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局部封闭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局部封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局部封闭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局部封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主要症状及体征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主症及体征评分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局部封闭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效果显著,且优于单纯局部封闭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展开更多
目的了解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中,神经刺激器定位时所用的最小刺激电流与阻滞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88例择期行上肢肘以下外科手术的患者。分成较小电流组(A 组,n=118例)和大电流组(B 组,n=70例)。采用 Wilson 提出的喙突入路,通过神...目的了解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中,神经刺激器定位时所用的最小刺激电流与阻滞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88例择期行上肢肘以下外科手术的患者。分成较小电流组(A 组,n=118例)和大电流组(B 组,n=70例)。采用 Wilson 提出的喙突入路,通过神经刺激器定位。分别将两组病例的最小刺激电流(I)调整至0.1 mA≤<0.3 mA 或0.3 mA≤<0.5 mA,在能够引发远端运动反应的情况下给0.5%罗哌卡因30 ml。给药后5 min、10 min、20 min、30 min 分别记录麻醉阻滞区域。以给药后30 min,上肢的5支终末神经(正中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分布的皮区痛觉完全消失定义为阻滞成功。结果 A 组阻滞成功率为84.7%,B 组阻滞成功率为67.1%,A 组成功率显著高于 B 组(P<0.05)。对分层后亚组的分析显示,在引发后束运动反应的病例(n=124例)中,A 组病例(n=86例)的阻滞成功率为96.5%,B 组病例(n=38例)的阻滞成功率为78.9%,A 组成功率明显高于 B 组(P<0.05)。结论减小最小刺激电流至0.3 mA 以下可以明显提高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尤其在引发后束所支配的运动反应时,可以获得极高的阻滞成功率(96.5%)。展开更多
针对传统核主元分析(KPCA)方法难以有效检测微小故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层局部核主元分析(double-level local 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DLKPCA)的非线性过程微小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从变量和样本两个角度来挖掘数据内...针对传统核主元分析(KPCA)方法难以有效检测微小故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层局部核主元分析(double-level local 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DLKPCA)的非线性过程微小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从变量和样本两个角度来挖掘数据内部的局部信息,以提高故障检测能力。首先,利用变量分块思想,基于不同变量与核主元之间互信息相关度的相似性,将所有过程变量划分多个局部变量块。然后,构建基于得分向量和特征值的残差函数以挖掘样本局部信息。最后利用贝叶斯融合策略对各块的结果进行融合。在田纳西-伊斯曼基准过程的仿真结果表明,在微小故障检测方面,本文所提方法具有比传统KPCA方法更好的故障检测性能。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局部封闭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局部封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主要症状及体征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主症及体征评分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局部封闭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效果显著,且优于单纯局部封闭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文摘目的了解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中,神经刺激器定位时所用的最小刺激电流与阻滞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88例择期行上肢肘以下外科手术的患者。分成较小电流组(A 组,n=118例)和大电流组(B 组,n=70例)。采用 Wilson 提出的喙突入路,通过神经刺激器定位。分别将两组病例的最小刺激电流(I)调整至0.1 mA≤<0.3 mA 或0.3 mA≤<0.5 mA,在能够引发远端运动反应的情况下给0.5%罗哌卡因30 ml。给药后5 min、10 min、20 min、30 min 分别记录麻醉阻滞区域。以给药后30 min,上肢的5支终末神经(正中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分布的皮区痛觉完全消失定义为阻滞成功。结果 A 组阻滞成功率为84.7%,B 组阻滞成功率为67.1%,A 组成功率显著高于 B 组(P<0.05)。对分层后亚组的分析显示,在引发后束运动反应的病例(n=124例)中,A 组病例(n=86例)的阻滞成功率为96.5%,B 组病例(n=38例)的阻滞成功率为78.9%,A 组成功率明显高于 B 组(P<0.05)。结论减小最小刺激电流至0.3 mA 以下可以明显提高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尤其在引发后束所支配的运动反应时,可以获得极高的阻滞成功率(96.5%)。
文摘针对传统核主元分析(KPCA)方法难以有效检测微小故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层局部核主元分析(double-level local 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DLKPCA)的非线性过程微小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从变量和样本两个角度来挖掘数据内部的局部信息,以提高故障检测能力。首先,利用变量分块思想,基于不同变量与核主元之间互信息相关度的相似性,将所有过程变量划分多个局部变量块。然后,构建基于得分向量和特征值的残差函数以挖掘样本局部信息。最后利用贝叶斯融合策略对各块的结果进行融合。在田纳西-伊斯曼基准过程的仿真结果表明,在微小故障检测方面,本文所提方法具有比传统KPCA方法更好的故障检测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