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居住模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及膳食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原晨晨 郭红卫 薛琨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 调查上海市社区老年人的居住模式及膳食摄入情况,研究居住模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及膳食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共1278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应用中国成年人情绪性量表及老年抑郁量表简版(GDS-15)进... 目的 调查上海市社区老年人的居住模式及膳食摄入情况,研究居住模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及膳食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共1278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应用中国成年人情绪性量表及老年抑郁量表简版(GDS-15)进行心理健康调查,采用简易食物频率问卷(FFQ)进行膳食营养调查,了解老年人营养状况及膳食摄入情况,应用老年人膳食平衡指数(E-DBI-16)对老年人的膳食营养状况进行评价。最后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居住模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及膳食营养状况的影响,应用Process模型分析中介作用。结果“不与子女居住”的老年人发生抑郁症的风险更高、更不幸福、自我满意度更低;“不与子女居住”的老年人膳食中的食用油、酒精及谷类等食物摄入过量程度会越大,杂粮、薯类、蔬菜、水果、牛奶、大豆及坚果等食物摄入不足状况越高。膳食质量、心理健康因素、食物多样性在老年人居住模式中的中介作用显著。结论 与子女居住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及膳食营养状况,有利于针对性给与营养干预和心理指导。[营养学报,2022,44(1):25-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居住模式 心理健康 膳食指数 中介作用
原文传递
相同的民族,不同的空间──傣族民居空间形式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大禹 《云南工业大学学报》 1997年第4期41-47,共7页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居住空间,而同一个民族,也有多种不同的住屋形式和与之相应的居住形态.本文以傣族民居为例,分析和比较产生这些不同空间形式的背景因素,从而有助于启示未来的建筑创作.
关键词 住屋形式 傣族 居住方式 干栏空间 住宅建筑
下载PDF
云南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及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周玲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3期40-45,共6页
云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省份,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先秦时期,云南的土著民族与氐羌、百越、百濮等民族群体相融合,云南多民族分布格局已见端倪。秦汉至唐宋时期,随着汉族的不断迁入及与云南各族的融合,云南... 云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省份,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先秦时期,云南的土著民族与氐羌、百越、百濮等民族群体相融合,云南多民族分布格局已见端倪。秦汉至唐宋时期,随着汉族的不断迁入及与云南各族的融合,云南多民族分布格局形成。元明清时期,大量的汉族人民进入云南,汉族即成为云南的多数民族,其他民族则成为少数民族,云南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分布格局形成,这对云南各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发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云南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多民族 分布格局 形成 影响
下载PDF
当代文化环境中原生态民歌生存方式的多样性——以50例网络信息(2010.05-2011.02)为视界 被引量:2
4
作者 修海林 《音乐探索》 CSSCI 2011年第3期14-21,共8页
本文并非是对当代"原生态民歌"活动产生形成的来龙去脉、历史成因及其发展做整体上的研究,而仅对"原生态民歌"的生存方式、传播途径进行初步分析,以飨读者。
关键词 “原生态民歌” 生存方式 人文内涵 功能特点 唱腔特色
下载PDF
淇澳岛的渔业状况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何国强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28-38,共11页
本文以田野调查材料为基础,通过再现一个海岛的渔业生产奈件、资源类型和主要利用方式展示了"环境—技术—人口"的整合作用,同时介绍了社会转型引起的劳力交替和技术交融现象,讲述了市场的作用和传统渔业面临的困境,并从特定... 本文以田野调查材料为基础,通过再现一个海岛的渔业生产奈件、资源类型和主要利用方式展示了"环境—技术—人口"的整合作用,同时介绍了社会转型引起的劳力交替和技术交融现象,讲述了市场的作用和传统渔业面临的困境,并从特定的条件出发来分析民间信仰的结构。文章流露出抢救资料的紧迫感,暗示了调研物质文化应有的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渔业 生计模式 物质文化 民间信仰
下载PDF
社会急剧转型中农村老年丧偶女性的生存样态——基于山东省济宁市G村的个案调查
6
作者 吴理财 张旋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25-31,共7页
社会急剧转型下老年人的问题日益凸显,受自身条件、历史传统等因素影响,农村老年丧偶女性的生存问题尤为严峻。通过对山东省济宁市G村进行个案调查,对农村老年丧偶女性的生存样态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丧偶后经济愈加拮据;慢性病高发,健... 社会急剧转型下老年人的问题日益凸显,受自身条件、历史传统等因素影响,农村老年丧偶女性的生存问题尤为严峻。通过对山东省济宁市G村进行个案调查,对农村老年丧偶女性的生存样态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丧偶后经济愈加拮据;慢性病高发,健康受损;精神慰藉缺失,孤独感较强;权利缺失,地位边缘化。究其原因,是社会激变下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与政府养老服务供给失衡共同作用的。具体而言包括:社会急剧转型消解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市场理性冲击农村孝道观念;农村老年丧偶女性缺乏基本生存技能且受制于“规训”文化;面向农村老年丧偶女性的服务严重不足且不可及。改善农村老年丧偶女性的生存样态,需要建构完善政府与家庭的双重支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急剧转型 农村老年丧偶女性 生存样态 养老 双重支持
下载PDF
论唐代官妓生活
7
作者 赵静静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63-67,共5页
唐代官妓是隶属官府乐籍的女性群体,在特殊的社会背景下,这一群体主要来源于世业承袭、生活所迫、私妓转化等途径。她们大多出身寒微或身世悲惨,鲜有却籍从良之机会,以侍宴及与士人交往为主要生活情态。在儒家思想占据重要地位的唐代社... 唐代官妓是隶属官府乐籍的女性群体,在特殊的社会背景下,这一群体主要来源于世业承袭、生活所迫、私妓转化等途径。她们大多出身寒微或身世悲惨,鲜有却籍从良之机会,以侍宴及与士人交往为主要生活情态。在儒家思想占据重要地位的唐代社会中,官妓成为衡量士人道德标准之一,同时也在客观上影响了唐代的文学发展和婚姻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官妓 生活情态
下载PDF
吉林省农村生物能现状及对策分析
8
作者 郭丽华 陈立铭 张海荣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3年第12期36-38,共3页
在国家的惠农政策下,吉林省农村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村不科学的生产、生活导致水源、空气等污染较为严重。基于吉林省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测算吉林省农村生物能资源数量,提出农村居住模式的创新等对策,以此降... 在国家的惠农政策下,吉林省农村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村不科学的生产、生活导致水源、空气等污染较为严重。基于吉林省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测算吉林省农村生物能资源数量,提出农村居住模式的创新等对策,以此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吉林省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推动吉林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 生物能 消费结 生活方式 创新
下载PDF
探索日本资源循环型住宅技术手法对居住模式与行为空间的影响
9
作者 苏媛 范悦 李森子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2期92-94,共3页
本文以资源循环型住宅理念为指导,以日本大阪燃气有限公司开发的Next21实验住宅为例,介绍在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中应用的设计手法和技术应用。以及从日本住宅长期援助计划的技术体系策略中居住舒适度的重要性出发,针对我国应用资源循... 本文以资源循环型住宅理念为指导,以日本大阪燃气有限公司开发的Next21实验住宅为例,介绍在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中应用的设计手法和技术应用。以及从日本住宅长期援助计划的技术体系策略中居住舒适度的重要性出发,针对我国应用资源循环型住宅技术设计的居住体验模式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分析。通过居住者的使用体验、需求反馈的调研分析,进一步研究了我国现有住宅使用情况。从而为资源循环型住宅在我国的本土化设计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循环型住宅 全生命周期 居住模式
下载PDF
不同代际居住模式老年人社交活跃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基于Charls数据的随机森林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海虹 刘海宁 +2 位作者 车佳郡 陶佳雨 李晓敏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4-57,6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代际居住模式老年人社交活跃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科学提升老年人社交活跃度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年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建立随机森林预测模型,甄别共居和独居老人社交活跃度的影响因素,并预测各影响因素的重要... 目的探讨不同代际居住模式老年人社交活跃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科学提升老年人社交活跃度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年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建立随机森林预测模型,甄别共居和独居老人社交活跃度的影响因素,并预测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结果所有老人的高社交活跃度比例为26.88%;独居老人的高社交活跃度(18.8%)所占比重高于共居老人(8.1%)。年龄、身体功能障碍、养老金等变量对共居和独居老人的社交活跃度均具有预测作用,疼痛困扰和生命期望仅对独居老人的社交活跃度有预测作用,其预测模型效果良好(共居:AUC=0.86;独居:AUC=0.82)。结论老年人高社交活跃度比例较低。随机森林的预测模型结果验证了老年人社交活动的影响交互理论框架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居住模式 老年人 社交活跃度 随机森林
下载PDF
社会变革与农村婚居模式的新变化——以湖北J村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尹旦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6-103,共8页
在传统中国农村,婚居地包括从夫居和从妻居两类,从夫居占绝对的主流,从妻居十分罕见,且招婿婚姻是从妻居的惟一形式。21世纪以来,J村婚居模式发生了新变化:招婿式婚姻激增;家庭策略式从妻居涌现。婚居模式的这些新变化是农村婚姻市场上... 在传统中国农村,婚居地包括从夫居和从妻居两类,从夫居占绝对的主流,从妻居十分罕见,且招婿婚姻是从妻居的惟一形式。21世纪以来,J村婚居模式发生了新变化:招婿式婚姻激增;家庭策略式从妻居涌现。婚居模式的这些新变化是农村婚姻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村民对婚姻收益的理性权衡,宗族文化和性别观念的生动反映。这种变化打破了农村从夫居为主流、从妻居少见的传统格局,使得从妻居逐渐成为较为普遍的婚居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变革 婚居模式 招婿 家庭策略
下载PDF
建筑节能与生活模式 被引量:46
12
作者 江亿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15,共5页
从中外建筑能耗对比出发,研究造成中外建筑能耗不同的主要原因,指出其核心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模式和文化理念,从而造成建筑物不同的使用方式和运行方式。随着经济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应维持目前的建筑使用方式和运行方式,防止盲目... 从中外建筑能耗对比出发,研究造成中外建筑能耗不同的主要原因,指出其核心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模式和文化理念,从而造成建筑物不同的使用方式和运行方式。随着经济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应维持目前的建筑使用方式和运行方式,防止盲目的"与国外接轨",这样才不会由于建筑运行能源的过度浪费而形成能源和环境的严重问题。这可能是中国唯一可能实施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发展 建筑节能 生活方式 节约型社会
原文传递
中国进城农民工的居住状况与主观幸福感——基于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祝仲坤 冷晨昕 《劳动经济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56-79,共24页
本文利用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系统地考察了居住模式和住房类型对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临时住所,分散居住和集中居住对农民工的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分散居住的农民工主观幸福感较为强烈,尤以... 本文利用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系统地考察了居住模式和住房类型对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临时住所,分散居住和集中居住对农民工的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分散居住的农民工主观幸福感较为强烈,尤以居住在自建房和自购房的农民工幸福感最强,而居住在非正规场所的农民工主观幸福感最低。在加入其他控制变量和考虑地区异质性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考虑到实证分析中潜在的内生性偏误,本文结合倾向匹配得分法构造反事实框架,并进行替换解释变量、调整模型和样本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发现结论依然保持一致。分样本估计结果还显示,流动范围跨度大、流动时间长的农民工主观幸福感受居住状况的影响更为明显,此外,新生代农民工对居住状况更为"敏感"。居住模式对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还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中部地区、北京和上海的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受居住状况的影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模式 住房类型 主观幸福感 反事实框架
原文传递
伊宁市民族居住格局和民族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单菲菲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9-45,共7页
本文以伊宁市民族居住格局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伊宁市建城沿革和维、汉、回、哈民族居住史的回顾及对伊宁市的民族居住格局及其变迁状况的调查研究,分析、探讨了影响伊宁市民族居住格局变迁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来研究伊宁市的民族关系。
关键词 伊宁市 居住格局 民族关系
下载PDF
理想与现实:农村老年人居住意愿与现实选择差异 被引量:8
15
作者 高敏 李延宇 《人口与社会》 2016年第1期61-71,共11页
利用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研究农村老年人居住意愿和现实选择存在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而从婚姻状况的角度入手,分析不同婚姻状况下农村老年人居住意愿与现实选择差异的群体性区别。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的居住意愿与居住方式... 利用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研究农村老年人居住意愿和现实选择存在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而从婚姻状况的角度入手,分析不同婚姻状况下农村老年人居住意愿与现实选择差异的群体性区别。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的居住意愿与居住方式仍主要以与子女同居为主,同时独居老年人的数量也有较大规模;男性老人更容易出现居住意愿与现实选择的差异;子女数的增加能够增加这种差异的出现;无配偶老人更容易出现这种差异。对此,从农村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老年人自身养老意识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老年人 居住意愿 居住方式 养老服务 社会保障
下载PDF
聚居还是混居——新疆南部汉族农民的居住格局与维汉关系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晓霞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59-66,共8页
民族居住格局是族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一般来说多民族混居有利于族际交往,促进相互了解,减少偏见与歧视,使族际关系趋于和谐。同时混居带来的近邻关系会使族际冲突增加,单一民族聚居现象普遍存在也有其客观原因。南疆维吾尔族... 民族居住格局是族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一般来说多民族混居有利于族际交往,促进相互了解,减少偏见与歧视,使族际关系趋于和谐。同时混居带来的近邻关系会使族际冲突增加,单一民族聚居现象普遍存在也有其客观原因。南疆维吾尔族聚居的乡村居住着少数的汉族农民,文章通过这些汉族农民居住状况的形成、演变及当地维汉居民对此的态度,探讨居住格局对族际关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南疆农村 居住格局 维汉关系
下载PDF
居住方式对贫困老年人口社会支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晓蕾 慈勤英 《兰州学刊》 CSSCI 2019年第10期181-193,共13页
目前,我国已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且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选择独居的老人愈发增多,但是由子女提供物质及生活支持的家庭养老依旧是目前主要的赡养模式。因此,本研究以社会支持理论为研究框架,以贫困老人为研究对象,使用定量研究方法考察... 目前,我国已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且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选择独居的老人愈发增多,但是由子女提供物质及生活支持的家庭养老依旧是目前主要的赡养模式。因此,本研究以社会支持理论为研究框架,以贫困老人为研究对象,使用定量研究方法考察居住方式对贫困老人获得社会支持的影响。研究发现,非独居方式与贫困老人在经济支持、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健康状况四个维度上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应弘扬传统儒家文化,健全家庭养老方式;政府和用人单位提供保障,倡导子女关心照护老人;调整税收政策,减轻需赡养老人的家庭纳税负担;发挥社区能动性,为独居贫困老人建档立卡,满足需求和生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 居住方式 贫困老人
下载PDF
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对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基于山西省原平市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霍震 赵文嘉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39,共5页
通过对山西省原平市下属乡镇农村小学撤并工作对家庭教育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表明:家庭教育投资决策的经济因素弱于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同时居住格局对家庭教育投资选择影响较大,而布局调整后的教育质量和生活环境有待改善。其政策建议是... 通过对山西省原平市下属乡镇农村小学撤并工作对家庭教育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表明:家庭教育投资决策的经济因素弱于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同时居住格局对家庭教育投资选择影响较大,而布局调整后的教育质量和生活环境有待改善。其政策建议是:根据村落地理居住格局,变通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政府应集中财政力量尽快解决撤并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加强思想教育工作,促进异地学生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期望 居住格局 经济成本 经济收益 社会支持
下载PDF
未来可能影响老年人口卫生费用的因素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成礼 《卫生经济研究》 2004年第5期10-13,共4页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 ,老年人口的卫生费用在卫生总费用中的比例将会越来越高 ,本文对未来可能影响老年人口卫生费用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分析 ,主要是医疗保障制度、老年人生活居住方式、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传播、疾病模式转变、公共政策的选择等。
关键词 老年人口 卫生费用 医疗保障制度 卫生服务 医疗保险
下载PDF
从公共性到开放性——从青年住宅实践看未来青年共享社区发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伍曼琳 周静敏 《住宅科技》 2018年第6期1-6,共6页
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以理解青年群体特点和需求为基础,探讨如何创造围合、共享、开放的青年社区。文章从三个实践案例出发,分别分析其对于青年居住生活模式形成的贡献和局限性,并从政策和互联网技术方面提出对未来青年共享社区的展望。
关键词 青年群体 居住模式 围合 共享 灵活性 开放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