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东南陆区岩石圈结构与大规模成矿作用 被引量:234
1
作者 杨明桂 黄水保 +2 位作者 楼法生 唐维新 毛素斌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28-543,共16页
本文以区域地质、矿产地质为基础,与地球物理和岩石圈深部地质的研究成果相结合,对中国东南陆区的地块、造山带、古板块结合带、隆起带、坳陷带和断陷盆地的地壳厚度变化与物质结构、莫霍面形态、岩石圈地幔的厚度变化与结构进行了研究... 本文以区域地质、矿产地质为基础,与地球物理和岩石圈深部地质的研究成果相结合,对中国东南陆区的地块、造山带、古板块结合带、隆起带、坳陷带和断陷盆地的地壳厚度变化与物质结构、莫霍面形态、岩石圈地幔的厚度变化与结构进行了研究与构造区划。论述了燕山期陆内造山与喜马拉雅期大陆伸展及其导致的岩石圈物质结构调整作用,建立了隆坳构造分异与壳幔物质结构调整模式,探讨了本区地壳减薄的深部地质过程,分析了燕山期陆内造山的动力机制以及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岩石圈物质结构构造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 物质结构 陆内造山 大陆伸展 成矿作用
下载PDF
中国大陆岩石圈等效粘滞系数的计算和讨论 被引量:110
2
作者 石耀霖 曹建玲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2-95,共14页
大陆岩石圈的流变结构对岩石圈动力学过程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岩石圈等效粘度的估计是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基础和重要的问题。文中对利用实验室流变实验结果估算岩石圈流变结构的计算方法中包含的多种不确定性进行了讨论,包括岩性、温度... 大陆岩石圈的流变结构对岩石圈动力学过程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岩石圈等效粘度的估计是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基础和重要的问题。文中对利用实验室流变实验结果估算岩石圈流变结构的计算方法中包含的多种不确定性进行了讨论,包括岩性、温度、应变速率、实验室速率数据外推到地质构造运动速率等因素对等效粘滞系数估算的影响,并以温度和应变速率的新研究成果为基础,对中国大陆地壳和上地幔等效粘滞系数做出了估计。中国中地壳等效粘滞系数一般在10^21~10^24Pa·s,下地壳等效粘滞系数在10^21~10^22Pa·s,其中青藏高原下地壳等效粘滞系数较低,约为10^19~10^20Pa·s;与前人研究认为青藏高原存在柔性下地壳流动的结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岩石圈 流变结构 等效粘滞系数
下载PDF
中国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地球物理综合研究 被引量:99
3
作者 杨宝俊 穆石敏 +1 位作者 金旭 刘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72-782,共11页
叙述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的地球物理成果.断面全长1300km,穿越了中国东北的大兴安岭岩浆岩带和张广才岭岩浆岩带,松辽盆地和海拉尔盆地,以及郯庐断裂北延部分的敦化-密山断裂、佳木斯-伊通断裂.结合地质资料,解释了断... 叙述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的地球物理成果.断面全长1300km,穿越了中国东北的大兴安岭岩浆岩带和张广才岭岩浆岩带,松辽盆地和海拉尔盆地,以及郯庐断裂北延部分的敦化-密山断裂、佳木斯-伊通断裂.结合地质资料,解释了断面多种地球物理方法的资料,包括重力、磁力、大地电磁(MT)、地震(广角地震测深、垂直反射地震与天然地震)、地热、古地磁以及综合解释,给出了断面岩石层构造的地球物理解释模型.讨论了松辽盆地基底的性质、莫霍界面的性质、大兴安岭重力梯级带的特征与成因,以及断面域地块拼合过程.研究结果认为,东北亚大地是一个拼合的增生大陆,是世界上一种新型的小地块碰撞拼合时受大洋板块俯冲的应力场作用形成的盆、山相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断面 岩石层构造 断裂构造 满洲里 地球物理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岩石层热结构特征 被引量:70
4
作者 王良书 李成 杨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94-803,共10页
在大地热流密度分布的基础上,研究了塔里木盆地中库尔勒-若羌和阿克苏-叶城两条剖面岩石层热结构特征.由岩石层P波速度分布转换成生热率剖面,用二维数值模型获得了岩石层热结构和热状态特征.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壳幔边界温度的... 在大地热流密度分布的基础上,研究了塔里木盆地中库尔勒-若羌和阿克苏-叶城两条剖面岩石层热结构特征.由岩石层P波速度分布转换成生热率剖面,用二维数值模型获得了岩石层热结构和热状态特征.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壳幔边界温度的高低与其埋深密切相关.居里等温面深度大,地幔热流密度较低.岩石层厚度变化与其新生代期间挠曲过程密切相关.在岩石层温度分布基础上,确定了深部脆-韧性过渡带深度和岩石层屈服强度,表明塔里木盆地岩石层相对较冷,且具有刚性的地球动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岩石层 热结构 流变学
下载PDF
中国大陆及邻区岩石圈三维流变结构 被引量:59
5
作者 孙玉军 董树文 +2 位作者 范桃园 张怀 石耀霖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936-2946,共11页
依据地震波速得到的上地幔温度和气象台站记录的地表温度为约束,结合地表热流和热导率观测数据,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中国大陆及邻区岩石圈三维热结构.基于此温度结果和GPS观测得到的应变率数据,以滑动摩擦、脆性破裂和蠕变三种强度机... 依据地震波速得到的上地幔温度和气象台站记录的地表温度为约束,结合地表热流和热导率观测数据,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中国大陆及邻区岩石圈三维热结构.基于此温度结果和GPS观测得到的应变率数据,以滑动摩擦、脆性破裂和蠕变三种强度机制为约束,计算得到了中国大陆及邻区岩石圈三维流变结构.结果显示:弱强度和低等效黏滞性系数的下地壳在中国大陆及邻区普遍存在,并且下地壳的流变强度和等效黏滞性系数比上地壳和岩石圈地幔一般要低1~2个数量级;中国大陆范围内青藏高原存在着厚度最大、强度最低的下地壳;青藏高原的岩石圈强度和等效黏滞性系数比华北、华南和印度板块的都要低;岩石圈流变结构的横向分布特征与重力梯度带和地形过渡带比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及邻区 岩石圈 流变结构 等效黏滞性系数
下载PDF
中国东部海域及邻区岩石层地幔的P波速度结构与构造分析 被引量:52
6
作者 胥颐 刘建华 +2 位作者 郝天珧 刘劲松 李志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53-1061,共9页
利用中国大陆东部及台湾地区、日本和琉球群岛的地震观测数据,通过体波地震层析技术反演了中国东部海域及其邻近地区的P波速度结构.以此为依据分析了不同地区的岩石层性质和深部动力学条件,探讨了中朝与扬子块体、扬子与华夏块体在海区... 利用中国大陆东部及台湾地区、日本和琉球群岛的地震观测数据,通过体波地震层析技术反演了中国东部海域及其邻近地区的P波速度结构.以此为依据分析了不同地区的岩石层性质和深部动力学条件,探讨了中朝与扬子块体、扬子与华夏块体在海区的深部边界及其构造属性,揭示出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以及板片俯冲下沉、弧后扩张作用对中国东部海域岩石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东部海域的岩石层地幔存在明显的横向非均匀性,它们与区域构造的形成演化有一定的联系.中国大陆东部的五莲-青岛断裂与朝鲜半岛西缘断裂、济州岛南缘断裂共同构成中朝和扬子块体的边界,江绍断裂向东延伸至朝鲜半岛南端成为分隔扬子和华夏块体的边界;东海陆架与冲绳海槽的岩石层结构差异明显,东海陆架具有中国东部地区的岩石层特征,属于欧亚大陆向海域的延伸;冲绳海槽的岩石层强烈减薄,为大陆向大洋过渡的区域;沿着日本-琉球-台湾俯冲带,菲律宾海板块俯冲下沉引起的地幔扰动对中国东部海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欧亚大陆与菲律宾海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导致台湾地区岩石层明显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海域 地震层析成像 岩石层地幔 速度结构
下载PDF
对黄海—东海研究区深部结构的一些新认识 被引量:49
7
作者 郝天珧 徐亚 +4 位作者 胥颐 Suh Mancheol 刘建华 戴明刚 李志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58-468,共11页
综合地震层析成像与重磁数据的处理结果,选择26°N~36°N,120°E~130°E的范围作为研究区,讨论了黄、东海研究区的深部结构特点及其与周边各地质单元的相互关系,完成了研究区两条剖面的密度结构反演,认为东海陆架地... 综合地震层析成像与重磁数据的处理结果,选择26°N~36°N,120°E~130°E的范围作为研究区,讨论了黄、东海研究区的深部结构特点及其与周边各地质单元的相互关系,完成了研究区两条剖面的密度结构反演,认为东海陆架地区地壳厚度变化与大陆地区相比并不明显,显著减薄开始于冲绳海槽地区,中地壳消失;琉球岛弧处地壳厚度明显再度增加,特别是上地壳的厚度增加最大,推断其原因应与俯冲作用及俯冲带附近板块与地幔的运动速率之差有关.地球物理场“东西分带”是黄海—东海地区壳内结构从西向东变化的反映,但随着深度的增加,研究区的岩石层结构出现以近EW向为优势的构造格局.因此推断深部近EW向的异常是三叠纪时期南北板块碰撞、挤压所致,浅部的NE向条带异常是后期构造运动在岩石层较浅部位构造效应的反映.黄海—东海地区岩石层结构存在浅部与深部优势构造方向不协调的现象.层析成像结果证实了南黄海东缘断层的存在,还勾绘出绍兴—十万大山碰撞带为以40°左右的倾角向NW方向倾斜的高速带,另一条倾向基本相同的高速带则是南、北扬子块体结合带在深部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一东海 岩石层结构 地震层析成像 密度反演
下载PDF
再论岩石圈地幔蘑菇云构造及其深部成因 被引量:49
8
作者 袁学诚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5期737-758,共22页
根据地球物理资料的分析得到,除了东北吉辽地区太平洋板块向大陆俯冲外,当今中国东部其他地区大陆下都没有俯冲太平洋板块的证据。中生代以来中国东部发生的岩石圈巨变不是太平洋板块向中国大陆的俯冲所造成,而是由于软流圈物质上涌形... 根据地球物理资料的分析得到,除了东北吉辽地区太平洋板块向大陆俯冲外,当今中国东部其他地区大陆下都没有俯冲太平洋板块的证据。中生代以来中国东部发生的岩石圈巨变不是太平洋板块向中国大陆的俯冲所造成,而是由于软流圈物质上涌形成蘑菇云构造对岩石圈地幔的改造而引发的重大地质事件。软流圈物质的上涌使岩石圈地幔成为新生地幔与残剩地幔并存的结构,岩石圈被激活,稳定的克拉通地壳褶皱变形,地壳减薄,地震频发,岩浆活动活跃,地面沉降,并形成广袤的西太平洋边缘海。但是岩石圈厚度并未减薄,只是由于岩石圈地幔形成了蘑菇云结构使它的速度降低,与周遍地区的岩石圈结构产生明显差别。蘑菇云地幔发育的地区覆盖整个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包括中国东北的中东部、华北的东部、华南的东南缘、马来半岛、印尼、菲律宾、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加罗林盆地和菲律宾海盆。与这个东南亚西太平洋低速岩石圈地幔相对应,还存在一个巨大的大地椭球面正异常,它应是核幔边界的质量过剩所引起。它与印度洋—西藏地区核幔边界质量亏损引起的负大地椭球面异常孪生,并形成一个控制中国大陆构造的深层动力系统,这个动力系统产生的时代可能为中生代或晚古生代。它们之间的地幔环流造成了东南亚西太平洋岩石圈巨变,并驱动印度板块的北移和青藏高原的隆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西太平洋 岩石圈 蘑菇云构造
下载PDF
南海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岩石圈三维结构特征 被引量:44
9
作者 姚伯初 万玲 吴能友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共8页
地震层析资料表明,南海地区,自红河口向南经南海、苏禄海到苏拉威西海,岩石圈速度低,底部横波速度仅4.4km/s,岩石圈厚度在60~80km之间,为薄岩石圈地区。软流层的速度也较低,在4.2~4.4km/s之间,但厚度较大,大于200km。从红河-莺歌海断... 地震层析资料表明,南海地区,自红河口向南经南海、苏禄海到苏拉威西海,岩石圈速度低,底部横波速度仅4.4km/s,岩石圈厚度在60~80km之间,为薄岩石圈地区。软流层的速度也较低,在4.2~4.4km/s之间,但厚度较大,大于200km。从红河-莺歌海断裂带经南海到苏禄海,存在一条北西向宽约200km的上地幔北西向低速带,面波速度在4.05~4.25km/s之间。由上述资料可见,东亚大陆边缘及边缘海的上地幔存在一巨型低速带,在南海地区低速带的走向为北西向,在东海地区为北北西向。这种走向与地表的区域构造走向基本一致,反映这里新生代构造活动可能与地幔低速带分布有关,即上地幔低速带反映了岩石圈的区域流动。这类岩石圈区域流动引起岩石圈表层的张性构造,形成裂谷及稍后的海底扩张,在亚洲东部边缘形成一系列边缘海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岩石圈 速度结构 大陆边缘 地震层析 低速带
下载PDF
华北地区东部岩石圈导电性结构研究--减薄的华北岩石圈特点 被引量:49
10
作者 魏文博 叶高峰 +10 位作者 金胜 邓明 景建恩 彭志强 林昕 宋石磊 唐宝山 屈栓柱 陈凯 杨宏伟 李国强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4-216,共13页
华北古大陆克拉通解体、岩石圈减薄的深部过程,对于建立中国大陆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模型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因而“华北克拉通破坏”也就成了当前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为了研究“华北克拉通破坏”首先需要给出较准确的华北岩... 华北古大陆克拉通解体、岩石圈减薄的深部过程,对于建立中国大陆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模型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因而“华北克拉通破坏”也就成了当前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为了研究“华北克拉通破坏”首先需要给出较准确的华北岩石圈结构,这必须依靠包括超宽频带高精度大地电磁深探测在内的现代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技术。2001和2005年在华北地区东部布置了应县-商河(HB-MT01)、文水-日照(HB-MT02)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华北地区东部沿地壳-上地幔探测剖面可划分为4个电性区,区内发现有下地壳高导带和上地幔高导层存在。文中依据研究区壳-幔电性结构特征,推断华北地区东部地壳和上地幔之间发生过大规模构造运动,导致壳-幔之间存在解耦现象。研究结果还发现,华北东部确实存在岩石圈减薄区,其岩石圈厚度约50~80km厚。岩石圈明显减薄的区域包括北太行山隆起、华北裂谷带北部和鲁西断隆,其范围比原先认识到的要复杂,并非以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为界划分东、西两区,简单地认为东区即是减薄区。此外,在华北地区东部的现代高精度大地电磁探测结果也进一步证明了地球物理观测对于大陆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性,这使人们更加认识到在今后的研究中必须强调地球物理-地质-地球化学之间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东部 岩石圈 导电性结构 厚度 减薄
下载PDF
中国大陆及邻区岩石圈地壳三维结构与动力学型式 被引量:40
11
作者 蔡学林 朱介寿 +1 位作者 曹家敏 程先琼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4期543-557,共15页
通过中国大陆及邻区地震测深剖面的系统构造解析,建立起中国大陆岩石圈地壳厚度与速度结构模型。本文根据地壳厚度与速度结构模型、地壳变形结构样式、地壳地质结构与构造演化、地壳运动学与动力学等四方面标志,将中国大陆岩石圈地壳划... 通过中国大陆及邻区地震测深剖面的系统构造解析,建立起中国大陆岩石圈地壳厚度与速度结构模型。本文根据地壳厚度与速度结构模型、地壳变形结构样式、地壳地质结构与构造演化、地壳运动学与动力学等四方面标志,将中国大陆岩石圈地壳划分为3类6种地壳结构-动力学型式:克拉通型褶推式结构-挤压动力学型式、克拉通型地垒结构-拉伸动力学型式、增厚型高原扇形结构-碰撞楔入动力学型式、增厚型造山带楔状结构-俯冲楔入动力学型式、减薄型盆岭结构-块体伸展动力学型式和减薄型铲状结构-整体伸展动力学型式。笔者探讨了克拉通型地壳、增厚型地壳和减薄型地壳的基本特征、相互关系及其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 岩石圈 地震测深 构造解析 三维结构 动力学型式 中国大陆
下载PDF
南北地震带岩石圈S波速度结构面波层析成像 被引量:40
12
作者 黄忠贤 李红谊 胥颐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21-1131,共11页
本文利用天然地震面波记录和层析成像方法,研究了南北地震带及邻近区域的岩石圈S波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特征.结果表明南北地震带的东边界不但是地壳厚度剧变带,也是地壳速度的显著分界.其西侧中下地壳的S波速度显著低于东侧,强震大多发... 本文利用天然地震面波记录和层析成像方法,研究了南北地震带及邻近区域的岩石圈S波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特征.结果表明南北地震带的东边界不但是地壳厚度剧变带,也是地壳速度的显著分界.其西侧中下地壳的S波速度显著低于东侧,强震大多发生在低速区内部和边界.青藏高原东缘中下地壳速度显著低于正常大陆地壳,在松潘甘孜地块和川滇地块西部大约25~45km深度存在壳内低速层;这些低速特征与高原主体的低速区相连,有利于下地壳物质的侧向流动.地壳的各向异性图像与下地壳流动模式相符,即下地壳物质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运动,东向的运动遇到扬子坚硬地壳阻挡而变为向南和向北东的运动.面波层析成像结果支持青藏高原地壳运动的下地壳流动模型.南北地震带的岩石圈厚度与其东侧的扬子和鄂尔多斯地块相似但速度较低.川滇西部地块上地幔顶部(莫霍面至88km左右)异常低速;松潘甘孜地块上地幔盖层中有低速夹层(约90~130km深度).岩石圈上地幔的速度分布图像与地壳显著不同,在高原主体与川滇之间存在北北东向高速带,可能会阻挡地幔物质的东向运动.上地幔各向异性较弱且与地壳的分布图像显然不同.因此青藏高原岩石圈地幔的构造运动具有与地壳不同的模式,软弱的下地壳提供了壳幔运动解耦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地震带 岩石圈 速度结构 面波 层析成像
下载PDF
青藏高原松潘—西秦岭—临夏盆地深地震反射剖面——采集、处理与初步解释 被引量:38
13
作者 王海燕 高锐 +5 位作者 李秋生 李文辉 侯贺晟 匡朝阳 薛爱民 黄薇漪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51-1461,共11页
由于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使青藏高原不断隆起,其形成不仅导致了亚洲大陆内部强烈的晚新生代构造变形,还对其边缘地区的地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扩展的前缘部位,是印度与欧亚两大板块碰撞作用由近... 由于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使青藏高原不断隆起,其形成不仅导致了亚洲大陆内部强烈的晚新生代构造变形,还对其边缘地区的地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扩展的前缘部位,是印度与欧亚两大板块碰撞作用由近南北方向向北东、东方向转换的重要场所.本文利用2004年和2008年完成的深地震反射剖面资料,采用关键处理技术和参数开展唐克-合作剖面与合作-临夏剖面联线处理,获得总长约400km的深地震反射剖面,完整揭示了西秦岭造山带及其两侧盆地的地壳结构和构造变形样式.结果显示西秦岭造山带下地壳向若尔盖逆冲推覆的深部构造特征;西秦岭下地壳北倾的强反射及其北侧南倾的强反射特征揭示出扬子与华北两个大陆板块在西秦岭造山带下的汇聚行为.Moho的埋深和起伏形态表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经历了高原隆升后强烈的伸展减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震反射剖面 青藏高原 松潘地块 西秦岭 临夏盆地 数据采集与处理 岩石圈结构
下载PDF
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专项研究主要进展和成果 被引量:37
14
作者 李廷栋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4期689-699,共11页
“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专项研究取得诸多新发现和新成果:建成中国第一个“岩石圈三维结构数据库”;建立了中国岩石圈结构模型;深化了对中国东部岩石圈、软流圈性状、结构的认识,证明岩石圈与软流圈之间存在呈“层块结构”的过渡带,在... “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专项研究取得诸多新发现和新成果:建成中国第一个“岩石圈三维结构数据库”;建立了中国岩石圈结构模型;深化了对中国东部岩石圈、软流圈性状、结构的认识,证明岩石圈与软流圈之间存在呈“层块结构”的过渡带,在东亚至西太平洋地区70~250km深度发现一巨型低速异常带;揭示中国东部岩石圈呈现明显的“上老下新”的年龄结构;初步建立了中国大陆岩石圈岩石学结构模型,把中国大陆及毗邻海域岩石圈划分为5种类型;提出中国岩石圈构造单元划分方案,把中国大陆及毗邻海域划分为2个岩石圈构造域和6个岩石圈块体;证实青藏高原存在巨型南北向构造;在地质上获得一些新发现和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 三维结构 进展 成果
下载PDF
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海原断裂带深部几何形态与地壳形变 被引量:31
15
作者 王海燕 高锐 +4 位作者 尹安 熊小松 匡朝阳 李文辉 黄薇漪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902-3909,共8页
由于活动的青藏高原不断的隆升和推挤作用,在西南向东北的推挤作用和周缘块体的阻挡以及东北缘内部块体挤压形变的作用下,形成了多个走向不同的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体系.新生代构造变形和地震活动强烈,区内分布多条大型深断裂带.海原断... 由于活动的青藏高原不断的隆升和推挤作用,在西南向东北的推挤作用和周缘块体的阻挡以及东北缘内部块体挤压形变的作用下,形成了多个走向不同的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体系.新生代构造变形和地震活动强烈,区内分布多条大型深断裂带.海原断裂是青藏高原东北缘发育的弧形活动断裂带中规模最大、活动最为强烈的一条左旋走滑型断裂带,是重要的大地构造区边界,也是控制现今强震活动的活断层.本文利用2009年完成的高分辨率深地震反射剖面的北段资料,对其进行初步构造解释,揭示出海原断裂带的深部几何形态和其两侧地壳上地幔细结构.结果显示海原断裂并不是简单的陡立或者较缓,其几何形态随着深度变化.在海原断裂之下的Moho并未错断的反射特征显示海原断裂并不是直接错断莫霍面的超壳断裂.海原断裂带及两侧岩石圈结构和构造样式的研究为探讨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变形机制提供地震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震反射剖面 海原断裂带 岩石圈结构 几何形态
下载PDF
龙门山岩石圈地壳三维结构及汶川大地震成因浅析 被引量:28
16
作者 蔡学林 曹家敏 +1 位作者 朱介寿 程先琼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7-365,共9页
地质构造研究和地震测深剖面的构造解析显示,龙门山碰撞造山带岩石圈存在既有显著差异又有密切联系的两套断裂系统:一是以地壳表层脆性剪切带为主的浅层断裂系统;另一是以切割莫霍界面或壳幔过渡带的壳幔韧性剪切带为主的深部断裂系统... 地质构造研究和地震测深剖面的构造解析显示,龙门山碰撞造山带岩石圈存在既有显著差异又有密切联系的两套断裂系统:一是以地壳表层脆性剪切带为主的浅层断裂系统;另一是以切割莫霍界面或壳幔过渡带的壳幔韧性剪切带为主的深部断裂系统。根据地质构造和地震测深成果的综合研究,在建立起龙门山造山带及邻区岩石圈地壳结构模型的基础上,论述了两套断裂系统的特征与相互关系,提出岩石圈壳幔韧性剪切带可能是四川汶川8.0级强烈地震的发震构造之一,以及强烈地震形成的动力学模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 岩石圈 三维结构 壳幔韧性剪切带 发震构造 地震测深 构造解析 汶川大地震 龙门山
下载PDF
胶东金矿集中区岩石圈结构与深部成矿作用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杨立强 王光杰 +3 位作者 张中杰 邓军 赵爱华 王建平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21-427,共7页
利用胶东及其邻区 1∶2 0万重力异常和 1∶10万航磁异常探测资料 ,结合地震各向异性研究成果 ,解析其三维岩石圈结构 .在此基础上 ,综合深部结构和矿床地质特征 ,探讨深部作用与成矿动力学 ,深化矿床成因认识 ,为科学找矿提供决策依据 ... 利用胶东及其邻区 1∶2 0万重力异常和 1∶10万航磁异常探测资料 ,结合地震各向异性研究成果 ,解析其三维岩石圈结构 .在此基础上 ,综合深部结构和矿床地质特征 ,探讨深部作用与成矿动力学 ,深化矿床成因认识 ,为科学找矿提供决策依据 .研究表明 ,壳幔结构的不均一性制约着成矿系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反映在其结构、构造和演化等多个方面 .矿集区为地幔隆起带的坳陷区 ,幔坳与幔隆接触部位成矿强度大 ,幔隆区的局部隆起部位成矿强度小 ;金矿床主要分布于花岗岩变薄部位与变质岩的接触带上 ;印支中晚期郯庐断裂带深切上地幔 ,通过壳 -幔相互作用 ,将含矿流体系统输运到更高的层位 ,发生蚀变、矿化作用 .艾山岩体所处构造部位的特殊性 ,反映了它可能是壳幔岩浆对流侵位中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场 岩石圈结构 深部作用 成矿动力学 胶东矿集区 山东
下载PDF
大陆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研究综述 被引量:25
18
作者 付永涛 李继亮 +3 位作者 周辉 王义天 吴运高 吴峻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9-159,共11页
大陆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_e)是表示岩石圈抵抗挠曲变形能力的参数。通过计算该参数,可以获得不同地区、不同构造省的岩石圈挠曲强度,并可以进行区域的比较。本文详细地介绍了T_e的计算方法、研究模型和控制因素。由于T_e与岩石圈热结... 大陆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_e)是表示岩石圈抵抗挠曲变形能力的参数。通过计算该参数,可以获得不同地区、不同构造省的岩石圈挠曲强度,并可以进行区域的比较。本文详细地介绍了T_e的计算方法、研究模型和控制因素。由于T_e与岩石圈热结构、流变结构、力学结构紧密相关,T_e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岩石圈强度的定量认识,而且可以获取岩石圈热结构、力学结构空间变化的信息,以及对地幔对流等动力学问题做出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 有效弹性厚度 热结构 力学结构 大陆
下载PDF
华北中部岩石圈电性结构——应县—商河剖面大地电磁测深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魏文博 谭捍东 +4 位作者 金胜 邓明 叶高峰 邓靖武 万战生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45-650,共6页
20 0 1年 ,沿着山西应县到山东商河 ,重新布置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进行研究 .采用现代先进的大地电磁数据处理技术和快速松弛二维反演方法获得该剖面二维电性结构模型 ,从而充分展示了华北地区岩石圈电性结构的特点 .从电性特征上讲 ,华北... 20 0 1年 ,沿着山西应县到山东商河 ,重新布置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进行研究 .采用现代先进的大地电磁数据处理技术和快速松弛二维反演方法获得该剖面二维电性结构模型 ,从而充分展示了华北地区岩石圈电性结构的特点 .从电性特征上讲 ,华北岩石圈以太行山前断裂为界划分为东、西两区 ,东区为低阻区 ,西区为高阻区 .在东区 ,上地壳电性结构基本与华北裂谷系的隆、坳构造格局相对应 ,岩石圈的电导最高达 3× 10 4 S ,远远大于强烈活动的安第斯山岩浆弧区和西藏高原岩石圈的电导 .这里 ,在构造连接部位的地壳中有不连续的高导体存在 ,电导率大约 0 .1~ 0 .8S/m .在西区 ,太行山和恒山的岩石圈为高阻块体 ,表现出稳定大陆区岩石圈导电性结构的特点 .但恒山高阻块体之下发现一组向西缓倾的高导层 ,其电导率为 0 .0 4~0 .2 5S/m ,顶面在 2 0km深处 ,底面深度大约 40k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县-商河剖面 大地电磁测深 岩石圈 电性结构 华北地区
下载PDF
The P-wave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lithosphere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Results from the Wendeng-Alxa Left Banner deep seismic sounding profile 被引量:27
20
作者 WANG ShuaiJun WANG FuYun +4 位作者 ZHANG JianShi JIA ShiXu ZHANG ChengKe ZHAO JinRen LIU BaoFe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9期2053-2063,共11页
For the first time on the Chinese mainland, long-range wide-angle seismic reflection/refraction profiling technology has been applied to seismic wave phases from different depths and with different attributes within t... For the first time on the Chinese mainland, long-range wide-angle seismic reflection/refraction profiling technology has been applied to seismic wave phases from different depths and with different attributes within the various blocks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to characterize the structure of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lithosphere. By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eismic wave phase characteristics in each block across a 1500-km-long east-west profile, we have identified conventional Pg, Pci, PmP and Pn phases in the crust, made a clear contrast between PL1 and PL2 waves belonging to two groups of lithospheric-scale phases, and produced a model of crust-mantle velocity structures and tectonic characteristics after one- and two-dimensional calcula- tions and process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ickness of the crust and lithosphere gradually deepens from east to west along the profile. However, at the reflection/refraction interface, seismic waves in each group show obvious localized changes in each block. Also, the depth to the crystalline basement changes greatly, from as much as 7.8 km in the North China fault basin to only about 2 km beneath the Jiaodong Peninsula and Taihang-Ltlliang area. The Moho morphology as a whole ranges from shallow in the east to deep in the west, with the deepest point in the Ordos Block at 47 km; in contrast, the North China Plain Block is uplifting. The L1 interface of the lithosphere is observed only to the west of Taihang Mountains, at a relatively slowly changing depth of about 80 km. The L2 interface varies from 75 to 160 km and shows a sharp deepening to the west of Tai- hang Mountains, forming a mutation be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osphere velocity structure long observation distance crustal blocks North China Craton(NCC)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