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3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冷固态发射机热设计 被引量:10
1
作者 杜霆 《电子机械工程》 2006年第6期19-21,共3页
通过对某地面雷达发射机的冷却系统设计,介绍了固态发射机的液体冷却系统设计方案,进行了热分析,讨论了其中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固态发射机 液体冷却
下载PDF
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振 李保国 +1 位作者 罗权权 赵文莉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32-238,共7页
目的为保证电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安全可靠,需对车用锂离子电池进行温度控制。方法从电池的最高温度、使用寿命以及最大温差等方面,对空冷、液冷、相变材料冷却、微通道/微热管冷却以及加热方式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结果相对于常规的空... 目的为保证电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安全可靠,需对车用锂离子电池进行温度控制。方法从电池的最高温度、使用寿命以及最大温差等方面,对空冷、液冷、相变材料冷却、微通道/微热管冷却以及加热方式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结果相对于常规的空冷、液冷、相变材料与热管等冷却方式以及新型的热电制冷等方式,基于微通道、微通道冷板及微通道热管式的电池热管理系统(BTMS)具有更为卓越的换热性能,已成为一种可行且有效的热管理解决方案;BTMS存在整体结构复杂、换热细节研究不深、实用性不强以及针对微通道的相关强化研究不足等问题。结论在微通道液冷式BTMS的研究基础上,对其进行强化换热与强化结构体力学强度等研究,可以显著增强BTMS及整体系统的换热性能与结构强度,以及对锂离子电池产生更好的温控效果,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池热管理系统 空冷 液冷 微通道 微热管
下载PDF
液冷自励式电磁缓速器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凯 李德胜 +1 位作者 郑然 尹汪雷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26,共7页
针对液力缓速器结构复杂、价格高,传统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热衰退严重等问题,提出一种液冷自励式电磁缓速器结构,建立其制动系统以及发电系统分析模型,分析了系统的磁路结构,利用有限元法分别对电磁场模型、制动特性以及温度场进行分... 针对液力缓速器结构复杂、价格高,传统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热衰退严重等问题,提出一种液冷自励式电磁缓速器结构,建立其制动系统以及发电系统分析模型,分析了系统的磁路结构,利用有限元法分别对电磁场模型、制动特性以及温度场进行分析。设计了2 000 N·m样机并进行台架试验,对缓速器制动特性以及发电机特性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与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的误差在6%以内,在制动功率为180 k W时水道温度为85℃,持续制动时制动力矩热衰退仅为10.4%。在1 500 r/min时制动力矩达到最大值2 000 N·m,而汽车电源只需提供给发电机的励磁功率为720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励式 缓速器 电磁场 液冷
下载PDF
新能源电池热管理发展趋势:复合冷却
4
作者 汪永杰 罗孝学 +2 位作者 曹士博 王强强 王天任 《船电技术》 2024年第10期55-59,63,共6页
简述了新能源动力电池向着高密度、大容量、快速充电等方向发展,为了降低电池热失控的概率,更安全的运用于新能源船舶,研究高效的电池热管系统(BTMS)至关重要。简述了常见的电池散热方式:风冷、液冷、相变材料(PCM)冷却、热管冷却、复... 简述了新能源动力电池向着高密度、大容量、快速充电等方向发展,为了降低电池热失控的概率,更安全的运用于新能源船舶,研究高效的电池热管系统(BTMS)至关重要。简述了常见的电池散热方式:风冷、液冷、相变材料(PCM)冷却、热管冷却、复合冷却等,并对各种方式的发展和实用性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得出单种冷却方式难以满足电池散热需求,但合理的将多种方式进行耦合使用,能有效提高散热性能。总结并提出合理将PCM与热管耦合使用,可以提高对电池散热的效率和均匀性,以及延长单次使用时长,也能将储存的热能在低温环境中对电池进行恒温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热管理 风冷 液冷 相变材料冷却 热管冷却 复合冷却
下载PDF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of Single-Phase Immersion Liquid-Cooled Data Center Servers
5
作者 GE Junlei XIA Feifan +1 位作者 ZHANG Chengbin HUANG Yongping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757-1772,共16页
As the promising cooling method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data centers,the internal heat transport mechanism and enhancement mechanism of single-phase immersion liquid-cooled(SPILC)systems are not yet well understood... As the promising cooling method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data centers,the internal heat transport mechanism and enhancement mechanism of single-phase immersion liquid-cooled(SPILC)systems are not yet well understood.To address this,a steady-state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is constructed herein to analyze flow and thermal transport capacities in servers using SPILC and traditional air-cooling methods.Moreover,this paper emphasizes the influence of component positioning,and underscores the benefits of optimizing coolant flow distribution using baffle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PILC system outperforms the traditional air-cooling approach at the same inlet Reynolds number(Re).When Re=10000,the SPILC method reduces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by up to 70.13%,increases the average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by287.5%,and provides better overall thermal uniformity in data center servers.Moreover,placing devices downstream of high-power components creates"thermal barriers"and degrades thermal transport for upstream devices due to increased flow resistance.Excessive spacing between high-power devices can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bypass channels,further deteriorating heat transfer.Additionally,the addition of baffles in the inlet section of SPILC systems effectively enhances heat dissipation performance.To maximize the heat dissipation capacity,minimizing bypass channels and optimizing the flow distribution of coolants are cruc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PHASE immersion liquid-cooled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data center
原文传递
Electric-controlled pressure relief valve for enhanced safety in liquid-cooled lithium-ion battery packs
6
作者 Yuhang Song Jidong Hou +6 位作者 Nawei Lyu Xinyuan Luo Jingxuan Ma Shuwen Chen Peihao Wu Xin Jiang Yang Jin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98-109,I0004,共13页
The liquid-cooled battery energy sto rage system(LCBESS) has gain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due to its superior thermal management capacity.However,liquid-cooled battery pack(LCBP) usually has a high sealing level above... The liquid-cooled battery energy sto rage system(LCBESS) has gain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due to its superior thermal management capacity.However,liquid-cooled battery pack(LCBP) usually has a high sealing level above IP65,which can trap flammable and explosive gases from battery thermal runaway and cause explosions.This poses serious safety risks and challenges for LCBESS.In this study,we tested overcharged battery inside a commercial LCBP and found that the conventionally mechanical pressure relief valve(PRV) on the LCBP had a delayed response and low-pressure relief efficiency.A realistic 20-foot model of an energy storage cabin was constructed using the Flacs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software.Comparative studies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pressure relief efficiency and the influence on neighboring battery packs in case of internal explosions,considering different sizes and installation positions of the PRV.Here,a newly developed electric-controlled PRV integrated with battery fault detection is introduced,capable of starting within 50 ms of the battery safety valve opening.Furthermore,the PRV was integrated with the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changed the battery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strategy after the PRV was opened.Experimental tests confirmed the efficacy of this method in preventing explosions.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safety concerns associated with LCBPs and proposes an effective solution for explosion relie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sure relief valve liquid-cooled battery pack Explosion Flacs
下载PDF
板翅式蒸发器液冷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变蕊 侯予 +1 位作者 刘秀芳 张兴群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13,共6页
提出并搭建了一套采用氟里昂蒸气压缩循环的液体冷却试验系统,其中采用板翅式换热器作为蒸发器,R22作为制冷剂,热水作为载冷液体提供制冷剂蒸发所需热量。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参数范围内,蒸发器单位面积制冷量为:2440~9760W/m^2,总传... 提出并搭建了一套采用氟里昂蒸气压缩循环的液体冷却试验系统,其中采用板翅式换热器作为蒸发器,R22作为制冷剂,热水作为载冷液体提供制冷剂蒸发所需热量。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参数范围内,蒸发器单位面积制冷量为:2440~9760W/m^2,总传热系数为80~600W/(m^2·K),制冷剂侧传热系数为90~1065W/(m^2·K),蒸发器内制冷剂侧压降为7~17kPa;制冷量及蒸发器压降均随水进口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传热系数随水进口温度的升高先增大而后减小;制冷量、传热系数及压降均随毛细管长度及水流量的增大而减小,随充灌量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板翅式蒸发器 液冷 制冷量 压降 传热系数
下载PDF
锂离子动力电池冷却技术分析及启示
8
作者 赵满 宋强 胡棋威 《船电技术》 2023年第2期42-46,共5页
温度是影响锂离子动力电池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高效合理地设计电池的冷却系统对电池的正常工作有重要作用,从而能保障锂离子电池组在各种工况安全稳定地运行。本文研究总结目前主流锂离子电池组采用的风冷、液冷技术及电池关键参数... 温度是影响锂离子动力电池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高效合理地设计电池的冷却系统对电池的正常工作有重要作用,从而能保障锂离子电池组在各种工况安全稳定地运行。本文研究总结目前主流锂离子电池组采用的风冷、液冷技术及电池关键参数。对比可知,早期风冷技术因其结构简单、成本低成为车、船用锂离子电池主要冷却方案,但现在应用环境对电池的要求越来越高,液冷技术正逐渐取代风冷技术成为各大企业的优先选择,未来随着液冷技术的成本不断降低,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首选冷却方案,相应成果亦可推广应用于新能源船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风冷 液冷
下载PDF
电动车电池组液冷散热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杜明徽 郑心玮 +2 位作者 江振文 康飞宇 杜鸿达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16期48-50,23,共4页
采用CFD求解器对电动车锂离子电池组的液冷散热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液冷散热结构中冷板结构、冷却液流速及冷却液的选择对散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旋形通道的冷板结构可使冷板温度较均匀,但管内速度流线不稳定;50%乙二醇溶... 采用CFD求解器对电动车锂离子电池组的液冷散热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液冷散热结构中冷板结构、冷却液流速及冷却液的选择对散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旋形通道的冷板结构可使冷板温度较均匀,但管内速度流线不稳定;50%乙二醇溶液作为冷却液散热效果与水接近,又具有防冻作用;冷却液的流速越大,电池组最高温度越低,温差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液冷 冷板 冷却液
下载PDF
喷气增焓与喷液冷却式空气源热泵在低温环境下实验数据对比及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蔡志敏 赵密升 +3 位作者 李建国 李凡 李春来 李韶锋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0年第4期468-472,共5页
对喷气增焓及喷液冷却式空气源热泵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并在低环境温度下对其制热性能进行了数据测试及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室外环境温度在10℃~30℃之间下降时,两款热泵耗电量都在逐渐增加,制热量逐渐降低,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机组相... 对喷气增焓及喷液冷却式空气源热泵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并在低环境温度下对其制热性能进行了数据测试及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室外环境温度在10℃~30℃之间下降时,两款热泵耗电量都在逐渐增加,制热量逐渐降低,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机组相较喷液冷却式空气源热泵机组的COP下降有变缓趋势,当室外环境温度为-5℃时,喷气增焓热泵的COP为3.03,而喷液冷却式热泵降至2.66;在-20℃时,喷气增焓式热泵COP为2.15,喷液冷却式热泵COP已降至1.88;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比喷液冷却式热泵性能提高大概13%左右。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机组在低温环境下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增焓 喷液冷却 空气源热泵 低温实验数据对比分析
下载PDF
新型液冷式飞机雷达热交换机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涛 杨后川 +1 位作者 牛海杰 郭辉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22年第7期54-58,共5页
针对风冷式雷达热交换机无法满足新型飞机机载雷达地面散热要求的问题,综合运用液冷、温度自动控制和传感器等多种技术,以板式蒸发器为换热器,设计了新型液冷式飞机雷达热交换机。详细介绍了通风散热机构、双级换热器管路和基于PLC的温... 针对风冷式雷达热交换机无法满足新型飞机机载雷达地面散热要求的问题,综合运用液冷、温度自动控制和传感器等多种技术,以板式蒸发器为换热器,设计了新型液冷式飞机雷达热交换机。详细介绍了通风散热机构、双级换热器管路和基于PLC的温度控制系统等主要功能单元的设计思路。使用液体载冷剂循环法进行温度试验,试验和应用结果表明该设备散热能力极大增强,实现了出液温度的自动控制,极大地提高了机载火控雷达的保障效率。希望能运用到其他大型设备的散热,提高大型设备的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冷 飞机 雷达 热交换
下载PDF
自励式液冷电磁缓速器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凯 李德胜 +1 位作者 尹汪雷 郑然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9-706,共8页
为克服传统电涡流缓速器持续制动时制动转矩热衰退严重的问题和节约能源,提出一种新型自励式电磁液冷缓速器结构。运用有限元法分别对该缓速器电磁场和制动性能进行分析,应用有限体积法对缓速器瞬态流场-热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台架试... 为克服传统电涡流缓速器持续制动时制动转矩热衰退严重的问题和节约能源,提出一种新型自励式电磁液冷缓速器结构。运用有限元法分别对该缓速器电磁场和制动性能进行分析,应用有限体积法对缓速器瞬态流场-热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台架试验对缓速器特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制动转矩可达1 600N·m,且在持续工作时制动转矩热衰退在5%以下,满足车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缓速器 液冷 自励式 数值模拟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一种基于电涡流制动的航母阻拦索系统探索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德胜 谢谋 +2 位作者 田金山 叶乐志 张凯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4-78,共5页
针对目前阻拦机采用的液力制动器结构复杂、成本高昂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电涡流制动原理的新型液冷式电涡流航母阻拦索系统。首先,介绍了该阻拦索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并分析了电涡流制动器的磁路;然后,采用有限元法对三维瞬态电磁场... 针对目前阻拦机采用的液力制动器结构复杂、成本高昂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电涡流制动原理的新型液冷式电涡流航母阻拦索系统。首先,介绍了该阻拦索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并分析了电涡流制动器的磁路;然后,采用有限元法对三维瞬态电磁场进行分析,得到制动性能曲线;最后,对样机进行了设计和分析。结果表明:新型航母阻拦索系统能使质量30 000kg的飞机在1.92s内从速度300km/h降到0,满足舰载机的着舰制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机 阻拦索 电涡流 制动器 液冷
下载PDF
外转子构造的电磁液冷缓速器制动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德胜 王伟杰 +1 位作者 张泽男 谢谋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52-1657,共6页
针对液力缓速器价格高,传统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热衰退严重,自励缓速器控制复杂等问题,提出一种外转子构造的电磁液冷缓速器结构.设计了2 000 N·m缓速器样机的三维模型,对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对外转子缓速器制动力矩进行理论... 针对液力缓速器价格高,传统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热衰退严重,自励缓速器控制复杂等问题,提出一种外转子构造的电磁液冷缓速器结构.设计了2 000 N·m缓速器样机的三维模型,对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对外转子缓速器制动力矩进行理论推导,分析系统磁路、热场等问题,并对内热源进行处理.利用成熟的有限元法对电磁场模型、制动力矩特性以及温度场进行三维瞬态仿真分析,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转子 缓速器 力矩 电磁 液冷
下载PDF
工程机械动力电池液冷结构分析及温度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伍川辉 孙琦 于兰英 《机械》 2019年第8期20-26,共7页
针对电动工程机械动力电池的温升发热导致温度分布不均及局部温度过高的情况,设计了动力电池组液冷散热结构的初步方案,建立了电池组液冷模型,设计不同冷却电池的管道结构,通过ANSYS Fluent对其进行温度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双进双... 针对电动工程机械动力电池的温升发热导致温度分布不均及局部温度过高的情况,设计了动力电池组液冷散热结构的初步方案,建立了电池组液冷模型,设计不同冷却电池的管道结构,通过ANSYS Fluent对其进行温度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双进双出的双向液冷管道布置方式可以更好地降低电池的最高温升并将电池组的最大温差维持在5℃之内。对比不同冷却液入口流量下电池的温度分布,表明电池组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随着冷却液流量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机械 动力电池 液体冷却
下载PDF
Hydrothermal and entropy generation specifications of a hybrid ferronanofluid in microchannel heat sink embedded in CPUs 被引量:1
16
作者 Amin Shahsavar Majid Jafari +1 位作者 Pouyan Talebizadehsardari Davood Toghraie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4期27-38,共12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numerical work is to evaluate the first law and second law performances of a hybrid nanofluid flowing through a liquidcooled microchannel heatsink.The waterbased hybrid nanofluid includes the Fe_... The objective of this numerical work is to evaluate the first law and second law performances of a hybrid nanofluid flowing through a liquidcooled microchannel heatsink.The waterbased hybrid nanofluid includes the Fe_(3)O_(4)and carbon nanotubes(CNTs)nanoparticles.The heatsink includes a microchannel configuration for the flow field to gain heat from a processor placed on the bottom of the heatsink.The effects of Fe_(3)O_(4)concentration(φFe_(3)O_(4))>CNT concentration(φCNT)and Reynolds number(Re)on the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CPU surface temperature,thermal resistance,pumping power,as well as the rate of entropy generation due to the heat transfer and fluid friction is examined.The results indicated higher values of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pumping power,and frictional entropy generation rate for higher values of Re,Fe_(3)O_(4)andφCNT.By increasing Re,Fe_(3)O_(4)and uCNT,the CPU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the thermal resistance decrease,and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t the CPU surface became more uniform.To achieve the maximum performance of the studied heatsink,applying the hybrid nanofluid with low Fe_(3)O_(4)andφCNT was suggested,while the minimum entropy generation was achiev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nanofluid with highφFe_(3)O_(4)andφC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id-cooled heatsink Hydrothermal aspects IRREVERSIBILITY Hybrid nanofluid Carbon nanotube Fe_(3)O_(4)
下载PDF
板翅式蒸发器液冷系统设计
17
作者 陈变蕊 侯予 +1 位作者 刘秀芳 张兴群 《制冷与空调》 2008年第3期47-49,53,共4页
为了研究板翅式换热器在沸腾相变换热情况下的传热及压降特性,设计一套采用氟里昂蒸气压缩循环的液体冷却试验系统,其中板翅式换热器作为蒸发器,R22作为制冷剂,热水作为被冷却液体提供制冷剂蒸发所需热量。对该系统的运行工况、参数范... 为了研究板翅式换热器在沸腾相变换热情况下的传热及压降特性,设计一套采用氟里昂蒸气压缩循环的液体冷却试验系统,其中板翅式换热器作为蒸发器,R22作为制冷剂,热水作为被冷却液体提供制冷剂蒸发所需热量。对该系统的运行工况、参数范围及系统各部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板翅式蒸发器)进行设计及选择,并介绍所搭建的试验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翅式蒸发器 液冷 沸腾相变 系统设计
下载PDF
液冷技术在通信行业中的应用及相关建议 被引量:15
18
作者 谢春辉 赵毓毅 《通信电源技术》 2019年第S1期158-161,共4页
阐述液冷技术的行业背景,论述液冷技术的冷板式、浸没式和喷淋式3种分类,介绍3种不同液冷方案在通信行业的典型应用案例,探析了液冷在通信行业要取得批量成功应用面临的设计、采购、安装以及运维等问题,最后,提出液冷技术在通信行业的... 阐述液冷技术的行业背景,论述液冷技术的冷板式、浸没式和喷淋式3种分类,介绍3种不同液冷方案在通信行业的典型应用案例,探析了液冷在通信行业要取得批量成功应用面临的设计、采购、安装以及运维等问题,最后,提出液冷技术在通信行业的应用需要行业上下游各厂商和各企业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冷技术 通信行业 高热密度场景
下载PDF
液冷通道分布优化设计的仿真和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昊 丁晓红 景大雷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8-206,共9页
以换热量最大为目标进行液冷通道分布优化设计,构建拓扑优化设计数学模型,采用霍尔姆兹偏微分方程形式的密度过滤避免拓扑形态出现棋盘格现象;同时,采用双曲正切投影方法以得到清晰的流体通道拓扑形态。对不同进出口布置的典型算例进行... 以换热量最大为目标进行液冷通道分布优化设计,构建拓扑优化设计数学模型,采用霍尔姆兹偏微分方程形式的密度过滤避免拓扑形态出现棋盘格现象;同时,采用双曲正切投影方法以得到清晰的流体通道拓扑形态。对不同进出口布置的典型算例进行优化设计,设计结果与传统直通道比较,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以最高温度为评价指标,对比各进出口布置的拓扑优化通道与传统直通道的散热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拓扑优化通道比直通道的最高温度低,且采用垂直对角出入口布置散热性能最佳。进一步制作液冷板,通过试验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及数值模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优化 液冷通道 换热最大 数值模拟 试验验证
原文传递
基于PLC的液冷系统自动控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高涛 吴兆林 周志钢 《自动化仪表》 CAS 2006年第9期57-60,共4页
液冷系统是向飞机设备舱或座舱提供符合要求的冷液或热液的地面保障设备,其制冷方式为蒸汽压缩式制冷,制热方式为电加热。为适应液冷系统对自动监控系统的需求,设计了以可编程控制器(PLC)为核心的微电脑控制系统,合理地控制液冷系统各... 液冷系统是向飞机设备舱或座舱提供符合要求的冷液或热液的地面保障设备,其制冷方式为蒸汽压缩式制冷,制热方式为电加热。为适应液冷系统对自动监控系统的需求,设计了以可编程控制器(PLC)为核心的微电脑控制系统,合理地控制液冷系统各制冷机组与电加热器的启停,同时能够实现故障报警,并能够对液冷系统的供液流量、温度、压力等参数高精度的检测调节。实验数据表明,该控制系统在液冷系统的实际控制中具有良好的控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冷系统 自动控制 换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