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恋爱问题及教育引导探析 被引量:30
1
作者 邓桂兰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9期234-236,共3页
认真研究当代大学生恋爱问题并加强教育引导,既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也有利于高校进一步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恋爱的种种心理,剖析了其恋爱特点以及对学习、生活的影响,探讨了对大学生恋爱心理进行教育引导的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恋爱 教育 引导
下载PDF
2809例来访者的咨询记录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江雪 林丹 项锦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年第3期342-344,共3页
目的 回顾2000~2004年广州市某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的咨询记录,分析记录内容并评价心理咨询工作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的作用。方法 对2000年12月至2004年12月广州市某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的咨询记录(共计2809例次)进... 目的 回顾2000~2004年广州市某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的咨询记录,分析记录内容并评价心理咨询工作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的作用。方法 对2000年12月至2004年12月广州市某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的咨询记录(共计2809例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年来较多的咨询问题为:感情问题(21.97%)、人际交往问题(21.93%)、情绪问题(16.77%)、学习问题(11.64%);来访例次中女性比例显著高于男性;采访者构成中外校人员逐年增加。结论 咨询问题、桌访者构成在4车间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 心理健康 情感 人际交往 师范大学
下载PDF
大学生恋爱问题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9
3
作者 韦淑梅 《河池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09-112,共4页
对大学生恋爱的条件和基础进行分析,提出了培养健康恋爱心理与行为的方案。
关键词 大学生 恋爱 条件和基础 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和行为
下载PDF
元杂剧婚恋关系中女性形象的复杂性及其成因 被引量:9
4
作者 刘代霞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50-54,共5页
元杂剧婚姻恋爱关系中的女性形象,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既自由主动又忠贞专一,既富有斗争精神又具有妥协性,既富有理想色彩又具有现实性。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的原因,在于元代女性生存环境的恶劣和元代社会意识形态中性别观念的多元化以... 元杂剧婚姻恋爱关系中的女性形象,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既自由主动又忠贞专一,既富有斗争精神又具有妥协性,既富有理想色彩又具有现实性。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的原因,在于元代女性生存环境的恶劣和元代社会意识形态中性别观念的多元化以及元杂剧作家思想观念的复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爱情 婚姻 女性形象 复杂性
下载PDF
重视新时期大学生群体正确的爱情观教育 被引量:6
5
作者 顾馨梅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9-21,共3页
恋爱是大学生比较现实的问题,但目前不少大学生却对爱情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本文从教育者的角度以理性态度审视这些恋爱问题,认真分析了大学生群体的爱情情感的心理特点,全面阐述了正确的爱情观的内涵,教育学生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 恋爱是大学生比较现实的问题,但目前不少大学生却对爱情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本文从教育者的角度以理性态度审视这些恋爱问题,认真分析了大学生群体的爱情情感的心理特点,全面阐述了正确的爱情观的内涵,教育学生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恋爱与集体、恋爱与异性友谊的关系,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正确对待失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爱情观 失恋 心理特点 情感偏差
下载PDF
用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看在校大学生恋爱问题 被引量:8
6
作者 韩云萍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78-80,共3页
用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来看在校大学生的恋爱问题,提出学校应采取正确引导的方法,使大学生 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恋爱观,这是使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上策。
关键词 大学生 恋爱 艾里克森 心理发展 身心健康 人生观
下载PDF
《诗经》中的女性社会透视 被引量:5
7
作者 于衍存 李宝龙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63-67,共5页
《诗经》中对妇女问题有深层次的反映,对妇女社会地位定位趋势有鲜明昭示。《诗经》时代,女性依然要从事繁重的劳动,但其劳动的内容和作用已表现出从属性和服务性,经济地位已悄然弱化;女性在情爱中表面上居于中心,但付出大于获取... 《诗经》中对妇女问题有深层次的反映,对妇女社会地位定位趋势有鲜明昭示。《诗经》时代,女性依然要从事繁重的劳动,但其劳动的内容和作用已表现出从属性和服务性,经济地位已悄然弱化;女性在情爱中表面上居于中心,但付出大于获取,时时受制于人,难以掩盖其实际地位的低下;女性成为家庭中的支点,然而其作用和地位是反向发展的;大量的弃妇悲剧说明,女性社会地位的跌落是不争的社会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女性社会 劳动 情爱 家庭 地位
下载PDF
《郑风·风雨》诗旨辨析
8
作者 郝苗 杨延平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99-104,共6页
历代关于《郑风·风雨》诗旨的解读,主要有“情事说”、“怀人说”与“政事说”等三种解释,其主要分歧在于对诗中“君子”意象的释读,其成因为后世读者在不同时空下的适时接受。从人类学角度入手,通过分析诗中与男女情爱有关的“风... 历代关于《郑风·风雨》诗旨的解读,主要有“情事说”、“怀人说”与“政事说”等三种解释,其主要分歧在于对诗中“君子”意象的释读,其成因为后世读者在不同时空下的适时接受。从人类学角度入手,通过分析诗中与男女情爱有关的“风雨”、“鸡鸣”两种意象,可知《风雨》本为一首情诗,表现了女子与心上人重逢时的喜悦。“君子”应为女子的心上人。与不得已,早期“情事说”最近《风雨》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风 诗旨 风雨 鸡鸣 情诗
下载PDF
The Analysis of Theodore Dreiser's Style from the Love Affairs in Sister Carrie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玉梅 陈静 《海外英语》 2010年第2X期136-138,共3页
Theodore Dreiser was a controversial writer whose novel Sister Carrie was condemned hardly. This paper aims to conduct a detailed analysis of Sister Carrie and expose the evil nature of bourgeoisie society. At the sam... Theodore Dreiser was a controversial writer whose novel Sister Carrie was condemned hardly. This paper aims to conduct a detailed analysis of Sister Carrie and expose the evil nature of bourgeoisie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Dreiser's great insight and perplexitywere clearly reviewed as a realist and naturalist wri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STER CARRIE love affairs realist and naturalist
下载PDF
爱情与责任的较量——谈安娜与弗兰西斯卡的婚外情 被引量:3
10
作者 卢慧玲 《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38-41,共4页
从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到沃勒笔下的弗兰西斯卡两位女性追求爱情的不同结局中 ,可看到千百年来女性寻找自我。
关键词 爱情 责任 《安娜·卡列尼娜》 《廊桥遗梦》 婚外情 安娜形象 弗兰西斯卡形象 女性 家庭 道德 义务
下载PDF
苏曼殊“难言之恫”新解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富生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74-77,共4页
研究苏曼殊的“难言之恫”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长期以来,学术界大都认为是指其血统问题。结合苏曼殊悲惨的身世和痛苦的心态,并考察其作品《潮音跋》、《断鸿零雁记》等的描述,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苏曼殊的“难言之恫”是其佛心... 研究苏曼殊的“难言之恫”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长期以来,学术界大都认为是指其血统问题。结合苏曼殊悲惨的身世和痛苦的心态,并考察其作品《潮音跋》、《断鸿零雁记》等的描述,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苏曼殊的“难言之恫”是其佛心与世情,特别是恋情碰撞、纠缠而产生的无限苦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曼殊 难言之恫 佛心 恋情
下载PDF
原型的变形——评孙惠芬的长篇小说《歇马山庄》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晓芳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82-83,共2页
翁古城和姑嫂石篷这两个传说对《歇马山庄》这部小说有重大影响,小说中月月、小青、买子的爱情故事是对这一原型的变形和置换。
关键词 《歇马山庄》 爱情故事 原型变形
下载PDF
Love Dynamical Models with Delay
13
作者 Kaori Saito Shiho Takagi Yoshihiro Hamaya 《Advances in Pure Mathematics》 2020年第5期297-311,共15页
A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the asymptotic stability of the equilibrium point of a system, which appears as a model for couple of the love affair with time delay, is obtained by applying the technique of linearized met... A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the asymptotic stability of the equilibrium point of a system, which appears as a model for couple of the love affair with time delay, is obtained by applying the technique of linearized method and Hopf- bifur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ve affairs ASYMPTOTIC Stability Linearized Method Hop-Bifurcation DELAY DYNAMICAL Model
下载PDF
吴宓与郁达夫爱情遭际之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乔军豫 向天渊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48-50,共3页
吴宓和郁达夫都是20世纪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都曾狂热地追求美丽的爱情。比较吴宓与郁达夫的爱情遭际,可以看到封建伦理道德对人性的禁锢与扼杀造成了一代知识分子文化性格的缺陷。如何走出世俗伦理的禁锢迈向自我解放的道路,构建... 吴宓和郁达夫都是20世纪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都曾狂热地追求美丽的爱情。比较吴宓与郁达夫的爱情遭际,可以看到封建伦理道德对人性的禁锢与扼杀造成了一代知识分子文化性格的缺陷。如何走出世俗伦理的禁锢迈向自我解放的道路,构建自由的个性和追求幸福的爱情,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与思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宓 郁达夫 爱情 遭际
下载PDF
刍议当代大学生恋爱道德问题
15
作者 吴志强 李晶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4期58-61,共4页
当前,大学生恋爱已是高校较普遍的现象和热点问题,而与其伴随的一系列恋爱道德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通过对大学生现行恋爱观及恋爱行为方式出现的道德问题的分析、研究,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优化学校、社会、家庭的教... 当前,大学生恋爱已是高校较普遍的现象和热点问题,而与其伴随的一系列恋爱道德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通过对大学生现行恋爱观及恋爱行为方式出现的道德问题的分析、研究,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优化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方式,提出解决大学生恋爱道德问题的总体思路和基本途径,在当今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恋爱 道德 教育
下载PDF
青年恋爱违法犯罪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陆经伟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50-52,共3页
青年由恋爱而引起的违法犯罪,有报复性、偶发性、盲从性等特点,其原因既有外在的客观因素,也有青年自身认识、情绪上的因素。要从树立正确的恋爱认识,形成良好恋爱氛围,开展心理咨询、疏导等方面入手,防止这一现象发生。
关键词 青年 恋爱 违法犯罪 社会问题
下载PDF
明清艳情小说的原型结构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书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0-53,共4页
以原型结构为视角和切入点,深入发掘明清艳情小说中常见的遇仙遇艳、性器崇拜、自阉自残等原型意象生成的深层原因和现实基础,具有十分深刻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明清艳情小说 遇仙遇艳 性器崇拜 自阉自残 原型文化
下载PDF
论庐隐小说的情感维度及其审美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晓峰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72-75,共4页
庐隐小说创作的主要内容是男女恋情。她笔下的知识女性有青春的欢乐,有对爱情(包括同性恋)的憧憬和向往,而爱情的缺憾又使她们忧郁、悲哀、痛苦。她们对婚姻生活普遍感到失望甚至恐惧。庐隐从对社会人生、女性命运的认识以及自身经历的... 庐隐小说创作的主要内容是男女恋情。她笔下的知识女性有青春的欢乐,有对爱情(包括同性恋)的憧憬和向往,而爱情的缺憾又使她们忧郁、悲哀、痛苦。她们对婚姻生活普遍感到失望甚至恐惧。庐隐从对社会人生、女性命运的认识以及自身经历的深刻体验出发,把女性人物的情感设定在愉悦——悲哀的维度上,使小说具有凄美的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恋情 愉悦 悲哀 审美价值
下载PDF
亲密关系中“因爱生恨”的原理与化解——基于阳明心学视角
19
作者 阮极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59-75,共17页
所谓的“因爱生恨”如何形成?基于对大学生、青年夫妻、离婚人士的访谈及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并非真正的“爱”产生了恨,而是“爱情”中的私欲产生了恨。本文基于阳明心学视角对“因爱生恨”原理进行讨论,认为阳明心学相关理论对当下中... 所谓的“因爱生恨”如何形成?基于对大学生、青年夫妻、离婚人士的访谈及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并非真正的“爱”产生了恨,而是“爱情”中的私欲产生了恨。本文基于阳明心学视角对“因爱生恨”原理进行讨论,认为阳明心学相关理论对当下中国人的婚恋实践有指导意义,也为当下婚恋中的“因爱生恨”提供了化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 婚姻 亲密关系 因爱生恨 阳明心学 致良知
下载PDF
汉成帝与文学
20
作者 李世忠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63-66,共4页
汉成帝与文学发生过重要关联。首先,他当政期间形成了汉代宫廷独一无二的以刘向、扬雄、班婕妤等为核心的文学创作团队,这些人的创作活动更与他直接相关;其次,汉成帝下令开展的校书活动,对传承古代文学、推动文学发展为功甚巨;第三,他... 汉成帝与文学发生过重要关联。首先,他当政期间形成了汉代宫廷独一无二的以刘向、扬雄、班婕妤等为核心的文学创作团队,这些人的创作活动更与他直接相关;其次,汉成帝下令开展的校书活动,对传承古代文学、推动文学发展为功甚巨;第三,他在位期间荒淫艳冶的后宫生活,使得他的形象从史籍走向文学世界,并因此促成了中国最早艳情小说的诞生,对推动后代史传人物向小说角色的过渡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成帝 后宫 文学 艳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