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画像中的长袖舞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宇晓 《文化艺术研究》 2008年第2期133-154,共22页
本文以汉代墓葬艺术之瑰宝——汉画艺术中生动、形象的乐舞百戏图为资料来源,以汉代乐舞艺术的代表——长袖舞为研究对象,在对史籍文献、诗赋作品、汉画图像的搜集整理中,立足于图像学,结合多学科交叉互证的研究方法,试图通过汉画像中... 本文以汉代墓葬艺术之瑰宝——汉画艺术中生动、形象的乐舞百戏图为资料来源,以汉代乐舞艺术的代表——长袖舞为研究对象,在对史籍文献、诗赋作品、汉画图像的搜集整理中,立足于图像学,结合多学科交叉互证的研究方法,试图通过汉画像中长袖舞的舞姿形态、结合类型、风格审美,来追寻汉代长袖舞的艺术嬗变轨迹,在对其多样性艺术表现的寻根探源中进一步完善汉代艺术文化的发展脉络,从而为今后的艺术创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 长袖舞 乐舞 艺术
下载PDF
长袖婆娑舞汉天──从考古出土实物谈汉代长袖舞 被引量:10
2
作者 苏岩 《中原文物》 2001年第4期68-74,共7页
长袖舞是汉代著名的舞蹈,同时也是汉代艺术创作的主要题材之一,本文根据考古发现有关长袖舞的实物资料,从长袖舞在民间的盛况、汉代自娱性长袖舞、专业性长袖舞、长袖舞对汉代社会折射等四个方面对长袖舞的艺术风格进行了分类整理与... 长袖舞是汉代著名的舞蹈,同时也是汉代艺术创作的主要题材之一,本文根据考古发现有关长袖舞的实物资料,从长袖舞在民间的盛况、汉代自娱性长袖舞、专业性长袖舞、长袖舞对汉代社会折射等四个方面对长袖舞的艺术风格进行了分类整理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社会 考古发现 出土 资料 舞蹈 民间 艺术风格 自娱性 艺术创作 题材
原文传递
盘鼓舞渊源及形态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魏代富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1-46,共6页
盘鼓舞是长袖舞的杂技化呈现。它在汉代流传虽广,但在宫廷中属于秘舞。其具体表演过程为舞者先独自唱歌一首,然后进行独自表演,表演完毕后,有十六位伴舞入场,与舞者共同表演另一段群体性舞蹈。
关键词 盘鼓舞 长袖舞 地位 伴舞
原文传递
“长袖善舞”的历史流变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宁宁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52,共7页
我国古代舞蹈与服饰、与道具始终有着密切关系。古人擅长运用服饰道具来表演舞蹈,并展示身体动作技巧。"长袖善舞"之善妙,在于身体动作与长袖服饰的巧妙结合运用,以此表现一种轻柔的物态、质感和美感,以及凌空飞翔的形象。用... 我国古代舞蹈与服饰、与道具始终有着密切关系。古人擅长运用服饰道具来表演舞蹈,并展示身体动作技巧。"长袖善舞"之善妙,在于身体动作与长袖服饰的巧妙结合运用,以此表现一种轻柔的物态、质感和美感,以及凌空飞翔的形象。用非对立、非对抗的身体姿势及其谦恭低俯的姿态,来表现"失重"感。在舞弄、把玩、挥舞长袖时,以袖带身,将身带袖,进而在"罗衣从风,长袖交横"的形神表现中,使得形象意境得以升华。当舞蹈与长袖服饰贴合一体且始终不变的情况下,作为一种舞蹈,它的技艺怎么发展呢?考察"长袖善舞"的历史流变,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袖善舞 历史流变 长袖衣裙 动作技巧
原文传递
南阳汉画像石中舞姿形象的梳理与辨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郑亚萌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25,共7页
乐舞图像作为汉画的重要题材之一,也处于南阳地区画像石图像系统的关键位置。文章意在对南阳地区画像石乐舞图像中的舞姿形象进行清理,并对其中单袖形象的绘画意图进行细节的推测和重新解读,对其一袖扬起的舞姿形象的符号化特点和区域... 乐舞图像作为汉画的重要题材之一,也处于南阳地区画像石图像系统的关键位置。文章意在对南阳地区画像石乐舞图像中的舞姿形象进行清理,并对其中单袖形象的绘画意图进行细节的推测和重新解读,对其一袖扬起的舞姿形象的符号化特点和区域特征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 南阳 舞姿 长袖舞 巾舞 盘鼓舞
原文传递
敦煌石窟长袖舞图像流变考 被引量:1
6
作者 汪雪 朱建军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20,共9页
长袖舞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舞蹈种类之一,其特征是不执舞具,“以舞袖为容”。敦煌石窟壁画中的长袖舞图像最早出现于中唐时期,其舞服、舞姿及宗教意涵皆体现出吐蕃文化渊源。中唐至宋代的两百余年间,敦煌壁画中的长袖舞者涵盖了成人、... 长袖舞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舞蹈种类之一,其特征是不执舞具,“以舞袖为容”。敦煌石窟壁画中的长袖舞图像最早出现于中唐时期,其舞服、舞姿及宗教意涵皆体现出吐蕃文化渊源。中唐至宋代的两百余年间,敦煌壁画中的长袖舞者涵盖了成人、童子、迦陵频伽、共命鸟等,并先后出现了翻领、圆领、袒右肩等舞服服制。长袖舞在敦煌的传承与留居敦煌的吐蕃遗民密切相关,其图像演变依托于各类壁画题材图像模式的发展,集中展现了汉藏文化在宗教思想、民族习俗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石窟 长袖舞 翻领 吐蕃 火宅喻
下载PDF
汉代巾舞长袖舞向着歌舞戏发展的演变态势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立 李传荣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第6期1-12,共12页
汉代巾舞、长袖舞作为舞蹈艺术的艺术表演中融入了"稽戏"、"伴唱"、"抃歌"等艺术表演形式,为原本属于"形体叙述"的巾舞、长袖舞增添了"歌诗叙述"和"角色叙事"的手段和功能... 汉代巾舞、长袖舞作为舞蹈艺术的艺术表演中融入了"稽戏"、"伴唱"、"抃歌"等艺术表演形式,为原本属于"形体叙述"的巾舞、长袖舞增添了"歌诗叙述"和"角色叙事"的手段和功能。"歌诗叙述"的出现,既丰富了巾舞、长袖舞的情感表现能力,又为巾舞、长袖舞以"形体叙述"而演绎"故事情节"创造了条件,从而使得"形体叙述"的"角色化"转变成为可能。"戏楼"的"前台"和"后台"的设计,为演员在表演空间上的转化提供可能,作为"专业性"的"表演舞台"意味着舞台条件的成熟。东汉中晚期巾舞、长袖舞艺术表演形式,已经具备了向"歌舞戏"发展的必备条件,其发展演变的态势已然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 巾舞 长袖舞 歌舞戏 演变
下载PDF
敦煌壁画中的吐蕃乐舞元素考论——以翻领袍服的长袖舞为中心 被引量:1
8
作者 汪雪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9-188,共10页
青海地区吐蕃统治时期墓葬出土的棺板画中,绘制有身着翻领袍服的长袖舞图像,这一舞蹈是具有标识性的吐蕃舞蹈种类,在苯教丧仪中,具有“降魂”的巫舞功能。敦煌壁画中的这类舞蹈具有将逝者灵魂召回,超荐往生极乐世界的宗教意义,其本质是... 青海地区吐蕃统治时期墓葬出土的棺板画中,绘制有身着翻领袍服的长袖舞图像,这一舞蹈是具有标识性的吐蕃舞蹈种类,在苯教丧仪中,具有“降魂”的巫舞功能。敦煌壁画中的这类舞蹈具有将逝者灵魂召回,超荐往生极乐世界的宗教意义,其本质是佛教往生思想与苯教救赎思想的结合。翻领袍服的长袖舞在敦煌地区的发展衍变呈现出两种主要趋势,一是承袭其服制,但袍服穿法变革为袒右式,是当代藏族民间舞的前身;二是承袭其“降魂”功能,穿着圆领长袖舞服,成为民间丧仪中的引魂巫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教 敦煌 翻领 长袖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