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农业院校植物学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7
1
作者 郝文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8期367-368,共2页
讨论地方农业院校植物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措施,针对本科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及其学时的分配、教学内容侧重点,改变或者调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把植物学实习和其他专业课程实习相结合,同时采用教学研... 讨论地方农业院校植物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措施,针对本科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及其学时的分配、教学内容侧重点,改变或者调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把植物学实习和其他专业课程实习相结合,同时采用教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以期使植物学教学改革深入扎实地进行,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农业院校 植物学 农学 生物 改革
下载PDF
地方农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景 《中国农业教育》 2014年第3期92-96,共5页
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以西北地区某地方农业高校为个案,采用实证的方法对该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总体评价较好,但... 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以西北地区某地方农业高校为个案,采用实证的方法对该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总体评价较好,但教学能力发展不平衡;教学能力发展主动性较强,但发展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教学能力发展日益受到重视,但发展平台有待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农业高校 青年教师 教学能力 现状研究
下载PDF
新时期涉农地方综合性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
3
作者 苗珊珊 崔苗苗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6期134-137,共4页
开展新时期农科教育,培养涉农本科人才,是涉农地方综合性大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任务。与普通高校相比,涉农地方综合性大学服务乡村振兴的资源优势更加明显,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人力资本的开发与应用。该文基于对当前涉农地方综合性... 开展新时期农科教育,培养涉农本科人才,是涉农地方综合性大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任务。与普通高校相比,涉农地方综合性大学服务乡村振兴的资源优势更加明显,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人力资本的开发与应用。该文基于对当前涉农地方综合性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探讨构建适应乡村振兴需求人才培养体系的策略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人才培养体系应注重本科生综合素质提升、思想精神引领、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以期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现代农业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涉农地方综合性大学 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高等农业教育 创新创业
下载PDF
加速地方农业院校实施双语教学的思考——基于土壤-植株-环境分析课双语教学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肖靖秀 李永梅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95-98,共4页
从地方性农业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基本情况出发,结合土壤植株环境分析实施双语教学以来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地方性农业院校开展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师资、课程、教材和学生外语水平等方面的困难。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了地方性农业院校开展双... 从地方性农业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基本情况出发,结合土壤植株环境分析实施双语教学以来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地方性农业院校开展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师资、课程、教材和学生外语水平等方面的困难。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了地方性农业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做法与改革,提出提高双语教学环境、加大双语教师培训、建设优质双语教材,进一步有效促进地方性农业院校双语教学课程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学 地方性农业院校 土壤植株环境分析课程
下载PDF
地方农业院校科教服务边疆民族地区的研究与实践——基于云南农业大学“3+3”校县联合行动的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志雷 张邦朝 +3 位作者 李国治 段智利 毕保良 陈永志 《农业科技管理》 2011年第1期71-74,共4页
地处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云南农业大学始终以服务"三农"为己任,扎根农业生产第一线,不断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创造性地开展了"3+3"校县联合行动。文章详细阐述了"双向互动、立体合作"科教兴农"3+3&qu... 地处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云南农业大学始终以服务"三农"为己任,扎根农业生产第一线,不断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创造性地开展了"3+3"校县联合行动。文章详细阐述了"双向互动、立体合作"科教兴农"3+3"校县联合行动合作模式,论述了"3+3"校县联合行动的创新实践、合作共赢以及取得的实效,进而得出"3+3"校县联合行动是推进边疆民族县域农业科学发展的一个成功模式,是符合边疆民族区域农业农村特点的融科研、教育、推广为一体的兴农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农业院校 科教服务 边疆民族地区 实践
下载PDF
地方高校参与精准扶贫的路径探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令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09-112,共4页
文章分析了地方高校在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了地方高校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地方高校以完善制度、发挥学科优势、强化科技扶贫、加强智力帮扶等方面为着力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工作,可以更好地为... 文章分析了地方高校在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了地方高校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地方高校以完善制度、发挥学科优势、强化科技扶贫、加强智力帮扶等方面为着力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工作,可以更好地为地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发挥其智力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地方农业经济 可持续发展 地方高校 智力支持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农业高校优化实习教学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影 《科技资讯》 2020年第25期111-112,115,共3页
"新农科"建设已成为当前地方农业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实习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提升农业高校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形式在现阶段存在诸多问题与弊端,其中最主要是体现在实习教学管理模式层面。该文主要探讨... "新农科"建设已成为当前地方农业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实习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提升农业高校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形式在现阶段存在诸多问题与弊端,其中最主要是体现在实习教学管理模式层面。该文主要探讨了"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地方农业高校实习教学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主要问题在优化层面上进行了相应的思考,提出了一些有益的优化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地方农业高校 实习教学 管理模式
下载PDF
对地方农业高校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思考——兼议云南农业大学的发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福军 欧颖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88-92,共5页
任何一所大学的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科学合理的定位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面对当前新的形势和要求,地方农业高校能否将教学研究型大学作为发展目标?且如何发展?本文在阐述教学研究型大学涵义及主要特征的基础上,以云南农业... 任何一所大学的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科学合理的定位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面对当前新的形势和要求,地方农业高校能否将教学研究型大学作为发展目标?且如何发展?本文在阐述教学研究型大学涵义及主要特征的基础上,以云南农业大学为列,同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加速农业高校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提出了更新观念,把握好发展目标;狠抓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科建设,走特色发展路子;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不断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创新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益;完善激励机制,实施学院制管理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研究型大学 地方农业高校 转型发展 思考
下载PDF
如何提升地方农业院校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协同创新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昆太 《科技广场》 2012年第12期47-49,共3页
如何发挥高校在"科学技术前沿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行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等方面的作用,是当前各高校在科技协同创新大背景下必须思考的论题。本文从学科... 如何发挥高校在"科学技术前沿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行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等方面的作用,是当前各高校在科技协同创新大背景下必须思考的论题。本文从学科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协同创新项目组织与申报、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改革等角度,就如何提升江西地方性农业高等院校江西农业大学在我省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协同创新作用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协同创新 地方农业院校 区域农业经济发展
下载PDF
地方农科院校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永美 祖艳群 +1 位作者 李明锐 湛方栋 《高教学刊》 2018年第12期155-157,共3页
以地方农科院校云南农业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为例,结合该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特点,从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分析并探讨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提出导师团队负责制的研究生培养方式,组建研究生... 以地方农科院校云南农业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为例,结合该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特点,从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分析并探讨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提出导师团队负责制的研究生培养方式,组建研究生学习与讨论团队,建立鼓励硕士研究生积极参加院校学术活动的制度,以提高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知识、学术修养和综合素质,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输送合格的环境工程专业高级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农科院校 环境工程 硕士研究生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地方农业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模式探索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畅 冯世德 +3 位作者 姬玉玺 孙太凡 张欣艳 陈佰树 《高教学刊》 2018年第15期83-85,共3页
在线开放课程是地方农业院校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优化课程体系建设、丰富教学资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渠道,能够有效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应用与共享。在当前"互联网+教育"模式和教育信息... 在线开放课程是地方农业院校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优化课程体系建设、丰富教学资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渠道,能够有效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应用与共享。在当前"互联网+教育"模式和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的趋势下,地方农业院校需要以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为突破口,引导教师广泛开展基于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农业院校 在线开放课程 课堂教学改革
下载PDF
地方农业院校《材料力学》教学优化措施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媛媛 杨莹 《热带农业工程》 2015年第2期79-81,共3页
《材料力学》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土木等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结合地方农业院校和该课程自身的特点,分析讨论了材料力学的课程教学目标,并对材料力学的课堂教学方法及策略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 材料力学 地方农业院校 教学策略 优化措施
下载PDF
地方农业院校《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丽聪 王文君 +2 位作者 杨武英 王丹 郑国栋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6期163-165,共3页
食品毒理学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必修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本文针对农林院校中食品毒理学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了如何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食品毒理学教学质量,为农林院校食... 食品毒理学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必修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本文针对农林院校中食品毒理学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了如何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食品毒理学教学质量,为农林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创新型和素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理想的教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毒理学 教学改革 地方农业院校
下载PDF
地方农业高校校级力学竞赛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亮亮 乔箭 +1 位作者 陈国新 杨莹 《热带农业工程》 2013年第2期60-62,共3页
论述了新疆农业大学以组织与辅导力学竞赛为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基础力学的热情和动力,推动基础力学教学改革的基本做法。同时,通过创新基础力学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力学素养与工程能力,搭建一个培养高素质力学人才的平台和载体,提升... 论述了新疆农业大学以组织与辅导力学竞赛为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基础力学的热情和动力,推动基础力学教学改革的基本做法。同时,通过创新基础力学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力学素养与工程能力,搭建一个培养高素质力学人才的平台和载体,提升了水平能力,实践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农业高校 校级 力学竞赛 力学教学改革
下载PDF
地方农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工作重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孟辉 周慧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年第36期217-219,共3页
从精品课程的内涵和特征入手,分析了建设精品课程的工作重点,提出了精品课程建设措施。
关键词 精品课程 地方农业院校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地方农林院校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命运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震 赵伟峰 张德化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96-101,共6页
目的:主动对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地方农林高校的“国之大者”,也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然要求。方法:通过对安徽科技学院实施“五个一工程”,构建“四体联动”机制解读分析,提出打造地方农林高校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命运共同体”... 目的:主动对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地方农林高校的“国之大者”,也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然要求。方法:通过对安徽科技学院实施“五个一工程”,构建“四体联动”机制解读分析,提出打造地方农林高校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命运共同体”理念。结果:加强农林学科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服务乡村振兴机制体制创新,加大人才团队和科研平台建设,开展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攻关,加快推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是“命运共同体”核心要义。结论:地方农林高校要进一步发挥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学科技术优势,持续创新服务乡村振兴模式与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农林院校 乡村产业振兴 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地方农业院校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技术路线图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晓东 宗义湘 白丽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2年第2期37-40,共4页
借助以市场需求导向的技术路线图理论,整理30家用人单位资料数据以及与23名教师、120名学生的座谈结果,绘制了地方农业院校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技术路线图。根据用人单位对统计学专业学生的市场需求,确定了5项培养目标,凝练出5方面... 借助以市场需求导向的技术路线图理论,整理30家用人单位资料数据以及与23名教师、120名学生的座谈结果,绘制了地方农业院校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技术路线图。根据用人单位对统计学专业学生的市场需求,确定了5项培养目标,凝练出5方面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搭建社会调查平台、实践内容课程化以及课程内容实践化3项针对性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农业院校 统计学专业 实践教学 技术路线图
下载PDF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办好地方高等农业院校
18
作者 白纯洲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5-7,共3页
作为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必须把实践“三个代表”全面深入地贯彻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具体讲 ,就是要重视科学技术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 ,营造科技创新氛围 ,实现科技创新和人才创新 ;要加强党的建设 ... 作为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必须把实践“三个代表”全面深入地贯彻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具体讲 ,就是要重视科学技术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 ,营造科技创新氛围 ,实现科技创新和人才创新 ;要加强党的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 ,用先进的文化思想占领校园阵地 ;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确立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意识 ,在科教兴国战略中发挥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地方高等农业院校 科研工作 为人民服务 文化
下载PDF
区域经济下地方农业高校研究生教育多元化保障体系的构建
19
作者 王永刚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3年第3期1-4,12,共5页
目前,地方农业高校作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其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存在投入与产出不对等、质量和效率错位、监控量化不足和程序标准不完备等缺陷。因此,必须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上构建多元化保障体系,使地方政府参与到... 目前,地方农业高校作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其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存在投入与产出不对等、质量和效率错位、监控量化不足和程序标准不完备等缺陷。因此,必须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上构建多元化保障体系,使地方政府参与到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以"以人为本"的观念考量过程管理,并利用社会中介机构建立质量保障再评估机制,不断完善研究生教育过程培养,以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地方农业高校 研究生教育 质量保障体系
下载PDF
地方农林院校工科专业的工程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4
20
作者 许丽佳 康志亮 +1 位作者 王玉超 黄鹏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68,共8页
地方农林院校的工科专业如何满足现代农业、乡村振兴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如何凸显新工科背景下的具有工农交叉特色的工程教育组织模式,这是地方农林院校工科专业工程教育改革实践的重大课题。... 地方农林院校的工科专业如何满足现代农业、乡村振兴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如何凸显新工科背景下的具有工农交叉特色的工程教育组织模式,这是地方农林院校工科专业工程教育改革实践的重大课题。以某地方农林院校的工科专业建设为研究对象,针对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育模式与区域农业产业经济和新工科建设要求不适应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学科交叉和产业导向的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思路与举措,为地方农林院校工科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工程教育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地方农林院校 学科交叉融合 工程教育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