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仿生机器人的研究状况及其未来发展 被引量:32
1
作者 迟冬祥 颜国正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76-480,共5页
随着机器人研究领域从结构环境向非结构环境的扩展 ,仿生学对它的影响也日益显著 .本文提出了目前仿生机器人研究的两个主要方向 ,即 :运动机理的研究和行为方式的研究 .探讨了这两个研究方向目前的研究状况 ,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 随着机器人研究领域从结构环境向非结构环境的扩展 ,仿生学对它的影响也日益显著 .本文提出了目前仿生机器人研究的两个主要方向 ,即 :运动机理的研究和行为方式的研究 .探讨了这两个研究方向目前的研究状况 ,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机器人 运动机理 行为方式
下载PDF
基于蚯蚓运动原理的肠道检查微小机器人内窥镜系统 被引量:17
2
作者 迟冬祥 颜国正 林良明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2-227,238,共7页
本文比较了传统的内窥镜系统和机器人内窥镜系统的差别 ,又对机器人内窥镜系统的工作环境——人体肠道内部的状况作了详细讨论 ,由此提出了机器人内窥镜系统的设计要求 .介绍了一种基于蚯蚓运动原理的微小机器人内窥镜系统 ,对微小机器... 本文比较了传统的内窥镜系统和机器人内窥镜系统的差别 ,又对机器人内窥镜系统的工作环境——人体肠道内部的状况作了详细讨论 ,由此提出了机器人内窥镜系统的设计要求 .介绍了一种基于蚯蚓运动原理的微小机器人内窥镜系统 ,对微小机器人机体的构造及其驱动原理作了分析 ,选择了一种适合的驱动方式 ,确定了单一构件磁感应强度的标定方法 .实验证明 ,微小机器人的运行是平稳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运动原理 肠道检查 微小机器人 内窥镜系统
下载PDF
仿蛇变体机器人运动机理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华 颜国正 丁国清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4-158,共5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蛇形机器人 ,分析了蛇形机器人的结构 ,详细讨论了蛇形机器人的运动机理和几何结构关系 ,并推导出蛇形机器人的控制算法和相应的控制程序 ,蛇形机器人在程序控制下能够向前、向后运动 。
关键词 蛇形机器人 运动机理 控制算法 几何结构 程序 波峰产生 波峰传递
下载PDF
基于蚯蚓原理的多节蠕动机器人 被引量:15
4
作者 左建勇 颜国正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0-324,共5页
介绍了多节蠕动机器人的机体构造和运动原理 ,建立了机器人运动模型并进行了分析 .阐述了该机器人系统的控制组成和软件设计 .讨论了机器人在不同倾角橡胶管道内的驱动性能试验 .进行了机器人温度试验及转弯性能试验 .结果表明 :该微小... 介绍了多节蠕动机器人的机体构造和运动原理 ,建立了机器人运动模型并进行了分析 .阐述了该机器人系统的控制组成和软件设计 .讨论了机器人在不同倾角橡胶管道内的驱动性能试验 .进行了机器人温度试验及转弯性能试验 .结果表明 :该微小型机器人运行可靠、平稳 ,控制方便 ,有一定的爬坡能力 ;连续工作时机器人温度不超过 35℃ ;可通过大于 36mm的弯曲半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动 机器人 驱动机理 运动模型
下载PDF
BCF仿生鱼游动机理的研究进展及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崔祚 姜洪洲 +1 位作者 何景峰 佟志忠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77-184,195,共9页
目前,仿生学者已经注意到身体/尾鳍摆动(Body and/or caudal fin,BCF)鱼类快速、高效的游动性能并制作多种基于生物原型的仿生机器鱼,但是,所研制的机器鱼样机性能与鱼类性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又进一步地促进了柔性鱼类快速高效游动... 目前,仿生学者已经注意到身体/尾鳍摆动(Body and/or caudal fin,BCF)鱼类快速、高效的游动性能并制作多种基于生物原型的仿生机器鱼,但是,所研制的机器鱼样机性能与鱼类性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又进一步地促进了柔性鱼类快速高效游动机理的研究。从柔性鱼体游动过程中的机械特性和流场特性两方面出发,介绍国内外在BCF柔性鱼类游动机理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重点讨论鱼类游动机理的变阻抗驱动和涡流控制两项关键技术。通过对鱼类游动机理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总结,探讨柔性机器鱼研究的发展趋势。总的来说,随着BCF柔性鱼类游动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仿生学科的交叉理论研究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仿生机器鱼与生物原型之间游动性能的差距也必将逐渐缩小,实际应用前景较为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尾鳍摆动鱼类 游动机理 变阻抗特性 流体动力学特性
下载PDF
用于肠道检查的微小型蠕动机器人 被引量:10
6
作者 左建勇 颜国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310-1313,共4页
基于蚯蚓运动原理研制了一种用于肠道检查的新型微小机器人,它采用步进电机作为驱动源,驱动力大,易于控制.介绍了该机器人的机体构造和运动原理,建立了力学模型并作了相应分析,详细阐述了系统的控制组成和软件设计,讨论了在不同材质、... 基于蚯蚓运动原理研制了一种用于肠道检查的新型微小机器人,它采用步进电机作为驱动源,驱动力大,易于控制.介绍了该机器人的机体构造和运动原理,建立了力学模型并作了相应分析,详细阐述了系统的控制组成和软件设计,讨论了在不同材质、不同倾角管道内的驱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微小型机器人运行可靠、平稳,有一定的爬坡能力.该研究为肠道检查机器人系统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动机器人 驱动机理 肠道检查
下载PDF
直线电机驱动的全向滚动球形机器人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团结 苏理 张琰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48,52,共4页
提出了一种内置稳定平台的新型全向滚动球形机器人装置,由外球壳、内球壳、位于内球壳中的稳定平台、位于内外球壳之间的驱动机构组成。驱动机构为四台直线电机分别在四个空间对称的轮辐上径向移动,改变系统重心位置,驱动球形机器人在... 提出了一种内置稳定平台的新型全向滚动球形机器人装置,由外球壳、内球壳、位于内球壳中的稳定平台、位于内外球壳之间的驱动机构组成。驱动机构为四台直线电机分别在四个空间对称的轮辐上径向移动,改变系统重心位置,驱动球形机器人在平面上全向滚动。内置平台在机器人全向滚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的姿态,可作为仪器、设备的搭载平台。基于非完整约束和动量矩定理,考虑摩擦力的影响,利用广义欧拉角给出了其二阶控制微分方程组,建立了该球形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最后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和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机器人 全向滚动 稳定平台 驱动机构 分析和仿真
下载PDF
基于序列图像的鱼游运动机理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郭春钊 汪增福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5-531,共7页
自上世纪60年代起,鱼游运动机理分析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序列图像的鱼游运动机理分析方法,从图像处理的角度来分析鱼游运动机理问题。该方法首先通过图像差分得到鱼体的轮廓,然后利用能量函数自动抽取游动鱼体的... 自上世纪60年代起,鱼游运动机理分析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序列图像的鱼游运动机理分析方法,从图像处理的角度来分析鱼游运动机理问题。该方法首先通过图像差分得到鱼体的轮廓,然后利用能量函数自动抽取游动鱼体的体干曲线。在此基础上,通过样条曲线参数拟合进一步得到鱼体游动时体干曲线形变的准确数据和各种运动学参数。以黑鳍鲨稳态游动为例,本文还建立了鲹科模式游动的运动学参数模型并讨论了模型中参数对鱼体游动的影响。实验表明,相比于传统方法,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无需对实验环境和对象加以限制,可以自动获得鱼类游动时的体干曲线形变的准确数据,从而据此建立更加真实有效的鱼游运动学参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游运动 机理分析 图像处理 仿生学
下载PDF
蛇形机器人蜿蜒运动的摩擦机理及推进条件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旭鹏 郜志英 +1 位作者 臧勇 张立元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89-201,共13页
针对带有从动轮的蛇形机器人,考虑实际结构中从动轮在蛇形机器人关节连杆上的安装位置,建立蛇形机器人蜿蜒运动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一种库伦-粘滞混合摩擦力模型,整体的库伦摩擦力特性和临界点处的粘滞摩擦力特性,避免了库伦摩擦力模型... 针对带有从动轮的蛇形机器人,考虑实际结构中从动轮在蛇形机器人关节连杆上的安装位置,建立蛇形机器人蜿蜒运动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一种库伦-粘滞混合摩擦力模型,整体的库伦摩擦力特性和临界点处的粘滞摩擦力特性,避免了库伦摩擦力模型本身的非光滑性,以提高动力学模型的求解效率与计算稳定性。基于改进的动力学与摩擦力模型,利用摩擦系数比来表征法向与切向摩擦力的各向异性程度,通过对蜿蜒运动的仿真分析,讨论了摩擦系数比对前向运动速度与推进效率的影响规律,并对运动过程中蛇形机器人各个关节模块的速度和摩擦力变化进行了分析,明确了蛇形机器人蜿蜒运动的摩擦学机理,解释了蛇的蜿蜒抬起运动能够有效减少摩擦阻力而适用于高速运动的原因。最后通过带从动轮的蛇形机器人样机实验,对实现蜿蜒运动的摩擦学推进条件进行了验证。研究对于实现蛇形机器人的结构优化,步态规划与运动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形机器人 蜿蜒运动 混合摩擦力 各向异性 摩擦机理
原文传递
Design and Mechanics of a Composite Wave-driven Soft Robotic Fin for Biomimetic Amphibious Robot 被引量:3
10
作者 Minghai Xia He Wang +3 位作者 Qian Yin Jianzhong Shang Zirong Luo Qunwei Zhu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3年第3期934-952,共19页
Bionic amphibious robots have important prospects in scientific, commercial, and military field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amphibious robots which use propellers/jets for aquatic medium and wheels/tracks for terrestr... Bionic amphibious robots have important prospects in scientific, commercial, and military field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amphibious robots which use propellers/jets for aquatic medium and wheels/tracks for terrestrial medium, bionic propulsion method has great advantages in terms of manoeuvrability, efficiency, and reliability, because there is no need to switch between different propulsion systems. To explore the integrated driving technology of amphibious robot, a novel bio-inspired soft robotic fin for amphibious use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bionic fin can swim underwater and walk on land by the same undulating motion. To balance the conflicting demands of flexibility underwater and rigidity on land, the undulating fin adopts a special combination of a membrane fin and a bending spring. A periodic longitudinal wave in horizontal direction has been found generating passively in dynamic analysis. To find the composite wave-driven mechanics, theoretical analysis is conducted based on the walking model and swimming model. A virtual prototype is built in ADAMS software to verify the walking mechanics. The simulation result reveals that the passive longitudinal wave is also periodical and the composite wave contributes to land walking. Finally, an amphibious robot prototype actuated by a pair of undulating fins has been developed. The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robot can achieve multiple locomotion, including walking forward/backward, turning in place, swimming underwater, and crossing medium, thus giving evidence to the feasibility of the newly designed undulating fin for amphibious rob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ulating fin Amphibious robot Composite wave driven locomotion mechanism
原文传递
腿型仿生跳跃机器人运动机理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利娥 葛文杰 黄则兵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2-63,共2页
介绍了腿型仿生跳跃机器人研究的意义。主要围绕腿型跳跃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生机理,讨论了跑跳动物运动仿生研究的主要问题,简述了跳跃机器人的两种研究方法。
关键词 仿生 跳跃机器人 运动学 动力学 运动机理
下载PDF
仿生爬壁机器人:研究基础、关键技术及发展预测
12
作者 裴香丽 刘书豪 +3 位作者 师瑞卓 魏安民 吴志伟 戴振东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380-2400,共21页
爬壁机器人是移动机器人的重要分支,能代替人工在高危、狭小、恶劣等环境工作.研制仿生爬壁机器人从筛选具有优异攀爬能力的动物,研究其运动行为、机体结构、附着能力、感知控制的规律入手,凝练爬壁机器人设计准则,发展灵活、轻质、微... 爬壁机器人是移动机器人的重要分支,能代替人工在高危、狭小、恶劣等环境工作.研制仿生爬壁机器人从筛选具有优异攀爬能力的动物,研究其运动行为、机体结构、附着能力、感知控制的规律入手,凝练爬壁机器人设计准则,发展灵活、轻质、微型、适应性广的移动机器人,为航空、航天、救援等提供必要的装备.这类研究受到基础科学、工程技术和产业应用等领域专家的广泛关注.本文梳理仿生爬壁机器人研究的现状,总结典型攀爬动物的运动行为、附着机制,归纳爬壁机器人的附着方式、移动机构和运动控制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分析仿生爬壁机器人附着和移动方式的特点,给出已有爬壁机器人的仿生度,并展望仿生爬壁机器人的核心问题和发展趋势,为未来仿生爬壁机器人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爬壁机器人 仿生附着机理 移动方式 控制方法
原文传递
Bioinspiration review of Aquatic Unmanned Aerial Vehicle(AquaUAV)
13
作者 Xinyang Wang Jjiawei Zhao +3 位作者 Xuan Pei Tianmiao Wang Taogang Hou Xingbang Yang 《Biomimetic Intelligence & Robotics》 EI 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
The performance of Aquatic Unmanned Aerial Vehicle(AquaUAV)has always been limited so far and far from practical applications,due to insufficient propulsion,large-resistance structure etc.Aerial-aquatic amphibians in ... The performance of Aquatic Unmanned Aerial Vehicle(AquaUAV)has always been limited so far and far from practical applications,due to insufficient propulsion,large-resistance structure etc.Aerial-aquatic amphibians in nature may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AquaUAV since their excellent amphibious locomotion capabilities evolved under long-term natural selection.This article will take four typical aerial-aquatic amphibians as representatives,i.e.,gannet,cormorant,flying fish and flying squid.We summarized the multi-mode locomotion process of common aerial-aquatic amphibians and the evolutionary trade-offs they have made to adapt to amphibious environments.The four typical propulsion mechanisms were investigated,which may further inspire the propulsion design of the AquaUAV.And their morphological models could guide the layout optimization.Finally,we reviewed the state of art in AquaUAV to validate the potential value of our bioinspiration,and discussed the futureprosp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ial-aquatic amphibians Multi-mode locomotion trade-offs Propulsion mechanism Morphological design
原文传递
基于构型的轮式空间探测机器人创新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尚建忠 罗自荣 +1 位作者 张新访 范大鹏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4-418,共5页
针对方案性能评价与优化,提出了基于构型的创新设计方法,建立了轮式空间探测机器人的综合评价与优化模型。基于虚拟样机软件ADMAS12·0和控制仿真软件MATLAB6·5开发了轮式空间探测机器人移动性能综合评价与优化软件,从构型创... 针对方案性能评价与优化,提出了基于构型的创新设计方法,建立了轮式空间探测机器人的综合评价与优化模型。基于虚拟样机软件ADMAS12·0和控制仿真软件MATLAB6·5开发了轮式空间探测机器人移动性能综合评价与优化软件,从构型创新、构型组装、方案优化三个层次对轮式空间探测机器人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进行综合评价与优化,得到多种优化方案及其优化参数。以双曲柄滑块轮式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得到了相对较优的设计参数,从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探测机器人 移动机构 虚拟样机 优化设计
下载PDF
一种单构件双运动机理微小型机器人移动机构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立宁 李伟达 +2 位作者 蒋振宇 郭伟 李满天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1-47,共7页
传统微小型机器人的移动机构难以同时满足对高移动速度和高分辨力的需求,而宏微双重移动机构通常存在结构复杂的缺点.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单构件双运动机理移动机构.该机构具有双重运动机理,即非谐振条件下的粘滑运动机理和谐振条件... 传统微小型机器人的移动机构难以同时满足对高移动速度和高分辨力的需求,而宏微双重移动机构通常存在结构复杂的缺点.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单构件双运动机理移动机构.该机构具有双重运动机理,即非谐振条件下的粘滑运动机理和谐振条件下的碰撞运动机理,分别用于实现较高的运动分辨力和较高的运动速度.实验结果表明,原理样机在前进与后退方向的运动分辨力分别可以达到0.896μm和0.456μm,在10V电压驱动下运动速度可达172mm/s.该机构结构简单,易于微小型化与批量制造,同时具有较高的运动速度与运动分辨力,可以提高微小型机器人的运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机器人 移动机构 粘滑机理
下载PDF
一种轮足复合式爬壁机器人机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董伟光 王洪光 姜勇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5-342,共8页
针对一种具有轮足复合式移动机构的爬壁机器人的运动学问题开展相关研究。通过变换矩阵将2种基本运动模式的运动学表达式关联起来,同时引入附着面倾角,构建复合运动模式的运动学模型。在逆运动学分析中,基于给定任务建立了一种运动模式... 针对一种具有轮足复合式移动机构的爬壁机器人的运动学问题开展相关研究。通过变换矩阵将2种基本运动模式的运动学表达式关联起来,同时引入附着面倾角,构建复合运动模式的运动学模型。在逆运动学分析中,基于给定任务建立了一种运动模式判断流程。针对复合运动模式逆运动学求解中的多解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吸附安全性考虑的求解优化方案。最后通过壁面凹过渡仿真实验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机器人可以成功实现壁面过渡,表明文中所述运动学分析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爬壁机器人 轮足复合 移动机构 运动学 壁面过渡
下载PDF
用于肠道检查的微小机器人内窥镜系统
17
作者 迟冬祥 颜国正 林良明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80-184,共5页
对传统的内窥镜系统和主动式机器人内窥镜系统的差别作了比较,又对机器人内窥镜系统的工作环境——人体肠道内部的状况作了详细讨论,由此提出了对主动式机器人内窥镜系统的设计要求。介绍了一种基于蚯蚓运动原理的主动式微小机器人内窥... 对传统的内窥镜系统和主动式机器人内窥镜系统的差别作了比较,又对机器人内窥镜系统的工作环境——人体肠道内部的状况作了详细讨论,由此提出了对主动式机器人内窥镜系统的设计要求。介绍了一种基于蚯蚓运动原理的主动式微小机器人内窥镜系统,对微小机器人机体的构造及其驱动原理作了分析。同时,提出了一种微小机器人机体介入人体肠道的方法:用锥形导引管引导,将微小机器人送入肠道,避免了由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引起的机器人机体卡住或损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机器人内窥镜 驱动机理 肠道检查 内窥镜介入
下载PDF
Research Development on Fish Swimming 被引量:2
18
作者 Yanwen Liu Hongzhou Jiang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7-37,共21页
Fishes have learned how to achieve outstanding swimming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evolution of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years,which can provide bio-inspiration for robotic fish design.The premise of designing an excellen... Fishes have learned how to achieve outstanding swimming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evolution of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years,which can provide bio-inspiration for robotic fish design.The premise of designing an excellent robotic fish include fully understanding of fish locomotion mechanism and grasp of the advanced control strategy in robot domain.In this paper,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on fish swimming is presented,aiming to offer a reference for the later research.First,the research methods including experimental methods and simulation methods are detailed.Then the current research directions including fish locomotion mechanism,structure and function research and bionic robotic fish are outlined.Fish locomotion mechanism is discussed from three views:macroscopic view to find a unified principle,microscopic view to include muscle activity and intermediate view to study the behaviors of single fish and fish school.Structure and function research is mainly concentrated from three aspects:fin research,lateral line system and body stiffness.Bionic robotic fish research focuses on actuation,materials and motion control.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the future trend that curvature control,machine learning and multiple robotic fish system will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is field.Overall,the intensive and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fish swimming will decrease the gap between robotic fish and real fish and contribute to the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robotic fi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sh swimming Kinematics optimization Motion control Bionic robotic fish Fish locomotion mechanism
下载PDF
A survey of the development of quadruped robots: Joint configuration, dynamic locomotion control method and mobile manipulation approach 被引量:2
19
作者 Hui Chai Yibin Li +8 位作者 Rui Song Guoteng Zhang Qin Zhang Song Liu Jinmian Hou Yaxian Xin Ming Yuan Guoxuan Zhang Zhiyuan Yang 《Biomimetic Intelligence & Robotics》 2022年第1期9-21,共13页
Some quadruped robots developed recently show better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than ever, and have been preliminarily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emergency disposal, military reconnaissance and in... Some quadruped robots developed recently show better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than ever, and have been preliminarily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emergency disposal, military reconnaissance and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he development route, mechanisms design, control methods and mobile manipulating approaches of the quadruped robots are surveyed in this article. Firstly, the development route of the quadruped robot is combed, as the references of the forecast of the future work on quadruped robots. Then the bionic structure and the motion control method of the quadruped robot is summariz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re analyzed in aspects of gait switching, terrain adaption and disturbance resistance. Subsequently, aiming at the mobile manipulation of the quadruped robot, the representative leg-arm collaborative robots and the multi-task-oriented Whole-body Control (WBC) methods are introduced. Finally, the summary and future work of the quadruped robots is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druped robot Joint configuration Dynamic locomotion control Mobile manipulation Hyper-bio-inspired mechanism design
原文传递
壁虎在垂直的不同材料表面的运动与附着行为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吉爱红 顾伟 +3 位作者 汪中原 倪勇 王周义 戴振东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2-438,共7页
用动物全空间运动行为-反力测试系统测试记录了大壁虎(gekko gecko)在垂直的玻璃、有机玻璃、铝和不锈钢表面的运动行为和运动反力。分析了壁虎在垂直的不同材料表面的运动附着能力与材料表面特性之间的关系。大壁虎在玻璃、有机玻璃、... 用动物全空间运动行为-反力测试系统测试记录了大壁虎(gekko gecko)在垂直的玻璃、有机玻璃、铝和不锈钢表面的运动行为和运动反力。分析了壁虎在垂直的不同材料表面的运动附着能力与材料表面特性之间的关系。大壁虎在玻璃、有机玻璃、铝表面上采用对角步态向上爬行,运动与附着能力依次降低,在不锈钢表面不能爬行与附着。在玻璃表面的爬行速度是铝表面爬行速度的两倍。壁虎主要通过提高步频来提高速度。在运动与附着能力较弱的表面,壁虎对壁面的运动反力较小,通过降低爬行速度、提高占空比、增加腿的附着时间来保证运动的稳定与安全,并通过轴向力克服身体重力向上爬行,通过侧向力和法向力使身体稳定地附着在壁面上。壁虎在垂直表面的运动与附着能力随着接触面材料表面能的增加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动力学 黏附机制 表面能 壁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