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大中型气田盖层特征 被引量:37
1
作者 胡国艺 汪晓波 +3 位作者 王义凤 陶小晚 倪云燕 杨春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2-166,共5页
在对我国主要大中型气田盖层的岩性、厚度等宏观参数统计分析与排替压力、扩散系数等微观参数的实验分析基础上,对我国大中型气田盖层分布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认为我国大中型气田盖层分布具有以泥岩为主、盖层厚度大(大部分分布在50~35... 在对我国主要大中型气田盖层的岩性、厚度等宏观参数统计分析与排替压力、扩散系数等微观参数的实验分析基础上,对我国大中型气田盖层分布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认为我国大中型气田盖层分布具有以泥岩为主、盖层厚度大(大部分分布在50~350 m之间)、排替压力较高(主要分布在10~30 MPa之间)、大中型气田扩散系数普遍较低(主要小于10-6cm2/s)和岩性大中型气田相对其他类型大中型气田在盖层厚度和排替压力等方面要求相对较低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型气田 盖层 排替压力 扩散系数 岩性气田
下载PDF
深部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为例 被引量:32
2
作者 何发岐 董昭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7-285,共9页
煤成气理论指导下煤系“源外型”大气田的陆续发现有效促进了中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而“源内型”煤层气却发展缓慢。研究认为“源内型”深部(2000 m以深)煤层气同样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为例,通过石炭系-二叠... 煤成气理论指导下煤系“源外型”大气田的陆续发现有效促进了中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而“源内型”煤层气却发展缓慢。研究认为“源内型”深部(2000 m以深)煤层气同样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为例,通过石炭系-二叠系含煤地层取心系统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煤系岩石普遍含气,其中煤层中存在原地游离气且煤层气资源丰度最高为3.86×10^(8) m^(3)/km^(2);结合地层埋藏和热演化史,认为层状非均质地层中泥岩和灰岩的喉道半径较小,毛管阻力封堵形成了以砂岩和煤岩为主的煤系岩性圈闭,煤岩(性)圈闭是其中游离气形成的主控因素;煤岩心含水饱和度介于6.5%~30.1%,较低的含水饱和度使常规煤层气开采过程中的“排水减压”变成了“排气降压”,有利于深部煤层气的动用;原生-碎裂型煤体结构也是储层压裂改造的有利特征。研究认为深部煤层气是煤系“甜点”资源,辅以科学合理的技术和经济手段可实现有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游离气 岩性圈闭 深部煤层气 非常规天然气 上古生界 大牛地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基于地震岩石物理的致密砂岩流体预测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应倩 邓继新 刘建英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44-48,共5页
在分析研究区气田储层物性的基础上,利用测井资料,展开以地震岩石物理参数分析、弹性阻抗分析、流体替换以及AVO分析为主的叠前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基于储层的岩石物理特征分析,通过运用弹性阻抗反演理论对研究区的地震资料进行分析研... 在分析研究区气田储层物性的基础上,利用测井资料,展开以地震岩石物理参数分析、弹性阻抗分析、流体替换以及AVO分析为主的叠前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基于储层的岩石物理特征分析,通过运用弹性阻抗反演理论对研究区的地震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实践表明,利用岩石的弹性物理参数能够很好地区分砂岩和泥岩,并且能够确定对储层或含气性参数的敏感性,用弹性波阻抗反演方法可得到较为理想的反演结果,而且提取出的岩性参数能够反映出岩性和流体的特征。与传统的波阻抗反演相比,不同角度的弹性阻抗反演具有丰富的信息含量、高分辨率等特点;此方法达到了定量的程度,而且速度快,使得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更具有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物理 岩性参数 波阻抗 弹性阻抗 新场气田
下载PDF
南海西部海域宝岛21-1气田的发现与成藏模式 被引量:13
4
作者 邓勇 裴健翔 +1 位作者 胡林 尤丽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22,共10页
琼东南盆地是南海西部海域天然气勘探主战场之一,目前已发现的大中型气田,主要集中于西部崖南凹陷浅水区与乐东-陵水凹陷深水区,东部松南-宝岛凹陷发现的气藏规模小、非烃含量普遍较高,一直未获得规模商业性突破。近年来,基于新一轮油... 琼东南盆地是南海西部海域天然气勘探主战场之一,目前已发现的大中型气田,主要集中于西部崖南凹陷浅水区与乐东-陵水凹陷深水区,东部松南-宝岛凹陷发现的气藏规模小、非烃含量普遍较高,一直未获得规模商业性突破。近年来,基于新一轮油气地质研究,转变勘探思路,认为宝岛21断阶带紧邻生烃中心,发育近物源大型三角洲储集体,主通源断裂与凹陷边界深大断裂呈平行关系,且活动停止时间早,预测CO含量低,为烃类气的有利汇聚区,可作为宝岛北坡突破的首选方向。据此实施钻探,在宝岛凹陷成功发现古近系深水气田—宝岛21-1气田,实现宝岛凹陷勘探半个世纪以来首个重大突破。宝岛21-1气田的发现证实宝岛凹陷北部断阶带具有“转换断阶控源、控储、控聚”天然气高效成藏模式。同时,认为富烃凹陷的转换断阶带与古近系陵水组和崖城组三角洲构成的良好耦合区,是南海北部天然气勘探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西部海域 深水区 断阶带 宝岛21-1 构造-岩性气田 勘探思路
下载PDF
地震叠前分析技术在子洲气田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大兴 于波 +1 位作者 张盟勃 宋琛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8年第1期95-100,共6页
由于子洲气田山2段砂岩储层薄,横向变化快,因此,该文在叠后地震储层预测的基础上,开展了叠前地震储层预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研究表明:大入射角的地震数据包含了丰富的储层AVO信息,通过叠前反演计算弹性阻抗及弹性参数,可提高有效储层... 由于子洲气田山2段砂岩储层薄,横向变化快,因此,该文在叠后地震储层预测的基础上,开展了叠前地震储层预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研究表明:大入射角的地震数据包含了丰富的储层AVO信息,通过叠前反演计算弹性阻抗及弹性参数,可提高有效储层预测精度。该技术在子洲气田天然气气藏地震储层综合预测中的推广与应用,保证了快速的开发建产,提高了预测符合率,为完成子洲气田整体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O 叠前反演 弹性阻抗反演 泊松比 山2段 岩性气藏 子洲气田
下载PDF
徐深气田芳深9区块火山岩储层预测方法 被引量:16
6
作者 黄薇 印长海 +2 位作者 刘晓 王秋菊 邵英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17,共4页
火山岩储层是目前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的主要对象,徐深气田芳深9区块是松辽盆地北部发现的第一个火山岩储层气藏。文章应用岩性、物性与测井曲线、地震属性响应等特征来识别火山岩储层,建立了火山岩储层预测方法,应用火山岩储层气藏... 火山岩储层是目前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的主要对象,徐深气田芳深9区块是松辽盆地北部发现的第一个火山岩储层气藏。文章应用岩性、物性与测井曲线、地震属性响应等特征来识别火山岩储层,建立了火山岩储层预测方法,应用火山岩储层气藏描述成果而部署的开发控制井,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该区开发方案的制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松辽盆地火山岩储层天然气勘探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储集层 岩性识别 预测 方法 徐深气田 松辽盆地
下载PDF
生物礁滩岩性气藏含气面积的圈定方法——以元坝气田长兴组气藏为例 被引量:15
7
作者 尹正武 凡睿 +2 位作者 陈祖庆 段金宝 邓萍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9-505,共7页
开展生物礁滩气藏的储层空间展布特征研究,对于该类型气藏的储量计算和高效开发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滩体埋深超过6 000 m,具有横向变化大和非均质性强的特点,简单的储层预测技术方法难以达到定量研究储层空间展布的... 开展生物礁滩气藏的储层空间展布特征研究,对于该类型气藏的储量计算和高效开发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滩体埋深超过6 000 m,具有横向变化大和非均质性强的特点,简单的储层预测技术方法难以达到定量研究储层空间展布的要求。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开展高精度相控储层定量预测,通过相控储层预测技术的应用,精细刻画了生物礁滩的空间展布特征和边界。评价井成功率达到100%,有效储层厚度20~70 m。目前已探明长兴组气藏含气面积155.33 km2,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 592.53×108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滩 相控反演 储层预测 岩性气藏 含气面积圈定 元坝气田
下载PDF
岩性气藏型储气库封闭性评价技术研究——以长庆靖边气田SH224储气库区为例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凤喜 闫志强 +2 位作者 伍勇 夏勇 游良容 《非常规油气》 2015年第3期58-64,共7页
储气库封闭性研究重点评价气藏盖层、底板及侧向地层的封闭能力,是储气库能否建设及安全运行的前提。与常规构造气藏型储气库相比,岩性气藏圈闭边界不明确,封闭性论证难度大。在总结国内外储气库封闭性论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地震、... 储气库封闭性研究重点评价气藏盖层、底板及侧向地层的封闭能力,是储气库能否建设及安全运行的前提。与常规构造气藏型储气库相比,岩性气藏圈闭边界不明确,封闭性论证难度大。在总结国内外储气库封闭性论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地震、地质与生产动态分析技术,应用大量生产动态数据及实验数据,采用气藏精细描述、突破压力试验、生产动态分析等手段,多学科综合开展储气库盖层、底板及侧向封闭性评价,建立了岩性气藏型储气库封闭性评价技术和盖层封闭性评价标准,综合形成了岩性气藏型储气库封闭性论证的方法和技术流程,指导了长庆气区SH224储气库方案论证,对国内外其他同类型储气库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气藏 储气库 封闭性 评价 长庆气区
下载PDF
元坝气田油气输导体系及其对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良军 邹华耀 段金宝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44,113,共5页
元坝气田位于超深层负向构造弱变形区,断层不发育。在分析研究区输导要素和输导特征的基础上,建立输导体系模型,分析油气输导过程,并研究输导体系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元坝气田输导体系主要为长兴组白云岩孔隙型储集体与裂缝(层间缝... 元坝气田位于超深层负向构造弱变形区,断层不发育。在分析研究区输导要素和输导特征的基础上,建立输导体系模型,分析油气输导过程,并研究输导体系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元坝气田输导体系主要为长兴组白云岩孔隙型储集体与裂缝(层间缝、节理缝等)构成的网状复合输导体系,具有立体输导、近源聚集的优势,从而使由下伏吴家坪组烃源岩和侧向的大隆组烃源岩生成的油气有效实现上、下供烃和侧向供烃。长兴组礁滩相白云岩优质储层的发育与分布决定了油气侧向运移的方向和油气藏的分布及规模;裂缝的发育程度控制油气富集的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导体系 岩性气藏 礁滩相 长兴组 元坝气田
下载PDF
吐哈盆地红台气田测井相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严科 杨少春 任怀强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9-103,共5页
针对吐哈盆地红台气田测井反映特征独特,曲线形态指相意义不明确等问题,综合应用测井和地质信息,将测井电性参数、岩心资料以及关键井沉积微相研究成果相结合,采用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吐哈盆地红台气田电性-岩性、电性-沉积微相判别模型,... 针对吐哈盆地红台气田测井反映特征独特,曲线形态指相意义不明确等问题,综合应用测井和地质信息,将测井电性参数、岩心资料以及关键井沉积微相研究成果相结合,采用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吐哈盆地红台气田电性-岩性、电性-沉积微相判别模型,在Carbonsoft IntellExplore平台上编制了岩性和沉积微相判别程序,从而实现了地层岩性的测井自动识别和沉积微相的人机交互识别。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质构造背景及沉积环境下的地层具有不同的岩电特征,选择能够反映研究区岩性、沉积微相特征的电性参数,建立岩电映射关系是测井相研究的关键,在区域沉积模式及其演化特征的约束下人机交互分析是更为合理的测井相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相 岩性识别 沉积微相 判别模型 红台气田
下载PDF
龙凤山气田大通径免钻桥塞分段压裂先导试验 被引量:11
11
作者 周小林 高志华 张冲 《油气井测试》 2018年第1期62-67,共6页
龙凤山气田是以特低孔、特低渗储层为主的构造—岩性气藏,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中采用的可钻桥塞通径小,压裂结束后需将桥塞钻掉,既延长投产周期,又增加施工风险。大通径免钻桥塞配套可溶球的分段压裂技术中,大通径桥塞拥有足够大的流通通... 龙凤山气田是以特低孔、特低渗储层为主的构造—岩性气藏,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中采用的可钻桥塞通径小,压裂结束后需将桥塞钻掉,既延长投产周期,又增加施工风险。大通径免钻桥塞配套可溶球的分段压裂技术中,大通径桥塞拥有足够大的流通通道,可溶球在压裂阶段具有可靠的密封性,压裂完较短时间内可形成流道,允许桥塞留在井筒内,不干扰后期放喷或生产。室内开展了可溶性球在不同温度清水、原胶液和返排液中的溶蚀实验,发现可溶球在清水中几乎不溶解,在原胶液或返排液中均可溶解,在95℃返排液中完全溶解需要约90h,完全满足分段压裂时间的需要。在龙凤山气田3口井进行了大通径免钻桥塞射孔联作分段压裂先导试验,压裂注入总液量15 078m^3,最高泵注压力66.9MPa,停泵压力15~34MPa,平均注入排量7.8m^3/min,压后日产气14.16×10~4m^3,日产油22t,与易钻桥塞工艺相比节约施工时间6d,节省费用43万元。该技术施工后可直接进行放喷投产,充分发挥了压裂投产一体化优势,在致密低渗气藏开采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岩性油气藏 大通径免钻桥塞 可溶球 分段压裂 先导试验 龙凤山气田 水平井
下载PDF
长岭气田火山岩储层三维岩相建模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克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6-211,共6页
通过岩石薄片分析、岩心观察描述,运用成像测井分析技术、基于BP神经网络和判别分析方法的常规测井分析技术对火山岩单井岩性进行识别。运用三维地震分析技术追踪出长深1火山体、长深103火山体和长深1-1火山体,并建立了火山岩速度反演模... 通过岩石薄片分析、岩心观察描述,运用成像测井分析技术、基于BP神经网络和判别分析方法的常规测井分析技术对火山岩单井岩性进行识别。运用三维地震分析技术追踪出长深1火山体、长深103火山体和长深1-1火山体,并建立了火山岩速度反演模型,分析各种岩性速度特征。以序贯指示模拟方法与协同克立金方法相结合,建立了火山岩储层三维岩相模型,为长岭气田火山岩气藏的进一步勘探与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储层 岩性识别 成像测井 速度反演 岩相建模 长岭气田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36-11井区气藏地质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建奇 杨显贵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2-65,共4页
位于苏里格气田中部的苏36-11井区气藏,构造特征显示不具备形成构造气藏圈闭条件,属于砂体控制地层圈闭类型。气藏主要气层为: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的盒8上亚段1、2砂层组,盒8下亚段1、2砂层组,山西组的山1段1、2、3砂层组,共7个砂层组14... 位于苏里格气田中部的苏36-11井区气藏,构造特征显示不具备形成构造气藏圈闭条件,属于砂体控制地层圈闭类型。气藏主要气层为: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的盒8上亚段1、2砂层组,盒8下亚段1、2砂层组,山西组的山1段1、2、3砂层组,共7个砂层组14个砂体;气藏储层可精细描述为8种沉积微相:河底滞留沉积、心滩、河道充填、天然堤微相、决口扇/决口河道、泛滥盆地、泛滥沼泽和废弃河道,其中河道砂体及心滩的大小和数量是影响天然气富集的重要因素。气藏类型定性为低孔、低渗、低产非均质岩性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 地质特征 构造特征 储集层特征 岩性油气藏 苏里格气田
下载PDF
核Fisher判别分析在火山岩岩性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鹏 王志章 +2 位作者 纪友亮 段文浩 潘潞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90-394,共5页
针对火山岩储层岩性识别困难的问题,将核Fisher(KFDA)判别分析方法用于火山岩储层的岩性识别中。在详细介绍核Fisher(KFDA)判别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上,选取能够反映火山岩岩性变化的常规测井曲线作为特征变量,从8口取心井中随机选取70%... 针对火山岩储层岩性识别困难的问题,将核Fisher(KFDA)判别分析方法用于火山岩储层的岩性识别中。在详细介绍核Fisher(KFDA)判别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上,选取能够反映火山岩岩性变化的常规测井曲线作为特征变量,从8口取心井中随机选取70%的数据样本点参与核Fisher(KFDA)的模型建立,剩余30%数据样本点作为测试集进行岩性正确率的识别。通过对克拉美丽气田石炭系349块火山岩薄片的数据分析表明,利用核Fisher判别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实现火山岩岩性的分离,与支持向量机(SVM)、BP神经网络和Fisher(FDA)方法比较,该方法识别准确率高,图形化显示方面直观性强,可作为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火山岩岩性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火山岩储层 核FISHER判别 岩性识别 测井资料 克拉美丽气田
下载PDF
酸性火山岩储层岩性与流体识别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洪娟 杨学峰 覃豪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9-31,共3页
针对火山岩储层存在岩性复杂、流体多样、岩性对测井曲线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储层流体的影响等测井评价难点,以松辽盆地徐深气田火山岩储层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测井、录井、测试和岩心分析等资料,通过储层"四性"关系的研究,采用... 针对火山岩储层存在岩性复杂、流体多样、岩性对测井曲线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储层流体的影响等测井评价难点,以松辽盆地徐深气田火山岩储层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测井、录井、测试和岩心分析等资料,通过储层"四性"关系的研究,采用常规测井识别岩石组分、成像测井识别岩石结构、构造,并结合ECS测井综合判别火山岩岩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常规测井和特殊测井相结合的流体识别方法。将上述方法应用到该气田天然气探明储量的评价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为其他地区类似的火山岩储层评价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岩性识别 流体识别 测井 松辽盆地徐深气田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W区盒8段储层特征与快速气水识别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冯春珍 邵德艳 +2 位作者 胡晓丽 李瑛亮 王延峰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8-563,共6页
苏里格气田W区属于典型的特低渗透岩性气藏,其岩性、孔隙结构复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测井响应特征变化很大。由于局部存在滞留水,在富集区内很多高电阻率储层试气出水,造成测井气水层识别难度增大。结合测井与地质特征,在大量的岩心化... 苏里格气田W区属于典型的特低渗透岩性气藏,其岩性、孔隙结构复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测井响应特征变化很大。由于局部存在滞留水,在富集区内很多高电阻率储层试气出水,造成测井气水层识别难度增大。结合测井与地质特征,在大量的岩心化验分析、测试、测井及录井等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盒8段储层的宏观和微观地质特征,提炼出有效储层和无效储层(干、水层)的典型地质及测井特征,进而建立快速、简便、有效、实用的地质与测井相结合的"沉积微相+非均质性+有效厚度"的三因素综合气水识别方法,以实现低渗透岩性气藏多产气少出水高效开发的目标。该方法的应用提高了测井解释精度,拓宽了测井评价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有效储层 地质特征 气水识别 低渗透率 岩性气藏 苏里格气田
下载PDF
吐哈盆地胜北洼陷浅层油气成藏条件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护创 靳继坤 +3 位作者 宋海波 倪连斌 武超 左新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0-473,共4页
胜北生烃洼陷是台北凹陷最具资源潜力的油气富集单元,胜北构造带受造山运动挤压影响较小,油气由源岩基本沿断层向上运移,在双向断裂系统交汇所形成的应力释放低势能和低幅度隆起的配合下,油气聚集成藏。另外,储集层发育及相带、物性等... 胜北生烃洼陷是台北凹陷最具资源潜力的油气富集单元,胜北构造带受造山运动挤压影响较小,油气由源岩基本沿断层向上运移,在双向断裂系统交汇所形成的应力释放低势能和低幅度隆起的配合下,油气聚集成藏。另外,储集层发育及相带、物性等因素也对油气的分布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纵向上形成上油下气的分布格局。在不对称水动力场形成的压榨离心流作用下,油气向盆地边缘通过侧向输导层运移的数量远大于盆地中心通过断层沟通深部向上运移的数量。因此,在加强洼陷内低幅度隆起区油气勘探的同时,更要把洼陷斜坡及过渡区视为重要的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台北凹陷 晚期成藏 低幅度构造 岩性边界 凝析气 水动力场
下载PDF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鲕滩白云岩储层预测 被引量:4
18
作者 裴磊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5-48,113,共4页
普光气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白云岩储层在晚燕山期到晚喜马拉雅期被多期次"跷跷板"式的构造活动复杂化,地层厚度大但分布不均,储层物性好但横向变化快,储层预测难度大。在对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解释的基础上,结合实钻测井... 普光气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白云岩储层在晚燕山期到晚喜马拉雅期被多期次"跷跷板"式的构造活动复杂化,地层厚度大但分布不均,储层物性好但横向变化快,储层预测难度大。在对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解释的基础上,结合实钻测井资料,应用岩石物理特征分析、地质建模、正演模拟、地震相划分、地震属性叠合分析、波阻抗反演、吸收系数等地球物理技术,对飞仙关组鲕滩白云岩储层的展布以及物性特征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在普光气田的普光2井区飞仙关组鲕滩白云岩厚度最大,以I类和II类储层为主;大湾井区厚度相对有所减薄,主要以II类储层为主;毛坝4井区厚度比较均一,储层物性普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鲕滩白云岩 储层预测 构造-岩性圈闭 飞仙关组 普光气田
下载PDF
概率法在岩性气藏储量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尹涛 杨屹铭 +2 位作者 靳锁宝 江乾锋 孟德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0-68,共9页
苏里格气田属于典型的致密岩性气藏,储层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利用确定法难以客观评估储量风险。为此以气田X区为例,采用概率法开展储量风险评估研究,通过各变量的概率分布函数和多次随机模拟计算,定量评估气藏参数的不确定性和不同... 苏里格气田属于典型的致密岩性气藏,储层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利用确定法难以客观评估储量风险。为此以气田X区为例,采用概率法开展储量风险评估研究,通过各变量的概率分布函数和多次随机模拟计算,定量评估气藏参数的不确定性和不同风险对应储量规模,结合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明确气藏主要风险因素,优化地质模型计算的储量结果。研究表明,(1)概率法模拟计算的地质储量概率分布,提供了不同风险下的地质储量,有助于投资决策和开发方案制定;(2)参数变量的敏感性分析能确定影响各层储量结果的主要参数,对参数敏感性进行排序,估算变量变化区间对储量结果的影响,实现缩短储量评价周期和提高评价准确性;(3)地质模型储量与概率法的基准储量(P50)进行对比,结合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调整模型属性参数,优化后的X区各小层地质模型储量与基准储量的误差均在10%以内。概率法对岩性气藏给出不同风险下的储量规模,能客观评估储量风险,优化地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储量 概率法 岩性气藏 不确定性评价 敏感性分析 苏里格气田
下载PDF
子洲气田山2段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普 冯娟萍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8年第8期70-71,共2页
本文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岩芯分析、测井、录井等资料,对子洲气田山2段砂岩气藏的岩性、物性、含气性、电性进行研究,揭示了山2段储层四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正确评价储层,开发气田打下基础。
关键词 岩性 物性 含气性 电性 子洲气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