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 被引量:4
1
作者 吕世忠 《湖南农机》 2006年第z1期53-55,共3页
劳动创造了人自身,也创造了人类社会,更创造了文学艺术。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所以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文学艺术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各不相同,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因此文学艺术工作者只有深入社会生活,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
关键词 社会生活 文艺 存在与意识
下载PDF
奈保尔文学创作中的绘画想象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莉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97-100,共4页
英国移民作家奈保尔的小说中常出现的画和绘画者是一个特殊的存在:绘画者们在金钱名利、自娱自乐、自我审视和自我治愈中,呈现出各自独特的生命呢喃;画则成为小说文本的"无形之文",起到一定的文学功能——揭示小说主题,烘托... 英国移民作家奈保尔的小说中常出现的画和绘画者是一个特殊的存在:绘画者们在金钱名利、自娱自乐、自我审视和自我治愈中,呈现出各自独特的生命呢喃;画则成为小说文本的"无形之文",起到一定的文学功能——揭示小说主题,烘托人物性格命运,推动情节转换和故事发展。奈保尔用画家的观察方式和思维方式创作文学作品,达到了视觉艺术和语言艺术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保尔 绘画者 文学艺术 视觉艺术
下载PDF
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有感
3
作者 王雨容 《凯里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7-10,共4页
"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这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无论哪种文艺形式都来源于生活,文学艺术的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演变。古今中外优秀文艺成果的借鉴,不... "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这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无论哪种文艺形式都来源于生活,文学艺术的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演变。古今中外优秀文艺成果的借鉴,不能代替创作源泉,文艺工作者还须深入、体察社会生活,获得创作的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活 文学艺术 源流
下载PDF
加强诗教 势在必行
4
作者 朱海瑞 袁彩云 《商情(教育论坛)》 2008年第1期49-50,共2页
中华诗词是中华民族汉语言文学最佳的文学表现手法之一,是我国真正的传统文化之精髓,民族文学之精华,是文学艺术宝库中最精美的瑰宝。它会萃了其它文学艺术的基本表现手法,集中体现了文学艺术的美。诗词对教育人培养人有独特而重大... 中华诗词是中华民族汉语言文学最佳的文学表现手法之一,是我国真正的传统文化之精髓,民族文学之精华,是文学艺术宝库中最精美的瑰宝。它会萃了其它文学艺术的基本表现手法,集中体现了文学艺术的美。诗词对教育人培养人有独特而重大的作用,不但能给人审美的享受,而且可以陶冶性情,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艺术修养,激发人的创造兴趣和才能,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力,使人的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诗词 文学艺术 美育 素质教育 诗教
下载PDF
湘鄂赣根据地党的文艺工作和政策探微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达丽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8-81,共4页
湘鄂赣根据地党的文艺工作与政策是共产党直接领导文艺工作的可贵尝试,思想上的高度重视、组织管理上的强化、对民间艺术形式的利用等是党在根据地文艺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重要的理论资源。
关键词 湘鄂赣根据地 共产党 文艺工作 文艺政策
下载PDF
文学翻译的存在与困惑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敏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9期111-113,共3页
立足于我国文学翻译的历史发展和可资借鉴的文学翻译理论资料,从分析文学艺术共性和语言文化间性入手,论述文学翻译存在的现实基础和客观局限性,指出全球化趋势与文学区域性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关键词 文学翻译 文学艺术共性 语言文化间性
下载PDF
延安“旧艺人”改造运动的历史考察——以“改造说书”运动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沈文慧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12-116,共5页
延安时期的"旧艺人"改造运动使一大批民间艺人实现了思想文化观念的更新并登上了文艺的"大雅之堂",在此过程中,民间艺人与革命文艺工作者之间形成了互动合作的良性文化关系。改造后的民间艺人的艺术活动既实现了从... 延安时期的"旧艺人"改造运动使一大批民间艺人实现了思想文化观念的更新并登上了文艺的"大雅之堂",在此过程中,民间艺人与革命文艺工作者之间形成了互动合作的良性文化关系。改造后的民间艺人的艺术活动既实现了从旧文艺到新文艺的创化,也推动了农民对中共意识形态的理解和认同,但这一切并没有改变民间艺人艺术行为的农民性与民间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文艺 “旧艺人”改造 韩起祥
下载PDF
整体优化:高校文科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基点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申申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77-79,共3页
面对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文科教学的地位愈益重要,但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其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成为整个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高校文科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应遵从整体优化原则。这意味着既要以辩证的观点看待传统的教法与手段,又... 面对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文科教学的地位愈益重要,但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其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成为整个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高校文科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应遵从整体优化原则。这意味着既要以辩证的观点看待传统的教法与手段,又要以辩证的观点看待现代化教育技术等手段。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文科教学 方法 整体优化
下载PDF
传统文艺的新变与台湾布袋戏的场域经验 被引量:2
9
作者 杜晓杰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6-32,共7页
传统文艺的危机,在本质上即场域危机。从内部场域来看,传统文艺内在的生命力不断衰减,危及场域存续;从外部场域来看,传统文艺被经济场不断挤压,在文化系统中边缘化,逐渐从人们的文化生活中淡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包括戏剧在内的传统文... 传统文艺的危机,在本质上即场域危机。从内部场域来看,传统文艺内在的生命力不断衰减,危及场域存续;从外部场域来看,传统文艺被经济场不断挤压,在文化系统中边缘化,逐渐从人们的文化生活中淡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包括戏剧在内的传统文艺的危机,必须重振传统文艺的内在更生力,提升场域本身的生命活性;优化传统文艺场域与其他文化次场的关系,打通传统文艺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台湾布袋戏,正是从这两方面入手,将传统的野台戏转变为成功的文化产业,成为大众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传统审美的现代化转换,利用科技与艺术的融合重振传统文艺的生境,使得台湾布袋戏的场域调适经验不仅有了区域性的价值,更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东亚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场域 台湾布袋戏
下载PDF
重评汪国真诗的文学地位 被引量:1
10
作者 钟玉洲 《云梦学刊》 2005年第4期84-86,共3页
汪国真的诗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红极一时后销声匿迹,对于汪国真的诗,我们应从其文本价值和在前后相继的文学思潮中所体现的价值来评价其文学地位。
关键词 文本价值 人本主义 生产论 文艺思想
下载PDF
回顾与展望——反思前苏联文艺学及对中国文艺学自身发展的建议
11
作者 李冬梅 《琼州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67-69,共3页
本文对前苏联文艺学加以反思,并对中国文艺学的自身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前苏联文艺学 反思 中国文艺学 发展 建议
下载PDF
论20世纪80年代广西电视文艺创作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建平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46-50,共5页
本文梳理20世纪80年代广西电视文艺创作实绩,勾勒其发展轨迹,认为它在这一诞生时期经历了断奶与催生、扩大与兴起的两个阶段,在电视剧、电视文艺专题、电视综艺晚会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并且构建了播放平台,集结了创作队伍,积累了艺术... 本文梳理20世纪80年代广西电视文艺创作实绩,勾勒其发展轨迹,认为它在这一诞生时期经历了断奶与催生、扩大与兴起的两个阶段,在电视剧、电视文艺专题、电视综艺晚会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并且构建了播放平台,集结了创作队伍,积累了艺术经验,呈现了兴起态势,为后来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民族地区电视文艺的形成作出了独特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80年代 广西 电视文艺 创作
下载PDF
沦陷语境中的民族意识——编辑者对《中国文艺》影响的考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昊 史育婷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67-75,共9页
《中国文艺》是华北沦陷区具有"日伪"背景的一份重要的文艺期刊,由于几任编辑的共同努力,通过栏目设置、内容甄选等手段以及其他编辑技巧,大力在期刊上推广中国文化,流露出深沉的民族意识。从刊物的内容来看,《中国文艺》的... 《中国文艺》是华北沦陷区具有"日伪"背景的一份重要的文艺期刊,由于几任编辑的共同努力,通过栏目设置、内容甄选等手段以及其他编辑技巧,大力在期刊上推广中国文化,流露出深沉的民族意识。从刊物的内容来看,《中国文艺》的编辑们还是坚守住作为中国人所应具有的良知,他们以事实为语言,阐明了他们在逆境中坚守民族文化的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艺》 民族意识 编辑 沦陷区
下载PDF
妙在笔墨有无间——论残缺的美学意蕴 被引量:1
14
作者 余安安 《衡水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98-101,共4页
残缺美是美学中的重要概念,从美学角度来看,残缺是部分的空白和不在场,有强大的孕育美的生命力。从残缺美的技巧层面、情感层面和艺境层面,可以分析其巧拙相参、悲欣交集、虚实相生的美学特质。在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中,残缺之美在笔墨有... 残缺美是美学中的重要概念,从美学角度来看,残缺是部分的空白和不在场,有强大的孕育美的生命力。从残缺美的技巧层面、情感层面和艺境层面,可以分析其巧拙相参、悲欣交集、虚实相生的美学特质。在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中,残缺之美在笔墨有无间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我们从艺术领域的具体表现着手,可以进一步发掘残缺的美学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学艺术 美学 残缺 残缺美 美学意蕴
下载PDF
谈西藏电视综艺晚会的创新与发展
15
作者 吴兴远 《西藏研究》 CSSCI 2006年第3期46-51,共6页
电视综艺晚会是一种艺术和科技结合的新型艺术门类,它除了义不容辞地承担着陶冶人、教育人、鼓舞人的责任外,在西藏,它还承担着“稳定西藏、和谐西藏、发展西藏、开放西藏、美丽西藏”的宣传任务。在西藏,电视综艺晚会既有广泛的文化土... 电视综艺晚会是一种艺术和科技结合的新型艺术门类,它除了义不容辞地承担着陶冶人、教育人、鼓舞人的责任外,在西藏,它还承担着“稳定西藏、和谐西藏、发展西藏、开放西藏、美丽西藏”的宣传任务。在西藏,电视综艺晚会既有广泛的文化土壤,又面临市场化、产业化的挑战,只有通过对西藏电视文艺发展现状加以思考、探索电视文艺的产业化路子,西藏电视综艺晚会的创作工作才会有创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电视综艺晚会 电视文艺 形势分析
下载PDF
1934年哈尔滨《国际协报·文艺》周刊研究
16
作者 田雷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26-28,共3页
1934年存在的《国际协报.文艺》周刊印证了20世纪30年代哈尔滨作者群的文艺贡献,折射了这一时期日伪政权文化殖民统治的加厉,凸显了左翼文艺思潮在现代哈尔滨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文艺》周刊实现了文化传承功能,... 1934年存在的《国际协报.文艺》周刊印证了20世纪30年代哈尔滨作者群的文艺贡献,折射了这一时期日伪政权文化殖民统治的加厉,凸显了左翼文艺思潮在现代哈尔滨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文艺》周刊实现了文化传承功能,作为"弱者的强音"的《国际协报》副刊走过了从哈尔滨作者群的文艺阵地到"东北作家群的摇篮"过渡的历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协报 《文艺》周刊 哈尔滨作者群
下载PDF
试论战国秦汉时期儒、道互补文艺观的演变
17
作者 潘俊杰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2-105,共4页
儒、道两个学派在战国时期的争鸣和在汉初的互绌,既有学术思想上不同的原因,也有政治斗争等方面的因素。秦汉时期,儒、道在政治等领域争夺主导话语权的互绌,并未妨碍二者在学术思想上的进一步融合。儒、道的文艺思想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 儒、道两个学派在战国时期的争鸣和在汉初的互绌,既有学术思想上不同的原因,也有政治斗争等方面的因素。秦汉时期,儒、道在政治等领域争夺主导话语权的互绌,并未妨碍二者在学术思想上的进一步融合。儒、道的文艺思想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例如,在审美特征的论述上,在审美标准的主张上;儒、道的文艺思想在许多方面论述的侧重不同,恰巧构成为古代文论互补的结构。儒、道互补的文艺观是汉赋得以形成的理论基础,同时汉赋作品也表现出来这种互补的文艺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秦汉时期 儒家 道家 文艺观 演变
下载PDF
生态文艺研究对象的几个关系论基础
18
作者 盖光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9-112,共4页
由人的生存关系而构成的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理应成为构建生态文艺研究对象的基础与前提,人的社会、文化、精神及审美的存在所呈现的多样化、多形态的关系性征及平衡性机制是其基本的支撑结构。人的存在和艺术的存在都是关系性存在,也... 由人的生存关系而构成的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理应成为构建生态文艺研究对象的基础与前提,人的社会、文化、精神及审美的存在所呈现的多样化、多形态的关系性征及平衡性机制是其基本的支撑结构。人的存在和艺术的存在都是关系性存在,也是生态化的关系存在。艺术化地展示人的生态化的存在关系,必然会有机地调节人在自然生态家园及生命共同体中与其他家族成员形成的共生共存、和谐共荣及互惠互利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艺 研究对象 生态关系 艺术存在关系
下载PDF
从《汉书·艺文志》与《隋书·经籍志》看小说的演进
19
作者 高芸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0年第10期77-81,共5页
《汉志》里,小说作品被视为浅薄琐碎的言语,受人轻视;而在《隋志》里,"小说"则成为子部必不可少的一类,其作品内容与儒、道并举,得到了客观中肯的评价。两部著作对小说的不同态度,显示出小说正凭借自身特点在文坛上形成崛起... 《汉志》里,小说作品被视为浅薄琐碎的言语,受人轻视;而在《隋志》里,"小说"则成为子部必不可少的一类,其作品内容与儒、道并举,得到了客观中肯的评价。两部著作对小说的不同态度,显示出小说正凭借自身特点在文坛上形成崛起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艺文志》 《隋书·经籍志》 小说 崛起
下载PDF
《色,戒》欲将文学艺术引向何处?
20
作者 王建成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59-61,58,共4页
在当今信息时代,消费主义甚嚣尘上,文学艺术也避免不了成为大众消费的对象。文学作品借助现代电子传媒技术正在变成五颜六色的图像,而阅读图像比阅读文字省力、省时,影视作品对文学创作的影响越来越大。电影《色,戒》的出笼是西方后现... 在当今信息时代,消费主义甚嚣尘上,文学艺术也避免不了成为大众消费的对象。文学作品借助现代电子传媒技术正在变成五颜六色的图像,而阅读图像比阅读文字省力、省时,影视作品对文学创作的影响越来越大。电影《色,戒》的出笼是西方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的文化商品化的结果,其在商业运作上的成功势必对文学艺术生产与消费的良性互动关系形成巨大的冲击,使人们不得不对文学艺术该如何表达人性、如何担当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护者提高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消费与生产 图像 消费主义 视觉文化 人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