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 |
吕世忠
|
《湖南农机》
|
2006 |
4
|
|
2
|
奈保尔文学创作中的绘画想象 |
刘莉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1
|
|
3
|
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有感 |
王雨容
|
《凯里学院学报》
|
2012 |
0 |
|
4
|
加强诗教 势在必行 |
朱海瑞
袁彩云
|
《商情(教育论坛)》
|
2008 |
0 |
|
5
|
湘鄂赣根据地党的文艺工作和政策探微 |
李达丽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6
|
文学翻译的存在与困惑 |
李敏
|
《重庆工学院学报》
|
2005 |
3
|
|
7
|
延安“旧艺人”改造运动的历史考察——以“改造说书”运动为例 |
沈文慧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3
|
|
8
|
整体优化:高校文科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基点 |
李申申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05 |
3
|
|
9
|
传统文艺的新变与台湾布袋戏的场域经验 |
杜晓杰
|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0
|
重评汪国真诗的文学地位 |
钟玉洲
|
《云梦学刊》
|
2005 |
1
|
|
11
|
回顾与展望——反思前苏联文艺学及对中国文艺学自身发展的建议 |
李冬梅
|
《琼州大学学报》
|
2006 |
0 |
|
12
|
论20世纪80年代广西电视文艺创作 |
王建平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13
|
沦陷语境中的民族意识——编辑者对《中国文艺》影响的考察 |
冯昊
史育婷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1
|
|
14
|
妙在笔墨有无间——论残缺的美学意蕴 |
余安安
|
《衡水学院学报》
|
2014 |
1
|
|
15
|
谈西藏电视综艺晚会的创新与发展 |
吴兴远
|
《西藏研究》
CSSCI
|
2006 |
0 |
|
16
|
1934年哈尔滨《国际协报·文艺》周刊研究 |
田雷
|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7
|
试论战国秦汉时期儒、道互补文艺观的演变 |
潘俊杰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8
|
生态文艺研究对象的几个关系论基础 |
盖光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9
|
从《汉书·艺文志》与《隋书·经籍志》看小说的演进 |
高芸
|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10 |
0 |
|
20
|
《色,戒》欲将文学艺术引向何处? |
王建成
|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