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征精神谱系述论 被引量:12
1
作者 韩洪泉 《苏区研究》 2019年第4期22-32,共11页
1934年至1936年的红军长征,在中国以至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既深且远的影响。比历史更深刻的是精神。长征既书写下震撼世界的长征故事,也熔铸了永放光芒的长征精神,又升华为厚重渊博的长征文化。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 1934年至1936年的红军长征,在中国以至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既深且远的影响。比历史更深刻的是精神。长征既书写下震撼世界的长征故事,也熔铸了永放光芒的长征精神,又升华为厚重渊博的长征文化。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是长征留给后人最可宝贵的财富,呈现出特定意涵和丰富形态,具有跨越时空和民族的普遍价值,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长征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一个重要坐标,而且形成了自身的精神谱系。弘扬传承伟大长征精神,对走好新时代新长征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启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长征 长征精神 长征文化 精神谱系
下载PDF
长征精神论纲 被引量:7
2
作者 韩洪泉 《苏区研究》 CSSCI 2022年第3期95-106,共12页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一页波澜壮阔而又精彩纷呈的瑰丽篇章,也是一百余年来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的生动缩影。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长征精神,是长征留给后人最可...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一页波澜壮阔而又精彩纷呈的瑰丽篇章,也是一百余年来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的生动缩影。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长征精神,是长征留给后人最可宝贵的财富。80多年前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弘扬长征精神的胜利。长征对中国和世界的当代价值,也主要体现为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长征精神具有其特定范畴、科学内涵和丰富形态,彰显跨越时空和民族的普遍意义和持久影响,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深入研究、努力践行和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对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长征 长征精神 长征文化 精神谱系
下载PDF
长征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探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品良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3-89,共7页
史无前例的长征,不只是敌我军事的较量,也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成功尝试。长征中党和红军十分重视宣传鼓动工作、重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红军充分发挥组织的保证作用,实施了严格制度化的措施,塑造出强有力的组织传... 史无前例的长征,不只是敌我军事的较量,也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成功尝试。长征中党和红军十分重视宣传鼓动工作、重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红军充分发挥组织的保证作用,实施了严格制度化的措施,塑造出强有力的组织传播形态保证宣传工作的落实。同时,红军依据不同民族的特点,运用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传播媒介、传播渠道与传播方式,沿途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宣传,取得了巨大的传播效果。这些宝贵的经验,仍然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值得我们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吸收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长征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传播
下载PDF
也谈红军长征中的“密电”问题——请教范硕同志 被引量:7
4
作者 朱玉 王年一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3-48,共6页
历史上有无张国焘要"武力解决"中央的"密电",没有!无论是党的有关决议、历史文件,还是当事人或其他相关人员的回忆,都证明了"武力解决"的密电是不存在的。
关键词 红军长征 “密电事件”
下载PDF
“彝海结盟”的历史功绩及现实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国光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3-27,共5页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渡过金沙江,进入由大小互不统辖的若干黑彝家支分割统治着的四川凉山彝族地区。经中央批准,刘伯承司令与彝族果基(沽鸡)家支首领小叶丹举行了举世闻名的“彝海结盟”,粉碎了蒋介石妄图把红军变成“石达开第二”的...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渡过金沙江,进入由大小互不统辖的若干黑彝家支分割统治着的四川凉山彝族地区。经中央批准,刘伯承司令与彝族果基(沽鸡)家支首领小叶丹举行了举世闻名的“彝海结盟”,粉碎了蒋介石妄图把红军变成“石达开第二”的美梦。“彝海结盟”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成功运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典范。如今,它与当地多彩的民族文化、绮丽的自然风景一起,成为当地宝贵的旅游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长征 “彝海结盟” 现实意义
下载PDF
长征中女红军的革命精神与历史贡献论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江小惠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37-41,共5页
在举世闻名的长征中,女红军在参加作战、运输修路、筹粮筹款、制作被服、护理伤病员、政治宣传、群众工作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她们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无私无畏的崇高品德,是长征精神的塑造者。女红军参加长征,... 在举世闻名的长征中,女红军在参加作战、运输修路、筹粮筹款、制作被服、护理伤病员、政治宣传、群众工作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她们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无私无畏的崇高品德,是长征精神的塑造者。女红军参加长征,是中国革命战争发展的结果,也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发展的结果,女红军们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将永不泯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征 女红军 长征精神 崇高品德 妇女解放
下载PDF
长征学建构刍议 被引量:2
7
作者 韩洪泉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5,共5页
1934年至1936年的红军长征,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既深且远的影响。长征是波澜壮阔的历史,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围绕长征及其相关问题的学术研究,既是长征文化生成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长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征学术研究... 1934年至1936年的红军长征,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既深且远的影响。长征是波澜壮阔的历史,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围绕长征及其相关问题的学术研究,既是长征文化生成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长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征学术研究是以科学研究的方法而生成、以图书和文章为主要形式而呈现的高级形态的长征精神文化。近10余年来,学术界发出建构长征学的倡议,为推动长征文化深入发展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和视角。长征学具有极高研究价值、迫切现实需求和深厚学术积淀,这一概念和提出和学科的建构大致经历了一个由一省一地到多省多地、由个人呼吁到团队协作、由发出倡议到深入探讨的发展过程,但仍呼而未出,面临着发展瓶颈。长征学建构必须注重打基础、谋长远、求实效,把握建构话语体系这个首要前提、推进学术创新这个关键要素、整合研究力量这个重要保证、引领实践发展这个基本指向,久久为功,期在有成,引领长征研究向纵深和高远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征学 红军长征 长征文化 长征精神 长征研究
下载PDF
近十年来红军长征研究述评 被引量:5
8
作者 齐霁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2-77,共6页
近十年来,红军长征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表出版了大量的论文、专著、研究资料。在长征的原因、准备及落脚点的选择、长征中的重要战役、长征中的重要会议、长征中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党和红军主要人物对红军长征胜利的贡献等方面,研... 近十年来,红军长征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表出版了大量的论文、专著、研究资料。在长征的原因、准备及落脚点的选择、长征中的重要战役、长征中的重要会议、长征中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党和红军主要人物对红军长征胜利的贡献等方面,研究获得了较大的进展。今后仍需要进一步深化、加强、拓展红军长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长征 十年研究 述评
原文传递
长征文化论纲 被引量:2
9
作者 韩洪泉 《苏区研究》 CSSCI 2021年第6期52-64,共13页
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在中国历史以至世界历史上也都具有重要影响。长征既书写下一页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壮丽史诗,又熔铸起一座巍峨屹立、永放光芒的精神丰碑,更升华为一脉厚重深沉、流光溢彩... 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在中国历史以至世界历史上也都具有重要影响。长征既书写下一页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壮丽史诗,又熔铸起一座巍峨屹立、永放光芒的精神丰碑,更升华为一脉厚重深沉、流光溢彩的璀璨文化。长征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既具备文化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个性。考察作为具体形态的长征文化,必须关注到其特殊规律、丰富蕴涵、内在结构、多元功能和鲜明特征。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长征,从红军长征期间的文化工作到80多年来长征文化的传承赓续,从长征文化在时间轴线上的历时演进到系统维度中的共时延展,长征文化向我们展现出沈深、厚重、丰富的历史面相。新时代加强长征文化理论研究、指导长征文化建设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征文化 红军长征 长征精神 新长征
下载PDF
潘鹤《艰苦岁月》的意义生成与转换
10
作者 程馨漫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9-151,共3页
潘鹤创作的《艰苦岁月》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雕塑以海南游击队为原型,在建军30周年纪念美展后被解读为表现红军的作品。在潘鹤撰文叙述创作来源及过程后,这一解读仍然延续下来,并在军事博物馆的展览中进一步与红军长征相连。在这... 潘鹤创作的《艰苦岁月》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雕塑以海南游击队为原型,在建军30周年纪念美展后被解读为表现红军的作品。在潘鹤撰文叙述创作来源及过程后,这一解读仍然延续下来,并在军事博物馆的展览中进一步与红军长征相连。在这一时期艺术创作机制与时代需求的影响下,《艰苦岁月》成为表现红军长征的代表雕塑影响至今,在展览和文本转译中完成了意义生成及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苦岁月 潘鹤 雕塑 红军长征 国家形象
原文传递
红二、红六军团长征中湖南“扩红”述论 被引量:4
11
作者 阳勇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9-178,共10页
红二、红六军团长征中在安化"扩红"100多人,在新化"扩红"2000多人,在辰溪"扩红"300多人,在溆浦"扩红"3000多人,在邵阳、武冈等地至少"扩红"110多人,在黔阳、晃县等地至少"扩红&... 红二、红六军团长征中在安化"扩红"100多人,在新化"扩红"2000多人,在辰溪"扩红"300多人,在溆浦"扩红"3000多人,在邵阳、武冈等地至少"扩红"110多人,在黔阳、晃县等地至少"扩红"110多人,在湖南共"扩红"至少5600多人,成效显著。"扩红"成效显著,主要是因为:红二、红六军团高举抗日救国大旗,极大地调动起湖南人民的爱国热情;红二、红六军团高度重视、统一部署、精心组织"扩红",新化、溆浦"扩红"形成轰轰烈烈的"扩红"运动;红二、红六军团积极开展统战工作,不仅吸收工农群众,也吸收先进知识分子参加红军;红二、红六军团积极开展群众工作,模范遵守纪律,大力打击残害人民的土豪劣绅,十分重视维护、给予群众利益;党和红军,特别是贺龙在湖南影响很大;新化、溆浦等地人口众多,群众基础好;红军得到了较长时间的休整等。红二、红六军团长征中湖南"扩红",极大地增强了红二、红六军团的力量,也为此后长征中的"扩红"积累了宝贵经验,从而为取得长征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二、红六军团 长征 湖南 “扩红”
原文传递
论红军长征的早期国际传播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才林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21,共13页
红军长征的早期国际传播特指国民党封锁时期,即红军长征至全国性抗战时期。这一时期传播的主要作品有《随军西行见闻录》《雪山草地行军记》《从甘肃到山西》《红军长征记》《西行漫记》等。这一时期传播主题总体而言就是谱写英雄的史... 红军长征的早期国际传播特指国民党封锁时期,即红军长征至全国性抗战时期。这一时期传播的主要作品有《随军西行见闻录》《雪山草地行军记》《从甘肃到山西》《红军长征记》《西行漫记》等。这一时期传播主题总体而言就是谱写英雄的史诗、吹响抗日的号角,反击外界的污名化报道,为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全世界“正名”。这一时期传播的特点大致有四个方面:一是与国际人士合作突破国民党新闻封锁,“中国红星闪耀世界”;二是由亲中共人士帮助传播,或由中共党员秘密组织传播;三是除了陈云向共产国际的报告外,其他著述很少提及遵义会议详情;四是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筹划传播,红军将士真诚表述。回顾红军长征的早期国际传播,对于讲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长征 早期国际传播 《随军西行见闻录》 《西行漫记》
下载PDF
长征前革命根据地的医疗卫生事业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乾坤 李洪河 《军事历史研究》 CSSCI 2018年第3期1-14,共14页
长征前,中共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红军和苏维埃政府在缺医少药和面临敌人不断进攻的艰苦条件下,创建了各级医疗卫生组织,创办了红军军医学校和卫生材料厂,初步建立了红军部队的卫勤体系与地方卫生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发动革命根据地各方力量... 长征前,中共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红军和苏维埃政府在缺医少药和面临敌人不断进攻的艰苦条件下,创建了各级医疗卫生组织,创办了红军军医学校和卫生材料厂,初步建立了红军部队的卫勤体系与地方卫生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发动革命根据地各方力量开展了有效的战伤救护和卫生防病工作,既为土地革命战争的顺利推进提供了重要的卫勤保障,增强了革命根据地军民的卫生观念和身体健康,又确立了中共对医疗卫生工作的领导,整合了乡村医疗卫生资源,坚持走中西医相结合的医疗卫生道路,成为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事业的伟大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征前 革命根据地 红军 医疗卫生工作
原文传递
中央红军翻越夹金山的精神意蕴和战略价值论析
14
作者 李锡炎 《长征学刊》 2024年第1期21-28,107,108,共10页
夹金山,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红军指战员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必胜的坚定信念,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同心同德,团结友爱,战胜了“鸟儿飞不过,凡人不敢攀”的“神仙山”,用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展示出“信念坚定,... 夹金山,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红军指战员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必胜的坚定信念,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同心同德,团结友爱,战胜了“鸟儿飞不过,凡人不敢攀”的“神仙山”,用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展示出“信念坚定,团结友爱,挑战极限,不胜不休”的革命精神。毛泽东和党中央从战略全局的高度,运筹帷幄,谋划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战略方针,在夹金山南麓发出的多份事关全局的文电和指示,不仅为红军征服夹金山,提供了精神动力,而且为中央红军翻越夹金山赋予了极为深刻的战略意蕴和政治内涵。红军翻越夹金山所体现的精神意蕴和战略价值,不仅在于克服困难越过一座雪山所表现的意志和毅力,更重要的是红军长征开创新局面,进入新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伟大长征实现“两大战略转变”的重要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长征 夹金山 精神意蕴 战略价值
下载PDF
长征早期叙事的鲜活画面与生命张力——以1942年版《红军长征记》为中心的文本解读 被引量:3
15
作者 于化民 《军事历史研究》 2016年第3期12-30,共19页
原始史料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文献资料相对缺乏的长征史研究更是如此。《红军长征记》是由数十位长征参加者根据亲身经历撰写的长征见闻录,也是关于中央红军长征的最早的回忆史料集,湮没多年后重新受到关注。《红军长征... 原始史料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文献资料相对缺乏的长征史研究更是如此。《红军长征记》是由数十位长征参加者根据亲身经历撰写的长征见闻录,也是关于中央红军长征的最早的回忆史料集,湮没多年后重新受到关注。《红军长征记》兼具口述史料和文献史料的双重性质,本文通过对该书文本的梳理和解读,从勾画中央红军长征主要经过,描述党和红军领袖在长征中的活动,反映长征期间红军与民众的关系,记录长征官兵真实生活等方面,考察该书对于长征研究的重要价值。《红军长征记》不仅确立了长征叙事的基本框架,其中保留下来的大量珍贵历史信息,对于后人全面认识和感知长征的丰富貌相尤为难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红军 长征史料 红军长征记
原文传递
红军长征扩红人数考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慧娟 《苏区研究》 2018年第2期77-90,共14页
扩红既是关系部队战斗力,又是反映中共群众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长征中的扩红,难度虽较此前大大增加,但通过考证现有文献资料和亲历者回忆而得出的大致数字来看,长征扩红整体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红军 长征 扩红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党的民族政策在长征中的初步实践 被引量:3
17
作者 廖胜平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7期92-94,104,共4页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主要经过了彝族、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党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方针政策,执行了严格的民族群众纪律,因此,我军不但顺利地通过了这些地区,还使党的民族政策得到了初步实践,为此后党的新型民族政策—...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主要经过了彝族、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党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方针政策,执行了严格的民族群众纪律,因此,我军不但顺利地通过了这些地区,还使党的民族政策得到了初步实践,为此后党的新型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的确立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征 民族政策 红军 党的政策
下载PDF
长征精神融入地理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史文涛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38-140,共3页
红军长征精神融入地理课程思政教育是弘扬长征精神与教学目标互联互通的重要途径。从认真梳理思政元素融合点、扎实开展课程教学建设、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主动尝试教学评价改革四个方面着手研究长征精神融入地理课程路径。研究表明长征... 红军长征精神融入地理课程思政教育是弘扬长征精神与教学目标互联互通的重要途径。从认真梳理思政元素融合点、扎实开展课程教学建设、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主动尝试教学评价改革四个方面着手研究长征精神融入地理课程路径。研究表明长征精神融入地理课程教学达到了协同育人的效果:一是培养了学生爱国担当、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紧密团结、患难与共的意志品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二是让学生掌握了地理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征精神 地理 课程思政 教学探究
下载PDF
红军长征过桂北时实施的民族政策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3
19
作者 韦贵方 廖国一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18,共8页
红军长征过桂北时,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桂北地区民族问题实际相结合,制定了民族平等、团结、联合的基本政策。民族政策在桂北地区的成功实践,为红军长征经过其他民族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借鉴,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红军长征过桂北时,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桂北地区民族问题实际相结合,制定了民族平等、团结、联合的基本政策。民族政策在桂北地区的成功实践,为红军长征经过其他民族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借鉴,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和党对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探索。在新时代,必须继续深入实施民族平等政策,持续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创新民族政策宣传方式和载体,建立民族政策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坚持从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出发制定民族政策,才能确保党的民族工作顺利有效地推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长征 中国共产党 民族政策 桂北地区
下载PDF
红军长征遗址遗迹研究综述 被引量:2
20
作者 裴若君 胡安徽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11,共6页
红军长征遗址遗迹研究是长征史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学界对红军长征遗址遗迹的研究主要有:遗址遗迹的调查和介绍;遗址遗迹的考证分析;遗址遗迹的价值、保护和利用。未来长征遗址遗迹的研究还需加强理论指导,深入对长征具体历史事件的挖... 红军长征遗址遗迹研究是长征史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学界对红军长征遗址遗迹的研究主要有:遗址遗迹的调查和介绍;遗址遗迹的考证分析;遗址遗迹的价值、保护和利用。未来长征遗址遗迹的研究还需加强理论指导,深入对长征具体历史事件的挖掘和分析,扩充相关史料,形成研究合力,充分弘扬长征遗址遗迹承载的长征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长征 遗址遗迹 研究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