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4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王旭高治肝三十法看“治肝法”在脾胃病中的运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杰 董利利 +1 位作者 李莉 孟静岩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4-146,共3页
脾胃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肝与脾胃在生理和病理上的密切联系,在脾胃病的治疗中需要注意从"肝"论治已为临床所共识,笔者在对"治肝"大家王旭高的"治肝三十法"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其"治肝&qu... 脾胃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肝与脾胃在生理和病理上的密切联系,在脾胃病的治疗中需要注意从"肝"论治已为临床所共识,笔者在对"治肝"大家王旭高的"治肝三十法"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其"治肝"并非泛泛而论,杂乱无章,而是具有严密的体系,且绝大多数治法在脾胃系统疾病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笔者仅按类型的不同、程度的轻重将王旭高治肝在脾胃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病 从肝论治 王旭高
原文传递
基于王旭高治肝三十法浅析皮肤病从肝论治 被引量:1
2
作者 邓海祥 侯凌森 +1 位作者 黄灿 方玉甫 《四川中医》 2023年第8期26-30,共5页
清代著名医家王旭高所著《西溪书屋夜话录》是迄今为止唯一全面论述肝病证治的专著,创造性地归纳出治肝三十法,分别以肝气、肝风、肝火、肝虚隶之,层次清晰,体系严密,被众多医家所推崇为治肝辨证精粹,其中多数治法和方药亦可用于皮肤科... 清代著名医家王旭高所著《西溪书屋夜话录》是迄今为止唯一全面论述肝病证治的专著,创造性地归纳出治肝三十法,分别以肝气、肝风、肝火、肝虚隶之,层次清晰,体系严密,被众多医家所推崇为治肝辨证精粹,其中多数治法和方药亦可用于皮肤科中。中医学认为肝与皮肤生理病理上联系紧密,中医古籍及现代中医皮肤科文献中,皮肤病发病病因、治疗思路以及各类皮肤科方剂的组成,亦与肝有关。但目前中医皮肤科书籍多以病辨证,以证统方,且临床中多从肺脾论治,从肝论治皮肤病论著较少。本文结合王氏治肝法分析从肝论治皮肤病,旨在开拓诊疗思路,帮助临床更好的遣方用药,对提高皮肤病的诊治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西溪书屋夜话录》 从肝论治 辨证施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 被引量:144
3
作者 Fattly Liver and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Study Group of the Chinese Liver Disease Association.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3,共3页
关键词 脂肪肝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王灵台论治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炎)经验 被引量:23
4
作者 范兴良 祝峻峰 王灵台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6年第8期1-4,共4页
介绍王灵台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炎)的临床经验。认为其病机关键以正虚为本,表现为脾、肝、肾三脏功能失调;以邪实为标,湿、热、瘀血贯穿始终。提出调三脏、清湿热、祛瘀黄的治疗大法及用药心得。并附验案1则。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炎) 免疫性肝病 中医药疗法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中药脂肝宁治疗脂肪肝的疗效 被引量:14
5
作者 姚树坤 李志辉 李星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观察自研中成药脂肝宁口服液(ZGN)(含黄芪、白术、茵陈、金钱草等)对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脾虚湿困、肝胆湿热型脂肪肝患者14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8例口服ZGN(20mL,2次/d),50例服用东宝肝... 目的观察自研中成药脂肝宁口服液(ZGN)(含黄芪、白术、茵陈、金钱草等)对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脾虚湿困、肝胆湿热型脂肪肝患者14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8例口服ZGN(20mL,2次/d),50例服用东宝肝泰(3片,3次/d)为对照.观察2组患者服药6wk后临床症状、血脂和肝脏影像学变化.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663%,总有效率为908%,对临床症状有较高的缓解率(833%~944%),可使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明显下降(P<001),使肝脏的影像学改变减轻或消失,脂肪肝消除率为398%.各疗效指标均优于东宝肝泰组.结论ZGN对脂肪肝及其伴随的高脂血症具有显著可靠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脂肝宁 口服液
下载PDF
肝癌介入治疗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侯毅斌 王忠富 +4 位作者 戴志京 陈国硕 陈志军 邱丛坤 汤日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2期40-42,共3页
目的研究探讨肝癌介入治疗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临床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肝癌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23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介入治疗前和治疗后7d的时间点对患者行常规平扫和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扫描,观察患... 目的研究探讨肝癌介入治疗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临床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肝癌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23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介入治疗前和治疗后7d的时间点对患者行常规平扫和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扫描,观察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测定并比较在不同的扩散敏感梯度值(b值)下肿瘤区域的平均ADC值。结果肝癌病灶位置呈中高信号或者高信号,治疗结束一周之后,T2WI上病灶区域的内有点状或者片状低信号,DWI上以低信号为主。治疗前后的肿瘤组织体积分别为(203.92±121.88)cm3和(146.38±118.29)cm3。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且P<0.05。b=1000s/mm2和1300s/mm2的时候,图像质量较差,无法测量得到准确地ADC值。b=50s/mm2和100s/mm2时,治疗前后的平均ADC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300s/mm2、500s/mm2和700s/mm2时,平均ADC值随着b值得升高而升高,且治疗前后的平均ADC值之间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能够对肿瘤形态的微观变化进行有效的反映,选择合适的扩散敏感梯度值选择能够获得较好的信号对比度,可以通过对细胞密度、肿瘤血管密度等的变化情况反映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的病理生理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肝癌 介入治疗 临床作用
下载PDF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1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殷素素 何钟宓 《华西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1065-1067,共3页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对肝脏损害的特点和防治办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12月住院及门诊初治肺结核患者1440例中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1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抗结核药物在不同年龄段、全程服药期间,均可发生肝损害,其发生率为8.1%(11...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对肝脏损害的特点和防治办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12月住院及门诊初治肺结核患者1440例中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1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抗结核药物在不同年龄段、全程服药期间,均可发生肝损害,其发生率为8.1%(116/1440)。轻者不需停用抗结核药物,仅加用保肝药物;重者则需停用抗结核药物,并给予保肝治疗。结论:在不同年龄段和全程服药期间,抗结核药物均可发生肝损害。掌握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类型、时间、程度、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可以保证抗结核治疗的进行,提高肺结核的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 肝损害 保肝治疗
下载PDF
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联合替诺福韦酯对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血清辅助性T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静 史娜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年第5期566-569,572,共5页
目的:探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联合替诺福韦酯对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血清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邯郸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联合替诺福韦酯对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血清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邯郸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诺福韦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Th1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Th2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肝纤维化指标[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及层粘连蛋白(LN)]水平、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69%(43/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4%(3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FN-γ、IL-2、IL-4及IL-10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Ⅳ-C、HA、PC-Ⅲ、LN、ALT及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69%(4/52)、9.62%(5/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联合替诺福韦酯能明显改善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平衡血清Th1/Th2水平,恢复肝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 替诺福韦酯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辅助性T细胞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脾肾阳虚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包海蓉 徐玉萍 张晓天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11-413,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疗法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脾肾阳虚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在我科就诊该类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保肝降酶、抗病毒、利尿、...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疗法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脾肾阳虚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在我科就诊该类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保肝降酶、抗病毒、利尿、降低门静脉压力等药物联合神阙穴敷脐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肝病治疗仪脐部照射。疗程均为3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水、肝功能变化,评价其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腹水分级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体重、腹围、24h尿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4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LT水平下降明显,血清白蛋白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患者能明显消退腹水、改善肝功能,临床疗效佳且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腹水 脾肾阳虚 肝病治疗仪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活血化瘀化痰利湿法对肥胖性脂肪肝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进 盛国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89-291,共3页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化痰利湿法改善肥胖性脂肪肝大鼠胰岛素抵抗(IR)状态的机制,为临床中医辨证治疗脂肪肝提供实验依据。方法:3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造模组、西药组、中药组。除正常组饲以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均饲以高脂...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化痰利湿法改善肥胖性脂肪肝大鼠胰岛素抵抗(IR)状态的机制,为临床中医辨证治疗脂肪肝提供实验依据。方法:3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造模组、西药组、中药组。除正常组饲以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均饲以高脂饲料。造模4周后,上述4组分别以生理盐水、生理盐水、0.08%东宝肝泰混悬液、中药煎剂灌胃。实验第16周测定血清和脂肪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糖、胰岛素等。并取肝组织标本病理切片。结果:①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治疗组较造模组显著提高(P<0.05);中药组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西药组相比有明显差异性(P<0.05)。②血清和脂肪组织TNF-α:治疗组与造模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正常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③肝脏病理切片:正常组大鼠肝脏无异常病变、模型组大鼠肝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脂变。各治疗组大鼠肝脏脂变程度明显减轻。结论:活血化瘀、化痰利湿法能够降低脂肪细胞TNF-α的表达,提高肥胖性脂肪肝大鼠ISI,改善IR状态;改善肝细胞的病理损伤状况,从而达到抗脂肪肝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 化痰利湿 肥胖性脂肪肝 大鼠 胰岛素敏感指数 肿瘤坏死因子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鸡矢藤化纤汤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肝纤维化及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黄宗文 袁勇 卢茜 《中国药业》 CAS 2018年第18期40-43,共4页
目的观察鸡矢藤化纤汤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肝纤维化及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例,将其就诊编号按随机分层法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抗... 目的观察鸡矢藤化纤汤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肝纤维化及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例,将其就诊编号按随机分层法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抗病毒、免疫调节、抗氧化及抗纤维化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肝病治疗仪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鸡矢藤化纤汤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肝纤维化相关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ALB)、白蛋白/球蛋白(A/G)显著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肝脾B超显示,观察组肝脏、脾脏在形态学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及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 Ag)及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 Ag)转阴率均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等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鸡矢藤化纤汤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或有一定协同效应,对肝纤维化及肝功能指标的改善更显著,能进一步优化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矢藤 化纤汤 肝病治疗仪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肝功能
下载PDF
介入化疗及栓塞术联合放射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 被引量:7
12
作者 高中度 许锡元 +2 位作者 茅爱武 周希法 张丽君 《临床消化病杂志》 1999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为观察介入化疗及栓塞术联合放射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近期疗效及副作用。方法:本文采用64例确诊的无手术指征的中晚期肝癌,随机分为介入加放疗组与单纯放疗组各32例。介入法采用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灌注5-氟脲嘧啶1000 mg+卡铂300 ... 目的:为观察介入化疗及栓塞术联合放射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近期疗效及副作用。方法:本文采用64例确诊的无手术指征的中晚期肝癌,随机分为介入加放疗组与单纯放疗组各32例。介入法采用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灌注5-氟脲嘧啶1000 mg+卡铂300 mg+表阿霉素30 mg,栓塞剂为40%碘化油或明胶海绵。放疗采用高能X线(18mV),肿块10 cm以下采用局野外照射,10 cm以上采用全肝移动条照射。结果:介入加放疗组总有效率(CR+PR)为59.3%(19/32),单纯放疗组总有效率(CR+PR)为31.3%(10/3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介入加放疗组平均生存期为14.7个月,单纯放疗组平均生存期为11.8个月。1年生存率介入加放疗组为60.8%,单纯放疗组为44.1%,前者明显高于后者。结论:采用介入加放射综合治疗原发性肝癌较单纯放射治疗可明显地提高治疗的有效率、生存期及生存率,是中晚期肝癌理想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肝癌 介入治疗 放射治疗 栓塞术
原文传递
高强度聚焦超声在肝癌无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易江 李宁 +1 位作者 蒋力生 熊先泽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6-428,共3页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无创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 使用JC- 2 8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对4 6例肝肿瘤患者进行HIFU治疗。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方式,选择不同的治疗功率及多角度进行治疗...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无创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 使用JC- 2 8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对4 6例肝肿瘤患者进行HIFU治疗。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方式,选择不同的治疗功率及多角度进行治疗。治疗时间根据肿瘤体积大小及监测超声灰度变化情况决定。通过患者主观症状缓解情况,肝脏功能测定、组织病理学、彩色多普勒超声、病灶体积变化、血清AFP水平及统计学生存分析等指标观察HIFU的治疗效果。结果 4 6例肝癌患者分别接受HIFU完全覆盖治疗(34例)和部分覆盖治疗(12例)。术后1例因癌栓脱落致急性肺栓塞死亡,余获随访。随访功能学检查(MRI/ CT、彩超)有效率89.1% (41/ 4 6 ) ,肿瘤标记物AFP下降率73.3% (11/ 15 ) ,局部复发率2 1.7% (10 / 4 6 ) ,患者自觉症状减轻,疼痛缓解率82 .6 % (38/ 4 6 ) ,1年生存率5 0 .84 %。治疗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疗区烧灼样疼痛,给予局部冷敷可缓解。结论 HIFU无创治疗肝癌是有效和可行的,尤其在晚期失去手术机会时的替代治疗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肝癌 治疗
下载PDF
肝病治疗仪穴位疗法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失代偿期肝硬化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高健 王桂平 +4 位作者 赵春燕 王瑞芳 王冬辉 辛月春 曹月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15期1194-1195,1198,共3页
目的探讨肝病治疗仪穴位疗法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收治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 目的探讨肝病治疗仪穴位疗法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收治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肝病治疗仪穴位治疗,1次/d,30 min/次。结果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血清病毒学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好转(P<0.05);其中干预组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Child-Pug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治疗后HBeAg转阴和HBV-DNA转阴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治疗后门静脉内径(Dpv)、脾静脉内径(Dsv)和门静脉血流量(PVF)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病治疗仪穴位疗法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失代偿期肝硬化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 失代偿期肝硬化 穴位疗法 拉米夫定
下载PDF
自拟黄疸汤结合常规保肝疗法治疗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安贺娟 王建玲 +3 位作者 杨帆 王艳 和萍 李艳君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811-813,共3页
目的探讨自拟黄疸汤结合常规保肝疗法治疗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黄疸型肝炎患儿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保肝疗法(门冬氨酸钾镁静脉滴注,肌酐、... 目的探讨自拟黄疸汤结合常规保肝疗法治疗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黄疸型肝炎患儿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保肝疗法(门冬氨酸钾镁静脉滴注,肌酐、维生素C及能量合剂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黄疸汤并随症加减。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肝功能检查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观察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ALT、AST及TBIL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ALT、AST和TBIL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任何明显的毒副反应。结论自拟黄疸汤结合常规保肝疗法治疗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 自拟黄疸汤 常规保肝疗法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总胆红素
下载PDF
针药并用治疗胚胎反复移植失败后月经不调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亚虹 官洁 +2 位作者 胡红娟 田淑 金凤丽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补肾健脾调肝)法和针灸并用对胚胎反复移植失败后月经不调的疗效。方法将胚胎反复移植失败3次后的月经不调患者共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月经的周期、经量、再次妊娠率。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 目的探讨中医(补肾健脾调肝)法和针灸并用对胚胎反复移植失败后月经不调的疗效。方法将胚胎反复移植失败3次后的月经不调患者共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月经的周期、经量、再次妊娠率。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87%,2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在经量增多、子宫内膜恢复有较明显疗效。结论中药针灸并用治疗胚胎反复移植失败后患者周期、经量恢复明显,有望增加RIF患者的自然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补肾健脾调肝法 针灸 胚胎反复移植失败 月经不调
下载PDF
甲基强的松龙对家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海鹰 韩明 +1 位作者 彭隆祥 张淑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55-356,共2页
作者测定了各组动物肝缺血再灌注前后肝组织及血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并行组织学、硝酸镧示踪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肝缺血再灌注后有氧自由基的产生及抗氧... 作者测定了各组动物肝缺血再灌注前后肝组织及血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并行组织学、硝酸镧示踪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肝缺血再灌注后有氧自由基的产生及抗氧化酶的抑制,并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白细胞浸润、氧自由基的产生及肝窦内皮细胞,Kupffer细胞的损伤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MP可减轻这种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 缺血再灌注 肝脏 甲基强的松龙 治疗
原文传递
调肝法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经验 被引量:6
18
作者 许正锦 郭宇英 饶沁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第11期1228-1230,共3页
慢性肾脏病是临床常见病,随着病情的进展,其病机变化多端,其中不乏许多涉肝病机,因此调肝法常被应用于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文章解读了调肝法的含义,将调肝法进行了分类鉴别;分析了慢性肾脏病的涉肝病机,诸如肝郁气滞、肝阴(血)不足、肝... 慢性肾脏病是临床常见病,随着病情的进展,其病机变化多端,其中不乏许多涉肝病机,因此调肝法常被应用于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文章解读了调肝法的含义,将调肝法进行了分类鉴别;分析了慢性肾脏病的涉肝病机,诸如肝郁气滞、肝阴(血)不足、肝阳上亢、肝经湿热、肝脉寒凝等,对这些病机的发生发展规律及证候特点进行了详细阐述;介绍了作者应用疏肝法、平肝法、清肝法、养肝法、温肝法等调肝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经验与案例;强调明确辨析调肝法是前提,仔细审察涉肝病机是关键,法随证立,方随法成,只有证法合理,方可收取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肝法 慢性肾脏病 中医治疗
下载PDF
肠道菌群功能紊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彭佳佳 张利莉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2期164-165,169,共3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病率逐年增加,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慢性肝病的常见原因。NAFLD是一种多系统疾病,会增加发生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等肝外疾病的发病风险[1]。在临床实践中,其初步诊断是通过影像学技术,除外明确...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病率逐年增加,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慢性肝病的常见原因。NAFLD是一种多系统疾病,会增加发生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等肝外疾病的发病风险[1]。在临床实践中,其初步诊断是通过影像学技术,除外明确的肝损伤原因如酒精、药物、病毒、自身免疫等。目前,NAFLD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越来越多基础及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肠道菌群与NAFLD发生和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益生菌可改善肠道微生物环境,为预防及改善NAFLD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微生物学 脂肪肝/治疗 脂肪肝/病因学 肠道菌群
下载PDF
抗结核同时予保肝治疗预防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杜焰家 张伟强 郭俊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9期36-39,共4页
目的:分析抗结核同时予保肝治疗预防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规范化抗结核治疗,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抗... 目的:分析抗结核同时予保肝治疗预防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规范化抗结核治疗,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抗结核治疗期间未接受保肝治疗,试验组患者抗结核治疗期间同时给予保肝治疗。随访1年以上,对比两组患者抗结核治疗效果和药物性肝损伤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患者ALT、AST、TBIL等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试验组患者的痰培养结果阴转率为75.00%,对照组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期间的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ALT、AST、TBIL分别为(79.23±11.65)U/L、(83.46±12.31)U/L、(22.58±5.42)μmol/L,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的(45.28±9.32)U/L、(50.32±9.51)U/L、(9.58±2.87)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ALT、AST、TBIL分别为(65.15±10.43)U/L、(68.75±11.12)U/L、(18.22±4.93)μmol/L,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的(44.83±9.45)U/L、(51.24±9.44)U/L、(9.61±2.90)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的ALT、AST、TBIL等肝功能指标上升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结核同时予保肝治疗可有效预防药物性肝损害,对患者的预后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 保肝治疗 药物性肝损害 临床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