移动性管理 被引量:18
1
作者 贺达健 游鹏 雍少为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4,共14页
近年来,低轨道(Low Earth Orbit,LEO)卫星通信网络以全球覆盖、低传输时延、低功耗链路、较强的抗毁性等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是未来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性管理是构建LEO卫星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为推动移动性管理问题... 近年来,低轨道(Low Earth Orbit,LEO)卫星通信网络以全球覆盖、低传输时延、低功耗链路、较强的抗毁性等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是未来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性管理是构建LEO卫星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为推动移动性管理问题的研究,文章从LEO卫星通信网络的结构和特点入手,阐述了LEO卫星通信网络中移动性管理的分类,并分析了其相比地面移动无线网络的特殊性。从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三个协议层次综述了近年来LEO卫星通信网络移动性管理研究的国内外现状,重点介绍了移动IPv6(Mobile IPv6,MIPv6)和无缝IP分集通用移动性结构(Seamless IP-diversity based Generalized Mobility Architecture,SIGMA)在LEO卫星通信网络中的应用。最后,指出了移动性管理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网络 低轨道卫星 移动性管理 移动IP 无缝IP分集通用移动性结构
下载PDF
基于星间链路状态的低轨卫星网络路由算法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路 燕锋 +4 位作者 章跃跃 夏玮玮 谢晔 石云墀 沈连丰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1年第4期92-100,共9页
低轨卫星通信网络可以提供全球覆盖的低延迟服务,但是低轨卫星网络拓扑的频繁变化给路由设计带来了挑战。针对低轨卫星通信网络拓扑快速变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星间链路状态的路由算法,在卫星的实际坐标和相对位置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 低轨卫星通信网络可以提供全球覆盖的低延迟服务,但是低轨卫星网络拓扑的频繁变化给路由设计带来了挑战。针对低轨卫星通信网络拓扑快速变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星间链路状态的路由算法,在卫星的实际坐标和相对位置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逻辑拓扑结构,并计算路由跳数、传输方向和优先级,进而确定路由路径。针对链路故障问题,实时检测链路状态,并利用链路状态信息进行路由修正。在NS3仿真软件中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星间路由算法相比,该算法实施简单,并能有效降低链路故障的影响,使丢包率降低20%,传输时延约为200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链路状态 路由算法 低轨卫星 NS3仿真
下载PDF
全球覆盖低轨卫星星座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计晓彤 丁良辉 +1 位作者 钱良 宋涛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4-69,共6页
为了在满足全球覆盖条件下使用最少的低轨卫星个数构建星座并且维持星座长期稳定性,需要寻找最优的最小地面仰角参数以此来确定轨道高度、卫星个数等星座参数,并且需要解决卫星光照不固定和轨道参数不稳定的问题。针对如何确定最小地面... 为了在满足全球覆盖条件下使用最少的低轨卫星个数构建星座并且维持星座长期稳定性,需要寻找最优的最小地面仰角参数以此来确定轨道高度、卫星个数等星座参数,并且需要解决卫星光照不固定和轨道参数不稳定的问题。针对如何确定最小地面仰角参数的问题,通过分析星地链路衰减、最小地面仰角和轨道高度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提出了一种已知星地链路裕量时确定卫星轨道高度和最小地面仰角的方法,能够在满足星地链路裕量的前提下获得最优的最小仰角参数;针对卫星光照不固定和轨道参数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轨道特征的低轨(LEO)卫星星座设计方法。上述方法将太阳同步冻结轨道与近极轨道覆盖带(SOC)星座设计方法相结合,设计出连续全球覆盖的LEO星座。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这上述方法设计的LEO星座能够实现连续全球覆盖,并且能够保证卫星固定的光照条件和轨道的长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 轨道稳定性 近极轨道 覆盖带 星座设计
下载PDF
高灵敏度星载ADS-B信号解调算法 被引量:11
4
作者 余孙全 陈利虎 +1 位作者 李松亭 李兰民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86-891,共6页
为提高星载自动相关广播监视系统(ADS-B)接收机的检测性能,研究了高灵敏度解调算法。利用基于匹配滤波的ADS-B信号帧头检测算法对信号准确定时和提取功率信息,该方法构建了特殊的帧头匹配脉冲序列,设计了信号控制状态机以确保在相关峰... 为提高星载自动相关广播监视系统(ADS-B)接收机的检测性能,研究了高灵敏度解调算法。利用基于匹配滤波的ADS-B信号帧头检测算法对信号准确定时和提取功率信息,该方法构建了特殊的帧头匹配脉冲序列,设计了信号控制状态机以确保在相关峰值最大处定位信号,并联合一部分数据位进行同步。利用多点加权振幅采样法提取比特信息和置信度。最后,采用基于置信度的纠错方法纠正校验错误的报文。板载验证表明,该解调算法能有效提升低信噪比条件下星载ADS-B信号的检测概率,最终接收机的灵敏度可达-95 dBm(数据包错误率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相关广播监视系统 低轨卫星 帧头检测 匹配滤波
下载PDF
基于SDN的高性能QoS保障低轨道卫星星间路由算法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奎宇 宋晓勤 +2 位作者 缪娟娟 张昕婷 雷磊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5-190,199,共7页
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具有全球覆盖性、移动性、可扩展性等优势,在提供全球互联网服务、灾难应急处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星上有限的存储和计算资源,传统路由算法不适用于低轨道卫星通信网络。结合软件定义网络架构,提出一种支持服... 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具有全球覆盖性、移动性、可扩展性等优势,在提供全球互联网服务、灾难应急处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星上有限的存储和计算资源,传统路由算法不适用于低轨道卫星通信网络。结合软件定义网络架构,提出一种支持服务质量(QoS)的高性能低轨道卫星星间路由算法。根据剩余链路持续时间定义星间链路生存时间,确定每条星间链路的稳定度,缓解由于链路切换导致的业务路径重构问题。基于高轨道卫星得到的星间链路的流量状态,定义链路负载矩阵,给出星间链路负载度函数,并利用标签交换路径集合获得每条路径的负载度,避免节点拥塞,实现网络负载均衡。针对不同要求的业务服务类型定义权重因子矩阵,通过调整因子来减小瓶颈节点对路由算法的影响,满足多用户的QoS要求。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QoS要求下,该算法在业务时延、系统吞吐量、网络负载均衡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且算法复杂度低,大幅节省了有限的星上存储与计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道卫星 空天地一体化 软件定义网络 服务质量 负载均衡
下载PDF
中国低轨卫星星座组网设计与规划 被引量:10
6
作者 肖楠 梁俊 张基伟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18,共5页
针对全球性低轨卫星星座系统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实现周期长等问题,提出了适用于我国低轨卫星星座的分步实施方案。在分析星座设计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利用24颗卫星设计了能够实现对中低纬度连续覆盖的低轨卫星星座,以此低轨星座构型为基... 针对全球性低轨卫星星座系统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实现周期长等问题,提出了适用于我国低轨卫星星座的分步实施方案。在分析星座设计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利用24颗卫星设计了能够实现对中低纬度连续覆盖的低轨卫星星座,以此低轨星座构型为基础,结合我国当前实际,在假定任务背景下,研究了第一阶段4颗卫星的优化部署方案,并利用STK对不同设计方案的覆盖性能进行了仿真和对比分析,验证了连续覆盖型星座的优势,为我国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的组建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道 卫星组网 星座设计 覆盖分析
下载PDF
未来低轨信息网络发展与架构展望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宁远 陈东 +2 位作者 刘亮 秦兆涛 梁冰苑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6-406,共11页
近年来,伴随着运载、卫星、通信、网络、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天基网络形态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低轨(LEO)星座网络已经成为众多应用场景、业务承载需求的新选项,有向着全球覆盖、天地一体、多业务承载、持续演进、安全可控的天基通用信息网... 近年来,伴随着运载、卫星、通信、网络、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天基网络形态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低轨(LEO)星座网络已经成为众多应用场景、业务承载需求的新选项,有向着全球覆盖、天地一体、多业务承载、持续演进、安全可控的天基通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发展的趋势,而这样的愿景对未来低轨星座网络架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首先从空间网络、先进卫星以及天地网络融合3方面技术领域对近年来低轨星座网络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对低轨星座网络发展的愿景与趋势进行了分析研判。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基于软件定义(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的全云化卫星-5G融合网络架构,使网络具备架构可编程、网络功能抽象解耦以及去中心化的核心优势,辅以意图驱动网络等智能网络运行管理方法,实现网络的多业务承载、持续演进、自动化管理等能力。最后,该文对需重点关注的技术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星座 天基宽带网络 软件定义 网络全云化 卫星5G融合 云智能集成
下载PDF
低轨卫星物联网场景下基于吸引子选择算法的多星负载均衡算法 被引量:8
8
作者 程一凡 洪涛 +1 位作者 丁晓进 张更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54-1363,共10页
低地球轨道(low earth orbit,LEO)卫星物联网系统中由于低轨卫星的高速运动,导致卫星波束覆盖范围内节点业务模型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呈现不均匀性和时变性。针对这一特征,提出一种空时二维卫星物联网业务模型,在空间维度采用网格划分... 低地球轨道(low earth orbit,LEO)卫星物联网系统中由于低轨卫星的高速运动,导致卫星波束覆盖范围内节点业务模型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呈现不均匀性和时变性。针对这一特征,提出一种空时二维卫星物联网业务模型,在空间维度采用网格划分的方法确定不同地理环境下节点密度和坐标位置,在时间维度采用贝塔分布进行建模,从而实现LEO卫星物联网业务模型空时两个维度的建模。在此基础上,针对未来LEO卫星星座多星覆盖的场景,提出一种基于吸引子模型的多星负载均衡算法,卫星侧通过负载估计算法估计各个卫星的活性度,节点侧结合接入不同卫星的俯仰角等参数采用多属性决策算法估计不同卫星对于节点的设备满意度,在LEO卫星高动态环境下使得卫星的网络活性度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基于最高优先级的接入策略,所提算法在单星业务峰均比、系统资源利用率、随机接入性能等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低地球轨道卫星物联网 卫星物联网业务模型 负载均衡 吸引子选择
下载PDF
HOI延迟对LEO卫星简化动力学POD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兵良 方卓 +1 位作者 李珊珊 曾彬 《导航定位与授时》 CSCD 2024年第1期79-86,共8页
通常使用无电离层(IF)线性组合(LC)消除低地球轨道(LEO)卫星简化动力学精密定轨(POD)一阶电离层延迟误差,忽略了高阶电离层(HOI)延迟误差。随着LEO卫星POD技术的发展,计算不同轨道高度的HOI延迟并探索其变化已成为进一步提高POD精度的... 通常使用无电离层(IF)线性组合(LC)消除低地球轨道(LEO)卫星简化动力学精密定轨(POD)一阶电离层延迟误差,忽略了高阶电离层(HOI)延迟误差。随着LEO卫星POD技术的发展,计算不同轨道高度的HOI延迟并探索其变化已成为进一步提高POD精度的重要手段。首先,使用国际参考电离层-2016(IRI-2016)和国际地磁参考场第13代(IGRF-13)模型,计算电离层穿刺点(IPP)位置和地磁场强度。其次,使用平滑星载GNSS数据计算电离层斜路径总电子含量(STEC)。然后,分别计算GOCE、GRACE-A和SWARM-A/B卫星的二阶和三阶电离层延迟。最后,评估了HOI延迟对LEO卫星重叠轨道分析、卫星激光测距(SLR)检核和精密科学轨道(PSO)比较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OI延迟对LEO卫星简化动力学POD的影响大约在毫米至厘米的数量级上;HOI延迟对LEO卫星简化动力学POD外符合精度的影响分别达到0.92,0.22,0.21和0.18 mm;随着LEO卫星轨道高度的增加,HOI延迟对LEO卫星简化动力学POD的影响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o卫星 HOI延迟 简化动力学POD 轨道高度
下载PDF
LEO卫星网络中TCP协议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光华 王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96-98,共3页
在低地球轨道卫星网络中,星地切换会造成数据包丢失,导致应用于地面有线网络中的TCP协议产生盲目快速重传,从而削弱TCP协议性能。针对该问题,在异构网络边界处加入性能增强代理模型,通过阈值调节发送速率,屏蔽切换对源端的影响。理论分... 在低地球轨道卫星网络中,星地切换会造成数据包丢失,导致应用于地面有线网络中的TCP协议产生盲目快速重传,从而削弱TCP协议性能。针对该问题,在异构网络边界处加入性能增强代理模型,通过阈值调节发送速率,屏蔽切换对源端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在不同误码率情况下,该方法的平均吞吐量优于常规TCP,可避免短时间内由连续切换和误码造成的TCP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地球轨道卫星 切换 TCP协议 性能增强代理
下载PDF
一种安全高效的LEO卫星网络任意点切换方案 被引量:6
11
作者 孟梦 陈性元 +1 位作者 徐国愚 杜学绘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共6页
针对低轨(LEO)卫星网络切换中切换点受限、切换频繁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平面扇形角定理的任意点切换定位算法,并设计上下文传递模式下基于性能优化策略的安全切换方案。应用平面扇形角定理求解切换点经纬度坐标,从而避免应用球面三角形... 针对低轨(LEO)卫星网络切换中切换点受限、切换频繁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平面扇形角定理的任意点切换定位算法,并设计上下文传递模式下基于性能优化策略的安全切换方案。应用平面扇形角定理求解切换点经纬度坐标,从而避免应用球面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局限性,计算得到临近空间中任意切换点的位置坐标。从两方面对切换协议进行性能优化:选择与飞行器当前巡航速度契合度最高的卫星作为下一跳切换卫星,从而减少网络平均切换次数;通过引入历史信息,从会话密钥保护、指令消息完整性和新鲜性保护等方面增强协议的安全性。切换协议采用上下文传递模式,与其他采用预认证模式的典型切换协议相比,减少了通信和运算开销。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通信与计算开销低、切换次数少、协议安全性高等特点,适用于LEO卫星网络切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切换 历史信息 上下文传递机制 低轨卫星 强制中断概率 多普勒频移
下载PDF
低轨卫星互联网现状及其建议 被引量:6
12
作者 宋昊 王彤 马鑫 《中国新通信》 2020年第19期61-63,共3页
卫星互联网已成为全球科技巨头下一步竞争的重点领域,也是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国内外主流低轨卫星互联网系统,如StarLink(星链)、OneWeb(一网)、鸿雁星座等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并展望了低轨卫星... 卫星互联网已成为全球科技巨头下一步竞争的重点领域,也是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国内外主流低轨卫星互联网系统,如StarLink(星链)、OneWeb(一网)、鸿雁星座等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并展望了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发展前景。本文指出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的主要难点是频率和轨位资源紧张以及卫星和火箭的产能不足,并针对难点建议国家整合优质资源,给予相关政策和资金扶持,鼓励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协助企业建设运营低轨卫星互联网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 卫星互联网 StarLink 鸿雁星座
下载PDF
近地轨道卫星太阳电池阵功率衰减估计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强 李剑锋 +1 位作者 曹继宏 李会锋 《飞行器测控学报》 CSCD 2017年第3期207-211,共5页
针对LEO(Low Earth Orbit,近地轨道)卫星的太阳电池阵输出功率衰减问题,在分析卫星轨道半长轴、太阳入射角、日地距离等参数变化与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按照轨道衰减快慢来区分太阳活动高年与低年,进而通过区分高年与低年,再根据不同季节... 针对LEO(Low Earth Orbit,近地轨道)卫星的太阳电池阵输出功率衰减问题,在分析卫星轨道半长轴、太阳入射角、日地距离等参数变化与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按照轨道衰减快慢来区分太阳活动高年与低年,进而通过区分高年与低年,再根据不同季节分别进行太阳电池阵输出功率的衰减估计,而无须做功率归一化。同时,重点关注了夏至前后的最低输出功率的衰减情况,以此作为在轨卫星长期管理中的能源参考,建立平均电流和功率衰减因子估计模型,并结合实际工程数据进行了衰减估计。结果表明,太阳电池阵输出功率的年衰减因子约为-0.012,年衰减率约为1.2%。该结果可应用于在轨卫星长期管理的遥测诊断辅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轨道(leo)卫星 太阳电池阵 输出功率 衰减 估计 遥测
下载PDF
卫星数传OFDM信号的多普勒效应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炯卉 熊蔚明 姚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49-2854,共6页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信号具有较高的频谱效率,有利于实现高速传输。在卫星对地高码率数据传输系统设计中,OFDM有助于解决带宽资源的问题,因此极富吸引力。但是,由于近地轨道(low earth orbit...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信号具有较高的频谱效率,有利于实现高速传输。在卫星对地高码率数据传输系统设计中,OFDM有助于解决带宽资源的问题,因此极富吸引力。但是,由于近地轨道(low earth orbit,LEO)星地链路的大动态特性,传输信号会遭受严重的多普勒效应影响。对于宽带OFDM信号而言,多普勒效应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不再仅仅是频率的偏移。分析宽带OFDM信号在LEO卫星对地数传链路中所受到的多普勒影响。首先,对卫星数传链路进行数学建模,并且推导出该大动态场景下的OFDM信号模型;之后,量化分析由于多普勒效应所产生的符号间干扰和载波间干扰。根据理论分析结果,给出OFDM体制在LEO星地数传应用中的设计要求和设计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轨道卫星 星地数据传输 正交频分复用 多普勒效应
下载PDF
StarLink星座对空间安全态势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田鑫 崔文 +2 位作者 张炜 王丽洁 罗朗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1年第2期137-143,148,共8页
针对StarLink星座部署后带来的空间安全问题,对StarLink星座构型仿真,利用碰撞概率的算法,从碰撞风险的角度分析了StarLink星座部署后对其他卫星在轨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StarLink星座部署对低轨航天器将带来较大的碰撞风险,碰撞风险... 针对StarLink星座部署后带来的空间安全问题,对StarLink星座构型仿真,利用碰撞概率的算法,从碰撞风险的角度分析了StarLink星座部署后对其他卫星在轨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StarLink星座部署对低轨航天器将带来较大的碰撞风险,碰撞风险比部署前提升一个量级,对535~555 km空间区域的航天器影响尤为突出,一旦产生碰撞碎片将带来更大的碰撞风险。通过分析提出了警示,并针对大型卫星星座带来的碰撞危险提供了应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 卫星星座 碰撞概率 碰撞预警
下载PDF
大型低轨星座构型演化分析及维持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储银 李文博 +1 位作者 龚胜平 张峰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1期24-32,共9页
针对大型低轨星座构型维持控制问题,搭建了一套星座构型演化及维持控制分析流程,适用于千颗量级的大型低轨Walker卫星星座构型演化分析及维持控制;采用去平均漂移偏差的相对构型保持方法分析星座构型演化情况,有效减小了控制频次、均衡... 针对大型低轨星座构型维持控制问题,搭建了一套星座构型演化及维持控制分析流程,适用于千颗量级的大型低轨Walker卫星星座构型演化分析及维持控制;采用去平均漂移偏差的相对构型保持方法分析星座构型演化情况,有效减小了控制频次、均衡了控制卫星分布;采用自由段维持策略有序规划各卫星位置维持控制时序和控制弧段,实现了整个星座在时间和空间维度有序、分散的控制,降低了对星座服务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星座 构型演化 构型维持控制 地球低轨卫星 智能轨迹优化
下载PDF
低地轨道小卫星星座优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文华 袁建平 赵育善 《飞行力学》 CSCD 2001年第2期41-44,共4页
以低地轨道小卫星星座为研究对象 ,着重从星座覆盖性能考虑出发 ,详细阐述了局部覆盖小卫星星座优化设计的一般方法与思路。针对某一类型任务对两轨道面和三轨道面星座进行了优化设计 ,阐述了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星座优化设计的关键因素以... 以低地轨道小卫星星座为研究对象 ,着重从星座覆盖性能考虑出发 ,详细阐述了局部覆盖小卫星星座优化设计的一般方法与思路。针对某一类型任务对两轨道面和三轨道面星座进行了优化设计 ,阐述了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星座优化设计的关键因素以及不同轨道面数目下星座优化的潜力和特点 ,并进行了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地轨道 小卫星 星座 覆盖 优化设计 仿真 优化模型 轨道面数
下载PDF
面向导航增强的低轨星座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彭攀 范鑫 +3 位作者 徐伟证 康国华 华寅淼 许传晓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1年第6期28-35,共8页
随着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和生活对分米级、厘米级的实时精准定位需求日益凸显。低轨卫星轨道高度低、信号强度大、短时间内几何构型变化快,因此应用低轨卫星开展导航增强服务成为研究热点。低轨卫星的增强服务性能依... 随着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和生活对分米级、厘米级的实时精准定位需求日益凸显。低轨卫星轨道高度低、信号强度大、短时间内几何构型变化快,因此应用低轨卫星开展导航增强服务成为研究热点。低轨卫星的增强服务性能依赖于星座的快速组网和设计,低轨卫星星座构型、轨道高度、轨道倾角等是影响其覆盖性能和增强性能的关键因素。全面分析了低轨星座设计的关键要素,包括轨道高度、轨道倾角和单星覆盖性、地面人口密度、空间环境等,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单构型和复合构型低轨导航增强星座,并进一步分析低轨星座的覆盖性能。结果显示:复合低轨导航增强星座可以实现对全球的连续覆盖,同时满足极地高密度覆盖和低纬度的连续覆盖需求,对北斗导航系统的增强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增强 低轨卫星 星座设计 复合构型 覆盖性能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混合CNN-BiLSTM低轨卫星信道预测算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唐一强 杨霄鹏 朱圣铭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863-3870,共8页
针对低轨道卫星信道质量变化迅速、信道参数“过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attentio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and bi-directional long-short 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AT-CNN-... 针对低轨道卫星信道质量变化迅速、信道参数“过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attentio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and bi-directional long-short 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AT-CNN-BiLSTM)融合的信道预测方法。该方法由信号预处理、网络训练和信号预测3部分组成。首先在高斯白噪声条件下模拟室外卫星信号,得到卫星信号的训练集和测试集;然后将训练集输入构建的训练网络进行特征提取;最后将测试数据输入网络进行预测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与其他4种人工智能方法的对比中,所提出的混合神经网络能够在较快的收敛速度下达到较高的准确率(91.8%),有效地缓解了低轨道卫星信道参数“过时”的现状,对提升卫星通信质量和节省卫星信道资源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 信道预测 注意力机制 卷积神经和双向长短时记忆混合神经网络
下载PDF
面向低轨卫星的星地信道模型综述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昭阳 刘留 +4 位作者 艾渤 周涛 韩紫杰 段相龙 张嘉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84-1702,共19页
低轨卫星(LEO)具备通信时延低、部署成本低、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已经成为了建设未来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卫星通信中端到端传播距离长、经历衰落复杂、终端移动速度快,其信道特性与地面蜂窝网络信道具有很大差异。基于此... 低轨卫星(LEO)具备通信时延低、部署成本低、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已经成为了建设未来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卫星通信中端到端传播距离长、经历衰落复杂、终端移动速度快,其信道特性与地面蜂窝网络信道具有很大差异。基于此,为了对低轨卫星星地信道特性以及信道模型有较为全面的认识,该文总结了目前国际标准组织对星地信道的标准化进展,讨论了星地信道在不同传播位置处的衰落特性,根据建模方法对已有的重要信道模型进行了划分与阐述,最后对未来的工作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 无线信道 信道建模 信道测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