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硅酸锂陶瓷和氧化锆髓腔固位冠的面厚度设计对抗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林珍香 潘在兴 +2 位作者 叶起清 郑志强 林捷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7-651,共5页
目的探讨二硅酸锂陶瓷和氧化锆制作的下颌第一磨牙髓腔固位冠的面厚度设计对抗折性能的影响。方法根据修复设计(冠部材料及厚度)的不同,将24个下颌第一磨牙树脂仿真牙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二硅酸锂2 mm组:采用二硅酸锂陶瓷制作修复体... 目的探讨二硅酸锂陶瓷和氧化锆制作的下颌第一磨牙髓腔固位冠的面厚度设计对抗折性能的影响。方法根据修复设计(冠部材料及厚度)的不同,将24个下颌第一磨牙树脂仿真牙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二硅酸锂2 mm组:采用二硅酸锂陶瓷制作修复体,面厚度2 mm,固位体长4 mm;二硅酸锂4 mm组:采用二硅酸锂陶瓷制作修复体,面厚度4 mm,固位体长2 mm;氧化锆2 mm组:采用氧化锆制作修复体,面厚度2 mm,固位体长4 mm;氧化锆4 mm组:采用氧化锆制作修复体,面厚度4 mm,固位体长2 mm。使用树脂水门汀粘接系统(RelyX Ultimate Clicker)粘接后,冷热循环10 000次。将万能试验机与牙长轴呈135°,位移速度0.5 mm·min^(-1),在颊尖加载,测定抗折力及折裂方式,并用SPSS 15.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二硅酸锂2 mm组、二硅酸锂4 mm组、氧化锆2 mm组、氧化锆4 mm组的抗折力分别为(890.54±83.41)、(2 320.87±728.57)、(2 258.05±557.66)和(3 847.70±495.99)N。氧化锆4 mm组的抗折力最高,二硅酸锂2 mm组的抗折力最低。结论磨牙髓腔固位冠使用氧化锆较二硅酸锂陶瓷有更高的抗折力,增加修复体面厚度可提高抗折力,但基牙折裂风险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腔固位冠 抗折性能 厚度 固位体 二硅酸锂陶瓷 氧化锆
下载PDF
不同材料及不同固位深度的髓腔固位冠修复下颌第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高琳 韩祥永 徐晓明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1-624,共4页
目的:构建根管治疗后下颌第二磨牙髓腔固位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牙合]面不同预备厚度对修复体和牙体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利用锥形束CT(CBCT)扫描逆向建立下颌第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构建髓腔固位冠进行修复。根据冠部... 目的:构建根管治疗后下颌第二磨牙髓腔固位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牙合]面不同预备厚度对修复体和牙体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利用锥形束CT(CBCT)扫描逆向建立下颌第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构建髓腔固位冠进行修复。根据冠部材料和[牙合]面厚度不同,构建[牙合]面分别为1、2、3 mm厚度,材料分别为玻璃陶瓷、二硅酸锂和氧化锆的修复体,采用垂直向和斜向载荷(30°)分别加载200 N的力,观察应力分布情况,比较应力集中部位及应力峰值的差异。结果:修复体和牙体组织应力强度峰值随[牙合]面厚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垫底材料应力强度峰值随[牙合]面厚度增加而减小,牙体组织和垫底材料的应力强度峰值随修复体材料杨氏模量增大而增大。斜向加载时,应力强度峰值比垂直加载时增大。结论:修复体[牙合]面厚度预备2 mm,有利于缓解髓腔固位冠修复后牙体组织的应力集中。修复体材料杨氏模量越高,髓腔固位冠牙体组织应力越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腔固位冠 [牙合]面厚度 玻璃陶瓷 二硅酸锂 氧化锆
下载PDF
类瓷树脂及玻璃陶瓷贴面疲劳实验前后的磨耗及表面粗糙度的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皓羽 姜婷 +1 位作者 程明轩 张玉玮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研究类瓷树脂和两种玻璃陶瓷贴面在咀嚼和温度疲劳后接触区的磨耗程度及表面粗糙度的变化,优选对临床有指导意义的贴面材料。方法:将24颗完整的离体人前磨牙预备成面中重度磨耗的形态,轴壁釉质完整、牙尖斜度20°。制... 目的:研究类瓷树脂和两种玻璃陶瓷贴面在咀嚼和温度疲劳后接触区的磨耗程度及表面粗糙度的变化,优选对临床有指导意义的贴面材料。方法:将24颗完整的离体人前磨牙预备成面中重度磨耗的形态,轴壁釉质完整、牙尖斜度20°。制作1.5 mm厚的类瓷树脂、热压铸造二硅酸锂增强型玻璃陶瓷(热压铸瓷)、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aided design/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切削二硅酸锂增强型玻璃陶瓷(CAD/CAM切削瓷)贴面。使用树脂粘接剂将贴面粘接到预备体面形成试件,在水中储存72 h后在咀嚼模拟疲劳机上进行模拟5年口内温度疲劳和咀嚼疲劳的实验(5~55℃冷热水循环,模拟后牙咀嚼循环120万次)。用三维激光模型扫描和数字化分析法评价疲劳实验前后贴面的磨耗程度,用三维形貌测量激光显微镜观察其表面形态及粗糙度变化。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咀嚼和温度疲劳实验后没有试件发生脱粘接或折裂。类瓷树脂组、热压铸瓷组、CAD/CAM切削瓷组的平均磨耗为(-0.13±0.03)mm、(-0.05±0.01)mm和(-0.05±0.01)mm,类瓷树脂组的磨耗量显著大于玻璃陶瓷两组(P<0.001);疲劳实验前各组接触区的表面粗糙度(Ra)为(1.24±0.20)μm、(0.75±0.09)μm、(0.73±0.14)μm,类瓷树脂组的表面粗糙度显著高于玻璃陶瓷两组(P<0.001);疲劳实验后的表面粗糙度为(1.81±0.24)μm、(1.53±0.26)μm及(1.77±0.23)μm,热压铸瓷组显著低于类瓷树脂组(P=0.005)及CAD/CAM切削瓷组(P=0.010)。结论:从磨耗速度来看,类瓷树脂贴面显著高于两种玻璃陶瓷,但更接近于对颌牙为天然牙时牙釉质的平均磨耗速度;从表面粗糙度来看疲劳实验前类瓷树脂的表面粗糙度显著高于两种玻璃陶瓷,疲劳实验后热压铸瓷贴面的表面粗糙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面 类瓷树脂 二硅酸锂增强型玻璃陶瓷 磨耗 表面粗糙度 咀嚼模拟疲劳实验
下载PDF
Hardness of resin cement cured under different thickness of lithium disilicate-based ceramic 被引量:1
4
作者 ZHANG Xuan WANG Fu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22期3762-3767,共6页
Background The lithium disilicate-based ceramic is a newly developed all-ceramic material, which is lithium disilicate-based and could be used for fabricating almost all kinds of restorations. The extent of light atte... Background The lithium disilicate-based ceramic is a newly developed all-ceramic material, which is lithium disilicate-based and could be used for fabricating almost all kinds of restorations. The extent of light attenuation by ceramic material was material-dependent. Ceramic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crystal composition or crystalline content would exhibit distinct light-absorbing characteristic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ceramic thickness and light-curing time on the polymerization of a dual-curing resin luting material with a lithium disilicate-based ceramic. Methods A lithium disilicate-based ceramic was used in this study. The light attenuation caused by ceramic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 was determined using a spectral radiometer. The commercial dual-cured resin cement was light-cured directly or through ceramic discs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 (1, 2 and 3 mm, respectively) for different times (10, 20, 30, 40, 50 and 60 seconds, respectively). The polymerization efficiency of resin cement was expressed in terms as Vickers hardness (VHN) measured after 24 hours storage. Two-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and Tukey's HSD test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differences. Results Intensity of polymerizing light transmitted through ceramic discs was reduced from 584 mW/cm2 to about 216 mW/cm2, 80 mW/cm2 and 52 mW/cm2 at thicknesses of 1 mm, 2 mm and 3 mm, respectively. Resin cement specimens self-cured alone showed significantly lower hardness values. When resin cement was light-cured through ceramic discs with a thickness of 1 mm, 2 mm and 3 mm, no further increasing in hardness values was observed when light-curing time was more than 30 seconds, 40 seconds and 60 seconds,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Within the limitation of the present study, ceramic thickness and light-curing time had remarkable influence on the polymerization of dual-cured resin cement. When resin cement is light-cured beneath a lithium disilicate ceramic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 prolonging light-curing ti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 disilicate ceramic POLYMERIZATION vickers hardness thickness dual-cured resin cement light-curing time
原文传递
基底色与黏结剂颜色对CAD/CAM全瓷贴面颜色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杜易敏 陈丽萍 +1 位作者 佘文珺 焦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4-188,共5页
目的研究黏结剂颜色对CAD/CAM二烯酸锂全瓷贴面颜色的影响。方法采用Variolink N树脂黏结剂(4种不同颜色)对不同基底色组(ND1-ND7)试件与IPS e.max CAD LTA1 0.7 mm瓷片进行黏结,测量贴面颜色,以2 mm LTA1、LTA2色瓷块颜色为标准... 目的研究黏结剂颜色对CAD/CAM二烯酸锂全瓷贴面颜色的影响。方法采用Variolink N树脂黏结剂(4种不同颜色)对不同基底色组(ND1-ND7)试件与IPS e.max CAD LTA1 0.7 mm瓷片进行黏结,测量贴面颜色,以2 mm LTA1、LTA2色瓷块颜色为标准色计算色差值(ΔE),采用ANOVA分析及Tukey检验进行多重对比。结果ΔE值小于临床可接受水平,且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亚组为ND1组的白色、黄色和漂白色亚组(P值分别为0.999、0.969、0.991),ND2组各亚组(组间比较:df=3,F=2.865,P=0.069),ND4组的白色和黄色亚组(P=0.819);ND5组的白色、透明色和黄色亚组(P值分别为1.000、0.998、1.000),ND6组的透明色、白色和黄色亚组(P值分别为0.487、0.169、0.883)。ND3组仅黄色亚组的ΔE值小于临床可接受水平,且与其他亚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D7组各亚组ΔE值均大于临床可接受水平。结论在限制条件下,采用Veriolink N树脂黏结剂完成黏结后,各贴面的颜色均不够黄,需要黄色调节。漂白色最偏向冷色调,黄色最偏暖色调,白色和透明色介于两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CAM二烯酸锂全瓷贴面 不同颜色树脂黏结剂 不同基底色 颜色匹配
下载PDF
前牙超薄瓷贴面美学修复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28
6
作者 张蕾 钱冬冬 骆小平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468-473,共6页
目的评价超薄瓷贴面用于前牙美学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于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就诊的54例要求改善前牙美观患者的126颗前牙,采用IPS e.max Press热压铸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系统高半透性HT色系瓷块制作超薄瓷贴面... 目的评价超薄瓷贴面用于前牙美学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于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就诊的54例要求改善前牙美观患者的126颗前牙,采用IPS e.max Press热压铸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系统高半透性HT色系瓷块制作超薄瓷贴面,口内试戴满意后用光固化树脂黏结剂黏固。修复完成后第1、6个月及第1、2、3、4、5年复诊,参照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USPHS)评价标准,从继发龋、边缘适合性、外形、颜色匹配和破裂等方面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共制作了126颗超薄瓷贴面进行前牙修复。修复完成后1个月复诊,2颗贴面(1.6%)颜色匹配为B级,其余指标均达A级。修复完成后6个月、1年和2年复诊,所有修复体各项指标均达A级。修复完成后3年复诊,2颗贴面(1.6%)边缘可探及间隙,边缘适合性评为B级。修复完成后4年复诊,2颗贴面(1.6%)切端折裂1 mm,破裂指标为C级。修复完成5年复诊,1颗贴面(0.8%)失访;1颗贴面(0.8%)远中切角部分折裂,破裂指标为C级;5颗贴面(4.0%)边缘有较明显的轻度着色,颜色匹配为B级。所有患牙修复后均无牙髓敏感症状、未见继发龋和牙龈炎。结论超薄瓷贴面的透光性极佳,颜色自然协调,边缘适合性非常好,临床效果令医患满意,是一种理想的前牙美学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硅酸锂玻璃陶瓷 超薄瓷贴面 透光性 美学修复
原文传递
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在前牙过小牙修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郑树灿 黄旭瑶 +1 位作者 周勇 李朝晖 《口腔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评价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在前牙过小牙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5例患者的87颗牙使用IPS e.max Press铸瓷贴面修复,于修复完成后1、6、12、24、36个月进行复查,参见改良加利福尼亚牙科协会(CDA)/Ryge标准进行评价,检查包括边缘适合性... 目的评价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在前牙过小牙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5例患者的87颗牙使用IPS e.max Press铸瓷贴面修复,于修复完成后1、6、12、24、36个月进行复查,参见改良加利福尼亚牙科协会(CDA)/Ryge标准进行评价,检查包括边缘适合性,瓷表面质地,颜色匹配,牙敏感症状和牙龈健康情况五个方面。结果 1个月复查时,11颗基牙出现牙敏感症状,予脱敏治疗处理后症状明显改善。6个月复查牙龈情况,9颗基牙出现牙龈炎症,经卫生宣教及系统牙周治疗后症状好转。1个月及6个月复查时,所有贴面边缘密合,完整性好,瓷表面质地良好。12个月复查时出现1颗贴面完整脱落,清洁处理后重新粘固未再次发生脱落。24个月复查时,一患者进食过程中前牙误咬硬物发生修复体崩折,牙本质暴露,予重新制作贴面进行修复。观察到36个月时7颗基牙出现不同程度龈退缩。结论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贴面适用于前牙区过小牙修复,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和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硅酸锂玻璃陶瓷 前牙过小牙 修复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不同表面处理对国产口腔二硅酸锂玻璃陶瓷与树脂水门汀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杨丽丽 张新艳 +2 位作者 郑艳春 周传健 吴峻岭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0-85,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对国产口腔二硅酸锂玻璃陶瓷与树脂水门汀之间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尺寸为15 mm×13 mm×3 mm的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试件,分别进行酸蚀实验和酸蚀后偶联处理实验。酸蚀实验选择128个玻璃陶瓷试件,按... 目的探讨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对国产口腔二硅酸锂玻璃陶瓷与树脂水门汀之间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尺寸为15 mm×13 mm×3 mm的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试件,分别进行酸蚀实验和酸蚀后偶联处理实验。酸蚀实验选择128个玻璃陶瓷试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8个处理时间点(每个时间点样本量为16),使用4.5%氢氟酸分别进行0(对照)、10、20、30、40、60、120及180 s的表面酸蚀,再将酸蚀后试件分为偶联处理组(涂布硅烷偶联剂)和无偶联处理组(不涂布硅烷偶联剂)(每组样本量均为8),分别制作粘接试件;测试粘接强度并分析断裂模式。另选8个玻璃陶瓷试件分别行上述时间点酸蚀后进行扫描电镜观察。选择酸蚀实验中的最佳酸蚀时间,进行酸蚀后偶联处理实验。选择玻璃陶瓷试件24个,4.5%氢氟酸酸蚀后涂布偶联剂,分别进行室温放置、60及100℃热风处理60 s(每组样本量为8),之后制作粘接试件;测试粘接强度并分析断裂模式。另选3个试件分别进行酸蚀后偶联处理实验相应处理后再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无论是否使用偶联剂,试件在氢氟酸酸蚀30 s时均可获得最大粘接强度;酸蚀30 s条件下,偶联处理组粘接强度[(25.91±4.30)MPa]显著大于无偶联处理组[(20.27±4.92)MPa](P<0.05);若酸蚀时间过长(>30 s),则粘接强度下降明显,试件表面显示过酸蚀的微观形貌。酸蚀后偶联处理实验显示,60℃热风组粘接强度最大[(28.70±5.32)MPa],显著大于室温组[(20.08±3.64)MPa]和100℃热风组[(25.64±4.86)MPa](P<0.05),且试件断裂模式均为内聚破坏;红外光谱分析显示,60℃热风组试件表面Si—O—Si键生成量最多,100℃热风组次之,室温组最低。结论4.5%氢氟酸酸蚀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最佳酸蚀时间为30 s,涂布硅烷偶联剂可获得较理想的粘接效果;60℃热风处理可进一步提高二硅酸锂玻璃陶瓷与树脂水门汀之间的粘接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粘固剂 氢氟酸 二硅酸锂玻璃陶瓷 粘接强度 硅烷偶联剂
原文传递
烧结温度对二硅酸锂玻璃陶瓷析晶和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彬 肖云 左起亮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2-326,共5页
目的:观察烧结温度改变对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析晶行为和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两段式烧结法烧结陶瓷,改变烧结终温度,XRD和SEM分别观察烧结前后陶瓷物相和表面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经不同温度烧结后陶瓷呈现不同的析晶行为和微结构改变... 目的:观察烧结温度改变对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析晶行为和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两段式烧结法烧结陶瓷,改变烧结终温度,XRD和SEM分别观察烧结前后陶瓷物相和表面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经不同温度烧结后陶瓷呈现不同的析晶行为和微结构改变,以800℃时的改变最为显著,经840℃烧结后的陶瓷具有较高结晶度(P<0.05)和均匀致密的表面微结构。结论: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烧结中的温度控制至关重要,800℃和840℃为陶瓷晶相和微结构改变的关键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温度 二硅酸锂玻璃陶瓷 结晶 微结构
下载PDF
三种CAD/CAM全瓷材料[牙合]贴面抗折能力实验研究
10
作者 黄小艳 董瑞 +2 位作者 王培欢 付崇建 柳玉晓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三种CAD/CAM(Computer-aided design/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全瓷材料全解剖式[牙合]贴面的抗折能力,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扫描离体下颌右侧第一磨牙建立数字模型,在数字模型上进行[牙合]贴面数字备牙,共四个厚度... 目的:探讨三种CAD/CAM(Computer-aided design/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全瓷材料全解剖式[牙合]贴面的抗折能力,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扫描离体下颌右侧第一磨牙建立数字模型,在数字模型上进行[牙合]贴面数字备牙,共四个厚度,分别为1.0 mm、1.5 mm、2.0 mm、2.5 mm,选取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瓷块2种(IPS e.max CAD瓷、VITA SUPRINITY瓷)和树脂基陶瓷瓷块1种(Lava Ultimate优韧瓷),数字设计和数字切削制作相应厚度全瓷[牙合]贴面,每种瓷块每个厚度10例,共获120例[牙合]贴面。将[牙合]贴面加压粘接到3D打印硬质树脂代型上,循环加载后,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垂直加载试验,记录[牙合]贴面断裂载荷,观察失效模式。使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断裂载荷结果显示,在厚度为1.0 mm、1.5 mm、2.0 mm时三种材料间断裂载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厚度为2.5 mm时,两种玻璃陶瓷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玻璃陶瓷和树脂基陶瓷之间断裂载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玻璃陶瓷随着厚度增加,断裂载荷也随之增大(P<0.05);树脂基陶瓷厚度为1.0 mm、1.5 mm、2.0 mm时的断裂载荷也随着厚度增大(P<0.05)。三种[牙合]贴面的断裂模式均表现为裂纹,破碎和折裂。结论:三种CAD/CAM全瓷材料全解剖式[牙合]贴面抗折能力均能满足后牙[牙合]面缺损修复的需要,树脂基陶瓷操作步骤相对简单;临床上尽量选择较薄的贴面进行修复,以利于颞下颌关节的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硅酸锂玻璃陶瓷 树脂基陶瓷 [牙合]贴面 抗折能力 失效模式
下载PDF
不同表面处理对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粗糙度及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孟虹良 杨路 +4 位作者 吴欣祎 陈冰卓 陈晨 张怀勤 谢海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52-105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表面处理对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表面微观形态以及粗糙度的影响。方法:制作相同规格的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片(12 mm×15 mm×2 mm),经过厂家推荐的烧结程序完全烧结、常规表面抛光处理后分为对照、喷砂和氢氟酸3组,样... 目的:探讨不同表面处理对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表面微观形态以及粗糙度的影响。方法:制作相同规格的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片(12 mm×15 mm×2 mm),经过厂家推荐的烧结程序完全烧结、常规表面抛光处理后分为对照、喷砂和氢氟酸3组,样本经过表面处理后以表面轮廓仪测量表面粗糙度,并以场发射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表面微观形态。结果:SEM观察显示,抛光陶瓷表面相对平整光滑,而氢氟酸处理后,陶瓷表面基质溶解,暴露出二硅酸锂晶体且相互交叉排列,氧化铝喷砂后陶瓷表面可见不规则浅凹状结构;表面轮廓仪测量结果表明喷砂及酸蚀处理后陶瓷表面粗糙度显著增加(P <0.05)。结论:氧化铝喷砂、氢氟酸酸蚀可以显著增加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表面粗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硅酸锂 喷砂 酸蚀 表面微观形态 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超薄瓷贴面关闭上颌前牙间隙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鑫 杨志霞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探讨超薄瓷贴面关闭上颌前牙散在间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河南大学赛思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需要关闭上颌前牙散在间隙患者52例,共计158颗前牙,采用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制作超薄瓷贴面关闭间隙。修复体完成后... 目的:探讨超薄瓷贴面关闭上颌前牙散在间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河南大学赛思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需要关闭上颌前牙散在间隙患者52例,共计158颗前牙,采用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制作超薄瓷贴面关闭间隙。修复体完成后按照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USPHS)标准对修复体从颜色匹配、完整性、边缘着色、边缘适合性、术后敏感、继发龋及牙龈反应7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修复体戴入1个月,所有指标均达A级;6个月复诊,6颗(3.8%)颜色匹配为B级,2颗(1.3%)边缘着色为B级,2颗(1.3%)牙龈反应为B级;12个月复诊,2颗(1.3%)修复体完整性为C级,1颗(0.6%)边缘着色为B级,1颗(0.6%)牙龈反应为B级;24个月复诊,1颗(0.6%)颜色匹配为C级,1颗(0.6%)修复体完整性为B级;36个月复诊,1颗(0.6%)修复体完整性为B级。结论:使用超薄瓷贴面关闭上颌前牙散在间隙,对牙体损伤小,美学效果佳,符合现在口腔修复微创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瓷贴面 上颌前牙间隙 二硅酸锂玻璃陶瓷 微创
原文传递
不同厚度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牙合]贴面抗折能力实验研究
13
作者 黄小艳 王培欢 +2 位作者 隋晓娜 付崇建 柳玉晓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厚度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牙合]贴面抗折能力,为全瓷[牙合]贴面咬合重建的可行性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完整离体下颌右侧第一磨牙,进行数字扫描,制取数字模型。在数字模型上进行[牙合]贴面数字备牙,共四个厚度,分别为1.0 mm... 目的:探讨不同厚度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牙合]贴面抗折能力,为全瓷[牙合]贴面咬合重建的可行性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完整离体下颌右侧第一磨牙,进行数字扫描,制取数字模型。在数字模型上进行[牙合]贴面数字备牙,共四个厚度,分别为1.0 mm,1.5 mm,2.0 mm,2.5 mm。根据设计厚度,设计数字[牙合]贴面,使用CAD/CAM全瓷切削设备制作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牙合]贴面,每个厚度8例,共32例。3D打印硬质树脂备牙代型,将玻璃陶瓷[牙合]贴面粘接到硬质树脂代型上,选取[牙合]贴面表面近舌尖,远舌尖,远颊尖3点形成加载平面,使用万能材料实验机进行垂直加压试验,直至贴面失效,记录[牙合]贴面断裂力值,观察失效模式。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垂直加压试验显示4个厚度[牙合]贴面平均断裂力值分别为(2309.13±127.66)N,(3158.38±154.72)N,(6170.00±208.50)N,(5306.25±174.81)N。[牙合]贴面的失效模式表现为裂纹,破碎和全层折裂。结论:特定厚度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牙合]贴面具有足够的抗折能力,能够满足后牙区咬合重建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厚度 二硅酸锂玻璃陶瓷 [牙合]贴面 抗折能力 失效模式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超薄玻璃陶瓷贴面的光学性能及光照方案对树脂水门汀固化程度的影响
14
作者 孟可婧 王璐 +3 位作者 闫卓群 赵彬 张凌 李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6-462,共7页
目的:研究超薄瓷贴面透明度、颜色和光照方案对树脂水门汀聚合性能的影响。方法:厚度为0.4 mm的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试件按照透明度(HT,LT),瓷块颜色(A2,BL2)分为4组(n=5)。便携式辐射计测量光固化灯低光强模式和高光强模式下透过各组瓷试... 目的:研究超薄瓷贴面透明度、颜色和光照方案对树脂水门汀聚合性能的影响。方法:厚度为0.4 mm的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试件按照透明度(HT,LT),瓷块颜色(A2,BL2)分为4组(n=5)。便携式辐射计测量光固化灯低光强模式和高光强模式下透过各组瓷试件的光照强度衰减率。光固化树脂水门汀被各组瓷试件遮盖后分别采用4种不同的光照方案(高光强40 s,低光强40 s,高光强20 s,低光强20 s)光照固化,制备树脂水门汀试件。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仪和显微硬度仪测量各组树脂水门汀试件的转化率和维氏显微硬度。结果:超薄瓷贴面的透明度(P<0.05)和光照方案(P<0.001)显著影响树脂水门汀的固化性能,其颜色则无显著影响(P>0.05)。HT BL2组瓷试件采用高光照40 s光照方案时,树脂水门汀的转化率(53.04±2.13)%和维氏显微硬度(311.18±29.29)MPa的数值最高。LT A2组瓷试件采用低光照20s光照方案时,树脂水门汀的转化率(42.52±1.97)%和维氏显微硬度(225.27±27.49)MPa的数值最低。结论:厚度为0.4 mm的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透明度和光照方案均影响树脂水门汀的固化性能,增加光照强度和照射时间可以提高树脂水门汀的固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性能 光照方案 光固化树脂水门汀 二硅酸锂玻璃陶瓷 转化率 维氏显微硬度
下载PDF
三种水门汀对IPS emax CAD陶瓷剪切强度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志升 朱建宇 +3 位作者 左起亮 张怡 苏剑生 刘伟才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7年第5期273-275,共3页
目的:比较口腔临床修复中常用的3种水门汀粘接在IPS emax CAD陶瓷表面的剪切强度。方法:制作IPS emax CAD陶瓷盘状试件60个,厚度3.5 mm,直径8 mm。随机分成3组(n=20),分别采用3种粘接材料(Multinlink N、Rely^(TM)U200、Fuji plus)将各... 目的:比较口腔临床修复中常用的3种水门汀粘接在IPS emax CAD陶瓷表面的剪切强度。方法:制作IPS emax CAD陶瓷盘状试件60个,厚度3.5 mm,直径8 mm。随机分成3组(n=20),分别采用3种粘接材料(Multinlink N、Rely^(TM)U200、Fuji plus)将各组试件分别粘接在聚乙烯管上,置于Instron万能试验机上进行剪切强度测试,计算其剪切粘接强度,并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试件破坏的断面情况。结果:Multinlink N、RelyTMU200粘接强度较高,分别为12.10±0.25 MPa、11.23±0.47 MPa,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uji plus粘接强度为3.73±0.46 MPa,与前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陶瓷断面显微镜下显示Multinlink N、Rely^(TM)U200水门汀残留物较多,Fuji plus水门汀残留物少。结论:Multinlink N、Rely^(TM)U200水门汀与IPS emax CAD陶瓷粘结时具有较高的剪切强度值,而Fuji plus水门汀剪切强度值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接剪切强度 锂-硅酸盐陶瓷 水门汀
原文传递
不同厚度二硅酸锂陶瓷对后牙牙合贴面抗折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永锦 谷莉玲 +2 位作者 程辉 李秀容 郑智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厚度和材料类型对后牙[牙合]贴面抗折强度的影响。方法:制作厚度为0.6、0.9、1.2 mm的IPS e.maxCAD(IC),IPS e.maxPress(IP)后牙[牙合]贴面,粘接树脂代型后进行抗折破坏实验,记录最大断裂载荷值,体式显微镜与扫描电镜... 目的:探讨不同厚度和材料类型对后牙[牙合]贴面抗折强度的影响。方法:制作厚度为0.6、0.9、1.2 mm的IPS e.maxCAD(IC),IPS e.maxPress(IP)后牙[牙合]贴面,粘接树脂代型后进行抗折破坏实验,记录最大断裂载荷值,体式显微镜与扫描电镜观察并分析失效模式。双因素分析厚度及材料类型对抗折强度的影响。结果:1.2 mm厚度IC和IP组的后牙[牙合]贴面平均最大载荷值分别为(1593.59±241.13)N和(1511.86±129.01)N,均明显高于0.6、0.9 mm组(P<0.05)。统计分析显示:材料类型对贴面抗折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厚度对抗折强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和IP的后牙[牙合]贴面厚度影响抗折强度,材料类型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合]贴面 二硅酸锂基玻璃陶瓷 厚度 抗折强度
下载PDF
多次烧结对二硅酸锂陶瓷后牙[牙合]贴面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谷莉玲 郭永锦 +2 位作者 程辉 李秀容 张贝洁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6-590,共5页
目的:考察经不同烧结次数对后牙二硅酸锂陶瓷[牙合]贴面疲劳性能的影响。方法:制作1.2 mm厚的IPS e.max CAD(IC)和IPS e.max Press(IP)后牙[牙合]贴面,按烧结次数(1次、3次、5次、7次)分组,粘接到上颌磨牙树脂代型上,经热机械疲劳试验后... 目的:考察经不同烧结次数对后牙二硅酸锂陶瓷[牙合]贴面疲劳性能的影响。方法:制作1.2 mm厚的IPS e.max CAD(IC)和IPS e.max Press(IP)后牙[牙合]贴面,按烧结次数(1次、3次、5次、7次)分组,粘接到上颌磨牙树脂代型上,经热机械疲劳试验后(TMFT)(5-55℃5000次循环、30-300 N、10 Hz、正弦波、500000次循环),进行抗折破坏实验,记录最大断裂载荷值。应用扫描电镜、EDX和XRD分析材料的显微结构。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C组烧结1次后平均载荷值最高,为(1546.73±192.85)N;IP组烧结3次后平均载荷值最高,为(1504.46±138.56)N。2组材料中,不同烧结次数对[牙合]贴面断裂载荷值无显著影响(R>0.05)。EDX和XRD分析显示,2种材料成分无显著差异。SEM观察,在多次烧结后晶体尺寸变短,孔隙率增多。结论:不同烧结次数对疲劳加载后二硅酸锂陶瓷后牙[牙合]贴面断裂载荷值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可满足临床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面 二硅酸锂基玻璃陶瓷 烧结次数 疲劳性能
下载PDF
牙科二硅酸锂玻璃陶瓷材料机械残余应力的拉曼光谱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晓东 刀力 +1 位作者 简裕涛 赵克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4期250-254,共5页
目的使用拉曼光谱技术研究静态加载对二硅酸锂玻璃陶瓷(LDG)晶相改变及内部机械残余应力的影响。方法制作LDG盘状试件,采用双轴弯曲法对试件分别进行100和400 N预加载。使用激光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785 nm波段入射激光扫描两次预加载后... 目的使用拉曼光谱技术研究静态加载对二硅酸锂玻璃陶瓷(LDG)晶相改变及内部机械残余应力的影响。方法制作LDG盘状试件,采用双轴弯曲法对试件分别进行100和400 N预加载。使用激光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785 nm波段入射激光扫描两次预加载后试件中央区2 mm×2 mm区域。根据特征峰的位移反映材料内部应力变化情况,绘制拉曼应力图。结果 LDG拉曼光谱在413 cm^(-1)波段存在Si2O5基团的特征性峰。特征性拉曼峰位置的改变可有效反映内部残余应力的变化。100 N预加载后试件应力分布整体比较均匀,413 cm^(-1)附近的拉曼峰分布在413.2~413.6 cm^(-1),存在较多应力集中点。400 N预加载后试件的残余应力分布不均匀性增加,特征性拉曼峰位置分布范围扩大至约1.5 cm^(-1)(413.1~414.6 cm^(-1)),应力的集中点更为明显,出现应力集中区。结论通过拉曼光谱技术证实了LDG受静态加载后存在机械残余应力,且随着载荷的增加残余应力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残余应力 二硅酸锂玻璃陶瓷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牙科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微观结构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袁坤 王富 +4 位作者 高婧 孙翔 王辉 李玲 陈吉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121-1123,1127,共4页
目的:分析牙科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微观结构,探讨其可能的自增韧机制。方法:使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一种新型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及IPS e.max Press LT和MO瓷块的物相组成,并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特征和裂纹扩展方式。结果:3种玻璃陶瓷的主... 目的:分析牙科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微观结构,探讨其可能的自增韧机制。方法:使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一种新型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及IPS e.max Press LT和MO瓷块的物相组成,并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特征和裂纹扩展方式。结果:3种玻璃陶瓷的主晶相均为Li2Si2O5,次晶相均为Li2SiO3和Li3PO4。Li2Si2O5晶体均呈棒状,交错排列,形成互锁微结构。新型玻璃陶瓷的晶体尺寸大于LT和MO瓷块,其表面孔隙缺陷较后两者少而深。裂纹在这3种玻璃陶瓷中主要沿着晶体间较薄弱的玻璃相扩展。结论:新型玻璃陶瓷与IPS e.max Press LT和MO瓷块的微观结构相似,长棒状的Li2Si2O5晶体所形成的互锁微结构,以及内部的残余应力可对其起到增强增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硅酸锂 玻璃陶瓷 微观结构 牙科陶瓷
下载PDF
Er-YAG激光对不同瓷贴面拆除效率的体外评价
20
作者 庄娇玲 许志强 +1 位作者 金地 吴千驹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78-582,共5页
目的:比较Er:YAG激光拆除不同厚度和透明度的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贴面的时间,观察其对贴面和牙面表面形貌的影响。方法:对12颗离体上颌第一前磨牙的颊面进行贴面预备,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系统完成12个全瓷(IPS e.max CAD二硅酸锂玻璃... 目的:比较Er:YAG激光拆除不同厚度和透明度的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贴面的时间,观察其对贴面和牙面表面形貌的影响。方法:对12颗离体上颌第一前磨牙的颊面进行贴面预备,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系统完成12个全瓷(IPS e.max CAD二硅酸锂玻璃陶瓷材料)贴面制作,颜色均为A2色。依据材料和厚度不同将12个贴面分成4组,即e.max HT 0.5 mm组、e.max HT 1.0 mm组、e.max LT 0.5 mm组和e.max LT 1.0 mm组。采用树脂水门汀将贴面与对应的预备体粘接,室温下利用生理盐水进行样本储存。7天后通过Er:YAG激光拆除各组贴面,记录所需时间。将拆除后的离体牙、e.max HT 0.5 mm贴面组和e.max LT 0.5 mm贴面组进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检测拆除后的表面形貌改变。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 mm厚的全瓷贴面较0.5 mm厚的拆除时间长,e.max LT 0.5 mm组拆除时间长于e.max HT 0.5 mm组,e.max LT 1.0 mm组拆除时间长于e.max HT 1.0 mm组,均有统计学差异。经Er:YAG激光拆除的全瓷贴面SEM未发现明显裂缝裂纹、“凹坑状”破坏等;牙面SEM见粘接剂覆盖,未发现裂纹、牙釉质熔融现象。结论:Er:YAG激光可成功拆除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贴面;材料类型、厚度影响其拆除时间,e.max LT贴面透光率较低则拆除时间较长,并且贴面越厚所需的拆除时间越长。Er:YAG激光能量不会导致陶瓷和牙体组织的表面形貌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YAG激光 全瓷贴面 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贴面 拆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