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张资平:在“历史情境”与“历史叙述”中
1
作者
巫小黎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8-12,共5页
在现代文学的“历史情境”中,许多研究者都将张资平与郭沫若等并称“创造社”“四大金刚”,而在文学史叙述中,张氏却始终无法摘去“三角恋爱作家”、“汉奸文人”的帽子。这之间的巨大裂痕,原因主要有三:1.权力叙事干扰了文学史家的独...
在现代文学的“历史情境”中,许多研究者都将张资平与郭沫若等并称“创造社”“四大金刚”,而在文学史叙述中,张氏却始终无法摘去“三角恋爱作家”、“汉奸文人”的帽子。这之间的巨大裂痕,原因主要有三:1.权力叙事干扰了文学史家的独立判断;2.道德至上的历史伦理观,影响了文学史家的公正评价;3.文学史研究未能把作家—作品—读者“三位一体”的文学生产、消费系统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我们还应该有一部全面考察文学接受的文学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资平
文学史观
现代文学
文学接受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曹操位列下品之原因解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曲景毅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8-93,共6页
曹操作为建安文坛和建安风骨的典型代表,其文学成就被后世所认可。然钟嵘《诗品》却将其列为下品,引发后代诗评家的许多争论。本文认为钟嵘在"风力"与"丹采"二者之中更重视后者,曹操诗却不符合这一标准;钟嵘评诗&qu...
曹操作为建安文坛和建安风骨的典型代表,其文学成就被后世所认可。然钟嵘《诗品》却将其列为下品,引发后代诗评家的许多争论。本文认为钟嵘在"风力"与"丹采"二者之中更重视后者,曹操诗却不符合这一标准;钟嵘评诗"止乎五言",而曹操诗歌成就主要在四言诗;曹操五言诗均属乐府诗,尚属"汉音",不是钟嵘关注的文人五言徒诗;后代对曹操的接受是一种非纯文学的接受,曹操更多地是作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从事文学创作,其文才在很大程度上为其政事所掩,这也是其文学家身份并不为钟嵘所充分重视的一个原因;后代对曹操诗的等级品评有非议的属于少数,从而也反证钟嵘的品评在当时及后世批评家眼里是受到认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操
《诗品》
五言诗
文人诗
接受史
原文传递
盛唐和中唐对王维诗歌的接受
3
作者
周嵬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研究王维诗歌在盛唐和中唐的接受情况,展示其对王维诗歌接受的基本面貌,并分析有关原因。王维诗歌在当时有着极高的评价;人们也对王维的绘画、音乐才情和人品等给予高度赞扬,与其诗歌评价形成相互辉映的效果。盛唐和中唐人对王维的认识...
研究王维诗歌在盛唐和中唐的接受情况,展示其对王维诗歌接受的基本面貌,并分析有关原因。王维诗歌在当时有着极高的评价;人们也对王维的绘画、音乐才情和人品等给予高度赞扬,与其诗歌评价形成相互辉映的效果。盛唐和中唐人对王维的认识反映在多方面,并且呈动态发展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诗歌
盛唐
中唐
接受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轼对柳永词接受史论
4
作者
杨等华
陶宾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51-56,共6页
关于柳永和苏轼的关系,古今词学名家论述繁多。具体到二者文学史地位,论者多推崇苏轼而贬低柳永。然而,从接受史来讲,苏轼对于词的开拓是以柳词为基础的,柳永在许多地方是苏轼的向导。因此,要认识苏轼的词史地位不能撇开柳永的前导作用...
关于柳永和苏轼的关系,古今词学名家论述繁多。具体到二者文学史地位,论者多推崇苏轼而贬低柳永。然而,从接受史来讲,苏轼对于词的开拓是以柳词为基础的,柳永在许多地方是苏轼的向导。因此,要认识苏轼的词史地位不能撇开柳永的前导作用。苏轼对柳永的正向接受不仅体现在遣词造句的仿袭和追摹上,还体现于句式、意象的再运用,以及结构模式、风神情韵的暗袭中。造成柳苏词风巨大审美差异的是苏轼将自身哲学理念融入词体。更为重要的是,他将自身在诗体中强烈的生命体验移植和嵌入词中,将前代写作运用得心应手的生命气质和语言艺术移植到新兴词体,使词体从境界上获得了超越,而这些超越正是以柳永为基础和标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词
柳永词
接受史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张资平:在“历史情境”与“历史叙述”中
1
作者
巫小黎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出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8-12,共5页
文摘
在现代文学的“历史情境”中,许多研究者都将张资平与郭沫若等并称“创造社”“四大金刚”,而在文学史叙述中,张氏却始终无法摘去“三角恋爱作家”、“汉奸文人”的帽子。这之间的巨大裂痕,原因主要有三:1.权力叙事干扰了文学史家的独立判断;2.道德至上的历史伦理观,影响了文学史家的公正评价;3.文学史研究未能把作家—作品—读者“三位一体”的文学生产、消费系统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我们还应该有一部全面考察文学接受的文学史。
关键词
张资平
文学史观
现代文学
文学接受史
Keywords
Zhang
Ziping
literary
historical
view
modern
literature
literary
reception
history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曹操位列下品之原因解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曲景毅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8-93,共6页
文摘
曹操作为建安文坛和建安风骨的典型代表,其文学成就被后世所认可。然钟嵘《诗品》却将其列为下品,引发后代诗评家的许多争论。本文认为钟嵘在"风力"与"丹采"二者之中更重视后者,曹操诗却不符合这一标准;钟嵘评诗"止乎五言",而曹操诗歌成就主要在四言诗;曹操五言诗均属乐府诗,尚属"汉音",不是钟嵘关注的文人五言徒诗;后代对曹操的接受是一种非纯文学的接受,曹操更多地是作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从事文学创作,其文才在很大程度上为其政事所掩,这也是其文学家身份并不为钟嵘所充分重视的一个原因;后代对曹操诗的等级品评有非议的属于少数,从而也反证钟嵘的品评在当时及后世批评家眼里是受到认可的。
关键词
曹操
《诗品》
五言诗
文人诗
接受史
Keywords
Cao
Cao
Shi
Pin
five-word
poem
literary
poem
literary
reception
history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盛唐和中唐对王维诗歌的接受
3
作者
周嵬
机构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出处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16-120,共5页
文摘
研究王维诗歌在盛唐和中唐的接受情况,展示其对王维诗歌接受的基本面貌,并分析有关原因。王维诗歌在当时有着极高的评价;人们也对王维的绘画、音乐才情和人品等给予高度赞扬,与其诗歌评价形成相互辉映的效果。盛唐和中唐人对王维的认识反映在多方面,并且呈动态发展情形。
关键词
王维
诗歌
盛唐
中唐
接受史
Keywords
Wang
Wei
Poetry
Prime
Tang
Dynasty
Mid-Tang
Dynasty
literary
reception
history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轼对柳永词接受史论
4
作者
杨等华
陶宾
机构
上海大学文学院
出处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51-56,共6页
文摘
关于柳永和苏轼的关系,古今词学名家论述繁多。具体到二者文学史地位,论者多推崇苏轼而贬低柳永。然而,从接受史来讲,苏轼对于词的开拓是以柳词为基础的,柳永在许多地方是苏轼的向导。因此,要认识苏轼的词史地位不能撇开柳永的前导作用。苏轼对柳永的正向接受不仅体现在遣词造句的仿袭和追摹上,还体现于句式、意象的再运用,以及结构模式、风神情韵的暗袭中。造成柳苏词风巨大审美差异的是苏轼将自身哲学理念融入词体。更为重要的是,他将自身在诗体中强烈的生命体验移植和嵌入词中,将前代写作运用得心应手的生命气质和语言艺术移植到新兴词体,使词体从境界上获得了超越,而这些超越正是以柳永为基础和标靶的。
关键词
苏轼词
柳永词
接受史论
Keywords
Su
Shi's
Ci
Liu
Yong's
Ci
literary
reception
history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张资平:在“历史情境”与“历史叙述”中
巫小黎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曹操位列下品之原因解析
曲景毅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1
原文传递
3
盛唐和中唐对王维诗歌的接受
周嵬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苏轼对柳永词接受史论
杨等华
陶宾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