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造园林中斑文鸟和白腰文鸟的巢址选择 被引量:3
1
作者 孙楠 刘晨阳 +5 位作者 KONGKASAWAT Jittima AYUTHAVEL Kalaimani TUN Nay Lin AWASTHI Balram 权锐昌 刘泽华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6-322,共7页
巢址选择对保证鸟类生存和繁殖成功、降低被捕食率和种间竞争至关重要。2016—2017年,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选取3个研究区域对同域分布的斑文鸟Lonchura punctulata和白腰文鸟Lonchura striata进行调查。在记录的15个巢址特... 巢址选择对保证鸟类生存和繁殖成功、降低被捕食率和种间竞争至关重要。2016—2017年,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选取3个研究区域对同域分布的斑文鸟Lonchura punctulata和白腰文鸟Lonchura striata进行调查。在记录的15个巢址特征因子中,14个数值型因子用于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找出影响文鸟巢址选择的关键因子;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种文鸟在巢址特征因子选择上的差异性;置换检验(Permutation test)用于检验2种文鸟对营巢树种选择偏好的差异性。研究发现,2种文鸟的巢址分布模式在3个研究区域中的差异很大。异种鸟巢间最小间距、营巢树胸径、营巢树与水源最近距离以及巢位高度都是影响巢址选择的关键因子。与白腰文鸟相比,斑文鸟通常选择在胸径更小、位置更高、距离异种鸟巢更远、距离水源更近的地方营巢。斑文鸟多选择枝条紧密的树,而白腰文鸟多选择枝干带刺的树营巢,这可能是二者不同的对抗捕食者的防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文鸟 白腰文鸟 巢址选择 生态位分化 人造园林
下载PDF
画眉和白腰文鸟端脑新生神经细胞的起源和分布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学博 黄鑫欣 +3 位作者 孙颖郁 熊朝阳 曾少举 左明雪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3-86,共4页
用5-溴-2-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DNA,ABC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观察成年画眉(Garrulax canorus)和白腰文鸟(Lonchura striata)端脑神经前体细胞的产生和分布特点.结果如下:1)胸肌注射BrdU短时程组(存活1~5d),在端脑室带区... 用5-溴-2-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DNA,ABC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观察成年画眉(Garrulax canorus)和白腰文鸟(Lonchura striata)端脑神经前体细胞的产生和分布特点.结果如下:1)胸肌注射BrdU短时程组(存活1~5d),在端脑室带区外侧壁(LVZ)有大量的新生标记细胞,并在纹状体腹侧的室带区(VZ)形成标记细胞增殖热点;2)注射BrdU长时程组(存活15~30d),在画眉高级发声中枢(HVe)、HVc壳、高位发声运动中枢——古纹状体栎核(RA)内有一些新生标记细胞,在端脑靠近I。VZ的区域有较多的标记细胞,但在白腰文鸟的HVc、HVc壳、RA内未见到标记细胞.结果表明:1)新生神经细胞起源于端脑VZ;2)画眉每天都有一些新生神经前体细胞迁移到HVc和RA内,而白腰文鸟成年后HVc和RA很少有新生神经细胞代替旧的神经元,这与白腰文鸟成年后不需要学习新语句的行为是一致的.推测在画眉HVc和RA内能不断地产生新生标记细胞,这可能与它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的鸣啭语句有关,而且这些新生的细胞在雄、雌画眉中可能具有同样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眉 白腰文鸟 5-溴-2-脱氧尿嘧啶 新生神经前体细胞 端脑
下载PDF
南充市同域分布的白腰文鸟白颊噪鹛和白头鹎巢和巢材比较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晏林波 周材权 +4 位作者 袁施彬 黄泓升 罗丹 向明 周明强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2期43-47,共5页
2011年2-9月对四川省南充市西山风景区人工林白腰文鸟、白颊噪鹛和白头鹎3种同域分布鸟类鸟巢及巢材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该研究区域内,3种鸟的总营巢数为19个.鸟巢参数测量结果显示,3种鸟巢离地高、巢干重、外长半径、外短半径... 2011年2-9月对四川省南充市西山风景区人工林白腰文鸟、白颊噪鹛和白头鹎3种同域分布鸟类鸟巢及巢材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该研究区域内,3种鸟的总营巢数为19个.鸟巢参数测量结果显示,3种鸟巢离地高、巢干重、外长半径、外短半径、内短半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巢深、巢高2种指标在白腰文鸟和另2种鸟巢之间存在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而内长半径的极显著性差异出现在白腰文鸟和白颊噪鹛两种鸟之间;3种鸟巢均可明显分为3层,固定层、沥水层和调温层;3种鸟的巢材选择较为广泛,白腰文鸟、白颊噪鹛和白头鹎巢材选择种类依次为16种、27种和25种,分属禾本科、莎草科、樟科、桑科、十字花科、柏科、苔藓植物门石竹亚纲、苋科、葡萄科、木犀科、芸香科、蓼科和豆科植物.其中:3种鸟共同选择的巢材有白茅、凤尾竹叶、荩草、天竺桂树叶、矛叶荩草、小叶榕气生根、蔊菜、侧柏、构树叶、葎草、慈竹叶和密序野古草等12种植物;白腰文鸟、白颊噪鹛和白头鹎各自选择最多的巢材依次是小糠草、枇杷树叶和荩草,占其各自干重的比例为43.68%、13.98%和14.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腰文鸟 白颊噪鹛 白头鹎 鸟巢 巢材
下载PDF
江西省白腰文鸟巢址选择 被引量:4
4
作者 邵明勤 徐宁 +1 位作者 吴娟 陈斌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2-544,550,共4页
2015年12月与2016年3月,在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和宜春靖安县宝峰镇对白腰文鸟(Lonchura striata)的巢址选择进行了调查.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白腰文鸟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巢树与食物及水因子、安全因子和巢隐蔽因子.用5 m×... 2015年12月与2016年3月,在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和宜春靖安县宝峰镇对白腰文鸟(Lonchura striata)的巢址选择进行了调查.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白腰文鸟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巢树与食物及水因子、安全因子和巢隐蔽因子.用5 m×5 m样方法对巢址和对照样方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巢树高和林冠宽度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表明,白腰文鸟倾向于选择树较高、林冠较宽的小生境营巢,这与巢需要高的安全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腰文鸟 巢址选择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白腰文鸟与三黄鸡雏鸡接种新城疫疫苗后的抗体水平对比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朱静 张娟 +2 位作者 姚艳 段旭 林钟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26-1027,1029,共3页
[目的]比较白腰文鸟与三黄鸡雏鸡接种新城疫疫苗后的抗体水平,进一步确定其抵抗新城疫病毒侵害的能力。[方法]对白腰文鸟和三黄鸡接种新城疫疫苗,通过血液凝集试验(HA)和血液凝集抑制试验(HI)测定其接种对象血液中的抗体水平。[结果]在... [目的]比较白腰文鸟与三黄鸡雏鸡接种新城疫疫苗后的抗体水平,进一步确定其抵抗新城疫病毒侵害的能力。[方法]对白腰文鸟和三黄鸡接种新城疫疫苗,通过血液凝集试验(HA)和血液凝集抑制试验(HI)测定其接种对象血液中的抗体水平。[结果]在免疫接种后测定其HI抗体效价,白腰文鸟及三黄鸡的免疫抗体监测合格率均>80%。[结论]白腰文鸟的抗体水平达到峰值的速度均优于三黄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 白腰文鸟 三黄鸡
下载PDF
白腰文鸟原纹状体栎核发声通路与SP-免疫组化的定位
6
作者 张信文 曾少举 +2 位作者 李佳 马骏 左明雪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 :对白腰文鸟端脑原纹状体栎核 (RA)的神经联系和SP 免疫阳性神经细胞或纤维在发声通路中的定位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生物素结合的葡聚糖胺 (BDA)双向示踪方法和P物质 (substanceP ,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将BDA微量注入RA内 ,经ABC... 目的 :对白腰文鸟端脑原纹状体栎核 (RA)的神经联系和SP 免疫阳性神经细胞或纤维在发声通路中的定位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生物素结合的葡聚糖胺 (BDA)双向示踪方法和P物质 (substanceP ,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将BDA微量注入RA内 ,经ABC反应。结果 :①RA接受发声控制的高位中枢HVC和新纹状体前部巨细胞核 (MAN)外侧部的传入投射 ,由RA发出的神经纤维投射到中脑背内侧核 (DM )和延髓舌下神经核气管鸣管部(nXIIts) ,由此组成发声控制通路。②SP 免疫阳性神经细胞大量分布在端脑的HVC ,MAN ,RA内。SP 免疫阳性神经纤维或末梢密集分布在发声运动中枢中脑的DM、延髓的nXIIts、舌下神经 ,以及中脑背外侧核壳区 (MLdshell)、中脑丘间核 (ICo)和丘脑卵圆核壳 (OVshell)内。 结论 :由于SP广泛分布在发声控制中枢内 ,提示SP可能在发声控制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腰文鸟 原纹状体栎核 发声通路 P物质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雄性黄雀与白腰文鸟发声和听觉中枢脑啡肽的分布差异
7
作者 张学博 黄鑫欣 +4 位作者 周荔平 张信文 李佳 曾少举 左明雪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2-325,373,共5页
目的:比较脑啡肽(ENK)在雄性黄雀与白腰文鸟发声核团和听觉中枢内的分布差异。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ENK的分布,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检测免疫阳性细胞和末梢的灰度值。结果:(1)黄雀发声核团中ENK的阳性标记物明显比白腰文鸟丰富,... 目的:比较脑啡肽(ENK)在雄性黄雀与白腰文鸟发声核团和听觉中枢内的分布差异。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ENK的分布,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检测免疫阳性细胞和末梢的灰度值。结果:(1)黄雀发声核团中ENK的阳性标记物明显比白腰文鸟丰富,差异显著。(2)在黄雀发声学习中枢X区的ENK阳性标记最多,发声高级中枢次之,发声运动中枢古纹状体栎核较少。(3)ENK在两类鸟的听觉中枢丘脑卵圆核壳区、中脑背外侧核壳区、耳蜗核等的分布相似。结论:ENK广泛分布于发声核团和主要听觉中枢内,可能对发声和听觉有一定的调制作用。黄雀比白腰文鸟善于鸣啭,发声核团内的ENK更丰富,提示ENK的丰富程度可能与鸣唱的复杂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啡肽 发声听觉核团 黄雀 白腰文鸟
下载PDF
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寻找调控白腰纹鸟前脑发声控制神经核RA性双态性发育的基因(英文)
8
作者 包春莹 曾蕾 +5 位作者 孙颖郁 林永达 彭卫民 张信文 曾少举 左明雪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9-155,共7页
鸣禽的发声行为及其前脑发声控制核团存在显著的性双态性 ,这种性双态性是在发育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鸣禽白腰纹鸟 35日龄 (P35 )前 ,雌、雄鸟前脑发声控制神经核RA (Robustnucleusofarcopallium)不存在性别差异 ;到 4 5日龄 (P4 5 )... 鸣禽的发声行为及其前脑发声控制核团存在显著的性双态性 ,这种性双态性是在发育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鸣禽白腰纹鸟 35日龄 (P35 )前 ,雌、雄鸟前脑发声控制神经核RA (Robustnucleusofarcopallium)不存在性别差异 ;到 4 5日龄 (P4 5 )时 ,雌、雄鸟RA体积已经出现了显著的差异。推测这种神经结构的性双态性的形成与各种基因的不同时空表达有关。本实验以发育不同阶段 (P35时的雌性 ,P4 5时的雌性和雄性 )的雌、雄白腰纹鸟RA核团为研究对象 ,用mRNA差异显示银染技术来寻找前脑上述三组材料间的差异表达基因 ,试图发现调控RA核团性双态性发育的关键基因。本实验共选用了 4种锚定引物与 16种随机引物所组成的 6 4组引物进行DDRT PCR (mRNAdifferentialdisplayandreversetranscription polymerasechainreaction)反应。第一次扩增后 ,在测序胶上显示出 115 8条cDNA扩增产物 ,其中 2 73个为差异表达。长度分布于 10 0 - 5 0 0bp之间的差异条带共 16 1条。本实验重点研究了P35雌性和P4 5雄性共表达或P4 5雌性单独表达的条带 (共 19条 ) ,推测这些基因片段可能与引起RA核团中的细胞凋亡和性双态性的形成有关。二次PCR扩增后 ,进一步筛选出 16个差异条带 ,其中 11个为P35雌性和P4 5雄性共同表达的 ,5个是P4 5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 前脑 神经核 性发育 细胞凋亡 实验 基因 雌性 雄性 鸣禽
下载PDF
鸣禽白腰文鸟前脑发声控制核团的性双态性 被引量:17
9
作者 左明雪 曾少举 +1 位作者 时宇 黄之瑜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02-307,共6页
应用神经示踪、放射免疫测定及组织学方法,对成体鸣禽白腰文鸟前脑发声控制核团的性双态性及血中的睾酮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前脑高级发声中枢、古纹状体粗核和X区三个发声控制核团均存在明显的性双态性,雄性的上述三个发声控... 应用神经示踪、放射免疫测定及组织学方法,对成体鸣禽白腰文鸟前脑发声控制核团的性双态性及血中的睾酮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前脑高级发声中枢、古纹状体粗核和X区三个发声控制核团均存在明显的性双态性,雄性的上述三个发声控制核团体积分别比雌性大531、401和192倍,在三个选定的平面上,雄性个体的前两个核团神经元数量超过雌性,但神经元分布的密度则小于雌性,差异均显著(P<005)。从高级发声中枢投射至X区和古纹状体粗核的神经元直径在雌、雄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雌、雄个体中高级发声中枢投射至X区的神经元直径则明显大于投射至古纹状体粗核的神经元直径。此外,放射免疫分析结果表明,雄鸟血清中睾酮水平与古纹状体粗核的体积呈显著相关(P<005),与高级发声中枢的体积呈极显著相关(P<001)。这些结果提示鸣禽雌雄个体鸣啭能力的差别不仅与发声控制核团的大小有关,而且可能与核团中神经元的数量、神经元占有的空间及激素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鸣禽 白腰文鸟 性双态性 激素 发声控制核团 前脑
下载PDF
白腰文鸟发声行为的神经发育 被引量:12
10
作者 左明雪 曾少举 +1 位作者 彭卫民 张信文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0-57,共8页
本文研究了 5~ 15 0日龄雄性白腰文鸟 (Lonchurastriataswinhoei)不同年龄段的声谱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神经调制机制。结果如下 :(1)HVC、RA和AreaX三个发声核团的神经联系基本接近成年鸟的水平后 ,幼鸟才开始学习鸣叫 (约 45日龄 ) ;(2... 本文研究了 5~ 15 0日龄雄性白腰文鸟 (Lonchurastriataswinhoei)不同年龄段的声谱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神经调制机制。结果如下 :(1)HVC、RA和AreaX三个发声核团的神经联系基本接近成年鸟的水平后 ,幼鸟才开始学习鸣叫 (约 45日龄 ) ;(2 )HVC、RA和AreaX达到成年核团体积时 (约 80日龄 ) ,幼鸟才具有成年雄鸟的鸣叫模式 ;(3)发声控制核团的发育与核团间的神经支配有关 ,而基本不受鸣唱行为的影响 ,HVC、RA和AreaX的最快增长时间段各不相同 ,三个核团随年龄增长而呈现体积增长的显著变化 (one wayANOVA ,P <0 0 5 ) ,但各核团在任意两个时间段的体积差异并不都显著。结果提示 :发声行为产生的时间和发展与发声控制核团的发育、核团间的神经联系有关 ,最终的体积发育程度受内在遗传力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腰文鸟 发声控制核团 神经联系 声谱 发声行为 神经发育 鸣禽
下载PDF
四川南充市区白腰文鸟的巢址选择与雏鸟的生长发育 被引量:10
11
作者 章敬旗 周友兵 +4 位作者 张璟霞 青云 郭贵云 隆秀红 胡锦矗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5-59,共5页
20 0 2年 1 1月~ 2 0 0 4年 4月在四川省南充市区内对白腰文鸟 (Lonchurastriata)的繁殖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白腰文鸟 2月下旬开始繁殖 ;影响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 9种 ;雌雄参与筑巢 ,营巢期 5~ 6d;雌雄轮流孵卵 ,孵卵期 1 3~ ... 20 0 2年 1 1月~ 2 0 0 4年 4月在四川省南充市区内对白腰文鸟 (Lonchurastriata)的繁殖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白腰文鸟 2月下旬开始繁殖 ;影响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 9种 ;雌雄参与筑巢 ,营巢期 5~ 6d;雌雄轮流孵卵 ,孵卵期 1 3~ 1 5d ,整个种群的孵卵高峰期在 4~ 6月 ,窝卵数 (5 .61± 0 . 78) (n =1 8)枚 ,孵化率 86 0 7% ;雌雄均参与育雏 ,育雏期 1 8~ 2 1d ,雏离巢率 82 43 % ,繁殖生产力 3. 0 1 ,育雏两个高峰期 :上午 8:0 0~ 1 0 :0 0时和下午 1 6:0 0~ 1 8:0 0时 ,日育雏次数 (1 2 . 77± 6 .0 7) (n =3 4) ,育雏时间间隔(0 . 96± 0 . 42 )h(n =1 61 ) ;雏鸟形态生长曲线呈“S”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腰文鸟 繁殖 巢址选择 雏鸟生长发育
下载PDF
鸣禽白腰文鸟前脑古纹状体粗核性双态发育的神经机制 被引量:8
12
作者 曾少举 张信文 左明雪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35-541,T001,共8页
对鸣禽白腰文鸟 (Lonchurastriata)发声控制核团古纹状体粗核 (robustnucleusofarchistriatum ,RA)的性双态分化过程进行了组织学研究 ,并应用双向神经示踪剂 (biotinylateddextranamine ,BDA) ,追踪新纹状体外侧巨细胞核 (lateralnucle... 对鸣禽白腰文鸟 (Lonchurastriata)发声控制核团古纹状体粗核 (robustnucleusofarchistriatum ,RA)的性双态分化过程进行了组织学研究 ,并应用双向神经示踪剂 (biotinylateddextranamine ,BDA) ,追踪新纹状体外侧巨细胞核 (lateralnucleusmagnocellularisofanteriorneostriatum ,LMAN)和高级发声中枢 (highvocalcenter,HVC)与RA建立纤维联系的时间和过程。结果发现 :5~ 3 5日龄段为雌雄RA体积、神经元大小和神经元密度变化最集中的时间。在该时段内 ,RA体积、神经元大小均增加 3~ 4倍 ,而RA神经元密度减少约 4倍。这些变化在雌雄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非配对 ,双尾t 检验 ) ,但与RA同LMAN、HVC建立神经联系的时间一致。RA同LMAN、HVC建立联系的时间分别为 5~ 15和 15~ 3 5日龄。 4 5日龄后 ,RA体积大小在雌、雄间出现显著差别 (P <0 0 5 )。 4 5~ 60日龄为雌鸟神经元凋亡数量最多时期 ,4 5和 60日龄神经元凋亡数分别为 19 4± 8 0和 17 9± 8 2 (× 10 3/mm3)。结果提示 :4 5日龄后雌雄鸟RA体积和神经元凋亡的变化可能是鸣禽发声核团性双态产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腰文鸟 发声核团 性双态 神经示踪 细胞凋亡 发声行为 前脑 神经机制 鸣禽 乌类
下载PDF
Effects of pentachlorophenol on the detoxification system in white-rumped munia(Lonchura striata) 被引量:4
13
作者 Peng Jiang Jianshe Wang +1 位作者 Jinguo Zhang Jiayin Da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6期224-234,共11页
Pentachlorophenol(PCP), a priority pollutant due to its persistence and high toxicity, has been used worldwide as a pesticide and biocide. To understand the adverse effects of PCP, adult male white-rumped munias(Lo... Pentachlorophenol(PCP), a priority pollutant due to its persistence and high toxicity, has been used worldwide as a pesticide and biocide. To understand the adverse effects of PCP, adult male white-rumped munias(Lonchura striata) were orally administrated commercial PCP mixed with corn oil at dosages of 0, 0.05, 0.5, and 5 mg/(kg·day) for 42 da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 analysis found that PCP was preferentially accumulated in the kidney rather than in the liver and muscle in all exposure groups. To examine the function of CYP1A in pollutant metabolism, we isolated two full-length cDNA fragments(designated as CYP1A4 and CYP1A5) from L. striata liver using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PCP induced the expression of CYP1A5, although no obvious change was observed in CYP1A4 expression. Furthermore, PCP significantly elevated the activities of ethoxyresorufin O-deethylase and methoxyresorufin O-demethylase and decreased the activity of benzyloxy-trifluoromethyl-coumarin, with no significant responses observed in benzyloxyresorufin O-debenzylase. PCP induced significant changes in antioxidant enzyme(superoxide dismutase and catalase) activities and malondialdehyde content, but decreased 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 and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activities and GSH content in the liver of L. striata.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PCP had hepatic toxic effects by affecting CYP1As and anti-oxidative stat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1A4 CYP1A5 Alkoxyresorufin O-dealkylase Antioxidant enzyme lonchura striata
原文传递
白腰文鸟(Lonchura striata)繁殖行为的观察和雏鸟食性的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郭宗明 胡锦矗 +1 位作者 孙治宇 陈伟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4期373-376,共4页
2005年3-5月,在四川省南充市高校校园内及附近区域对白腰文鸟繁殖期的求偶、选巢址、筑巢、产卵、孵卵、育雏行为进行较为详细的观察.通过繁殖期的行为观察,初步对野外的雌雄鸟作了判别.观察了易卵、易雏时亲鸟的行为变化.将15日龄雏鸟... 2005年3-5月,在四川省南充市高校校园内及附近区域对白腰文鸟繁殖期的求偶、选巢址、筑巢、产卵、孵卵、育雏行为进行较为详细的观察.通过繁殖期的行为观察,初步对野外的雌雄鸟作了判别.观察了易卵、易雏时亲鸟的行为变化.将15日龄雏鸟移出巢外,观察了亲鸟的喂雏方式和系列动作.采用扎颈法观察分析雏鸟的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腰文鸟 繁殖行为 雏鸟食性
下载PDF
雄性山噪鹛与白腰文鸟脑内P物质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学博 黄鑫欣 +5 位作者 李佳 周荔平 孙颖郁 曾少举 张信文 左明雪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P物质(SP)在雄性山噪鹛与白腰文鸟听觉和发声中枢内的分布差异,结合计算机图像仪检测免疫阳性细胞和末梢的灰度值.结果:1)SP在端脑的分布为发声学习中枢X区最多,学习中枢MAN和发声高级中枢(HVc)次之,发声运动中...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P物质(SP)在雄性山噪鹛与白腰文鸟听觉和发声中枢内的分布差异,结合计算机图像仪检测免疫阳性细胞和末梢的灰度值.结果:1)SP在端脑的分布为发声学习中枢X区最多,学习中枢MAN和发声高级中枢(HVc)次之,发声运动中枢古纹状体栎核最少.2)两种鸟SP的分布在听觉中枢耳蜗核、中脑背外侧核壳区、丘脑卵圆核壳区等比较相似.3)在山噪鹛发声中枢中SP的标记量比白腰文鸟丰富,尤其是在X区.结果表明:SP广泛分布于发声核团和主要听觉中枢内,提示SP可能在发声控制及听觉中枢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同时SP在发声中枢分布的丰富程度可能与鸣唱的复杂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噪鹛 白腰文鸟 P物质 发声听觉核团 免疫组化方法
下载PDF
白腰文鸟嗅叶X区的神经回路与P物质的免疫组化定位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信文 曾少举 +3 位作者 李佳 马骏 杨利 左明雪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32,共4页
用双向神经示踪剂生物素结合的葡聚糖胺和SP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白腰文鸟发声学习中枢嗅叶X区的神经投射和P物质在发声中枢及相关核团内的分布。结果表明 :X区接受发声与听觉整合中枢上纹状体腹侧尾核 (HVC)以及中脑AVT的传入投射 ,由... 用双向神经示踪剂生物素结合的葡聚糖胺和SP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白腰文鸟发声学习中枢嗅叶X区的神经投射和P物质在发声中枢及相关核团内的分布。结果表明 :X区接受发声与听觉整合中枢上纹状体腹侧尾核 (HVC)以及中脑AVT的传入投射 ,由X区发出的神经纤维投射到丘脑外侧核内侧部 (DLM)。在HVC、DLM、新纹状体前部巨细胞核和发声控制中枢古纹状栎核内有许多的SP 免疫阳性神经细胞 ,在X区、中脑背内侧核和延髓舌下神经核等有大量的SP 免疫阳性神经纤维或终末等。提示P物质可能在发声中枢内起重要的生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叶X区 发声中枢 神经回路 P物质 白腰文鸟
下载PDF
白腰文鸟前脑发声控制核团的雌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银兰 张海珠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1期76-79,共4页
鸣禽的鸣叫行为在性别间存在着差异,这可能与其前脑内控制发声的神经核团有关.本实验采用石蜡切片、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对雌雄白腰文鸟(Lonchura striata sw inhoe i)前脑发声控制核团的大小、神经元数量和密度进行了观察与对比.结果发现... 鸣禽的鸣叫行为在性别间存在着差异,这可能与其前脑内控制发声的神经核团有关.本实验采用石蜡切片、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对雌雄白腰文鸟(Lonchura striata sw inhoe i)前脑发声控制核团的大小、神经元数量和密度进行了观察与对比.结果发现:雄鸟的三个发声控制核团均大于雌鸟;雄鸟核团中神经元的数量均超过雌鸟,而神经元的密度则小于雌鸟.以上结果差异均显著(P<0.05),这说明白腰文鸟的发声控制核团存在着性双态性(Sexual d imorph 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腰文鸟 前脑 发声控制核团 性双态性
下载PDF
血清性激素在白腰文鸟前脑发声控制核团神经元早期性双态分化中的作用
18
作者 曾少举 张信文 +1 位作者 李雪生 左明雪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3-361,共9页
本文究了雌、雄白腰文鸟 (Lonchurastriataswinhoei)不同发育时期前脑四个控制发声重要核团古纹状体栎核 (RA)、新纹状体前部巨细胞核外侧部 (LMAN)、X区 (AreaX)和高级发声中枢 (HVC)中神经元数量、体积和体内雌二醇 (E2 )和睾酮 (T)... 本文究了雌、雄白腰文鸟 (Lonchurastriataswinhoei)不同发育时期前脑四个控制发声重要核团古纹状体栎核 (RA)、新纹状体前部巨细胞核外侧部 (LMAN)、X区 (AreaX)和高级发声中枢 (HVC)中神经元数量、体积和体内雌二醇 (E2 )和睾酮 (T)浓度的变化 ,以揭示性激素对鸣禽发声核团性双态性分化的影响。结果发现 :( 1)HVC、LMAN和X区在发育早期神经元数量和体积均呈显著性双态性差异 ,而RA神经元直至 30日龄 (P30 )后才显示出明显性别差异 (P <0 0 5 ) ;( 2 )除RA外 ,HVC、LMAN和X区神经元体积的显著性双态性差异均发生在P2 0左右 ,P2 0后雌、雄核团内的神经元体积仅有较小范围的波动 ;( 3)RA和LMAN神经元数量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 ;雌、雄鸟HVC和雄鸟X区的神经元数量在P2 0~ 30间均增长 ,雄鸟HVC的增长幅度显著大于雌鸟。P30后HVC和X区的神经元数量不再增加 ,开始小幅度减少 ;( 4)四个发声核团的神经元数量和体积在P5~ 12 0期间均出现 1~ 2个急剧变化期 ,此变化期与体内雌激素水平开始出现显著性差异的临界期及核团间神经联系开始建立的时期相对应 ;( 5 )雌、雄鸟血清中E2 的水平在核团发育初期 (P5 )差异显著 ,雌鸟为雄鸟的 7 45倍 ,P5后则呈相反方向变化趋势 ,在P15时雄鸟中的E2 水平反超过雌鸟 ,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性激素 白腰文鸟 前脑发声控制核团 神经元 性双态分化 雌二醇 睾酮
下载PDF
白腰文鸟上纹状体腹侧尾核的纤维联系
19
作者 张海珠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第6期99-100,共2页
本实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顺逆行追踪方法,对白腰文鸟(LouchuraStriataSwinnoei)的端脑上纹状体腹侧尾核(HVC)的纤维联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端脑的古纹状体粗核(RA)和嗅叶X区(Ar... 本实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顺逆行追踪方法,对白腰文鸟(LouchuraStriataSwinnoei)的端脑上纹状体腹侧尾核(HVC)的纤维联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端脑的古纹状体粗核(RA)和嗅叶X区(AreaX)有顺行标记终末,在端脑听区(fieldI)脑桥蓝斑(Loc),新纹状体中部界面核(Nif)和丘脑葡萄形核(uva)有逆行标记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C 纤维联系 白腰文鸟 发声控制
下载PDF
雌百灵端脑新生神经前体细胞的产生和分布并与白腰文鸟的比较
20
作者 张学博 黄鑫欣 +4 位作者 张信文 熊朝阳 徐娜 曾少举 左明雪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9-235,共7页
用BrdU标记DNA的ABC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雌性蒙古百灵端脑神经前体细胞的产生和分布特点,并与白腰文鸟作比较。结果如下:1.在百灵和白腰文鸟胸肌注射BrdU短时程组(存活1天),在端脑室带区外侧壁(LVZ)有大量的标记细胞,新生神经细胞起... 用BrdU标记DNA的ABC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雌性蒙古百灵端脑神经前体细胞的产生和分布特点,并与白腰文鸟作比较。结果如下:1.在百灵和白腰文鸟胸肌注射BrdU短时程组(存活1天),在端脑室带区外侧壁(LVZ)有大量的标记细胞,新生神经细胞起源于端脑室带区(VZ)中的增殖细胞层,并在纹状体腹侧的VZ形成标记细胞增殖热点,如在百灵和白腰文鸟靠近中缝线处的外侧纹状体(LSt)与内侧纹状体(MSt)腹侧的LVZ形成标记最多的‘第1增殖热点’区;在靠近中缝线处LVZ的头端形成密集的新生标记细胞,形成‘第2增殖热点’区;在百灵LSt尾端的LVZ标记细胞形成‘第3增殖热点’,但白腰文鸟此脑区的标记细胞较少。2.在百灵胸肌注射BrdU长时程组中5天起,大量的LVZ的标记细胞开始迁移,存活5-30天期间在高级发声中枢(HVc)和高位发声运动中枢-古纹状体栎核(RA)有新生标记细胞,在端脑靠近LVZ的区域有较多的标记细胞。但在雌性白腰文鸟胸肌注射BrdU存活30天期间,在HVC、RA内未见到标记细胞。结果提示雌百灵端脑HVc和RA不断地产生新生神经细胞,这可能与雌性需要不断地感知、识别雄百灵鸣唱的新语句有关,而白腰文鸟不需要这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dU法 新生神经前体细胞 端脑 雌蒙古百灵 雌白腰文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